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腓立比书第二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信徒间的同心合意】

    一、同心合意的表现(1~2)

          1.在基督里的劝勉

          2.爱心的安慰

          3.灵里的交通

          4.心中的慈悲怜悯

          5.同一的心志

    二、同心合意的阻碍(3~4)

          1.结党

          2.虚荣

          3.骄傲

          4.自私

    三、同心合意的途径──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5~11)

          1.虚己

          2.自己卑微

          3.存心顺服,以至于死

          4.被神升高

    四、同心合意的实行(12~13)

          1.顺服神在心里的运行

          2.恐惧战兢,作成自己得救的工夫

    五、同心合意的见证(14~18)

          1.不发怨言,不起争论

          2.无可指摘,诚实无伪

          3.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

          4.与众人一同喜乐

    六、同心合意的榜样之一──提摩太之于保罗(19~24)

          1.提摩太是保罗的眼目

          2.提摩太与保罗同心,挂念圣徒

          3.提摩太与保罗一样求耶稣基督的事

          4.提摩太与保罗同劳兴旺福音

          5.提摩太待保罗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七、同心合意的榜样之二──以巴弗提之于保罗(25~30)

          1.以巴弗提与保罗一同作工,一同当兵

          2.以巴弗提受差遣,供给保罗的需用

          3.以巴弗提如保罗一样,想念众圣徒

          4.以巴弗提如保罗一样,为作基督的工夫不顾自己的性命

 

贰、逐节详解

 

【腓二1「所以在基督里若有甚么劝勉,爱心有甚么安慰,圣灵有甚么交通,心中有甚么慈悲怜悯」:

    ﹝原文直译﹞「所以在基督里若有甚么鼓励,若有甚么爱的安慰,若有甚么灵里的交通,若有甚么慈心和怜悯」:

    ﹝原文字义﹞「劝勉」在旁安慰,鼓励;「安慰」在旁说话,使之舒畅,支持;「交通」相交,同领;「慈悲」内在情感,同情心;「怜悯」仁慈,怜恤。

   ﹝文意注解﹞「若」:字在原文没有疑惑的意思,乃是既有的事实,是下面行动的条件和根据。

          「若有甚么」:亦即『既然有了』。

          「在基督里若有甚么劝勉」:信徒之间的劝导与鼓励,一面是因彼此与基督的关系而有,一面也以基督为其范围。

          「爱心有甚么安慰」:指出于爱心带着温柔的言语。

          「圣灵有甚么交通」:指信徒一同有分于圣灵,或在圣灵里彼此相交。

          「慈悲」:指内里的感受。

          「怜悯」:指外在的表达。

   ﹝话中之光﹞()由于教会传福音事工非常艰巨,并且使命非常重大(腓一27~30),「所以」信徒之间需要彼此劝勉、互相安慰和同情。

          ()信徒惟有在基督里和在灵里,才能与别的信徒发生正当的关系。

          ()彼此劝勉的生活,是基督徒该有的情形;可惜在今日教会中,肯接受别人劝勉的人实在太少了。

          ()只有在基督里,才能彼此劝勉;在基督之外,劝勉徒生问题。

          ()我们若有甚么从基督而来的话,由圣灵的感动而有的劝勉,便不可积压在心中,而应当在爱中说诚实话(弗四15)

          ()信徒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来三13);在主里互相劝勉,是基督徒应尽的责任。

          ()凡是需要别人去安慰的人,必然是失败、灰心、遭遇患难或灵性软弱的人,对于这种人,千言万语往往不如一滴同情的眼泪。

          ()能叫人心得安慰的,并非安慰者的身分、口才或学问,而是他爱心的流露,特别是在爱里用温柔的言语来安慰。

          ()甚么是真正的爱心?爱是用我的心把他的心包围起来。

          ()我们若安慰人不得其法,结果不但不能安慰人,反倒使人愁烦。

          (十一)信徒之间缺乏灵里的交通,就是缺乏生命的交流;我们惟有常在灵里有交通,才会供应别人,也才会叫自己得到供应,因而长进。

          (十二)许多时候,我们只注意个人与神之间『纵』的交通,却忽略了信徒彼此之间,以及众教会之间『横』的交通。

          (十三)魔鬼惯用的技俩,就是在信徒之间制造隔膜,从而引起误会与偏见,然后予以各个击破。

          (十四)对于软弱、失败的人,应当有同情和体谅的心;但对于罪恶和情欲本身,千万不可同情、包庇。

 

【腓二2「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原文直译﹞「你们就要思想相同的事,有相同的爱,在魂里联结,思想同一件事,以满足我的喜乐。」

    ﹝原文字义﹞「意念」心思,思想;「爱心」神圣的爱;「一样的心思」原文无「心思」,同一气息,魂里联结;「满足」完成。

   ﹝文意注解﹞「意念相同」:保罗的意思不是指一致的思想,而是指信徒心思和意念,应当朝向相同的方向和目标。

    ﹝话中之光﹞()基督徒的合一,不是以某人的看法为看法,或以某人的喜爱为喜爱,而是以共同的目标──基督──为联结点。

          ()信徒的思念和情感,应以基督为交集点,否则必造成彼此不和。

          ()信徒之间应当爱心相同,不该厚此薄彼,对人有不同程度的爱。

          ()信徒不能合一的难处,并不在于他们的灵,乃在于他们魂里的心思和情感。

          ()信徒应当努力追求,让那在他们灵里的基督,浸透并变化他们的魂,如此才能在魂里达致合一。

          ()不论一个工人的灵性多高,其情绪仍难免受其他信徒们情况的影响。

          ()主工人的喜乐与满足,并非外面事务的兴盛,而是教会真实的合一。

          ()第一节是第二节的根源:劝勉产生意念相同;爱心安慰产生爱心相同;圣灵交通产生一样的心思、一样的意念。

          ()教会的同心,不只叫神喜乐,并且叫神有满足的喜乐。

 

【腓二3「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原文字义﹞「结党」营私争胜,争斗图利己方;「贪图」依照;「虚浮的荣耀」虚荣心,空洞的意见,没有根据的骄傲,错误的自负;「存心谦卑」在卑微里,低如地毯;「看」计算;「强」超越,高过,更好。

    ﹝文意注解﹞「凡事不可结党」:原文意指没有一件事是按照自私的野心,偏袒一方的意见。『结党』是属肉体的行为(加五20),和「贪图虚浮的荣耀」同为破坏教会合一的根源。

          「存心谦卑」:指心里卑微,但不是自卑,而是一种正确评估自己的态度,不自负,不自夸,不为自己留地位。

          「看别人比自己强」:不是低估自己的才能,而是虚心接纳别人,肯定别人应获的待遇。

    ﹝话中之光﹞()人有两只眼睛,故当一面看自己,一面也看别人,且当更清楚地看出别人的长处来。

          ()信徒应当注意看自己:有没有自私的野心,有没有错误地高抬自己?

          ()凡是我们对事务或真理的看法,因人而易,必定是受「结党」的灵所影响。

          ()真正的荣耀是极重无比的,且是人所看不见的(林后四17~18);凡是显明的,多人能看见的,都是「虚浮的荣耀」。

          ()明知自己的意见是错的,却还要坚持己见,这就是一个「贪图虚浮的荣耀」的人,因为他只顾自己的面子和别人的赞赏,而不顾神的称许。

          ()我们一旦「贪图虚浮的荣耀」,就会使我们失去客观公正的态度,事事讲求虚荣,而不以真理为处事的准则。

          ()「看别人比自己强」,乃是谦卑的标志;只有存心谦卑的人,才会发觉别人的长处,也知道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信徒若看别人身上的基督(长处),而看自己身上的老我(短处),就能「看别人比自己强」。

          ()有些信徒从表面看来,似乎一无所长,没有用处,但若仔细观察,在他们身上总有甚么地方是别人所不及的。

          ()「存心谦卑」,是针对结党与贪图虚荣的药方,也是达到合一最有效的途径;骄傲的人很难与人相处,是合一最大的障碍。

          (十一)信徒不是故作「谦卑」的外貌,乃是从内心里发出来的;口里说谦卑的话的,不一定有谦卑的存心。

          (十二)凡是说:『我』有甚么权柄,『我』应当得着甚么的人,他永远不会谦卑。

          (十三)「谦卑」的意思是,我们要把自己降卑,像『地毯』(原文)那样,摊在地上,让别人在我们身上行走,觉得柔软而舒服。

          (十四)「谦卑」是全部美德中最难的一件;撒但所以成为撒但,乃因牠骄傲。

          (十五)在信徒中间所发生不幸的争执,若不是因为「结党」,就是因为彼此想为大(「贪图虚浮的荣耀」),互不相让。

 

【腓二4「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原文字义﹞「顾」顾念,留意,思及,慎重。

    ﹝文意注解﹞不是说,信徒不可照顾到自己的益处;乃是说,应当以同样的心态,兼顾到别人的益处。

    ﹝话中之光﹞()我们与弟兄姊妹相处,对自己应当「看别人比自己强」(3),对别人则应当「也要顾别人的事」。

          ()不是说『不要顾自己的事』,乃是说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人若不顾自己的事,就是一个懒惰的人;若不顾别人的事,就是一个骄傲且无情的人。

          ()信徒应当顾念别人的需要,但对待自己的需要,却不可凡事依赖别人的照顾,而要尽力自己照顾,并且仰赖神的帮助。

          ()教会中多少的毛病,都是我们的『自我』在作祟,而『自我』也是我们最不容易摆脱的一个枷锁。

          ()世人是损人利己(诗四十九18),信徒是舍己利人;「顾别人的事」,乃是一个舍己的生活。

          ()信徒真实『谦卑』的表现,在于顾到别人的益处。

          ()顾别人的事,不但可以使别的肢体免陷于孤独无援,也使自己免于孤独;顾别人的事,其实也是帮助了自己。

          ()神容许我们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欠,但借着肢体彼此相顾,使所有的缺欠都能得到补正。

          ()如果主像我们这样的冷淡,这样的不顾别人,那么,就没有你我今天的光景了。

   

【腓二5「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原文直译﹞「应当让基督耶稣里面的心思,也存在你们里面。」

    ﹝话中之光﹞()信徒以基督的心为心,是教会合一的根源。

          ()信徒必须先有基督的存心和意念,然后才能有一至四节那样的存心和意念。

          ()只有以基督那『倒空自己』的心怀为心怀的人,才能顾念到别人的益处。

          ()在教会中,众人都以基督为中心,大家都注目于基督,以祂的心思为心思,以祂的观念为观念,以祂的灵为灵,以祂的行径为行径的时候,才会产生真实甜美的交通与合一。

 

【腓二6「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原文字义﹞「本有」生存着,存在于;「形像」形状,与实质相符的外貌;「强夺」紧抓不舍,坚持不放,可供利用的鸿运。

    ﹝背景注解﹞本章第六节至第十一节,许多人认为是早期教会的一首赞美诗,为保罗采用并润饰,以表达他对基督的信念和颂赞。

    ﹝文意注解﹞「祂本有神的形像」:指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西二9),祂具备了神『所以为神』的一切特性的总和。

          「与神同等」:指基督在地位上和尊荣上,原与神平等。

          「不以自己...为强夺的」:指祂并不以自己原有的地位为不能舍去的而想要强行保住。

    ﹝话中之光﹞()祂甘心舍弃一切合法的权利,这是基督耶稣的心!

          ()世人不肯放弃自己既得的权利,这是罪人的本性,但在教会中,竟也有很多信徒为着权利而勾心斗角,这是何等可羞耻的情形。

          ()我们的主永不为祂自己的权利说甚么话;请记得,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为自己的权利说甚么话。

          ()基督徒不只是求不亏待别人,乃是当别人亏待我时,我仍然忍受得住。

          ()主的顺服,是顺服与祂「同等」的;但我们却常不能顺服比我们大的(譬如顺服神)

 

【腓二7「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原文字义﹞「反倒」但是;「虚己」倒空自己,放弃一切,脱除尊荣;「样式」相似,彷佛,认同。

    ﹝文意注解﹞「虚己」:是一种隐喻的说法,指基督道成肉身;祂成为人,一面具有完全的人性,一面也仍具有完全的神性;祂所放弃的不是神性,而是荣耀的外表和地位(约十七5)

          「取了奴仆的形像」:指基督来到世上,是为照着神的旨意,以服事人为职志(太廿28);此词组重在指祂的卑微。

          「成为人的样式」:指基督不只外表像人,祂也具备真实的人性(约一14;罗八3;来二17);此词组重在指祂受到『作人』的限制,例如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

    ﹝话中之光﹞()基督倒空自己,是为要服事我们;凡以服事圣徒为职志的工人,最需要的是倒空自己。

          ()许多时候,我们不能忍受别人的轻看和羞辱,这无非是因为我们还不肯为主倒空自己。

          ()愈倒空自己的人,愈没有要求;倒空到完全没有自己的人,才会没有丝毫的要求。

         

【腓二8「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原文字义﹞「样子」体态,姿态;「卑微」压低,降低;「顺服」置自己于下面;「死在十字架上」十字架上的死。

    ﹝文意注解﹞「以至于死」:强调基督耶稣顺服神的彻底和完全。

          「死在十字架上」:强调基督耶稣降卑的程度,十字架的刑罚乃是一种咒诅和最羞辱的处死方式(申廿一23;加三13;来十二2)

    ﹝话中之光﹞()自己卑微、存心顺服,正是基督一生最显著的特色(林后八9);祂将命倾倒,以致于死(赛五十三12)

          ()自己卑微与存心顺服是分不开的;我们自己卑微的程度有多少,就存心顺服的程度也有多少。

          ()一个信徒在神的恩典里爬得愈高,他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愈低。

          ()主降世时有一个倒空,倒的是自己与神同等的荣耀;主死时也有一个倒空,倒的是主自己的宝血。

          ()主的顺服,是顺服到「以至于死」的地步;但我们却不能顺服圣灵,与罪恶相争到流血的地步(来十二4)

 

【腓二9「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原文字义﹞「升为至高」举起使超乎,抬至高过一切。

   ﹝文意注解﹞「所以」:表示前面六至八节乃是原因。

          「升为至高」:是升到极高的级位和权能的地步,使祂成为极其尊贵者。

          「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名字代表一个人的所是和身分地位,故指『主耶稣基督』(11)这名所表征的所是,和荣耀的职分地位。

    ﹝话中之光﹞()神所升高的人,乃是自己卑微的人;先降卑而后升高,这是基督的路。

          ()主不是在变化山上,就升为至高,乃是在最卑微的十字架上,升为至高;十字架的道路,乃是先苦后荣(罗八17)

          ()十字架是主从降卑变为升高的转折点;十字架也是我们「自己卑微」的标准,以及能否被神升高的尺度。

          ()因主的降卑,神将祂升到至高;因主的顺服,神赐祂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名誉是为一个『不求名誉的人』而设的。

          ()一个人在教会中的地位,不在乎人的抬举,乃在乎神的判定。

          ()当我们被放在一个卑微的地位时,应当欢喜快乐,因为这是神升高我们的机会。

 

【腓二10「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

    ﹝原文字义﹞「屈」骆驼。

   ﹝文意注解﹞「天上」:是基督曾降卑的地方。

          「地上」:是基督曾受苦的地方。

          「地底下」:是基督曾战胜的领域。

          「无不」:是指宇宙中的万物,没有一样不包括在内。

          「屈膝」:是敬拜的意思。

    ﹝话中之光﹞()因着主耶稣不保留的顺服,才使得万有「无不」向祂屈膝;可见顺服的程度有多少,屈服别人的程度也有多少。

          ()原先蔑视耶稣、敌视耶稣、杀害耶稣的,如今都要向耶稣屈膝;人的无知,常陷自己所作所为于后悔莫及的地步。

 

【腓二11「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

    ﹝原文字义﹞「口」每一舌头;「称」承认。

   ﹝文意注解﹞「称耶稣基督为主」:是归顺的意思。

   ﹝话中之光﹞()「无不」表示没有人能例外;我们今日若不欢欣着承认耶稣是主,将来仍要在审判台前被迫承认祂是主。

          ()基督被高举的结果,就是归荣耀与神;凡是不尊主为大的,就是亏缺了神的荣耀。

          ()『荣耀神』应是信徒生活工作的原则和推动力;我们若被『为着神的荣耀』所激发,就不但甚么都肯作,而且作得更好。

 

【腓二12「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原文直译﹞...作出你们自己的救恩。」

   ﹝原文字义﹞「恐惧」惧怕,敬畏;「战兢」发抖;「作成」作出,继续进行,完成;「得救的工夫」救恩,痊愈,健康。

    ﹝文意注解﹞「这样看来」:承接上文,表示下文十二至十八节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才能作到『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顺服」:不是指顺服人,而是指以顺服神的心来顺服使徒的教训。

          「就当恐惧战兢」:『恐惧』指对神敬畏;『战兢』指对自己没有自信。『恐惧战兢』不是因为怀疑或忧惧,而是指放下自信,以一种积极敬畏之心和专一的心志,更依靠那得力之源。

          「作成得救的工夫」:『作成』指努力到底。全句不是指靠行为来赚取救恩,而是指得救以后靠着神的生命,行出信心的实际(雅二14~26),亦即把神作在我们里面的救恩,用行为表达出来。

    ﹝话中之光﹞()神救我们,不是叫我们沾染污秽,乃是叫我们成为圣洁。

          ()我们所信的主耶稣既是顺服的,我们信徒也当同样顺服,活出神的救恩。

          ()「作成」得救的工夫,不是要作甚么工,乃是要我们顺服,并且是恐惧战兢的顺服;顺服的心,是信徒作成得救工夫的起点。

          ()信徒要竭力顺服圣经的教训,不单是在人面前(特别是在传道人面前)才顺服,而是随时都要顺服。

          ()信徒属灵生活所该有的表现,不但在带领我们的人面前应当注意,就是没有人在面前,仍要直接向主负责(参西三22~23)

          ()人虽不能凭善行来得救,但能用善行来成就神的美意。

          ()信徒在活出神的救恩时,应当「恐惧战兢」,如过于自信、轻忽,就无法达成神在他们身上的美意(弗二10)

          ()教会竭力保持合一,避免分裂,就是作出我们的救恩。

          ()只有信徒们都好好的对付属灵的疾病──自私、自傲、自利──才能使教会在合一上恢复『健康』(「得救」原文字义)

 

【腓二13「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原文直译﹞「因为神照祂的美意,在你们里面大能地运作,使你们能够又立志、又有效地作出来。」

    ﹝原文字义﹞「行事」发动,动力,大能大力;「运行」(原文与『行事』同字)

   ﹝文意注解﹞「立志行事」:『立志』指里面的定意;『行事』指外面的作为。合起来意即照心里所定意的,在外面把它行出来。

          「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指不但里面的『立志』,而且外面的『行事』,全都根据于神的『运行』。

   ﹝话中之光﹞()不要怕作不成得救的工夫,因为关键是在乎神。

          ()先有神的「运行」(work in),后有我们的「行事」(work out);我们活出救恩的能力,是在于神在我们心里的运行。

          ()神在我们的里面『用力』,我们顺着在外面『用力』,这是何等的省力;但神若不用力,而光是我们自己用力,这是多么的吃力!

          ()信徒只管顺服神在里面的运行,因为这个运行是大能大力的,并且神必负我们完全的责任。

          ()神要人与祂配搭合作,所以一面有神大能的运行,一面也须人的立志行事。

          ()神不愿意我们作一个机械人,自己毫无意愿去作,而完全任凭神来推动。

          ()许多信徒仅仅照神的运行而「立志」,却单凭自己的力量,而未照神的运行来「行事」,结果难免失败。

          ()神的美意就是要我们把所得着的救恩从身上活出来。

 

【腓二14「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原文字义﹞「发怨言」嘀咕,鸽子咕咕声;「争论」怀疑,争执。

   ﹝文意注解﹞「凡所行的」:表示所有的行为。『行』现在进行式,是经常、习惯的,不是只一次的行为。

          「发怨言」:是对神不服,对人不平;一面不顺服神的安排,一面不接受别人的对待。

          「起争论」:指对疑惑不决的事,争辩不休(罗十四1)

    ﹝话中之光﹞()人所以会发怨言,是因为对现况不满,表明他还没有学会顺服,也还未作出得救的工夫。

          ()主在世时,常常受到别人不合理的待遇,但祂却甘心忍受;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的人,也应接受别人不合理的待遇,而不发怨言。

          ()一个不向后看,只向上、向前看的人,永远不会发怨言;一个不发怨言的人,是一个对神最有信心的人。

          ()争论是坚持己见、不肯接纳别人意见的外在表现,是破坏肢体生活的起点,也是最容易叫人跌倒的。

          ()不是只在一件事上,而是在所有的事上,不发怨言,不起争论。

 

【腓二15「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原文字义﹞「使」生成,变成,改为;「诚实无伪」纯一不杂,清白纯净,无害,里外如一;「弯曲」弯翘,扭弯,不平;「悖谬」颠倒黑白,乖僻,滥用,脱了节;「无瑕疵」无混乱,无搀杂;「明光」发光体,光辉;「照耀」显现,发出,握紧。

   ﹝文意注解﹞「无可指摘,诚实无伪」:不是指绝对无罪的完全,而是指全心全意、单纯愿意遵行神的旨意。『无可指摘』着重在外面的行为,不给人有毁谤的把柄;『诚实无伪』着重在里面的存心,应当纯洁没有杂质。

          「弯曲」:形容这世界的诡诈,使人难以分辨曲直。

          「悖谬」:形容这世界的谬解真理,叫人不能分别是非,从而违背神意。

          「作神无瑕疵的儿女」:儿女具有父亲的生命,这里表明我们的『无瑕疵』是从神的生命来的。

          「好像明光照耀」:是生命的表明(约一4)

    ﹝话中之光﹞()这个世代以『自私的观点来衡量一切真理』,没有正直可言,所以是既弯曲且悖谬的。

          ()这个世代会越过越弯曲,越过越悖谬,所以基督徒活在世上,不但不可随从世俗,同流合污,反该靠着主恩,作中流砥柱,更进而引导世人回归真正的真理,这是我们基督徒的职责。

          ()信徒是世上的光,是要照耀、见证给世人看的;一个属基督的人,他的生活应该是明亮的。

          ()信徒的光不是直接发光,而是返照主的荣光(林后三18);只有与主没有间隔的人,才能发出生命之光。

          ()信徒的责任是让世人看见,神才是我们生活中的绝对标准,祂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腓二16「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原文字义﹞「生命的道」生命的话;「表明」紧握,持守,发表,呈献,举起持之以示人,端酒给客人喝。

    ﹝文意注解﹞「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生命的道』即福音──给人新生命的信息。全句意即『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腓一27)

          「基督的日子」:指基督再来掌权的日子。

          「空跑」:『跑』指为传福音而奔波(罗十15)

          「徒劳」:『劳』指为作主工而劳苦(林前十五58)

    ﹝话中之光﹞()信徒所领受的生命之道,必须藉生活加以表明,使人看见。

          ()「生命的道」在信徒的里面运行作工,信徒只要顺从它的运行而行事为人,便会将它「表明出来」。

          ()传道人最重要的事工,便是在信徒的心里栽种「生命的道」;并且将来要照各人所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参林前三6~8)

 

【腓二17「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

    ﹝原文直译﹞「我若被浇奠在你们信心的祭物和供奉上...

    ﹝原文字义﹞「供献」供奉,供职;「浇奠」倾酒以祭神,倾倒。

    ﹝文意注解﹞古人献祭,常在祭物之上奠酒(出廿九38~41;民廿八7);保罗在此以腓立比信徒为献给神的祭物,以自己的血为浇奠在其上的酒,他这话含有甘心以身殉道的意思。

    ﹝话中之光﹞()一个真实主的工人,必然甘心乐意为教会倾倒出(「浇奠」)他的生命,并且以此为一生最高的喜乐。

          ()主真实的工人,只要见到信徒有奉献的心志(罗十二1),就算赔上自己的性命,也是心甘情愿的。

          ()一个忠心服事主的工人,不是以物质的享受,或别人的夸奖为喜乐,乃是以在别人身上看见自己劳苦所得的功效为喜乐。

         

 

【腓二18「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文意注解﹞保罗劝勉腓立比人学他的榜样,为着别人的灵性益处与信心坚固,甘心乐意牺牲自己,并以此为喜乐。

   ﹝话中之光﹞()基督徒的喜乐应当是能彼此分享的。

          ()我们应当能以别人的喜乐为喜乐。

 

【腓二19「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

    ﹝原文直译﹞「我在主耶稣里指望...

    ﹝原文字义﹞「打发」差遣,调遣。

   ﹝话中之光﹞()保罗「靠主耶稣指望」,他对于任何事的指望都是以主为中心。

          ()保罗打发同工不是凭自己的心意,而是在主里领会祂的意思,而有的行动。

          ()同工之间虽没有阶级地位之分,但在主里却有生命长幼与功用之别。

 

【腓二20「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

    ﹝原文直译﹞「因为我没有一个与我同心,真正对你们的事关心的人。」

    ﹝原文字义﹞「同心」同样的心灵;「实在」因着血缘关系,真情的。

    ﹝文意注解﹞「挂念你们的事」:指关切教会说的;保罗在这里所谓「同心」的人,就是能一同挂念教会之事的人。

    ﹝话中之光﹞()同工最要紧的是「同心」;但要遇见一个同心的同工是何等的难!

          ()保罗为众教会的事天天挂心(林后十一28);一个真正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的人,必定关心众圣徒的事,也就是关心教会的事。

          ()在主的工场上有不少作工的人,但实在挂念教会的事的人却不多。

          ()工人对教会缺乏关心,所作的一切工作便没有真正的价值。

          ()「挂念」与否,虽是一种内心的情绪,但旁人可以从种种表现(如祷告等),而可知悉。

 

【腓二21「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

    ﹝原文字义﹞「求」寻找,谋求,打算。

    ﹝文意注解﹞「耶稣基督的事」:就是前面所说『你们的事』(19~20),也就是教会的事。

    ﹝话中之光﹞()许多传道人,一心求自己工作的发展,嘴里说是为着『主』,其实只是为『自己』。

          ()工人若只谋求自己的益处,虽然作了工,但不一定肯卖力去作,所以不一定作得好。

          ()主的工作是需要全人投入、全力去作的;工人缺乏工作的热诚,乃因只求自己的益处,不求耶稣基督的益处。

 

【腓二22「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原文字义﹞「同劳」同作奴仆去服事主人。

   ﹝文意注解﹞「明证」:指经过事实考验,证明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提摩太和保罗的关系亲密,情同父子(林前四17;加四19;帖前二11;门10)

    ﹝话中之光﹞()年长的同工应当『提携』年轻的同工;年轻的同工应当『敬重』年长的同工。

          ()同工之间的关系不应建立在利害上,而应建立在生命与互爱上;前者只能有短暂的维持,后者却能长久维持。

 

【腓二23「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

    ﹝文意注解﹞指保罗此时即将被提审讯,需要提摩太在他身边;一俟定案,就可即刻打发他去腓立比。

 

【腓二24「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原文直译﹞「但我在主里深信,我自己也必快去。」

    ﹝文意注解﹞保罗在此暗示,他相信不久就能获释。

 

【腓二25「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作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原文字义﹞「想」考虑,衡量,计算;「所差遣的」使徒,信差;「供给」服务与服事的人。

   ﹝背景注解﹞「供给」:原文为名词,是指拿自己的钱为地方做公益事业的人,这在当时社会上乃是一个荣誉的称呼。

   ﹝文意注解﹞这里保罗提到以巴弗提和他有五重的关系:(1)「我的兄弟」:指灵命上的关系;(2)「一同作工」:指事奉上的关系;(3)「一同当兵」:指灵界争战上的关系;(4)「你们所差遣的」:指因奉教会差派而发生的联结关系;(5)「供给我需用的」:指在物质上的支持关系。

    ﹝话中之光﹞()腓立比教会差遣以巴弗提仅为供给保罗的需用,但他的服事远超他所应尽的责任,他实在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好工人。

          ()以巴弗提虽然代表腓立比教会供应财物给保罗,但他并没有藉钱作威作福,保罗也没有因钱奴颜婢膝,彼此的关系非常美丽。

 

【腓二26「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原文字义﹞「极其难过」非常沉重,甚是抑郁,十分愁苦。

    ﹝文意注解﹞腓立比教会差派以巴弗提,不只馈送财物给保罗的需用,并且可能要他长期留在保罗身边照料,但如今因病而不能完成任务,所以深觉难过。

    ﹝话中之光﹞()以巴弗提为主劳苦以致病倒,不但没有怪责别人对他不够关心,反而怕别人为他担心;他真是一个忘了自己、没有自己的人。

          ()主的工人所关心的,不是他自己的安危,乃是教会是否因他而受损。

 

【腓二27「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然而神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

    ﹝话中之光﹞()一个病得几乎要死的人,竟然完全没有想到他自己的安危,反而一心挂念教会(26),正像基督那样倒空自己!

          ()怜恤人的人,必蒙怜恤(太五7)

          ()信徒之间,以及同工之间,同乐容易,同忧难,同苦更难。

          ()许多时候神使信徒生重病,是为要使他更深经历神的怜悯。

 

【腓二28「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文意注解﹞保罗打发以巴弗提回去,可以免去三层的忧心:(1)腓立比教会的挂心;(2)以巴弗提本人的难过;(3)保罗的担忧。

          「忧愁」:指由基督徒生活和事工所生出的正当的挂念和关切。

 

【腓二29「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的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

    ﹝文意注解﹞本节的意思是,腓立比教会应当承认以巴弗提做为神仆人的地位,并且他在主里所作的工作,值得教会乐意与热诚的接待。

   ﹝话中之光﹞()教会与工人之间,接待与被接待双方都有应尽的本分:教会要好好接待工人,工人也须忠于工作,才配受接待。

          ()只有能忧人之忧的人,才值得别人的尊重与接待。

          ()许多传道人自己不尊重传道人,却教导一般信徒应当尊重传道人;他们是现代的法利赛人,能说不能行(太廿三2~12)

 

【腓二30「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原文直译﹞...以弥补你们服事我不足之处。」

    ﹝原文字义﹞「不顾性命」拿他自己的性命孤注一掷。

    ﹝文意注解﹞「为作基督的工夫」:表明他是为作主工而抛弃世事世务的人。

          「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腓立比教会原只能以金钱帮助保罗,如今加上以巴弗提的服事和为基督所摆上的工作,就补足了不及之处,而令保罗十分满意。

    ﹝话中之光﹞()教会之中,多有人喜欢挑剔别人的「不及」,少有人愿意「补足」别人的缺欠和漏洞。

          ()只有为「作基督的工夫」──成全基督为教会舍己的心意──而「不顾性命」的人,才能够为教会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一24)

          ()许多信徒以为,服事主比服事人重要,但他们却不知道,当我们存着服事主的心来服事人时,也就是服事了主。

 

叁、灵训要义

 

【教会合一的表现(1~2)

   一、在基督里劝勉

    二、爱心的安慰

    三、在灵里交通

    四、流露出心中的慈怜

    五、心思、爱心、意念都相同

 

【妨碍教会合一的因素(3~4)

   一、结党

    二、贪图虚浮的荣耀

    三、骄傲

    四、自私

 

【基督耶稣的心】

   一、不坚持该得的荣耀(6)

    二、倒空自己为要服事人(7)

    三、顺服神以至于死(8)

 

【基督耶稣降卑八步(6~8)

   一、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二、反倒虚己

    三、取了奴仆的形像

    四、成为人的样式

    五、自己卑微

    六、存心顺服

    七、以至于死

    八、且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基督的高升(9~11)

   一、神将祂升为至高

    二、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三、叫一切都屈膝拜服

    四、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

    五、使荣耀归与父神

 

【作成得救工夫的基本要素】

   一、基督耶稣的心(5)

    二、神在心里的运行(13)

    三、生命的道(16)

 

【基督徒的顺服】

   一、顺服的存心:像基督耶稣那样(8)

    二、顺服的时间:经常,无论传道人在或不在(12)

    三、顺服的态度:恐惧战兢(12)

    四、顺服的对象:神在心里的运行(13)

    五、顺服的表现:不发怨言,不起争论(14)

    六、顺服的结果:好像明光照耀(15)

 

【信徒如何才能好像明光照耀】

   一、对神:顺服神在心里的运行(12~13)

    二、对人:行为无可指摘(14~15)

    三、对己:诚实无伪(15)

    四、方式: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16)

 

【基督徒的三种职责】

    一、对神:作神无瑕疵的儿女(15)

    二、对世人: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15~16)

    三、对传道人:以信心作他们供献的祭物(17)

 

【信徒与传道人之间的关系】

    一、无论传道人在不在场,信徒都是顺服的(12)

    二、信徒的长进,是传道人的夸耀(16)

    三、信徒的信心,是传道人供献的祭物(17)

    四、传道人愿为信徒的信心牺牲自己(17)

    五、信徒与传道人为彼此的景况而一同喜乐(17~18)

    六、传道人挂念信徒的事(2026)

    七、信徒要尊重忠心的传道人(29~30)

 

【保罗的喜乐与忧愁】

   一、以信徒在世上显出功用为那日的夸耀(16)

    二、即使牺牲自己,但求信徒的信心能蒙神悦纳(17)

    三、与信徒一同喜乐(18)

    四、忧信徒之忧,乐信徒之乐(27~29)

 

【提摩太的榜样】

   一、顺从年长同工的调度(19)

    二、与同工同心(20)

    三、挂念教会和众圣徒的事(20)

    四、求耶稣基督的事(21)

    五、为兴旺福音而劳苦(22)

    六、待年长同工像待父亲(22)

 

【以巴弗提的榜样】

   一、无论到那里,就作工到那里(25)

    二、与同工亲如兄弟,无间配搭(25)

    三、作工如争战,全力以赴(25)

    四、被教会所信任、所差遣(25)

    五、身在远方,仍想念众圣徒(26)

    六、因众圣徒得知他的病况而觉难过(26)

    七、为作基督的工夫,不顾性命(30)

    八、超越教会所给他的使命,要补足供给不足之处(30)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腓立比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腓立比书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