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第六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劝人与神和好的执事】 一、劝人要趁着悦纳的时候(1~2节) 二、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3~13节): 1.凡事为着尽这和好的职分(3~4节上) 2.在忍受患难上──从忍耐到扰乱(4节下~5节上) 3.在品德上──从勤劳到恩慈(5节下~6节上) 4.在争战兵器上──从圣灵的感化到仁义的兵器(6节下~7节) 5.在似乎是矛盾的表现上(8~10节) 6.宽宏的心肠(11~13节) 三、与神和好的教导(14~18节): 1.属神的不可与属鬼魔的混杂(14~16节上) 2.要分别出来才能被神收纳(16节下~18节) 贰、灵训要义 【如何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 一、七件与患难有关的表现: 1.许多的忍耐(4节) 2.患难(4节) 3.穷乏(4节) 4.困苦(4节) 5.鞭打(5节) 6.监禁(5节) 7.扰乱(5节) 二、七件与品德有关的持守: 1.勤劳(5节) 2.儆醒(5节) 3.不食(5节) 4.廉洁(6节) 5.知识(6节) 6.恒忍(6节) 7.恩慈(6节) 三、五件与争战有关的兵器: 1.圣灵的感化(6节) 2.无伪的爱心(6节) 3.真实的道理(7节) 4.神的大能(7节) 5.仁义的兵器(7节) 四、九件似乎矛盾的表现: 1.荣耀、羞辱(8节) 2.恶名、美名(8节) 3.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8节) 4.似乎不为人知,却是人所共知的(9节) 5.似乎要死,却是活的(9节) 6.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9节) 7.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10节) 8.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10节) 9.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10节) 【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 一、在基本的操练里──在许多的忍耐里、在患难里、在穷乏里、在困苦里(4节) 二、在环境上──在鞭打里、在监禁里、在扰乱里(5节) 三、在生活上──在勤劳里、在儆醒里、在不食里(5节) 四、在操守上──在廉洁里、在知识里、在恒忍里、在恩慈里(6节) 五、在显明上──在灵里、在爱里、在话里、在大能里(6~7节) 六、在见证上──借着义的兵器在左在右、借着荣耀和羞辱、借着恶名和美名(7~8节) 七、结果产生了实际的见证(特点)──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似乎不为人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8~10节) 【神用人的条件──坚忍】 一、在许多的忍耐里──坚忍的伟大质量(4节) 二、在肉身的患难和精神的受压里(4~5节) 三、在过劳、睡眠不足和饥饿里(5节) 四、在属灵的成长和行为里(6~7节) 五、在对世人的反应不以为意里(8节) 六、在社会的苦待和逼迫里(9节) 七、在知足里──经常如此(10节) 【保罗对信徒的呼召】 一、呼召之一:要敞开心肠(11~13节) 二、呼召之二:不要和不信的同负一轭(14~16节) 三、呼召之三:要从不信的人中间分别出来(17~18) 四、呼召之四:要洁净自己并完全成圣(七1) 【信的和不信的不要同负一轭】 一、总纲:信的和不信的原不相配(14节) 二、理由之一:义和不义没有相交(14节) 三、理由之二:光明和黑暗没有相通(14节) 四、理由之三:基督和彼列没有相和(15节) 五、理由之四:信的和不信的没有相干(15节) 六、理由之五:神的殿和偶像没有相同(16节)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哥林多后书注解》 叁、其他纲目 【基督徒的生命见证】 经文:林后6:1-10 一、与神同工,领人归主 1-2 1.不可徒受祂的恩典 1,(诗103:1-12;林后12:7-10) 2.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2, 抢救灵魂要紧时间:1)趁着白日 (约9:4)。 2)趁着今日 (来3:12-14) 二、作人榜样,表明自己 3-10 1.工作的境遇 3-5 (1)凡事不防碍人 3,(腓2:15;西1:21-22) (2)凡事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 4-5 “忍耐、患难、穷乏、困苦、鞭打、监禁、扰乱”,这七种是保罗工作中常碰到的境遇。 (罗8:35;林后11:23-27;徒14:22;提后4:10) 2.生命的见证 5-7 ⑴“勤劳”:指殷勤劳苦的服事主。 (罗12:11;林后11:27) ⑵“儆醒”:指心灵的注意与提防。 (弗6:18) ⑶“不食”:指禁食。 (徒9:9) ⑷“廉洁”:指朴素,过超世的知足生活。 (腓4:11-12) ⑸“知识”:指对神旨意的洞察力及待人接物的智慧。 (弗5:17;西4:5) ⑹“恒忍”:指忍受人家的伤害与侮辱,而不向人报复。 (罗12:19) ⑺“恩慈”:指对人同情。 (林前9:20-22) ⑻“圣灵的感化”:指不消灭灵感。(帖前5:19),顺灵而行。(徒16:4-9) ⑼“无伪的爱心”:即真理的仁爱。 (弗4:24);林前13章 ⑽“真实的道理”:指神的话;它乃是圣灵的宝剑。(弗6:17;来4:12) ⑾“神的大能”:指神同在的明证。 (徒19:11) ⑿“仁义的兵器”:表示以义胜过任何毁谤。 (彼前13:16;4:1) 3.荣辱的彰显 8-10作工的人有七个方面难以被人理解: ⑴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 ⑵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 ⑶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 ⑷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 ⑸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 ⑹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 ⑺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 毛南春阳 【基督徒的处世为人】 经文:林后6:11-18 一、与主内的关系:要互相款待 11-13 1.有一颗放开的心 11-12,(彼前4:7-10)
要除掉那些心胸狭窄的心 2.有一颗感恩的心 13 二、与不信的关系:不同负一轭 14-16 1.与不信-不相配 14 2.与不义-不相交 14 3.与黑暗-不相通 14 4.与彼列-不相和 15 5.与不信主-不相干 15 6.与偶像-不相同 16 (出29:45;利26:12;耶31:1;结37:27) 三、与父神的关系:结父子情缘 17-18 1.分别为圣被父收纳 17,(赛52:11) 2.分别为圣作父儿女 18,(约1:12;何1:10) ── 毛南春阳 【如何表明自己是神的仆人】 经文:林后6:1—7:1 引言: 一.对于恩典方面(6:1-3) 二.对于环境方面(6:4-5) 三.在品格方面(6:5-6) 四.在工作方面(6:6-8) 五.在争战方面(6:9-10) 六.对信徒方面(6:11-13) 七.对社交方面(6:14-18) 结论: ── 黄彼得 【在各样事上表明是神的用人】 经文:林后6:1-13 引言: 一.神管家的态度(6:1-3) 二.在何事上作好的管家(6:4-10) 三.管家的心肠(6:11-13) 结论: ── 黄彼得 【表明是神的用人—神仆的心志】 经文:林后6:1—7:1 一.认识是与神同工的(6:1)。 二.现今是蒙神悦纳时候(6:2),不延迟工作。 三.凡事不妨碍人(6:3),即不叫人跌倒。 四.凡事表明是神的用人(6:4-8上)。共有二十二样。 五.在“似乎”与“却是”之中表明是神的仆人(6:8下-10)。 六.心地宽宏,即能接纳所有的同工(6:11-13)。 七.同工在信仰上要一致(6:14-15)。 八.成为神的殿,由神居住作主(6:16—7:1)。 ── 黄彼得 【论主仆 哥林多后书6章】 一丶劝人不可徒受主恩6:1-2 二丶叫人凡事无有妨碍6:3-4上 三丶佣人在各事上表明6:4-7 四丶仆人当有属天品行6:8-10 五丶对人口张心是宽宏6:11-12 六丶人人都要宽容对待6:13 七丶知人区别不同本质6:14-16 八丶与人分别成为圣洁6:17-18 ── 作者不详 【林后六章纲要】 一、悦纳的时候(1~2) 二、使徒的表明(3~10) 三、使徒的心肠(11~13) 四、圣别的呼召(14~18)──《读经指引》 【似伪而真】(林后六8后半~10) 一、似乎惑人,却是诚实无伪的(8节后半;参太廿七13;约七12后半;太十24~24) 二、似乎无名,却是人所共知的(9节;参林前四9) 三、似乎要死,却是仍然存活的(9节;参林后一9;四11;林前十五30~31;罗八36) 四、似乎受罚,却是不至丧命的(9节;参赛五十三1;诗一百十八17~18) 五、似乎忧愁,却是时常快乐的(10节;参林后二4;罗九1~3;彼前一6;腓四4;徒十六22~25) 六、似乎贫穷,却是叫人富足的(10节;参林后十一8;腓四12;徒三6;林后八9) 七、似乎无有,却是样样都有的(10节;参罗八32;林前三22) ―― 丁良才《经题模范》 【不要与恶相交】(林后六14~18) 一、公义和不义有甚么相交呢(14节;参约十五19;创廿四3;廿六34~35;廿八1;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二、光明和黑暗有甚么相通呢(14节;参帖前五5;约壹一5~7;弗五7,11) 三、基督和撒但有甚么相和呢(15节;参王上十八21;林前十21) 四、信徒和外人有甚么相干呢(15节;参可十六16;主的道和人的梦也是这样,耶廿三28) 五、主殿和偶像有甚么相同呢(16节;参撒上五1~4;太六24;约壹五21;西三5;林前八10;十14)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哥林多后书第六章】 一、基督的使者(五20-六2) 二、磨难的迸发(六3-10) 三、爱的声调(六11-13;七2-4) 四、分别出来(六14-七1) ――《每日研经丛书》 【事奉生命的质素(六1~10)】 一、恒忍(4~5)这里有六种苦难: 1.患难──一种难以忍受的压力。 2.穷乏──艰辛、缺乏的情况。 3.困苦──心灵的困扰和痛苦。 4.鞭打──遭人凌辱毒打。 5.监禁──失去自由。 6.扰乱──精神受威胁、没有安宁。 二、勤劳:不分昼夜殷勤工作。 三、警醒:缩短睡眠时间警醒祷告。 四、不食:禁食祷告。 五、纯洁、知识、爱心(6) ──《新旧约辅读》 【爱心与分别的生活方式(六11~18)】 一、宽宏的爱(11~13) 二、敢于分别(14~18) ──《新旧约辅读》 【徒受主恩(林后六1)】 我们与神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徒受他的恩典。 一、主的恩不可辜负 二、主的恩不可忘记 三、主的恩不可亏欠 真理反思:我们这蒙恩的人,万不可徒受主的恩典。恩主赐的恩典有多少呢? ——王永悦 【悦纳时候(林后六2)】 因为他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一、悦纳时 1、神给我们机会 2、神允我们所求 二、拯救日 1、神搭救我们 2、神帮助我们 真理反思:我们要在神怜悯宽容的年日里传福音救灵魂。 ——王永悦 【不妨碍人(林后六3)】 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 一、不给人攻击这职分的把柄 1、要活出基督 2、要持守真理 二、不因所行成为信福音拦阻 1、要有光明的见证 2、要有美好的品德 真理反思:我们万不可因我们所行的妨碍别人认识神。而是因我们外邦人信靠了耶稣。 ——王永悦 【神的用人(林后六4-7)】 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 5 鞭打,监禁,扰乱,勤劳,儆醒,不食, 6 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 7 真实的道理,神的大能。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 一、在各样痛苦中 1、忍耐 2、患难 3、穷乏 4、困苦 5、鞭打 6、监禁 7、扰乱 二、在品德流露上 1、勤劳 2、警醒 3、不食 4、廉洁, 5、知识, 6、恒忍, 7、恩慈, 三、在生命经历上: 1、圣灵的感化, 2、无伪的爱心, 3、真实的道理, 4、神的大能 5、仁义的兵器 三、人不了解事上 真理反思:我们用生命表明我们是神的用人? ——王永悦 【生命行事(林后六8-10)】 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 9 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 10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一、在诚实中 二、在光明中 三、在得胜中 四、在安全中 五、在喜乐中 六、在富足中 七、在感恩中 真理反思:我们所经历的,所遭遇的都有神奇妙的引导和计划,你是否清楚知道神在你生命中的带领呢? ——王永悦 【宽宏之心(林后六11)】 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口是张开的,心是宽宏的。 一、坦诚地说话 1、说圣灵感动的言语 2、说对人有益的言语 二、爱心地包容 1、包容狭窄之人 2、饶恕冒犯之辈 真理反思:我们的心是否宽宏?是否因基督之爱怜悯饶恕人? ——王永悦 【远避狭窄(林后六12-13)】 你们狭窄,原不在乎我们,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13 你们也要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我这话升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 一、狭窄 1、有成见就心中狭窄 2、有嫉妒就心中狭窄 3、有罪恶就心中狭窄 二、宽宏 1、唯有和睦才有见证 2、唯有相爱才有见证 3、唯有宽容才有见证 真理反思:查问己心是否有狭窄之处?若有该如何解决?如何去除? ——王永悦 【原不相配(林后六14)】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 一、信仰不同 二、生命不同 三、目标不同 四、地位不同 五、归宿不同 真理反思:既然我们与不信的方方面面都不同,就不能同负一轭。 ——王永悦 【能相和吗?(林后六15-16)】 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 16 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一、强烈的对比 1、基督和彼列 2、信主和不信 3、神殿与偶像 4、光明与黑暗 5、义的与不义 二、必然的结果 1、不能相和 2、不能相干 3、不能相同 4、不能相通 5、不能相交 真理反思:我们不能和没有基督生命的人合一,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想一想我们是否有不合真理的地方?有没有不该相和的人事物在我们的生命中? ——王永悦 【务要出来(林后六17)】 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 一、从世界中出来 二、从罪恶中出来 三、从肉体中出来 四、从私欲中出来 五、从辖制中出来 六、从捆绑中出来 真理反思:请问弟兄姐妹,你还在什么捆绑和辖制之中吗?你出来了吗? ——王永悦 【神为天父(林后六18)】 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 一、天父有接纳 1、生命改变了 2、地位改变了 二、天父有饶恕 1、罪被洗净 2、作神儿女 三、天父有同在 1、有爱里的交通 2、在爱里的成长 真理反思:我们有一位爱我们的天父,这是何等奇妙的事。我们该怎样回报父神的大爱呢? ——王永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