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提多书第三章短篇信息

 

目录:

提多书第三章辅读……………………………多三……………………………陈终道

提多书第三章讲义    多三  陈终道

种族的仇视    多三3  慕安得烈

救主的恩慈    多三4  司布真

圣灵在信徒里面的更新    多三5  何晓东

神的羔羊    多三6  慕安得烈

远避无知的辩论    多三9  司布真

亚提马和西纳与保罗的关系    多三12~13  李道生

学习正经事业…………………………………多三14…………………………………

 

 

提多书第三章辅读    陈终道

经文:提多书三章

 

俗世圣徒(三17

基督徒公民的责任:「你要题醒众人,叫他们顺服作官的、掌权的、遵他的命,豫备行各样的善事。不要毁谤,不要争竞,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多三12);我们虽是天国子民,但同时生为世上的人,在国家、政府的管治下生活,有自己所属的民族和国家。虽然传扬天国的福音,为信仰作见证,引导人相信救主等都是我们的天职,但作为公民的基本责任,我们也当承担。保罗要提多提醒众人三件事:

 

(一)对政府的态度:

尊重、合作、守法。当然这是指正常情况下;不过当政府违理管治、施政不公义时又如何呢?保罗在这里没有正面回答。不过,他又提出以下两个原则。

 

(二)生活的目标:

预备行各样的善事。这善事当然不是指一般的善行,而是指神完美的旨意(二10;提后三1617)。换言之,对政府或其他的事情,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成全主的美意。

 

(三)行事的原则:

   不恶意批评、不采取对立态度,我们的做法是不流血和不抵抗。

  「我们从前也是……但祂救了我们……好叫我们得称为义」(多三37):我们要十分彻底地领悟两件事:

  1)我们基督徒与其他的人并没有两样,我们都是可耻的罪人。

  2)找们在神面前得称为义,并且成为祂的后嗣,完全由于神恩典的拯救,我们个人一点功劳也没有,更不是因我们的德行比别人好。若非神的爱,我们会与别人一同在罪中灭亡。故我们对未信的亲友也不能存有轻视心态,相反要关切他们,叫他们与我们同得福音的好处。

    「重生的洗、圣灵的更新」  (多三5):神对人的拯救,由耶稣的死与复活而完成,因教会的传道和圣礼的施行而为人所看见,由人的信和接受而临到人,藉圣灵的工作使新生命活现在人的生活中。

「因祂的恩得称为义……或为后嗣」  (多三7):神的拯救不单将我们过去的罪赦免,今天叫我们得称为义,过圣洁的生活;尤有进者,祂叫我们有盼望,期待未来与主同享天堂的快乐。

 

结束的话( 815)

    「留心做正经事业」(多三8):在克里特这个邪恶、淫乱的社会中,保罗特别注意信徒的生活。信神就是信祂的话,按祂的指示过一个有秩序的生活。在这里保罗提到在职业上彰显我们的信仰。对邪恶不义的世代最有力的责备,不是言论而是行动,尤其在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尽责。「留心做正经事业」可能有两个不同的解释:其一是选择那些对人有益的职业或工作,其二是好好实践那叫别人得益的职责。

    「要远避无知的辩论……这都是虚妄无益的」(多三9):我们的信仰不在乎雄辩。古怪奇突的理论和繁文褥节、神迹奇事等都不是我们所强调的。正如保罗说:希腊人要智慧、犹太人要神迹,我们却传钉十架的耶稣。我们并不高举高言大智,乃是运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林前一18—二5)。我们要记住:那些没有结论和不能达到目标的讨论,只是徒然浪费时间精力的空言,应尽量避免。

    「分门结党的人……」  (多三1011):这是指那些自以为懂得一切真理而目空一切,不考虑其他意见的人。他们将自己所想的强加于别人身上,勉强别人跟随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等人要警戒。如果他们仍固执己见,便要与他们保持距离,免受其祸!

    结束的话:保罗书信结尾常涉及个人的问候和一些信徒的消息。关于亚提马,我们一无所知。推基古是保罗忠信的信差,曾替保罗送信到歌罗西和以弗所(弗六21;西四7)。亚波罗是有名的教师,是我们所熟悉的。至于西纳,保罗称他为律师,这「律师」一诃,如按希腊文一般的解释,是指从事日常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士,但亦可指犹太人的拉比(文士)。如保罗选择前者的意义,则西纳是新约中唯一从事日常法律事务的律师了!

祈祷:求神帮助我,在日常职务中尽忠职守,叫祢得荣耀,叫别人得益处。

 

提多书第三章讲义    陈终道

     经文:提多书三章

 

提多书第三章的主旨,是信徒应有的品行(多三111)及最后的嘱咐(多三1215

 

一、奉公守法(三1

    「你要题醒众人,叫他们顺服作官的、掌权的、遵他的命,豫备行各样的善事。」(三1

    保罗对罗马教会的信徒,也同样地教训他们要服地上政府的权柄:「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么。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罗十三14);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但注意本节末句「豫备行各样的善事」。在圣经中「豫备行各样的善事」,是指神所要我们行的善,亦即遵行神的旨意(弗二10;提后二21;三1217)。所以「顺服作官的,掌权的」,是以那些官和掌权者都是按公正行善,不抗拒神的人而论。倘若政府的命令使我们背弃信仰,则依照使徒和许多古圣徒们的榜样,「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五29)。

    使徒彼得的书信中亦有相似的教训——「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善的臣宰」(彼前二1314)。注意:「为主的缘故」是整个教训的关键;换言之,只要能叫主的名被人信服,得着荣耀,对主福音的见证有利,信徒就应尽量顺服人的一切制度,在国家社会中,成为一个奉公守法的公民。帮助社会的安宁进步,这也是信徒应有之本分。

   

二、柔和待人( 2 )

    「不要毁谤、不要争竞、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多三2

    「毁谤」就是说别人的坏话,使人受亏损。基督徒无论对谁都不可说人的坏话,自己喜欢的人固然不说,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人也不应当说,乃应随时说造就人的好话:「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弗四29)。

    「不要争竞」,毁谤与争竞有关。为着要使自己显得比别人好,往往除了尽量显露自己之外,还要把别人说坏了;所以毁谤和争竞总是连在一起的。

    「争竞」就是不等候神的高举,要自己高举自己:「不要把你们的角高举。不要挺着颈项说话。

    因为高举非从东、非从西、也非从南而来。惟有神断定。祂使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诗七五5-7)「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祂必叫你们升高。」(彼前五6)。

    「总要和平」,和平是圣灵的果子之一  (加五22)。我们所传的福音被称为「和平的福音」:「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弗二17),每一个已经与神和好了的人,也都有责任劝人与神和好:「一切都是出于神,祂借着基督使我们与祂和好,又将劝人与祂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这就是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并且将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们。」(林后五1819);所以不论别人怎样争权夺利,神的儿子「总要和

平」。

「向众人大显温柔」。真正的温柔不是只在某一两个人跟前显得温柔;乃是向「众人」都显得温柔,那才是圣灵所结果子之「温柔」。主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太十一29),所以温柔的信徒是像主的信徒。

 

、圣灵的更新(3-7)

这几节把信徒未重生之前与重生之后的情形作一比较。说明信徒不该像未重生前那样过着各种罪恶的生活;乃当表现神儿女的美好见证。不论对政府,对一般人,都应当如上文所说的,晓得行各样善事,不与人争竞。这样才不辜负神藉圣灵重生我们的恩典,也才足以显示我们是有永生盼望的属神后嗣。

 

(一)重生之前的景况(3)

    「我们从前也是无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样私欲和宴乐,常存恶毒〔或作阴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多三3

   保罗追述已往未信主的情形。在此共提及九项:

  1)「无知」

   指对神的事愚昧无知,对于永死的痛苦与永生的福乐全无感觉。

  2)「惇逆」

   指不服真理,背叛神。不信的人被称为「悖逆之子」(弗二2),心中有邪灵运行。

  3)「受迷惑」

   受罪恶、各种今世虚荣,以及假宗教的迷惑。

  4)「服事各样的私欲」

   未信主之前作各样私欲的奴仆。奔波劳碌,竭尽心思才智,不过为满足肚腹、男女、争名贪利……等各样的私欲,整个人生变成服事私欲的人生。

  5)「宴乐」

    按新旧库译本,及英希对照本之英译,此「宴乐」应与上面私欲连在一起——「各样私欲和宴乐的奴才」。

   6)「恶毒」

    圣经小字作「阴毒」,指深藏不露之毒计,暗中害人。

   7)「嫉妒的心」

    就是不愿意看见别人比自己好的心。有嫉妒的心,就必然会暗中设法陷害自己所嫉妒的人,如扫罗之对大卫(撒上十八630)。

    8)「是可恨的」

    即可恶的。我们本来是值得人憎恨的。

    9)「彼此相恨」

不但自己本身可恨,且彼此相处时,又互相恨恶。根本原因在我们的生命已经败坏。

 

  (二)神恩慈显明的时候(三4

    「但到了神我们救主的恩慈,和祂向人所施的慈爱显明的时候。」(多三4

本节表示,神我们救主要拯救我们的恩慈,早已蕴藏在祂心中;但却照祂的时候逐渐显明出来。对于整个人类救赎计划之实施,神有祂的时候:「但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这样,律法是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加三2324)「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祂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你们既为儿子,神就差祂儿子的灵,进入你们(原文作我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加四46);对于每一个灵魂的拯救,神也有祂的时候,到了祂的时候,「祂便救了我们」(多三5)。

 

(三)重生的洗(三56

    「祂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祂的怜悯,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多三5

   本节提及神的拯救有两个要点:

  1)祂为什么救我们?

    不是因我们有什么好,乃是因祂自己的怜悯。意思与以弗所书二章8 -9章相同:「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2)祂怎样救我们?

    「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

    「重生的洗」是什么洗?

     这一定不是水洗。重生是圣灵的工作,就是从圣灵而生:「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那里来,往那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三6 - 8 )。水洗并无除罪的功效,只求在神面前有无愧的良心:「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彼前三21)。约翰福音三章5节的「水和圣灵生」

之「水」应指神的道而非洗礼。彼得前书一章23节说:「你们蒙了重生……是藉神活泼常存的道」。可见约翰福音三章5节之水实即象征「这」。这「重生的洗」应指信徒重生得救时受圣灵的经历而说。基督由圣灵道成肉身(这是一个奥秘.),教会亦因圣灵的洗而成为基督的身体。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也是一个奥秘:「因我们是祂身上的肢体。〔有古卷在此有就是祂的骨祂的肉〕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弗五3032)——「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林前十二13)。按身体的教会而论,是在五旬节时因圣灵的洗而诞生;按信徒个人来说,是重生时受圣灵的经历,也就是灵洗的经历,使他们成为那已经诞生了的奥秘「身体」的一部份(有关圣灵的洗请参阅拙作《圣灵的工作》)。

    「和圣灵的更新」。圣灵重生了信徒,因而生命首次更新,成为新造的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且又住在信徒心中,使他们的心灵意念都继续获得更新、变化:「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十二2),能以明白神的旨意。

    「圣灵就是神借着耶稣基督我们救主,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的。」(多三6

「厚厚浇灌」就是很丰富地赐下。「浇灌」原文字根ekcheo ,就是「倾倒」,「流出」的意思。在路加福音五章37节被译作「漏出」,约翰福音二章15节译作「倒出」,罗马书五章5节译作「浇灌」。「厚厚浇灌」只是形容神所赐恩膏之丰厚,如膏油倾下来那样;但无理由表示,这是指信徒对领受圣灵方面之另一种特殊经历说的;也不能因此便推想圣灵只是一种流质。「身上」不应被强调为身体上,它的实际意义是指临到我们这个人。

 

(四)永生的盼望(三7

    「好叫我们因祂的恩得称为义,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或作可以凭着盼望承受永生〕(多三7

    本节继续第5节的意思。祂照祂的怜悯藉圣灵重生我们,为叫我们因祂的恩称义。「重生」就是得着永生神的生命。主耶稣说重生是由圣灵而生:「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么。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三3- 5 ),但圣灵所生的是什么生命?主在约翰福音二章15节(即该论题之结语)说「使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这永生

之生命全然是出于神的恩和人的信,不是「我们自己所行的义」所能得着的;故本节下半「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就是可以成为有权承受神属灵产业之儿女的意思。

「永生的盼望」,永生是我们信的人所已经得着的:「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五24)。何以又称为盼望?这盼望是否表示「永生」尚未得着?不是。虽然我们现今已经得着永生的生命,却还未实际进入永生之境界中,乃是仍在物质的世界活着;所以在永世中永生所能享用的福分,对我们来说仍是一种盼望。

 

四、留心作美事(8 )

    「这话是可信的,我也愿你把这些事,切切实实的讲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作正经事业。〔或作留心行善〕这都是美事,并且与人有益。」(多三8

    在教牧书信中,保罗常提及「这话是可信的」(提前一15;三1;提前四9;提后二13)。晚年的保罗,愈多经历救恩的真道,愈觉其真实可信;因而在言谈之中,不知不觉有这种感叹。另一方面,这句话似乎暗示当时的教会对于纯正之真道,已渐感厌烦,而不深切地感到它的可信;因而使徒一再地提醒我们「这话是可信的」。

    「我也愿你把这些事,切切实实的讲明」,怎能切切实实把真道讲明?必须自己先信得十分真切确实。「这些事」,当然是指该章l7节的教训;正如二章15节的「这些事」是指上文的教训一样。

    把真理的道切实讲明的结果,可使那些「已经信神的人留心作正经事」。基督徒若因信靠神而不务正业、不好好作工,将完全误解了圣经真理的结果。他们若明白真理必然会殷勤作工,不求人的济助;保罗对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也有类似的教训:「你们自己原知道应当怎样效法我们。因为我们在你们中间,未尝不按规矩而行。也未尝白吃人的饭。倒是辛苦劳碌、昼夜作工,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这并不是因我们没有权柄,乃是要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效法我们。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因我们听说,在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甚么工都不作,反倒专管闲事。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这样的人,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三712)。

但「作正经的事」,圣经小字作「留心行善」。中文新旧库译本作「留心爱护维持各样善工」,K.卜V.作might be careful to maintain good works,与英希对照之圣经相同。是则所谓「留心作正经事」,不是指普通事,乃是留心作主的圣工。

 

五、远离背道者(三911

(一)要远离的事(9 )

    「要远避无知的辩论,和家谱的空谈,以及分争,并因律法而起的争竞。因为这都是虚妄无益的。」(多三9

在提摩太前书一章4节,六章420节,保罗对提摩太亦有类似的吩咐。犹太人一向重视家谱之探究,以显示自己先祖之光荣。革哩底教会似乎亦遭遇以弗所教会相似的传异端者,因此他们对律法与恩典多半弄不清楚;再加上些犹太人特有的夸口和偏见,以致常引起各种「辩论」、「分争」和「争竞」。这些事对信徒,不论在真理、知识或灵性方面,都是无益的(提前一3-4注解)。

 

(二)要远离的人(三1011

    「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多三10

    10节「弃绝」的原文paraiteomai ,由para (在旁)aiteo{ ()二字合成,是拒绝、请辞、避免的意思。在路加福音十四章18节译作「请(准我)辞了」。在使徒行传廿五章11节及提摩太前书五11节译作「辞」,提摩太前书四章7节,提摩太后书二章23节,希伯来书十二25节均译作「弃绝」。希伯来书十二章9节则译作「求」 ( entreat)

    「因为知道这等人已经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作。」(多三11

11节之「背道」,原文ektrepho ,由ek ()strepho(转)二字合成,新约只用过五次,有转出,转弃,转离等意。在提摩太前书一章6节译作「偏离」,提摩太前书五章15节译作「转去」,提摩太前书六20节译作「躲避」,提摩太后书四章4节译作「偏向」,希伯来书十二章13节译作「歪脚」;只有本节译作「背道」,语气似乎译得太重。这些分门结党的人,尚未能与「离道反教」之人同列,乃是「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作」的人。对于这等人应当推「辞」他,其意大概指应拒绝和他们合作,不许他们参与圣工活动,或对他们请求约帮助予以推辞。

 

六、速到尼波哥立(12)

    「我打发亚提马,或是推基古,到你那里去的时候,你要赶紧往尼哥波立去见我。因为我已经定意在那里过冬。」(多三12

    「亚提马」( Artemas ),圣经他处未有提及他的事,其名字的意思是「底米丢女神所赐的」。看来在他还未信主之前,是拜偶像的,也许在保罗于以弗所布道时才信主的(徒十九章全)。

    「推基古」,保罗第二次游行布道回程时,他的名字列于保罗的同工之中(徒廿16)。保罗第一次在罗马下监时,他就曾受命把以弗所书及歌罗西书带给小亚细亚教会;而保罗的第二次在罗马下监,他仍是保罗的忠心同工,并受打发到以弗所接替提摩太的工作,好让提摩太可以赶到罗马与保罗相见。(提后四12

     在此说:「我打发亚提马,或是推基古」,看来保罗已打发亚提马去革哩底;故提摩太后书四章12节中,推基古才被打发到以弗所。

「你要赶紧往尼哥波立去见我」。尼哥波立是马其顿西南方的一个海口,靠近亚该亚。此时保罗似在前往马其顿途中,所以要提多赶紧到尼哥波立与他相会。按提摩太后书四章19 21节的记载,大概保罗在尼哥波立与提多相会,即一同继续南下至哥林多,又转往米利都,准备去以弗所与提摩太会面《提前三14):但在未到以弗所之前,即再度被捕,交回罗马狱中。其时保罗知道自己殉道期近,便写了提摩太后书,并重新打发同工至各工厂。

 

七、为亚波罗送行(三1314

    「你要赶紧给律师西纳,和亚波罗送行,叫他们没有缺乏。」(多三13

    注意本节末句「叫他们没有缺乏」,说明了为什么保罗要提多为律师西纳和亚波罗送行的原因。其意是要提多留意他们的需用,在送行时顾念到他们行程中的费用,不叫他们缺乏;注意,保罗叫一个传道人顾念一个律师,叫他没有缺乏。

    「并且我们的人要学习正经事业,〔或作要学习行善〕豫备所需用的,免得不结果子。」(多三14

此节在新旧库译本中译作「连我们的人,也要为着诸般的需用,学习实行维持各样的善工」。这样14节是与13节紧连的,它不是指一般信徒要学习正经事,预备所需用的;乃是指保罗的同工们,在工作上,要学习信靠神,以维持工作的需要。神的工人不但要学习为自己的生活信靠神;也要学习为工作的需用信靠神,才不致于不结果子。

 

 八、问安与祝梼(三15

    「同我在一处的人都问你安。请代问那些因有信心爱我们的人安。愿恩惠常与你们众人同在。」(多三15

全节比较特别的是「请代问那些因有信心爱我们的人安」。这是所有保罗书信中没有用过的。这句话与约翰壹书五章1节:「凡信耶稣是基督的……也必爱从神生的」,意思十分接近。信心是爱心的根基(弗三17),信徒所以爱主的仆人,是因为从他们所传的道中得着信心,领略了基督的爱,所以才会爱从神而生的人。保罗这句话,似乎暗示有些人虽然也装着爱他们的样子,却不是真心爱他们。那些人并非被主所感动,因爱主而爱主的仆人;乃是分门结党另有企图。所以这句话把问安的祝祷的范围缩小了;只对信徒而发,并不包括传异端者在内。

 

问题讨论

(一)圣经教训信徒当顺从掌权者有无范围,有何其他类似教训?

(二)毁谤与争竞有何关系?信徒当如何待人?

(三)信徒未重生之前的景况如何?

(四)什么是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

(五)「浇灌」在圣经中还有什么其他译法?圣灵只是一种流质吗?

(六)「永生的盼望」这句是否表示信徒还未得永生?

(七)怎样把真道切实讲明?

(八)保罗要我们远离什么事?什么人?何故?

(九)保罗为什么要提多弃绝分门结党的人?

(十)尼哥波立在什么地方?保罗与提多会合后准备到那里?

(十一)保罗叫提多要顾念律师西纳和亚波罗,叫他们没有缺乏。有何要训?

(士一)本书之祝祷语中有什么特别的句子?

 

种族的仇视    慕安得烈

经文:提多书三章3

 

    「我们从前也是无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样私欲和宴乐,常存恶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多三3

    这节经文对人性的败坏、社会的黑暗有多深刻的描述,这情形甚至比动物的世界还丑陋。为什么呢?都归咎于亚当的堕落!想想该隐,神所造的人——亚当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竟流他兄弟亚伯的血,成了人类史上第一宗谋杀案的凶手,「他从一开始就在撒旦的势力下,是杀人的凶手。」「神看到大地充满了人类的罪恶,人心各样的思念也充满了恶。」难怪神要用洪水毁灭大地,然而洪水之后,发现人还是在罪恶的权势之下。

    难怪原来植于人心的同胞之爱,会发展成对其他国民的仇恨;对国家民族的爱竟然成为种族之间仇恨之源,引发成流血冲突、战争对立。请看南非这儿,神把黑白两族摆在一块,不同肤色的孩童一起就学,为要看基督徒能否发挥基督之爱,克服种族之间的成见,以证明:「无论希腊人、犹太人,化外人或文明人,为奴的或自主的,在基督耶稣里都是合而为一。」

    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空间,让教会的传道人宣扬这个资讯——神的爱,来证明神的大能,可以将种族间的仇恨,转变成为弟兄之爱,神无限的恩典是可以成就这事的。

    每位弟兄姐妹都要有这样的使命感,不但为自己祷告,也为弟兄姐妹们祷告,免得神的应许因我们的不信而落空。

祷告:「喔!神啊!愿祢属天的大能将祢的大爱彰显,并让祢的大爱充满占有我的心!奉主耶稣圣名,阿们!」

 

救主的恩慈    司布真

经文:提多书三章4

 

    「我们救主的恩慈和祂向人所施的慈爱。」(多三4

    救主向祂深爱子民所施的慈爱是何等甜美!当我们停下来思想神许许多多奇妙慈爱的作为,不禁要满心欢喜快乐,高声赞美。谁能消受得了神的大爱呢?谁能承受圣灵乐意赐下的恩宠呢?若你深切体会到这点,就知道这种福份是何等荣耀!

    当我们的心能敏锐地去辨识救主所赐的恩典,有智能去评估它的价值,也有时间去默想它的福气,你就能越加亲近主。但谁能尝到与主同在的甘甜与美好?这是神为爱祂的人所准备的上好福份,但可惜只有少数人得其个中滋味。

    喔,打开约瑟的仓房吧!你会发现数不清的米粮储存在那儿,那是一种会将你淹没的惊奇与大爱!借着信心的眼睛,我们看到天上仓房也装满了无数的珍宝,那是你心里所未曾想过的,但是等你上了天堂亲眼看到,你会对神为爱祂的人,所准备的丰盛荣美,而惊奇地无以复加,满心感谢祂的同在与宏恩。

 

圣灵在信徒里面的更新    何晓东

经文:提多书三章5

 

   「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祂的怜悯,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多三5

    圣灵在我们里面所作的更新工作,不只是在我们刚刚得救的时候。不错!我们得救,圣灵就更新了我们,使我们成为一个新的人。但是不就是到此为止,圣灵还是要继续不断地在我们里面做那更新的工作。一个基督徒属灵的生命必须要天天更新的。常常我们遇到一些基督徒,你和他们一交通,你就会发现到他们里面很旧,他讲给你听的那些见证,都是十多年以前事,最近的都没有。我认识一位主内弟兄,他告诉我以前读圣经时候,一直有亮光,越读越有味。现在呢,好像在读历史一样了。

    我在准备主日讲章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错误感觉。老是讲这些道理,信徒岂不是要听厌了吗?应该找新鲜一点道理来讲。事实告诉我,只有这些旧的道理人听起来才有味。换一点新花样反倒是弄巧成拙。问题不在乎这道理是新还是旧,而是里面有没有圣灵更新的工作。每个主日所讲的道内容你不告诉我也知道。总不外乎信耶稣得永生,和过一个圣洁的基督徒生活等等这一类的资讯。但是上一次听和这一次听味道却又不同了。我们听道不单是明白和不明白的问题。道理我们早已经明白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听。因为神的话除了我们明白以外,还要做一个更新的工作,再听一次,就再更新一次。因此在你的里面那个生命一直保持是新的。

    我们吃肉要吃新鲜的,呼吸空气也要呼吸新鲜的。这样我们的身体也才能保持健康。同样的如果我们里面的那个属灵的生命不新鲜,我们的属灵生活也一样是不健康的。

不单是听道如此,还有参加查经聚会,交通聚会,祷告聚会也一样是为保持你的生命新鲜。信徒们一同查考神的话,圣灵一做工,大家就新鲜起来了。信徒们在一起交通,谈属灵的话,和属灵的事,你一句,我一句,马上圣灵一作工,各人里面就新鲜起来了。各人自己日常的灵修也是一样,天天祷告,读经,里面的圣灵立刻作工,马上就新鲜起来了。所以圣灵借着信徒们日常的祷告和读经,再加上信徒们在一起有交通,查经的祷告,还有主日的听道,在信徒里面作更新的工作。但是今天我们看见很多又老又旧的信徒。为什么他们会又老又旧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日常私生活中没有让圣灵更新。自己日常生活中有没圣灵的更新,他去参加聚会,把旧的东西带了去。你带来是旧的,我带来的也是旧的,加在一起,整个查经,交通,祷告聚会也都是旧的。我曾参加过不少这种旧的聚会,在没有开始聚会之前,大家谈世俗上的事情。聚会时候变成一种应付的局面,像小学生上课一样。聚会一完了,大家又谈世俗的事。主日听道也是一样,因为你平时没有圣灵的更新工作,主日听起来也会打瞌睡,左耳近右耳出。

 

为什么我们平时没有被圣灵更新呢?

(一)对属灵的事不追求,不看重。

如果我们得救之后,我们还是对世界上的事情感兴趣;不看重,不追求属灵的事,圣灵就不能在我们里面作更新的工作。我们虽然也有祷告和读经,这只是一种形式,因为你没有一个亲近主的心,主怎么会来亲近你呢?一个被圣灵常常更新的人,他必须把天上的事情摆在第一,世上的事情摆在第二,世上的事情不是不管,而是摆在第二位。

 

(二)罪没有对付,一点点的小罪不去对付,都会拦阻圣灵的更新工作。

有不少信徒都认为大罪不犯就可以了,至于那些小罪则无所谓。无所谓!无所谓!却阻挡了圣灵更新的工作。

 

(三)想自己没有死在十字架上。

一个高抬自己的人,圣灵很难在他身上作更新的工作。因为他对任何属灵上的事情都有他自己一套看法。他要神来顺服他,成就他自己的意思。我们这个老自己是旧的,因为是从老亚当那里传下来的,如果不用十字架来对待,怎么会有新的人产生呢?

 

(四)对将来的事不存一个盼望的心。

    很多信徒对主再来,和新天新地,以及被提这件事并没有丝毫盼望的心,好像有没有都无所谓,只要现在生活能过得舒服就心满意足了。共产党徒为什么会那么地活跃?因为他们不满现实!他们都有一个理想,盼望有一天这个理想能够实现。我们基督徒所犯的毛病是太满足现实了!

对神所应许我们的那个新天新地,一点兴趣都没有。你既然对现实那么满足,圣灵怎能在你身上更新呢?

 

(五)不想与主亲近。

    很多人信耶稣都是想取得一个保障,只是在患难时才用的。平时与主一点关系都没有,既不谈话,也没有来往。有的信徒把主当作一个求心愿的对象,和佛教徒上庙求佛一样。天天祷告都是求主保佑我这个那个,赐给我这个那个。所求的都讲完了,祷告也就结束了,天天都是如此。我们与主乃是父子的关系,父与我们同在,是我们的福气。一个信徒若不感觉到主同在那种甘甜喜悦,他也就不能让圣灵更新他自己。

我们再反过来说,一个常常被圣灵更新的人,他也常常不断地把自己钉死,不断地亲近主,不断地盼望将来所要得着的那永生福分,不断留意属灵的事情,不是认罪认一次,钉死只钉一次,亲近主只一次就够了,我们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那肉体还是活着。这两种常常把那些旧的东西混到我们生活里面来。所以我们要靠着主的能力,常常更新,更新,如果我们稍微随便一下,那些旧的东西就会充塞我们,使我们便成一个冷淡退后的基督徒。

 

神的羔羊    慕安得烈

经文:提多书三章6节;罗马书八章6

 

    「圣灵就是神借着耶稣基督——我们救主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的。」(多三6

    「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八6

    借着神的羔羊——耶稣基督——对天父完全的顺服,神的心意得以成就,耶稣成为堕落人类的心灵之光,祂的柔和谦卑也得以成形在祂儿女的身上。想到这位荣耀的神,竟然愿意如此亲近平凡的世人,就感到倍受恩宠及无比安慰!

    「钉死老我,向神而活。」,是痛苦的,但也是蒙福的;是椎心的,但也是快乐的;因为无论何往何在,都可以求圣灵内住我心,管理我全人,并驱走黑暗。除神以外,无人可以将老我治死;除神以外,也无人可以夺取我心;阴间的势力无法辖制我,光明的天堂却临近我,因为神与我同在。愿我每一句话、每个眼神动作、每个思想,都在圣灵的管制下,而不是出于自己的私意,让我的灵魂完全安息在祂手中,祂的谦卑忍耐、荣美形像,也深深吸引我的心,赶赴那羔羊的喜宴。

    这羔羊的喜宴,象征着我与耶稣之间紧密相连的开端;换句话说,那是我心中永恒爱之火花的诞生,我一旦得着祂的内住,我就感到我前所未有的平安喜乐。

    若你完全降服耶稣,选择跟随耶稣脚踪,走那忍耐、谦卑、柔顺的道路,你就得着新生命;反之,若你偏离这道路,选择归荣耀给自己,那么你就是走向通往死亡的道路,因为若不是由圣灵掌管的新生命,而是由情欲老我掌管的旧生命「最终必走向死亡。

祷告:「神的羔羊啊!祢有能力让我讨厌败坏的老我,向往祢柔和谦卑的性情,愿祢的叮咛常响在我耳际:『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太十一29)就是因为耶稣基督绝对的谦卑,神才高举祂;惟有我们不断的渴慕那柔和谦卑的生命,我们才能找到灵里真正的安息。奉主耶稣圣名,阿们!」

 

远避无知的辩论    司布真

经文:提多书三章9

 

    「要远避无知的辩论。」(多三9

    人生苦短,何须在无关紧要的事上大作文章,或与人道长论短。教会行善都来不及,怎可将有限的精力,花在为鸡毛蒜皮等小事争吵不休,即使辩到你胜我负,对双方而言,又有什么益处?也不能在知识和爱心上,更增加一些。

    属神的奥秘事,不同学派对预言的解释,或是圣经上没提到的论点,为此辩论而伤了和气,实在愚蠢且没必要。智慧人要竭力避免此类没有定论的话题,既不需发问,也不要试着去解答。

    至于有些事关系得救真理的问题,却得认真诚实地去面对它。比如说:我真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我的心意更新而变化了吗?还是仍顺着血气私欲行事?我有没有在恩典信心上刚强?我的言语行为合乎圣徒的体统吗?我有没有盼望主的再临?并且按着神的心意服事祂?我能更多地为神做些什么?

这些问题常是你思想的主题吗?是你生活中努力的目标吗?让我们竭力与众人和睦相处,远避无知的辩论,凡事谦虚温柔,在团体中如盐作调和的工作。

 

亚提马和西纳与保罗的关系    李道生

经文:提多书三章1213

 

    亚提马Artemas——意指亚底米女神所赐的,或健全者,此人在其他经文未见题过。保罗自己预备到尼哥波立过冬,要提多到那里去会面,就打发亚提马或是推基古到革哩底去,代替提多的工作。外传说亚提马曾经作过路司得的监督,我们相信他是保罗第一次坐监得释放后的同工,或许他这一次之行,就完全接替了提多在革哩底的职位,深为保罗所推重。

西纳Zenas—意即丢斯所赐的,此人是作律师的,在别处也未曾题过他。律师一词,在四福音中译为律法师(太廿二35;路十25)。律师西纳可能是与福音书上所说的这律法师相同,他或许就是犹太的文士或指希腊民间的律师,为人解释律法的问题。保罗吩咐提多要赶紧给他和亚波罗送行,叫他们在生活物质上没有缺乏。可知这两人是保罗所亲爱的同工,保罗写给提多的信可能就是他俩带去的。且又速速转往别处传道去了,或是以后也要来与保罗会面,则未可知。

 

学习正经事业

经文:提多书三章14

 

「并且我们的人要学习正经事业,预备所需用的,免得不结果子。」(多三14 )

当我读到这节主要的经文时,其中的动词「学习」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字的希腊原文就是Manthano,用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养成一种习惯、要习惯……」。使徒保罗究竟要「我们的人」学习什么?他要他们学习「维持正经事业」。为基督进行的每一种活动都是要予以维持的,但是就是不会有一致的行动。我们一定学习它;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要如何学习呢?从实践中去学;从做的过程中去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这样学习。毫无疑问地,有很多的「尝试与错误」,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透过教育与训练就可以免除那一缺失。一日理论成立了,实习就变成了挑战。我们都知道,一位牧师或医生在学校里得到「优等」,但是一到校外就不见得能「学以致用」。于是「做」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我们从做的过程中去学,就不会找借口使自己不合格。如果某人有一个需要,我们就要满足它。如果某人需要帮助,我们就要尽力地去协助他。因此,「我们要行道,不要单单要听道」(雅一22)。

    保罗说我们要行善,并将这种行善视为基督徒生活的自然结果。我们就是要结果子。

祷告:父啊,求祢帮助我们一心一意实践祢的话语,不仅在口头上,也要在行为与真道上。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