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歌罗西书第四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基督徒生活的指导】

    一、作主人的如何对待仆人(1)

     二、如何祷告(2~4)

     三、如何与外人来往应对(5~6)

 

【介绍、问安与嘱咐】

    一、关于推基古和阿尼西母(7~9)

     二、关于亚里达古、马可和耶数(10~11)

     三、关于以巴弗(12~13)

     四、关于路加和底马(14)

     五、关于老底嘉教会和宁法(15~16)

     六、关于亚基布(17)

     七、保罗亲笔问安(18)

 

贰、逐节详解

 

【西四1「你们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仆人,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原文字义﹞「公公平平」公正和平等,正义和公平。

     ﹝文意注解﹞「公公平平地待仆人」:指对待仆人既合理且同样宝贵,既正当且一视同仁。

          「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表示主人不只是要按地上的法律和情理公平对待仆人,并且也是因为如此才能向天上的主有好的交代,祂是万人的主。

     ﹝话中之光﹞()基督化的『公道』,比人情、法律的『公道』更深厚、更切实,因此只有在主里才有真正的『公道』。

          ()基督作主是人类公义、自由的保障;没有基督,就没有真公义;没有基督,也没有真自由。

          ()作主人的待仆人要公正、公平、合理,不可只着眼于个人的利益,而不为仆人着想,更不可待慢仆人,扣减工资。

          ()人的权力和财富来自于神,因此人如何运用权力和财富,必须向神有所交代(路十二48)

          ()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生存权,因为我们的『所有』虽然不同,但我们的『所是』却是一样,不论主人或仆人,都是神造的人。

          ()一个有权和有钱的人,他如何运用权力和财富,别人不能过问,因此很容易妄用他的权力和财富,这正是他的危险之处。

          ()你善待人,神就善待你;祂是公义的神,祂从不偏待人。

 

【西四2「你们要恒切祷告,在此儆醒感恩。」

     ﹝原文字义﹞「恒切」持续不断,热切等候,黏得很牢;「儆醒」醒着的,不困倦。

     ﹝文意注解﹞「恒切祷告」:意即坚忍、坚定不放松地继续祷告(路十一5~13;弗六18);它表明祷告的人对神的不断倚赖,和对神旨意不断等候的态度。

          「在此」:显然是指祷告而言。

          「儆醒感恩」:『儆醒』是指不让别的事物分散我们的心。

          全节意思是借着儆醒和感恩来维持恒切祷告,并且还要在感恩方面儆醒留心。

     ﹝话中之光﹞()本节说明祷告三要件:恒切、儆醒、感恩,这三者缺一不可。

          ()一般信徒都知道祷告的重要,但祷告在我们个人生活中,却是最被忽略的一件事。

          ()祷告并不是一时的事,乃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工夫。

          ()祷告不只是一种灵交或享受,祷告也是一种事奉。

          ()严格说来,祷告也是信徒的属灵战争,以对付最大的仇敌撒但。

          ()我们若要恒切祷告,就必须儆醒,二者是属灵生活上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祷告时若不儆醒注意,就不能继续实行,也难获得效验。

          ()一个人肉体过于舒适,生活过于顺遂,往往就疏忽了祷告。

          ()感恩是祷告的主要原素,祷告中不可没有感恩,因为祷告中的感恩是我们与神灵交的接触点,我们一感恩,我们的心灵就活泼起来。

          ()有感恩的心,祷告就不会变得枯燥乏味;有儆醒的灵,祷告时就不会感觉疲乏困倦。

          ()本节表明神所要的祷告:

              (1)不仅是为自己的好处『祈求』,乃是与神相交的『祷告』。

              (2)不仅是一时或常常的事,乃是继续不断的事,故须『恒心』。

              (3)不仅是口头言语的事,乃是全心以赴的事,故须『儆醒』。

              (4)不是我们凭自己所能作的事,乃是要靠神,故须『感恩』。

 

【西四3「也要为我们祷告,求神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我为此被捆锁)」:

     ﹝文意注解﹞「开传道的门」:指赐给传道的机会。

          「讲基督的奥秘」:神永世计划的执行与完成,乃在基督身上,故祂是福音的内容,必须向人介绍并解明基督,才算讲明或揭开基督的奥秘。

          「我为此被捆锁」:指保罗为传讲基督而被监禁。

     ﹝话中之光﹞()传道人能否尽职,与一般信徒的祷告大有关系;每一个信徒对于教会的长进,都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保罗先为他们祷告(西一39),后求他们为他祷告;不肯为别人代祷的人,不配求别人为他代祷。

          ()保罗不是求别人为他的好处祷告(例如求释放他),而是为传福音祷告;可见祷告的出发点还是为着众人,而非自己。

          ()我们的祷告,不是求神减轻或免除我们的工作担子,而是求神加添力量,能够把交托给我们的事工完成。

          ()今天许多信徒肯出钱支持传道人的生活与工作,但只有极少的人肯花时间为传道人祷告。

          ()我们虽然没有口才去传道,但若能为传道人祷告,他的口才也算是归我们所用──祷告能支配神的恩赐。

          ()一个最无学问、最无地位的信徒,因恳切的祷告,也能够成功伟大的事工;可见每个信徒,可以借着为主的工人祷告,而参与教会的建造。

          ()若非神开启传道的门,赐给传道的机会,我们就不能作甚么;而传道之门虽是神开的,但仍需我们向神祈求。

          ()有『机会』传福音是一件事,会不会『讲』福音是另一件事;而『讲』明福音并非全靠人的口才,乃是在于神恩典的赐给。

          ()保罗所要传的「道」,不是别的,乃是传讲「基督的奥秘」;今天许多传道人所传讲的,却是基督之外的福音──社会福音等,保罗说那并不是福音,而是另一个福音(加一6~7)

          (十一)基督乃是人类惟一的福音:世人惟有听见基督,才会从罪恶、世界中被拯救出来;基督徒也惟有更多的、更深的听见基督,才能从一切肉体、自己、律法、字句等等难处中被救拔出来,而进入更丰满的救恩里!

          (十二)保罗开头是祷告(西一3),结尾还是祷告;一是为他们祷告,一是请他们为自己祷告;但祷告的中心还都是围绕着福音。福音是我们一生祷告的题目。

 

【西四4「叫我按着所该说的话将这奥秘发明出来。」

     ﹝原文字义﹞「发明」揭露,显明。

     ﹝文意注解﹞「按着所该说的话」:即不多说,也不少说,所说的都是符合正题的精义,又能获致深入浅出的效果。

          「这奥秘」:即指上节『基督的奥秘』。

          「发明出来」:意即使之被人理解,被人看见,启示出来。

     ﹝话中之光﹞()基督的奥秘,实在不是人的言语所能完全揭露的。

          ()像保罗这样大有才能的人,还会常有词不达意之叹,更何况一般传道人,怎可自以为口才便给,不好好准备并仰望神,就随便讲道呢?

 

【西四5「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

     ﹝原文直译﹞「你们对外人要在智慧里行事,要赎回光阴。」

     ﹝原文字义﹞「爱惜」赎回,抢购;「光阴」时机,机会;「外人」外面的人;「交往」行走,行事。

     ﹝文意注解﹞「爱惜光阴」:有二意:(1)要付出代价把虚耗的时间『买回来』,并好好地运用每一刻的光阴;(2)每一刻光阴都是神所赐给我们的『机会』,我们应当抓住每一个机会,过有意义的人生。

              本节特别重在劝勉我们要『抓住机会』传扬基督的福音(参提后四2)

          「用智慧与外人交往」:『外人』原文意『在我们圈子以外的人』,指教会之外不信的人;全句指信徒在不信者中间的生活形态,必须有智慧,以免别人因我们的行为而对福音有所误解,以致成为别人不接受主的绊脚石。

     ﹝话中之光﹞()人真正的智慧,表现于两件事上:一是善于使用时间,二是善于与人交往。

          ()时间是世界上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去了一刻,就少了一刻;信徒不但不可荒废时间,反要把时间赎回来归主使用。

          ()我们属灵的生活不是在明天,乃是在现在;一个不抓住机会,不爱惜现在的人,也就是一个不能在现地、现时遇见神、事奉神的,他是一个最没有前途的人。

          ()有人说:『与其爱千古,不如爱现在;昨天已过去,明天不实在;若是真惜爱,还是爱现在』。

          ()信徒见证福音最有效的方法,是他们平日的行事为人(腓一27)和言语(西四6);而信徒的行为,系表现于如何运用时间。

          ()事实上很少人是因为被说服而信主的,故此基督徒应该谨记一件事──必须借着生活的见证,而不是用话语去吸引人接受基督。

          ()最有智慧的与外人交往法,就是在他们面前活出基督,叫他们在我们的身上时时的遇见神。

 

【西四6「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

     ﹝原文字义﹞「和气」恩情,恩慈,温厚,感谢;「好像」(原文无此字);「调和」调味,准备,安排。

     ﹝文意注解﹞「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指言谈温雅、亲切、庄重、有涵养,予人好感,不刻薄、不粗鲁无礼,不致引人反感而造成尴尬的局面。

          「用盐调和」:盐能调味;一则表示基督徒的言语有智慧,并非沉闷无味、死板板的说教;二则话语有内容,能化解世人暴戾之气,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他们转向基督。

          「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意即我们若在话语上有操练,就日渐知道甚么样的话才是适当的话,能以回答需要福音的人(彼前三15)

     ﹝话中之光﹞()基督徒必须很小心的说话,以免主的名受羞辱。

          ()信徒的生活,若能常常从主领受『恩』,则他们的言语中也会不知不觉地带着『恩』,如此就有属灵的能力,说话能感动别人。

          ()如果我们的言语缺少恩典,一定是由于我们缺少祷告(2);如果我们是祷告的人,定会向神感恩,向人涌出恩典。

          ()信徒的话语该像盐那样,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造和睦,不是制造纷争。

          ()信徒的言语不该淡薄,应该有味;而调味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学习,投入准备的工夫,方能达到言之有味的地步。

          ()言语得体与否,与传福音的成败大有关系;有智慧的才能得人(箴十一30),基督徒的言语须有感染力和机智,懂得作出适当的应对。

          ()传福音不可一味斥责,以免招致听的人反感,而将心门关闭。

          ()许多不信主的人,不是为着追求真理而来问道,而是故意要诘难信徒,想把信徒驳倒,因此我们不能不准备自己,为主小心答辩。

 

【西四7「有我亲爱的兄弟推基古,要将我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他是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

     ﹝原文字义﹞「推基古」幸运的,侥幸的;「忠心」忠信,可靠;「执事」佣人,管家;「仆人」奴仆,奴隶。

     ﹝背景注解﹞「推基古」:据信他是替保罗捎带此书信的使者,他也为保罗送信给以弗所教会(弗六21)

     ﹝文意注解﹞「亲爱的兄弟」:是指神家中的一分子。

          「忠心的执事」:是指教会中担任某项服事的一分子。

          「一同作主的仆人」:是指同工团中的一分子。

          本节指出工人与教会有密切的关系,当日教会必然相当关怀主工人的情况,因此使徒保罗不只写信教导歌罗西教会,并且又差人去告诉有关他一切的事。

     ﹝话中之光﹞()对人要亲爱,对主要忠心,这是作主仆人必具的条件。

          ()同工之间,理应彼此相亲相爱,互相配搭,一同作主的仆人;今天常见的现象却是:同工变成『同攻』,彼此勾心斗角,互不相容。

 

【西四8「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

     ﹝原文字义﹞「特意」这件相同的事;「打发」差遣,遣送;「安慰」鼓励,劝勉。

     ﹝文意注解﹞「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那时保罗是被关在罗马的监狱里,而从罗马到歌罗西是一段很远的路程,在当时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故保罗用『特意打发』来表明。

          「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保罗怕歌罗西教会为他被关在监狱的遭遇而灰心,所以特意打发推基古去安慰、鼓励他们。

     ﹝话中之光﹞()保罗自己身陷困境中,而他却为别人着想;真实主的工人,他所顾念的不是自己,而是神别的儿女。

          ()保罗的光景能够安慰歌罗西信徒的心;这个「光景」必然不是指他的外面的环境,而是指他里面的心境和态度。

          ()信徒的光景正常,会叫听见的人得安慰,反之,则会叫听见的人为他忧伤。

          ()我们也应该学习歌罗西信徒的榜样,时常关怀主工人们的景况,因为他们为主的缘故,也常关怀我们。

 

【西四9「我又打发一位亲爱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同去;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他们要把这里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

     ﹝原文字义﹞「阿尼西母」有益处的;「那里的人」中间的一个人。

     ﹝背景注解﹞「阿尼西母」:是一名奴隶,为歌罗西教会中信徒腓利门家里的仆人,曾背着主人潜逃,在罗马遇见保罗,因保罗所传福音而得救。保罗趁此机会送他回去,要腓利门接纳并原谅他(8~19)

     ﹝文意注解﹞「亲爱忠心的兄弟阿尼西尼」:此话表明阿尼西母悔改得救后有真实的改变,他与保罗彼此爱心相待,凡交代给他的事,无不尽心竭力的去作。

          「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用意在强调他是你们中间的一个,和你们完全一样,完全平等。

     ﹝话中之光﹞()在教会里面,不论过去的背景怎样,在基督里面都是亲爱的弟兄,彼此不再有分别了。

          ()看人要看他现在的情况,不能看他的过去;一个人过去的失败,不能作为判定他、对待他的依据。

 

【西四10「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

     ﹝原文字义﹞「一同坐监」同作俘虏;「亚里达古」善于治民者;「巴拿巴」劝慰之子;「表弟」有血缘关系的,堂表兄弟;「马可」有礼貌的;「吩咐」命令,指示;「接待」接纳,领受。

     ﹝背景注解﹞「亚里达古」:是保罗的同工,经常与他一同旅行传道(参徒十九29;二十4;廿七2)

          「巴拿巴的表弟马可」:就是《马可福音》的作者,又名约翰;在保罗第一次出外旅行布道时,曾携带同行,可能因他不耐旅途之苦,中途退出(徒十三513);在第二次旅行布道出发之前,保罗曾因他的缘故和巴拿巴争辩,导致二人分开(徒十五36~40)。此事在保罗写本书信时已过了十几年,由本节可知马可早已得到保罗的谅解和赏识,并成为保罗的得力助手(提后四11)

     ﹝文意注解﹞「你们已经受了吩咐」:可能马可被保罗所差遣,到各地访问并坚固教会,保罗特为此事,写了一封推介马可的公函。

          「他若到了你们那里」:这句话暗指他正要出发或正在途中。

          「你们就接待他」:可能因怕知悉马可过去历史的人,对他仍持怀疑的态度。

     ﹝话中之光﹞()亚里达古可能系自愿在监里『陪伴』保罗;只有真正爱弟兄、敬重弟兄的人,才能为弟兄摆上自己,陪伴弟兄一同受苦。

          ()保罗和马可之间所发生故事,和后来的演变(参阅﹝背景注解﹞),可供我们学习如下的功课:

(1)   真实的同工配搭,乃在彼此属灵的光景如何;光景差了,自然无法同工。

(2)   )弟兄暂时的软弱,我们固然不该茍同;但也不可就此盖棺论定,说不定甚么时候,主一施恩,他的光景即刻就能好转,这时我就当一无芥蒂的,仍然与他甜美地配搭;不可因着已往的老观念,而一直弃绝他。

(3)   从前养尊处优、不堪劳累的马可,已经有了完全的改变;作主工人的先决条件是:能为主吃苦耐劳(徒廿35)

(4)   保罗胸襟宽大,不记马可的前嫌,乃是作主工人的榜样;同工之间不怕发生争执、误会、嫌隙,最怕不能彼此包容、饶恕,和好如初。

(5)   保罗此时对待马可的态度,固然一面是因马可有了好的转变,但另一面也是因保罗对同工的灵更柔和了,度量更宽大了;这证明基督在他身上的身量实在是增长了。如果我们对一同事奉者的态度,一直是那样苛刻、严厉,无非说出我们自己在基督里并无多少长进。

 

【西四11「耶数又称为犹士都,也问你们安。奉割礼的人中,只有这三个人是为神的国与我一同作工的,也是叫我心里得安慰的。」

     ﹝原文字义﹞「耶数」救主;「犹士都」公正;「安慰」慰藉,舒心。

     ﹝文意注解﹞「耶数」:原文与『耶稣』同一名,中文圣经改译此名,以资与主耶稣有分别。当时犹太人中亦有别人采用耶稣之名(徒十三6),故又称他为「犹士都」,以资识别。

          「奉割礼的人」:即指犹太人。

          「为神的国与我一同作工的」:神的国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信徒,而保罗的事工主要是向着外邦人(徒九15;加二9),故和保罗在一处、乐意接受保罗调度的同工们,多半为外邦人信徒,仅只亚里达古、马可、耶数等三位犹太人信徒,甘愿与保罗同在外邦人中间作工。

     ﹝话中之光﹞主的仆人必须能超越种族、血肉之亲的观念。

 

【西四12「有你们那里的人,作基督耶稣仆人的以巴弗问你们安。他在祷告之间,常为你们竭力的祈求,愿你们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

     ﹝原文字义﹞「竭力」争扎,战斗;「完全」成熟,全备;「充足」坚定,完全被说服;「站立得稳」站住,立定。

     ﹝文意注解﹞以巴弗的祷告有几个特点:

              (1)「常」:即坚持不放松地继续祷告。

              (2)「为你们」:非为自己,乃为教会,在祷告中将别人带到神面前。

              (3)「竭力」:以搏斗的精神全力以赴。

              (4)「祈求」:并非散漫无目的,而有专一的祷告事项。

              (5)求使教会达致『完全』、不动摇的地步。

          本节暗示他为歌罗西教会的信徒担心,怕他们被异端教训所迷惑。

     ﹝话中之光﹞()作主的仆人,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奉乃是祷告。

          ()一个人祷告的『灵』如何,别人是能够感觉得到的。

          ()以巴弗的祷告,与保罗为歌罗西教会的祷告相同(参西一9),足见他们的同心,也必常常同在一起祷告,并且也都是摸着教会需要的祷告。

 

【西四13「他为你们和老底嘉并希拉波立的弟兄,多多的劳苦,这是我可以给他作见证的。」

     ﹝原文字义﹞「老底嘉」古城堡,公正的,众人的意见;「希拉波立」圣城;「多多的」有许多;「劳苦」疼痛,热忱,忧虑;「作见证」证明,殉道。

     ﹝话中之光﹞()祷告虽也是一种的享受,但也是一种「劳苦」的事工;特别是在为教会祷告时,需用尽心力去抵挡那邪恶的势力。

          ()以巴弗是歌罗西教会的同工,但他也关心附近各地教会的光景;主的工人不可只顾全自己的工作表现,而忽略了别地的教会。

 

【西四14「所亲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问你们安。」

     ﹝原文字义﹞「路加」光亮的,发光的;「底马」人民的。

     ﹝文意注解﹞「医生路加」: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二书的作者,大概是在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途中得着了他(徒十六8~10,由原来的『他们』变成了『我们』),从此即一直跟随保罗,并伴随他赴罗马(徒廿八14)

          「底马」:是保罗的同工(24),后来因贪爱世界而变节离弃了保罗(提后四10)。保罗在此对他没有赞赏的好话,可能此时保罗已看出他的灵性有问题。

 

【西四15「请问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并他家里的教会安。」

     ﹝原文字义﹞「宁法」新郎。

     ﹝文意注解﹞「他家里的教会」:据推断,老底嘉的教会是在他家里聚会。

          本节在表面上,好像是题到三班不同的人:(1)「老底嘉的弟兄」。(2).「宁法」。(3)「他家里的教会」。

          但是实际上,正如『宁法』就是『他家里的教会』中的一份子,『宁法』也就是『老底嘉的弟兄』中的一位,只是保罗在弟兄们和教会中特别挑出宁法来,再向他个人问安。

          再者,「老底嘉的弟兄」重在指个别的各人,「他家里的教会」重在指团体全体,所以两者并非指两班不同的人。因此,下面第十六节只题『教会』,不再题『弟兄』,因为书信是给全体在一起时念诵的。

     ﹝话中之光﹞信徒把家打开,供教会聚会之用,是蒙主祝福的事。

 

【西四16「你们念了这书信,便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也念;你们也要念从老底嘉来的书信。」

     ﹝原文字义﹞「念」诵读;「书信」文书,信件。

     ﹝背景注解﹞初期教会尚无新约圣经,当时是在众教会之间传阅使徒们的书信,他们就把这些书信逐字一一抄录下来,留作诵读,就是所谓的『古卷』。后来经过收集,在主后397年『迦太基大会』上审定确认,遂成为新约圣经,共二十七卷,《歌罗西书》即为其中之一。

    ﹝文意注解﹞「从老底嘉来的书信」:即指保罗所写的《以弗所书》;按圣经学者考据,《以弗所书》原系致小亚西亚各地教会的一封公函,故有些最好的古卷在一章一节并无『在以弗所』等字。

     ﹝话中之光﹞()圣灵对一地教会的启示和带领,往往也是为着各地教会的(启二7)。因此众教会之间,若有甚么主的信息,应该互相传递;若有主的使者(工人),也该彼此交流。

          ()各地教会原本就是基督的『一个身体』(林前十17);就着组织而论,各地教会的行政是独立的,并不隶属于任何人或团体;就着属灵的关系而论,各地教会之间却是有交通,并不是不相往来、不相闻问的。

 

【西四17「要对亚基布说:『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

     ﹝原文字义﹞「亚基布」马夫,侍从官;「谨慎」察看;「职分」配给,照应,侍候。

     ﹝文意注解﹞「亚基布」:是歌罗西教会中的一名信徒,他极可能是腓利门的儿子(2)。大概是以巴弗滞留在罗马期间,把牧养歌罗西教会的重任,交托给亚基布,因此保罗嘱咐他小心谨慎,不要让异端教训迷惑信徒。

     ﹝话中之光﹞()凡是主所托付的职分,不分大小、轻重,都须谨慎,丝毫不可轻忽。

          ()主所要求于祂仆人的,乃是忠心有见识(太廿四45);谨慎就是有见识的表现,尽职就是忠心的表现。

 

【西四18「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

     ﹝原文字义﹞「亲笔」亲手。

     ﹝文意注解﹞保罗在第七至十七节详细嘱咐并问安后,于结束这封书信时再「亲笔问安」,这是因为保罗的书信大体上是自己口述,而由别人代笔写下来(罗十六22),于结尾时再由保罗亲笔签名以为记号(帖后三17),顺手再写上问安。

 

叁、灵训要义

 

【基督徒生活的两方面】

    一、对于神──祷告(2~4)

     二、对于世人──作见证(5~6)

 

【爱惜光阴的表现】

    一、恒切祷告(2)

     二、儆醒感恩(2)

     三、为人代祷(3~4)

     四、传讲基督(3~4)

     五、用智慧与外人交往(5~6)

 

【保罗与推基古的关系(7)

    一、亲爱的兄弟──同心相爱

     二、忠心的执事──同甘共苦

     三、一同作主仆人──同工配搭

 

【爱惜光阴】

     一、爱惜光阴的缘由──因为主是每一个人的主(1)

     二、爱惜光阴的表现(2~6)

          1.恒切祷告

          2.儆醒感恩

          3.用智慧与外人交往

     三、爱惜光阴的榜样(7~15)

          1.推基古──忠心作主的仆人

          2.阿尼西母──信主后有改变

          3.亚里达古──为主坐监

          4.马可──虽曾失败过,但今已回头

          5.耶数──与保罗一同作工,使他得安慰

          6.以巴弗──为教会竭力祷告,多多的劳苦

          7.路加──跟随保罗,相亲相爱

          8.宁法──把他的家打开给教会使用

     四、爱惜光阴的嘱咐(16~18)

          1.念书信──领受属灵的教导

          2.对亚基布嘱咐──劝勉人

          3.记念神的仆人──关怀主的工作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歌罗西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歌罗西书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