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翰壹书第二章拾穗

 

【约壹二1「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

         『中保』原文是叫到旁边给他帮助者,别处译为安慰师、训诲师、中保、律师、辩护着等等。这里译为安慰师较好。因为信徒的罪不是法庭上的问题,乃是家庭中处理的问题。处理的方式不是刑罚,乃是爱的赦免。── 牛述光

         『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这里的意思是说,我们信徒在得救以后,是不该犯罪,不可犯罪的,但有犯罪的可能。因为若没有这个可能,使徒约翰就不必写信给我们,要我们不犯罪了。这就如同一只羊,是不该,也不可掉在污泥坑中的,但很有掉进去的可能。

         『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这些话,就是一章七至十节的话。这些话,乃是指着我们的罪,怎样凭着神的应许,和神的工作,都洗净了。这些话,叫我们看见主赦免我们这么多的罪,所以便不犯罪。不是因着罪得着赦免的缘故,反而去犯罪,乃是反而不犯罪。── 倪柝声

         『若有人犯罪』,或者说,『若有谁犯罪』。上面一章七至十节的罪,是普通的,是原则的。这里的犯罪,是指得救之后的罪,是特别的,是指着基督徒说的。基督徒犯了罪,怎么办?在父那里,有中保(Advocate),在希腊文是Parakletos,意思有两个︰一个按民间的用法,就是在旁边帮助的人;一个按法律的用法,是指着有一个人替我把案子包办了去,翻作辩护士或律师,还不够,应该翻作『包案者』。基督徒应该在主面前不犯罪,也能够不犯罪。不过不幸如果犯了罪,要记得,主耶稣一直在那里常备着、等着帮助我们,并且祂的帮助乃是把我们的案子整个都包了去,我们甚么事情都可以不管;要紧的是我们必须认罪。你犯了罪,第一件事应该在神面前,承认你自己的罪,求神赦免,这样,立刻就恢复神和你的交通。── 倪柝声

         作者约翰此时能年事已高,对晚辈喜称之为“小子们”,也就是“孩子们”的意思(二121828;三7,18;四4;五21)。人犯了罪,在天父面前必须有人替我们求情,这就是中保的工作。他必须是无罪的才能来到神面前作罪人的代言人,这工作只有无罪的(“义者”)耶稣能担任。──《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壹二12本节中保原文parakleetos共享过五次。在K.J.V.只有这里译作advocate(辩护者)。其它(约十四16,26;十五26;十六7)都译作comforter(安慰师),中文和合本这四次都译作保惠师,只有本节译作中保。按Arndt & Gingrich新约希英汇编,这字的原意是指被请时就来帮助的一位,在W. E. Vine新约字解则解作被请到身边的,是指在法庭上依据法律代人辩护的人。(但中保原文有另一个字mesitees在新约也用过五次,即加三19,20;提前二5;来八6;15;十二24。英译都作mediator即中保。)和合本在这里将parakleetos译作中保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中文何赓诗译本作代求者。世上为罪人辩护的律师,本身并不完全,他们的辩护,纵使能替他的当事人洗脱罪名,却不一定能洗除他良心中的不安。惟有基督,是为人赎罪的义者,祂在神前为我们所作的辩护与代求,是真正能叫我们的良心得安慰的。

    注意parakleetos在约翰福音中(约书十四16,26;十五26;十六7)都是指圣灵受差到地上,与教会同在,而作我们的安慰师说的。只有这里译作中保是指基督在天上为我们代求说的。可见圣灵与基督在工作上的合一。

    按约四16原文应作我要求父就赐给你们另外一位保惠师另外是连在保惠师之前,意味着主也是保惠师,而圣灵则为另外一位保惠师,继续前一位之工作而已。在K.J.V., N.A.S.B., Williams, Beck, R.S.V.等英文译本的another(另外),都是紧连在保惠师之前的。――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希腊语的“罪”意指“脱靶”。违背神旨意的一切都是罪。国家的法律或世上的道德律若违背神的旨意,也成为罪。虽然圣徒不犯罪是神的旨意,但没有一人能完全不犯罪。但圣徒之所以不必绝望,是因为耶稣为了罪人成了中保和挽回祭(4:10)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12若有人犯罪,有中保耶稣为罪作挽回祭何意?】

答:「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约翰说这些话的意思,是承接上文劝告信徒们要认罪,常在光明中行,而在这里表示其目的在警告信徒,不要犯罪。以后又作多次提示(约壹三69,五18),并且说明「犯罪的是属魔鬼」(约壹三8),可见他对于罪的问题深恶痛绝。有人误解约翰的心意,认为若有人犯罪,有中保耶稣换回祭,这将像那些喜欢犯罪的人,怂恿他们去,放胆犯罪。殊不知约翰是对那些不慎犯罪的人说的,勉励不要灰心失望,心中难过,因有中保耶稣,曾为我们作了挽回祭,因祂一次为罪献祭,是永远的赎罪祭,能洁净赦免我们的罪,其功效是永远的(来九12,十12)。这里的「中保」一词,原文(),与保惠师同字,中文和合本有四处都作保惠师的译法(约十四1626,十五26,十六7),英译作Counselor,意指顾问,律法,在King James 本中只有此译作辩护者advocate,其他如上述四处都译作安慰师Comforter。这字的原意,是解作被召到旁边来作帮助者,作代求者(参一三二题),意指在法庭上依据法律代人辩护的人。但中保二字,在新约和合本中灵有五次见到,其原文字是(),意即排解之人,中保mediator(加三20;提前二5;来八6,九15,十二24)。这里的「挽回祭」一词,原文(),意即献挽回祭之礼,神人复和之祭propitiation(约壹二2,四10),乃有使之和好的意思(参一八一题,及三九四题13项)。今日惟有中保基督在天上为我们代求者,为我们赎罪的义者。祂使我们与神和好,心中时常得着安慰,就不应再去犯罪矣。——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壹二12是否有纵人犯罪的嫌疑?】

    约翰说: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你们不犯罪。但下文补充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

    一方面叫人不要犯罪,另一方面又好像说,如果有人犯罪,不要紧,我们有办法补救。这样的口气,似乎给那些喜欢犯罪的人有所借口,即利用神的赦免去犯罪

    可是不要自欺。约翰的意思并非给人大开犯罪的门,因为他在本书中多次警告信徒不要犯罪(二1,三69,五18),又说犯罪的是属魔鬼(三8),证明他并非开犯罪之门

    不少人对这两节圣经发生误会,是因为不明白约翰当时的动机。他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并非对那些想犯罪的人说的,乃是对那些想悔改的人说的。这两者有极大分别。对那些想犯罪”“以为犯罪不要紧的人,约翰先说:是要叫你们不犯罪,犯罪之门已关闭。但对那些最近曾不慎而犯罪,心中难过,他们想悔改,但又误以为他们犯罪之后,已无法获得赦免,所以约翰安慰这种人说:若有人犯了罪,我们仍有补救之法,就是义者主耶稣基督,可作神人间的中保。

    中保一词,原文与保惠师同字(见本书第一条难题研究d),他是在天上的保惠师,圣灵是在地上的保惠师。或说,主耶稣是在天上的神人中保、圣灵是在地上的中保。主耶稣愿意为一切愿意悔改的人向天父代求,使他获得赦免2节的挽回祭,请参阅罗马书三章25节的研究。旧约并无挽回祭,这字应译为蔽罪座,或使人和好者,就是使恨罪的神因犯罪之人而发怒,经过主耶稣代求,使神人复和。因此,我们不应去犯罪。── 苏佐扬《圣经难题》

 

【约壹二2「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

         『挽回祭』原文是施恩座、赎罪处。主是安慰师又是挽回祭,换句话说,主是祭司又是祭物。── 牛述光

         『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就是把那使我们与神出了事情的罪,给我们解决了,而挽回我们与神的关系。

         神是圣洁的,有罪的人不但不能到祂面前,且要受刑罚。神又是慈爱的,差祂儿子为世人赎罪,死在十架上,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四10;约三16)。这是神为全人类预备的救法,不分人种、性别与贵贱;但人须凭信心才能得到。神是公义的,拒绝这救恩的人仍要灭亡。──《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壹二3「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

         『晓得』、『认识』原文是一个字,都是经历的知道。『诫命』当译为命令,主耶稣没有赐人诫命,新约只有一条命令,也不讲十条诫命。一个人切实的爱弟兄,我们就可以从经历里知道,他是在经历上认识了主(约壹三14;四7)── 牛述光

         诺斯底主义者自称对神的认识是没有人可以比得上,却没有兴趣去遵守其诫命。这种知识十分空洞,而且毫无价值。── 麦当奴《约翰书信》

 

【约壹二34诫命的原文是entolas,跟下文第7节的命令,和约十三34的新命令都是同根字。若引用本节作为谨守十诫的根据,因而也该守安息日,是牵强的解释。

    按本书的三23指出:神的命令就是叫我们信祂儿子耶稣基督的名,且照祂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可见一切信靠基督的人,认识基督是救主的人,起码都己经遵行了神所要求的最重要的命令。反之,还未遵行这命令的,就还没有认识主。

    遵守主的命令就是认识主的明证。认识主是遵行主的命令的力量。就如我们若认识谁是我们国家的元首,就尊重他的地位,毫不犹疑地遵行他的命令。――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真正认识神的人必遵守祂的诫命,异端诺斯底派自以为对神有认识,却不遵守神的道德律,沦为玄诡神秘,行为放荡,这种人只是撒谎的。──《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壹二3~6口称自己认识神,却不顺从神的诫命的人,是没有与神相交的人。这是对无视道德上的圣洁的诺斯底主义的反驳。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3~27信仰标准的第二次应用(1:5-22):①道德标准:是否有遵行神诫命的心志(3-6),换言之是否彼此相爱(7-11);②教义标准:是否相信耶稣是基督?(18-27)I 在这里我们明白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和效法基督的实践生活是不可分的,是基督徒必需的核心因素。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5人对神的爱应表现在守祂诫命上,照主所行的去行,这才是完全的爱,才真正与神在灵里契合。──《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壹二6「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

    “住在主里”,按字面的意思就是隐藏在主里面,让主显露,让主为我们挡住从世界来的荣耀、辱骂、各种虚伪的称许和各种情欲和试探。另一方面,常跟主亲近,与主合一,主的各种美好德性也都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德性,就在不知不觉中,使人从我们身上所看见的,都是主耶稣荣美生命的各种表露。――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约壹二7诺斯底主义者常以自己的教训是『新』的来自夸。但我们要用主在世上留下的教训,衡量每一件事。信徒要回到起初所学的教训上(起初所受的旧命令),以免陷入危险。── 麦当奴《约翰书信》

         爱人是圣经一贯的教训(参利十九18;太二十二3940),本是一条旧命令,是信徒初信主时便教导过的。这命令现在所以新,是因为基督来到世间以后,因着祂彰显在十字架上的大爱,世人生活有出死入生的改变;这可见于日常生活中,十分真实。──《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壹二78上文既论到遵行主命是认识神、爱神、和住在主里的凭据,又是行在光中的表现,使徒就在这里指出主的命令是甚么。这命令就是是一切命令的总纲。

    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很明显地是指约十三34彼此相爱的命令,因为这是新约中唯一要遵守的律法(命令)。

    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原文是过去式,是单数的,不是指一切的道,是专指约十三34的话。

    这里所谓的新命令就是把主的命令重新颁给他们,当作新命令。使徒的意思要信徒对主爱的命令应该重新有新鲜的感觉,恢复起初的热诚来遵行。本来约十三34就是一条新命令,代替了旧约的律法;可是那些信徒的爱心似已渐渐冷淡,对主的新命令,在观念和热诚方面已渐渐旧了,他们相爱的心也渐趋于只有外表,跟旧约仪文的旧样没有分别了!所以使徒约翰要重申前令,唤起信徒下沉的心灵。

    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在此黑暗指整个黑暗的世代和黑暗的权势,真光当然指基督和基督所要带来的新世代。注意渐渐过去这句话本身已表明,并非完全过去,而是开始过去,所以下句已经照耀也不是已经完全照明,而是已经在照耀中的意思。使徒约翰是按属灵的眼光来看这物质的世界,虽然充满黑暗势力,但神的审判很快就会到。这属黑暗的世代很快就要完结,而且基督福音的光已经在世上照耀,正是这黑暗世代快受审判的明证。――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要彼此相爱:这个诫命既是旧命令,也是新命令:①这个诫命起初就有。(19:18;239,40);②又是新命令:i.通过更新光照在十字架上彰显的神爱;ii.通过基督对旧约的新的解释(5:17-19);iii.通过圣徒在每天的生活中重新觉悟的末世性成就。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78旧命令和新命令是什么?】

答:在这两节经文里所说的命令,并没有指明是什么;但从上文论到遵守主道生命的,是认识神,爱神的,这命令就是爱,爱是一切命令,道理的总纲(太廿二37-40)。这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约壹二7;约贰56),无疑地是指基督从应当遵守当时主的吩咐,彼此相爱的命令(约十三34),因为这是新约中,唯一的要遵行律法上的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泛指一切的道,乃是约翰专指信徒彼此相爱说的(约壹三11;约十五12)。「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意思就是将这原先主基督的命令,代替旧约摩西的律法,实因为那些信徒渐渐失去起初的爱心,对于主的新命令不再去重视实行,他们的爱心渐趋冷淡而消失,因此约翰要重申前令,再一次的郑重提示,重新唤醒他们后退下沉的心,来实践这一条真而又新之爱的命令,不管时代如何进步,环境如何改变,但这条命令,总是适合人所需要遵守,它是永远不变而常新的。——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壹二7~11爱是道德律的完成。不爱弟兄的人,是没有与神相交的人。从那些否认基督道成肉身和无视道德圣洁的诺斯底主义者身上,根本找不到对基督的信心和对弟兄的爱。在现今社会中,尽管科学、学问知识等不断提高,却逐渐消失了对救恩的敬畏之心,我们应当严加警惕这种现象<绪论,圣经中对爱的理解>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8「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

         『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有的真理,是在祂里头的;有的真理,是在我里头的。前者是客观的真理,后者是主观的真理。── 倪柝声

 

【约壹二9「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

    本节也解释了在黑暗里的意思,就是不认识自己,看不见所行的危险,在属灵方面瞎了眼睛。而恨弟兄就是这种心灵眼睛黑暗了的证明。人是在光明中还是在黑暗里,不在乎他的口怎样说,乃在乎他这个人在甚么光景里。心里在恨弟兄的人,口中可能说爱心的大道理,他可能凭想象而以为自己行在光明中,其实他整个人还在黑暗里。――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在光明中:指责诺斯底主义者的言语和行为的不一致。诺斯底主义者夸耀说只有他们自己具备“知识”,因此行在光明中。他们认为其他人无知不能得救,在独断和固执中助长了恨恶和轻视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911能爱弟兄就是真在主里面。恨与爱都是表现在行为上的态度;若口里说爱,心里仍恨,只是个瞎了眼的人,无法出黑暗入光明。──《启导本圣经注释》

         在本文中,约翰通过光和黑暗的比喻说明爱与恨的特征:①如同光和黑暗具有相反的属性,爱和恨也如此;②光和黑暗之间没有中间阶段,同样爱与恨之间也如此;③爱是经验性的,也是实际的。没有具体实践的爱,不过是口号而已,是虚假的。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10「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

         「爱弟兄的……没有跌倒的缘由。」圣徒的跌倒,多是因人──信主的人。如果他爱弟兄,则没有甚么缘由,可以使他跌倒的了。爱弟兄就是保守自己不跌倒。撒但的诡计,就是将忌恨的种,种在人心里,等有机会之时,就使此种发生,叫其他因之而跌倒。「爱弟兄」,不是「爱有的弟兄」。―― 倪柝声

 

【约壹二10~11可见人在光中就不会绊跌;会绊跌,就是说人不在光中,是在黑暗里。如果你的心只要神,不要别的,就没有一件事能绊跌你。就是所有的人都误会你,都轻视你,都反对你,你也不会绊跌。只有一种人是被绊跌的,就是心不向着神,就是心在神之外有所求,有所慕的人。这样的人是住在黑暗里。── 倪柝声

          有爱心的信徒凡事都不亏欠人,且常以为亏欠(罗十三8);他们不会去怪别人轻看自己,没有顾念自己的困难……而是想到自己没有体会别人的艰难,没有尽力扶助需要的人,没有说明主的工作,而常以为亏欠。这种信徒没有绊跌的缘由,不论是被人绊跌或叫人绊跌,都没有推卸责任的借口。但那些没有爱心的人,刚刚相反;他们怨天尤人,不省察自己,反而把自己的失败都归罪于人。这种人必然弟兄,而落在黑暗里。所以使徒紧接着说:惟独恨弟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那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二11下)。

    不知道往那里去,这句话是指一个人在信仰生活,行事为人,或人生观方面,失丢目标,不知怎样选择的意思。注意第1110节有一正一反之比较作用。10节说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没有绊跌的缘由。人若心地不光明,不认识自己,不但别人的恶意含叫他伴跌,就是别人的善意善行,也可能叫他伴跌。这样地在黑暗中,必然对真理产生更多误解和怀疑,他们对于依照主的命令作为行事为人的准则这种人生观,必然不完全信赖。那么,这等人究竟要照着甚么原则做人呢?照着世人只顾跟前利益,不顾道义呢?还是按照圣经的教训用爱心待人呢?是尽情享乐呢?还是敬虔度日呢?……他们因着自暴自弃,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道往那里去了!――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约壹二11「惟独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

         一幅人在黑暗权势之下的图像!「弟兄」,所以他和他所恨的,都是圣徒。但是,他的心思,因为受邪鬼的凭依,所以无论如何,若能败坏他所忌恨的,则甚么代价他都肯出。有时没有如此厉害。然而在谈话之中,不知不觉之时,就生出许多的论断。真的,「住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那里去!」「黑暗叫他眼睛瞎」,不是全瞎,乃是对于这件事瞎了。这是圣徒被鬼所附的景况。―― 倪柝声

          『惟独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换句话说,圣经根本不承认有恨弟兄的事,根本不相信有这一个可能。如果有一个人知道你是弟兄,而他在心里竟然能恨你,这就足够证明他不是一个基督徒;他住是住在黑暗里,行也行在黑暗里。―― 倪柝声

         『在黑暗里行』︰(1)犯罪的(6)(2)恨弟兄的(9)(3)没有去处的;(4)瞎眼的,尚未受到真理的光照。── 牛述光

         不知道往哪里去:描写了诺斯底主义者最终的结果。即他们的恨,弄瞎了他们的眼睛。虽然他们自夸有知识,却是瞎眼的,他们只是具有技术知识,却没能拥有属灵知识。是连自己的无知都不知道的真正的瞎子。从这一点上,属神的真知识不可分割地与爱并行,但世上的知识却不可分割地与骄傲和恨并行。同时本节教训我们,哪怕是间接地也不爱别人的人,不能称为成熟的圣徒。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12「小子们哪,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的罪借着主名得了赦免。」

    小子们原文(teknia)与13节下半之小子们paidia)不同字。前者是本书常用的称呼(参二1,12,28;7,18;4;21),是著者特用以称呼一切受书人的;后者却是这几节中特别用来代表那些灵性幼稚的信徒的。这样,这三种信徒的分法,应从13节开始,先提父老后提少年人,最后才是小子们,顺序以下。而12节的小子们是对全体受书人的称呼。12节下半的你们的罪借着主名得了赦免是总括下文三种信徒而说的。事实上,罪得赦免,乃是一切信徒应有的起码经历。(本节一再地显示本书的信息是以信徒为对象的。)并且这罪得赦免的经历,也是一切信徒应当爱神而不爱世界的共同理由。――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约壹二12~14『小子们』是亲爱的称呼,等于小宝宝、小宝贝,是亲生的、可爱的。约翰把信徒按生命的程度分为三等,父老、少年人、小子。正像一位主的仆人说︰信徒有爸爸妈妈的信徒,有哥哥姐姐的信徒,也有弟弟妹妹的信徒。小子们的光景是罪得赦免(12),认识父(13);少年人是胜了那恶者(13)、心里刚强(14),父老是认识那原有的。── 牛述光

         作者用不同的称呼“父老”、“少年人”和“小子”来劝勉教会中不同属灵程度的信徒。也有人说“小子们”(即“孩子们”)指所有读者,“父老”与“少年人”才和属灵程度有关。神对信祂的人要求虽甚严格,但是因为认识主(“那从起初原有的”) ,他们的罪必得赦免,且能胜过那恶者。──《启导本圣经注释》

         在这里约翰突然转换话题,暂停一直以来的争论,试图为教会建立对救恩的确信。他按照信仰的成熟程度及性格,把会众分为三种类型:①小子们(12)。在14节称之为少年人他们的信仰处于认识耶稣基督和神、罪得到赦免的程度,属于初级阶段。②父老(13,14)信仰稍微成熟,是不被那些否认耶稣的异端所动摇的人。③少年人(13,14):已超越赦罪阶段和与神相交的阶段,靠着强有力的信心战胜魔鬼的人。这种胜利的秘诀是因为神的道存在他们的心里(14)。教会应追求的信仰正是这样的少年人所具备的样式。教会要抵挡魔鬼(彼前5:9),为此需要有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6:17)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13~14约翰在他的书信里,一再的提起父老、少年人和小孩子(小子的原文意思)。这是神家的见证。神的家乃是表显神的爱,神与我们的关系是怎样。我们不能把神的家和神的国、神的房屋混杂在一起,各有不同的重点。『父老、少年人、小孩子』,就是在神家里的长进。── 倪柝声

 

【约壹二14「父老啊,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刚强,神的道常存在你们心里,你们也胜了那恶者。」

         胜撒但的法子,就是将神的话存在心里。―― 倪柝声

 

【约壹二1418十八节的『小子们』与十四节的『少年人』原文是一个字。── 牛述光

 

【约壹二15「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在此世界指世界上的人和敌挡神的罪恶势力,所以世界他们;而主那稣则为门徒祈求,求神使他们虽活在世界,却脱离罪恶的引诱。

    在这里约翰叫我们不要爱世界就是不要爱世界上敌挡神的罪恶势力,这等罪恶的势力包括各种背叛神、高举人的活动;各种宗教上异端的信仰;各种夸耀人的武力、财富、智慧、学问、主义和学说;各种供人放纵私欲的不正当的娱乐;各种激发人的骄傲、仇恨、自私、贪心的试探……。都是我们所不应当爱的世界,是我们心中与父争夺地位的世界――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可见爱父的心,是一种东西,可以放在里面,也可以跑出来的。让这个爱父的心放在里面,就能爱父了。我们必须有一个更好的在里头,爱世界的心才能丢下。神从来没有叫我们摔掉甚么,神乃是把更好的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如果要去得的话,就自然会把许多都丢弃了。信神可以拯救你脱离罪恶,爱神才能叫你脱离世界。所以,我们要让神的爱进入我们里面。── 倪柝声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我们要过脱离世界的生活,要保守自己不受世界的沾染,最上的路,就是爱神﹗惟有爱神,能叫我们不爱世界,而不受世界的霸占和玷污。―― 倪柝声

         『爱』原文是高尚的爱、舍己的爱。── 牛述光

         「世界」这名词在圣经中有三个意思。有时它指地球。很多时指世人。其最广泛的用处是指撒但的国度。── 彭德歌《愿与你相交》

         “世界”指16节所说的世上的情欲、骄傲,也就是罪恶的境界,由撒但掌管。──《启导本圣经注释》

         世界:这里所指世界与约3:16的世界不同,指受撒旦支配的邪恶体系里的世界(5:19;131;4:4)。不要爱:不是指对人有益的圣洁之爱,而是对属世界事物的执着,即对邪恶情欲和自私欲望的追求与享乐(3:19;143)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15~17神的爱在我们心中只叫我们爱弟兄,不教我们爱世界。爱弟兄与爱世界是对立的;爱弟兄就必打开怜悯的心而不贪恋钱财,贪恋钱财就不可能爱弟兄(约壹三16~17)。爱弟兄的心是从神来的,而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财富的虚荣(原文),都是从世界来的。如果我们的心爱这些、充满了这些,弟兄们就不在我们心中了。一人不能有二爱,也正如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 牛述光

         约翰提醒我们不要爱世界,有两个理由:①爱世界与爱父不能并存(15)。②因为住在神里面是永远的,世上的却稍纵即逝,是暂时的(16,17)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16「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

    “肉体的情欲”情欲在这里的意思并非仅指男女方面的情欲,也包括人的一切私欲。

    “眼目的情欲”就是使人在心理上得着欲念的满足。

    “今生的骄傲”就是一切属今生的夸耀。有些人夸耀自己的美色,有些人夸耀他的财富,有些人夸耀他的名誉,有些人夸耀他们的学问。还有不只是荣华富贵方面的夸耀,也包括人为的“善”和刻苦修炼的功德方面。――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

         撒但所编组,而用以霸占人的世界,虽是花花世界,各色各样的事情都有,但这许多的事只分三类,就是:一,肉体的情欲,是叫人的肉体任情纵欲,而有所享乐的。二,眼目的情欲,是叫人的眼目看所喜爱看的,而有所享受的。三,今生的骄傲,是叫人的自己高傲自大,而有所夸易的。

         具体谈论了世界上使人对抗神的三个因素:肉体:指堕落后沾满罪的人类的本性(弗二3;彼前二11)。眼目的情欲:通过眼睛进入的对一切的贪心(3:1-6;5:27-29)。今生的骄傲:意味着过分执谜于世上所有的夸耀或虚浮(119;4:16)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17『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长存。』

         世界是与神为敌的,其上的情欲是与神的旨意相反的。我们在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里有多少,就要过去有多少。我们在神和祂的旨意里有多少,就要长存有多少。

 

【约壹二18「小子们哪,如今是末时了。你们曾听见说,那敌基督的要来。现在已经有好些敌基督的出来了,从此我们就知道如今是末时了。」

    那敌基督的是指灾难中要出现的那一位敌基督者,也就是帖后二34,710大罪人沉沦之子。他最大的特点是高抬自己,自称为神不法(赛十四1315;结二十八15)跟魔鬼的性格相同。

    好些敌基督的,却是指历代以来那些类似敌基督者的人。

    从此我们就知道如今是末时了。这末时与太二十四14末期不同。(原文也不同字)。这末时指靠近灾的末时,即基督教会时代之末后一段时间。太二十四14末期却特指大灾期。

    末期原文telos,在罗六21翻作结局,太十七25翻作。含有到最后要来算账的意思。――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敌基督的』这是一个集体的名词。一个里包括许多个,许多个之后又有一个全面的特出的出现。『敌』原文是代替或反对。── 牛述光

         在基督再来以前,敌基督会出现,并假装是基督,就像要发生的事以前,会先投下一个影子。敌基督出现以前,将有好些假基督出现。他们是假师傅,宣扬假基督和假福音。── 麦当奴《约翰书信》

         “末时“指从基督降生开始,人类历史最末一个阶段。基督再来是“末时”的结束,信徒应儆醒忍耐,等候主来。

基督来前有神的大敌人出来,他名叫“敌基督”、“大罪人”(看帖后二3注)。此人极力敌对基督,希望取代神的地位,受人敬拜。在“敌基督”出现前,还有这里所说的“好些敌基督“,他们的特征是:1,不象信徒,离开教会出去(19节);2,不信神道成肉身(四2),不信耶稣是从神那里来的基督(22节);3,不认神的父(22节);4,没有父(23节);5,是撒谎和欺骗人的(22节)。

约翰时代,这种诺斯底异端的思想很普遍(参看西二8注及本书<参考资料> 。上面说到的敌基督的特征就是诺斯底派的特征,他们反对神 ,可作历代,特别是末世敌基督者的代表。──《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壹二18那敌基督的与好些敌基督的是指什么人?】

答:敌基督的,就是与基督作对为敌的意思。约翰在书信中曾经前后提到五次(约壹二1222,四3,约贰7),但并未说明是谁,只是告诉我们那敌基督者,将要在世代的末了出现,并且在它出现之前,会好些敌基督的先出现在教会中,他是说谎话的,不认耶稣为基督的,不认父与子的(约壹二22),是迷惑人的,不认基督是道成了肉身来的(约贰7)。一般圣经学者,认为约翰所说这类的敌基督者,就是保罗所指的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自称为神的(帖后二3,参三三三题)。这样骄傲自高自大,亵渎神的圣名,实则与魔鬼的性情无异,按启示录十三章提到两个不同的兽,有其共同的目的,就是亵渎神,并与圣徒争战(启十三1671112),这种行为显露亦无疑是敌基督者。约翰同时又说到「现在有好些敌基督的出来了」,这就表示敌基督者不只是一位,乃是众多的,是一种敌基督的运动(帖后二9)。他们是指历代以来那些敌基督的人,用各种形式的表现,作反基督的活动,是存在于每一时代的教会中,魔鬼是借着那些蓄意与神为敌的人,不但是只在宗教的道理阴阳方面,对教会进行诱惑与破坏;同时也要利用政治上的权力与渗透,来反对神攻击基督,与逼迫伤害信基督的信徒。这好些敌基督者的一切行为,在约翰时代,已经出来十分活跃了。——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末时:指耶稣再临之前,敌基督对基督的抵挡行为达到极至(24:23,24;提后3:1以下)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18 “敌基督的好些敌基督的指什么人或什么异端而言?

    敌基督的原文为ANTI—CHRISTOS,意即与基督作对者,英文ANTICHRIST却从原文而来。约翰在书信中曾四次提及敌基督的一词,即二18(两次)与四3和约翰贰书7节。这四节圣经并未附加解释、敌基督的是谁。

    首先我们要明白,约翰所说的敌基督的与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廿四章24节所说的假基督一词不同。

    假基督原文为PSEUDOCHRISOS,意即不是真的基督,不是那将要来的基督,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至于敌基督则不然,他不是要伪装为基督,乃是公开与基督耶稣作对的一位强人

    一般解经家认为约翰所说的敌基督的与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二节所说的大罪人即沉沦之子相同,又与约翰在启示录十三章所说的相同。

    在旧约,则只有但以理书八章所说的小角与敌基督的有近似之处。

    一、大罪人,保罗描写他是抵挡主的,高抬自己的,超过一切称为神的,甚至自称为神(帖后二3-4)。抵挡主的一词原文是ANTIKEIMENOS,原意为敌对者,与敌基督的一词涵意相同。保罗又说这大罪人又称为不法的人(帖后二8),他所作的被称为撒但的运动9节),足见他是真正的敌基督者。

    二、兽、启示录十三章提及两个不同的兽,一个是从中上来(1节),另一个是从冲上来(11节),但这两兽的行动有一共同的目的,即亵渎神并与圣徒争战。因此这两兽的所为,也无疑是敌基督者的动态(6-7)。

    三、小角。但以理书八章所说的小角9节),即那面貌凶恶的王(23节),他的行动也是攻击万君之君(25节),要毁灭圣民(24节),与敌基督者所要做的事相同。

    因此,一般解经家认为约翰所指的敌基督的,乃是一种预告,预指将来那大罪人,沉沦之子,兽,和那小角而言。

    不过,难解之处乃是在这里,因为约翰说:现在已经有好些敌基督的出来了。这就表示敌基督的不只一位,乃是有很多的。

    因此,我们认为约翰在这里所说的敌基督的,不是指当时或后来任何一个人,乃是指一种敌基督运动而言。这种敌基督者的精神,存在在每一时代,魔鬼借着那些蓄意与基督徒作对的人,不论是政治或宗教的,延续着这敌基督者的精神。在约翰时代已有这些敌基督者的活动存在,他们的动态也不外上述的两种,即反对神与伤害信徒。

    我们回顾过去历史的记载,便知敌基督者的灵曾利用君王或政治家来反对教会,但有时也利用教会或其它宗派的有权势者来破坏真正的教会。古代如此,今日亦然,敌基督在这未世,已经进入教会中活动,以致教会多人信仰破产,行为悖逆,陷今日教会于混乱状态。

── 苏佐扬《圣经难题》

 

【约壹二18~27鉴察是否与神相交的第二个标准,即教义性问题。其核心是怎样信耶稣的问题(22),约翰指站在异端那边的人为敌基督,并介绍战胜“敌基督”的两种方法:①外在方面是站稳在耶稣基督的见证,即圣经真理上;②内在方面是完全顺服圣灵的膏抹和引导 <约贰 绪论,敌基督>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19「他们从我们中间出去,却不是属我们的;若是属我们的,就必仍旧与我们同在;他们出去显明都不是属我们的。」

         真正的信心是恒久不变的。真正重生得救的人,会恒心继续为主而活。忍耐到底的(太廿四13),是真正得救的人。── 麦当奴《约翰书信》

 

【约壹二20「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注:或作“都有知识”)。」

    恩膏明显是根据旧约的背景。旧约时代,所有分别为圣归神的,或蒙神拣选而特别受神托付的,都要接受特别配制专为神使用的有油膏抹(出三十2233;参撒上十1;十六13;王下九110)。但使徒未加上任何解释,直接把恩膏用作圣灵的象征。因为新约时代,神不是用属物质的圣膏把人分别为圣,而是用祂所赐给信的人的圣灵,住在人的心中作为印记(弗一1314),把属祂的人跟世人分别出来,凡是信的人就是受了圣灵的人,也就是受恩膏而分别为圣的人。――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当一个人得救时,圣灵就住在他里面,叫他能分辨真理和错谬。「知道一切的事」,并不是指初信的基督徒就有了完全的属灵知识,而是指他们有能力分辨真伪。── 麦当奴《约翰书信》

         “恩膏”指信徒接受圣灵。“圣者”可指基督或父神。──《启导本圣经注释》

         异端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离开教会的相交。异端的教主大部分都是离开教会的人。但并不是“出席教会的人”就都是“参与教会里的相交”。因为真圣徒的标志并不取决于敬拜或奉献金钱、出席教会等外在的宗教行为,而取决于具体跟随耶稣的爱和伦理的实践。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20恩膏是什么?其背景如何?】

    恩膏一词,只在本书二章用过四次(即20节及27节)。原文只有一字,为 CHRISMA(原文只有三次),与基督一词CHRISTOS同一字根,因为基督意即受膏(中文圣经加一字,译为恩膏,但有人主张加一字更佳,译为灵膏,表示此膏是指圣灵而言)

    恩膏与其背景是什么,答案有多种

    一、当时的知识派自称只有他们才能了解较奥秘的事,他们用膏膏的方法将他们的奥秘传授与他们的会员,所以凡受知识派膏膏的人,便因曾受膏而自夸,声称明白一切属灵奥秘

    因此,约翰在二章20节提及那圣者的恩膏,基督徒受了这恩膏,便知道这一切的事(或作都有知识,见小字),所以不必羡慕那些知识派的受膏,他们并不承认耶稣为基督(22节),因此他们受膏,并无意义,对基督一无所知,而且有敌基督的嫌疑

    二、受膏膏是犹太人传统的一种礼,凡为君王、先知和祭司的人,必须先受膏膏,才能执行他们的职务。基督意即受膏者,基督徒也是受膏者之徒,所以凡相信耶稣的人,都已受了膏膏

    但受膏是指什么而言呢?答案也不同

    指受洗加入教会而言,主耶稣在约旦河中受洗,圣灵即降在他之上,以证明他是神的儿子。基督徒受洗时,圣灵也在神前为他加上印记(弗一13),证明这人是神的儿子

    指接受真理的教导而言,当时的基督徒只有四福音为基督徒唯一接受真理教导的课本,每一位信耶稣的人,在教会中接受有系统的耶稣生平的知识,等到相当了解主耶稣的救恩之后,才受洗礼加入教会

    在本章24节说你们将所听见的常存在心里(即上述所听见四福音有关主耶稣的生平),后来在27节又说: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表示这两者是相同的。因此恩膏真理的教导

    古教父伊格那修IGNATIUS)也如此主张,他写信给以弗所信徒时说,信徒是接受教义为恩膏,但受洗则为传授真理奥秘的表示(知识派则以受膏为传授奥秘的必经手续)

    纪元后412年的亚力山大主教长居里耳CYRIL)在他的要道阐征一书中这样说

    每一基督徒应了解其本身为一基督(受膏者)

      借着圣灵的恩赐——

    宣传所学习的真理

      运用所接受的救赎

    建立所笃信的神国。

── 苏佐扬《圣经难题》

 

【约壹二2027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是什么意思?】

答:圣者基督一词原文(),意即受膏者,这恩膏的膏字()是与基督为同一字源,中文圣经加一恩字,译为恩膏。在旧约时代,所有分别为圣归于神的,或是蒙神拣选特别授予圣职的人,如君主,祭司们,必须接受专为神所使用的膏油,为他们膏抹(出卅30-33;撒上十1,十六13),才能执行他们的职务。使徒约翰在此讲到「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小字或作有知识),意思是他直接把恩膏指为圣灵而言,因为在新约时代,神不需要再用属物质的膏油,而是要用祂所赐给人的圣灵。当主耶稣在约旦河中受浸时,圣灵即降在祂身上(太三16);同样信基督的人在受浸时,圣灵也住在他心中作为印记(弗一1314),证明他是受了圣灵,分别为圣属于神的儿女。因他们受了这圣灵的恩膏,便能分辨真伪,被引导明白一切的真理(约壹二202127;约十四26,十六13)。——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壹二21「我写信给你们,不是因你们不知道真理,正是因你们知道,并且知道没有虚谎是从真理出来的。」

    虚谎不单指他们外表的举动,也包括他们的爱心善行,都是虚伪而另有用意的。他们很会投机取巧,见人说话,但不难从他们的行事为人中,发现他们对罪没有感觉,对主没有真正的情感,对神家的利益并不关切。――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约壹二22异端不信耶稣是基督。作者郑重说明:耶稣就是从父神那里来的独生子基督 ──《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壹二23圣父与圣子分不开(约五23;十30),不认子的就没有父,不信子的人不能与父相交(比较二19)。──《启导本圣经注释》

         不认子的:在耶稣的人性或神性中,否认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异端。说虽不信耶稣,却信神之人,都不是信徒,他们显露了自己的无知愚昧。因为耶稣是神与我们之间唯一的中保,若不信耶稣,任何人都不能信父神(14:6)。只有借着耶稣基督才能实现神与人的相交。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24「论到你们,务要将那从起初所听见的常存在心里。若将从起初所听见的存在心里,你们就必住在子里面,也必住在父里面。」

    起初archee是本书常用字(一1;7,13,14,24;8,11……)。使徒指示坚持起初所领受之真道是应付敌基督的要诀,也暗示主的道没有忽是忽非的(林后一17)。――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住在」一词意即将你的根伸进去,好叫你的生命得到滋养维持。── 彭德歌《愿与你相交》

         从起初所听见的:借着使徒们的见证所传的耶稣基督的福音。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2427怎样敌挡敌基督者︰(1)把起初所听见的常存在心里;(2)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心里,恩膏就是圣灵。── 牛述光

 

【约壹二26引诱你们的人:撒但最大的愿望就是引诱圣徒。撒但为此准备的人就是“引诱你们的人”,他们最喜欢使用的方法是扰乱神的道。(林后4:1,2)引诱夏娃时所用的方法也是这种方法(3:1-5)。撒旦虽对耶稣也使用过这种方法,却失败了(4:1-11)。“扰乱神的道”指歪曲那出自美善旨意的神的话语。圣徒若要击败、战胜这些异端的诡计,不仅正确理解和领悟神的话语,也要得到内住在我们里面之圣灵的引导与内在凭据。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27「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

    “恩膏”指圣灵说的(参上文20节批注{\LinkToBook:TopicID=141,Name=3.他們的行事與信仰(2:20-23})。旧约膏油是用以膏抹神所选用来承接圣职的人(包括君王和祭司)。“受膏”表示是经神所特选,并分别为圣的。在新约里,神却赐圣灵当作“恩膏”涂抹每一个信徒(弗一1314),以表示他们是分别为圣对神的人。这圣灵的恩膏只要有真诚的信心就可以接受(加三14;弗一1314),且永远与信徒同在,又在一切事上作我们的训慰师。――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圣灵的膏抹是神对于在基督里每一个婴孩的恩赐(18~19),当我们接受这位作元首的基督时,我们便接受了祂膏油的涂抹。事实上若缺了它,那即证明我们尚未与主有真正的联合呢(罗八9)!约翰告诉我们即使是在基督里为颏孩的,都有这膏油在里面的涂抹。凡事引导我们认识圣灵的旨意。── 倪柝声

         膏油的教训和人的教训完全两样。人的教训是要讲许许多多的理由,是要说许许多多的话,所以问题就很复杂。但是,膏油的教训不是用道理,不是用理由,膏油的教训是借着祂的在那里或者不在那里来教训的。所以,我们的是非是根据膏油的同在不同在,不是根据于有道理没有道理。所有神的儿女,要学习一个功课,就是︰我们在跟从神的事情上,不是讲理由,而是看圣灵给不给我一个滋润的感觉。── 倪柝声

         『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里的『恩膏』,最好翻作『膏油的涂抹』。这是指着圣灵在信徒里面的『运行』(腓二13)说的。圣灵就是膏油,祂在我们里面的运行,就像膏油的涂抹,在我们里面教训我们,使我们在凡事上知道神的心意或旨意。若是出乎神心意的,合乎神旨意的,祂这膏油的涂抹,就叫我们感觉舒服、喜乐、平安、妥贴、滋润。否则,就叫我们感觉不安、不妥、苦闷、不通、难过、枯燥。

         『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住在你们里面,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原文)。『恩膏』原文是『涂抹膏油』,或『膏油的涂抹』。膏油在圣经中是指着圣灵(路四18;徒十38)。所以『膏油的涂抹』,乃是圣灵的运行。圣灵在我们里面运行,像膏油一样在那里涂抹,将主的意思涂抹给我们知道。

         『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按着恩膏的教训,就是顺着圣灵在我们里面的涂抹。住在主里面,就是在灵里和主没有间隔,与主不断的交通。

         『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我们要住在主里面,就必须顺服恩膏的教训。我们一不顺服圣灵的运行,我们和主的交通就中断了。

         『从主所受的恩膏,住在你们里面,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原文)。这恩膏不是偶而来到我们里面一下就去了,乃是长久住在我们里面,所以是长时不断的教训我们。

         在新约时代,神临到人乃是圣灵。圣灵不光是油,并且是膏油。这里不光说到圣灵在我们里面作了膏油,更是说到膏油在我们里面涂抹,就是圣灵在我们里面运行。圣灵不断的在我们里面运行,就维持我们一直留在神的交通中,一直住在主里面。所以维持交通的乃是膏油的涂抹。

         一章说到血的洗净,这里说到膏油的涂抹。血是在消极方面洗去了不该有的东西,膏油是在积极方面抹上了该有的东西。不该有的是罪恶,改有的是神自己。涂辜是为了涂上神的成分,涂上神的自己。这就如人用油漆涂抹家具,结果油漆就涂抹到家具上面来。

         我们寻求神的旨意的时候,应该寻求教会的印证。可是,我们也要防止走另外一个极端。有些基督徒太被动了,甚么事情都要去问教会,都要去请别人代替决定,这是根本违反了新约的原则。我们不能把教会里一班属灵的人看作像旧约里的先知一样,甚么事情都要去请教他们。我们绝不能以教会的印证来代替恩膏的教训。教会的印证并不是先知,它的意思乃是让我们有机会把我们所见的与教会所见的去校对一下,使我们对于神的旨意更有把握。所以,它乃是个人寻求神旨意的保护,而不是个人寻求神旨意的代替。―― 倪柝声

         这里的意思是:基督徒不用在神的话以外的任何教训,作为神的真理。诺斯底教派声称有额外的真理,但约翰表示,信徒不需要额外的真理。手里有神的话语,心里有神的灵,我们已足以领受神真理的指示。── 麦当奴《约翰书信》

         诺斯底异端的一个教训,是使徒的教导并不够,须用他们的隐秘知识来配合。作者说,信徒从圣灵所领受的和圣灵藉使徒所教导的才是可靠真理,已经足够完备;圣灵能说明人认识明白已经启示的真理,使神的话语能在“凡事上”(日常生活与思想上)教导人如何去行。──《启导本圣经注释》

         受恩膏:这里的受恩膏指耶稣所赐属灵的恩膏、即圣灵,不是人的仪式。恩膏指接受耶稣所差派的圣灵(20:23)。圣灵:①住在圣徒里面(林前3:16);②见证基督(15:26);③指教我们一切事(14:26),圣灵是教会伟大的教师<9:17,圣灵充满和圣灵洗礼的差异> ──《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27~28恩膏是一件事,按着恩膏住在主里面又是一件事。这两节圣经除了点出上面两件事之外,末了又点出,『要住在主里面』。

         『住在主里面』,也可以翻作留在主里面。住在主里面的经历,是根据在主里面的事实。你若不在主里面,就无法住在主里面。你是一个得救的人,已经在主里面,现在所求于你的,就是停留在主里面,不要离开。你已经在主里面了,现在你要停留在这一个事实的上面。

         留在主里面,就是和主不断的交通。在主里面是个联合的问题,住在主里面是个交通的问题。交通就是联合的维持、延长。

 

【约壹二28神的儿女须活出公义的第一个理由。因为将来主必再次降临。主的再临:①好像贼一样来到(24:36,44;帖前5:1,2)。②在荣耀中降临(24:30)。③审判善与恶(25:37-46)。④为拯救神的子女而降临(9:28)

         两个试验标准的第三个应用。约翰同时应用了两个试验标准(道德与教义上的),来论证了何为神儿女的真正生活和相交。即①道德标准——是否行义?(28-3:10a)是否相爱?(3:10b-3:24);②教义标准——怎样信耶稣?(4:1-6)约翰通过提出这些问题,阐明圣徒的信仰与伦理义务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前面的1:5-27,主要从原则方面强调了圣徒共同体相交之根据,这一部分则主要从实践方面具体谈论了圣徒相交的具体样式。──《圣经精读本注解》

 

【约壹二29信徒都是神的儿女,神既是公义的,祂的儿女也应度工公义圣洁生活。──《启导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