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壹书第四章拾穗 【约壹四1】「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 “一切的灵”,上文使徒刚刚说过,我们凭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在这里紧接着就要信徒对“一切的灵”不可不加辨认地相信。这“一切的灵”显然是指圣灵以外的各种神奇怪诞的灵的表岘,包括各种异端邪说,或自称从神而来的启示。那些事都是出于邪灵的伪装而有的。 “不可都信”,不是说一切超然的事都不要信,而是说不可都信,不可因为那件事属于超自然的,就轻信以为是出于神;因为那些事假先知也能仿效着行的(太二十四24)。――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先验后信,不是先信后验。不验不信,不是无验遽信。「总要试验」!―― 倪柝声 『一切的灵不可都信,』不是都信,也不是都不信,乃是不可都信,总要加以试验。── 牛述光 基督徒的信仰和爱心,都不能黑白不分。而基督徒的信仰更不能与轻信混为一谈。真正的信仰会在投入之前,先检验其对象。──《丁道尔圣经注释》 人受灵感而说话,这个灵可以是圣灵,也可以是邪灵。出乎圣灵的是先知,否则便是假先知(彼后一21),因此不可都信,必须经过试验(看帖前五21)。──《启导本圣经注释》 一切的灵不可都信……试验: 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发现,现实中确实存在平凡而惊人的属灵世界,这是被现实所缠累的人所容易忽视的。整理如下:①人既是灵魂与肉体合一的存在,虽然眼不能见,确实有纯粹以灵的状态活动的存在和世界。②那个世界虽包括神和属神的天使的灵,也包括撒但和属它的魔鬼的灵。③因此当我们接触灵的实体时,不应吃惊,也不应盲目地信奉。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1~3约翰所说以“承认耶稣基督是道成肉身来的”来试验灵的真假,其背景及原因为何?】 当时“知识派”的异端已经流行在各教会中,他们认为只有他们才能完全明白属灵的秘密,普通的基督徒幼稚无知,对属灵的奥秘乃是门外汉。这些知识派的异端中有一条乃是“不承认耶稣基督是道成肉身的”,他们宣称,耶稣是圣洁无罪之主,如何能与有罪的身体有任何关连(本书最前的难题研究中曾详列知识派的各种异端,请参阅)?他们以为这是善意的信条,其实是以善意的糖衣所包含的恶意异端。 在这些所谓知识派中又有一些人提倡“幻影主义”,他们说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并非是有身体的人,只是一个‘“幻影”在行动着,因为他是幻影,所以不可能与罪有任何关系云。 约翰于是针对这种异端来向信徒解释真理,他认为主耶稣“造成肉身”是重要真理的一环,凡不相信这真理的,便是出于那敌基督者之所为。 约翰在这里把“神的灵”与“那敌基督者的灵”“真理的灵”和“谬妄的灵”(6节)列出,以作比较。这种试验邪灵与神灵的方法,历代虔诚信徒曾被采用,吩咐那自称为神灵的邪灵宣布“他承认耶稣基督是道成肉身的”,但邪灵则默然不语。因此这试验的方法至今仍可采用,以免被邪灵乘机混入教会中,使教会混乱。 ── 苏佐扬《圣经难题》 【约壹四1~6】目前为止约翰一直用道德标准来衡量是否是神的儿女,而在此他重新应用教义标准。初期教会当时也有很多异端非常活跃,导致了许多问题。本文中,约翰对异端的教导和活动采取坚决的态度,同时明确暴露了异端的真面目。在此让我们再次详细了解一下异端的概念:①定义:异端,原本包含“选择”或“个人见解”之意,初期多用“自由的选择”之意。后来逐渐变成自由选择→学派→结党→异端。在这里所指的异端是: i.拒绝基督的普遍真理或教义,或者否认圣经的明确教导的群体。 ii.他们任意增加或删减了圣经内容。②特征:i.前后主张互相矛盾,否认圣经的绝对权威。 ii.否认借着恩典所成就之救恩的教义和基督的唯一性,三位一体论。 iii.鼓吹得救要靠自己的功劳,以此为诱饵剥削信徒,尤其是高举末世论。 iv.暗地里助长性堕落和道德上的腐败。v.把教主神化。 ──《圣经精读本注解》 真谬的灵有三个分别的意思: (1)真理的灵,是看得见的;谬妄的灵是看不见的。 (2)真理的灵是相信道成肉身的;谬妄的灵,是不相信的。 (3)真理的灵是属天的;谬妄的灵是属地的。因为看不见,且是属天的,故须我们相信;惟看得见,且是属地的,则不用我们相信,魔鬼时常引诱人说:『看得见的是真,看不见的是假。』他叫人对真理,始终存凓怀疑的念头。其实看不见的,纔叫我们相信,若看得见,则用不凓我们相信了。比方这里的电灯已发出光亮,那用我们相信?但魔鬼对人说:你看不见,不可相信,且亦不必相信,这是诳人的。空气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我们相信有空气么?盖我们已受凓空气的作用,已得凓空气的好处,故虽看不见,而亦相信了。── 李既岸《约翰壹书的信息》 真、谬灵比较表:
── 李既岸《约翰壹书的信息》 【约壹四2】「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神的,从此你们可以认出神的灵来。」 来(elelythota)是完成式,与约翰二书7节的现在式(erchomenon)比较起来,这里似乎强调神的儿子在成肉身时所取的身体,已经为祂永久所有。──《丁道尔圣经注释》 「认」,意是自动的承认。所答非所问,必是邪灵。此种问题,除了「是是非非」(太五37)的答应之外,其他的话语,都不算「认」、「不认」。主耶稣说:除了是非之外,「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 倪柝声 “认”是承认的意思,只是头脑里知道仍不够,因为鬼魔也知道,并且晓得害怕(雅二19);故必须公开承认。“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公开承认耶稣是旧约所预告的主基督(二22~24),是神的儿子(四15;比较太十六16;约二十31)。作者强调基督的肉身,因为基督的人性和神性同时彰显在“肉身”中(路一35;约一14);祂的救赎工作藉“肉身”作成(来二14);祂的复活、升天也是带着“肉身”的(路二十四39~40)。不信耶稣是基督成了肉身来到世间,就是不信祂是神性与人性的合一,这样的一位耶稣便不是使徒所见证的耶稣(比较林后十一4)。可是诺斯底异端中甚至提出基督是在耶稣受洗时才降到祂身上,钉十架时便已离开。死在坟墓中的是耶稣这个人。约翰指出这种说法是出乎敌基督者的灵(四3),基督、保罗和彼得一再警告的假先知已经出现了(出二十四11;提前四1;彼后二1)。──《启导本圣经注释》 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而来的: 重新按原文这句话就成为“耶稣是以肉身来到世界的基督”。并非象诺斯底主义者所主张的,基督来到历史人物耶稣的肉身中;而是耶稣就是以肉身来到世界的基督。虽然初期教会当时的异端不相信的主要是耶稣道成肉身事件,而现代的异端不相信耶稣的唯一性,即他们普遍有一种倾向,否认只有耶稣是唯一得救之路。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3】「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神,这是那敌基督者的灵。你们从前听见他要来,现在已经在世上了。」
在约翰的心目中,认耶稣只有一个意思,即:承认祂是成肉身来的基督。无论自称得着多少启示,只要否认这点,就显出背后乃是敌基督的灵在运行。约翰的读者曾听见(一定是从他以前的教导中听过)他要来(erchetai,和二18一样)。敌基督不单模仿真基督的“来”,而且他的灵甚至现在已经在世上了。约翰在二章18和22节曾提到同样的事,不过他在这里所称敌基督的灵,那里更明确地指出,是具体显在许多敌基督身上,即已经来到的假先知。参帖撒罗尼迦后书二3~8,那里说,“不法的人”还有待显明,然而“不法的隐意”已经发动,只是受到了限制。──《丁道尔圣经注释》 “世上”指人居住的地球。──《启导本圣经注释》 不认: 意为把耶稣与基督“分离”,这是敌基督企图否认耶稣基督的神性的诡计。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4】「小子们哪,你们是属神的,并且胜了他们,因为那在你们里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你们是从神而来(正如那些“灵认耶稣是基督成了肉身来的”一样,2节),并且胜了他们,即“这些假先知”(NEB)。这种“得胜”较不是指道德方面(如二13~14,那里也用同样的字),而是指知识方面。假教师没有办法骗你们。你们不仅对他们进行测试,发现他们不合格,并且藉驳倒他们的教训,胜过了他们。你们没有被他们的甜言蜜语所欺,相信他们的谎言。所以,他们“发现自己不得不离开”(Ebrard),正如二章19节所言,你们得胜的原因,是在你们里面的那位力量更大。这必定是指“真理的灵”(6节),“常存在你们里面”的“恩膏”(二20、27),而那在世界上的则是魔鬼,“谬妄的灵”(6节)。虽然(言下之意)邪灵很“大”,但圣灵更大,借着祂的光照,所有虚假的教训都能克服。这里和二章18~27节一样,指出防范错谬、并胜过它的原因,一是客观的教义标准,另一则是内住的圣灵──祂能光照我们的心思,来了解并应用教义;因为“除非智慧的灵同在,我们手中即使有神的话,也无济于事”(Calvin)。──《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们不必到别处去寻求,因为祂已在我们里面了,我们得胜,因为在我们里面的,比邪灵更大。我们不必怕世界,因为在世界的,不过是邪灵。―― 倪柝声 基督徒从外面看来,算不得甚么,是很小的人物,在世界上也没有甚么地位,但从里面来看,他们是了不起的人,因为他们里面住着一位比世界上任何人物都大的神。── 倪柝声《初信造就》 “那在你们里面的”指神 ,“那在世界上的”指撒但(约十二31;十六11)。──《启导本圣经注释》 在你们里面的: 是圣灵。借着圣灵的内住,圣徒对神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在实体上也认识神,并彼此相交。圣徒能得胜,唯靠内住在圣徒里面的圣灵,因为圣灵正确地把握和应用外在证据,外在证据——圣经话语无疑是在教会的争战中不可缺的武器。但当它成为 “圣灵的宝剑”(弗6:17)时,才能成为保障胜利的强有力的武器。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5】「他们是属世界的,所以论世界的事,世人也听从他们。」 能得多数世人听从,而他们能仍为世人者,里面都有毛病──出于邪灵。―― 倪柝声 “属世界的”指不是从神生的,包括敌基督在内。──《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壹四5~6】这里的“他们”是指那些由敌基督者之灵所运行的假先知,“我们”是指使徒和神仆们;虽然上文是讲敌基督者的“灵”,但这里的“他们”却不是指上文的“灵”,而是指由敌基督者之灵运行的“人”。――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说明了真教师,信息与圣徒之间神秘的一体性。属神的听众必听从真教师所传讲的真信息。约翰通过这种一体性划分真理的灵和谬妄的灵。根据这一体性,约翰指出若不听从包括自己在内的使徒的教训,就是属于谬妄的灵。如同真理的灵保障属神的一体性(罗8:16),谬妄的灵也见证属世之人的一体性。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6】「我们是属神的,认识神的就听从我们;不属神的,就不听从我们。从此我们可以认出真理的灵和谬妄的灵来。」 不听使徒的──特别约翰的──教训的,都是顺从谬妄的灵。―― 倪柝声 【约壹四7】「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 爱就是最大的试验。―― 倪柝声 两个试验标准的第四次应用。这部分也跟前面三个部分一样,指出了教义标准-坚定信靠耶稣基督的信仰和道德标准-彼此相爱。在此我们可以确认圣徒正确的道德基于正确的教义,正确的教义必然与正确的道德实践相联系。这部分与“雅歌书”,“哥林多前书13章”等,颂赞爱而闻名。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7~8】7,8节的“爱心”原文是动词,不是名词。何赓诗译本作“相爱”。不认识神的人,当然不会跟弟兄相爱;反之,有了神的爱的,就知道怎样相爱,且因实行神的爱,在爱心上更多操练运用,也就在经历中,更加认识神了。 “神就是爱”,这是形容神的本性是爱,绝不是说爱就是神。主耶稣说:“我就是真理……”和这里所说“神就是爱”同一原理。主耶稣所言所行的每一方面却是绝对没有错误,且永远止确的,所以主耶稣就是真理;神所作的都是出于爱,神的本性,神内心所充满的,以及从内心所表露出来的都是爱,所以说“神就是爱”。――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神自己就是爱。从神生的就得着生命,这一个生命就是神自己。神生我们的时候,就把爱也生在我们里面。我们里面原来没有爱,但今天有这一个爱,就是从神来的。神把爱给了我,也给了你,所以我们就可以彼此相爱。不犯罪的生命是消极的,爱的生命是积极的。神先给爱,然后说要爱。── 倪柝声《初信造就》 全部圣经,只有约翰壹书四章告诉我们说,我们怎样才能站在审判台前不惧怕。他把秘诀告诉我们说,要住在爱里。这样,你活在地上的时候,就把所有的惧怕赶出去。圣灵的这一个果子──爱,在你身上能保留、继续,一直到审判的日子,我们可以站在审判台前,坦然无惧。爱神,就是爱弟兄;不怕弟兄,也就不怕神。只有会爱弟兄的人,才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 倪柝声《初信造就》 用感人的话语自述了神对人类的大爱和爱的义务。在此约翰阐明神是爱的源泉,劝慰圣徒主动去实践爱的同时,强调爱的义务。圣徒不是通过理性的告白,乃是通过具体实践爱来认识神,并且拥有与神相交的凭据。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7~12】爱成为试验标准的第三部分(2:7-11):第一部分(2:7-11)与真光(2:8)相结合,第二部分(3:10-24)与永生相联系。但在这部分直接与神的属性联系(8节)。我们之所以要彼此相爱,是因为:①神就是爱(7,8节);②神先爱我们(9-11节);③当我们彼此相爱时,神的爱就住在我们里面,并得以完全(12节)。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8】「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 爱神与识神是有关联的,能爱神必能识神,不识神必不能爱神。越识越爱,越爱越识。全都圣经可以一字概括之,就是爱字。── 严雅各《犹大书与约翰一书》 神的本性就是爱,神子降世救人显明神的爱(9节 ;约三16),与神相交的人也能表现神的爱(三16);人能相爱才证明自己与神相交(7,20节)。 “爱”字在本书出现40多次;从四7至五3出现34次。──《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壹四8~13】谁是爱?神。谁爱我们?神。甚么是爱?遣子作挽回祭。爱从何处显?差子降世,使人藉祂得生。爱有何默示?也当彼此相爱。如何完全爱神?彼此相爱。―― 倪柝声 【约壹四8,16】『神就是爱』原文是『神是爱』。爱的前边没有指件字,意思说爱是神的属性之一,是用爱来形容神。除爱以外,神也是灵、是光、是义。神是爱,神也藉主显明了爱,爱不但是神的性情,也借着重生成了信徒的性情。因此我们也必须有爱的行动像神爱我们一样。爱的性情(神的爱)是不能永远被关在里面的。── 牛述光 【约壹四9】神的爱在本文中有以下特征:①神的爱在历史上已彰显;②神的爱是自我牺牲的爱;③神的爱有拯救罪人的能力。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9~10】差遣神的儿子,不仅启示出神的爱(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9节),更启示出爱的本质(这就是爱了,10节)。爱不是由我们起始,而是由神(10节);这爱是自由的、无缘无故的、自动自发的;我们的爱不过反映出神的爱,是对祂的响应。──《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壹四10】「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我们的罪使神的公义和圣洁,在我们这有罪的人身上有要求,使神不能悦纳我们,但神的爱为我们答应、成全了祂公义和圣洁的要求,因此神与我们就相安无事了。 不是我们爱: 假教师也宣耀爱神(20节)。约翰坚决否认这一点,并主张惟有神才是爱的源泉,人只有在这爱的光照耀下,才能真正实践对弟兄的爱。挽回祭: 按字面意思,指为了使分裂的关系重新和好而献上的祭物。借着这样的挽回工作,我们才能拥有与神相交的资格。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11】「亲爱的弟兄啊,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
神在基督里、在历史上所彰显的爱,不单向我们保证祂爱我们,也将彼此相爱的责任放在我们身上。凡是到过十字架面前,看过那里所彰显神无可测度、无缘无故之爱的人,绝不能再回到自私的生活当中。事实上,此处意谓我们的爱应当像他的爱一样: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以同样的方式、作到同样程度的舍己──彼此相爱。参三章16节,那里讲基督徒舍己的责任,是因基督的舍己而来。──《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壹四12】「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 “爱神的心”英文N.A.S.B.等标准译本都译作“祂的爱”。“完全”原文teteleiomena(字根teleio),可译作“成全”。在路十三32;约十七4;来七28;十二23也同样译作“成全”;何赓诗译本作“得以完全”,吕振中译本作“得成全了”;N.A.S.B., R.V., K.J.V.等译本却译作'is perfected'。――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祂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本节有三层意思:(一)从来没有人见过神,但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经历神的内住,比在身外看见神更为有福。(二)从来没有见过神,但我们若彼此相爱,就能使人看见那住在我们里面的神。(三)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在我们里面的爱就得以完全。 本节给我们看见,爱神是与我们彼此相爱分不开的。换句话说,今天神把许多弟兄摆在我们面前,他们就是我们实习爱神的对象。我们不要空口在那里说爱神,我们要实际的学习爱弟兄。空口说爱,是虚空的。爱神,是必须在爱弟兄的事上彰显出来的。── 倪柝声《初信造就》 「完全」原文可译作「成全」。这节的意思是:我们要是彼此相爱,那么神所赐给我们的那种属神的爱,就因我们的相爱得以流露出来,在这世上被显明出来,被世人所认识,也就被「成全」了。反之,我们若不相爱,那么神所赐给我们的爱,只限制在蒙爱的个人的内心中,流露不出去,这样,神所赐在我们里面的爱,就得不到「成全」了。──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看三11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从来没有人见过: 用一句话击退了诺斯底主义所鼓吹的曾见过神的主张。住在: 圣徒通过彼此相爱,对神具有超越自己所见的凭据。神内住的凭据就是爱。神的爱在他的百姓中得以完全,他的百姓就是借着彼此相爱证明自己是神的子民。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13】「神将他的灵赐给我们,从此就知道我们是住在他里面,他也住在我们里面。」 【约壹四13,15】『神将祂的灵赐给我们,从此就知道…祂也住在我们里面。…凡认耶稣为神儿子的,神就住在他里面。』这叫我们知道,主耶稣来作救主,和圣灵来到我们里面,都是为着把神带到我们里面,成为住在我们里面的一位神。我们今天不仅是客观有神,并且是主观有神。 【约壹四13~16】圣灵的内住具有以下特征:①在耶稣基督里客观地成就了。早在很久以前,神通过会幕或圣殿启示了他的同在。(出25:8;40:33-35;王上8:11)。并且借着基督已成就了这个启示;②通过圣灵的工作,在每一个圣徒身上主观地持续工作。圣灵内住的自然流露,是相信使徒的客观见证(15节)和爱的实践(16节),因此见证这样的信和爱是接受圣灵的凭据;接受圣灵就是见证神永远的内住(约1四17;林前6:19);③借着圣灵的神的内住,是不可分割的,是人格化的。如同我们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我们里面。这种联合是极其亲密的,绝不会再分开的,永远的联合。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13~21】更详细地说明了圣灵的内住(13-16节)和爱的完全(17-21节)。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14】「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这是我们所看见且作见证的。」
“父差子”不单是教义是否纯正的测验,更是神的爱与我们回应的爱最大的证据。神而人者耶稣基督、神对我们的爱,及我们对神与邻舍的爱,是不能分开的。凡是不承认基督之神性的神学,就剥夺了神爱的荣耀,也剥夺了惟一能让我们里面产生爱的信念。“削弱信仰就是枯竭爱心”(Findlay)。同时,能够相信、能够相爱,都是圣灵的工作。因此,相信与相爱,与圣子的使命和圣灵的内住,是密切相关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这是我们所看见且作见证的。』人所看见的,人就作见证。你不能见证所没有看见的事。凡经历了救恩的人,都是看见的人,今天,就要将这一个见证出去。作见证,不是去作传道先生,也不是要你们从今以后把职业丢掉了,出来为主作工。── 倪柝声 【约壹四15】「凡认耶稣为神儿子的,神就住在他里面,他也住在神里面。」 “认”原文homologeo就是承认的意思。在约翰书信中共享过五次。除了约壹一9指认罪方面,其余四2,3,15;约二7都是用在承认基督道成肉身方面;新约中这字几乎全部用在认信基督方面,如:太七23;十32;十四7“应许”;路十二8;约九22;十二42;罗十9-10;来十三15。但在徒二十三8译作“说”,提前六12译作“见证”,在多一16译作“认识”,来十一13用在信心伟人“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约壹四16】这是第二次在这一章里面说,神就是爱。换一句话说,神就是爱,神盼望我们能有爱弟兄的心,并且住在爱里面。只要住在爱里面,你就是住在神里面。── 倪柝声《初信造就》 「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住在神里面意即将属灵的根深深探入祂里面,使祂的生命流经我们,藉我们的生命彰显出来。植物的根深入泥土,吸取水份和营养,以维持生命。同样,当人住在神的爱里,这爱会渗透他的性情,使他在人面前活出一种与前不同的生活。人会在他身上看见神的爱。── 彭德歌《愿与你相交》 【约壹四17】「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爱”指神那种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完全”是“成全”的意思(参12节)。就是在生活上实行相爱,把内在的爱表达了出来,所以说“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相爱显明我们是由神生的,且行在神的命令中──住在神里面,这就是我们还在肉身活着的日子却可以住在神里面的方法。――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坦然无惧』原文是自由言论、勇敢自然等意思。── 牛述光 我们的爱心完全否?多人的爱心不完全,太狭窄,仅爱其所亲,爱其所爱。所谓成圣,也叫做爱的成圣,有人问某牧如何能成圣?某牧答:你能以弗所三17而行则可矣。那里是说:『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故甚么时候我们的爱心得以完全,甚么时候我们便可成圣。爱到了甚么程度,才算完全?除了爱上帝怜弟兄之外,还须加上爱众人,和爱仇敌的心,总而言之,要做个有基督爱心的人,才达到爱心完全的地步。── 严雅各《犹大书与约翰一书》 “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是说我们在世上效法耶稣爱的榜样,也可以坦然无惧来到审判台前。──《启导本圣经注释》 这样: 神和我们彼此住在里面,因此在审判之日,圣徒能够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因为他如何……如何: 这是审判之日能够坦然无惧的秘诀。如果神不能审判耶稣,那么对我们也如此。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17~18】这里有四个道理:(1)无怕无爱,(2)无怕有爱,(3)有爱有怕,(4)有爱无怕。故要没有惧怕,当先具备爱心。不是谓有爱心的人,可不要敬畏主,不过指在审判时没有惧怕耳。这里所谓刑罚,不是指沉沦死亡,乃是指要受神的责备。── 严雅各《犹大书与约翰一书》 【约壹四17~21】爱的完全和果效。在这里约翰教导我们真正的爱不仅仅只停留在垂直关系上,即对神的关系上,当以对神关系为基础而扩大其领域到对人关系上,并超越抽象的逻辑或思考范畴,达到具体的相交和实践。──《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18】「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爱里没有惧怕。换言之,“在爱里面惧怕没有空间”(NEB)。两者好似油与水一般,互不兼容。我们可以同时爱神又敬畏神(参:来五7),可是不能同时在爱里亲近他,又在惧怕里躲避他(参:罗八14~15;提后一7)。事实上,对神的爱能克服对祂的错误感觉,就是畏缩奉承,“将之一扫而空”(Law)。完全的爱为何不能与惧怕并存,在此提出说明: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kolasis 一字,除此处外,在新约只出现于太二十五46)。换言之,惧怕就引进刑罚的范畴,但蒙神赦免、又爱神的儿女,与此毫无关系。这句话的意思也可能是,惧怕“包括,或带来”(Westcott)它所怕的刑罚。也就是说,“惧怕本身含有刑罚的性质”(Brooke、Law);惧怕就是已经开始接受刑罚了。神蒙爱的儿女既然有把握自己“像祂”(17节),就不会再怕祂。所以,惧怕的人显然在爱里未得完全。──《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圣经中「惧怕」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思,第一个意思指敬畏、畏惧和尊敬。神的儿女对神永不失敬畏之情,来到神的荣耀之前,总觉得自己不配。对神敬畏是不错的,但这不是约翰说,爱里没有惧怕的意思。 约翰用这个字是指害怕或颤栗。约翰说「爱里没有惧怕」,意思是基督的爱驱除了我们心中对神的害怕。对神的尊敬产生一种神圣的敬畏之情,惟有罪却使人产生恐惧感。── 彭德歌《愿与你相交》 惧怕: 希腊语指“对审判的惧怕”。爱的完全带来的第一个果效就是在审判之日能坦然无惧,与此相反“惧怕”是对其果效的否定性疑惑。对审判和神没有坦然无惧的心,或者还有惧怕,表明爱还尚未完全。不过为了每当我们远离神的爱时,不至陷入于更深的罪里,有必要记住审判的惧怕。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19】「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约翰在此是讲神子民一般的状况。他说,我们最大的特色,不是惧怕,而是有爱。理由则为祂先爱我们。神的爱是发动者,所有的真爱都是对祂的主动产生的响应。约翰重复第10节说过的真理。惧怕原是我们的本性,需要被除去(18节)。像神一般的爱,agape,是我们堕落的本性中本来没有的;“我们爱的能力,无论对象是神或是邻舍”(Dodd),完全是因祂先爱我们,又将爱放在我们里面。──《丁道尔圣经注释》 使我们完全、能以坦然无惧、和除去恐惧的爱,并非发自人心,而是出于神。人对神若有甚么感情,那都不是出于他的内心,因为人本性恨神。惟有当神用祂的爱浇灌我们,改变我们又冷又硬的心,我们才会对神的爱有回应。── 彭德歌《愿与你相交》 用感人的语句描述了神超乎人间伦理的超越性爱。他不仅来寻找背弃自己的人,而且背起代表羞辱和痛苦的十字架,可以说耶稣的生平本身就是爱的大史诗。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圣经所说的关于爱的真理。不是因为我先爱神,所以神爱我,而是因为神先爱我,所以我也不得不爱神和人。就是说对于已得救的圣徒而言,爱是自然的本能的行动,而不是爱或不爱的选择问题。不是不得已而行的出于勉强的爱,而是无法抑制的爱。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则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虽是圣徒,但每天都会经历很难去爱的情形(罗7:15,16)。但有一点很清楚,由于肉体的软弱而无法爱的情况,与故意找借口放弃爱的义务的情形不同<雅 绪论,行为与信心>。此刻我们也应以此为鉴重新省查一下自己到底反射出多少神的爱和光,衡量一下自己信仰的成熟程度。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四20】「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注:有古卷作“怎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呢?”)。」 “爱”神的实际,不是单在乎口里怎样说,而是在乎怎样行。说爱神而恨弟兄,就是说谎话,心里爱神,却不能把它表现在弟兄身上,那么所谓的“爱”,就是只限于言语的爱,那就很可能是虚假的爱。――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这一节圣经,不是说爱你家里的弟兄,乃是爱你在基督里的弟兄。许多人的态度、行为,叫你不能爱他;但是,神的爱如果进到你里面,你就能爱他了。不是爱你们所爱的弟兄,乃是爱弟兄。不是爱那些可爱的弟兄,乃是爱弟兄。如果你不会爱弟兄,你里面就还没有爱父的心。── 倪柝声 【约壹四20~21】约翰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爱弟兄就是爱神。不能爱看得见的弟兄,就不能爱看不见的神。你如果要爱神,你就应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那里所得着的命令。约翰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爱弟兄就是爱神。所以我们要小心,我们不应该作得罪爱的事。不要随便得罪弟兄。要相爱,要尊重你里面爱弟兄的心,不要把你里面爱弟兄的心伤了。我们不但不可恨弟兄,也不可得罪了爱。恨是积极的,恨更厉害,但是消极的得罪爱,也不可以。就算是为了遵守神的命令,而与弟兄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在爱的里面维持神的真理,而不可拍桌子得罪了爱。── 倪柝声《初信造就》 耶稣将律法总结在两条诫命中:1,爱神;2,爱人(太二十二37~40)。约翰说明这两种“爱”在人的经历上的一致性,爱神、爱人互为表里。爱神的人一定博爱怜恤(三17;比较雅一27),灵性和伦理生活是合一的。──《启导本圣经注释》 我们所要经历的神的爱,奇妙而强有力。因此这爱使我们能爱弟兄,甚至能爱仇敌。所以成就了真实的爱产生真实之爱的奇迹。 ──《圣经精读本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