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提要 壹、作者 本書作者自稱「約翰」(參一1,2,4,9;廿二8)。第一世紀末葉主十二使徒當中尚存活在世的,僅剩使徒約翰一人,眾教會間只須提到約翰,便盡人皆知指的是使徒約翰,無須多作介紹。根據初期教會傳說,使徒約翰晚年在亞西亞盡職,故他熟識那一帶的眾教會,主使用他寫信給亞西亞的七個教會(參一4),非常合適。雖然有人辯稱,《啟示錄》書中的用詞,與《約翰福音》並《約翰一二三書》差別很大,但這是因為《啟示錄》純粹是根據他所聽到和見到的記錄下來,所以用詞當然有異。至少,稱基督為「神之道」(參十九13),這是使徒約翰所特別使用的一個名稱(參約一1,2,14;約壹一1);此外,本書所常用的「羔羊」、「真理或真實」、「見證」,也多見於約翰的書。因此,多數解經家同意,本書乃是使徒約翰所寫的。 使徒約翰是西庇太的兒子(太十2)。他的哥哥是雅各,他的母親是撒羅米(太廿七56;比較可十五40;十六1)。撒羅米是從加利利就跟隨耶穌並服事祂的姊妹們之一(太廿七55),可能她就是主的母親的妹妹(太廿七56;比較約十九25)。因此,約翰和他哥哥雅各也可能就是主的表兄弟,難怪他們哥倆曾請他們的母親出面向主說情,求在祂的國裏,一個坐在右邊,一個坐在左邊(太廿20~21)。 可能他的家境相當富裕;父親是一個大漁戶,有漁船和許多雇工(可一20)。他也認識大祭司(約十八15)。除了在加利利的家以外,似乎他還有一個家在耶路撒冷(約十九27)。 最初他曾經是施洗約翰的門徒。當施洗約翰向他的門徒作見證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就有兩個門徒跟從了耶穌,與祂同住。這兩個門徒中一個是安得烈,另一個沒有提起名字的就是使徒約翰(約一35~40),因他在自己所寫的福音書中,從未提起過自己的名字。 可能他蒙主的呼召不只一次。第一次,主說:「你們來看」(約一39)。他跟從主之後,他又回到打漁的本業去了。過了一段時候,主在加利利海邊第二次又呼召他,他就離開了父親、夥伴和漁船,從此作一個得人如得魚的門徒了(太四18~22)。後來,主又從門徒中呼召他作十二個使徒之一(路六13~14)。 在十二使徒中,有三個特別和主親近的,就是彼得、雅各和約翰(路八51;九28;可十四33)。在這三個人中間,約翰是最近主的。他曾靠著主的胸膛(約十三25);他是主所愛的門徒(約十三23);他是僅有的門徒在十字架下看主受苦(約十九26);他接受主的委託,接主的母親到自己的家裏(約十九27)。 他和他的哥哥雅各被稱為「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可三17)。從這個稱號,就可想像約翰的個性很暴躁。當他看到有人奉主的名趕鬼,可是又不和門徒一起跟從主,他就為主起了憤恨,禁止那人繼續作工(路九49)。當他看到那些撒瑪利亞人不接待主,他和雅各就請主許他們重演以利亞的故事,用天上降下的火燒滅他們(路九54)。可是後來他雷子的性情逐漸被主的愛溶化,而成為一個專講愛的使徒了。 主升天以後,他留居在耶路撒冷。他知道主把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太十六18~19),所以他守住他的地位,在聖靈帶領之下協助彼得建立教會。他和彼得的合作是非常緊密的:在那樓上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在五旬節時一同站起來傳福音;在美門口一同幫助那個生來是瘸腿的,並對百姓作復活的見證;後來又一同被官長扣押;一同在他們面前述說拿撒勒人耶穌;在撒瑪利亞一同工作等等(徒一13~14;二14;三1~四22;八14)。 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前,使徒約翰的工作已經西移,在小亞細亞一帶地方的教會中間事奉主(那時保羅已經殉道了)。他常住在以弗所;在羅馬暴君多米田(Domitian)的時候,他從以弗所被充軍到拔摩海島──愛琴海裏的一個荒島──在那裏看見了榮耀主的異象,就寫了這本《啟示錄》。 約翰在地上的年日很長,活到百歲左右。當時,在門徒中傳說他不死,約翰自己糾正了這錯誤的傳說(約廿一23)。據他的門徒玻利革拉底斯(Polycrates)說,使徒約翰在年邁的時候,還是為主殉道的。 貳、寫作時地 很有可能,使徒約翰是一邊看異象,一邊記錄下來(參十4),等到他從拔摩海島被釋放回到亞西亞之後(參一9),經過整理才成書。由此推定,本書大約是在主後95~99年,寫於拔摩海島和以弗所兩地。 叁、本書受者 本書是寫給祂的眾僕人(參一1)和七個教會的使者(參二1,8,12,18;三1,7,14),但也是寫給教會全體(參一4),讓所有的眾聖徒都能念、聽見並遵守的(參一3)。 肆、寫本書的動機 當時,眾教會外有羅馬帝國的逼迫(參一9;二9),內有異端的侵襲(參二2,9,13~15,20),真是內外交迫,正面臨存亡的大危機。因此,主藉使徒約翰寫下本書,是為: (一)勸勉眾人從苦難中轉眼觀看主,恢復起初的愛心,勝過一切環境,至死忠心,將來就必有分於國度。 (二)警戒眾人不可隨從異端,也不可隨從世界的潮流,持守神的話和主的名,將來就必得著獎賞。 (三)解開屬靈的奧秘,使我們看見世事世物的演變,都有神的手在安排與管理,好叫我們從外面的事物,轉眼仰望祂,因此得著安慰。 (四)解開永世的奧秘,使我們的眼光,從地上轉到天上,從今世轉到永世,因而得著鼓勵,從新得力走完今生的路程。 伍、本書的重要性 本書是全部聖經的終結。若無本書,聖經即有始無終,其他各卷的難題,將無從解答。 本書是實現盼望的書。若無本書,其他各卷所載的應許和盼望,對我們而言,許多還沒有得著成就。 本書載明撒但和牠跟從者的結局。若無本書,許多信徒對神的權能和計劃,仍舊大惑不解。 本書使我們對主的再來生發渴慕之心,在艱難困苦中得到激勵,不禁呼求:「主耶穌阿,我願你來。」 陸、主旨要義 本書將信徒帶到天上和靈裏,首先認識主各方面的偉大,以及與我們的關係,又從教會歷史和現實的情況認識自己,並且認識屬天的奧秘,從而知道地上的一切都正照著神永世的計劃一一實現之中,世界正逐步朝向最終的結局邁進。信徒若不醒悟,就要被留在地上,身受各種災禍;但若至死忠心,就要與主作王一千年。本書又將永世的榮耀情景,稍稍透露一些,使我們心被吸引,把握機會預備自己,妝飾整齊,以迎接新郎再來。 柒、本書的特點 本書的特點如下: (一)本書的表號特別多,由於奧秘的事無法用言語具體的表明,故此用表號、比喻、寓意敘述,必須是有心願追求認識的人,在聖靈的幫助下才能領會。 (二)本書也特多使用數目字,今以「七」為例,詳列各種與七相關的事物:「七個教會」(一4,11,20)、「七靈」(一4;三1;四5;五6,6)、「七個金燈台」(一12,20,20)、「七星」(一16,20,20;二1;三1)、「七盞火燈、七燈」(四5,5)、「七印」(五1,2,5,9;六1;八1)、「七角七眼」(五6)、「七位天使」(八2,6;十五1,6,7,8;十六1;十七1;廿一9)、「七枝號」(八6,6)、「七雷」(十3,4,4,4)、「七千人」(十一13)、「七頭」(十二3,3;十三1,1,3;十七3,7,9)、「七災」(十五1,1,6,8;廿一9)、「七碗」(十六1;十七1)、「七座山」(十七9)、「七位王」(十七10,11)。 (三)本書可以從各不同的角度來解讀,例如第二、三章寫給七個教會的書信,便有四種解讀法:(1)是當時亞西亞省七個教會的實際情形;(2)是歷世歷代每一個時期的教會都有的七種情形;(3)是教會歷史演變的預表;(4)是可作為每一個讀此書之人的警戒和勸勉。 (四)本書將人提升到屬天的境界,從高處以永遠的眼光,來看地上一切事物的發展。 (五)本書是一本講到神審判的書,包括:七教會的審判、敵基督的審判、大巴比倫的審判,以及白色大寶座前的審判等。 (六)本書啟示了天上的奧秘、屬靈爭戰的奧秘、末世大災難的奧秘,以及新耶路撒冷和新天新地的奧秘等。 (七)本書是「耶穌基督的啟示」,將我們所信的主從各種角度徹底且完全的啟示出來,使我們能更深的認識祂。 (八)本書特別提到末世將會臨到的大災難,其可怕的程度乃空前絕後,凡身歷其境者,誠乃「禍哉!禍哉!禍哉!」 (九)本書在極其可畏的描述之中,仍有七種「有福」的應許,以及七次屬天的「讚美」,「七」乃指從神而有的完滿作為,凡是愛神的人均宜受激勵,追求得福並獻上讚美。 捌、本書與其他聖經書卷的關係 本書總共404節,其中有278節引用舊約聖經,所引經文分別自25卷書共達五百多處,幾乎每一卷舊約均與本書相關,但以《創世記》的的關係最為密切。 (一)《創世記》是全部聖經的開端,記載一切事物的起頭;《啟示錄》是全部聖經的結尾,記載一切事物的結局。 (二)《創世記》前面三章記載舊天地和舊生命的被造,《啟示錄》後面三章記載舊天地和舊生命的結局,以及一切都更新了。 (三)《創世記》記載人如何因犯罪而失去樂園和生命樹的享受,《啟示錄》記載得勝者得以享受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最終屬神的萬民都有分於生命河和生命樹。 (四)《創世記》記載巴別塔和城的建造,《起示錄》記載巴比倫城的結局,以及新耶路撒冷城的從天而降。 (五)《創世記》記載撒但如何引誘人犯罪墮落,引進死亡,《起示錄》記載撒但、罪惡和死亡都被扔在新耶路撒冷城外火湖裏。 (六)《創世記》記載「首先的亞當」的婚姻,《啟示錄》記載「末後的亞當」的婚姻。 (七)《創世記》記載神如何用水除滅一切有氣息的,《啟示錄》記載神如何用火清除一切消極的人事物。 玖、鑰節 「所以你要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一19) 「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阿,我願你來。」(廿二20) 拾、鑰字 「啟示」(一1)、「揭開」(五2,5,9;六1,3,5,7,9,12;八1)。 「見證」(一1,5,9;二13;三14;六9;十一3,7;十二11,17;十七6;十九10,10;二十4;廿二18)、「證明」(一2;廿二16,20)。 「審判」(六10;十一18;十四7;十八8;十九11;二十4,12,13)、「刑罰」(十七1;十八10)、「忿怒」(六16,17;十一18;十四10,19)、「神(的)大怒」(十四10;十五1,7;十六1) 拾壹、內容大綱 【耶穌基督的啟示】 一、引言(一1~8) 1.本書的來源、內容和功用(一1~3) 2.本書的受者、蒙恩和祝願(一4~6) 3.本書的主旨──宣告主必再來和祂的永在全能(一7~8) 二、所看見的事──榮耀基督的異象(一9~20) 1.看見異象者當時的情景(一9~11) 2.所看見榮耀基督的異象(一12~16) 3.看見異象後的反應和受命(一17~20) 三、現在的事──七個教會(二1~三22) 1.在以弗所的教會(二1~7)──鬆懈的教會 2.在士每拿的教會(二8~11)──苦難的教會 3.在別迦摩的教會(二12~17)──世俗化的教會 4.在推雅推喇的教會(二18~29)──淫亂的教會 5.在撒狄的教會(三1~6)──衰微的教會 6.在非拉鐵非的教會(三7~13)──持守的教會 7.在老底嘉的教會(三14~22)──溫暾的教會 四、將來必成的事──末世和永世(四1~廿二17) 1.天上的情景(四1~五14) (1)坐寶座的接受敬拜(四1~11)──宇宙的主宰 (2)封嚴的書卷(五1~4)──神隱藏的旨意 (3)獅子和羔羊(五5~14)──惟祂配展開書卷 2.揭開七印(六1~八5) (1)第一印──白馬(六1~2) (2)第二印──紅馬(六3~4) (3)第三印──黑馬(六5~6) (4)第四印──灰馬(六7~8) (5)第五印──祭壇底下的喊冤(六9~11) (6)第六印──天地震動(六12~17) 插入的異象之一:受印的以色列民(七1~8) 插入的異象之二:教會被提之後的光景(七9~17) (7)第七印──引進七號(八1~5) 3.吹七號(八6~十一19) (1)第一號──地上三分之一被燒(八6~7) (2)第二號──海的三分之一被毀(八8~9) (3)第三號──眾水的三分之一被損(八10~11) (4)第四號──天體的三分之一被擊打(八12) (5)第五號──第一樣災禍(八13~九11) (6)第六號──第二樣災禍(九12~21) 插入的異象之三:大力天使和小書卷(十1~11) 插入的異象之四:聖城和兩個見證人(十一1~13) (7)第七號──第三樣災禍(十一14~19) 插入的異象之五:婦人生產與大紅龍(十二1~17) 插入的異象之六:海中上來的獸和地中上來的獸(十三1~18) 插入的異象之七:三種收割和四種宣告(十四1~20) 4.傾倒七碗(十五1~十六21) (1)末了七災的準備和頌讚(十五1~8) (2)第一碗──生毒瘡的災(十六1~2) (3)第二碗──海變成血的災(十六3) (4)第三碗──眾水變成血的災(十六4~7) (5)第四碗──日頭烤人的災(十六8~9) (6)第五碗──獸國黑暗和人疼痛的災(十六10~11) (7)第六碗──三個污靈煽動大日爭戰的災(十六12~16) (8)第七碗──大雹子的災(十六17~21) 5.千年國度和它前後的二婦、二城、二筵席(十七1~廿二5) (1)大淫婦的刑罰(十七1~18) (2)巴比倫大城的傾倒(十八1~24) (3)羔羊的婚筵(十九1~10) (4)天空飛鳥的大筵席(十九11~21) (5)千年國度和白色大寶座前的審判(二十1~15) (6)羔羊的新婦妝飾整齊(廿一1~9) (7)聖城新耶路撒冷(廿二10~廿二5) 五、結語(廿二6~21) 1.信息(廿二6~16) 2.回應(廿二17) 3.警告(廿二18~19) 4.頌讚和祝福(廿二20~21)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啟示錄註解》 《啟示錄註解》參考書目 于中一旻《啟示錄中的啟示》聖經研究會 丁立介《啟示錄之研究》種籽出版社 王國顯《我必快來》晨星出版社 史百克《羔羊的跟隨者》 史百克《聖城新耶路撒冷》 史伯誠《啟示錄信息》美國見證出版社 何凌西《啟示錄信徒實用聖經註解》種籽出版社 何賡詩《耶穌基督的啟示》證道出版社 江守道《啟示錄透視》活道出版社 江守道《耶穌基督的見證》 江守道《聖靈向教會所說的話》 江添財《啟示錄默想》活道出版社 李常受《生命讀經》臺灣福音書房 周天和《啟示錄之鑰》道聲出版社 周文同《從約翰福音看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道聲出版社 周神助《靈糧日課──啟示錄》台北靈糧堂 林獻羔《啟示錄要義》靈音小叢書 易恩生《人類的盼望》信望愛書房 吳主光《啟示錄研經亮光》種籽出版社 吳迺恭《瞭解啟示錄》中華神學院 吳華青《啟示錄釋義》台灣新舊書房 計志文《啟示錄透視》聖道出版社 施達雄《啟示錄七封信函的再思》天恩出版社 倪柝聲《啟示錄信息》天糧出版社 倪柝聲《啟示錄要義》天糧出版社 倪柝聲《啟示錄釋義》天糧出版社 倪柝聲《教會的正統》天糧出版社 倪柝聲《聖靈所說的話》天糧出版社 徐松石《主必快來》浸信會出版部 梁維熹《啟示錄講義》永望文化事業 張永信《啟示錄注釋》宣道出版社 陳玉鈴《啟示錄淺釋》陳偉崑 陳國安《啟示錄查經講義》基督使者協會 陳則信《啟示錄——極峰的啟示》基督徒出版社 陳終道《啟示錄的七教會》宣道出版社 黃共明《啟示錄要義》榮主書房 黃彼得《認識得勝的基督》東南亞聖道神學院 楊石林《啟示錄講解》宣道會出版社 楊牧谷《基督書簡》校園書房 楊紹唐《得勝與獎賞》福音團契書局 楊濬哲《啟示錄講義》靈水出版社 葉宗義《啟示錄逐句分析》浸宣出版社 賈玉銘《拔摩異象》少年歸主社 翟輔民《啟示錄講義》宣道書局 鄧紹光《認知解讀啟示錄》基督書樓 劉煥俊《啟示錄聖經註釋》 蔡哲民等《啟示錄研經資料》 巴克萊著‧文國偉譯《啟示錄注釋》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巴克萊著‧鄔志堅譯《致七教會書》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海富生著‧范約翰譯《啟示錄研讀》基道書樓 莊遜著‧聶錦勳譯《啟示錄研經導讀》天道書樓 舒邦鐸著‧葛慶元譯《啟示錄釋義》中國主日學協會 華艾文著‧黃以連譯《啟示錄研經進階》天道書樓 華倫魏斯比著‧王小鈴譯《作個得勝者》中國學園 華倫威爾斯比著‧陳主顯譯《在基督裡得勝》人光出版社 莫理斯著‧陳詠譯《啟示錄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校園書房 葛培理著‧余也魯譯《蹄聲漸近》海天書樓 蓋伯林著‧岑德華譯《啟示錄註解》基督徒閱覽室 魏司道著‧趙中輝譯《啟示錄研究》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 韓威廉著‧王特誠譯《得勝有餘》天道書樓 Southern Baptist編‧鄧哲生譯《永恆的啟示》浸信會出版社 于力工《聖經助讀本》聖書書房 王正中等《聖經原文串珠註解》浸宣出版社 王正中等《聖經原文字彙中文彙編》浸宣出版社 牛述光‧謝模善《新約全書釋義‧補編》晨星出版社 朱德峻等《新約釋義全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吳羅瑜等《聖經──串珠‧註釋本》福音證主協會 呂振中譯《聖經》香港聖經公會 封志理‧馬健源《原文編號新約全書》生命樹出版社 倪柝聲《聖經提要》臺灣福音書房 唐佑之等《中文聖經啟導本》海天書樓 陳瑞庭《聖經人地名意義彙編》少年歸主社 賈玉銘《聖經要義》晨星出版社 鮑會園等《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更新傳道會 G.C.D. Howley, etc.《現代中文聖經註釋》種籽出版社 G.A. Lint, etc.《The Complete Biblical Library》World Library Press A.M. Stibbs, etc.《聖經新釋》福音證主協會 Leadership
Ministries Worldwide《The
Preacher‘s Outline & Sermon Bible》 W. Bauer著‧戴德理譯《新約希臘文中文辭典》浸宣出版社 凌納格‧羅傑思《新約希臘文精華》角石出版社 馬唐納著‧角石翻譯組《新約聖經註釋》角石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