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短篇信息

 

目录: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讲解    帖前二

模范传道者    帖前二113     (郑连坤)

福音的受托    帖前二35      (张凤嗥)

福音受托的正面观     帖前二4     (张凤鸣)

神所验中的传道人     帖前二410      (谢荡范)

看这个为神作工的人     帖前二10      (王明道)

传道者的生活     帖前二 10

怎样听道    帖前二13     (丘安路)

神话语的力量    帖前二13    (慕安得烈)

神的忿怒     帖前二16      (李道生)

撒但的阻挡     帖前二 18     (李道生)

福音受托的反面观     帖前二35      (张凤鸣)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讲解

                    经文:帖撒罗尼迦书二章

 

    「弟兄们,你们自己原晓得我们进到你们那里,并不是徒然的。」(帖前二1

    「我们进到你们那里」,这句话可说明保罗传道那种主动的性质。他并不是被邀请才去,是自己要到没有教会的地方去传道。

    「我们从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这是你们知道的。然而还是靠我们的神放开胆量,在大争战中把神的福音传给你们。」(帖前二2

    「这是你们知道的,」指保罗在腓立比的遭遇是他们『有目共睹』的(徒十六1640)。「大争战」喻指艰巨的工作或强烈的反对。(使十四59;帖前二1516

    「靠我们的神放开胆量」,这就是保罗能够继续勇敢为福音争战的秘诀。我们的神是一个没有穷尽的源头,我们的信心、力量、胆量……都可以从神这个无穷尽头得着。「放开胆量」的意思是很自由、放心、不用顾忌什么地传讲。

    神的福音——有时称作人的福音(帖前一5)。除非福音真正成为一个人自己的,否则他无法有信心和勇气去宣讲。但是另外一方面,福音不只是人的福音,它的起源不是人,乃是神,所以是神的福音。它是起源于神,也是关于神的,并且邀请人来得神的拯救。保罗说神的福音乃是由人的不完全转变到神的完全。

    「我们的劝勉,不是出于错误,不是出于污秽,也不是用诡诈。」(帖前二3

    基督徒的标准与世人的标准是不相同的,故此凡一心一意热忱地跟从基督的标准而生活的人,时常都会被视为神智不正常的。

    事实上在基督徒的习惯当吼,有一项经常会被异教徒故意误解的——就是与弟兄亲嘴问安(帖前五26)。故此每逢基督徒提及爱筵,和亲嘴问安的时候,那些心中存着邪念的人不难会在这些字句中妄作揣测,或无中生有。这种麻烦经常都会见到的——若果人心肮脏的话,凡他所见的事物也会变成肮脏污秽的。

    「但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前二4

    「验中」原文dokimazo,是考验或试验而证明是合格的,就像黄金经过火验证明是够分量的那样。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这是你们知道的。也没有藏着贪心、这是神可以作见证的。」 (帖前二5 )

    称赞是由于发现别人的好处而发出喜乐的同情。这同情包含着爱、敬服、勉励的成份。但谄媚则是由于贪图别人的好处,而从诡诈的心里发出虚伪的赞美,其中含着卑贱的、利己的、乞怜的成份。

    贪心是由拥有及更多二字组成。也就是渴想得到不应该有的。

    「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别人求荣耀。」(帖前二6

    传道人经常都会遇到这种试探的危险——炫耀自己而不是彰显信息。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5节中,我们看见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建议。保罗没有说:『我来到你们当中。』他说:『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保罗让人看见信息,而不是让人看见他自己。

    「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帖前二7

    母亲乳养孩子是很细心的,无论是换衣服、喂奶、沐浴,每个动作都很小心,唯恐她的孩子受到伤害。牧养主的羊群也需要这样的细心。既然使徒引用母亲乳养孩子的比喻,可见母亲乳养孩子的若干情形,适合作我们照顾主的羊群的教训。

    「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神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帖前二8 )

    「给」就是分给、分享、共有的意思。就是把自己所得的跟别人分享。爱就足给予。他所以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原因是他有爱神及爱人的心。

    「弟兄们,你们纪念我们的辛苦劳碌,昼夜作工,传神的福音给你们,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帖前二9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是很轻微的小事,如果经常要别人帮忙,就会变成别人的「重担」,叫人受累。但反过来说,如果我让别人占一点便宜,就可以给人许多方便。

    「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帖前二10

    『圣洁、公义、无可指摘』特指他传福音的动机和行径。

    今天我们所怕的并不人的口毁谤我们,所怕的乃是我们没有那种见证,可以答复那些毁谤我们的人,塞住他们的口。

    「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帖前二11

    「劝勉」是为退后,停滞不追求,或是懈怠于遵行主道的人。「安慰」是为忧伤受苦,或在遵行主道上受挫折的人。「嘱咐」是为未会知道主的道或没有遵守主道的人。

    没有一个慈爱的父亲不关怀子女的安全,居然容许他们出入危险的地方的。我们同样也要竭力保护初信的信徒,直至他们的信心牢固,能以福音去影响别人,而不是被人影响为止。

    「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祂国得他荣耀的神。」(帖前二12

    「行事对得起」是进入神国,得祂荣耀的条件。意思即信者的行为必须顺服神的旨意。

    原文「国」与「荣耀」合用一个冠词,因此可译作荣耀的国。

    「为此,我们也不住的感谢神,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帖前二13

    「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的人心中」(原文)。神是借着两件东西来作运行的工:

(一)圣灵——运行者;(二)圣经的话——运行的工具。人每一次靠着圣灵将神的话传给人听,圣灵定规跟在话的后面作运行的工作,到了一个时候,忽然人就接受相信得救了。在人身上虽然在相信之后才发生主观的改变,但在神这一边,每一次祂的话进入人的耳朵,总是不落空的。所以我们传福音,不要因人未信主而灰心,你尽管传好了。

    有些人称赞所听的道,并不是觉得那是神的道,而是因为那讲道的人有学问,讲得很动听。他们是在佩服讲道的人,甚至要讨好讲道的人,或是因为讲道者大有声望,因而接受,却不是因为是神的道而接受。这样的传道算不得成功。

    「弟兄们,你们曾效法犹太教中,在基督耶稣里神的各教会。因为你们也受了本地人的苦害,像他们受了犹太人的苦害一样。」(帖前二14

    为甚么犹太人要反对基督教呢?因为(一)罗马政府虽然视犹太教为合法的宗教,但犹太教徒与政府的关系仍然非常紧张。当时,基督教被视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犹太人恐怕社会上对基督徒的责难会拖累他们;(二)犹太领袖认为耶稣是个假先知,不愿意祂的教训到处传播;(三)他们惧怕当许多犹太人归信了基督教后,自己的政治地位受到动摇;(四)他们对自己作为「神的选民」  的特殊身分引以为荣,抗拒外邦人成为教会的成员。

    「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神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帖前二15

    犹太人最大的罪是杀了主耶稣。真正执行十字架刑罚的是罗马人,而煽动这事的却是犹太人。这成为多个世纪以来,逼害派往以色列国的神的先知的一个高潮(太二一3339)。

    「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帖前二16

    『不许』原文『阻挠』信「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指他们不自觉充满罪行信『到了极处』也可译『至终』。『终于』。

    「弟兄们,我们暂时与你们离别,是面目离别,心里却不离别,我们极力的想法子,很愿意见你们的面。」(帖前二17

    『离别』意『使成孤儿』

    「所以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帖前二18

    保罗有心要回帖撒罗尼迦,却一次两次的受阻挡而不去,可见保罗在明白神的旨意方面,也考虑到环境上的安排,而不是单凭内心的感动。不然的话,他就可能不顾一切地到帖撒罗尼迦了。

    阻挡( egkoptein)是一个专门的字,用来描写把路障竖起,企图阻止敌军向前推进。撒但的工作就是要在基督徒的路上摆设障碍——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拆除。

    「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甚么呢?岂不是我们主耶稣来的时候你们在他面前站立得住么。因为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喜乐。」(帖前二19

    『来』(parousia)意『临到』,本指贵人到访一地,遇见盛大的欢迎仪式,能有分参与(中文译『站立得住』是补字)。

    新约里指基督的再来用了三个主要的希腊字:

    parousia (pa-roo-SEE-ah):来临及随后的同在

    apokalupsis  ( apo-KAL-yoop-sis ):揭露,启示

    epiphaneia ( epi-FAHN-ee-ah):显露

    最常用的是parousia这个字,意思是指同在或并肩而来。温尼说,这个字既代表到达,也代表后来的同在。当我们思想主的来临的时候,应该想到这并非某一时刻的事情,而是一段时期的事情。

 

        模范传道者    郑连坤

              经文:帖撒罗尼迦书二章113

 

传福音的精神(帖前二12

    在保罗的时代,有一种专门沽名钓誉的假哲学家,或属迷信的无知识的宗教运动者存在,于是保罗的反对者就向撒罗尼迦人宣传保罗就是这种骗子。保罗听到这消息就在此说明他传福音的精神及动机,以澄清所有的误会与恶意中伤。

    (一)个是徒然的(帖前二1

    「弟兄们,你们自己原晓得我们进到你们那里,并不是徒然的。」(帖前二1

    「不是徒然」原文kenos -意即:「不是失败,不是落空,不是没有结果子」。又所用之动词gegonen是完成式,表示对那结果仍然继续存在。

    虽然保罗是从腓立比逃跑,才去他们那儿,但这也是照主耶稣所曾吩咐的:「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我实在告诉你们,以色列的城邑,你们还没有走遍,人子就到了。」(太十23)之教训行,并不是遇到逼迫就放弃传福音之工作,而是愈有勇气,怀着很大的希望到他们那儿,果然主祝福他们的工作。

    保罗就是认为传福音要有这种不畏困难、受逼害的勇气,又当有确信神必会赐于传道之工作上,使传福音的工作不致落空:「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祂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1058)。

  (二)放开胆量(帖前二2

    「我们从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这是你们知道的,然而还是靠我们的神放开胆量,在大争战中把神的福音传给你们。」(帖二2 )

    保罗他们在腓立比时所尝到的苦,是肉体方面受害及精神方面受辱,圣经记载:「使女的主人们,见得利的指望没有了,便揪住保罗和西拉,拉他们到市上去见首领。」(徒十六19)「他们是基督的仆人么。(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林后十一23),然而他仍然能放开胆量地传福音。

    「放开胆量」原文parresiazomai,是由两个希腊文产生的pas+rbesis,意即:all speech,——完全的说话,且含有「无惧怕」及「完全的确信」马丁路德(Martin Lutber)及德语圣经更将这句译为「freudig」(欢喜),可知保罗所强调的意思是:若基于不纯之动机而宣传教导的人,只要遇到迫害必会惧怕而放弃,而我们(指保罗等)是由真实的神所托付,传实在的福音,因此遇到这些肉体上、精神上的迫害也不气馁,因而由神得到勇气,更加热切用欢喜的心来承受一切。「争战」(原文agon,在新约中共享六次)。

  

对福音之确信(帖前二3

    「我们的劝勉,不是出于错误,不是出于污秽,也不是用诡诈。」(帖二3 )

    保罗所传的是根据真理,绝不是为了自己之益处来从事传福音,而是以较多人之灵魂得救为目的。

    「劝勉」原文parakiesis ,可译为「安慰」。也可译为「劝勉」。如果是对不完全的人是劝勉,对软弱或有问题的人就是安慰。

    不过,在此的意思是指「神的福音」, NEB.译为「 appeal」,这是保罗传福音时之方法,保罗在此要强调三件事:

    (一)不是出于错误:

    「错误」原文plane ,在新约中用十次,其中八次译为「错误」,另一次在雅各书五章加节译为「迷路」,一次在犹太书H节译为「错谬」。所以保罗在此大胆主张说:「我们分明不是欺诈者」  (We areabsolutely not impostors- Neil)

 (二)不是出于污秽:

  「污秽」原文akatharsia,新约中用十次,其中两次译为「不洁」,其余译为「污秽」。通常用于道德方面之不洁净,在这里保罗要强调他们传福音之动机是绝对纯洁,没有污秽之心。

  (三)也不是用诡诈:

    「诡诈」原文dolos,新约中共享十一次,其中译为「诡诈者」三次;此外之八次都译为「诡诈」。原来意思是用饵来钓鱼( catching fish with a bait ;Morris),后来引申为用诡诈来害人,亦即魔鬼常常使用的方法(创世记三1。蛇最诡诈。)

保罗强调以上三件事时,用两个很巧妙的前置词来说明:头两句翻译为「出于」是用FekJ,就是「起源」之意;第三句翻译为「用」是用「en 」,是属于气氛( atmosphere )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知道保罗强调的是,福音的出发点不是错误或不纯,更不是在欺骗的气氛中来传福音。「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约一17)的福音,清洁的人格来传扬。

 

使命的态度(帖二411 )

    保罗表明他传福音的精神及对福音的确信,这是较消极处理方式;接着,他进一步较积极的来说明他对所得的使命之态度,我们可分三方面来研究:

  (一)动机:

    「但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前二4

    保罗心中有四种确信:

    1)神验中了我们。「验中了」原文dedekimasmethadokimazo的完成试,且是被动语气,这表示已被神验了的结果及格,正如黄金在火炉受锻炼,一切不纯的成份已去掉了,只剩极为纯粹的金子的意思。

    2)把福音托付我们。「托付」原文pisteuo是与相信同字,表示由信任而托付,所以不是保罗自己喜欢说,而是神将宝贵的福音完全信任并交托他,所以有极大的责任感。

    3)我们就照样讲。原文的动词是现在式,所以他们宣扬福音的工作,是持续性的,差不多成为生活习惯一样不断地宣扬。

    4)我们作基督的使徒:「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别人求荣耀。」(帖前二6 )。在此所说的使徒也包括西拉,提摩太他们。这种由基督受差遗的使徒的自觉,在保罗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他绝对不会输于耶稣的十二门徒,因为在大马色城外,他也是直接由主耶稣受选召的,因此用这使徒的名衔看重自己。

    (二)目的:

    「但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刀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二4 )

    「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别人求荣耀」(帖前二6

    「察验我们心的神」这种表现,旧约中时常出现:「祢已经试验我的心。祢在夜间鉴察我。祢熬炼我,却找不着甚么。我立志叫我口中没有过失。」(诗篇十七3)。保罗在加拉太书一章10节也如此说过:「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么。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又说:「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二15

    对传道者最大的诱惑就是要如何讨人喜欢,于是不知不觉中竟忘了要如何以神为中心。主耶稣也是只追求神的喜欢:「我想着自己不能作甚么。我怎么听见,就怎么审判。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者的意思。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神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约翰五304144)。

  (一)方法:

  1)消极方面: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这是你们知道的,也没有藏着贪心,这是神可以作见证的。」(帖前二5 )

    「谄媚」原文Kolakeia。新约中只使用一次,它的意思差不多是cajolery (Morris)——以不诚实的话来奉承别人,说人喜爱听的话来得人望的意思。

    「藏着贪心」原文en prophasei pleonexias,以装饰来遮掩贪心,也是保罗绝对不敢做的事。关于是否说谄媚的话,保罗说你们都知道。至于藏着贪心的事,因为「装饰」是关系着内心的动机,所以要神替他做证。

    2)积极方面:

    「弟兄们,你们纪念我们的劳苦劳碌,昼夜作工,传神的福音给你们,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帖前二9

    保罗虽赞成传道的人,可由教会得到生活的供给:「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林前九14),但他本身乐于吃苦,来做自给传道的工,在使徒行传二十章3334节记载,他与以弗所的长老辞行时提到:「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他仍以自给传道引以为傲,也深恐为了领薪之事使人跌倒。他的辛苦劳碌,是指他制帐棚的工作(徒十八3)。因为当时犹太人不论贫富,均得学习手艺以维持生活。事实上保罗倚靠他的手工艺来生活,当然有时不够用,所以也乐于接受教会的美意:「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你们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腓四16)。保罗欲强调他的自给传道,且不劳烦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故须为生活劳碌日夜工作。他的以身作则,使终日闲以待食的信徒们发现其错误(帖后三610)。

    3)具体的表现:

从经文中,我们发现保罗传道表现的特色是:

  1如同乳母(帖前二78

    「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神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帖前二78

    对待信徒,保罗说:「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的孩子。」「温柔」epios,是在表明父母对待儿女之情,乳养自己的孩子( thalpe )原是孵( to warm)的意思(申廿二6)。保罗曾说:「要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加四19)。

    乳母( trophos)新约中只在此使用过,有的译为母亲,有的译为乳母。James MoffattEGT中说「A nursing mother」,母亲不仅用奶养儿女,若过危难,会为儿女牺牲生命,因此保罗说:「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将神晦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帖前二8)有这种爱,信仰的纯界才可能产生。

    2好像父亲(帖前二1112

    「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祂国得祂荣耀的神。」(帖前二1112

1112节就是记载保罗以为父之心情栽培信徒的事实。在此他待别说到「你们各人」,表达了牧者对每一个信徒的关心爱顾,早期社会较不注重个人,而保罗的牧会中会注重每一个人是难能可贵的。这乃是因为基督教的信仰,是重视每一个灵魂的宗教(加一15)。保罗身为帖撒罗尼迦教会信仰之父,以劝勉、安慰与见证来训练信徒「行事对得起神」,他的职责便是训练和管教。

 

传道者的生活(帖前二5,10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这是你们知道的。也没有藏着贪心,神可以作见证的。」(帖前二5 )   

    「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帖前二10)

    保罗主张传道者的生活随时可立于神与众人的面前,并且神与众人都要作其见证。这种生活是十分严肃的;圣洁是对神,公义是对人,无可指摘是针对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而言。保罗认为不论在宗教或道德方面,他没有违背他的良心来生活:「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徒廿四16),他能时常反省,约束自已:「我是攻克已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九27)「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立比二12)传道者对福音、对使命固需有很正确的态度,然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生活更加严肃的约束。

 

对神的态度(帖前二213

    「我们从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这是你们知道的。然而还是靠我们的神放开胆量,在大争战中把神的福音传给你们。」(帖前二2  )

    「为此,我们也不住的感谢神。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帖前二13 )

    保罗对神的态度有二:

    (一)「靠神」对神有绝对信赖,才可能引领信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一章89节曾说:「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被历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理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

  (二)「不住的感谢神。」在保罗的书信中,有十分显著的事,就是经常表示他对神的感谢。随时随地感谢神,这是保罗成功的秘诀。

    今天信徒的生活中,岂是十分缺乏这两种态度?怀疑神,且不满意生活各种层面。故此保罗之传道风范为题,相互砥砺。

 

            福音的受托    张凤鸣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35

 

    受托有二要义,一是福音的,一是财产的。福音的受托较之财产的受托更为重要,成为四与一之比。为什么福音的受托这样重要?因为福音是人类救急之对症良药。世界都坏了,所以:「基督照我们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加一4),我们成了罪的奴仆(约八34),且都犯了罪:「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神将福音交托我们,就是要拯救一切在罪孽中的人。神按人的才干将福音托付我们,这福音就是真理的道,救人的福音,保罗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祂,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弗一13)。让我们先估量福音的价值吧!

 

一、福音能帮助人不得罪天父

    我们人犯罪得罪天父,都在心里,诗人说:「我将祢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祢。」(诗一一九11),表面的罪也是心中发出来的:「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西一21),人都有隐而未现的罪:「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祢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诗十九12)。人既都有罪,靠肉体是无益的。主耶稣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叫人罪中活过来的乃是灵,这灵就是耶稣的话——福音,离开祂绁的人如同失味的盐一样。特别是受福音之托的教会的领袖,如没有道味,他的工作必定停止。我们信徒应当弃掉任意忘为的罪,对主说:「求祢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诗十九13),常将主的话存在心里(诗一一九11)这样就可以不得罪天父了。

 

二、要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样

    「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五48)嫉妒,骄傲的罪最厉害不过。但不完全的福音也最败坏教会。教友因为没有听见完全的福音,所以结果都不能好了。常见不听道、不查圣经、不奉献等等的教友,因着一件事有弊病,不能在这事上作见证。受托的道理,常被人忽略,所以教会到现在还是依赖差会。「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豫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我们怎敢再去讲不完全的道理呢?

 

三、福音能使传道有能力

    有人讲道如同美味的食物,有人讲如同催眠术,现在最时髦的讲道完全在讲故事,传自己的福音,(故事不过是占时间,但为难解的地方利用故事也可)。彼得说:「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书讲。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祂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彼前四11)。

      如对知识较浅的会友,不妨教他们背圣经的短节,像「不住的祷告。」(帖前五17)「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纪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廿35)。这是祷告和奉献的道理。关于「赎罪」的道理,也可以教他们背圣经的短节,例如:「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祂弛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前二24)。

    教会的风潮即发生于教友没有明白道理,一旦多来些道理,教友吃了如同中毒一样,怎能不生事呢?如能多讲福音,就同吃家常饭,吃母亲的奶一样好。主耶稣和门徒也是照圣经来讲(路廿四27;徒二162534;八35;十七23;十八28)。「但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軎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前二4)。「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提后四17)。

「西门彼得对他们说,我打鱼去。他们说,我们也和你同去。他们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并没有打着甚么。耶稣就对他们说,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约廿一35)。「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徒十一21)。(同在二字原文是主的手,主的手能拉回人)「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徒十八910)。

 

四、福音能叫人通达

    偏离真道的会友,非用圣经不能解破。「祢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诗二九130)。「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诗十九7)。

 

       福音受托的正面观    张凤鸣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4

 

    人托付别人必然知道那是怎样,照样神交托我们福音,一面是祂的恩典,一面也是因祂验中了我们。我们被神验中了。应当报答祂的爱待。怎样报答呢?

  

一、完全交托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保罗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十二12)身体是指身心灵而说的,完全交托,应先解决儿女,家庭的问题,当把自己的儿女家庭奉献在主面前,并将一切的事都交托主,依赖祂,祂必成全(诗卅七5)。

    因为「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帖前四7),成为圣洁才合乎主用,「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豫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怎样成为圣洁呢?就是借着圣灵以致顺服的,「就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借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祂血所洒的人。愿恩惠平安,多多的加给你们。」(彼前一2),也是由祷告而得的,因为信心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这便甽亚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稣可以临到外邦人,使我们因信得着所应许的圣灵。」(加三14)。

    按约翰福音十六章8节说:「祂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除罪是圣灵的工作。说到祷告,跨加福音十八章1节提到:「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罗马人书十二章12节说:「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17节教导要「不住的祷告。」,就是常常恒切,不住的祷告。

    虽没有说什么祝福的话,但路加福音十一章13节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有了圣灵,不是有了一切吗?诗篇一0九篇4节说:「他们与我为敌以报我爱,但我专心祈祷。」「专心」二字原文上没有,原意是把我交给祷告。祷告当了家,不就好了吗?

 

二、谦卑顺服

    我们受了福音的交托,就当顺服,因为祂是按才干交托的(太廿五15),不是过于我们所能担的。看信徒从儿子的(加三26)地位,先降到门徒的地位(太五1),再降到仆人的地位(太廿28),就知道了。所以我们受了福音之托的,不要再骄傲,赶快下台,从卑微中被主渐渐的提高,这就是顺服主的妙诀。

  

三、为主牺牲

    在水中或火中去救人,必定有牺牲的精神才能做到。我们受了福音之托,去救那些在水深火热的罪人,也须舍己。所以主耶稣说:「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太十38)十字架不是容易背的,都是勉强背的,如马可所描述的:「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力山大和鲁争的父亲,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可十五21)。

    我们的十字架:

    (一)办错事有难处(王上十二13),传道人办错了事,会友常不能谅解(传七20)。

    (二)无故就有难处(约十九34)。

    (三)合乎理,不合人意的难处(可六18;但六4)。有撒但在前面作对(撒三1)。

    ()合乎人意,不合神意来到(帖前一6)。

    在患难中有属灵的喜乐,传道的苦楚就是恩典,「凡事不怕敌人的惊吓。这是证明他们沉沦,你们得救,都是出于神。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顺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腓一2829)。得救是本乎恩,「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二8)。为福音的缘故,要爱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祂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五44

45)。忍耐吃苦,才能受交托。吃苦是一种功课,「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为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祂的脚踪行。」(彼前二21),学这一种功课还不到流血的地步,「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来十二4),因为我们只是背十字架,不是被钉。

   

四、听主命令

    福音的交托,是神的命令:「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赛六8)「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未了。」(太廿八1920)「到了日期,借着传扬的工夫,把祂的道显明了。这传扬的责任,是按着神我们救主的命令交托了我。」(多一3 ),不传就有祸了,「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林前九1617)。不惟是命令,也是责任,(林前九17),所以要甘心乐意听主的命令,尽自己的责任,去传福音,并要多讲奉献的道理,使顺服福音的人多多奉献,便将荣耀归给神(材后九13)。

    作一个无亏工人,是每一个受福音之托的人要做到的,「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后三15),但须谨防二事:

    远避世俗的虚谈,和似是而非的道理:「提摩太阿,你要保守所托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虚谈,和那敌真道似是而非的学问。」(提前六20)。

    谨慎自己的教训:「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前四16)。

 

       神所验中的传道人    谢鸿范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410

 

    「但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前二4

    使徒保罗自蒙主恩召,除暂时在亚拉伯旷野灵修,不久就开始传福音的工作,足迹遍及地中海东北两岸各大城市。当他写此书信时,已有二十余年之传道经验。在他属灵的经历中,深知他是神所验中的传道人。因为神将传福音重大的使命托付了他们。

    今天我们从使徒保罗的见证中,可以看见他们是怎样才会被神所验中的。

 

照主所吩咐的传讲

    耶稣在临升天时曾对众门徒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未了。」(太廿八20)使徒保罗在这里说:「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足证使徒保罗所传的信息,是从主领受的,保罗说:「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林前十一23),保罗所传的信息并不是属世界的学问,因此他提到:「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甚么仍像在世俗中活着,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西二8,20),保罗所传的信息乃是十架流血,赎罪的福音。

 

要讨神的喜欢

    使徒保罗在写给加拉太人的书信中说:「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么。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一10)他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又说:「但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前二4)使徒保罗实在为所有的传道人作了美好的榜样。

 

不用谄媚的话语

    耶稣在山上会教训门徒说:「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不是。若再多,就是出于邪恶者。」(太五37)使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中又说:「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这是你们知道的。也没有藏着贪心,这是神可以作见证的。」(帖前二5)。是的,作基督耶稣的仆人,应当随时随地为真理作见证,「是,就说是。不是,不是」。只有那些不敬虔的人,才会如经上所言:「这些心是私下议论、常发怨言的,随从自己的情欲而行,口中说夸大的话,为得便宜谄媚人。」(犹一16)。这不是传道人所应有的态度。

 

不可藏着贪心

    使徒约翰在他的书信中说:「不要爱世界,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二15)使徒为自己作见证说:「也没有藏着贪心」,并且他深信「这是神可以作见证的」。由此足证他心地之光明磊落了。

 

不求人的荣耀

    在这世界及宇宙当中,一切的荣耀都应归给神,人不可抢夺神的荣耀。希律因夺取神的荣耀,以致为主使者所罚,被虫咬死。是一个很好的鉴戒。(徒十二2023)所以当使徒保罗传福音时,从来不求人的荣耀。

 

存心温柔

    耶稣曾在山上教训人说:「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五5)。使徒保罗实在受了基督的感召,存着温柔的心去传福音:「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帖前二7)。所以他一生会设立了许多的教会,带领了很多外邦人归主。

 

应有牺牲的爱心

    使徒保罗爱教会中的主内兄姊,「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神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姓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所疼爱的。」(帖前二78 )再看主耶稣对于教会的大爱,祂自己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约十10)耶稣为爱教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保罗为传福音,不仅被鞭打、被棍打、被石头打、下监牢,最后且为主被杀殉道而死了。他实在是主忠心的仆人,不仅学习了主牺牲的真理,更走在主牺牲的道路上。

 

辛苦劳碌昼夜作工

    使徒保罗为了拯救那些失丧的灵魂,传福音的时候,是「辛苦劳碌,昼夜作工」。他一面要忙着织帐篷来维持他们的生命,更一面昼夜不停的作主圣工。甚至他和西拉在腓立比的监狱中,半夜三更仍不住的祷告、唱诗、赞美神,借机为禁卒和他的全家及部下作见证,终能带领他们接受洗礼归于主的名下。

 

圣洁公义无可指责

    神是圣洁的,所以要祂的选民成为圣洁,更要他们以圣洁公义来事奉祂。正像神亲口向以色列民所说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你们也不可在地上的爬物污秽自己。」(利十一4445;彼前一15,16)又像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后预言说:主以色列的神「向我们列祖施怜悯,纪念祂的圣约…….叫我们既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可以终身在祂面前,坦然无惧的用圣洁公义事奉祂。」(路一72,74,75)。

    在使徒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中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十二1)以后又在致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书信中为自己作见证说:「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的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帖前二10)

 

       看这个为神作工的人    王明道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10

 

    「我们向你们信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帖前二10

    一个为神作工的人没有地上的权柄和势力,却能领导一些人,使他们尊敬他、服从他、爱戴他、信任他,一个原因是神使用他,赐给他一种属灵的权威。同时神也感动众圣徒,使他们从心里敬爱他、听从他。另一个原因是他本身具有一种高尚的品德,使属神的人因着在他的身上看见神的圣洁公义,不能不从心灵的深处对他发出敬爱服从的意念来。这两个原因也实在是相连的。被神重用的人,一定能活出圣洁高尚的人生来。有圣洁高尚的人生的人,才能被神所重用。这两件事是互为因果的。

    保罗是一个被神重用,也受圣徒尊敬爱戴的人。加拉太的教会接待他「如同神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稣。」他们「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他,也都情愿。」(加四14,15)。他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腓立比的教会「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你们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腓四16 )经上叙述他在米利都与以弗所的长老们话别的时候的情形,有话说:「保罗说完了这话,就跪下,同众人祷告。众人痛哭,抱着保罗的颈项,和他亲嘴。叫他们最伤心的,就是他以后不能再

见我的面那句话。于是送他上船去了。」(徒廿3638)。

    经上又记载他在该撒利亚的时候所发生的一件事说:「我们在那里多住了几天,有一个先知名叫亚迦布,从犹太下来。到了我们这里,就拿保罗的腰带捆上自己的手脚,说,圣灵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绑这腰带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里。我们和那本地的人听见这话,就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保罗说,你们为甚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保罗既不听劝,我们便住了口,只说,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徒廿一1014)。看见许些记载,便知那时候认识保罗的圣徒是怎样的敬爱他关心他了。

    保罗这样蒙神重用并受圣徒的敬爱,决不是偶然的。他那种敬虔的人生,使神不能不重用他,也使圣徒不能不敬爱他。寥寥的几句话就能充分的证明的了他的人品德。听他对撒罗尼迦的圣徒说:「我们向你们信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

    这极简单的几个字,「圣洁、公义、无可指责」里面包含了极多的意义。这几个字证明了保罗在财物上不苟且、不贪污。在男女的关系上没有丝毫不光明、不清洁的行为。与人相处没有少许的偏心,也不保留一点情面,说出话来绝对的负责任、守信用。不嫉妒任何强过自己的人,仇恨任何亏负自己的人。不轻易开口论断批评别人,也不随便发言炫耀夸张自己。谨守规则,服从法律,尊敬老人,爱护儿童,珍惜别人的财物,关心邻舍的休戚。不轻易发怒,不冒失发言,谦恭和蔼,温柔可亲,憎恶邪恶,喜爱善良。不只在大事上不沾罪恶,就在最小的事一也不苟且疏忽。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符合「圣洁、公义、无可指摘」这几个字。

    也许有人要问说,「保罗这种自游究竟是否真确呢?一般人都喜欢自己夸耀自已,保罗是否也未能免俗呢?」我要回答这个问题说,保罗的自述绝对真确,因为他能提出两个见证来。这两个见证中的第一个,是读他这封信的圣徒,「有你们作见证」;第二个是神,「也有神作见证」。这是何等有力的两个见证。

    保罗敢面对帖撒罗尼迦的圣徒,请他们出来见证他的「圣洁、公义、无可指摘。」这足可证明他的自述是百分之百的真实,不然,他决没有这种勇气。他确实的知道他们找不出来他的缺点与恶,他才有胆量说这话。接着他提出来第二个见证——神。他不但敢请帖撒罗尼迦的圣徒出来为他作见证,他还敢请神出来为他作见证。这证明他的生活,不但在人面前是那样「圣洁、公义、无可指摘。」就在他自单居独处,没有一个人在旁边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圣洁,公义,无可指摘。」若不是这样,

他决不敢请出神来为他作见证。

    在人面前无可指摘的,在神面前不一定能无可指摘。但在神面前无可指摘的,在人面前必定无可指摘。如今保罗在神和人面前都「圣洁、公义、无可指摘」,他一点都不踌躇的提出这两个见证来。这种为神作工的人,焉能没有权柄和能力呢?

    是,为神作工的需要有恩赐,但比恩赐更重要的则是德行。没有恩赐的人去为神作工,最不好的结果,不过是没有很多的成就而已,他决不会羞辱神,败坏人。如果一个人有恩赐却没有德行,在一个时期内也许能作成许多事工,但日期一久,不但他所作的工,要被他自己的恶行劣迹所拆毁,而且要使神受极大的羞辱,使许多人受他的大害。这种明显的事实,我们已经听见、看见许许多多了」。

    今日一般教会中为神作工的人所追求的都是些甚么呢?没有信仰没有生命的传道人根本不用提了。那此有信仰,有生命,愿意服事神的信徒,所注重的大多数都是入神学院,查考圣经,明白真理,读一些宜道法,教牧学,教会历史,巴勒斯坦地理,宗教比较学,希伯来文,希腊文,再豫备几篇讲章。他们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成为神手中尊贵的器皿,神家中有用的忠仆。至于属灵的权威,圣洁的生活,在他们眼中根本就没有多大重量。这种人如何能被神重用,又如何能在教会中有伟大的感化力呢?

    我们没有读周圣经中论到神的工人所说的话么?「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作执事的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一口两舌,不好喝酒,不贪不义之财;要存清洁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奥秘。这等人也要先受试验,若没有可责备的地方,后叫他们作执事。女执事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说谗言,有节制,凡事忠心。执事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儿子和自己的家。」(提前三212)。

    这段经文叙述教会中的两种职分。——监督与执事——和担当这两种职分的人所必须具有的资格。在这里所叙述的各种资格中,只有一两件是关于恩赐和工作的,其他各项都是关系德行的和品格的。教会只有遵从神的命令,注重神要我们注重的,追求神要我们追求的,才能蒙神赐福,才能看见神的荣耀。

    看看今日大多数教会中的领袖们的生活,真令人欲哭无泪。说谎、欺骗、舞弊、营私、骄傲,虚荣,分争、嫉妒、仇恨、谗毁、谄媚、逢迎、贪财、求名、行淫、纵欲,这种种的罪恶在他们中间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在教会中领导人的既是这样,我们还能希望一般信徒能比他们更好么?教会既腐化黑暗到这种地步,怎能不使神的名受人亵渎羞辱呢?又怎能不使一些幼稚软弱的信徒绊跌仆倒呢?

    这一般人在神面前已经完全无用,只好被神废弃了。神为祂自己的大名,一定还要豫备他自己的器皿。祂怎在古时废弃扫罗,兴起大卫,祂今日也要照样兴起一般合祂心意的人来。这些人也许有丰富的学识,超人的恩赐,也许没有这些。但他们一定有敬虔的人生,高尚的品格。就因为他们有这个最被神所注重的优点,神便能大大的使用他们,在他们身上彰显他的大能和荣耀。

    就因为他们有这个最被人尊重的德行,人便敬爱他们,信任他们,服从他们。他们因此也就成了世上最尊贵伟大,具有属灵的威权的人。他们能说保罗所说的话,能讲出保罗所讲出来的见证——认识他们的圣徒,和鉴察万人心意的神——为他们见证。神也在他们身上,行訑在保罗身上所行的事。最后他们在基督显现的时候,也能得着保罗所要的。

 

             传道者的生活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10

 

    「我们向你们信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帖前二10

    保罗不止一次向人见证他在大马色得救的经历,他说:「我们所夸的,是自己的良心,见证我们凭着神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不靠人的聪明,乃靠神的恩惠,向你们更是这样。(林后一12),耶稣教导门徒不只是用说教,更是以身作则、以祂的一生做榜样。保罗也是一直过着为真理作见证的生活——宣扬耶稣能拯救罪人,借着圣灵赐下属天的新生命——只要信祂的人,就可得着这样的生命。

    「在WM.门,报导」这本杂志,曾有这样的短文:「基督徒活在世上,就像天国的大使,无论传道人或平信徒,他能活出多少耶稣基督的形象,就能带出多少的影响力,让人明白福音的内涵是什么,而引人归向耶稣基督。」

    看看保罗过的生活,是何等圣洁公义又无可指摘;因此他也敢向信徒提出这样的挑战,过一个圣洁无可指摘的生活。「好使你们,当我们主耶稣同祂众圣徒来的时候,在我们父神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帖前三13),之后又说:「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五23),「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祂必成就这事。」(帖前五24);另外,他也说:「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腓四9 ),「并且我主的恩是格外丰盛,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祂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前一1416)。让我们相信保罗所说的话:「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他说的是一个实际的经验,耶稣时时刻刻住在他心里面,这是一个讨天父喜悦的生活。保罗所信的基督,也是我所信的耶稣,他能过这样一个属灵的生活,我也能过!

 

                怎样听道    丘安路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13

 

   「为此,我们也不住的感谢神,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帖前二13

    保罗在这里提到听道者应当注意以下的几件事:

  一、当分辨所听的道:

    保罗题到「人的道」和「神的道」,表明道理是有出于人和于神的分别。不但如此,保罗在提摩太前书四章1节告诉我们,另外还有一种鬼魔的道理呢。他说:「圣灵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所以我们必须分辨我们所听的道,是出于神还是出于人,以免我们有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而离弃真道的危险。

    保罗在这里还提供了一个分办道理的简单方法,他说:「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表明神的道是能叫人得生命,受圣灵的:「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廿31)「我只要问你们这一件,你们受了圣灵,是因行律法呢,是因听信福音呢。那赐给你们圣灵,又在你们中间行异能的,是因你们行律法呢,是因你们听信福音呢。」(加三25)神的道是一种会在信主的人心中运行,作工,

产生能力的生命;而人的道不过是人的学问、知识、教条、道理、荣誉等等,是死的,不能运在人心中的。   

 

二、当领受神的道:

    我们若办明了所听的是出于神,有们就当领受。论到领受神的道,我们应当有下述的几点正确态度。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赛六9)的那一等人。

 

        神话语的力量    慕安得烈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13

 

    「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帖二13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来四12

    这问题不断出现:为何神的儿女中,这么少人了解彼此相爱的价值及重要?原因是信心不足。若没有大的信心,没有持续恒久的信心,我们不会有爱的浩大能力在我们心里面。但这信心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我相信神的话那种信心,这种信心是更高层次、更深沈的,是一种深深降服在神面前,相信祂的全能,相信祂浩大的复活大能,愿意眷顾我们又能动工在我们心中。一个国王,或一个将军,对他随从或士兵讲的话,具有权威,更何况一个全能的主宰,祂的话语既出,岂不更带有无限的权能?

    我们需要谦卑地来到神面前,承认我们毫无能力产生属天圣洁的爱,那种战胜罪恶,攻克不信恶习的爱,我们需要求主赐下饥渴慕义的心,强烈地想要拥有这样的爱,不管要付多大的代价;然后我们才能洞见神话语的真义,并在我们心中产生力量;这样超自然的大爱,若非借着内住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必中,我们是无法做到的。

    约翰壹书里所提到主的爱,那是神应许要给圣徒的。每个信徒都应该扪心自问,是不是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过犯,并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献上,为要得着这属天的大爱?

    最重要的,是要花时间等候在神面前,凭信心相信祂的话要像种子一样,在我们心田发芽生长,这迸发的新生命,将使我们能爱神爱人,就像神爱世人那样。

 

               神的忿怒    李道生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16

 

    「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帖前二16

    保罗和西拉在帖撒罗尼迦与庇亚亚两地传道的时候,曾经遭受犹太人的嫉妒,招聚匪众,煽动捣乱(徒十七513;徒十三4550;十四19),这在保罗的心中,必然留下深刻的印,所以他在此严厉的指出犹太人之罪过,是杀害主耶稣和先知,与众人为敌(帖前二15)。「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神的忿怒临在他身上已经到了极处。」(帖二16 )

    有人想这里所说的忿怒,是指在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毁灭之事(注),但散住在各处的犹太人至圣殿被毁时,大多数是没有遭遇到此次的灾难,故这种想法未符事实。保罗的意思就是指犹太人因杀害基督,反对福音,逼迫信徒,一定要受末世的审判,亦即如他在上章所说那「将来的忿怒」(帖前一10),这都是指着神的审判,要在这时代的未了,到耶稣第二次降临再来的时候,所要施行在全也上的刑罚(帖前四1617;启廿1115)。

注:主后七十年,罗马王提Titus将军率领十万精兵,攻陷耶路撒冷,将圣城和圣殿完全拆毁,并杀:死无敷人民,此事应验了主耶稣的预言(路十九4144)。

 

               撒但的阻挡    李道生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18

 

    「所以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帖前二18)在本书的三位署名者,保罗,西拉,提摩太,都曾先后去过帖撒罗尼迦地方(徒十七1;帖前三2 )。当保罗和西拉到帖撒罗尼迦传道的时候,曾受到不信者犹太人的反对。犹太人因当时找不到使徒,就把耶孙和几个弟兄拉到地方官府去,控告他们匿藏使徒们,以后地方官取了耶孙和其余的几个保状,这样才释放了他们(徒十七59)。

    有人觉得保罗是认为这件事的发生,使他以后不能再回帖撒罗尼迦去传道,实由于撒但在背后的主使所致,所以说这是「撒旦阻挡了我们」。但也有人认为保罗或因本身的有病痛,健康不佳的原因,是出于撒但的拦阻,使他不能再与那里所亲爱的教会弟兄们见面(帖前二1718)。可是,虽然如此,他却仍然昼夜切切的祈求,渴望能蒙主引领,再回到他们当中。他曾因过于迫切,就打发提摩太为代表前去那里,坚固信徒们的信心,因而获得了不少的安慰(111)

    在保罗旅行布道的过程中,他曾多次提到撒但的作为,诸如讲到撒但的引诱(林前七5),撒但的胜过我们(林后二11),撒但也装作光明昀天使(林后十一14)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林后十二7),撒但阻挡了我们(帖前二18),撒但的运动(帖后二9),快要将撒但践踏在你们脚下(罗十六20)等等,让我们看出撒但的诡计多端,是曾出不穷的。保罗的一切布道行踪计划,除了是神的特别干预,圣灵的禁止不许之外(徒十六67),其他的阻拦都是出于撒但的作崇,是今日信徒所当引为儆惕的。

 

         福音受托的反面观    张凤鸣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35

 

    上一讲论到福音受托的正面观(帖前二4),题到四样报答神的事。关于这福音受托的反面观,也有五事应当谨慎的。

 

一、劝勉应当本乎圣经

    多数人的劝勉不能发生效力。在路加福音十章3037节中,主耶稣所讲好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耶路撒冷好比教会,耶利哥好比世俗。路途好比世间的险恶,有许多害人之物。这样往好处着想,正如彼得醒悟过来,想了又想,往马可楼一样,岂不甚好吗(徒十二1112)?讲解任何圣经,都要往好处比方,若往歹处比方,就会有难处。

    某牧师讲以赛亚书五十二章11节:「你们离开罢,离开罢,从巴比伦出来,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要从其中出来。你们扛抬耶和华器皿的人哪,务要自洁。」,他将教会比喻为巴比伦,要教友离要开教会,这不是明显错了吗!又讲以赛亚书五十二章1节:「锡安哪,兴起,兴起,披上你的能力。圣城耶路撒冷阿,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从今以后,未受割礼不洁净的,必不再进入你中间。」他说凡未受割礼的不能进去,他将割礼比喻作灵恩,这又明显是高抬灵恩教会。耶稣家庭会之错误,是使教会无组织,他们的口号是打倒牧师……,他们的背景无非是报复。虽然他们是以约十章1112节为理由,废除雇工,以耶稣为牧师,但耶稣升天后的嘱咐,他们不多注意,「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说,主阿,是的。祢知道我爱祢。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约廿一16),这都是错误之心发出毒素来。他们并以「回归使徒时代」为目标,竭力提倡,不知道教会是进步的,使徒行传六章3节有执事,使徒行传十四章23节有长老,使徒行传廿章28节有牧师,若照他们的主张打倒牧师,那不是要到「既无牧人,羊就分散」的地步吗(结卅四5 )?山东教会以烟台的会最好,有七个大公会,但因着请上海的某先生领会,末后一天,以诗篇六十八篇26节,马可福音一章45节两节经文,叫人都就他去,以分裂为合一,这正是错误的心。按以弗所书四章3节是合而为一,不合就是分散(路十一23)的。烟台本是七个公会,现在有八个公会了。

 

二、不可经过污秽

    福音要纯正,是不能经过污秽的。什么是污秽?马可福音七章23节:「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所说的就是人心里的恶。「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林后四5),有人传福音是传自己,使教会中没有耶稣,只有传道的人。其他如骄傲、嫉妒、生气等,都如同海关一样,福音经过这些关头都染了污秽,这些污秽如同毒药一般,「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分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雅三14),只能害人,不能帮助人,就是生气也不能造就人,「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一1920),高士珠牧师,讲道有三不讲:

    (一)没祷告。

    (二)没预备。

    (三)没有人。这就是不经过污秽的好法子!

 

三、不用诡诈

用诡诈讲福音,不能按正意分解真理,这虽能讨人的喜悦,神却不喜悦这等人,「所以弟兄们,你们要站立得稳,凡所领受的教训,不拘是我们口传的,是信上写的,都要坚守。」(提后二15)。再者讨人喜悦的,不是耶稣的仆人,「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么?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一10)。某青年会女干事请牧师讲道,但预先说明不要讲耶稣,恐怕把人讲走了,青年会就得关门。这种诡诈的态度,博人一时的喜悦,神对待她如何呢?讲福音要按精意,不要按字句,「祂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精意或作圣灵)」(林后三6)。任何道理都要讲,若不讲,教友就易于受迷惑。

 

四、不用谄媚的话

    大概用谄媚话讲道的人,都为的得便宜,「这些心是私下议论,常发怨言的,随从自己的情欲而行,口中说夸大的话,为得便宜谄媚人。」(犹16)。有一位牧师到青岛商酌办一神学院,他因着一句谄媚的话,自己灵性落后了,以致四万元的补助款也没有弄到手。讲者本人的经验:一位得力的教友,不喜欢女人讲道,讲者一次特讲女子不许讲道,引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3435节,和提摩太前书二章1112节,后来良心受责,深加研究,知道所说的错了。哥林多前书十四章3435)节,不叫妇女说话,是因为妇女很容易在圣殿内说话。提摩太前书二章1112节,不许女人讲道,看上文是不顺从丈夫,下文是唠叨丈夫,是不叫这不顺服和唠叨的女人讲道。

    大卫王时传福音的女子成为大群(诗六十八11),使徒行传廿一章9节的女子预言,预言就是讲道,古时的女先知(士四4),能不讲道吗?高丽的某女士能领八十七人信主,难道不讲道会领人吗?神的道如锤,「耶和华说,我的话岂不像火,又像能打碎盘石的大锤么。」(耶廿三29),打动人心,若谄媚人,就无力量了。传福音虽多用责备的言语,要知道责备才蒙喜悦,「责备人的,后来蒙人喜悦,多于那用舌头谄媚人的。」(箴廿八23)。

   

五、不可藏着贪心

    传福音的人不可贪不义的工价,免得走巴兰的旧路,「他们离弃正路,就走差了,随从比珥之子巴兰的路,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先知。」(彼后二15 )。像某牧师作某资本家的家庭牧师,他的结果正如犹大书11节所的:「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又有一牧师到大连某会中,使某会分为两派,自己就作了新派的牧师。这种贪心跟着福音不会有效果的。牧养教会是出于甘心,不为贪财,「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

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彼前五2),因为我们不能事奉二主,「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路十六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