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启示录第六章拾穗

 

【启六1七年大患难的开始部分,描述了七印的灾难。本书的6-18章中出现关于大患难的记载,这是本书的中心部分,审判的主体是神。内容可分为:①七印之灾(1-8:1);②七枝号之灾(8:2-14:20);③七碗之灾(15:1-18:24)等三大段落。这三重灾难都出自七印,采用了七印到七枝号,七枝号向七碗发展的形式。尤其七印之灾与耶稣讲述过的末世征兆非常相似。下面是符类福音中所出现的灾难和七印灾难的比较图。

         以上的灾难有几个共同点: 第一是末世的事情,将发生在基督再临之前,在大患难时实现。第二,这些灾难都在神所允许的范围;第三,灾难的对象是全地的一切,影响波及全世界。 ──《圣经精读本注解》

 

【启六1357羔羊揭开前四印时,四活物是对谁说你来呢?】

答:人的见解各有不同,大体而言,可有三种说法。列述与后:

①有人以为是对约翰说的——因为这一些原文手稿,和旧英译本有「你来看」,多看一字,所以是对约翰说的,意即所以的异象,都需要约翰注意去看。且在本章有三次提到约翰说「我就观见」(启六258),都是在雷声说「你来」之后。可见这「你来看」,与「我们就观看」是很有关联的。但在最古的手稿,没有「看」字,所以新英译本与国语圣经,只有「你来」而已。并且用不着对约翰这样说,因为约翰已经在那里,无须用这样轰然的雷声吩咐他来。

②有人以为对骑马者说的——因为当四活物声音如雷的说「你来」之后,立时就有四种不同颜色的马匹出现。所以这「你来」就是吩咐骑马者。若然,则这「来」字,不如翻为「去」字,因这来字原文()是有来去二意,to come,go,必按发言者的观点而定。如「你去」,意思是对骑马者,说要出去完成他们的任务,此种见解是较合乎最近的上下文,而似乎是出于自然的。

③有人以为是对基督说的——就如保罗所得的启示,一切受造之物皆叹息劳苦,切求基督快来释放他们,脱离败坏的辖制(罗八19-22)。并且此处之「你来」与启廿二1720节的「来」字原文相同,可知「你来」显然是对主耶稣的请求。同时以为揭开前四印时,所现出来的事,是基督再来的四种预备。至揭开第五印时,殉道者的灵魂也切求主来,给他们伸冤(启六9-11),而在揭开第六印时,所求的事就实现了(启六12-17)。

以上这23两项解释,孰是孰非,难以肯定。因为此二者皆有相当的理由,不过多数解经家,认为第2项的说法较为合理,笔者亦以为然。——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启六1~8出现四匹马和骑这些马之人的异象,这异象以撒迦利亚先知所见的四匹马和马车的异象(亚六1-8)为背景。它们是成就神审判的工具,在末日到来之前,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这审判将在神主权的许可之下发生。 ──《圣经精读本注解》

 

【启六1~8 白马、红马、黑马、灰马表明何意?】

答:马在圣经中是代表武力和战争(出十五1;伯卅九19-25;赛卅一1;耶四13)。约翰在此所见四匹马的异象,和先知撒加利亚所见的相似(亚一7-11,六1-8),显然是有密切的关系。那匹马和骑马者,是从神那里出来,要到世界来审判。古时罗马帝国的将军在凯旋时,都要骑上白马,乃是表示他们必然的得胜。所以这里提到骑白马拿着弓的人,就是表示一种必然迅速的胜利(启六2)。兹将四匹马之解释要义分述如下:

①白马(启六2)——代表胜利。有人认为白马和骑者,是指基督的胜利,因为这里与十九11节之骑者甚为相同。但这里所说四匹马,均与神审判世人施行的灾难有关。白马且是单骑出现,有弓无剑出现,而在十九章所说的基督是作万王之王,王主之主,口有利剑,手有铁杖,并且众军都骑白马跟随,祂来开始是在地上为王的(启十九14-16)。可见其前后二者的任务和地位,是显然不同的。另外六2节之骑者,只戴一个冠冕,原文字(),是指胜利者的冠冕(参二一四题,四三五题)。但在十九12节之骑者,是戴许多冠冕,原文字(),是指王者的冠冕,可知这里的胜利者不是基督。有人认为这骑白马者,就是那敌基督者。牠是末后假基督的显现,是一种得胜军国主义的领袖。牠的手拿着弓,在地上发动冷战,并与冠冕赐给牠。「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用谄媚的话得国。」(但十一21),牠便出来施行霸道为王。结果在为期七年的世界大灾难期中(但九27),前三年半,牠出去胜而又胜了;及至后三年半中,牠又要取胜。以至遇见真基督骑白马的出现,而被祂完全的战败了(启十七14,十九1119-21)。这样看来,骑白马之前者是属地的,后者是属天的。到了那时,地上的人对于真假基督之分,才能认清了。

②红马(启六34)——代表战争。红色是流血的意思,有权柄给骑红马者,从地上夺去太平。牠有一柄大刀,为其工作的表现,就是作战的兵器。显然地牠是发动战争,使人彼此残杀,甚至要毁灭人类。主耶稣曾预言到末期,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他们也要彼此陷害(太廿四7910;参赛十九2;亚十四13)。如此可怕的战争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推测,是因那戴着冠冕的骑白马者,牠必先以大规模的杀人流血,获得短期的胜利。继之,以后骑红马者出现,就必再打杀人流血战争,而形成国家社会人类纷乱不安,世上太平全被夺去。

③黑马(启六56)——代表饥荒。黑马是有恐惧的意思。骑马者手里拿着天平,表明其实施配给制度,要用以称面和大麦,按人口售粮。如先知以西结说:「他们吃饼要按分两,忧虑而吃,喝水也要按制子,惊惶而喝。」(结四16;参利廿六26),其饥荒情形是一样的。一升麦子是一个人每天所吃的分量,一钱银子是一个人一天工价,只够买一天的粮食(太廿2)。至于油和酒,不可糟蹋,更显缺乏和昂贵。这些麦子和大麦,油和酒,皆是日用的食物(参诗一O1415),在饥荒中使人得来不易,是证明生活十分困苦。但神在灾难中,对这骑黑马者的工作仍加限制,使人虽遇严重饥荒,仍然不至全缺粮食。这油和酒不仅是供人食用,且有医治疾病之效(路十34;雅五14)。所以极为宝贵,禁止践踏,更是显出神的怜悯,丰富的恩典(哈三2;诗一O2)。

④灰马(启六78)——代表死亡。灰色是将死之人的面色,极其难看。这骑在马上的名就叫死亡,他要杀害人的肉体。那些被杀的人都要到阴府随着他,为要收留他所杀之人的灵魂。人将用刀剑、饥荒、瘟疫,和野兽这四样大灾(参结十四21)而被杀害,置于死地,其数目要达到地上的四分之一。是以表示这宗灾害乃全球性的,不过只是四分之一受害,可知骑灰马者毁灭的行动和程度,也是有限制的。

上述四匹马的审判,乃是大灾难的起头(太廿四8),末期还没有来到(太廿四6)。但这四匹马与骑马者,在历世历代以来,预言其行动和作为,无非曾有屡次局部的应验。至于最后完全的应验,则定准是在世界的末日。那就是耶稣在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再来实行审判的时期了。——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启六2白马上的骑士戴有胜利的冠冕,样子像基督却不是基督。此处“冠冕”二字的希腊文为stephanos,为征服者戴的胜利的冠冕。本书19章所记基督戴的“冠冕”,希腊文为diadema,指的是皇冠。白马骑士外表像基督,但“胜了又要胜”,追求的是权力,故决非基督,而是欺骗者,企图征服世上男女的心灵, 奉他为主。(《撒迦利亚书》1,6章提到四匹马,颜色与这里的相似:红、黑、白,和有斑点的,象征神对世界不同的刑罚。解经家对白马主要有三种解释:1,基督;2,敌基督;3,用欺骗来征服人类心灵的假信仰。由于其余三匹马各代表战争、饥馑与死亡,第3说自然且合理。这些事都发生在基督获得胜利和大患难前,故不可能是基督 。)──《启导本圣经注释》

         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指属于敌基督和恶势力,将来出现的某个征服者(49;49:35;1:5)。白马:象征战场上的胜利,:象征强大的军事力量。骑白马者的出现,预先告知我们地上将要发生的悲剧性事件。有时,神甚至把恶势力当作审判的工具。 ──《圣经精读本注解》

 

【启六2

{\Section:TopicID=339}骑白马者

问:启示录六章二节:「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白马上的拿弓,并且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指谁?

答:神的儿女对于此点,意见颇为纷歧。最普通的有三种见解:()基督。祂现在开始审判,与启示录十九章十九节者相同;()敌基督。这是照马太福音二十四章的秩序而看。白马、红马、黑马与敌基督、争战、饥荒相反;()福音。今世长期间福音的得胜。讲解这些圣经,实在不能绝对的断定。我们自己所见得到的,就可以信,但切不可武断的以为别人的都是错。如果不是有灵性上的关系,对于解经方面,总当抱自己所知者为有限的态度。―― 倪柝声

 

启六2白马代表什么?

    白马,白马在启示录曾提及两次,另一次是在十九章11节,该处骑白马者分明是万王之王主耶稣基督。但六章2节的白马,是在以后三匹马之先出现的,骑马者是否基督,抑是伪基督或敌基督,解经家意见不一。

    首先我们要解释的乃是的涵义和背景,是代表武力,约翰在此所见的四马异象、和旧约先知撒迦利亚所见的近似(参看亚一10,六5),那些马匹乃是从神那里出来,在遍地走来走去,为神执行审判的任务。

    罗马帝国的将军均骑白马,表示得胜和高贵。当战胜归国在各地作凯旋游行时,他们的军车也用白马奔驰。所以在这里说那骑马的胜了又要胜。又说骑在马上的拿着弓(没有说有箭),一题到马与弓,罗马人就很自然地联想到罗马帝国战无不胜的军队也曾被帕提亚人PARTHIANS)所战败(参徒二9),因为帕提亚人是有名的弓箭手,也是骑白马作战的。纪元后62年,一队罗马兵曾投降帕提王亚伏罗革色VOLOGESES)成为罗马帝国历史上唯一的耻辱。因此,帕提亚人之射箭,成为一种最后胜利、每发必中的代名词。

    所以,显然地,这骑白马而带弓的人,是表现一种必然的胜利,不过,到底是代表谁胜利呢?那一种胜利呢?下列是不同的解释。

    一、指基督的胜利,因为这里与十九章12节有点相同,该处骑白马者是基督,则此处骑马者也应该是基督无疑。基督是得胜者,所以他胜了又要胜。

    但是难题来了,这里所说四匹马,均与神审判世人所施行的灾难有关,基督在十九章12节出现是作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开始在大地上为王,与这里所说骑自马者的任务不同。

    还有,基督在十九章12节出现,是口有利剑、手有铁杖,天上众军也都骑白马跟随他,是十分威风的。但这里骑白马者有弓而无箭,无箭如何能作战射击敌人呢?而且他单独出现,又与其他骑三匹马的人地位相同。又根据撒加利亚书所载,他们是从神那里出来的仆人,为神完成任务的,但十九章12节骑自马的基督则为万主之主,可见二者显然不同。

    还有,这里骑白马者所得的冠冕,原文是在运动场比赛获奖时的胜利者的冠冕,原文为(STEPHANOS),司提反即此字,该种冠冕用鲜花制成,数日后即凋谢而朽坏(林前九25),但在十九章12节所说的许多冠冕。是用另一个字,该字原文为王冠”DIADEMA,是指为帝王所戴的冠冕。从这两个不同的冠冕观之,便知六章2节那骑白马者只是一个胜利者,并非基督。

    既然这骑白马的不是基督,那么是谁呢!是哪一方面的胜利呢?以下是另外的两个解释:

    二、是一种不用武力的胜利。有弓无箭,表示不用武力,但是有力,这种非武力的力量有时比武力可能获得更大的胜利,所以说胜了又要胜,是两种或两次的胜利。

    可能是政治的胜利。在大灾难开始之时,可能有一政治家,凭三时不烂之舌,说服全球各国的政府,彼此联合,比现在的联合国的联合更联合而有力。

    可能是宗教的胜利。不过不是福音的胜利,乃是一种混合的宗教胜利。这种宗教的混合,现在已经有了不少活动。

    三、是假基督的胜利。假基督显现的时候,使人十分困惑,因为他能行奇事(启十三13),主耶稣也预言说,假基督与假先知能行大神迹与大奇事(太廿四24),所以无法能使人分辨到底他是否基督而受迷惑。因此假基督胜了又要胜,胜了信徒也胜了世人,人人都相信他。

    等到真的基督出现,与假基督作战而战胜时,地上的人们才可分辨谁是假基督,那时已经太迟了(启十七14,十九1119-21)。

    以上三说中的二、三说,均可采用。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启六3四活物在羊羔揭开七印时说你来,是对谁说的?

    你来可能是对约翰说的,可能是对骑马者说的,也有人主张是对主耶稣说的,希望他早日从天降临。

    一、主张是对约翰说的人说:有些古卷是说你来看。多一看字,所以是对约翰说,因为所有的异象都需要约翰注意去看,然后记录下来,传递与各教会。这七个印所包括的审判情形是很重要的,所以要约翰来看。

    还有,在本章有三次提及约翰自己说我观看,都是在雷声说你来之后(l-2节,589节)。可见这个你看是与我观看有关,原文在你来之后,有一字也是很合理的。

    可是,这一主张颇有疑问,因为约翰已经在那里,何必叫他呢?同时,其声如雷,用这样可怕的声音来吩咐约翰,似乎过份。还有,当活物用雷声说你来之后,立刻有不同的马出现。所以这个你来应该是对骑马者的吩咐,而不是对约翰说的。

    二、第二种主张说这是对骑马者的吩咐。因为当那些活物大声说你来之后,马上就有多种不同颜色的马匹出现,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你来,是对骑马者的吩咐。

    不过,第一说的人说,如果这个你来,是对骑马者说的,则应改为你去才合。理由是对这四个骑马者说要出去完成他们的任务。但既说你来,显然与骑马无关。

    三、第三说为这个你来,是对基督的请求。因为一切受造之物均叹息劳苦,希望基督快来,施行审判,可以脱离败坏的辖制,这是保罗所得的启示(罗八19-21)。同时,启示录廿二章17节,与20节的你来,原文与此处你来同字,在20节的你来,显然是对主耶稣的请求,则六章的四次你来,也是对主耶稣说的。

可是,如果是对主耶稣的请求,何以用雷声?岂非太不尊敬?

因此,多数解经家认为第二说较合理,因为揭开第二印之时,你来之后,便有一匹白马出来,这两个字是相符合的。然而主张第一说与第三说的人也不少。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启六34红马与骑红马者代表什么?

    色代表流血,是人人皆知的。这骑红马者有权从地上夺去太平,显然地他是发动战争、使人彼此相杀的。他手中拿着一把大刀,真是使人听见也毛骨悚然,解经家对此红马与骑马者的意见大都相同,因为是有一场可怕的战争要在遍地上发动。

    主耶稣曾预言,那时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又说: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又说:他们要彼此陷害(太廿四7910)。在约翰的脑海中,他一定会想起旧约先知有关战争的种种预言。比方在以赛亚十九章2节说:弟兄攻击弟兄,邻舍攻击邻合,这城攻击那城,这国攻击那国。又在撒加利亚书十四章13节说,他们各人彼此揪住,举手攻击。

    同时在约翰的回忆中,他也会记得纪元前67年至37年之间,犹太人如何背叛大希律,被杀者数十万人。又在纪元后61年罗马帝国曾进攻不列颠(即古时英国领土)而杀死十五万人。

我们可以推想,这可怕的战争是因为骑白马者获得表面短暂胜利之后,全球各地人们发现该骑白马者有弓而无箭,并无真正的统治力量,于是拆穿了西洋镜,各人纷纷要争取自由,所以酿成可怕的战争。这场战争是人与人、社团与社团、国家与国家、种族与种族、阶级与阶级、主义与主义之战,因此没有前线,也没有后方,世上太平被夺去,人们彼此相杀。

跟着,很自然地,第三与第四匹马与骑马者的出现,代表饥荒与死亡,是跟在一次全球大屠杀之后。每一场战争之后,必有饥荒、瘟疫与死亡,那是无可避免的。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启六4红马是战争与流血的象征。骑士挥动手里的大刀,刀尖划出死亡与毁灭的圆圈,夺去和平,使人互相残杀。──《启导本圣经注释》

         另有一匹马……那骑马的:象征大屠杀和战争(王下3:22,23),骑白马的人象征全世界范围的战争,骑红马的人象征内乱和革命。到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将完全被破坏,由于极端的利己主义和相互竞争,和平将从地上消失(19:2;10:21) ──《圣经精读本注解》

 

【启六5黑马象征的是饥馑。──《启导本圣经注释》

 

【启六5~6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表示贫穷和饥荒,“黑”通常象征战争,流血带来的结局,即悲伤、哀痛和荒凉(50:3;5:10)。而且贫穷和缺乏带来极大的通货膨胀,人们的生活陷入极度悲惨的景况。油和酒不可糟蹋,有两种解释: ①油和酒是一种奢侈品,当贫苦穷乏的人在饥饿中流离彷徨时,少数富人却享受奢侈的生活。富人的利己主义和贪婪,更加深了贫富之间的两极分化,并且多数人陷入在最低层的贫困状态中;②油和酒意味着神的恩典,即在大灾难中,神为了减轻信徒的痛苦而赐下的爱和恩典(24:22)。这里,第二种解释更符合原文的意思。藉此,我们可以明白:①神在任何环境下都鉴察、保护他的选民;②大灾难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对世人的审判和他们的灭亡,而是罪人的悔改和救赎(3:3-10) ──《圣经精读本注解》

 

【启六5~6黑马与骑黑马者代表什么?

    任何人都晓得是恐惧与神秘的颜色。这里所描述的是物价昂贵引致普遍性的饥荒的情形。主耶稣预言末世情形时,也提及多处必有饥荒(太廿四7)。约翰在这里看见那骑黑马者手里拿着天平,相信他很容易忆起以西结书所说的按分量而食,按制子而饮的饥荒情形(结四91317)。麦子(小麦),大麦、油和酒乃是日用的食物,当物价昂贵之时,一升麦子,即一日的粮食,需要一钱银子,即一日的工价(太二十2),每日工作所得只够购买粮食。油酒缺乏,不可糟踏,那骑马者手里拿着天平,按人口售粮,足证生活十分困难。

    神在利未记曾警告以色列人,如不听命,将来必将被交在仇敌手中,粮食按分量而秤,表示粮食非常缺乏(利廿六26)。

    当约翰写启示录时,他也可能忆及尼罗统治下、曾有一次饥荒的情形。当时许多粮船均从埃及的亚力山大港抵达意大利。有一次粮食缺乏,人们在海边看见有一支大船是从亚力山大港来的,便以为政府已运了粮食来配给,不料当该大船抵岸时,只见全船所载的是埃及尼罗河所出的特别沙土,尼罗皇用来装饰一个展览会的地面,使百姓极为失望。

    油和酒是人们日常食品之一,有钱的人则用得较多,有时也会浪费。但当饥荒之时,油酒价高昂,一般人们已无法购到,所以四活物中有声音说:油和酒不可糟蹋。不过油和酒也作治病之用(参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十34),在战后,许多病人需要油与酒以滋润创伤及增加体力,所以极为宝贵,不可糟蹋。这也可以表示虽在困难中,神仍有怜悯,禁止浪费,以保留治病的物资。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启六6「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一钱银子是一个人一日的工价,买一升麦子也只是一个人的一日食粮。── 牛述光

         “一钱银子”为当日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本可买到比,“一升”多十倍的麦子。“大麦”比麦子价钱低,用贱价的大麦来替代麦子,也只可购到“三升”。这两句话生动地说明粮食不足,价格奇昂,假信仰和战争过后,饥馑之灾接踵而至,茶毒人类。“油和酒不可糟蹋”有二解:1,饥馑的同时会有奢侈和浪费出现。贫者越贫,富者越富。2,黑马带来的灾害有个限度。榨油用的橄榄和榨酒用的葡萄入土根深,可抵受干旱的侵害。(2)说很勉强。──《启导本圣经注释》

 

【启六7~8灰马与骑灰马者代表什么?

    灰色是死者临终时的面色。骑灰马者名叫死亡,任何人听见这名字,都有毛骨悚然之感。还有阴府也随着他,那真是更可怕的一件事。因为这位死亡先生大事屠杀之后,那些被杀的人都要到阴府去,所以阴府随着死亡去办公了。

    我们记得当大卫数算民数而犯罪后,有一位灭民的天使出现,使七万人被杀(撒下廿四15-16)。这灭民的天使在历代上廿一章16节描写他是站在天地之间,手里有拔出来的刀,伸在耶路撒冷之上。那真是可怕的镜头。这灭民的天使,不妨也可称他为死亡的天使,这位天使在埃及十大灾难的最后一个灾难中,曾把埃及地所有的长子,尽都杀了(出十二29),神称之为灭命的(十二23),相信也是那位在大卫时代灭民的天使。

    但约翰在异象中所见的骑友马的那一位,与旧约上文所载的灭命或灭民的天使是否相同,则不得而知,但冥冥中有负责使人死亡的一位,则是可相信的。

    约翰当然会想起以西结书的话说,神用四样大灾降在耶路撒冷攻击不听命以色列人。这四样大灾乃是刀剑、饥荒、恶兽和瘟疫(结十四21),这四样大灾和这骑灰色马者杀害地上的人,所用的四灾完全相同。同时神在利未记所宣布的刑罚也有野兽、刀剑、瘟疫和饥荒例廿六21-26)。可见神降灾与犯罪的人,其法古今如一,任何国家,民族和犯罪的个人均不能逃避因犯罪而应得的刑罚。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一语(8节)。表示这四大灾祸是全球性的,可能全球各地四分之一的人死亡后,跟着在第九章18节说,有三样灾杀了人的三分之一。那就是说全球先有四分一人死亡,后来,又有三分之一死亡,全球的人数已死去一半,留下一半人口而已。那是大灾难时候的大事。

    这四样灾难的相连是很自然的,过去的历史是如此,将来也不例外,人们逃避大兵灾之后,因耕种无人、必遇凶年,到处饥荒,饥荒后、健康欠佳,瘟疫随而来临。饿死的人将成为野兽的晚餐,同时野兽连活着的人也光顾到了。阿摩司先知曾如此说:人要躲避狮子,又遇着熊;进房屋以手靠墙(休息一下),就被蛇咬(摩五19)。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启六8骑着灰马上的名叫“死”。灰色无生气,象灰尘。“阴府”为暂时收藏在基督之外死去了的人的灵魂的地方。“阴府也随着他”:这位骑士好象清除废物的人,把死人一个个拾起,丢进垃圾袋似的阴符里。“刀剑、饥荒、瘟疫、野兽”:参《利未记》二十六2126;结十四21。这些可怕的灾害里头不是全无盼望,因为只“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给其余的有悔改机会。──《启导本圣经注释》

         (qanatov):除“死亡”以外,还有“瘟疫”之意。灰色马:喻指在战争、饥荒和瘟疫中许多人将死去(14:12;14:21)。阴府:原先指旧约时代,一切死亡的人死后居住的世界,而到新约时期其概念发生演变,是指为不信者死后,在末日的审判之前暂时居住的中间状态。 ──《圣经精读本注解》

 

【启六9「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

         『为着持守这个见证而被杀害之人的灵魂』(原文)。── 倪柝声

 

【启六9在祭坛底下,为神的道被杀者的灵魂是何等人?】

答:在羔羊揭开第五印的时候,天上圣殿内的祭坛就显了出来。这祭坛底下被杀者的灵魂,就是在首四印所出现大灾难的初期,那许多被杀者中所包括的一部分人,却未说出他们是何等人。但当这五印揭开之后,便已明白其中这些人,是为神的道作见证而被杀的。原因是在大灾难以前,教会已经被提到空中,地上必然仍有基督忠心的门徒,以及他们唤醒当时许多醒悟悔改归向神的人。于是在大灾难中,为主大发热心作见证,不为当时统治之恶者所屈服,因而为主牺牲性命,便成为被杀的殉道者。他们的灵魂,就是约翰在祭坛底下所看见的。这些灵魂大声呼喊,哀求主要快来,为他们的无辜被杀流血而伸冤(启六10)。

这些人的灵魂,虽然说是在大灾难初期被杀的人。但他们也是可以指为代表,从亚伯起,直到主耶稣来前后,为真理舍命一切的殉道者(参创四10;诗九四1-7;代下廿四22;徒七5960)。这些人都是被恶人的辣手献祭而牺牲,他们求神伸冤的祷告,虽尚未蒙应允,但就各人而论,已有白衣赐给他们穿上。就是表明他们已经蒙神拯救,得称为义的圣徒,将在荣耀与主一同作王,同享福乐(启六11,三14,七91314,廿4)。——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启六9~11因福音和见证耶稣的缘故而受死的殉道者,为公义的审判而向神呼求。特别要指出的是本文内容发生的地点是天,而不是四印之灾发生的地。满足了数目:指神通过信徒所要成就的事工结束时,或者大灾难结束,基督再临的时候。 ──《圣经精读本注解》

 

【启六9~11在祭坛下被杀者的灵魂,是什么人?

    一、被杀者的灵魂的被杀应该是在上述四匹马出现的大灾难初期,当时许多人(四分之一的人)被杀,却未分别说出谁被杀。但当第五印揭开之后,我们便明白在上述四马时期被杀的人中有许多是为神的道作见证而被杀的人。他们要求神为他们无辜被杀而伸冤。

    解经家多数认为这些灵魂是在大灾难初期被杀的人。当时教会已被提到空中,那些未真正重生得救的挂名基督徒和传道人因被撇下而醒悟侮改,于是在大灾难中大发热心,为主作证,不服从当时统治者的命令,因而被杀。他们便成为教会被提后、留在世上的殉道者。

    二、但是另有一部分解经家认为这些被杀者的灵魂,是指由亚伯起直至主耶稣再来前后一切殉道者而言。因为当这些灵魂要求神伸冤时,他们所得到的回答乃是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才能为他们伸冤。那伸冤的宝施是记录在启示录九章以后的刑罚。

    每一时代均有义人无辜被杀,亚伯即其一例;而每一教会在每一时期均遭遇反对者的逼迫,以致有人无辜被杀。中国教会在庚子年被拳匪所害,即其一例。在主耶稣再来至空中之时,地上也有悔改信主(可能是从前未真正得救者)而为主殉道者,也在殉道者的数目中。但仍未满其数目,一直等到第七章14节所说的这些人是从大灾难中出来的,十一章那两位传道人被杀后复活和十三章所说所有不拜兽像的人都被杀害为止,殉道者的数目才满足,主才为他们伸冤。其伸冤的最高表现乃是毁灭第十七、十八章所说的大淫妇。

    这些殉道的人,有白衣赐给他们。以后在第七章9节也说有无数的人也是穿白衣的。长老中有一位对白衣的解释乃是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14节),表示这些人是已经蒙主拯救、得以称义的。在第三章4节也提及有人未曾污秽衣服,他0要穿白衣与主同行。他们既然是得救的,将来他们也要从死里复活,与主同作王(启廿4)。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启六917看六1注。“住在地上的人”指地上与神为敌的人(参三10;八13;十一10;十七2)。为本书特别用法。──《启导本圣经注释》

 

【启六12~14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星宿坠落于地,如何解释?

    这些天上改变的景象,有人以为只是一种灵意的说法,表示末世的社会混乱而已。可是日月星与天的改变,在先知书中早有预言,乃是按字面逐字应验而非按灵意解释的。

    以赛亚书十三章10节预言说: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

    以西结书卅二章7节预言说:我要使众星昏暗、以密云遮掩太阳,月亮也不放光。

    至于约珥书有关日月的预言,曾经在五旬节时被彼得引用过,则已成为名预言了(徒二20)。约珥说: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

    主耶稣在橄榄山上提及末世预言时,也有同样的叙述说: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太廿四29)。

    显然地,日、月、星的这种不寻常的现象、是一定按字面应验,而非按灵意解释的。

    但,日、月、星如何会变成上述那种可怕的样子呢?其可能性有

    一、是神迹之一。意即是神自己的作为,他使日、月、星变成那种样子,为要刑罚世人。正如当摩西与埃及王斗争时,神也曾使埃及天乌地暗了三天,摩西加重语气描写这种黑暗说:这黑暗似乎摸得着(出十21)。诗人追述埃及这种黑暗时如此说;他命黑暗,就有黑暗(诗一028),表示这种日、月、星的黑暗是神在必要时造成的。

    二、是日、月、星自然的转变。根据天文学家多年研究,发现太阳上面有许多黑子,这些黑子好像是太阳球本身表面(可能也是内部)破烂之处。有黑子的地方,是没有火与光的。这些黑子会一天比一天扩大,也会一天比一天增多。其中有一个著名的黑子有十万地球之长(见附图,该太阳黑子比地球)本身大得多。自1870年至1950年黑子已增加一倍又三分之一,可见太阳日渐衰老,所以黑子渐增。黑子一旦增加到比现在多几倍时(可能是忽然发生的事),太阳便会变成毛布,即暗淡的颜色,同时月亮所反射太阳的光也消失而变成血红色。这是很自然的结果。天上的星宿,如果是流星群的话,则将会大量地向地面坠落,也是极可能的。

    至于星群的坠落,科学家供给我们的资料也是很多的。多数解经家相信这是指流星群从天空落下而言。流星,我国天文学家称之为奔星,每隔数分钟即有一二流星出现空际,越近天亮时流星越多。天文学家对流星的解释仍是一个谜,一般相信是慧星在天空中横扫时所留下的放射物体,一旦移动而进入地球大气层中约二百二十哩时,便燃烧发光,似乎向地球上降落,其实到达地球上一百五十哩时便化为气体而消失。有时成群降落,则称为流星群。18331112日,从狮子星座中降落的流星群,每小时竟有流星十万余,经六小时始尽。当时欧西基督教人士便以为是世界末日到了,应验启示录本章经文的预言。

    流星中有些闯入地球而成陨石者,离地球约八九十哩时,用每秒钟十至四十哩速度下降。科学家发现此种陨石有二十五种元素,其中有数种元素是地上找不到的。因此有人猜想这是月球火山爆炸时飞下来的石块。这些陨石如大量坠下入地球,当然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景象,可能使屋宇倒塌,人畜死亡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启六12~16本文四段描述了因着第六印之灾而逼近的预告基督再临之前的宇宙性变动:①由于地震,太阳和月亮失去光亮;②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③天被挪移,地壳发生变动;④极大的恐怖临到这地上。其中的部分灾难是按古代宇宙论的立场记述的,为的是强调将要临到这地上的灾难(10:21;1:14-18) ──《圣经精读本注解》

 

【启六14天何以会像书卷被卷起来?

    天被卷起的预言,在希伯来书一章10-11节亦曾提及,不过在该处似乎作者在引用旧约经文时,把诗篇一O二篇25-27节的话和以赛亚书三十四章4节拼在一起。其实天被卷起一语只出现在以赛亚书。约翰在本节所记载的,提及无花果,相信是很自然地引用以赛亚书的预言。

    古时书卷与今日的书籍形式不同,书是一幅过的长条,可以卷起成圆筒形,亦能打开,像中国所裱好的对联一样。有些书卷用得太久了,自然会损坏,书卷上下二处有时会有裂口,裂口如不修补,便慢慢裂得更长。终于有一天,当书卷被打开时,中间的裂口从上到下完全裂开,书卷便分左右两边自动卷起来。

    约翰的脑海中可能是有这样的一幅图画。

在人类看来,天是大到无法测度的,但在那伟大无比的神看来,诸天在他面前不过像一卷书卷。在他创造宇宙之时,把书卷打开,把一切星宿分别摆列在这伟大的天卷上(创一17有摆列光体的记载),自创造至今,宇宙的年代除神以外,无人可以计算。但这老宇宙已经相当老了,到处有了裂口,一旦裂口加长,正如上述所说的书卷一样,终有一天,这天卷分左右自动卷起,天裂为二,更大的灾难便接踵而至了。── 苏佐扬《圣经难题》

 

【启六15~16】论及审判的对象。凡拒绝悔改、崇拜撒但和偶象、逼迫基督徒的罪人将受这个审判(13:6,8;1:1-4)。从本文中,我们同时可以认识到,犯罪的人不由自主地躲避神,因为他们惧怕自己的罪完全呈现在神面前,甚至胜过惧怕死亡。 ──《圣经精读本注解》

 

【启六1~八51至八5是有关审判的三个异象中的第一个。神的羔羊揭开书卷上的七印,让我们窥见基督审判的景象。每揭开一印便可以看见这审判的一面。但从所展现的图画中,隐约可见神将祂所预备的国一步步给人的过程。揭开第七印时已呈露端倪(八1);等到吹响第七号,世上的国已成基督的国(十一15);倒出第七碗时,这个计划已完成(十六17)。不过这个国要到敌基督倾倒以后,才有详尽的描写(2022章)。

这书卷不是普通的书,而是神审判的启示。第一至第四印揭开后,我们看见四匹马和马上的骑士,他们带来刑罚。在将来某一个时刻里,骑马的人要踏入历史的最后阶段,用假信仰、战争、饥馑和死亡来刑罚人;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空前的。不过这审判带有条件,人如果悔改,似乎可以延迟、甚至收回一个时期(参拿三24,10)。审判的目的是要人去邪归正,切除病根,明白人不能没有神,应遵守祂的道德原则来生活(来十二56,11)。──《启导本圣经注释》

第五印让我们看见,在末时,神要审判住在地上的人,在那时刻来到前,献身为主的男女(象祭坛底下为主道被杀之人一样),因见证主道,也要被杀。主基督一定会再来,对信徒是大安慰,对不信者则是大灾祸,因祂要施行最后的审判。第六印揭示最后审判时的恐怖景象(六1217),整个宇宙突然陷入大混乱中,世界战栗,所有还生存的都逃跑,想躲避;每一个活着和死了的人都要受的审判,这就是“大患难”,是圣经一再提到并警告过的“主耶稣基督的日子”(彼后三10;林前一8;腓一6)。

第七印的揭开记在八1,天上有半个小时的寂静,一般解释,这寂静是为了要听六10所提到的圣徒的祈求,神用审判为他们伸冤。──《启导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