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啟示錄第五章拾穗

 

【啟五1書卷用七印嚴封,無人能打開;象當年寫在石版上的聖約一樣,兩面都寫有字。古時的契約或約書都用這種形式。羔羊基督伸手從神手裡拿過無人敢拿的書卷,天上讚美,宇宙回應,因人類的未來景象就要揭幕(7節)。──《啟導本聖經註釋》

         當時的書與現代的不同,是羊皮書卷。七印封嚴表明在基督親自啟示之前,神的奧秘向所有人是完全隱藏的。對書卷的看法有很多,比如:①是領受神國產業的遺書;②是舊約的律法;③是買賣契書;④“神的奧秘”(10:7)等。普遍認為第四見解最有說服力,就是記錄了神將藉著耶穌基督所要成就的奧秘之事,就是對這個世界的審判和對信徒的最終獎賞。這同時也指約翰在異象中所看到的啟示內容。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五1坐寶座的右手中書卷與七印是什麼?】

答:這書卷不是像現在本書的樣子,乃是一副可以卷起來的長紙或羊皮卷(提後四13,參三六一題),裹與外都寫著字,與先知以西結所提的書卷相同(結二910),表明內容充足完全之意,再沒有增添的餘地。這書卷主指示約翰,是詳細記載「那些以後必成的事」(啟四1)。其內容就是包括了六1節至十八2節所以的預言。從另一方面看,這書卷是神的聖旨,是包括基督所得父神應許列國和地位,為基業的文契(詩二78)。用七印來嚴封了,是表示這書卷必全然被封嚴,十分慎重而秘密。直等到相當有資格者,在相當的時候來展開。原來這基業的所有權是屬於亞當的(創一28),後來為撒旦所奪取(約壹五19),但為這末後的第二個亞當基督所贖回(參林前十五45;腓一1314)。是藉著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審判了撒旦,這世界的王權被趕出去了(約十六11,十三31)。及至基督再來的時候,祂要從父神的手裡,先領取這封嚴的書卷,就是基業的文契,驅逐撒旦,就以大權來執行文契中的事(啟六1至十八24)。——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啟五1坐寶座者右手中的書卷與七印為何?

一、書卷不是一本書,乃是一卷的皮卷。最古的時候,書卷用埃及蒲草紙製成,以後則用別迦摩皮卷,可以保存千百年不朽。重要的政府公文和一般人的遺囑亦用皮卷,把皮卷卷好後,在卷口處加上封條,條上有印,以示保密。主耶穌被埋葬之後,彼拉多也用官印封了墓門的石頭,無人可以隨便揭封(太廿66)。以賽亞也提及封住的書卷(廿九11)。但以理辦有這話已經隱藏封閉之語(十二9)。以西結則看見展開的書卷,而且要以西結吃那書卷(二,10,三1)。保羅對提摩太提及皮卷(提後四13),相信是保羅所收藏的珍貴書籍之一。有人計算羅馬書用十一尺半的皮卷去完成。馬可福音用十九尺。約翰福音用廿三尺半。馬太三十尺。路加與使徒行傳用三十二尺。啟示錄則用十五尺長皮卷雲。

二、約翰所見的書卷,可能是埃及蒲草紙而非皮卷,這卷書是在神手中的,而且裡外都寫著字,又用七印封嚴了。

    裡外都寫著字一語,有些原文解經家認為可能是裡面寫著字”“外面卻用七印封嚴了,意即外面一詞是與下文七印封嚴是相連的。因希拉文聖經古卷並無句點,與中國古書一樣,所以上下文相連處,視其分句之前後,有不同的解釋。但約翰所見的書卷相信是裡外都寫著字的。

    用埃及蒲草紙寫的書卷,多寫在裡面,因為裡面較光滑,這一面稱為力到RECTO)。如果要寫的資料太多,或有非常重要的文告,力到一面不足用,不得已才寫在外面或稱為反面,這一面則稱為反所VERSO)。神有許多未來的計劃寫在這書卷中,所以正反二面均寫滿了字,而且用七印封嚴了。還有,裡外都寫滿了、無人可以增添,神的啟示已完全在這書卷中顯明。這書卷內外所寫的,是包括自啟示錄第六章一節起至十八章末節止所有的預言。

    又有人根據猶太人古時規矩,凡是屋契、地契,當書寫完備時,用印封妥,但見證人則在書卷外面寫上見證的話。所以外面所寫的,不是文件本文,乃是見證語。

    不過神所寫的文件,是不需要任何的見證人(約二25)。

    所以我認為這書卷外面的話和裡面的話一樣,都是一樣重要的內容。

    三、至於用七印來封嚴,則有下列各種解釋:

    羅馬帝國時代,凡有遺囑必須有七個見證人在其中蓋上不同的印,表示慎重。當遺囑或地契被揭開宣讀時,該七人必須依照當時規例,各人口中念念有詞,證明該文件真實無訛。神的七印是神自己蓋上的,神自己就是該書卷的唯一見證者。用七印蓋好,也是表示慎重,而且授權與羔羊、為唯一有資格揭封者。

    這七印是相同的,但蓋七次,表示該文件是十分的秘密,不能讓平常人窺伺的。古時人保存秘密文件,先將文件卷起,再用繩子捆好,然後用封條封緊,在上面蓋七次自己的印,然後保存在秘密之所。

    神的這書卷,也是秘密的,在末後的時代才揭封來施行,其中所寫的大災難,歷代的人無法瞭解這些末世災難的情形。

    亦有人解釋謂這書卷中共有七卷,一卷套住一卷,每卷均有印嚴封。當揭開第一印時,第一卷即打開,然後再揭其中的第二卷,直至七卷揭完雲。

    更有人解釋謂,七卷套在一起,每卷外有印封嚴,然後再將七卷連起來成一長卷,當揭開第一印時,第一卷即從此長卷中脫落,直至最後一卷揭開為止。

  不過仍以第解釋切合古時習例。

    這書卷只有羔羊能揭封,請注意,那位長老並不是說:神的羔羊能以展開那書卷,他乃是說:猶太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基督是以獅子的雄姿來展開神的計劃,應驗以賽亞先知在他的作品中六十一章3節末兩句的預言: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四、這七印所封嚴的書卷是套物式的,那就是說,當第七印揭開之後,就有六枝號出現。當第七枝號吹奏後,又有盛滿神大怒的七碗出現,當第七碗的大災倒出來之後,便有大聲音宣告說:成了(啟十六17)。這個成了是威嚴而可怕的,與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受苦時所宣告的成了是不同的。十字架上的成了是救恩的完成,啟示錄的成了乃是神整個計劃的完成。前者是痛苦的,後者是榮耀的。 ── 蘇佐揚《聖經難題》

 

【啟五1~14本章記錄了關於七印封嚴的書和關於神羔羊——耶穌基督的異象。本章可分為羔羊從神那裡拿書卷的場面(1-7);四個活物和二十四長老的敬拜(8-10);所有天使和萬物的讚美(11-14)等三個部分。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五4「因為沒有配展開、配觀看那書卷的,我就大哭。」

         約翰看見書卷沒有人開的時候就哭了。我想我們不像約翰,讀聖經時,神的話沒向我們開啟,也不擔心。── 倪柝聲

         『我就大哭』,不通過主的手,我們對一切都是無知,宇宙也沒沒有結局,真是一件可哭的事情。── 牛述光

         大哭: 這是約翰面對天使的質問所作的悲痛的回應。約翰大哭的原因有三個:①以為再也看不到神對自己應許的異象而失望;②看到世上無人配得神的奧秘而哭,全世界都如此地深陷罪惡中,沒有人能夠聽見神的聲音,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懼怕的事情;③若封嚴的書卷不能打開,就不能成就對惡人的審判和對信徒的救贖計畫(3:7)。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五5獅子為百獸之王。《創世記》四十九812預言猶大的後裔要稱為“細羅”(以色列的王),拿著權杖統治以色列和全世界。耶穌從猶大支派出來,正應驗了這預言(路三33)。“大衛的根”:彌賽亞的尊稱(比較賽十一1,10;路一27;羅十五12)。──《啟導本聖經註釋》

         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和大衛的根: 都是對彌賽亞的稱呼,指耶穌基督(22:16;49:9,10;11:1,10;23:5;33:5)。已得勝: 指基督籍十字架之死的勝利,意味著只有放棄自我、向自己死,才能成為真正的得勝者。這種“逆向真理”只有對神有充足信心的人才能理解而接受。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五5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預言如何?】

答:主耶穌基督,祂是舊約聖經所預言出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祂必拿著君王之圭和杖,代表其權柄,統管列國,萬民都要歸附順服(創四九910)。祂又是大衛的根,出自大衛的家中。祂在地上要作王掌權,施行公義。神對大衛和其家所應許之福,都要應驗在祂身上(賽十一110;路一3233;啟廿二16;耶廿三5)。這位基督,是藉著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和復活,獲得了徹底的勝利。所以祂有資格以獅子為王的熊姿,從父神的右手中接受封嚴的書卷。並且是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啟五579),驅逐撒旦,在世界上掌權為王,建立祂的國度。——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啟五6「我又看見寶座與四活物並長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殺過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

         約翰所看見在天上的主耶穌基督︰『像是「才」(原文)被殺過的。』『才』也可譯作『新鮮』。在天上快到永世的時候,主還是新鮮被殺的!十字架是永遠鮮新的!十字架歷萬古而常新。有一點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就是基督被稱為羔羊,在舊約裏有兩次(賽五十三7;耶十一19),在新約裏,按照原文,福音書裏和行傳裏有三次(約一2926;徒八32),書信裏有一次(彼前一19),而啟示錄裏竟有二十八次之多!神特別在這卷關乎永世的書裏,稱祂兒子為羔羊。而這羔羊是才被殺的,可見傷痕還在!永遠的傷痕,就是保證永遠的得救。── 倪柝聲

         『七角七眼』,完全的能力和智慧。── 牛述光

         “角” 代表力量,“七角”表示力量大得無比。“七靈”:看一4注。──《啟導本聖經註釋》

 

【啟五6羔羊有七角七眼表示什麼?】

答:羔羊一詞,在啟示錄中由五章開始,至最後的廿二章中,都曾提到與羔羊有關一切的事,表示祂的工作有極其重要的價值。這羔羊即如舊約先知們所預言的彌賽亞(出十二57;賽五三78),就是施浸約翰在約旦河邊所指給使徒約翰看的(約一2936)。他也親自看見了在十字架上這被殺的羔羊(約十九2627;參徒八32;彼前一19)。長老在此所要他看見的,是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和大衛的根(啟五5)。獅子表示基督之任王權,治理世界之能,並執行神之聖旨。但他實際上所看見的,乃是一個被殺的羔羊(啟五6),供祭司之職,就是為人贖罪的基督(來六20,十12)。

這羔羊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這角為能力的象徵(撒上二10;王上廿二11)。祂與七角,表明基督是完全絕對的權柄,即包括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權柄,舉世無匹(太廿八18)。這七眼是和先知撒迦利亞所見的七眼,便察全地意義相同,表明基督全知全在,神的完全智慧(西四10;林前一24)。這羔羊基督必須與完全屬靈的智慧,和完全君王的權柄,才能配拿書卷,揭開七印,實行按坐在寶座的聖旨(啟五7-9)。——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啟五6羔羊何意?羔羊在啟示錄的地位與工作如何?

    一、羔羊一詞,在啟示錄曾有下列的記載,表示他的工作佔有極重要的價值:

    羔羊站在坐寶座者與四活物和眾長老之中(五6)。

    有被殺過的傷痕(五6)。

    有七角七眼(五6)。

    取了嚴封的書卷(五7-8)。

    揭開七印(六一)。

    羔羊也有忿怒的一日(六16)。

    接受無數穿衣者的讚美(七9-12)。

    羔羊寶血洗淨衣裳(七14)。

    羔羊牧養眾人(七17)。

    靠羔羊血可得勝(十二11)。

   11 羔羊生命冊,記錄人名(十三 8;廿一27)。

   12 羔羊站在錫安山,與十四萬四千人同在(十四)。

   13 童身跟隨羔羊是初熟之果(十四4)。

   14 罪人在羔羊前受苦(十四9)。

   15 羔羊之歌(十五3)。

   16 羔羊戰勝怪獸(十七13-14)。

   17 羔羊結婚(十九7-9)。

   18 羔羊的新婦為誰(廿一9)。

   19 羔羊有十二使徒(廿一9)。

   20 羔羊為殿、為燈(廿一23)。

   21 從羔羊處有生命河的水流出(廿二1)。

   22 羔羊有寶座(廿二3)。

    綜觀這些記錄,便知由第五章開始至廿二章,幾乎一切的事都與羔羊有關,而且神要降與世人的一切災難也由他執行命令。

    二、羔羊在這裡有三個特徵;

    像是被殺過的。像是二字並非表示約翰懷疑羔羊曾被殺,乃是說,這羔羊有被殺過的傷痕,一望而知。還記得約翰在跟從主耶穌之時,曾聽施洗約翰宣告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

    當腓利對埃提阿伯的太監證道時,曾引用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謂主耶穌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羔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徒八32;賽五三7-8)。

    彼得在寫書信時,稱基督的寶血如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一19)。

    羔羊必須被殺,並且流血,才能贖罪。約翰所說像是被殺過的一語,使人容易想起那羔羊被殺時的痛苦、羞辱、謙卑和忍耐,在十字架上成為極大的犧牲,完成救贖全人類的大工。

    羔羊有七角。在舊約代表權力與榮耀。

    a.權力。摩西在他為以色列人祝福的詞中說:約瑟的角為野牛的角,用以抵觸萬邦,直到地極(申卅三17)。

    先知撒迦利亞在異象中也看見有四角,這四角有雙重使命,首先打散猶太人,然後為猶太人報仇、去打掉列國(亞一18-21)。

    b.榮耀。撒母耳的母親哈拿蒙神賜她一個兒子之後,曾在禱告中讚美神說:她的角因耶和華高舉(撒上二1),意即有了榮耀。因為在古時、婦人無子是一種恥辱。在詩篇中常有角被高舉的字句,也是表示有榮耀之意(詩八九17一二9;一四八14等)。

羔羊似乎是一種軟弱無能的動物,但主耶穌卻是有權能與榮耀的羔羊,因為他不久即將揭開七印,顯示烈怒(六17),將災難傾倒于地,施行審判。他有七角,表示他的權柄是完全的,舉世無匹。

c.羔羊有七眼。這七眼和先知撒迦利亞所見的七眼意義相同(亞六9,七10)。這裡說,那七眼遍察全地,包括羔羊的全知全在兩種絕對的屬性。

── 蘇佐揚《聖經難題》

 

【啟五7羔羊……拿了書卷: 本節表明為了拯救人類,神藉著他的羔羊-耶穌基督,在歷史中作工。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成就了羔羊的權柄,以此打開用七印封嚴的書卷,來救贖世界。為此基督從神領受了作為王和審判主的權柄。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五8「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

         『…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些盛了香的金爐就是眾聖徒的祈禱』(原文)。眾聖徒的禱告是金爐,裏面是盛滿了香的。香是聖靈在聖徒裏面的禱告。金爐是眾聖徒的祈禱,香是加在金爐裏的,香是加入聖徒的禱告裏的。聖靈在教會裏,就是在基督的身體裏,懇求代禱。有時在我們的靈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乎聲和歎息(羅八28),卻是最有效力的,這就是聖靈的禱告。── 倪柝聲

 

【啟五8~10是四個活物和二十四長老的讚美,因這首歌是新的,以前從來沒有過,因此叫新歌: 這首歌概括了耶穌之死所帶來的結果,其內容為:①耶穌的死是祭物的死;②他把人類從罪和死亡之中解救出來,使人得以自由(10:45;3:13);③他的死影響了全宇宙;④他的死是榮耀的死,他的死能夠使信他的人成為王和祭司,過得勝的生活。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五9「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

         『新歌』是與四11之歌相對的;四11是頌讚,五9~14是頌讚救贖。── 牛述光

         “新歌”:歌頌神救贖的新行動。“各族、各方、各民、各國”指全世界。──《啟導本聖經註釋》

 

【啟五9~10四活物與廿國長老所唱的新歌,是為別人唱還是為自己唱?

    這新歌中有兩句說: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這裡的他們,顯然是指別人而言,至於四活物與廿四長老則不包括在內。但有些解經家根據不同的聖經古卷,即羅馬古卷與西乃古卷,謂這裡的他們,原文為我們,意即四活物與廿四長老也包括在這些中,一同讚美羔羊。

    因此,我們他們的意見不同,其不同解釋如下:

    一、主張原文是我們的,認為四活物與廿四長老是代表天上的教會。他們與主耶穌在地上所買來的人一同讚美羔羊。四活物雖然是天上的靈界,但他們的生命也是從耶穌而來,因為耶穌是生命的源頭(約一4)。四活物是代表神的創造,一切受造之物,也受人類犯罪所影響,他們也一同歎息勞苦(羅八23),所以他們也要讚美羔羊。

    二、但主張原文是他們的,認為四活物既然是天上聖潔的靈界,未曾犯罪,與主耶穌的血無關,他們不需要主耶穌的救贖。所以四活物與廿四長老所唱的新歌,是為世上一切得救的人,即一切因主耶穌的寶血得救的人而唱。四活物與甘四長老不在內。同時,這首歌的口氣也很清楚表示這點,因為羔羊從各國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即說買了人來,當然歌唱的活物及廿四長老不在內,他們乃是因那些蒙恩的人而快樂。

    以上兩說,各有人採用,但均不能自圓其說,不過我們要明白一個原則,那就是;這是約翰在異象中所見的,既然是異象的一種,便不能在字面上過於拘泥。參閱461條有關廿四長老的研究,先要明白廿四長老是誰,然後容易明白這首歌是否包括廿四長老在內了。

── 蘇佐揚《聖經難題》

 

【啟五10看一6注 。──《啟導本聖經註釋》

 

【啟五11~12這是許多天使讚美那成為羔羊的耶穌基督的場面,其內容如圖所示: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五12「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贊的!”」

         天使是讚美『曾被殺的羔羊』。到那日,我們在天上,也要因主的十字架而永遠讚美主。十字架是今日救贖的中心,十字架是榮耀裏讚美的原因。── 倪柝聲

 

【啟五12~13可見得書卷就是得了榮耀、權柄、尊貴,也就是得了國度(但七9~14)。── 牛述光

 

【啟五13「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贊、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

         「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贊,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

         人類常有一種天然內在的傾向,寧願敬拜被造之物,而不敬拜造物的主。在這事上,甚至連使徒約翰也需要被改正。(參看啟1910)全本啟示錄所描寫的爭戰,都環繞著這個問題。天上的爭戰和地上的苦難,都起源於撒但想要竊取向神的頌贊和尊崇。但在啟示錄第五章,在那加冕的偉大日子裡,我們看見了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和滄海裡一切被造之物,都聯合起來,眾口同聲的稱頌基督是至大、至尊和至高者!這一章和腓立比書29-11,是互相銜接的。「萬膝無不向祂跪拜……萬口無不稱耶穌基督為主」!祂借十字架的死與復活,已經完成了這件事,剛被殺的羔羊乃是配得的!――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啟五13~14是萬物的頌贊,強調聖父和聖子耶穌基督的神性。 ──《聖經精讀本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