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一书导论短篇信息 目录: 约翰一书启示的基督──圣徒相交中的基督(江守道) 约翰书信研究(巴斯德) 约翰壹书精华(漆立平) 约翰壹书──住在基督里(张向晨) 约翰一书 圣徒相交中的基督(江守道)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 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神就是光,在祂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壹一 1-7) 祷吿:亲爱的天父,我们读了祢的话,现在求祢借着圣灵,向我们的心敞开祢的话,好叫我们能听见祢的声音,能被引进祢的交通里,叫祢的名能得着荣耀。 因此,我们把这段时间交托在祢手中,求祢按着祢心所想要成全的作工。奉我们主耶稣的名。阿们。 使徒约翰写了三封书信,称为约翰一、二、三 书。按照写作日期次序,这是新约圣经中最后的书信,约翰是在写成约翰福音和启示录以后写的。约翰一书没有写明是给某特定教会,而约翰二书、三书是写给个人的。但若仔细读这三封书信,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三卷书信有一共同点——都是论到一个重要的问题:相交。 约翰一书比较特别。通常书信开始总有收信人的称呼,然后是问安致意,末了有结束的话。但这封书信没有像正式信函那样的开端和结语。不过毫无疑问这是信函的形式,因为整封信里完满个人亲切的气氛和语气。 这封书信是使徒约翰大概在主后九十五至九十八年间写的,在原文里没有提及作者,就如约翰福音一样。虽然如此,在约翰福音和这书信之间,无论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十分相似,例如在约翰福音里,作者说:「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廿31)而在约翰一书里有这句话:「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五13)可见约翰福音和这第一封书信有明显联系。这是公认的定论,是毫无疑问的:写福音书的人,就是写这书信的人;我们也相信写福音书和写这书信的,同是使徒约翰。 约翰是在最早跟从主耶稣的人当中的,原是施浸约翰的门徒之一。有一天,他和安得烈正和施浸约翰一起,耶稣走过;施浸约翰说:「看,神的羔羊。」 他两个门徒就离开他,跟从了主耶稣,当晚就与祂同住。在约翰福音的记载,提到安得烈是那两个门徒中的一个,却没有提及另一个的名字;然而我们知道那是约翰自己。他是主所爱的门徒;是在所谓最后的晚餐挨近耶稣怀里的那一位;他是十二个门徒中唯一的跟从主直到十字架下,在祂钉十字架时在场的那一位。 在十二个门徒中,他活得最长久,其他十一位统统死 了,只有约翰活到差不多第一世纪末,他的一生可说横跨第一世纪的大部份。 研究约翰为人,会发觉他很不寻常,因为在性格上混和着颇为矛盾的特质。一方面这位使徒十分保守内向,常爱沉思;另一方面却火爆易怒。因此主耶稣给他和他的兄弟雅各起了绰号叫「雷子」。这两种相反的气质同在约翰里面,但在神全能的管治和调教下,他被主大大使用。 虽然在这书信里,约翰没有提名指出是写给那个教会,但因他晚年时在亚西亚罗马帝国属地(即今之土耳其)的众教会作工,这封书信很可能就是写给那几个教会。既然约翰是在第一世纪末期写这封书信, 约略认识当时教会的情况,会说明我们更多了解这封书信。 五旬节那天,教会有了很好的开始。圣灵降临, 一百二十位信徒被浸入一个身体里,教会就正式出现了 ;是多么荣耀的开端!在一个世代的三十年内, 福音就传到地极,从耶路撒冷到了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甚至到了罗马。罗马是当时人认为世界的中心,也是地极。起初神的子民聚集一起的时候,他们都同心合意,彼此相爱,凡物公用,活出那么强和有力的见证,因此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这是教会那荣耀的开始。 起初的时候,在基督里的圣徒也备受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反对,后来罗马帝国也下手迫害教会。但当约翰写这封书信的时候,罗马人对信徒的迫害显然是暂时平息了。这是第一世纪的末期,当时的基督徒大概已是第二或第三代,对耶稣基督福音起初的新鲜美好感受似乎渐渐消退了,对主耶稣的异象似乎也趋于黯淡。迫害停息了,人就开始松懈,生活开始散漫放松,仇敌就得以乘机渗入教会,因此各种不正确的教导就开始浮现。 如果我们对启示录第二、三章的理解是基于以预言的角度去领会,那么可以形容当时的教会已经进入了以弗所教会的时期。启示录里面给众教会的七封书信中的第一封,就是给以弗所教会的。在教会历史里,这时期的教会特征是甚么呢?表面上一切如常持续:有行为,有劳碌,有忍耐,也有知识和辨别的能力。但主说:「我要反对你。」为甚么呢?原因是他们把起初的爱离弃了。表面上看来一切如常,没有任何差错,可是里面的原动力消失了。他们不再全心爱神,不再专一爱主耶稣。他们爱神,但也爱世界,结果就削弱了他们彼此相爱的心,甚至不再肯为相爱的弟兄舍命。他们变得更以自我作中心,不是以基督作中心。主因此呼召他们悔改,要他们回想是从那里堕落的;要回转,行起初所行的事。这就是当时教会的光景,约翰就在这封书信里针对这种情况来说话。 活的交通 约翰一书是论及基督徒的相交。首先最必须知道的,教会(希腊文是EKKLESIA)是个圑契(希腊文是 KOINONIA
) ; EKKLESIA 就是 KOINONIA。教会是神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呼召出来的人, 奉祂的名聚会在一起,成了有相交的团契;是活的交通,是基于在圣灵里父与子的相交。或者换一个方式说:信徒这个相交,是在圣灵里父与子的相交延伸出来的。我们知道在父与子之间有交通,而这个有相交 的团契本身就具备「分享同有的」的意思。在神本性里有完美的交通:父与子分享一切,子也与父分享一切,而这都是在圣灵里作成的。父和子分享一切共同所有的——一切神本性里的实质。他们原为一。 约翰福音十七章说到主耶稣在祷吿中向父说: 「凡是我的,都是祢的,祢的也是我的。」(约十七 10)然后祂又说:「祢,父在我里面,我在祢里面。」(十七21)祂们分享共同的一切;子所有的都是父的,父所有的也都是子的,因为祂们原为一。这个是在另一个的里面,而另一个也在这个里面。祂们成为一,是基于在彼此里面的事实,绝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里面的实际。因此,祂们之间的交通是完全和谐,也是甜美的交流,没有丝毫的阴影,也全然没有黑暗。这是整个宇宙里的那个圑契。 实在无法想象父与子之间的相交是多么充满喜乐和荣耀。子是不住叫父得喜悦;父也在子里面不住找到祂所喜悦的。这就是有交通的团契,分享一切共同在神本性里所有的。感谢神,祂愿意把人类包括在这交通里。我们要记得父与子在圣灵里的相交,是不容其他人可要求参予的。我们根本没有权利要求在这个交通里受接纳,因为我们完全没有资格,并且根本就不配。但神竟然喜悦把这个交通扩大,把人包括在内。「神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祂所召,好与祂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分。」(林前一9)达秘译本:「你们原是被祂所召,好进入祂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交通里。」 我们甚么权利都没有,然而竟被召,进入神的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交通里。神儿子的交通是为了与我们分享祂的父。父原是祂从恒古的永远以来就专有的,因祂是独生子,只有祂有权与父相交,也与父分享共同的一切。父一切所有的都是子的,而子一切所有的也是父的。但感谢神,今天祂已经召我们进入祂儿子的交通里,而子也甘愿与我们分享祂的父, 分享一切父的所是。就因为是这样,神能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我们与父的交通借着祂的儿子,这样,我们与父相交,就同样地与子相交。我们被召,是进入这独一无二的交通里。 但是,怎样能引至这个交通的呢?为了把我们包括在祂们的交通里,三一神就得动工。因为要付极重的代价才能得着,父神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要牺牲祂的独生爱子,才能把我们引进祂们的交通里。 「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来二 11) 使人成圣的是主;那些得以成圣的是我们,我们都是出于一。怎么会有这个「一」呢?使人成圣的是神的儿子,而那些得以成圣的是犯罪堕落的人。光是我们自己就肯定不是「一」了;但圣经说:「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 14- 15) 我们这些祂的儿女同有血肉之体。「同有」在希腊原文是KOINONEO,就是「分享同有的」。我们都有血肉之躯,这是我们共同的命运;我们既有血肉, 就都在罪的捆绑下;因此,主耶稣也要照样。为了要拯救我们,使我们与祂联合成为一,祂就要穿上血肉之躯。「照样」在希腊原文并不是KOINONEO,而是另外一个字——METECHO,意思是基督耶稣在外面穿上一些东西。祂原本不是像我们那样属血肉的,但祂特意在外面穿上血肉之躯,那就成了是祂的了,这就是道成了肉身。父神借着祂儿子进到肉身里,这样 祂就像我们那样有了血肉之躯,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既成为人,主就降卑顺服神,代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祂背负了我们一切的罪,好叫我们从死亡里得释放。然后第三步是:因祂复活,主耶稣把生命释出给我们,把祂的生命赐给凡相信祂的。 就是这样,我们就与祂成为一。换句话说,祂道成肉身与我们联合,而我们在祂的死和复活里与祂联合。 基督的死是我们向旧人死了,而祂的复活就是我们的复活,我们就得新生的样式,并与祂成为一 。我们实在看见神付出何等大的代价,为了把我们带进与祂的儿子的交通里;我们马上也就能领会这个交通并不是外表上的事,而是里面的实际,是生命的事。这个交通是基于祂赐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如此,我们现在就与父在祂儿子那独特的交通里相交。 交通的原则 交通是甚么?交通是基于生命,是生命的分享。 任何不是生命,或者不是分享基督的,都不能认为是交通。今天我们常以为交通只是外表上的动作,就像今天许多人以为教会只是外面的组织。但事实上,教会是那些被召出来的人聚会所成的活的、有交通的团契,是分享基督的生命,一起彰显基督。 有些时候我们说:「好啦,来一起有点交通。」 然后我们做甚么?我们就开始互吐苦水。这是交通么?这样的交通愈多,你就会愈多苦恼。还有更甚的,有些时候我们聚在一起交通,就开始谈政治和社会问题,或是这类的事物。难道这是交通吗?这只是社会上的交流。有些时候我们会分享关于主耶稣的教训和道理,或是关于真理的种种诠释,这是交通么? 可能是的,如果有分享基督的话;但多半时候只是思想上的分享。我们可能有非常睿智的分析和观察入微的思想能力,认为自己在圣经里得着别人尚没有看见的领悟,于是想与人分享。这样是与别人在思想上的分享,但基督在那里?我们这样与人分享以后,别人的知识可能增加了,但他们的生命没有丁点儿的长进。我们可以称之为交通么? 交通是要分享基督,分享祂的生命。任何不是出于生命的,不可能是交通。因此我们就晓得必须与父和子有更多的相交。换句话说,我们彼此的相交,是以我们与父和子的相交来作比例性的衡量。我们不可能在打断了与父和子的相交以后,还能与我们的弟兄姊妹有畅顺的交通,这是不可能的。这样,我们能与弟兄姊妹相交的程度——指深度而言——是取决于我们与父及子的交通。我们认识和经历父与子多少,决定我们能与弟兄姊妹相交多少。这样,可见交通是一件非常需要锻炼的事。 我要再说:我们彼此间必须有共同之处,才可以有KOINONIA,有交通,和分享同有;而这共同之处是基督的生命。所以在交通里,我们是在生命里相交,因此这样的交通,只限于在神的子民当中。所有有耶稣基督生命的,都在这个交通里。今天我们会指着这个交通或那个交通说,但其实这是不合圣经真理的,因为只有一个交通,就是父与子在圣灵里的交通;神的儿子主耶稣基督的交通;是使徒们的交通: 「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与交通」(徒二42,达秘译本)。使徒们的交通是神儿子主耶稣基督的交通, 所以在延伸到我们的时候,使徒们的交通就成了与我们分享基督。这是天地间唯一的交通,没有别的了, 因此这是有实际上的应用。那就是说,我们这些认识主的人,必须接纳一切有主耶稣生命的人;这个交通不能是我们独占的。如果我们排斥任何有主耶稣生命的人在外,我们就成了派别、党派,就是分裂。这是主所不喜悦的,因为祂这个交通是包括所有认识父与子,且在基督耶稣里有神生命的人。 另一方面,这个交通是非常排外的。任何人或事物若没有生命的,不管这些人或事物如何正派,都不能参予交通。我们不能只因某些人德高望重,或在社会上有地位,在世上有好名声,于是吸收他们参予交通。不能这样!我们不能那样作,因为这个交通是基于生命。甚至尼哥底母也必须重生,才可以进入这个交通。感谢神,我们已经重生进入这个交通了。只有因重生才能进入交通,没有别的途径可以让人参加。这个交通的成员名册不是在地上的,不可能在任何地方,甚至保险箱里,都不会有这本名册。生命册是在天上的,我们的成员资格就在那里。所有相信主耶稣 的,一切有神儿子的,都有永生,都有份于这个交通里。我们都有一些共同之处,神已经把祂的爱子与我们分享,也把祂自己的生命与我们分享,因此我们与父并子相交,也彼此相交。 还有,交通只是基于生命,不是基于光。这里的光,是指我们对神的话可能得着的那些亮光。我们相信接受神全部的话,但有许多不同的诠释。有些人认为对圣经里某部份的话有亮光,而别的人对这部份的话认为有不同的亮光,在神的子民中就有不同的亮光。我不晓得他们有的是亮光还是黑暗,但他们都声称在神的话语上有亮光,但因为他们那与众不同的诠释,就造成神子民中间的分裂。他们抱着这样的态度:「如果你不接受我们对圣经里某部份的诠释,你就不能在我们当中。」我们要知道,虽然你和我有不同的亮光,对神的话有不同的诠释,但只要你和我同有一位基督,我们必须彼此相交。任何的意见分歧都不该影响我们的交通,因为教会的圑契交通是基于生命。感谢神,交通不是基于亮光,并不基于究竟你或我认识圣经多少,完全是基于我们那本乎恩也因着信所接受的基督的生命,然后我们就彼此相交。 约翰的信息 使徒约翰在书信开端就提到相交:「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壹一 1) 相交的事是非常个人的,在本质上必须是出于经历,因为你不能分享自己所没有见过或没有听过的; 因此,交通是根据你所看见过或听见过的,这样你就可以与人分享,那么他们就会看见你所见过和听到你所听见的。这是交通带来的喜乐。 「从起初原有的……」,从起初原有的是谁? 是甚么?那是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一 1)约翰要和我们分享耶稣这生命之道;祂是起初的;从起初原有的;祂是永生神。 「我们所听见……的」,我们从那里听见?我们是从古时的先知那里听见。那起初原有的本来不为人所知,但神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向我们的列祖说话(来一 1)。「我们……所看见……的」 这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亲眼看过……」(达秘译本作「我们注视过的」), 「亲眼看过」的意思是「注视过」,注视祂直到可以看见别人看不到的,那就是启示。「道成了肉身,住在人当中;我们定睛注视在祂身上,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参约一 14)换句话说,当你注视祂的时候,神的灵就会向你启示祂的所是。所以这里就说门徒们得着启示,认识这个为人的耶稣。然后: 「亲手摸过……。」甚么时候摸过呢?主耶稣复活以后,对多马说:「摸我。伸出你的指头来,摸我受伤的手,摸那个钉孔。你可以触摸我的。」(参约廿 27 )这是复活。 这就是福音整个故事的概要,是祂的经历:神的儿子成为人;为我们受死;然后从死里复活;祂是永生之道;这个生命在肉身里显现——那就是为人的主耶稣;我们跟从祂的人都见过祂,为祂作见证,现在就报给你们这永远的生命。这就是生命。永远的生命并不是神以外的东西,也不仅是神赐给我们的一些东西。永远的生命是在神儿子里面的神自己;祂是真神;祂是永生。这永生并不只是指无穷尽地活,而是指最上好的生命。神在祂儿子里面就是永生。 使徒约翰说:「我们看见过也听见过这个永远的生命。」耶稣的门徒都亲身经历过这永远的生命,因此就传给我们,意思就是与我们分享。他们与我们分享了,我们也就得着永远的生命,因为我们现今也看见和听见生命之道。然后使徒继续说:「让我告诉你这个交通是甚么一回事。我们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将所得着的与你们分享,好叫你们也与我们一同得着。但要知道我们与你们所分享的,是根源于父与子,我们并不是凭自己与你们相交和分享。不是的。例如彼得不是与你们交通或分享他自己,相反的,他是把他里面的基督与你们分享。我们是与父并祂的儿子相交;你们既是与我们相交,也就得以进入与父和子的相交里。」 「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一 4)没有任何事情能比真正灵里的交通带给我们更大的喜乐。借着与你的弟兄姊妹们的交通, 事实上你就是在灵里与父及子相交。你能找到比这个交通更充满喜乐的事吗?你与弟兄姊妹们相交,实际上就是与基督相交;而你与基督相交,就是与弟兄姊妹相交。这个喜乐实在是何等充足!交通叫人在地如同在天。 交通的实行 有了交通的原则,就要谈谈它的实行。上文说过交通是基于生命,因此在实行相交的时候,必须依据生命,这是显然的。我们不能在生命本性外,就是永远生命外有交通。我们所接受的这个永远的生命,有它的本质和性格,只有在我们按照生命的本质和性格去发展我们的交通的时候,我们的交通才能增长。但如果违反这生命的本性,我们就受亏损,而交通也会受到阻碍。这是约翰一书所论及的。 第一世纪末期,教会开始失去她起初的爱,因为所得的基督的异象黯淡了;因此信徒彼此间的交通给削弱到一个地步,常受打岔、阻塞或损害。所以约翰想帮助他们,叫他们晓得如何使他们的交通得着属灵的恢复和增长。 真正基督徒的交通本质上是活的;凡是活的东西都会生长。如果不再生长,那就表示死亡的进程已经开始了。交通也是一样。基督徒的交通是一个生长的过程,不会到了在过程上某一定点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抵埗了,不能再继续增长下去了。」这样想或这样说的话,就是死亡。父与子相交是永远在增长, 永无止境,而我们彼此的相交也是一样。这不是很奇妙吗? 神是光(约壹一5至二28 ) 在约翰一书里,神的性情或本性有三种不同的描述:(一)神是光;(二)神是公义的;(三)神是爱。在下文就顺序去谈一下。 「神就是光,在祂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约壹一 5 ) 「神是光」,这里的光与上文所提及的亮光不同。上文所提的亮光是与圣经的诠释有关。当然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是我们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 ),神的话是光;但现在并不是说到这方面,因为我们在这里是谈到交通。交通并不是基于你或我在诠释神的话上所得的亮光。交通是根据光,但这是甚么光呢?神是光,所以这里所提的光与前述的截然不同。神本身就是光,这是祂的本性,祂的性情。祂是纯全的、光明的、荣耀的,在祂毫无黑暗,毫无阴影,毫无变动; 祂是完美的光,这就是神自己。「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一4)生命在基督里;生命在子里面,而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在约翰福音八章,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八12) 我们得着的生命是基督,而这生命有光的本质。 换句话说,我们在基督里所得的生命,成了我们的光,因为祂是生命之光,这光在我们里面能照耀出来。当光照耀的时候,我们就能前行。在黑暗里我们不能行走,因为可能绊倒。我们作基督徒的,并不是按外面的规矩条例行事,我们是照自己里面的生命之光行事。我们跟随主,我们里面的光就会闪耀照亮, 照明我们前面跨出的一步。这生命之光并不会把我们一生的路程全部照明给我们,但会照亮我们下一步路。我们若顺从这生命之光,就能与主同行;我们走一步,这生命之光就会照亮前面另外一步。这是基督徒成长的写照。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 (一7)这段经文里的「若」字,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或不可以。「我们若在光明中行」,我们信主的都必须行在光明中。光在那里?我再说:这光并不是诠释神的话的亮光,因为有太多不同的诠释了。这光是生命的光,那就是说: 我们行在光中,就是跟从生命。或者换个方式说:随从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八6)。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随从我们里面的光,当光照亮我们走的路的时候,我们顺从这光,神就在这光中。但当然在有关光的事上,我们和神之间大不相同。我们是行在光中,而神不但在光中,祂自己就是光。神是住在不能透入的光中,而祂的光是充足的,百分之一百完全。神是圣洁的、纯全的、荣耀的。当我们走在照亮我们道路的生命的光中,就有奇妙的事发生,我们就与神有交通。 光明与黑暗是不能相通的(林后六14),那么我们会问神:祂是光,在祂里面毫无黑暗,祂怎么可以与我们相交呢?(我们虽然有生命之光在我们里面,但围绕我们和在我里面还有那么多的黑暗。)答案是:这是临到我们身上的神的怜悯和恩典。神是在光中;祂就是光。我们有了这生命之光在里面,神就说:「现在你可以行走了。」祂的光照亮我们路上的下一步,我们就走这一步。虽然我们的光的亮度和本身是光的神所发的荣光两者之间,有无可言喻、无法跨越的鸿沟,但这光的性质和本质是一样的;因此神可以对我们说:只要你行在光中,我就能与你相交。 尽管我们里面还多有黑暗,这却不会影响我们与神的交通,因为我们已经顺服了今天那在我们里面的生命的光。这不正是神奇妙恩典的明证吗?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行在那已经给了我们的生命的光中,那就是行在黑暗里,那么除非我们认罪,否则我们与神就没法相交。为了叫我们与父神及祂儿子的交通不至于间断,我们每一个信主的,都必须学习忠诚地走在那已经得着了的生命的光中。这是极为重要和最基本要学习的。 当然在我们各人的经验中,彼此间会大有分别。 有人像小孩子,生命幼嫩,亮光微弱;但只要一心顺从那光,就没有问题,仍然可以保持与神的交通。 然后长大成少年人,生命渐长,亮光也增加;若能顺从那光,就能与神相交。然后更长成父老,光就愈明亮,那时仍需要顺从那光,否则就会落在黑暗里,与神的交通就会中断。换句话说,这个与父的交通是活的,为这缘故,你和我不要彼此论断;不要把你的标准放在另一位弟兄或姊妹身上,因为可能那个时候他或她仍旧是信心里的小子。但按着他或她的地步,他或她已经顺从了那光。但你可能是少年人,或在信心中作父老的,已经多得着神的光,那你就必须更加忠心;若不然,你就连小子都不如了。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一7)奇妙的是,这里的「彼此」,并不是指在我们与父和子之间;严格来说,这是指我们与弟兄姊妹的相交。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我们就与父并祂儿子相交,正因为是这样,我们就能彼此相交》但我们若不是在光明中行,就不能与父并祂儿子有正常的交通,那么我们也就不能和弟兄姊妹有交通。我想这是很清楚的。 「他儿子耶稣基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一7)想想看:你和弟兄姊妹相交的时候,彼此交换亮光和生命,那光就加强。也许我们所有的仅是一枝烛光,但我与我的弟兄交通的时候,他提供另一枝烛光,马上有了两枝烛光,光就更明亮了。光愈来愈明亮,你就发现以前从没有显露过的你里面的黑暗。 感谢神,祂儿子耶稣基督的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这样,我们在生命里就增长。这不是真确的么?如果你与弟兄姊妹交通以后,没有任何结果的话,那个交通就有点不对了。你若真正与弟兄姊妹交通,难道你没有被定罪的感觉?在和弟兄姊妹们相交中,你往往会 感到被定罪,原因是他们那生命的光照在你身上,照亮了在你生命中你仍留在黑暗里的那部份。现在你开始看见了,你就认罪,耶稣的血洗净你,你的性格就得洁净。这就是交通的荣耀。 不要以为交通是不用花费的,只不过是享受一点美好的时光。不是的,有些时候交通是要付代价的; 因为你若敢与弟兄姊妹们认真交通,你就要暴露自己,但也能因此得拯救。你敢与神有交通吗?不要以为与神相交就如玫瑰花一样甜美,那里可能满了剌,你需要得洁净,不断倒空,并且还有许多要作的工。 但感谢神,没有任何事情比交通更为荣耀的了。 神是公义的(约壹二29至四6) 交通是建基于那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生命, 根据是在神本性里的交通;父与子在圣灵里面的交通,借着神儿子基督,延伸到我们这里。我们彼此相交的程度,是取决于我们与父并与子的交通的程度。 为了要我们的交通不受拦阻而增长,我们就必须学习去培育那在我们里面的神生命的本性。首先,神是光,所以必须行在生命之光中,才能与神相交,才会由小子长大成少年人,又再成长作父老。然后,我们看见神是公义的(约壹二29)。神所作的一切都是公义的,因为祂自己的性格就是公义。这不是指神作一些公义的事,而是说祂自己就是公义的,祂不能背乎自己;祂决不会,也决不能,作任何不是公义和正直的事。 我们是神的儿女,「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约壹三1)既是神的儿女,我们就有祂的道 (原文是「种」)——就是祂的生命——在我们里面 (约壹三9 )。这个在我们里面的生命是公义的,这就把我们和世人——魔鬼的儿女——分别出来(约壹三 10)。魔鬼的儿女犯罪,不能不犯罪,因为这是他们的父的本性。但我们作神儿女的就不犯罪,因为罪就是违背律法,而这是抵触神的律法的(约壹三4)。 既是神的儿女,我们就不该犯罪,因为是触犯在我们里面的生命本性,那就完全不与神相像了 ;我们也可以不犯罪,因为那赐给我们的生命,是公义无罪的生命:基督凡事受过试探,却没有犯罪;祂的生命胜过一切的试探,因此祂不犯罪。然而我们还是有犯罪的可能——是违反我们那新的性情——因为在我们里面还有自己的肉体。但是,我们并不经常犯罪(按达秘英译本),意思是:我们不会习惯性地犯罪(约壹三 8-9 ;修正版英译本);或作:我们不持续犯罪(约壹三6 ;新国际版英译本)。我们不经常犯罪,只经常行公义,因为神是公义的。这里所说的公义,是实践性的公义,不是在相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所临到我们的神的公义,也不是我们所穿上的义袍所指的基督是我们的公义;不是这一些给我们能亲近神、被祂收纳的那个义。这里所说的公义,是指圣徒所行的义:「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启十九8)我们作神眼中看为正的事,就如爱弟兄;我们要作基督作过的事;祂爱我们,甚至为我们舍命,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壹三16)。 我们常常只留心不要犯罪(这是我们理所当然的),但忽略行公义这积极的方面。对要过公义的生活,神的儿女多数漠不关心,他们认为这是以往的旧事,以为反正他们在基督里已经称义,那就够了;他们没有看见神要求我们行公义.这是约翰努力纠正的谬误。虚假和错谬的教训引进松散罪恶的生活。我们若不行公义,如何证明我们是神的儿女呢?怎能与神相交?又怎能彼此相交?「义和不义有甚么相交 呢?」(林后六14) 我们怎样能知道自己作对了呢?「从此就知道我们是属真理的,并且我们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稳。我们的心若责备我们,神比我们的心大,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约壹三19-20)我们知道自己作对还是作错,是因为神已经给我们被主耶稣宝血洁净了的良心;这个洁净了的良心,对我们每天的生活至为重要,因为神能通过我们的良心向我们说话。如果我们的良心责备我们,我们就知道神已经责备我们,因为祂的心比我们的心大,一切的事祂都知道。我们的良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因为我们遵守了祂的命令,行了祂所喜悦的事(约壹三21-22)。 我们的心当然是比神的心小,我们的良心责备我们的次数,也远比神给我们的责备少。 我们的心又怎么可能不责备我们,竟然可以向神坦然无惧呢?我们不但可以与神相交,甚至满有把握祂会听我们的祷吿;这又再一次显明神纡尊的大爱。 只要我们在祂面前存清洁的良心,祂就愿意与我们相交。这是引我们继续长成的方法。我们的良心告诉我们凡事不可亏欠人,惟有在爱心上,要常以为亏欠。 (罗十三8)。我们相爱,必须在行为和真理上(约 壹三18),不然的话,我们的心就会责备我们。为甚么用我们的心来量度我们的相交呢?因为神已经把祂的灵赐给我们(约壹三24),神的灵是祂那成为肉身的儿子的灵。神关心我们每天的生活,因为神的儿子曾在肉身显现,也在地上行公义。凡灵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不是出于神的,那是属敌基督的 (约壹四3 )。那样谬妄的教训会腐蚀行公义的生活, 那是世界的灵。但那在我们里面的神,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因此我们能夸胜(约壹四4)。 所以我们若要与神相交,就得保守我们的良心不要犯错。我们的良心若责备我们,我们就不能到神面前;我们自知不像祂,因此惶恐不敢进前。感谢神, 那血是永远有功效的。我们必不能让那控吿我们弟兄的,趁着我们落在不义的景况中有机可乘;相反的,弟兄胜过它,是因羔羊的血(启十二 11)。 我们彼此相交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对弟兄有甚么不满,或是没有饶恕得罪我们的弟兄,我们彼此之间的交通就会受到阻碍;只有在双方和好,彼此饶恕以后,交通才可以恢复。因此主说:「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 (太五23-24)我们是否行义,会影响我们与神的相交。 神是爱(约壹四7至五12) 交通是根据生命,但并不是我们的旧生命,而是神给我们的基督的新生命。这新生命的特质或本性是爱,因为神是爱。神的爱不只是一种情感,它是神的本性。祂并不是因外在环境使情感受了激动而产生爱,祂爱是因为祂本身就是爱;这是神的爱和我们所谓的爱两者之间最基本的分别。我们的爱是基于情感,是受外在环境所影响,基本上是自私的,它的范围和持久性都相当有限;但神的爱是内在的德性,是积极的、自发的,是情愿自我牺牲的,而且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蒙召得以进入这个爱的交通里。首先我们看见并经历神对我们的爱,然后我们彼此相爱,就像神爱我们一样。那吸引我们进入这交通的神的爱, 是怎样的爱呢?(一)这爱纯粹是出于自然,因为神是爱;祂不能不爱,祂没有三思熟虑后才去爱,祂就爱了。(二)神差祂的独生爱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祂得生,这就显明祂的爱。因此这是实践的爱、牺牲的爱、无私的爱。神只想到我们,没有计较代价。 (三)神先爱我们。那就是说,祂的爱是积极自发的,不是一种反应,不受制于我们对祂的爱。祂先爱我们,向我们打开了交通的路。 我们既然得着了神所赐这么大的爱,就理当以同样的爱彼此相爱。我们彼此相爱,就彰显和证明我们对神的爱。爱那些从神生的,就表明了对那生我们的主的爱。如果不爱弟兄,我们怎能说我们爱神呢?若不爱我们所看见的弟兄,我们怎能证明我们爱那没有看见的神呢(约壹四20) ?我们彼此的相交,是有赖于我们住在神里面;那是我们与祂联合的结果,和涌溢出来的表现。我们越多住在神里面,祂也越多住在我们里面。这样,祂的爱就从我们流溢到弟兄那里。 四章十八节提到「完全的爱」。完全的爱是甚么?意思不是说完成到一个程度不能再加上任何的改善。只有神的爱是完全的。应用到我们身上的话, 完全的爱就是因我们住在神的爱里得以完全的那个爱。「住在」的意思是「安家在」,不是断断续续的经历,而是永久固定的情况。我们住在神的爱里,就是住在祂里面,祂也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就与神有交通,到了审判的日子,可以坦然无惧,因为知道我们已照着祂所行的样式作成了。这样的爱驱除了一切的惧怕。我们尽心爱神,因为祂先爱了我们。 让我们按照生命的自然天性,在交通的事上往前行。神是光,我们也就行在光中;神是公义的,我们也就行义;神是爱,我们也就彼此相爱。我们这样作,交通自然会增加。愿神赐福我们。 祷吿:亲爱的天父,我们能说甚么呢?我们没有权利,甚么也都不配得;可是祢把这奇妙荣美的交通延伸到我们身上;祢把祢的儿子与我们分享,祢的儿子又使我们与祂分享父。哦,我们实在称颂感谢祢,今天我们蒙召得以进入神儿子耶稣基督的交通里。我们是与父并祂儿子相交,也是彼此相交。父啊,切求祢叫我们真实明暸这个交通,使我们爱惜它,甘愿为它付上任何代价。我们祈求我们的交通能增长,好叫祢得着荣耀,叫我们的喜乐充足。我们靠我们主耶稣的名求。阿们。 约翰书信研究(巴斯德) 第一百四十六课 约翰书信 题示:研读这一课之前,请先将约翰壹书一连读几遍,直至里面重复出现的思想熟记在心中为止。 约翰壹书 这封信可能是写给教会的最后一封信。至于贰书三书,即使是在更后的时间写的,亦只不过是写给个人的。这书的语气表明是与任何地区任何教会有关,而且所针对的问题也是叫所有教会能真正合一的基本问题。 只要我们比较一下约翰福音二十章三十一节和约翰壹书五章十三节,我们立刻发现,福音与这封信是相辅相成的。福音书说人可以得生命,这封信要信徒知道自己有生命。福音书将基督的神性生命启示出来;这封信指出信徒也可以经历这种生命。福音书介绍神儿子的生活方式;这封信解释这种生活方式的特质,是神的儿女们也拥有的。 ——摩根(G.ampbell
Morgan) 我们应该感激约翰写这几封信给我们!试想,倘若新约圣经缺少了他的作品,那将会是何等大的缺陷;在这一课里面,我们把三封书信合起来研究,因为它们的性质是自然连在一起的。第一封将一些属灵生命最深的真理告诉我们,而第二封和第三封却是这些真理的示范和解释。而且,第一封特别针对普遍性的教会,虽然,它确实是属于九卷希伯来信徒书信之一,里面的背景和语气都是希伯来人的,尤其第三封信的第七节,更清楚的表明是希伯来人的立场。 壹书 似乎一般学者都同意这卷约翰壹书是写于主后九十年的。那时,约翰是唯一生存的使徒,而且年纪很大了。因此这一卷书信的语气,不论是在感情方面,或在权威方面,都好像父亲对孩子讲话一般,成了这卷书的特征。 这是一封奇妙的信,字句虽然简单,但其中的思想却深奥而且丰富,笔法虽然坦白而且率直,但每一句的结构,和句与句之间,都非常巧妙和神秘的藏有极深的真理。 约翰的文笔和思想与保罗的截然不同。保罗的文章既活泼又清楚,是约翰所没有的。但约翰的文章既确实自信又带有最后权威,也是保罗所不及的。约翰的文章属沉思形,保罗的属雄辩形。约翰把真理的思想直接了当表达出来,保罗却用许多理由把真理以结论的形式表达出来。约翰的思想神秘,保罗的思想重逻辑。约翰以个人的经验来证实所讲的真理,保罗以辩论的方式来证实所讲的真理。 读者要开始深入研究这卷约翰壹书之前,一定要先将这些特征记在脑中。这样才会使我们找到准确的路线去分析和解释书中的真理。记得我们研读保罗和彼得的书信之时,我们很容易发现书中的分段结构在那里;但是研究约翰的书信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信中的思想重复出现,并没有明确的段落。假如我们一定要勉强把它分成段的话,恐怕我们所作的,会把其中的思路切断,找不出它的重点来。可是,无论如何里面确有可分的段的(例如,「光」和「黑暗」这两个名词很明显的在头二十一节里面出现,之后再没有出现了;还有,三章二十四节之前没有提过圣灵,但之后就提过七次之多,而且也有五次提到别的灵),不过这样的分段没有切断全书的思路。以下是书中主要的连锁性分段: 信徒相爱 住在基督和神里面 怎样从过失之中明白真理 重生者的表现 信徒与世界 这些连锁性的题目一定要小心查考,因为每一个题目的有关经文都可能遍布全书。但这些题目查考出来之后,却带给我们极丰富的教训。 通常分析这卷约翰壹书的方法,是把第一、二章说成是与「神就是光」有关;第三、四章与「神就是爱」有关;第五章与「神就是生命」有关;这种分法当然看来清楚易记,但实际上却是有点人为化,读者只要仔细一点阅读就可明白了。我们并不是故意去反对别人的意见,我们同意圣灵在每一部分都放有不同的重点,但假若我们忽略全面性的观察而强下结论的话,我恐怕这样会破坏书中的真正重点和中心思想。 七个连续的比对 事实上,我们发现这卷约翰壹书是由七个连续性的比对来组成的。相信因为这样,作者没有把它的清楚段落写出来。这七个连续性的比对非常明显,一旦看出来,就不可能忽视。比对的重心是真理和错谬,而且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逢这些比对出现之时,总有一句短短的话——「要叫你们知道」、「从此我们就知道」——一同出现。这些短句好像市区的交通灯一样,红灯亮我们知道不通行,绿灯亮我们知道可以通行。我们应该把全书的「交通灯」都划出来,加以连贯,这样我们就能明白其中的「思路」是怎样的。再者,这七个比对和那些重复出现的短句,还能帮助我们很清楚明白这书信的重大目的,就是为要叫我们「知道」和分辨出,何为真理,何为错谬,何为真爱,何为假爱;又叫我们因为这样「知道」而能「这样遵行」。以下就这书信的真理原则以七个明显的比对表达出来: 约翰壹书 真理与谬妄—怎样「知道」,怎样「遵行」 钥句—「从此我们知道」 七个比对 (1) 光与黑暗的比对(一5~二11) (2) 父与世界的比对(二12~17) (3) 基督与敌基督的比对(二18~28) (4) 行义的与犯罪的比对(二29~三24) (5) 圣灵与谬妄的灵的比对(四1~6) (6) 真爱假爱的比对(四7~21) (7) 从神生的与从人生的比对(五1~21) 以上七个比对的项目本来可以有许多的道理发挥出来的,但我们的篇幅不够,希望读者自己加以深入研究,完成这一方面的工夫。在这里我们只能简单的指出,在这七个比对里,有七个试验,依次序是这样:(1)自以为是的试验;(2)爱好的试验;(3)教义的试验;(4)品德的试验;(5)分辨力的试验;(6)动机的试验;(7)新生的试验。 根据传统的说法,除使徒约翰之外,所有使徒都是殉道而死的。我们没有什么理由拒绝这说法。事实上,神保存约翰的性命,是有特殊目的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他在拔摩海岛上将所得的异象写成启示录。但另一个目的我们可以断定的,就是要他活长一些时间,使他可以看见「敌基督」的异端邪说怎样渗入基督教的教义里面,并认出它的特征和运动,好使他能将这些写在约翰壹书里面,给后来神的儿女作引导,不致中了撒但的诡计。所以我们要感激约翰将这七个比对写给我们,但愿我们各人能细心阅读,提防敌基督的灵渗入教会。 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 整卷约翰壹书很清楚的给我们辨明真假的分别。约翰的笔好像一把解剖用的小刀,将属灵事物的真相剖白出来。黑的他直截说是黑,白的他直截说是白,绝不模棱两可。这种态度就是属灵成熟的特征。既然成熟,就不需要转接辩证了。约翰内心属灵的眼能分辨任何最重要的事物——那些自认有高深学识,但心眼迷糊的人,对分辨属灵的事物,只能感到一筹莫展。试看今天多少基督徒在不知可行与否的事上花了多少蹰踌的时间!请这样的基督徒再看这卷约翰壹书,把里面的特点紧记在心中,就是它讲论爱,又同时讲论绝不妥协!这正是今天的基督徒最须要注意的道理。 属灵的基要真理 还有,整卷书信都 满深奥的属灵基要真理,倘若我想要寻找一些基督教信仰的根据和明证,我们须要在别处找,但若果我们要寻找信仰的结论,约翰壹书就是答案了。试拿其中几点来想想: 总括所有命令的命令有二:要信靠耶稣基督;并要彼此相爱(三23)。 人若说爱弟兄,却不乐于解决别人的需要,这爱是假的(三17、18)。 父差子为我们舍命,这就是爱的最高榜样:所以我们也要彼此相爱(四10、11)。 真正的福气是在神面前心里得安息,其奥秘是:「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四18)。 这些道理,我们从这书信的开始到末了都可以看到;而且都一致的要我们以坚决的态度来接受。这五章经文,叫神的「以撒」们有广阔的「田间」可以默想了。 昔日的诺斯底派与今日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约翰写这书信的时候,一定是在对抗某一种错谬的思想,虽然他没有说出这种思想的名称。他一面写出他想要写的真理,另一面他又将对方的错谬揭露出来。但究竟这错谬的思想是诺斯底异端,还是克林妥异端(Cerinthus),就无法确定了。诺斯底异端(请参考歌罗西书一课的首页)虽然要到第二世纪才完全长成,但却在约翰去世之前二三十年已经存在。这一派的人自以为拥有一些特殊的「启示」,是直接由基督或其他伟人神秘地传下来给他们的创始人的,所以他们以为比基督教的思想更高级。 这种神秘的传递方法,无可避免的一定会严重地歪曲对基督的观念。诺斯底派把古希腊哲学家的二元论思想变成宗教化,原本哲学上对真的领域与感觉的领域的分别,现在却变成神(光)与物质(罪恶)极端对立的分别。因此,他们以为耶稣只有灵体,不可能有肉体,所以也就没有真正的「成了肉体」(约壹四3)。当日耶稣在世显现的身体只是一种幻影吧了。即使耶稣的身体是真的,那亦只是耶稣这个人的身体,绝对不是基督的身体。基督应该是纯灵的,基督在耶稣受洗之时进入他的里面,但却在他钉十字架之前离开了他。因为灵体的基督绝不可能在那罪恶物质的耶稣身体里面忍受十字架的苦难。换言之,他是「从水而来」(指浸礼)但没有从「血」而来(指十字架);正如约翰在五章六节所指出的。这一来,他们把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功劳全部废弃了。 约翰在这书信开始的第一句话里面,立刻就有力地打击这种思想,虽然他并没有指出这思想的名称。他说:「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 这里所指证的,绝不是神秘莫测,有如头在云里,双脚漂浮在空间的幻觉,而是第一手的见证,证据确凿的事实!主耶稣绝对不是幻影,也不单单是人。他是「道」又是「生命」——正如约翰在他所写的福音书里所见证的,并且现在又再加以见证的一样:「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这是我们所看见且作见证的。」(四14) 此外,那些诺斯底主义又叫人的道德水平降低。他们说,诺斯底派的创始人所得到神秘而高级的启示,使他们有超众的「自由」,可以不必照福音所要求的行为标准来行事。约翰又指斥这一点,并且同时针对神秘传递启示的思想说:「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一5)。福音的启示应该是坦白的、公开的,不应该是在黑房里秘密传授的。真理本身就是照耀一切事物的光。约翰又再针对一些秘密的「亮光」的思想说:「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指着那引诱你们的人说的。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指圣灵),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二26~27)「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20)又针对他们自以为有超众的「自由」,可以不按道德行事的思想说:「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一6)真的,整卷书信都有针对这种异端的话。自称是基督徒而没有实际敬虔的行为,这若不是假冒为善的,就是自欺的了。 圣灵引导约翰写这书信用来提醒当日的信徒,其实也是为要提醒以后每一个时代的信徒,好保持信仰和行为的纯正。过去的异端邪说不外只有两大类:(a)不是说基督太神圣,不会变成真正的人;(b)就是说他纯粹是人,不可能有真神的神性。今天的基督教科学会主张前者:唯一神教派主张后者。但愿我们紧记,任何改变基督位格的言论,都是直接的损害到他代死救赎的真理;并且任何假道理,无论它听来多崇高也好,终必引至道德水平的降低。 七个试验 我们在上文已经说过,这封信里面有七个试验,为此我们要鼓励读者再仔细的将全书读一遍,把这些连锁性的主题都查考出来加以研究——重生的七个特征(二29,三9,四7,五1「两次」、4、18);写这封信的七个理由(一3、4,二1、13~17、21~24、26,五13);真基督徒的七个试验(一6、8、10,二4、6、9,四20)。或者我们将最后的一样写得详细一点更好,「我们若说」或「人若说」这句话共出现七次;每一次都标明一个试验把错谬的事揭发出来,等于七次真诚和真实的试验。这些试验像烈焰一般炼透我们,任何伪善都企立不住。七个试验如下: 一6:「我们若说 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假相通 一8:「我们若说 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假圣洁 一10:「我们若说 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假公义 二4:「人若说 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假忠诚 二6:「人若说 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假行为 二9:「人若说 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假属灵 四20:「人若说 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假爱神 再看一次这七个假表现。第一个表现,那自称是基督徒的对人不诚实。第二、他对自己不诚实。第三、他对神不诚实。第四、他对基督不诚实。第五、他对人不诚实。第六、他对主内弟兄不诚实。第七、他的行为表示他对所有人都不诚实。 我们又曾引据七处经文指明约翰写这书的目的。其中第一处是一章三节,它的含意与全卷书信有关:「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的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但是,严格来说,我们不能称这一节经文为全书的「钥节」,也不能说「相交」是约翰写书的大主题(因为在一章七节之后,相交这词就再没有出现过)。我们可以肯定,全书真正的大主题是,藉辨真避假的知识,我们可以享受与神相交的大喜乐;所以我们可以准确地给这书信写上: 「与神相交之途径」 以上所提出来的,只不过是这丰富属灵宝藏的几点;但很可惜,正当我们掘到多少宝贝的时候,我们又要离开这个宝藏了——我们得到的安慰是,最低限度我们已经鼓励了读者们去作更深入的发掘。 但愿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引导读者们去与他相交! 约翰贰书 使徒写给一位母亲的信 这封信说明是写给一位「蒙拣选的太太和她的儿女」的。有人认为这位太太和她的儿女,其实就是指教会和会友说的。但五、十和十二节使我们认为这个意见不准确,那只是一种推测吧了。我们感谢神,新约圣经里面竟然有这样的一封信写给一位信主的母亲。 这封短信是说些什么的呢?请先注意,这封信提及「真理」这词特别多,有五次以上。跟着请再读第四节开始的劝勉,注意约翰在这里并不是要写一条新的命令,他只不过强调,须要继续持守「从起初所受的命令」。「从起初」这句话共出现过两次(5、6节)。所以很明显的,约翰在这里是要劝勉受信人,继续持守从前所领受的真理(4~6节),这就是写信的目的。 信中劝勉的话占了四至十一节这么大的篇幅,并且分为两段,四至六节是从实践方面继续持守真理:要我们在「爱」中「遵行」真理;跟着七至十一节从教义方面继续持守真理:要我们「小心」儆醒,防避假的真理。我们可以列出如下: 约翰壹书精华(漆立平) 第二十三讲 约翰壹书、贰书、参书
壹、约翰书信简介
一、使徒约翰写书信的背景
(一)、对于使徒约翰的认识 约翰壹书、贰书、参书都是使徒约翰写的。关于使徒约翰的身世背景、他跟随主耶稣的经历、他所受到的造就成全、他对教会的服事经历…等等,在论到「约翰福音」时,已有所论述,请读者参阅前面的讲章,在此就不重复了。 (二)、使徒约翰写书信的时代背景 在新约圣经中,所有使徒约翰的著作:约翰福音、约翰书信、和启示录,都是约翰在年迈之时所写的,都是他的年纪已经上了七十五岁以后写的。最早的书信可能是写在公元75至85年间,福音书是写在85至90年间,启示录则是写在95年左右。在新约圣经中,当他写作的时候,其他的作者,包括马太、马可、路加、保罗、彼得、雅各、犹大,可能都已经不在世上了。我们的主,单单留下约翰到第一世纪的最后四分之一的二十五年,为祂作见证,实在是一件令人稀奇的事。我们只能赞叹的说: 「深哉、 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 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 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 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 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罗11:33~36) 使徒写约翰壹书、贰书、参书的年代,不是很能明确的确定。历代圣经学者,大多认为他的这三卷书信,都是他年老时所写的。至于是写在约翰福音之前,或之后,却也不能十分确定。甚至这三卷书本身的前前后后都难以下定论。 虽然如此,但历代学者们大多数也有以下的共同看法: 第一、使徒约翰这些书信是写在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公元70年)之后,而不是在耶城圣殿被毁之前。 第二、约翰写这些书信时,是各地教会在真理和实行上,都已经处于非常混乱的光景,大多数使徒似乎都已辞世,与使徒同时代在教会中受过比较完全造就和培养的信徒与传道人,也逐渐凋零,而新一代教会领袖尚未显明,教会之间的交通,可能受到政治环境的限制而不良,因此各地教会在事奉上,已经有各行其是的情形。 第三、约翰写这些书信是在公元75至85年间,亦即使徒约翰的年纪已高达75至85之间写的。使徒约翰大概出生于主后元年。 第四、约翰写这些书信时,是他还自由之时。那时他可能正在以弗所和亚细亚的各教会之间服事。换言之,是写在他被捕受拘禁之前,而不是写在他被捕放逐之后。使徒约翰大概是在93年左右被捕。 第五、按照这些书信中的内容,根据所陈述的思想发展来看,这些书信是写在他写「福音书」之前,当然也写在「启示录」之前。 第六、这些书信的共同的时代背景,正像前面「约翰福音」中所曾说过的情形。那时,基督的福音和教会已传遍地中海四周,但当时正遭遇到极大的考验。一面基督徒受到了罗马皇帝的极大压迫和残害;另一面教会中早一代的使徒、同工、圣徒都陆续殉道或离世,新一代的信徒与传道同工,由于对主耶稣的认识和真理基础不够,许多似是而非的错误教训和异端思想,随着假师傅、假先知、假教师而兴起,致使教会内部陷入了迷惑与混乱;再一面,当时希罗文化中的各家哲学和理论之道,随着外邦信徒的归主,也带进了教会,使教会中的真理,有走向哲学化的趋势与危机。 二、约翰书信的受信者
约翰这些书信的受信者,当时在约翰的心目中,并不尽相同。 (一)、约翰壹书的受信者:是普遍性的,是写给所有各地的信徒和教会。当约翰写本书时,他心中并不针对任何特定的教会或圣徒,他乃是有负担,对当时所有各地神的儿女和教会说话。其目的乃是为要陈明「生命之道的生活见证」。所以本书前面没有信首的问候语,书后也没有信尾的问候语。这是该书的一个特色,与新约中其他的书信都不同。实在地说,当时使徒约翰写壹书时,他的心情和负担,乃是对所有神的儿女和教会发「公开文告」。 (二)、约翰贰书的受信者:是写给当时他所服事的几个教会,和其中的圣徒,其目的乃是为鼓励他们「要按真理而行的接待」。所以本书像书信的形式,在信首与信尾都有很清楚的问候语。只是他没有在书信内,明确的提出受信者的名称而已。可能当时他将该书分别抄了几份,分送给各教会,因此在信内不提名,而在信封上各写了不同的受信教会名称。换言之,贰书是封教会书信。 (三)、约翰参书的受信者:是写给在某教会服事的弟兄该犹。所以在信首有明确的称谓与问安语,在信尾也有很亲切的问安语。其目的是勉励该犹要「按真理和爱心接待主的仆人」。参书是一封个人书信,也可说是使徒约翰写的一封「教牧书信」。 贰、约翰壹书的主旨
约翰壹书的主旨,乃是阐明「在生命之道真理的光与爱中生活」。使徒约翰有见于当时各种似是而非的谬论、邪说、歪理、异端、虚言、妄语…在各地教会恣意传播流行,甚至交互蔓延,使神的儿女和教会陷于真理上的迷惑,在事奉上失脚,在生活上跌倒,在见证上混乱堕落,叫神的儿女和教会,在生命上因此大受亏损。约翰在神面前受感动,而写了这封通告式的书信,呼吁所有神的儿女与教会,儆醒留意。 我们从下列的经节,可以看出全书的主旨: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约壹1:1~4)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我们若说是与 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约壹1:5~6)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 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壹2:15~17) 「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约壹2:27) 「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约壹3:1) 「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约壹3:4) 「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 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凡从 神生的、就不犯罪、因 神的道(原文作种)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 神生的。」(3:8~9) 「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3:11) 「亲爱的弟兄阿、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 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 神的.从此你们可以认出 神的灵来。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 神.这是那敌基督者的灵.你们从前听见他要来.现在已经在世上了。」(约壹4:1~3) 「亲爱的弟兄阿、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 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 神而生、并且认识 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 神.因为 神就是爱。」(约壹4:7~8)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 神而生.凡爱生他之 神的、也必爱从 神生的。」(约壹5:1) 「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5:12~13) 「小子们哪、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约壹5:21) 参、约翰壹书的各章要点
第一章 神就是光,与祂相交的,都行在光中
1、约翰开宗明义指出,本书论到的「生命之道」,是使徒亲身所听见,所看见,亲手摸过的生命,是原与父同在,且显现的永远生命。将这道传你们,使我们可在父与子耶稣基督里相交,并使你们的喜乐满足(1~4) 2、神就是光,在祂毫无黑暗。我们若与神相交,就不在黑暗中行,神儿子的血必洗净我们的罪。若我们不承认自己的罪,就在黑暗中。若认罪,神是信实的、公义的,必要赦免洗净我们的罪。(5~10) 第二章 要遵守主的道,住在神里面;不要爱世界,敌基督已经出来了
1、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祂为我们和普天下的人作了挽回祭。凡认识祂的,就住在祂里面,并有爱神的心且遵守祂的诫命。(1~6) 2、主给我们一条新命令,我们若爱弟兄,就住在光中,没有绊跌的缘由。恨弟兄的,仍是在黑暗里,恨叫他眼瞎。(7~11) 3、约翰一再写信给小子们、父老、和少年人,是勉励大家要认识父,要刚强,胜过那恶者。(12~14) 4、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爱世界就不爱神。惟独遵行神旨意是永远长存。(15~17) 5、如今是末时了,好些敌基督的,已经出来以谎言迷惑人。(18~25) 6、你们从主受了恩膏(即圣灵),住在你们里面,祂在凡事上都会教训你们,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26~29) 第三章 我们是神的儿女,住在祂里面的,就不犯罪;犯罪是属魔鬼的
1、父赐给我们何等慈爱,使我们成为神的儿女,将来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祂一样。(1~3) 2、凡住在祂里面的,就不犯罪。犯罪是属魔鬼。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所以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4~10) 3、信徒彼此相爱,这是主起初的命令。不可像该隐属恶者,杀了他弟兄。因爱弟兄,就晓得我们是出死入生了。主为我们舍命显明何谓爱。爱也不只在言语舌头上,总要在行为诚实上。(11~18) 4、我们是属真理的,我们的心若有责备,就该向神认罪;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我们一切所求的,也就从祂得着,使我们行祂所喜悦的事,彼此相爱,且住在主里面。(19~24) 第四章 要分辨神的灵(真理的灵),神就是爱,神的儿女要彼此相爱
1、我们住在神里面,是因祂所赐给我们的圣灵。但一切的灵不可都信(接受),总要分辨神的灵和敌基督的灵。因许多假先知经出来。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神,否则不是。(1~6) 2、爱是从神来的,因为神就是爱。我们彼此相爱,因都是由神而生。神将祂的灵赐给我们,使爱在我们里面,在审判之日无可惧怕。若恨弟兄就是说谎,不爱看得见的弟兄,就不能爱神。(7~21) 第五章 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必保守自己,恶者无法害他
1、凡信耶稣是基督(救主)的,都是从神生的,也必爱从神生的。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因信心使我们得胜。(1~5) 2、耶稣基督借着水、血、圣灵给祂作见证,神也为祂作见证,因凡信神儿子的,神就赐给他永生。所以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人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可以向祂祈求,为人代求。(6~17) 3、凡从神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恶者也无法害他。要远避偶像(18~21) 约翰壹书──住在基督里(张向晨) 本卷书是信徒住在基督里的经历,如同雅歌是基督徒住在基督里的合一经历。 约翰是常靠在耶稣胸膛,与主心心相印,听见主的心跳动的声音,因着他住在基督里而产生强烈的爱,认识主的性情就是生命、光、爱、义,认得着更丰盛生命的道路是与主合一。 写本书有三目的:一4 写出与主相交,使你们的喜乐满足。
二1 写出行在神的光中,要叫你们不犯罪。
五13 写出得着基督就是得着永生,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 大纲: 一,同一神的生命是交通的源头
一章1~4节 二,同一神的性情是交通的根据 一章5节~五章 1. 神就是光
一章5节~二章29节 2. 神就是义
三章~四章6节 3. 神就是爱 四章7节~五章3节 4. 神是信心创始成终者 五章4~21节 〔一章1~4节〕传扬基督的人 是亲自听见,亲自看见,亲手摸过的人,这生命就是主耶稣基督。使徒曾跟从祂三年半,看见祂的所作所为,听见祂的教训恩言,亲手摸过祂,靠在祂的胸膛,在十字架底下心灵被祂的牺牲之爱所摸着而扎心。 基督徒所见证的基督,必须是自己所经历过的,传的道必须是自己经历过的道。 〔一5节~二章2节〕行在神的光中,以神的义为根据, 承认自己有与生俱来的罪性,接受耶稣作救主,承认自己的罪行,不对付罪的人在黑暗中,与神交不通,得救以后必须了结往事。 〔二章3~17节〕 行在神的光中,以神的爱为根据, 爱神的人必能爱弟兄,爱众人,爱仇敌。住在主里面的人必爱神,在神的爱中相交,生命长进。 生命有三层次的表现: 小子们,罪得赦免,感应上认识父,从各各他的十字架开始向前走。 少年人,刚强,神的道存在心,在争战中胜过恶者。 父老,认识永远里的基督,生命丰盛。 爱世界的人,肉体爱宴乐;眼目爱看神以外的东西;今生的骄傲以属地名利、地位为荣。这些拦阻与神的交通,失去神的同在。这些事都是过眼烟云,惟有遵行神旨意的人有永远的价值。 〔二18~29节〕行在神的光中,住在主里面, 内住的圣灵在凡事上教训顺服神的人,使生命长进,使他灵里敏锐能辨明敌基督的灵。住在主里面的人必行公义,在主再来的时候,不至惭愧。 〔三~四章6节〕 神就是义 无罪的主借着死废除了魔鬼一切的作为,使信入祂的人成为神的儿女;拒绝祂的人乃是魔鬼的儿女。神的儿女追求圣洁,迎见主的再来,如同亚伯;魔鬼的儿女恨人杀人,如同该隐。 住在主里面的人就不犯罪;犯罪的人是不认识神,看不见神的光。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诗91:1),住在主里面的人,必受神的保护,不犯罪,这个人遵行神的旨意,行祂所喜悦的事,所以他的祷告蒙神垂听。 辨别敌基督的灵,若他讲的道不承认耶稣是道成肉身来的,就是邪灵的道。若人被邪灵所附,意志被动,心思空白,必须凭辨别诸灵的恩赐,圣灵的直觉奉主的名赶出邪灵。(林前十二10) 〔四7~14节〕神是爱的源头──三个「差」字 神差独生子降世为人,钉死在十架上死而复活,使信入祂的人得着永远的生命。 神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挽回神的刀不砍在信入祂的人身上。 神差祂的圣子作世人的救主,使圣灵住进信入祂的人灵里,在地如同在天。 〔四15~21节〕爱的激励使, 人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住在主里面,面对神的审判无惧怕,从神来的爱而爱弟兄,爱众人,爱仇敌,使人看见神。 〔五章1~3节〕爱的激励使人产生信心,信入耶稣基督与祂合一,遵行祂的命令。 〔五4~21节〕 信心胜过世界 信心的根基是圣父、圣子、圣灵的见证。 耶稣基督被刺肋旁有水与血流出来 (约十九34),水为使人得生命,血赎人的罪。 祂浸在约但河中,圣灵如同鸽子降在祂身上,见证祂是神的儿子,圣父在天上有声音证明这是祂所喜悦的爱子。 信心的果效,使人得着永远的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信心使人胜过罪,世界,魔鬼,偶像。信心是神的恩赐。(林前十二9) 信心确知有永生,合神旨意的祈求必蒙父神垂听,因为这个人遵行神的旨意行祂所喜悦的事,能祷告出神的旨意。(三22) 至死的罪惹动神的怒火,身体死亡,例如淫乱得罪自己的身体。(林前五5) 带着罪孽擘饼,侵蚀基督的身体。(林前十一30~32) 违背神的命令,相信老先知的谎言。(王上十三21~22) 摩西二次击打盘石,把主耶稣重钉十字架。(民廿24) 可拉叛党敌挡神的权柄。(民十六30~33) 亚伦的儿子献上凡火,不使用祭坛上的天上之火,事奉神任意妄为。(利十1~10)。 亚拿尼亚夫妇欺哄圣灵,作假见证(徒五1~6),这些人都是身体死亡。 本卷书有24个「知道」,是信徒的经历与把握: 二章 3节:遵守神命令的人,知道神。 5节:遵守主道的人爱神的心完全,知道自己住在主里面。 11节:恨弟兄的在黑暗中,不知道往那里去。 18节:敌基督出来,知道如今是末时了。 20节:内住的基督,使我们知道末时的事情。 21节:知道真理的人,受这封书信。 29节:知道神是公义,就知道祂的儿女行公义。 三章 2节:知道主若再来,我们必变化身体与祂荣耀的身体相似。 5节:知道主降世钉十字架,为要除掉人的罪。 15节:知道恨人的人是没有生命。 16节:知道主为我们舍命就是爱。 19节:知道有爱弟兄的实际是属真理。 20节:神比我们的心大,知道一切。 24节:内住的圣灵,使我们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 四章13节:内住的圣灵,使我们知道我们住在神里面,神住在我们里面 16节:知道且相信神爱我们的心。 五章 2节:爱神遵守神命令的人,知道爱神的儿女。 13节:写信的目的,为要叫我们知道自己有永生。 15节:知道祂听我们所求的在祂旨意中,就知道所求的必得着。 18节:知道神的儿女,必不犯罪。 19节:知道我们是属于神的。 20节:知道神的儿子已经来到,赐给我们智慧认识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