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帖撒罗尼迦前书全书综合短篇信息

 

目录:

帖撒罗尼迦前书导读     帖前一—五      (李道生)

耶稣再来与基督徒的盼望    帖前一10;二19;三13;四1617;五23(谢鸿范)

耶稣再来!  帖前一10;二19;三13;四1617;五23 (计志文)

圣洁的神   帖前三1013;五2324      (慕安得烈)

基督的复临    帖前四13;五11      (周志禹)

 

 

      帖撒罗尼迦前书导读    李道生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一—五章

 

一、内容要义

    本书系列为保罗书信第八卷(罗,林前,林后,加,弗,腓,西,帖前),其重要内容,系记述保罗为信徒信心生活感恩,见证自己传福音所受的劳苦,信徒为道所受的苦害,为门徒稳固喜乐的感谢,劝勉信徒远避淫行,为死了的信徒慰语,等候主的再来,劝勉信徒儆醒谨守,追求良善,全然成圣等事,本书每章均有论到主的再来要道,给信徒带来喜乐有福而荣耀的盼望。

 

二、本书著者

    系保罗所写,是他与西拉提摩太联名的一封书信(帖前一1),其目的是在提示主再来的教训,纠正教会信徒对于重要真理错误之见解。西拉——意多树的,是犹太人(徒十六20),为耶路撒冷教会议会所拣选的首领之一,他也是先知(徒十五2232),后为保罗拣选作布道的同工(徒十五40),又拣选了提摩太同行,他们在腓立比传道时,保罗和西拉被打下监,半夜祷告,监门全开,使禁卒全家听道受浸归主,他们因是罗马公民,亦得释放出监(徒十六14121940柏),就来到帖撒罗尼迦讲道,其行踪事迹续有记实(徒十七101415;十八15;林后一19)。西拉之名字,在前后书中与保罗同列(帖前一1;帖后一1),彼得称西拉为「我所看为忠心的兄弟」,为彼得所可信托的一位带信使者(彼前12)。

 

三、时地对象

    本书约在主后五十二至五十三年间,保罗在哥林多传道时写的,(帖前一1;徒十八1115),其对象是给帖撒罗尼迦的教会,要那里门徒念给众弟兄们听(帖前一1;五27),本书被公认为是新约全书中最早写成的一封书信,为信徒人人必读之书。

 

四、著作原因

    保罗约于主后五十一年,第二次旅行布道时,和西拉在腓立比传道受辱,被打下监,出监以后,就往相距约三00里以外的帖撒罗尼迦去,一连三个安息日,在犹太人的会堂讲道,有不少人信主(徒十六222440;十七14)后来被逼出境,就去西部五十里偶外的庇哩亚传道,又引起骚动,不久保罗先行来到南部二00里外的雅典,后召西拉和提摩太到此(徒十七1016)。保罗因听教会情形,非常挂念,于是打发提摩太往帖撒罗尼迦去,自己却留在雅典(帖前一3;三12),后因雅典工作效果不佳,于是来到哥林多(徒十七2123;十八1),时提摩太从帖撒罗尼迦返回,带来一些好的消息报告(帖前一3;帖前二13;帖前三69),且知那里信徒正受逼迫,以及有人误解主道,对于主的再来真理起了疑惑,认为已死之人,不能得着主的祝福(帖前一6,二14;三34;四351317),因此,就写了这封书信,给他们带来一番安慰和劝勉。

 

五、主要信息

    本书主要信息,是论到基督再来的预兆,在本书每一章中皆有提及(帖前一10;二19;三13;四1418;五223),基督再来,降生,钉死,复活,升天,再来,是神的救恩完全计划,为信徒五大根基信仰,就再来之信息,在新约全书二六O章中,曾共提到三一八次,平均每加节中,就有一节是论此事,因祂的再来,是信徒永远的盼望,此信息之重要性可知矣。

 

六、分段纲要

    本书共五章,根据内容要义,可分为五大段如下:

    (一)基督再来与盼望 110

    (二)基督基督再来与工作  120

    (三)基督基督再来与圣洁  1—四12

    (四)基督基督再来与被提  1318

    (五)基督基督再来与儆醒  128

 

七、关系书卷

    本书旨在启导信望爱的生活,尤以论及基督再来的要道,给人信心最大的盼望,为全部圣经最重要之真理,为新旧约的秘钥(帖前一310),信徒领受坚信此一真理,则能领受坚信全部圣经真理,故本书与全部圣经,都有密切的关系。

 

八、研读提要

    本书开始,保罗就为门徒的信心,爱心,与盼望感谢神,不住的纪念他们,这信、望、爱三方面,乃为信徒信仰生活的重点,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37节,歌罗西书一章45节,本书一章3及五章8节,同样的提到,在其他书信中,也有许多解释和劝勉,这是读习本书先要领受的。

  (一)基督先将本书读习一遍,将各章所论基督再来重要启示和教训,多加思想和领受(帖前一10;二19;三13;四1418;五223),并查考旧约及新约有关此事预言预兆,必有更深的认识。(赛六三l6;六四1;但七1314;:亚十四459162021;玛四1-35;三1718;太廿四392931;廿五3134;廿六64;可十三2429;路廿一2328;约十四13;徒一11;帖后一710;二12;来九28;彼后三813,启廿二71220)。

  (二)基督在本书第一章中,提到传福音是在言语,权能,圣灵,和充足的信心,第二章提到把福音托付我们,就照样讲,不要讨人喜欢,乃要讨神喜欢,并见证没有用过谄媚的话,没有藏着贪心,没有向人求荣耀,存心温柔等(帖前一5;二4 7),这些要求和见证,十分重要,为今日信徒所当读习追求和共勉者。

  (三)基督本书笫三、四章中,讲到受患难原是命定,靠主站立得稳,彼此相爱,心里坚固,成为圣洁,远避淫行,要立志作安静人,亲手作工,行事端正,为信徒应有常存的心志,保守的生活,和学习的功课。(帖前二9—五122326)。

  (四)基督本书第五章中,论到光明之子,总要儆醒谨守,追求良善,要常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这是信徒正常生活的秘诀,须读习遵行,好得无比。

 

九、注意要点

    在本书中,提出几件比较需要领受和明白的地方说明如下:

    (一)基督保罗述说在大争战中,把神的福音传给帖撒罗尼迦人,疼爱他们到达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了,保罗辛苦劳碌,昼夜工作,不叫一人受累,向他们信主的人,是何等的圣洁,公义,无可指责(2810),如此赤胆忠勤,真情爱心之流露,高尚品格之表现,令人感动深思效法。(林前十一1;罗十五5 )

  (二)基督「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帖前二16),保罗意指犹太人因杀害基督,反对福音,逼迫信徒,一定要受末世的审判,亦即如他在上章所说「那将来的忿怒」(帖前一10),这都是要到主的再临时,所要施行全地上的刑罚(帖前四1617;启廿1115)。

  (三)基督「论到睡了的人」,或「在基督里睡了的人」(四1314),皆指基督徒之死的说法(参太廿七52;约十一11;徒七60;林前十五61821),因信徒之死,不过如同睡觉一样,没有惧怕,在基督里与祂同在,得享安息了(腓一2123)。

  (四)基督在前后两书中,皆有论及主的降临信息(帖前一10;二19;三13;四1418;五223;帖后一710;二1),或称二次降临(来九28),亦即主自称祂的再来(约十四3;参启廿二7),祂再来之时,天地之间将有许多重大奇事发生(太廿四2930,31;廿五31;彼后三1012;林前十五5052;犹14;亚十四5;启十九1121;徒一912;亚十二10;十三19;十四45;赛六三16;珥三113;启廿16)

  (五)灵、魂、体是人的本质三原素(帖前五23):灵,是人与神有直觉交通的功能,人有敬神之心,有是非善恶与荣耀羞耻之心,皆是出于灵的表现;魂,是处于灵和体的中间,人有爱情,欲望,痛苦,欢乐,意志,皆是出于魂的表现;体,是包含人的肉身百体,对于人与一切事物,发生触觉感官作用,人是由这三种成分组成的。

 

十、史地简介

    帖撒罗尼加——意即胜利,在保罗时代,是马其顿省一个重要城市,约在主前三一五年,马其顿王卡山德Cassander振兴此城,以其王后帖撒罗尼迦之名称之,此后乃希腊王亚力山大同父异母所生之妹,主前二八四年,罗马人选立此城为马其顿省首都,至主后四十九年,该撒与庞贝将军Pompey发生内战,战争停止后,被立为弗里敦,该城座落于爱琴海之西北隅,面临美丽港口,位于肥沃多水之平原上,至今仍属于希腊国,但已被称为撒罗尼迦Saloni,为希腊东北通往土耳其舆南斯拉夫的要冲,是一个极其繁荣的城市。

    帖撒罗尼迦教会,是保罗离开腓立比以后,第二次出门旅行布道时所建立的,约在主前五十一年,当时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传道受辱,被打下监,出监以后(徒十六222440),就往帖撒罗尼迦去,有三个安息日时间在犹太人的会堂讲道,得不少人信主,从此就奠定了教会的基础。(徒十七14),后来被逐出境,就往庇哩亚地方传道去了,其布道行踪大都记在使徒行传里。

 

     耶稣再来与基督徒的盼望    谢鸿范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10节;二19节;三章13节;四章1617节;五章23

 

    「等候祂儿子从天降临,就是祂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甚么呢?岂不是我们主耶稣来的时候你们在祂面前站立得住么。好使你们,当我们主耶稣同祂众圣徒来的时候,在我们父神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复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一10;二19节;三13;四1617;五23

    耶稣并不是仅有一个「寄妙」的空名字,事实上她的一切都充满了寄妙。如祂道成肉身藉童女降生的奇妙,受洗圣灵入住的奇妙,在旷野受试获胜的奇妙,传福音行神迹的奇妙,被卖受死的奇妙,复活升天的奇妙,和第二次再来施行审判的奇妙。

    祂的降生、受洗、传道、受死、复活和升天,怎样是过去历史的事实,祂的第二次再来也照样是将来必成的事实。使我们借着过去已成的事实,更笃信将来必成的事实,并非空想。

    特藉保罗达帖撒罗尼迦教会的第一封书信,思想耶稣二次再来对于基督徒的希望。

   

耶稣再来对归正者的盼望

    帖撒罗尼迦教会的那些归正者,因借着保罗的见证,离弃了他们的偶像归向神,是要服事那位又真又活的大主宰,并等候祂儿子主耶稣基督第二次的从天降临,是神叫祂从死里复活,架着云升天,现在坐在全能者的右边,为众圣徒祈求,并能救我们脱离将来那永远忿怒的耶稣。

    那些归正的基督徒们,正在日以继夜的等候着主耶稣第二次的从天降临,来迎接他们在空中相遇,进入祂那永远至大无比的荣耀里,这就正是所有归正基督徒的希望。

 

耶稣再来对工作者的盼望

    使徒保罗在这里说,他们正是神所拣选的仆人。因他们传福音时,不是要讨人的喜欢,乃是要讨神的喜欢。他们也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语,更没有藏着贪心,或希望获得人的荣耀。只是存心温柔、不顾性命、辛苦劳碌、昼夜作工。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所以他们所传的道被领受了。

    主耶稣基督的再来,对于祂忠心的仆人,是有激励性盼望的,就是当主再来的时候,喜欢亲眼见到主白天降临,并一同见到他们的众弟兄,可以同享此荣耀。

  

耶稣再来对圣洁者的盼望

    从本书信可以看见神对众信徒的旨意:「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帖前四3)和神选召信徒的目的:「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帖前四7 )

    保罗从提摩太的报告中,知道帖撒罗尼迦教会主内兄姊们的信心和爱心,得到了安慰。特别再劝勉他们应有彼此相爱的心,和爱众人的心,都能增长充足,好使他们在主再来的时候,在父神的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所以主耶稣的再来对信徒是有洁净盼望的。

 

耶稣再来对己睡者的盼望

    使徒保罗在这里作见证后说:「论到睡了的人,我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帖前四1316)

    当耶稣再来的时候,那些在主里睡了的人必先复活,然后和那些活着还存留的人,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再遇,就和主永远同在了。所以主再来,对于已睡的信徒,有着安慰性的盼望。

 

耶稣再来对儆醒者的盼望

    耶稣甚么时候再来,没有人预先知道。祂曾这样说:「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廿四36)彼得说:「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彼后三10)耶稣又说:「所以要儆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那一天来到。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儆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太廿四4244)。

    使徒保罗对帖撒罗尼迦教会说:「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儆醒谨守……我们既然属于白昼,就应当谨守……」以便能「在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所以主耶的再来,对于儆醒者有稳委性的盼望。因为儆醒者「却不在黑暗里」,主自然不会像夜间的贼一样了。

 

结论

    耶稣再来在圣经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全部新约二六0章里,有关耶稣二次再来共提了三一八次之多。并且平均每二十节提到一次。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了。

    假若将圣经中有关耶稣二次的道理删去,这部圣经将失去崇高的价值,不再是基督徒的希望和安慰了。

    感谢主,在圣经中有关耶稣再来的道理,记载的是那样清楚确实。就如在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书信中,每章都提到耶稣再来的事,不仅使他们,也照样使我们得到了无限的安慰和盼望。

 

                 耶稣再来!    计志文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10节;二19节;三章13节;四章1617节;五章23

 

    耶稣再来是圣经的预言。圣经与其他书不同,因为它是神的话语,从圣经所载之的应验,便有凭据相信它是神的说语了。

  

圣经的预言

    耶稣降生在伯利恒。在祂出生之前的百年,便预言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祂起名叫以马内利,果然成为事实。耶稣在世上行神迹奇事,传讲真理,这预言也应验了;祂骑驴进入耶路撒冷,被钉在十字架上成为我们的救主……所有这些预言,都一一应验。

    虽然宗教都有好的教训,甚至也有部分真理,可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可救人,他们是没有救主的。为甚么主耶稣是救主?因为祂是神,另方面祂是没有罪的。「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若有人自称是没有罪,恐怕他是脑筋胡涂或是良心麻木,因为人人都犯了罪,不是大的也有小的,不是明显的也有隐藏的。有行为的,也有思想的,如果我们认识自己,必承认无法不犯罪。但我们如今是不犯罪的,因为已经蒙了神救赎之恩。

    不过,老实说,我们仍然时常有犯罪的,许多时候我们听人见证怎样得胜,怎样复兴,而他自己犯罪便不讲出来。事实上,世人都有软弱,是败坏,没有犯罪的不是人,乃是神了。耶稣从来没有说对下起,我错了这类话,不是祂不认错,而是祂根本没有罪。不但从祂生活可以见证,从祂言语也可见证。

    门徒及一切听道的人,都知道祂是没有罪的,即使最喜欢找祂把柄的仇敌,也找不出祂的罪来。或许有人说,耶稣没有罪,与我何干?但要知道由于祂没有罪,才能代替和担当我们的罪,因为祂被钉死,便赦免了我们的罪,我们信祂,便不被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

    耶稣受死的预言也应验了,复活的预言也应验了,升天的预言也应验了。同样,再来的预言,都必要应验,因为大部份已经应验,这一部份也必应验。

    世上没有一本书比得上圣经的可信,中国刘伯温烧饼歌是东拉西凑的谜语,但神知道将来的一切,所以能够预言。俗语说:「天脱了鞋和袜,不知明天能否穿上。」明天的事谁也不敢预言。记得年青时和伯特利的胡小姐、蓝小姐去美国,在洛杉矶的街道上弹琴唱歌传道,美国人认为是新闻,以为只有美国人到中国传道的,怎会有中国人到美国传道的呢。有一家人羡慕我们的「英雄」,招待我们居住,那家的太太已经怀孕五个月了,将来若生男孩便取我的名字,生女便取她们的名字,后来她生了个女婴。妇人怀了孕只差几个月便生产,也不能预知生男或生女,何况更长久的事?但圣经的预言,却能应验。

    在六十六卷新旧约书的一千一百八十九章中,共为三万一千一百七十三节,新约占了七千九百五十九节,论到耶稣再来的真理,预言或者预表,在全本圣经共有二百六十章,等于新的全部,而新约每25节即有一节讲论耶稣再来,合计有三百一十八节,可见这真理何等重要。而对照圣经,现今是末世的现象,难怪大家说,现在是末世,耶稣快再来。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是继续贪爱世界,放纵宴乐,赌狗、跑马、跳舞、不去礼拜……不,耶稣快,是应该热心等侯祂。不然,若继续犯罪,将来见主面时,便羞惭了。我在美国听到一位姊妹见证说,因为父亲是牧师,所在中学时代也不看电影,同学们讥笑她是「老阿婆」,不是时代青年,诸多讽刺,她很难忍受。有一天她对母亲说要去看电影,为了不要再给人讥笑,母亲劝告她不可。然而她为要得人同情,与一般同学过一样生活,乃答应同学邀请。她踏入电影院,心里便卜卜跳,想到如主耶稣现在回来,见我不是在祈祷、读经、唱诗,多么难过。然而既是答应了同学,不实行也不好,于是祷告:主阿,我知祢快再来,但千万不要现在来…!这位姊妹太幼稚了,耶稣要来,谁也不能拦阻,我们只应警醒等候,敬虔热心预备迎见祂!

 

多人的见证

    初期教会的门徒,十分相信主快再来,所耶稣吩咐他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时,他们能够不顾生命危险,忍受痛苦患难,至死不变的去为主工作。我们看看现今的香港,没有像初期教会的热心,在四百万人口中,还有很多人未曾得救,因为许多人以为耶稣不会再来,所便没有向他们传福音了,我们试看初代教会的人怎样为耶稣作见证的:

    马太又名利未,本来是税吏,但耶稣对他说你来跟从我,他便撇下一切去跟从耶稣,并且请了许多宾客,见证自己跟从基督,他是写马太福音书的人。他对耶稣再来的话得很清楚:「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廿四30   

    马可是少年时候便跟从主的,当主被捉拿的时候,他去探看究竟,怕被人捉拿,丢了身上的麻布衣服,赤身逃走了。但后来他很热心为主工作,见证主必再来,他所写的马可福音说:「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可十四62

    路加原是个奴隶,按当时风俗,有钱的人买奴仆,为了服侍自己,有些更拣选聪明的女仆受教育,路加便因此学了做医,足听保罗讲道悔改的。他写了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他是保罗的忠实同工,甚至保罗坐牢他也同在一起,我们今天知道许多保罗事迹,也是他记录下来的。他很有思想,也很忠心,对于主耶稣的再来,他说:「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架云降临」。(路廿一27

    约翰是主最爱的门徒,在最后晚餐时,主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侧身挨近耶稣怀里的就是他。他所写的约翰福音与其他三本福音书不同,一般人说马太福音说耶稣是王,路加福音说耶稣是人,马可福音说耶稣是仆,约翰福音却说主是神的儿子。对于主的再来,他亲耳听主说:「我若去为你们豫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十四3

    保罗原是极端反对基督的,逼迫信徒,他把耶撒冷的基督徒捉拿,还求大祭司取文书去大马色捆绑信主的人。但当他在大马色路上,天上发光照着他,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从此主呼召他在外邦人中做使徒,成为主所使用的器皿,他至死尽忠,到各处传扬主的道,关于论及主耶稣再来的信息,保罗写了很多,其中较显著的为帖撒罗尼迦前后二书。

    我们不但从耶稣所拣选的门徒中,发觉他们异口同声见证耶稣必要再来。主耶稣自己更说:「我必快来」(启廿二20)。或许有人问,耶稣甚么时候再来,自从使徒们传出这信息,至今已经二千年了,还未成为事实。但我们知道祂的话必要兑现。

    使徒行传一章记载耶稣升天,门徒定睛望着祂,天使对他们说:「加利利人哪!你们为甚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

    以上的预兆,都证明主耶稣快要再来,而犹太人复国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预兆。他们灭亡分散到世界各地已经二千年,要想复国真不容勖,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因为犹太人发明了药,取得了托管他们的英国所许可,可以回国。他们的锡安运动,非常成功,然而他们在世界各国已有了很好基础,发了大财,谁愿回去?可是神预备法老(希特勒)逼迫他们,因此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们便回到巴勒斯坦,这地方是神所应许的,别的民族也会在那里居住,竟没有雨水,而他们回去之后,

雨水充足,经济成就非凡,现在出口的产品可不少。他们复国后,四周阿拉伯国家仇视他们,想消灭他们,但他们都能战胜。最近的一次,六天时间便结束这一场阿拉伯联盟的战事,这都是神所恩待而成为现代的神迹。

    耶稣再来,是不容置疑的了,问题是祂若今天就来,我们能否坦然迎见,应该除去甚么拦阻我们不能见祂的罪?有没有预备好自己?「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巴不得我们趁现在准备好迎见祂!

 

            圣洁的神    慕安得烈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三章1013节;五章2324

 

    耶稣在世时曾做过这样伟大的祷告:「圣父啊,求祢因祢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求祢用真理使他们成圣。祢的道就是真理。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约十七111719),祂期待神的应许成就。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也曾说:「我们昼夜切切的祈求,要见你们的面,补满你们信心的不足。愿神我们的父,和我们的主耶稣,一直引领我们到你们那里去。又愿主叫你们彼此相爱的心,并爱众人的心,都能增长、充足,如同我们爱你们一样。好使你们在我们父神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帖前三1013)另外又说:「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祂必成就这事。」  (帖前五2324

    请好好思想这些话,并以此向神祷告:「主阿!坚固我的心,使我圣洁无可责备。求神使我全然成圣。神无比信实,祢必成就这事。」

  这是何等的福份与特权,能用这些经文做祷词,向我们暗中的父祷告,并安静等候在祂面前,圣灵必要做工在我们心中,将神圣洁的属性铭刻在我们心版。

    「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做圣徒的。」(林前一2

    圣洁的神曾在旧约中一再显明,在新约我们也发现神的百姓借着圣灵动工也得以成圣,所以神说:

    「因我是圣洁的,所以你们要圣洁。」

    追求圣洁是属灵生命首要的功课之一,人非圣洁,就不得见神。让我们以敬畏的心,在神面前俯伏敬拜,并用信心相信神的应许:

「那使你全然成圣的神,必成就这事。」

 

         基督的复临    周志禹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13节—五章11

 

  一、去世的信徒不会被遗弃(帖前四1318

    「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帖前四1318

    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1112节所讲的,是论到帖撒罗尼迦信徒为了盼望主耶稣就要再来,心里紧张,彷惶不安,因而保罗教训他们要立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作工。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1318节则讲论主再来时,信徒被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本段经文与五章111节连在一起所讲论的末世之事,构成了帖撒罗尼迦前书的特点(一10;二12,19;三13)。

    保罗在描写主再来的情形时,其情绪必和读者们一样,深切地为那期待所激动。他所有的难处就是怎样使信徒们对这期望能有正确的态度。看他后来有作帖撒罗尼迦后书的必要,这一点就更明显了。在使徒保罗眼光中,主耶稣的再来,只不过是基督的胜利,和天国的完成,那件主要大事的附带事件而已。但在帖撒罗尼迦人看来,主再来时那大变动就是主要的。所以我们若以为保罗写本段经文的主要目的,是要把他所期望的事详细说明,那就错了。

    保罗在此特别注意的,乃是这问题所包含的一些实际问题。他的目的就是要安慰信徒,叫他们知道;主再来时无论发生何事,他们中间已经去世的人,始终都在神手中(帖前1318),而基督徒所应尽的本份,就是要随时准备,去面对执行审判的基督(帖前五111)。

    保罗在此并不是讲一个新的题目,因为主再来的事,是宣教师们所应传信息的一部份(帖前一10;三13;五1)。他在这一段经文中所讲的,只不过是与这题目特别有关的两个目题。这一段经文的体裁极为相似,每段都先提到一个问题:「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帖前四13)「弟兄们,论到时候日期,不用写信给你们。」(帖前五1)接着就说这题目的解答(帖前四1417;帖前五210),然后以一段劝勉的话:「所以你们尝用这些话彼此劝慰。」(帖前四18)「所以你们该彼此劝慰、互相建立、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帖前五11)为结束。

    保罗在1318节中所答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他离开帖撒罗尼迦以来,在教会中已经成为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很明显地,保罗和他所引领信主的起先都以为,所有信福音,得着圣灵恩赐的人,当主耶稣再来的时候,都要有份于主所带来的福气。那时他们都必还是生存在世,要亲眼看见祂的荣耀,分享祂的胜利。他们深信主耶稣备快再来,感觉他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里,好像这最后的大事,确有随时发生的样子。他们从来没有想到或讨论过,当那伟大日子来临之时,他们当中可能有人已先去世。

    很显然地,自保罗离去以后,帖撒罗尼迦基督徒家中会有人去世,但宣教师们对于死者未来的命运如何,从来没有讲过。所以帖撒罗尼迦信徒中,有人因为他们原来的异教背景(徒十七32),加上当时异教信徒的种种讥诮和批评,不免心中动摇。若他门中间有人像后来哥林多教会中有的人那样(林前十五12),以基督徒最后的盼望为渺茫的神话,难以实现。又或像许米乃和腓理徒那样(提后二1718),认为复活的事早已过,那也不足为奇。

    即使帖时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对于此事没有这样怀疑,眼看同道们一个一个地离世,而基督却迟迟不来,他们也不免要发生不安的感觉,以为宣教师们平时所传之道的种种应许,似平都要落空了;基督已经复活,新的时代已经开始,圣灵正在他们中间工作,主耶稣将在荣耀里再临审判世界,毁灭罪恶的权势,凡已悔改信福音的人,都将有份于天国的完全胜利等等。这一切固然是他们的信仰,但此荣耀大日始终未曾到来,那已去世的人究将怎样呢?难道神把他们的「拣选」之恩收回了么?他们是否已完全丧失了参与主耶稣再来的机会呢?他们是否由于犯了甚么罪而受刑罚(林前十一30)。甚至连他们看作最高的盼望,也被剥夺殆尽了呢?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到那时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项教义,把人死后至最后审判之间一段时期中的情况,予以明示。我们读哥林多前书十五章29节,就可以看到:不但在帖撒罗尼迦教会发生这个问题,更有在哥林多的教会,显然还因此产生了一种宗教上的习惯:当基督徒家中有人死了的时候(死者不是指教会中的信徒)他们就代表死者受洗,以为这样可以使死者最后得享天福。但在帖撒罗尼迦发生问题的死者是基督徒,所以保罗在此所供应他们的新教训,是适应当时实际需要而构成的神学。   

    「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顺意弟兄们不知道。」保罗在此所用的引言,亦见于他处的经文(诸如罗一13;十一25;林前十1)。他用这引言似乎是在强调他所要说之话的语气。他这样强调说出来的话对于读者大概是新的启示。虽然在上面保罗已提过这问题,但论到主内睡了的人,则以此为第一次。

    「睡了的人」。基督徒死了将要复活,所称基督徒的死为睡,这正是合宜的委婉说法。然而因为「死」与「睡」二者极为相似,所以即使没有这种信仰的犹太人和异教徒们,也有称「死了的人」为「睡了」的。旧约列王纪上卷二章10节内所说:「大卫与他列祖同睡」,与诗人荷马形容伊毕大麦斯( Iphidamas)的死为:「他像铁那样睡着了。」 ( He slept an iron sleep)那说法相类似。

    「坟场」一意为「安睡之所」,其字根( Koim)与保罗用睡字的定根相同。但这字也并非基督徒所专用。保罗在此所以用这字,是因为它是一个平常的惯用字,并没有灵魂过渡时期中的情况那种神学意义。单以这一段经文来看,我们看不清保罗是否也有犹太人的末世学观念,以为人死后,要在阴间里过一段有影无形的生活。我们所看得清的一点,是他确实知道基督徒死了,仍然存留在基督里面。至于非基督徒死了以后的命运如何,并不在他的论列范围之内。

    「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这并不是说,基督徒有亲友死了的时候,应该比较没有指望的外邦人减少忧伤;而是之绝对不应该有一点忧伤。我们听了这话,也许会立即反对:这以人情而论,是绝对办不到的。但保罗并不是说,基督徒若于丧失亲友之哀伤流泪,算是失去了他的立场。或许保罗也曾和我们同样地说:若是一个人死了亲友,而毫不哀伤,一部份是因为他看见在当时许多异教徒的丧礼中,有人哀悼亲友死亡,有如癫狂的那种状态;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竭力要信徒们明白,基督徒逢到亲友过世,绝对没有哀伤的理由,反倒应该欢喜快乐。我们作基督徒的,也许可以为自己因死者之离世受捐失而悲哀,但绝对没有为死者悲哀的理由。

    「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是指着那些没有指望的非基督徒而说的,但伯拉图提倡灵魂不灭(或称精神不朽)之说,法利赛人相信人的肉身将要复活,其他种种神秘宗教也都向信徒保证胜过死亡,甚至帖撒罗尼迦的凯勃罗埃教徒( Kabeiroi)也有这种信仰(参阅央古斯Angus所著『希腊罗马宋教索引』一书第九十—九十一页)。

    保罗此种公然横扫一切的说法,可能有二种意义。他是特别针对那些工人阶级的异教信徒而言,他们的背景与帖撒罗尼迦信徒一样,知识浅陋,不能从一般哲学家所发表的深奥理论得到安慰,而其他没有历史基础的神秘宗教,更不能使他们相信。后人对于保罗时代的种种神秘宗教,究竟能予一般异教徒的影响如何,这些宗教的观念,渗入他们思想的程度如何,所知的并不甚多。但我们从古代许多作家的作品,和在墓志铭上所看到的,就能确实知道古代一般异教徒,莫不以死为一切志愿和目的的终点。此外,我们对于使徒保罗在此和以弗所书二章12节内所作的见证,也必须极端重视,因为他对于异教徒的情况甚为熟悉,一如他对于帖撒罗尼迦人具有清楚的了解一般。

    「傅莱姆」( Frame)对于死的观念引证了二种极端相反的说法,可以说明保罗的意思。一种是异教徒对于死的观念,一种是基督徒对于死的观念。异教徒对于死的观念,是一卷第二世纪草制纸的古抄本中引证而得的:

    「爱依任」窃信给「塔泊诺弗烈斯」和「斐罗」,「你们不可忧伤。我为『犹马洛斯』哀伤哭泣,正如我为『底迪麦斯』哀伤一样。我和我的家都已为你们作了一切所作的……但是任何人于遇到这种祸患时,都必无能为力,没有办法了。所以我只可听任你们自己安慰自己罢」。

    另一个是基督徒的若惹,系由一位同时的辩证论者名叫亚立斯底迪斯( Aristides )所说的话而写的:「他们中间有任何义人去世时,他们就欢欣快乐,向神献上感谢:他们送丧时好似把死者仅是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相近的地方一般」。前一项观念所表示的是绝望,而后一种观念所表示的则为完全的放心。

    保罗在此所表达的异教徒观念,大概是基于他对于外邦人的充分了解。外邦人一旦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坟墓的黑暗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如此命运,诚然是他生存的亲人所该悲哀的。另一方面,以保罗看来,一个人若不是在「基督里」,岂能有甚么盼望呢?所有灵魂不灭,身体复活,或基督的复临,在保罗目光中,都并不是基督徒所以乐观的凭借。使徒乐观的凭借乃在乎信徒与复活之主所有的神秘联系。对于基督徒,死不过是使他与主同在而已(帖前四17;林后五8;腓一23)。至于「何以如此」,那对于我们的关系并不大,对于我们有深切关系的,乃是主的恩召就是这样实现。

    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14节:「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保罗在此说明基督徒盼望的基础,也就是基督教和外邦异教,及崇尚理论的哲学相区别的历史根据。他在此所用的死字,原文是Apethane (阿配沙内,重读第二者),是指真正的死,与上节和以后以睡眠所指信徒之死大不相同。因为主耶稣为我代受的死是真正的死。正因为有祂为我们真正的死和真正的复活,所以我们在祂里面的人之死,才不是死,而是睡。

    盔搜吞解释说:「基督既然来到世上,为世上的生命死了,死就不再是死,而只是打盹或睡眠而已。」早期教会的教父们称基督之死为「死本身的死」,也就是这个意思。祂的复活也是真正的复活,是永不再死的复活(罗六9 )

    「那已经在基督里睡了的人,神必将他与基一同带来。」基督死而复活是一件历史事实,我们也知道我们的「旧我」因信已与基督一同死,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们的旧我,而是我们的新生命(加二1920;西二20;三l4),是基督的灵住在我们里面。所以我们即使死了,仍然是「在基督里面」(16),直到祂再来的伟大时日来临。那时,我们将要从死里复活,永远和祂同在一起。

    在这件事上,保罗的主要目的,既然只在安慰那些有亲友死亡的信徒,而不是对反对者的辩论,所以他对于死的意义,并没有详细给予解释的必要。何况帖撒罗尼迦信徒所焦虑的,也并不是复活的问题。因此也不知道在那时候保罗有没有想到复活的身体那道理。复活的身体那道理,是他后来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3555节内所详细解释的。

    信徒与基督之间的神秘联系,从信徒真正信主受洗时开始。从那时起,信徒成了基督肢体的一部份,基督是肢体的头。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团契关系,要在信徒们一生之中,去世之后,和复活之时,一直继续下去,到最后与基督永远同享荣耀(西三34)。此种基本上构成保罗思想的观念,不但可由主基督一生的事迹中获得保证,也在主一生事迹中获得无比的力量。

    主基督已经死而复活,所以凡与基督同死的人,也必与祂一同复活(提后二11)。由于复活的基督即将再来,所以帖撒罗尼迦信徒可以在不久的将来,目睹基督带着他们所爱的人一同再来。保罗认定复活和基督再来的事,是帖撒罗尼迦信徒从宣教师们那里所已听到的福音。他所顾虑的,是宣教师们于讲解这道理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在基督再来以前死了的信徒的着落,交代清楚。一人于信奉一种神以后,他与那神发生神秘的联系,同其命运,这是当时普遍的一种观念,而保罗更把这种观念看作「在基督里面」所已实现的历史事实。基督在自己身上无论作了甚么,祂也必要作成在祂的子民身上。这是异教徒也能了解的一个论据。在整个观念后面行事的就是神。那将要把已死信徒于基督再来时和基督一同带来的,也就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