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第四章拾穗 【雅四1】「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你们百体中战斗之私欲来的吗?」 争战(polemoi)和斗殴(machai)这两字取代了“扰乱”。这些字最常用来形容个人或国家之间动武的冲突。然而以其形而上意义来看,这两个字也可以形容强烈的口角争执。 私欲译自hedone,这字之意只是“享乐”(pleasure),但常带有负面意义,指罪恶的自我享乐(英文“hedonism”从它而来)。在新约中它一直有此负面意义(路八14;多三3;彼后二13)。雅各在此使用这字十分合适,这可由马喀比书四卷一25~26的描述看出:“享乐(hedone)有恶毒的趋向,它是所有情绪中最复杂的一种,在灵魂里它是夸耀、贪恋、渴望尊荣、竞争、恶意;在肉体里它是乱吃、贪食、一味狼吞虎咽。雅各毫无疑问的会在这张名单上加入嫉妒(四2)及自私的野心(三16)。这节开头几个字军事的比方,延伸到雅各对私欲的描写,即它们在“百体中”制造“战斗”。有可能雅各的用意是指个人心内各种私欲的冲突及骚动,但更好是假定“战斗”的物件是人性的较高层次,或灵魂,如彼得前书二11所指。破坏基督徒团契的争吵及冲突,并非来自公义的热情或有道理的热心,应当归咎于自私,自我沉迷的欲望。──《丁道尔圣经注释》 『争战』是指一些犹太基督徒会众,所持续的仇恨。『斗殴』是指因苦毒的积郁而导致表面的决裂。『百体』在此是指身子上的各个肢体。──《浸信会主日学教材》 『争战』polemoi,通常是指规模较大的战争(war),另一『斗殴』machai,通常是指规模较小的战争(battle)。这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争战,也可能是人内心的争战,但基本上主要的是人与神之间的争战。── 苏颖睿《从挣扎到成长──雅各书小组查经资料》 争战斗殴: 因着被肉身私欲所支配的人而发生(加5:15-21)。人只有借着神的恩典才能摆脱私欲的支配。因此真信心应超越世俗的快乐,将关心的焦点对准神(林前10:31)。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1~2】贪妒争竞从私欲中产生(三14~15);从上头来的真智慧能抑制私欲。“杀害”不是指杀人的行动,而是指藏在凶杀行为根本上的那个仇恨(约壹三15)。──《启导本圣经注释》 你们……斗殴争战: 这句子可译为“因为你们贪恋,也得不着,所以杀害;嫉妒、也不能得,所以斗殴争战。”就是说贪欲的结果是杀人,嫉妒的结果是争战。贪恋: 指强烈的利己主义(罗7:7)。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1~3】贪得无厌是人类的劣根性,他们为要达到这种欲望,就不择手段的去争取他们所要求的。以致嫉妒、杀害,又斗殴、争战,结果也得不着。── 张有光《雅各书讲章》 【雅四1~3】私欲的特色是:(1)好战──为权利、金前和性而争战;(2)不能满足──因此杀害嫉妒;(3)不能祷告──只会利用神而不是向神降服。── 苏颖睿《从挣扎到成长──雅各书小组查经资料》 【雅四1~5】圣徒应警诫的罪恶是: ①按着私欲生活;②爱世界;③远离神(魔鬼的诱惑)。这虽是不信者的生活(2:1-3),但信徒也可能犯这种罪。从而我们的真信心须通过在生活中不断为战胜罪而努力的实践来证明(腓3:10-14)。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1~10】四章一至十节,雅各所关心的是三个对我们成为难处的重大项目:宴乐、(1、)世界(4)和魔鬼,(7,)这些必须彻底对付,否则我们将成为淫妇、仇敌和罪人。── WL 【雅四1~17】雅各在前面叙述没有重生者的属世的面貌,在本章更详细地论述这世界的私欲。私欲引起相互的纷争斗殴,诱发灵性的奸淫,尤其不顺从神旨意。与众不同的是,雅各在属灵的层面寻找人们过这种属私欲的生活的原因。那是因为他们骄傲,高举人的智慧胜过神的智慧,且远离神,亲近世界,这是利己主义的罪。因此可以发现,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彻底地否认自己,借着神的话语战胜自我。另一方面,雅各也要通过本章披露那些声称有信心,却继续按着情欲生活之辈的虚假信心的本相。本章内容结构如下:①因私欲而犯罪的生活(1-5节);②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法(6-10节);③骄傲的结果(11,12节);④不顺从神的行为(13-17节)。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2】「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所有祷告的人,祷告,要有一个专一的目标。许多人祷告的行为是有的,但是并无所求。你必须学习祷告专一。神听你,你知道;神不听你,你也知道。拢统的祷告,到实在有需要时就都不行。如果祷告是拢统的,而难处是专一的,那就没有办法解决难处。必须有专一的祷告,才能对付专一的难处。 在神面前,都应当真实的求。许多时候,我们的祷告,都是普通得很,也不痛,也不痒。好像求明天出太阳,你祷告也出来,不祷告也出来,神不必听你都行。这种祷告,只是在神面前说一阵的话而已,并没有说出求甚么。求的意思,就是专一。我们不祷告就不祷告,要祷告,就要求一个专一的东西。许多人祷告的行为是有,但是无所求。―― 倪柝声 『杀害』一词在这里不能认为是杀人的行为,只能说是伤害人的意念,就是『仇恨』。── 安保吾《雅各书的研究》 在希腊文中,『嫉妒』是有炽热如火烧的意思。── 巴勒《践信于行──雅各书注解》 雅各说:「你们杀害。」他说这话时,主要是取其喻意。我们并没有真正杀人,但我们心中的愤怒、嫉妒、残忍,就孕育着谋杀的行动了。──《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雅四2~3】「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祈求包含着倚靠与愿望。只要我们祈求的动机是纯洁的,这就是最好不过的事。―― 倪柝声 『贪恋』(2节)『妄求』(3节)是这种子私人生观的特色。── 苏颖睿《从挣扎到成长──雅各书小组查经资料》 【雅四3】「妄求,」:(1)目的不对,不是为神的荣耀,乃为自己的快乐;(2)目的物不对,是原属世的,不是属灵的;(3)方式不对,不是祷告,而是斗殴忌妒。―─ 牛述光 “妄求”是单凭肉体的需要和喜好,不照神旨意而作的要求(约壹五14~15) ,这是缺乏属灵智慧的结果(一5)。──《启导本圣经注释》 【雅四4】「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注:“淫乱的人”原文作“淫妇”),岂不知与
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 雅各使用“淫妇”为表征,指他的读者是神不忠实的百姓。他们寻求与“世俗为友”,便是犯了“属灵淫乱”的罪,把自己变成神的敌人。从旧约背景的角度来看,这种对立不仅指信徒对神怀有敌意,也指神对信徒怀有敌意。神必定会审判那些不守向祂所起誓约的人。当然,雅各的读者并没有公然的扬弃神,刻意决定去追随世界,但他们的“嫉𤒼”、“自私的野心”以及“不受约束的情欲”表现在“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态度中(三15),也差不了多远。神不会容忍对手的并存;一旦信徒的行径表现出世界的特征,他就是向世界效忠,而非向神效忠。透过刻画出属世行为的最终结果,雅各想要驱策读者的良知,刺激他们悔改。他们需要认清自己自私、争吵的行为是一件严重的问题。──《丁道尔圣经注释》 现代的学者大都倾向以『比喻』来解释『淫乱』,『淫乱』亦即『拜偶像』或『对神不忠心』。──《浸信会主日学教材》 雅各称背叛神的人为『淫乱的人』、『世俗之友』及『与神为敌』。── 苏颖睿《从挣扎到成长──雅各书小组查经资料》 就是这个世界,把生命和荣耀的主钉死在十字架上。事实上,在杀害基督的事上,宗教界担当了主要的角色。因此,信徒竟愿意与这个杀害他们救主的世界携手并行,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事!──《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淫乱的人”指灵性上不忠心和不专一的人,他们贪恋世界不爱神(比较一8;太六24)。──《启导本圣经注释》 淫乱的人啊: 也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但这里的表现手法是隐喻,应理解为对灵性的不忠和背教的象征性语言(何2:2-5;3:1-5;9:1;太12:39;耶31:32;弗5:23-32)。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信徒有两个关心的对象,就是世界和神。真信心的价值是圣徒在世界上按神的标准,选择属天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5】神对我们的爱就象新郎对新娘一样,要求她忠贞不二,爱恋之深达到嫉妒的地步 (林后十一1~2)。作者所说的经文不见旧约圣经。有的解释说这是好几处经文的摘述(包括创六3;出二十3,5;赛六十三8~15;亚一14;把2)。全节经文是要我们明白,神将祂的灵与我们分享,我们若专心照着神的意思求,祂便会答允我们的祷告(参太十八19~20;约十四13)。──《启导本圣经注释》 神所赐……至于嫉妒吗: 这句与旧约里的忌邪的神一致(出20:5)。在此圣灵所忌的对象是我们堕落的本性——情欲。我们的身体是圣灵所居住的圣殿,我们应全力以赴活出圣洁的生活(林前3:16,17)。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5神所住在我们里面的灵,是恋爱至于嫉妒吗?】 答:这两句话是照官话本圣经的译法,恰巧构成了一个难明的问题,这里恋爱一词原文为()即「切慕」之意,与罗一11,提后一4节「切切的想」,林后五2节的「深想」,及彼前二2节的「爱慕」,都是同一个字的意思。因此按照原文又有译作「神所赐住在我们里的灵,是想念(渴望)我们至于嫉妒。」这不是发问的话,乃是直属的语法,我们从这前后的翻译句子。可作两方面的解释: ①神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只会使我们切慕属灵的事,祂决不会让我们去爱慕属世的事,「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雅四4),这是雅各已在上文给我作最好的注解,因此那爱慕世俗以致纷争嫉妒的事,神更不会叫我们去行,因为嫉妒是出于人本身肉体私欲所犯的罪(雅四2;罗一29),为神的灵所禁忌的。 ②神是用厚恩恩待我们,如果我们违背神的旨意,去与世俗为友,犯罪行恶,骄傲自大(四6),甚至亵渎和干犯圣灵的(太十二31,32),则圣灵就为我们担忧而愁苦起来(参赛六三10;弗四30;罗八26),由于祂爱我们以至于带着圣洁的嫉妒,为要完全得着我们,亲近我们(雅四8)使我们离恶向善,成为祂圣洁的儿女。这样的解释,嫉妒却被视为神对我们一种最高尚的爱情(参林后十一2;加四17,18)。 按照旧约圣经几处说到「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出廿5,卅四14;申四24,五9,六15;书廿四12),这「忌邪」一词的原文直译出来,就是嫉妒的意思,神是以这样忌邪(嫉妒)的心意,来表明祂的至深爱情,可能就是雅各所写这一节圣经的本意了。同时也使我们意会到本节上半句中所提到「经上所说」(雅四5上),可能就是雅各所指着引用这些旧约忌邪的教训而言,或者就是指6节中所引用箴三24节的话而已。——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雅四5~6】神寻找并争取人属祂自己,祂的大目的是『要赐更多的恩典』。── 安保吾《雅各书的研究》 【雅四6】『骄傲』一词huperephanos原意是指『一个很想表现出他是高人一等的人』。── 苏颖睿《从挣扎到成长──雅各书小组查经资料》 引用的为《箴言》三34,根据《七十士译本》。──《启导本圣经注释》 【雅四6~10】介绍了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源性治疗方法:①谦卑;②抵挡魔鬼;③通过悔改亲近神。这才是前面所述智者所采取的行为,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今天教会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的智慧不足,而在于真智慧不足。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7】『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我们要知道,对于不应该有的思想,只要抵挡一次就够了。经上说,抵挡就逃跑;而你里面却有一个意思说,抵挡了还没有逃跑,这是撒但说的﹗我们怕魔鬼还留在那里的那一个感觉是虚谎的,不是事实,不是出于主的。如果你相信那个感觉,魔鬼就又回来。所以,我们要学习相信神荣耀的话。第一次的抵挡是荣耀神的名,第二次的抵挡是疑惑神的话。如果你一次抵挡了,第二次你睬也不睬它,你就得胜了。 『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当撒但在环境中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态度应该是顺服神。你如果不顺服神,你就不能抵挡魔鬼。你若不顺服神而抵挡魔鬼,你的良心就立刻出毛病。 这里是说「你们要顺服神」,弗五21说要彼此顺服。顺服神是个人的事,彼此顺服是弟兄们中间该作的。今天在教会里,一件事,只要弟兄姊妹同意,就是宗教的道理也跟从,就是异端的教训也接受。只要是大多数赞成的就跟从。弄到把神的命令,圣经的教训都摔掉。这是一块没有翻过的饼。我们不只在行为上要学习顺服,就是在道理上还得学习顺服。神的话语、旨意、命令,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跟从的。―― 倪柝声 【雅四7~8】注意这两节中的三句劝告的话:『要顺服神』、『要抵挡魔鬼』、要『亲近神』。这些都是真信心的表现,而他们正缺少这些。── 安保吾《雅各书的研究》 【雅四7~11】这里一共有八句箴言,劝人不可骄傲,务须谦卑。1,顺服神;2,抵挡魔鬼;3,亲近神;4,洁净手(外面的行为);5,洁净心(心思与感情);6,要为富足愁苦、哭泣(看五1);7,在主前自卑(自卑的必升为高);8,不可彼此批评。──《启导本圣经注释》 【雅四8】「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 “心怀二意的人”译自dipsychos(“两个灵魂的”),这字雅各早先已用过,形容信心不稳、疑惑的人(一6~8)。在目前这段中,这称呼使人立刻记起那寻求“与世俗为友”之基督徒(4节)的“两面性”。神和“世界”,基督的国度和撒但的国度,将来的世代和现今罪恶的世代──这种基督徒在其间被拉来扯去。容让“世界”诱惑我们,离开对神完全、一心的效忠,就使自己无法忠贞,“心怀二意”,灵性不稳。雅各的读者既表现出世俗典型的嫉妒及自私(参三15),无法行出他们所听所说的(一19~二26),一口两舌(三9~10),彼此争执(四1~2),便犯了持“心怀二意”态度的罪。神所要求他们的是悔改,改变外在的行为“洁净你们的手”及内在的态度“清洁你们的心”)。“洁净”和“清洁”的观念,来自旧约中祭司事奉神的洁净之礼,但此两字均已被用来指道德的清白。另外,将“手”和“心”并列也来自旧约,意指行为和性情。诗人要求那些将站在主面前的人必须“手洁心清”(诗廿四3~4),雅各对那些要“亲近神”的人,作同样的要求。──《丁道尔圣经注释》 『有罪的人』一词hamartolos是指心里刚硬麻木的罪人。Suidas解释这字为『一群喜欢选择与离经叛道者为伍,喜爱生活在腐败之中的人。』 『心怀二意』是指不专一的『两头蛇』,一只脚靠主,另一只脚却是踏着世界。── 苏颖睿《从挣扎到成长──雅各书小组查经资料》 四章八节,双魂即为着神又为着世界而分心。这使人成为淫乱的人(4)和罪人。他们的心需要纯洁,他们的手需要洁净,使他们能亲近神,然后神纔能亲近他们。── WL 【雅四9】『愁苦』一词talaiporein是描述一队缺粮的军队,在恶劣之天气及毫无保障与掩护的环境下。这是指不肯亲近神的人的情形,任魔鬼蹂躏。 我们若体验自己灵性的贫乏时,就会为自己的罪而悲哀、哭泣。他不再自以为满足,沾沾自喜,反而看见自己的景况而愁闷。这样的属神的哀伤,是基督徒成长最基本的因素。── 苏颖睿《从挣扎到成长──雅各书小组查经资料》 你们要愁苦……变作: 这句话里出现的所有动词是过去否定命令式,要求即刻顺从。这种要求意指脱离世俗的享乐主义,而不是指悲观主义的生活(太5:4;路6:21)。另一方面,被世俗沾染的人若要从罪恶中悔改,成为信心的子女,那么哀痛与悔改的眼泪是必要条件<路13:1-9,关于悔改>。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10】『升高』是指『谦卑者所得着的恩典』。──《浸信会主日学教材》 真正的谦卑是从神的角度查看自己。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11】『恶言』这词,从字义上的翻译是说人的坏话,贬低人,意即说别人的谗言,因别人在意见上与自己的敌对,就损坏与诋毁别人的名誉和人格。──《浸信会主日学教材》 习惯性的『批评』,是自我毁灭的行为──不断的论断别人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更浪费精神,甚至容易使人在品格上造成漠不关心。这些时间和精神,可以更好地运用在自我改进上。我们之所以论断别人,乃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别人所处的环境,和神在他们身上的旨意。──《浸信会主日学教材》 『批评』原文『谗谤』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一个意思是『违逆』(against),另外一个则是『说』(to speak)。说谗言的人就是说违逆别人的话的人(参彼前二1)。── Joseph M. Stowell《掌管你的舌头》 『批评』这字是指恶意的话,为要降低他人的人格,又或诋毁他人的声誉。── 周贵发《雅各书──听行并重》 『批评』一词原文其实比批评严厉得多。Katalalein是指在背后说人坏话,甚至出言伤人,毫无顾忌的论断和侮辱。这字又可以解作毁谤,特别是暗地毁谤,中伤别人的名声(林后十二20)。『论断』krinei是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法官,出言审判,判定谁人有罪,谁人无罪,这种自高自大自义的态度,也是一种严重的罪行。── 苏颖睿《从挣扎到成长──雅各书小组查经资料》 “论断”就是“审判”。人如果审判主里弟兄,把自己当成审判者,就是不承认自己是被审的人,看自己高过律法,如同论断律法。既称“弟兄”,就应彼此尊重,彼此相爱。──《启导本圣经注释》 【雅四11~12】论断会使我们丧失与神相交的资格(诗十五1~3)。当我们以我们的舌头摧残神所爱的和神寻求复星的人,我们就是把我们放在与神和神的计划敌对的位置上。── Joseph M. Stowell《掌管你的舌头》 提及有关骄傲的果子。批评: 是逆耳的话语,是损坏他人名誉的话语,意指内容虽真实,但其表达方式粗鲁或不亲切的态度。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12】雅各的意思是,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当法官。── 苏颖睿《从挣扎到成长──雅各书小组查经资料》 【雅四13】「嗐!你们有话说:“今天、明天我们要往某城里去,在那里住一年,做买卖得利。”」 “嗐”(age nyn)RSV译为(come now)在此以单数形式出现,(其接着的“有话说”是复数的legontes),表示它不是真正的命令语。这是一种称呼的形式,也常在别处出现,特别是在“通俗的”希腊文中。它与“你们有话说”合在一起,使雅各的语气显得很率直。他的对象为生意人,他们的特征是深思熟虑、自信不疑、有计划。他们决定往何处去,何时去,停留多久,并有绝对的把握他们的冒险会带来利润。雅各在此所描绘的图画,他的读者十分熟悉的。第一世纪是商业活动的伟大时期,巴勒斯坦的希腊化城市(好比底加波利)满了各种商业活动。许多犹太人在这些来来去去的生意中相当活跃,很多人因商业原因定居在地中海各处。不消说,雅各所描绘的这些人,现代读者也很容易能认出来;虽然现代城市间的距离更远,交通方式更迅速,生意活动不太相同,但雅各的时代与我们时代的基线是一样的──以营利为目的。但如下面经文所说明的,雅各批评的并非营利的动机,他所关心的乃是完全以现世生活为中心所作的计划──这危险是生意人特别脆弱的一环。──《丁道尔圣经注释》 罪的本质,正是强调「我们要」或是「我要」。在以赛亚书十四章13至14节对魔鬼的描述中,正充满「我要」:「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今天,明天……作买卖得利: 这句话并非提倡无计划的生活,而是警诫骄傲的生活,他们不关心神的旨意,认为可以凡事按照自己的计划成就。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13~17】神供应并保守信祂的人。信靠神的 应该不为物质生活忧虑(路十二16~20),连明天如何都不知道的人岂可向神夸口。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要能不自责,方可得神喜悦 。──《启导本圣经注释》 雅各借着描述充满自信的商人,论述那些无视神计划的,属私欲之人生的虚无性和悲惨结果。雅各认为脱离神旨意的人生是:①不确实;②短暂;③虚无。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人生至高的幸福在于遵行神的旨意(诗119:1,2),应把这样的生活放在首位(太6:33)。──《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14】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 用云雾来比喻只凭自己智慧生活的人生之短暂而虚无、不安的状态(诗102:11;伯8:9;雅1:10,11)。在此我们能痛切感受到人生的有限和虚无,同时也认识到活在神里面的人生,才是克服人生之界限的唯一道路(箴27:1)。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15】「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 根据最好的经文版本(以zesomen为直述语态,“我们将活着”,而非假设语态zesomen,“若我们活着”,基督徒应以主的旨意为先决条件,来看他的生命及每一项计划。保罗就是如此,他经常在计划宣教事工时顺服主的旨意(徒十八21;罗一10;林前四19,十六7;参来六3)。然而,诚如加尔文中肯的观察,保罗和其它使徒并不总陈明此条件,重要的是“他们心中已确定了一项原则,即他们不会未得神的允准而做事”。雅各所鼓励的不是嘴巴上念念有词说“主若愿意”,这样很容易变成油腔滑调,毫无意义的背诵,他乃是鼓励真诚的喜悦神对一切事的掌管,以及祂对我们特殊的旨意。──《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们若能这样,就将神摆在祂适当的角色里,成为我们生活中万事的主宰。── Joseph M. Stowell《掌管你的舌头》 神的旨意乃是神的心意。摸不到神心意的,都不是神的旨意,顶多是神的许可。 有时,基督徒会用 D.V 两个字母来表达对神的倚靠。这两个字母代表拉丁文的 Deo volente,意思就是「主若许可」。──《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主若愿意: 这是一个信仰告白,承认我的事情、我的生命都在于主的旨意,从而指出圣徒的正确心志,就是不单单口头上承认,而应在余下的生命中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信仰(腓1:20)。 ──《圣经精读本注解》 【雅四16】「现今你们竟以张狂夸口;凡这样夸口都是恶的。」 多数英文译本建议“张狂”是用来形容“夸口”的态度(参 NIV,“夸口和夸张”;RSV,“你们以张狂的态度夸口”)。但新约中当 en(和合本译作“以”)跟着 Kauchaomai“夸口”时,它总是表明一人夸口的目标,且复数“张狂”,即“张狂的事”(alazoneiais)也支持这种解释。腓力浦译本完美地传达了这种表结果意义:“你们竟如此自信计划你们的将来,以此为傲”。就是这种“今生的骄傲”,这种自满自足、自视甚高的张狂意味,使约翰悲痛的指斥为属世的特征(约壹二16;亦参罗一30;提后三4)。人在计划自己的生活时不仅是不理会神,他们所夸耀的事实上本质便是罪──“我”取代了神,变成中心舞台。这类的夸口是“恶的”,不是因其张狂的态度,乃是因夸口的物件是那些藐视神的张狂之事。──《丁道尔圣经注释》 『张狂』在新约其他地方也译作『今生的骄傲』(约壹二16)。──《浸信会主日学教材》 『张狂夸口』的人对他无法控制的事加以吹牛,而且会承诺远超过他所能履践的事。要知道,对于我们所能作和不能作的事,我们其实没有十分的把握,神掌管我们生活的轨道。 如果我们有人成功了,乃是神细心和明智的设计所致。如果我们仗着自己的能力夸口,我们就成了愚昧的自夸者。── Joseph M. Stowell《掌管你的舌头》 『夸口』一词原文是alazoneia,本指江湖庸医,自夸可医治任何奇难杂症,但其实只是一片胡言。 【雅四17】『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行善乃是人在神面前作人的本分。人若知道行善,而不去行,就是在神面前不尽人作人的本分,所以就是罪,就是在神面前有了亏欠,有了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