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弗所书第四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在基督身体里该有的生活与职责】

    一、要与蒙召的恩相称(1)

     二、要竭力保守灵的合一:

          1.合一的方法(2~3)

          2.合一的根据(4~6)

     三、要尽恩赐的职责以成全圣徒:

          1.恩赐的来源(7~10)

          2.恩赐的种类(11)

          3.恩赐的目的:

            (1)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12)

            (2)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13)

            (3)不再被人的诡计所骗,而去随从各样的异端(14)

     四、要各尽其职以建立基督的身体:

          1.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到元首基督里面(15)

          2.全身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16)

          3.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在爱中建立基督的身体(16)

 

【在新人里该有的生活表现】

     一、不要再像外邦人行事:

          1.存虚妄的心(17)

          2.心地昏昧,心里刚硬(18)

          3.良心丧尽,放纵私欲(19)

     二、信徒应该有所改变:

          1.既然学了基督,就要脱去行为上的旧人(20~22)

          2.心灵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23~24)

     三、穿上新人所该有的生活表现:

          1.要弃绝谎言(25)

          2.生气却不要犯罪(26)

          3.不可给魔鬼留地步(27)

          4.不可再偷窃,要亲手作正经事(28)

          5.不说污秽的话,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29)

          6.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30)

          7.要除去一切的苦毒(31)

          8.要以恩慈相待(32)

 

贰、逐节详解

 

【弗四1「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原文直译﹞「所以我这在主里的囚犯劝你们,行事为人要与你们所蒙的呼召相称。」

    ﹝原文字义﹞「相称」等值,相配,均衡,合宜,(用于形容取秤的秤码与秤物相互平衡的状态);「行事为人」行走,走动。

     ﹝文意注解﹞按原文本节的开头有『所以』一词,意即下面所讲的道理,是基于前面真理的事实。

          保罗一再提及「为主被囚」的话(参弗三1),可见他把『为主被囚』之事引以为荣,视为他说话的身分。

          「蒙召」:说出我们的得救有四方面的意义:(1)是从世人中被选召出来归给神的意思;(2)这选召是完全出乎神的──人是被动的;(3)但惟有肯顺服、答应神选召的人才得有分;(4)神选召我们,是要我们得着一种特殊的身分,去执行某种特殊的任务。

          「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是说我们的『所行』要与我们的『所是』相配,才不致违背神呼召我们的原意。

     ﹝话中之光﹞()如果我们也像保罗一样,作一个『在主里的囚犯』(原文),我们的行事为人就不会随便,也就能「与蒙召的恩相称」。

          ()神呼召我们,并不是要我们离世而生活,乃是要我们在世界中过一种照着神恩召的目的而「行事为人」的生活。

          ()本节的国语和合译文表示:神的『恩典』需要藉基督徒的生活行事将它表明出来。

          ()基督教与别的宗教不同。其不同点乃在于,别的宗教只有要求,却没有供应;基督教不只有供应,并且乃是供应在先,要求在后。保罗在此是要求我们把所得着的『恩』活出来。

          ()信徒若不显明「相称」的生活,就表示亏欠了神呼召的恩。

          ()「相称」表示不要少,但也不必多;只要把我们所得的恩典活出来就够了,不必活出我们所没有得的。

          ()我们只能劝勉神的儿女,不能劝没有悔改的人过基督徒的生活。

          ()人不能凭行为得救,但是得救的人,绝对要有符合被召标准的好行为。

 

【弗四2「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原文直译﹞「要以一切的谦虚和温柔,用恒忍,在爱中彼此宽容」:

    ﹝文意注解﹞「谦虚」:不是卑贱、卑鄙,也不是谦卑;谦卑是外面的态度,谦虚是里面的存心,就是虚怀若谷。看自己时是看自己的短处,看别人时是看别人的长处,这样,就能『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罗十二10)

          「温柔」:就是温良柔顺,不但于人无争(太五5;彼前二23),且是不给人冷言热语的刺激;包含高雅、有礼貌、为人设想等。

          「忍耐」:是承受得起冲击而不反弹,特别指在苦难中和被别人无理的对待时,仍然站立得住;包含忍受、耐久、长时期的受苦、没有怨言、经得起考验等。

          「用爱心互相宽容」:『宽容』是能担当别人对我们的亏欠,不计较别人对我们的伤害;惟有『爱心』叫我们能为别人的好处着想,故能宽容。

          『谦虚和温柔』是对待别人,『忍耐和宽容』是接受别人的对待。

     ﹝话中之光﹞()教会合一的路,在于活出基督的实际,那就是彼此谦卑、温柔、忍耐,在爱中互相宽容,以平安彼此联络(3)

          ()信徒真正的『谦虚』,是出于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信徒不是只在一、两件事上谦虚、温柔、忍耐,而是在「凡事」上都要如此。

          ()凡只是外表谦虚、温柔、忍耐,而内心却愤恨不平的,并不是圣经所要的谦虚、温柔、忍耐。

          ()谦虚才能温柔,温柔才能忍耐;温柔是谦虚的自然结果,温柔的人自必忍耐。

          ()宽容是必须有爱心的,没有真正的爱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宽容;爱心有多少,宽容也有多少。

          ()要培养弟兄相爱之道,必须先从谦虚做起。

          ()「互相宽容」:并非只是我们需要别人的宽容,别人也需要我们宽容的对待。

          ()宽容并不是容让罪恶,而是接纳有过错的人或有缺点的人,盼望他能离弃过错、丢弃缺点。

          ()没有一个人能凭着自己作到本节的要求,保罗也绝不是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我们的肩上(参太廿三4),他乃是藉此提醒我们:我们所蒙的『恩』(1节和合译文),足能使我们活出谦虚、温柔、忍耐、宽容的光景。

 

【弗四3「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原文直译﹞「在和平的联系里,竭力保守灵里的合一。」

     ﹝原文字义﹞「联络」捆绑在一起,扎成一束,结成一团;「竭力」奋力,热切的努力;「保守」看守,看管,持守,守望;「合而为一」单一,一致。

     ﹝文意注解﹞「用和平彼此联络」:『联络』是维系已有的关系;众信徒相处时,难免有歧见和误会,总要以和平的绳索把众人捆在一起。

          「竭力保守」:『竭力』有不断奋力地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含意;『保守』是指守住已经拥有的事物,以免失落或改变。

          「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原文是『圣灵的合一』或『灵里的一』;由本节的语气可见,『灵里的合一』是我们的主所已成功的事实。在我们每一个信徒里面的灵是一位,任何叫信徒与信徒分离的事,都是违背、得罪这位圣灵的。

     ﹝话中之光﹞()没有人能不与任何信徒交接来往,而单独地过着个人的灵性生活。

          ()主是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平(弗二14~16),十字架的工作乃是制造和平;只有当我们取用十字架的原则,把自己(不是把别人)钉在十字架上,才能真正与别人和平。

          ()和平是信徒之间彼此联络的方法,但不应被用来当作结党的手段。

          ()信徒不能制造合一,却能破坏合一。

          ()『合一』是一个原来就有的属灵事实,我们的责任乃是持守。

          ()「竭力保守」表明保守合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合一是在灵里面的,不是在行政组织上的统一。

          ()信徒若不强调自己的背景与习惯,就会希奇地发现:虽然在外面有许多的不同,但在我们里面却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相同的,就是灵里的生命。

 

【弗四4「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

     ﹝原文直译﹞「一个身体和一位灵,正如你们的蒙召,也是在同一个指望里蒙召」:

     ﹝文意注解﹞「身体只有一个」:教会是基督奥秘的身体(弗一23),肢体虽多,却仍是一个身体(林前十二12),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

          「圣灵只有一个」:教会是由圣灵浸成一个身体的(林前十二13),圣灵是这个身体的成因和内容;圣灵既只有一位,所以身体也是一个而不可分。

          「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这里是说,我们蒙召时就有圣灵作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我们得赎进入荣耀(弗一14),这就是『蒙召的指望』。关于基督奥秘的身体生活,现在是『灵』的故事,将来是『指望』的故事。

          第四至第六节说到保守合一的七个根据,分为三组,头三个是圣灵的一组,次三个是圣子的一组,末一个是圣父一组。

     ﹝话中之光﹞()身体既是只有一个,全地的众教会只能摆出一个身体的见证。

          ()身体的合一,不是逐渐拼凑的合一,乃是立时且完整的合一。

          ()身体之所以是一,乃因为圣灵是一;人外面所表显的合一,是基于人里面所拥有合一的本质。

          ()凡没有从圣灵重生或被圣灵内住的人,根本不能被『合一』在教会里。

          ()圣灵既是只有一位,就我们所受的都是同一的灵;灵与灵必然能够相通与相交。

          ()基督的灵一定把人带进基督的身体里,不然,必不是基督的灵。

          ()教会的合一,不是组织上的合一,乃是灵命上的合一。

          ()信徒的指望既是只有一个,眼前的差别无论有多大,将来有一天我们必要同得一个指望,所以信徒相处,应当放远眼光。

          ()凡是不存一体、一灵之心的人,决不配领受永生的指望。

 

【弗四5「一主,一信,一洗」:

     ﹝文意注解﹞「一主」:指信徒都归属于同一位主人,就是主耶稣基督。祂是信徒的救主,又是信徒生命的主,和一切生活工作的主。

          「一信」:不单是指相信的行为,还包含了所相信的内容;信徒都是因着同样的一个信仰──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为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与主发生关系的。

          「一洗」:信徒也都是奉父、子、圣灵的名受浸,而归入基督的;而这个浸,不是重在仪式、动作,而是重在其所表明的实质意义。

     ﹝话中之光﹞()我们信徒都同有一位『主』,用『信』与『浸』和祂发生关系:『信』是里面的,『浸』是外面的。

          ()如果所有的信徒都真正的敬畏、顺服他们所信的主,就自然而然的彼此合一了。

          ()信徒若被任何人、事、物,取代了主在他们心目中该有的地位,就很难与其他信徒维持合一;即或合一,乃是假合一。

          ()『一』是基督的,不是我们的;我们因信而成为祂的,故我们是一。若我们因自己的喜好而与别人合一,那就破坏了基督的『一』。

          ()基督不能被分割,信仰不能被拆散,洗礼的外表形式不能被用来作为分门别类的借口。

 

【弗四6「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原文字义﹞「众人」一切,万众,万有;「贯乎」穿过,通过。

    ﹝文意注解﹞「一神,就是众人的父」:『众人』就广义说,是指所有受造之物,就狭义说,是指基督徒;我们所敬拜的是同一位独一的真神,又从祂领受神的生命,所以祂又是我们众人的父。

          「超乎众人之上」:说祂高高在众人之上统领、掌管、支配一切。

          「贯乎众人之中」:说祂在众人中间施予关心、看顾、引导、救拔。

          「也住在众人之内」:说祂在众人里面感动、运行、作工、加力。

          上面三个子句又可用来形容三位一体的神:「超乎众人之上」:是指父神的超越;「贯乎众人之中」:是指子神的道成肉身,来住在我们中间;「住在众人之内」:是指灵神住在我们里面。

          以上四至六节的七个一包括圣经所有的真理,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础,这七个都信,就圣经无处不信,就是得救的人。这是我们合一的根据。

     ﹝话中之光﹞()信徒合一的惟一根据,乃是那位独一的三而一的神──一灵、一主、一神,和祂惟一的救恩──一望、一信、一浸;而非任何的真理、制度、地域、种族或阶级。

          ()我们从神手中接过来的甚么都是一样,并且神自己把我们众人贯串在一起,我们没有任何根据,来作分门别类的事。

          ()我们实现主观合一的途径是:在神的主权下有顺服的心志,在基督里有愿意合一的态度,并在圣灵的感动带领下付诸行动。

          ()在保罗看,基督徒不能合一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切合一的基本因素;若有甚么差异,也都是无关宏旨的。

 

【弗四7「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

     ﹝原文直译﹞「但是恩典赐给我们每一个人,却是按照基督恩赐的度量。」

     ﹝原文字义﹞「量给」测量的工具,度量;「恩赐」礼物。

     ﹝文意注解﹞本节原文以『但是』作开头,因前面是说我们在身体里的性质样样都是相同的,而下面要说我们在身体里的功用是不同的。

          四章一节讲到我们「蒙召」,而本节讲到我们「蒙恩」。

          本节说明「恩赐」:(1)赐予者──基督;(2)接受者──各人,蒙恩得救的人;(3)根据──按基督衡量的尺度,视我们各人信心的大小容量而赐给。

     ﹝话中之光﹞()在基督里面,人人都有事奉的功能,因为各人都得着一份独特的恩赐。

          ()主虽然有说不尽的恩赐,但却是照我们最适宜的『度量』量给我们。我们若想更多领受主的恩赐,当求祂扩大我们蒙恩的度量。

          ()恩赐既是主所赏赐的,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夸耀自己所得的恩赐。

          ()人人都应该满足于自己所得的恩赐,不要嫉妒那些领受了在人眼中看来比较明显或具有殊荣的恩赐的人,也不要轻视恩赐较少的人。

          ()恩赐是赏赐的,是不能从训练中产生出来的。恩赐是在实际的事奉操练中显明出来,在不住的运用中成为老练。

 

【弗四8「所以经上说:『祂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

     ﹝原文直译﹞「所以祂说:『祂既升上了高处,就掳掠了俘虏,将恩赐赏给人。』」

     ﹝原文字义﹞「仇敌」俘虏;「赏给」带来了。

     ﹝背景注解﹞古时争战得胜凯旋时,得胜的将军把擒获的俘虏和掳物,带回来分送给兵士和百姓。

     ﹝文意注解﹞「所以经上说」:是引旧约《诗篇》六十八篇十八节的话。

          本节是说十字架乃基督赐人恩赐的凭借。主在十字架上,胜过了仇敌撒但,败坏了牠掳掠人的能力,包括:罪恶、世界、死亡、肉体等等,就在祂复活升天时,把原被牠所俘掳但豫定属神的人一同带上高天(弗二6),把恩赐赏给他们(或作:『把他们当作恩赐赏给教会』)

     ﹝话中之光﹞()恩赐的来源既是基督掳掠仇敌的战利品,那么当我们运用恩赐服事教会时,早就居在得胜的高超地位上了。因此我们无惧乎仇敌的攻击、阻挠,因为我们能得此恩赐,就是牠失败的证明,我们当趁胜勇往力前;即使我们所有的是最小的恩赐,也当有此认识。

          ()十字架不只是基督赏给恩赐的根据,也是我们藉以扩充接受恩赐的度量;越受十字架对付的人,就越多得着恩赐。

 

【弗四9(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么?」

     ﹝原文直译﹞(说祂升上,若非祂曾先降到地的较低部位,则是甚么意思呢?」

    ﹝原文字义﹞「地下」地之较下部分。

    ﹝文意注解﹞第九至十节是括号内的插句,特别为了解释第八节和注明所引述的经文是指基督而说的。这两节圣经是让我们联想到基督的道成肉身和祂的死而复活。

          有的解经家认为「地下」是指阴间,主在死后曾到过那里(罗十7)

 

【弗四10「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

     ﹝原文直译﹞「那降下的,就是那高升、超越诸天之上的,好让祂能充满万有。)

    ﹝文意注解﹞「远升诸天之上」:主耶稣在死而复活之后,升到天上,坐在父神的右边(20;徒一9;二34)

          「要充满万有的」:基督在得胜升天后,就把恩赐赐下来,乃为建立祂的身体,而教会是祂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23),故建立身体与充满万有绝对有关系,而祂赐恩赐就是为达到充满万有的目的。

 

【弗四11「祂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

     ﹝原文直译﹞「祂所赏给的,有众使徒(复数),和众先知(复数),和众传福音的(复数),并众牧人(复数)和众教师(复数)」:

     ﹝文意注解﹞「使徒」:具有圣灵的能力,奉神呼召,被差遣到处开荒、建立教会的人。

          「先知」:有圣灵的感动,接受神的真理启示,能传讲神的心意,以造就、安慰、劝勉信徒的人。

          「传福音的」:对传扬福音特别有负担和才能,能深入人群中引领人相信主的人。

          「牧师和教师」:原文只用一个定冠词,表示一个职份兼具作牧养和教导两种功能,这两种功能相辅相成,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前者偏重对信徒灵性的喂养与照顾,后者偏重对真理认识上的造就与实践。

          使徒重在作『点』的工作;先知重在作『线』的工作;传福音的重在作『全面』的工作;牧师和教师重在作『立体』的工作。

     ﹝话中之光﹞()这里给我们看见,属灵的恩赐是不一样的。

          ()这里有四或五种不同的恩赐,主要在于用话语来表达;凡有心愿在教会中事奉神的信徒,须在神面前追求作好的话语职事。

          ()没有一个人在一信主之后,立刻就显明他具有某种恩赐;因此教会应当提供机会,让所有的信徒培植、显明并发展他的恩赐。

 

【弗四12「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原文直译﹞「为要装备圣徒,使之参与服事的工作,以建造基督的身体;」

     ﹝原文字义﹞「成全」痊愈,修补,装配,使之完全;「职」工作,任务,责任。

     ﹝文意注解﹞「成全圣徒」:就是用各种方法,使圣徒在生命、知识、才干等方面,都达到可以尽功用的地步。

          「各尽其职」:指每位信徒都投入事奉神的工作。

          本节说明恩赐的目的:(1)培植、发展全体圣徒;(2)使之在各服事岗位上发挥功用;(3)从而完成建立基督身体的工作。

     ﹝话中之光﹞()主的教会得以建立,并非仅靠那些有神特别恩赐的使徒、先知等人来供应,来带领;还要所有得救蒙恩的圣徒,都能各尽本分,为主摆上才可。我们至少也是圣徒之一,责无旁贷,千万不可失职!

          ()正常的教会不是工人在事奉,而是工人带动全教会事奉,使每一个信徒都能为神所用,不然就不是一个身体。

          ()每一个肢体在身体中都有它的功用,并且它的功用是别的肢体所不能代替的;每一位信徒在教会中,都有一个位置,也都有一份工作。

          ()神的儿女在工作上应当有的态度是:我所能作的,巴不得别人也能作;我所不能作的,巴不得有人能作。

          ()在建立基督的身体上起直接作用的,并且是不能或缺的特长,才能称作恩赐;可有可无的就不是恩赐。

 

【弗四13「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原文直译﹞「直等到我们众人,对神儿子的信仰和认识都达于一致,达到长大成人,达到基督丰满长成的身量;」

     ﹝原文字义﹞「等到」到达目的地,完成目标;「真道」信仰,信心;「同归于一」一致,到达同一目的地;「长大成人」发育完全的成人;「身量」身材,高度,年龄。

     ﹝文意注解﹞「真道上同归于一」:指对基督客观的信仰臻于一致。

          「认识神的儿子」:指对基督主观经历上的认识达于一致;『认识』系指一种完全、深入、正确的知识,而不是肤浅的知识。

          「得以长大成人」:指脱离幼稚无知的婴孩时期,而能分辨真理(来五13~14)

          「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就是长到了够成熟的年龄,基督的丰满在教会中彰显出来。

     ﹝话中之光﹞()教会的目标,就是要「长大成人,满基督长成的身量」;而达到这目标的路,乃是借着各种恩赐来成全圣徒(11~12),使『众人在信仰上,并对神儿子完全的认识上,同归于一』(原文另译)

          ()今日在教会中,最要紧的事,莫过于所有的恩赐都竭力的带领、教导众圣徒,使能对神的儿子达到完全认识的地步;这样,才能使教会早日达到丰满长成的身量。

          ()信徒对基督客观的信仰若有偏差,则对基督主观的认识亦必错误;同样,对基督的认识若有差别,信仰亦无法达到一致。

          ()信徒对基督的信仰和认识,彼此往往有细节上的不一致,然而这却是构成教会分裂的主要因素。

          ()教会的实质就是基督在教会中该得着完全的地位,让基督的生命完全管理教会。

          ()人认识基督有多少,就会把多少的地位让给基督。

          ()信徒不只在真理上认识基督,并且也在经历上也认识基督,才算真实的认识神的儿子。

          ()认识真道把我们领向神的儿子,认识神的儿子却使我们成熟而至丰满。因此,追求认识神的儿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只有真实认识神的儿子,才会叫我们生命趋向成熟,基督在教会中才有丰满的充满。

 

【弗四14「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

     ﹝原文直译﹞「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被人用欺骗的手段和诡计所编成的各样教训的风颠簸摇撼,东奔西驰,以致陷入错误的系统;」

     ﹝原文字义﹞「诡计」掷骰子,狡猾,精心计谋;「欺骗」有谋而动;「法术」手段,骗人的计划;「异端」宗派,错谬,步入歧途。

     ﹝背景注解﹞「诡计」:的原文是『掷骰子』,这种赌博的行为在保罗的时代已经是一种欺骗人的行为了。

    ﹝文意注解﹞「不再作小孩子」:就是不再停留在心智不成熟、在基督里为婴孩的阶段。

          「人的诡计」:指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所传似是而非的道理。

          「欺骗的法术」:指教外的邪术,和教内假先知所行的超自然奇事。

          「一切异教之风」:原文作『教训之风』,『风』当然表示空虚、不切实际、多变化的;凡教训是和基督脱节、叫人注意基督之外的,都是『教训之风』。

          「摇动」:形容一条船在大风浪中,被波浪摇晃得时起时落。

          「飘来飘去」:形容船被大风吹得团团转,没有定向。

          以上这两种情形都跟前述的「异教之风」有关。

          「随从各样的异端」:指跟进到错谬的系统里面。

     ﹝话中之光﹞()错道所以有奇异的统制能力,因它的背后有虚假和谎言的灵。

          ()成熟基督徒的特征是有坚定的信仰,不受谬误所支配。

          ()凡在信仰上不以真理为依据,盲目相信别人对圣经的解释,以及过份信赖那些超自然的神迹奇事的,这些人很容易受异端的诱惑。

          ()凡不是以『使众圣徒对神的儿子达到完全的认识』(13节原文)为目标的教导,不管说得多么有理、动听,都是「教训之风」,叫神的儿女「飘来飘去」。这乃是仇敌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是最妨害教会长进的;我们必须避免,也必须提防。

 

【弗四15「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

     ﹝原文直译﹞「惟在爱里持守真理,我们就得以在凡事上长进到祂──元首基督──里面;」

     ﹝文意注解﹞「惟用爱心说诚实话」:意思是在爱里持守、活出、行出真理;不只是因为爱的缘故把真理抓牢了,就说出真理来,并且也在行事为人上彰显出真理来。

          「凡事长进」:指在各方面长进以致达于;也指身体中的每一部分,都朝同一个方向(基督)长进。

          「连于元首基督」:因基督就是真理(约十四6),持守真理的结果,就能在凡事上长到基督里头了。

     ﹝话中之光﹞()惟有讲真理,才能对付欺骗人的异端与狡猾的哲理。

          ()讲真理必须用爱心:因为真理是硬的,是冷的,惟有爱是热的,是有生命的。爱使人熔化在身体的生命里,而连于元首基督。

          ()在『话语』上作神出口的人须知,引导别人信服真道的秘诀,乃在用爱心说诚实话,而非高言大智或矜夸的虚言。

          ()诚实话必须用爱心说;不用爱心说的话,常会被人误解。

          ()因着爱神的缘故,就能忍受别人的误会,而不计算代价的持守真理。

          ()我们不可在某方面有了长进便以为足,因为它可能成为拦阻我们「凡事长进」的原因。

          ()在追求长进的事上,最大的难处就是遇不见主。

          ()教会的一切活动──包括读经、祷告、服事、奉献等等,若不连于基督,不尊基督为首,便都是死的。

          ()所有的肢体都连于元首,和头有正常的关系,彼此之间才能有正常的关系。

 

【弗四16「全身都靠祂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原文直译﹞「本着祂,全身联络并结合在一起,借着每一供应的关节,照着每一部分依其度量的运作,便叫身体自己增长,以致在爱里把自己建造起来。」

     ﹝文意注解﹞「全身都靠祂」:指身体一面从头得着供应,一面自己出力。

          「联络得合式」:不只彼此联结,并且互相配搭妥当。

          「百节各按各职」:身体上的每一关节,都具供应其他肢体的职司。

          「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原文无『彼此相助』;全句也可译作『照着各体,依其度量所有的功用』,功用就是运行或作用之意。

          「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教会全体尽功用的结果,便导致各个肢体都增长,当然整个身体也就长大,如此在爱的和谐、协调情形中,也就把自己建立起来。

     ﹝话中之光﹞()只有当我们『凡事长到元首基督里面』(15节原文),全身才能『在祂里面联络得合式,结合得坚固』(原文另译)

          ()基督身体的建立,乃在于各肢体的配搭相助;而各肢体的真实配搭,甜美相助,惟在各肢体都持定元首基督,凡事长到祂里面。

          ()基督身体里的每一个肢体都各有其功用,所有的肢体都活动起来,才能建立身体;所以在教会中不要只顾自己作工,也要顾到别人作工;主喜悦你带领别人一同作工,过于你自己单独作工。

          ()弟兄姊妹们的关系,是透过主而发生的;和主的关系对了,和弟兄姊妹们的关系也对了,身体的实际才显出来。

          ()如果只有一个恩赐强的工人传神的话,但是大部份的人却是只坐在那里享用属灵的供应,这地方教会还不能算是在建造中。

          ()教会建造的实行,是全教会都动员的,各站各的岗位,众人都一同运用自己所有的那一份恩赐,配搭起来一同服事主。

          ()「在爱中建立自己」:──只有爱才是实现灵性长进的要素与空气;教会只有在爱的气氛中才能增长。

 

【弗四17「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的说,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

     ﹝原文直译﹞「所以我说,且在主里见证,你们行事为人,不要再像其余的外国人那样,在他们心思的虚妄里行事为人;」

     ﹝原文字义﹞「外邦人」外国人;「虚妄」虚空而愚笨,徒然,无所适从;「心」心智,理解力。

     ﹝文意注解﹞「确实的说」:斩钉截铁,毫无通融地见证说。

          「存虚妄的心行事」:原文意思是把他们的心智用在无用虚妄上,使他们的心智不发生效果。没有信主的外邦人,他们的生活完全受心思的支配,心思所想的都是虚妄,行事为人也都是虚空、虚假。

     ﹝话中之光﹞()信徒与教外人有不同的生命和生活境界,彼此的行为规范也不一样。

          ()不尽本分而妄想享受权利,不种而想收获,不切实际的空想等,都不是信徒所当有的存心和行事表现。

 

【弗四18「他们心地昏昧,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

     ﹝原文直译﹞「他们在悟性上既然昏暗,就因着那在他们里面的无知,因着他们心地刚硬,而与神的生命隔绝了;」

     ﹝原文字义﹞「心地」悟性,心思;「昏昧」被黑暗所蔽;「隔绝」分开,不通;「刚硬」麻木,无感觉,硬化,(医学上指坚硬的硬块)

     ﹝文意注解﹞「心地昏昧」:就是指一个人的悟性(understanding)缺乏分辨的能力,不能分别是非好歹。

          「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无知』就是不要知,人凭着神所造的万物,能知道有神,而人偏不要知,故向神硬化麻木,毫无感觉;其结果当然就与神的生命疏远、隔绝了。

     ﹝话中之光﹞()人的堕落、败坏,乃始自里面的昏花;所以我们里头若不明亮(参太六23),就当留意,因为这就是开始堕落的信号。

          ()从一个人生活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属灵生命长大到甚么程度。

          ()人的心地麻木、顽梗、固执,表明他是被神弃绝的;这种人得罪神,却不怕祂的审判,仍是我行我素,毫无忧虑地过着取悦自己的生活。

 

【弗四19「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

     ﹝原文直译﹞「他们既已抛弃所有的感觉,就任凭自己邪荡,以致贪行种种的污秽。」

     ﹝原文字义﹞「私欲」无耻的淫荡;「贪行」想多得,无法无天的贪婪。

    ﹝文意注解﹞「良心...丧尽」:原文是使自己失掉所有的感觉;人有爱心、公义、良善等许多感觉,却都抛弃了。

          「放纵私欲」:是任性的放纵不羁,把自己交给猥亵、有伤风化的邪荡行为。

          「贪行种种的污秽」:完全不顾别人的权益,不时想获取更多财物或性欲快感,而致力从事各样不洁的事。

     ﹝话中之光﹞()人是先抛弃里面的感觉,然后才放纵私欲,作出种种卑污的事,所以信徒保守自己圣洁之道,是尊重里面的感觉。

          ()人的良心原是神用来抑制人罪行的器官,当人不理会神而被神弃绝的结果,在这人身上就看见情欲彻底的暴露和无限的放纵。

 

【弗四20「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

     ﹝原文直译﹞「但是你们并不是如此学习过基督的;」

    ﹝文意注解﹞本节的开头原文有『但是』一词,表明信徒的生活与外邦人的生活截然不同。

          「学了基督」:指在过去的某一特定时期中,已经向基督学习了两件事:(1)以耶稣行事为人的样式,作我们外面生活的模型(太十一29)(2)让基督的生命从我们里面活出。

     ﹝话中之光﹞()信徒是因有基督的生命,故能学基督;领受生命在先,效法榜样在后。

          ()真正的信仰,必定会在我们的生活上产生升华作用。

          ()认识基督和克制肉体,是不能分开的。

          ()我们不是向任何人学习,我们学习的对象惟有基督自己;如果我们效法别人,也是效法他们身上的基督(参林前十一1)

 

【弗四21「如果你们听过祂的道,领了祂的教,学了祂的真理」:

     ﹝原文直译﹞「如果你们确实听过祂,也在祂里面──照着在耶稣里面的真理──受过教导;」

     ﹝文意注解﹞「听过祂的道」:指听见过关于基督自己和祂的言行。

          「领了祂的教」:原文有『在祂里面』受教的意思,表明不同于一般世人的教导,他们只在外面教导别人,而主的教导却是:(1)属内里生命的;(2)须是在主里面的人,才能领受。

          「学了祂的真理」:『真理』原文没有冠词,指主耶稣在地上所成功的一切属灵事实(包括在十字架上脱去旧人),如今成了蕴藏在祂里面的属灵实际,所以祂说『我就是真理』(约十四6);我们所学习的是活生生的真理,是活在耶稣里面的。

          听主的道是『知』,领主的教是『信』,学主的真理是『活』。

     ﹝话中之光﹞()我们倾听、领受和学习的对象及内容,不是教义,不是理论,乃是『祂』。

          ()真理不只是神给我们看见,给我们摸着,更是指我们所看见、所摸着的神进到我们的里面,叫我们在生活中活出神的形像。

          ()听道必须和领受教训并学习真理相联,凡只听道,而不领受教训并学习真理的,无论听了多少的道理,仍然毫无益处。

 

【弗四22「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

     ﹝原文直译﹞「你们就要脱去那照着从前生活方式而活的旧人;这旧人是随着那迷惑人的私欲而败坏的;」

    ﹝原文字义﹞「脱去」脱掉、脱除(衣服);「坏」朽坏,败坏。

    ﹝文意注解﹞「行为上的旧人」:『旧人』指我们从老亚当而来的旧生命,这旧人是我们从前生活样式的源头,是在从前行为上表现出来的。

          「脱去...旧人」:『脱去』乃是一次过确实完成的事。甚么时候我们相信接受了基督,甚么时候我们就已经脱去了旧人。

          「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我们的旧生命因受撒但的迷惑,就产生了强烈的欲望,称为『私欲』,因而日趋败坏,越过越坏,直到无可救药。

     ﹝话中之光﹞()信徒对于旧人,不是去改善他,而是像脱衣服那样的脱除他。

          ()信徒的旧人已经与基督同钉在十字架上(罗六6),虽然这是一个已经成功的客观事实,但在主观的经历上,仍未能完全经历基督所成就的救恩,所以必须天天在生活上继续不断的脱去旧人。

 

【弗四23「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

     ﹝原文直译﹞「又要在你们心思的灵里被更新;」

     ﹝原文字义﹞「心志」心灵;「改换」穿上更新。

    ﹝文意注解﹞「心志」:原文是指我们重生时所得着的灵生命,扩展到的我们的心思,使我们的心思有了属灵的模样。

          「改换一新」:神的灵在我们心思里感动并支配我们的心思,叫我们的心思得以更新。外邦人是活在心思的虚妄里,他们的思想完全是虚假的,我们得救的人是有神的灵住在我们的灵里,但有时还受心思的支配,所以神的灵必须进到我们的心思里,代替我们心思的虚妄,好使我们的心思能达到『灵的心思』(罗八6『体贴圣灵』的原文另译)那种成熟的地步,那时,我们心思所想的,就都是属灵的。

          这里原文是『得以更新』(to be renewed),是被动的,不是我们自己更新,乃是被更新;且是现在时态,表明这更新是延续性和不断发展的。

     ﹝话中之光﹞()主的救恩,不只在消极方面对付我们旧的生命,并且在积极方面给我们新生命,使我们能除旧更新。

          ()圣灵的工作总是从中心到圆周的,人的灵是圣灵居住的所在,是全人的中心,而人的心思是特别与灵发生关系的部分,所以一个人的改换更新,乃是先从他的灵开始而达到心思(罗十二2)

 

【弗四24「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原文直译﹞「并且既已穿上了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在那真理的公义和圣洁里面所创造的。」

     ﹝原文字义﹞「真理」真,真实,实际;「仁义」义,公义,公正,公平,正直;「圣洁」圣,圣别。

    ﹝文意注解﹞「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本句在原文并无『的形像』,意即这新人是照着神自己造的,有神的生命和性情。

          「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真理』指在主耶稣里面的那真理。『仁义』是指对人的行为,人与人相处,以公义相待;义就是合于神的法则。『圣洁』是指对神的操守,有献身与敬虔的含意;圣就是与神的性情相合,而和一切在神之外的有分别。

          主耶稣在地上时,对人是义的,对神是圣的,因为祂对人、对神都是正确的,所以祂就是真理。

     ﹝话中之光﹞()神使我们重生的目的,是要从迷途中领回我们,以达成当初创造我们的用意。

          ()按原文文法,廿二节的『脱去』和本节的『穿上』,都是已经完成的形式;这脱去旧人、穿上新人的转折点,并不要我们来努力完成,乃是基督早已借着死而复活为我们成就了。

          ()我们在生活上要表现神,不是根据人的仁义和圣洁,乃是根据真理的仁义和圣洁,也就神性情的显露。

          ()我们无论对神或待人,都应存真挚的心,因为虚伪不能瞒骗真神。

 

【弗四25「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

     ﹝原文直译﹞「所以你们既已脱去虚谎,各人就要对他的邻舍说真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的。」

     ﹝原文字义﹞「弃绝」脱去,放在一边;「实话」真理,实际。

    ﹝文意注解﹞「所以」:说出下面的话是承先启后的;以上面的话作根基,而给予下面劝勉的话。

          「弃绝谎言」:原文是过去时式,含有谎言既经弃绝,就恨恶到极点,与它势不两立,誓不再重新取用之意。『谎言』包括种种诈欺、骗瞒或狡猾的事,是旧人一个主要的特征。

          凡出于撒但迷惑的,都是虚谎,都是假的,撒但第一个性格是撒谎、虚假,第二个性格是恨与凶杀,这里的意思并不是劝勉的意思,乃是说当你们脱去旧人时,你们已经把来自撒但迷惑的虚谎都脱去了。

          「邻舍」:就是接近的人,指主里的弟兄姊妹。

          「实话」:原文与本章二十一节、二十四节的真理相同,与虚谎相对,指简纯朴实、诚实无伪。

          「与邻舍说实话」:意即我们既是新人,与弟兄姊妹说话时,不要说出于撒但虚谎的话,而引人注意神以外的事;倒要把新造中的真理说给弟兄姊妹听,叫他们摸着神。

     ﹝话中之光﹞()信徒第一样要对付的是言语,因为言语是人格的表达,也是我们所藉以与别人接触的。

          ()谎言叫人离间,实话叫人相亲。

          ()『诚实』是基督徒与世人分别最明显的一个记号,而基督徒在世人中间,最亏缺神的荣耀的罪,就是不诚实。

          ()信徒是互相为肢体的;没有一个身体上的肢体,是可以提供错误不实的讯息给其他的肢体的;若彼此传递错误不实的讯息,身体必陷于瘫痪。

 

【弗四26「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原文直译﹞「生气,却不可犯罪;不可让日头落下时,你们还在激怒中;(后半节更直接的翻译是:『不可让日头落在你们的激怒上。』)

     ﹝文意注解﹞「生气却不可犯罪」:这里的语态是用祈使法,所以不是命令信徒生气,而是准许信徒生气;信徒对别人不义、不虔、不法的情形,有时会生气(林后十一2)。但要紧的是,生气不能有罪的动机(例如因怨恨而生气),也不能陷自己于罪里;亦即生气若为反对罪、憎恶罪那是对的,若为发泄忿怒,叫自己舒服,就是犯罪。

          「不可含怒到日落」:意即不可培养怒气:程度上不可越限,时间上不可太长,不要到日落还在生气,这是神所不称许的。

     ﹝话中之光﹞()信徒虽然可以生气,但必须是『义愤』,而非个人意气、情感好恶的发泄,更不可使之变质成为对弟兄的攻击。

          ()反对不义和责备错误的『义愤』固然不错,但是一不小心,就会有骄傲和仇恨搀杂进来。

          ()信徒必须每日清除心中对人的一切不满,才不致积怨在心。

 

【弗四27「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

     ﹝原文直译﹞「也不可给魔鬼留下地位。」

    ﹝原文字义﹞「魔鬼」造谣者,诡诈者;「留地步」留地位,留机会,开道路。

    ﹝文意注解﹞魔鬼每一次要在神的儿女身上作工的时候,牠总是先寻找一个可供牠作工的地步;我们若不给牠留地步,牠就没有工可作,这便是我们的得胜。

          这里的意思是如果你气不消止,一直动怒,就给魔鬼留下地步。

     ﹝话中之光﹞()魔鬼引诱我们犯罪,常是先从最小的事上引诱起;当我们不留意时,牠就得寸进尺,逐步引诱我们,终于把我们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我们必须儆醒,在最小的事上,也不可给魔鬼留丝毫的地步。

          ()如果信徒容许魔鬼在我们的心思有少许的地位,牠决不会就此止步,而必然得寸进尺地想占据我们整个的心思。

          ()生气的人容易含怒(26),怒气一进来,人就不容易自主,魔鬼也就有了机会。

 

【弗四28「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

     ﹝原文直译﹞「偷窃的,不要再偷,宁要劳力,亲手作美好的事,使他有东西可分给那缺乏的人。」

     ﹝原文字义﹞「正经」有用的,有益的,美好的,慈善的;「分给」将...给与,分享。

    ﹝文意注解﹞「偷窃的」:偷窃与生气动怒无关,但与给撒但留地步有关,偷窃是虚谎的一种,是出于撒但的。

          「作正经事...分给那缺少的人」:偷的原因是懒和贪,不肯作工是懒,作工所得不肯与人分享是贪,所以要亲手作工就是不懒,要把剩下的分给别人就是不贪;基督徒的生活总要顾到别人,自己够了,就该把剩下的东西分给有缺乏的人。

     ﹝话中之光﹞()基督徒最明显的『偷』是:偷神的荣耀、偷神的时间、偷神的恩赐、偷神该得的奉献。

          ()好逸恶劳是旧人的劣根性。在新人里要断绝不劳而获的观念,竭力养成勤劳作工的习惯。

          ()从前贪图别人财物的『手』,如今一转而成以自己的劳力维持生计的『手』,和分配余裕的『手』,这是神的『手』作工在我们身上的明证。

          ()「分给」是我们神儿女当有的人生,我们活着是为着分给人;没有人应当单顾自己的事,而忽略了别人;人人都应当设法帮助别人的需要。

 

【弗四29「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

     ﹝原文直译﹞「任何败坏的话,都不可出你们的口,却要按需要说造就人的好话,好叫听见的人得恩典。」

     ﹝原文字义﹞「污秽」腐烂,无用,坏的,(用来指水果的腐烂或鱼类的腥臭);「造就」建造;「益处」恩典。

    ﹝文意注解﹞「污秽的言语」:会败坏听见的人,叫他的思想中毒,心灵受到污染,故不可出口。

          「说造就人的好话」:人所需要的是属灵的建立,是生命的建立;『好话』就是出乎神的话,因为只有神是善良的。

          「叫听见的人得益处」:我们说出神善良的话,就是说真理,能叫听见的人得恩典,也就是得着神。

 

【弗四30「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祂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

     ﹝原文字义﹞「担忧」难过,痛苦,悲叹。

    ﹝文意注解﹞「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基督徒旁边有魔鬼,里面有圣灵,真实基督徒的生活,就是不给魔鬼留地步,不叫圣灵担忧,为要叫我们活出神的样子。

          『不要叫圣灵担忧,』这话的实意,是叫我们在生活上顺服圣灵的管理和指导。就是不要有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31),这些都是身体上的病,分裂身体,不叫圣徒合一,所以必须除掉。

          「受祂的印记」:神借着圣灵在我们身上烙下印记,表明我们是属于祂的,是在祂的权下受祂支配、管理。圣灵作印记,是要把我们印得像神,这印是活的,一直在我们里面起作用,要我们外面活出神的样子。当我们外面照着在耶稣身上的真理为模型去行时,我们里面的印记就起作用,这样里应外和,就叫我们能活出义和圣来。

          「得赎的日子」:是指身体的得赎被提上升的日子,这是救赎的完成(罗八23),须要等到基督再来时才完成,故『得赎的日子』就是指主再来的日子。

     ﹝话中之光﹞()「担忧」是一种爱而不忍弃之的表现。圣灵对信徒的爱乃是不丢弃的爱。

          ()圣灵在信徒的心中作工,先是感动、责备、禁止、催促,后是担忧;信徒若仍置之不理,其结果乃是神的管教(赛六十三10)

 

【弗四31「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

     ﹝原文字义﹞「除掉」割掉。

    ﹝文意注解﹞「苦毒」:隐藏在心里的仇恨和坏性质,形容一个人受到损害和轻忽而怀有乖戾报复的心。

          「恼恨」:怒气的发作,突然爆发的情绪。

          「忿怒」:直接伤害的、涉及罪的忿怒,是一种已养成的暴躁的情绪。

          「嚷闹」:怒气迸发出的野兽的咆哮和叱骂,指公开的争吵。

          「毁谤」:对兄弟以侮辱嘲笑的态度所出的恶言,指搬弄是非。

          「恶毒」:是苦毒、恼恨之母,卑劣的气质,恶意。

          这一切都是出于撒但的,信徒不可容让它们存在心中,都要除掉。

     ﹝话中之光﹞()按照原文,本节的命令是用被动语法;我们凭自己不能除去这一切,但是祂能,我们的责任乃是与祂合作,让祂的十字架来作工在我们身上。

          ()不要以为我们已经得救了,就本节所述的一切恶意和坏情绪都与我们无关;只要是人,稍受激动,这些情形就要显于形色,因此必须注意对付,让主来替我们除掉。

 

【弗四32「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原文字义﹞「恩慈」仁爱,有用,有益,慷慨;「饶恕」慷慨施与,原谅。

    ﹝文意注解﹞「恩慈...怜悯...饶恕...」这些都是出于圣灵的,与前节那些出于撒但的相对。

          「怜悯的心」:是对弱者和不幸者表同情。

          「正如神...一样」:新人的生活就是像神的生活,我们该有道成肉身的生活,因我们一得救,是从天上生,然后圣灵把我们带到地上来,再把耶稣身上的真理活出来,也就是道再一次成为肉身,耶稣再一次显现而活出神的生活。

 

叁、灵训要义

 

【如何保守灵的合一】

    一、凡事谦虚、温柔、忍耐(2)

     二、用爱心互相宽容(2)

     三、用和平彼此联络(3)

     四、竭力保守(3)

 

【合一的要素(4~6)

    一、一身

     二、一灵

     三、一望

     四、一主

     五、一信

     六、一浸

     七、一神

 

【合一的根据(6)

    一、超乎众人之上:神绝对的主权

     二、贯乎众人之中:基督是人际的通道

     三、住在众人之内:圣灵内在的凭借

 

【基督的恩赐】

    一、赐予者:基督

     二、领受者:各人(信徒)

     三、分量:是照基督的量度,各不相同(7)

     四、管道:十字架(8~10)

     五、种类:有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11)

     六、目的: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12)

 

【基督里的职事】

    一、职事的基础:灵里合一(1~10)

     二、职事的工具:各样恩赐(7~13)

     三、职事的目标:成全圣徒(12~13)

     四、职事的用处:爱中建立自己(14~16)

 

【真理与教会建造的关系】

    一、真理是教会合一的基础(4~6)

     二、真理是教会成长与建立的要素(11~12)

     三、对真理的完满认识是教会合一最终的目标(13)

 

【教会建造的完成(13)

    一、教会在真道上同归于一

     二、教会认识神的儿子

     三、得以长大成人

     四、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教会建造的实际(15~16)

    一、持守真道

     二、联于元首基督

     三、全身都靠祂联络得合式

     四、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

 

【被成全长大的圣徒】

    一、人人在恩典中长进(7)

     二、人人在恩赐中长进(7~12)

     三、人人要在身量上长进(13)

     四、人人在爱心中长进(15~16)

     五、人人在身体中长进(15~16)

 

【基督里的生活】

    一、脱去旧人(17~1922)

     二、穿上新人(23~24)

     三、心志换新(23~24)

     四、新生表现(25~32)

 

【旧人的行事】

     一、存虚妄的心(17)

     二、心地昏昧(18)

     三、与神的生命隔绝(18)

     四、无知,心里刚硬(18)

     五、良心丧尽(19)

     六、放纵私欲(19)

     七、贪行种种的污秽(19)

     八、受迷惑,变坏(22)

 

【新人该有的生活】

    一、弃绝谎言,说实话(25)

     二、生气而不犯罪(26)

     三、不可给魔鬼留地步(27)

     四、不可偷窃,亲手作正经事(28)

     五、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29)

     六、不要叫圣灵担忧(30)

     七、除去苦毒,以恩慈相待,彼此饶恕(31~32)

 

【长成基督的七种生活】

    一、与恩召相称的生活(1)

     二、爱心的生活(2)

     三、合一的生活(3)

     四、道成肉身的生活(13~15)

     五、各尽其职的生活(16)

     六、过新人的生活(22~24)

     七、有盼望的生活(30)

 

【长成基督的五大拦阻】

    一、不脱旧人(22)

     二、发怒不解怨(26)

     三、给魔鬼留地步(27)

     四、懒惰靠人(27)

     五、使圣灵担忧(30)

 

【改换一新的圣徒】

    一、在心志上改换一新:

          1.虚妄的心变成确实的心(17)

          2.昏昧的心变成明亮的心(18)

          3.无知刚硬的心变成智慧柔软的心(18)

          4.丧尽的良心变成无亏的良心(19)

          5.信基督到学基督(20)

          6.脱去旧人穿上新人(22~24)

     二、在行为上的改换一新:

          1.弃绝谎言而说实话(25)

          2.生气却不要犯罪(26)

          3.不可给魔鬼留地步(27)

          4.不要再偷,亲手作正经事(28)

          5.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29)

          6.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30)

     三、在人际关系上改换一新:

          1.除去人际关系的毒瘤(31)

          2.以恩慈相待(32)

          3.彼此饶恕(32)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弗所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以弗所书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