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哥林多后书第八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林后八115 M.P.”

新约圣经教导我们,基督徒奉献必须出于爱心,甘心情愿的献上,而不是出于一种被强迫不得不这么做的心情。基督徒发自内心的感恩,常因为感到主给我们的恩典太大,使我们不得不借着我们在经济上帮助急需的人,来荣耀主的名。这种对外的分享应当按照收入的比例拿出来,而且必须经常编列这一个项目的预算。保罗教我们在每周的第一天捐出这样的钱作为我们与信徒相通的象征。

糖果制造商休乐(John S.Huyler)在设厂之初就采纳雅各的方法「凡你所赐给我的,我必将十分之一献给你」(创二十八22)他到银行开了一个特别的户头,用“M.P.”的缩写作为户名。他把收入的一定比数定期存入这个户头。有人问这两个字母代表什么时,他便回答说:“My Partner”(我的伙伴)。他在每一笔生意中都想到上帝,因此,他的事业发展惊人,每周「主的府库」都收到不断增加的巨款。他每次帮助别人,都不愿接受别人道谢,他告诉对方,「你只要感谢上帝,而且只要谢谢祂,因为这些钱乃是主的,而不是我的。」

天父实在需要像这样的管家,你有“M.P.”户头吗?——H.G.B.——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林后2献米为银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
印度米佐拉姆(Mizoram)省住着一群基督徒,他们发明了一个独特的方法来为主作工。当家庭主妇为家人做米饭时,只量出刚好够全家吃的米。
然后,做饭前她从这些米中抓出一把米,把米储存到星期日,带到教会和其他妇女带来的米加在一起。教会把米卖掉,将钱用来支持教会的事工。所购物品中包括一部电脑,用来协助米佐人将圣经翻译成他们的语言。
不富有的人易于自视寒酸,愧以给予。同样,路加福音21章的那个穷寡妇,看到富人将大量金钱放进圣殿的奉献箱时,也觉得自己的两个小钱实在不配作为奉献。
然而,神对奉献的心比奉献的数量更感兴趣。那就是为何耶稣说那寡妇比别人奉献更多的原因(3节)。我们能够诚实地说自己付出的是彻底的奉献吗?
我们给主的,
是由他的标准来衡量;
献上自己以及赞美的生命,
这些礼物才是最宝贵的。
衡量付出的真正准则是彻底的奉献。
──《生命语》

 

【林后八5献己给主「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了主……。」】

         神的旨意是宇宙万有的轨道和结局,一切在神旨意以外的事物都要除去,惟独遵行神的旨意才能永远长存(约壹217)。对我们来说,神的旨意就是我们的生命、福分,而且是和神有正当关系的维系和依据,离开神的旨意就与神的关系不对,交通隔断了,不能得到神的喜悦, 并且不能承受神的国(太721;来1036)。任何违反神的旨意的事都是我们的极大损失,而遵行神的旨意都是我们永远的利益。

         神对信徒最基本首先的旨意,就是要信徒把自己献给主,这是承认耶稣为主的自然结果,不将自己献给主,表明没有承认祂为主。那样,与主的其他一切关系都不起作用了,因为不把自己献给主,就是仍然自行其是,偏行己路,活在罪中。

只有先把自己献给主,根基才能稳固,生活才能圣洁,前途才有光明,心中才有平安,一切以主为依归,一切让主管理、引导、安排;凡事讨主的喜悦,求主的荣耀,不再为自己活着,求自己的利益喜好和满足。──《每日天粮》

 

【林后八5  献给谁用「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

         我们的生命、光阴、身体、力量都是宝贵的。我们究竟愿意为谁而用?过去或现在正为什么用,我们每天是为什么忙碌?我们盼望,追求,得着的是什么?到末了我们会觉得那样的一生值得吗?不会后悔么?即使得到一些名、利、地位,又是何等短暂、虚空!

         另一方面,我们是属神的人,是主所救赎的,理当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主。我们将属于祂的献给别人,或归自己用,那是错误的,不义的。所以圣经中对于奉献的道理讲得很多,这不但是神的旨意,也是我们对待神,根本的表现,我们所说的奉献,是完全的奉献,是将自己和身体以及一生皆献上,而不是指只奉献一点金钱,作一点工作,用一点时间来灵修,敬拜就是了。因为其余的光阴和力量仍为别用,还不能满足神的心,讨主的喜悦。主用宝血的重价买了我们整个的人,而不是只买我们的一部分,就是完全地奉献,仍不够报答主。──《每日天粮》

 

【林后八7】「当在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显出满足来。」

乐捐的厚恩实在是神的恩赐,正如信心、口才、知识、热心及爱心,这是在本章守节说明的。神特别的恩典赐给马其顿的众教会,他们虽然在极穷之间,却有乐园的厚恩。在第九节我们思想这可称颂的主有这样的恩典,祂本来富足,却为我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祂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如果你容易埋怨,要让主的性格充满并占有你。

或者,我们真正的信仰,可在我们奉献的事上试验出来,我们是否照收入的比例来奉献?我们有没有系统地奉献?我们是否学会奉献的喜乐与大方,使我们格外显出满足来。

有的人可能还未认清他们是神产业的管家,祂希望他们献上所有的热切与感恩的心。他们只留下家中必需的费用,只以管家的身份,来看守产业,等候主人回来。也许有些人信靠神不足,恐怕有一天竟至贫乏的地步。每个读者要想到一切都是神的,要经常献上,不可剥夺神的物,你要日夜祷告,在这恩典上富足,神必垂听你的祷告,你吝啬的性格就会改正,没有别的,只有奉献。——迈尔《珍贵的片刻》

 

【林后八8爱心的试验】"借着别人的热心,试验你们爱心的实在。”(林后八:8)

  有三个青年都爱慕一位既有钱又美貌的女子,各人都向她表示真挚地爱她。一日这女子想试试这三个人的心,看他们是爱她,还是爱她的钱财?所以约他们到家里来。她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都很爱我,不过我不能嫁给三个人,今天特请你们来试一试,谁真心爱我,我就作谁的终身伴侣。三人都异口同声地称好。少女把他们领到花园,就对头一个说:你曾说过,如果我叫你死,你也甘心,现在请你用头撞向前面的墙,将脑浆撞出来给我看。这人眼看前面的墙是石头砌的,撞上去非死不可,就摇头说:这办不到。少女说:你既办不到就请出去。又问第二位,他没有勇气,也主动的低头出去。末后的一位毫不犹疑地说:我不但愿意为你撞出脑浆,就是在你面前把心剖开也愿意。说着就把头极力撞去,不料那是纸墙,被撞出一个大洞,他一点也没有受伤。二人就欢喜地成亲。我们对主耶稣的爱是否经得起考验呢?──《为甚么要用比喻》

【林后八1315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这意思就是:我并不是说叫别人不必负担那么多物质方面的责任,而要你们为别人的需要受累。

    保罗把旧约以色列人收取吗哪的规则,引用在信徒钱财的捐献上。旧约以色列人如果多收了吗哪,就得把多收的分给人,否则剩下的吗哪也是会发臭的。以色列人拾取吗哪可以比作信徒接受养生的需要。我们在养生的需要上该效法以色列人,有余的人有责任去补那些不足的人。为甚么神有时使这人不足,那人有余呢?就是要那有余的人学习照顾那不足的。但是富足的人未必是永远富足。他现在富足,将来可能缺乏。缺乏的也不会永远缺乏,他也可能变成有余的。那时,他也要学习怎样分给缺乏的人了。保罗提醒哥林多人,虽然他们现在捐献钱财,是为着帮补别人,但将来他们说不定也有缺乏的日子,需要别人的帮补。神并不强制地按着相同的数目分配信徒的财富,而容许人经历贫穷也经历富足,并学习互相补别人的不足。

    以色列人收取吗哪,多收的没有余,因必须分给人,所以少收的也没有缺,这就是每天仰望神信靠神的生活。自古以来,神就要祂的儿女学习在物质的需用上信靠祂,学习用爱心互相照顾。信心生活绝不只是传道人要学习的功课,也是一切信徒该学习的功课。――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林后八14助人的果子】有一天,有个苏格兰的贫农,在田间工作。忽然听道附近的水潭,有孩子惶急喊救。他急忙跑去,看见一个男孩子,满身污泥,挣扎着,越陷越深,即将灭顶。那农夫把他救上岸。
   第二天,一辆华美的车,来来到农夫的家门。一位穿着入时的贵族,自我介绍,说是那被救的男孩的父亲,说:“你救了我的儿子,我愿意给你报酬。”
   农夫说:“我不能接受任何报酬。”正在这时,农夫的孩子从家中出来。
   那贵族说:“那是你的儿子吗?”农夫说:“是”。
   “这样吧,让我带他去我家,给他受良好的教育。如果他像他父亲一样的品格,将来必然会有成就。”农夫欣然接受。
   后来,那农夫的孩子,进了伦敦大学的圣玛利亚医学院,成了医生,就是医学院的福来明教授(Sir Alexander Fleming, 1881-1955),在1928年发明了盘尼西林。
   几年后,英国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患上了肺炎,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幸而有盘尼西林治疗而得痊愈。原来丘吉尔的父亲不是别人,就是帮助教育福来明的Lord Randolph Churchill

  圣经说:“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林后八:14── 于中旻《喻道集锦》

 

【林后八17热心的两种形式】「他固然是听了我的劝,但自己更是热心,情愿往你们那里去。」

我们在工作中为主发热心,原是好的。但应当察验热的源头,是从何而来,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源头不正,往往就会带来失败的结果。

一般的热心,都是源于两种动机:

一、是由于受了外界的激动,看见工作的需要,听见工作的呼声,也不仔细的回到神的面前寻求他的指示,就冒然冲动的、自以为忠心的,去到工作中发热心、鼓干劲,却没有清楚主在心中对你的吩咐。干来干去,只不过一点硬劲而已。里面没有亮光,没有生命的能力,不能使人得着力量。而自己呢?由于里面没有光,势必越干越松劲,至终必会逃之夭夭,或是无能为力了,这都是因为靠外界一时激动而发的热心的原因。

再者,凡从外面而来的激动一时怪有劲,可是一遇见风吹雨打,就会志气消沉,灰心丧气,畏缩不前,最后甚至会丢盔搁甲,一败涂地,造成永不复起的悲惨局面。

二、是由于内在感动的催促、灵里的负担,不能不作,不能不去热心。因为里面被吸引着、光照着、托付着,好像一个担子压在心上,不挑起来就不行,没法退后,越退越重似的。是在这样灵的催促下去尽忠,去热心事奉。当初去时,似乎力量不大,有些畏缩或犹豫徘徊,可是愈做愈觉得力量会在起来,有时甚至只剩下一个人独担,也仍无法放下来。这种力量来源是恒久的,是持续的,是越过越热的,甚至会觉得热到一个地步,连自己也烧化在所做的工作中了。

这种力量往往在遇到阻力时,也会感到有股毅力去支撑、去顶住,好象是风愈吹愈有劲,愈要顶住、愈站得住;当困难来到时,反而会更加坚固起来。这力量的泉源,是从里面出来的,是外界的阻挡、催残都更改不了的,冷却不下的。因为他的根基是在乎他里面的基督、圣灵。这是真热、真忠、真力量。

 正如保罗所见证的那个弟兄的热心说:我们在许多事上,屡次试验过,现在他因为深信你们,就更加热心了。(林后八22—— 李慕圣《晨光》

【林后八1921『可以荣耀主在人面前』这里他强调教会中财务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原则运用在今日教会里。我记得救世军刚成立时,有许多人批评它的创办人卜威廉(William Booth),说他将一切财产纳入他的名下,他可以随时占为己有。卜威廉非常谨慎,他从一开始就将所有账目公开。几年之后,批评之声终于沉寂下来。如今我们再也听不到有人批评救世军账目不清,或者藉事工之名中饱私囊。「在人面前」一切事都要正直,清白。这是教会应秉守的原则。──无名氏《哥林多后书》

 

【林后八21隐身帽】经文: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 12:3)

  老师在上课时,向学生讲了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子在深山里抬到一顶帽子,他将帽子往头上一戴,与他同去的同伴就看不见他了,慌慌张张东找西找,谁知他就在身边,他将帽子一摘下来,伙伴们又看见了他。所以这顶帽子就叫作隐身帽。老师最后说:大家回去后考虑下面一个问题:你喜爱不喜爱这顶隐身帽?为什么喜爱?明天上课时回答。
  这一下学生们讨论可热闹了。虽然是童话,却使大家非常兴奋。
  第二天老师听第一位同学的回答:我若有这顶帽子,那有多高兴,我戴着它,要什么有什么,不花钱可以拿到东西,不用买票去乘公共汽车,看电影也用不着买票,不论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样样都不用愁。
  第二位接着说:我若有这种帽。可以爬上树去捉鸟,鸟看不见我。我把一向欺侮我的同学,一下子把他打倒在地,他也不知道是我对他的报复。这该有多痛快啊!
  第三位是个基督徒。他说:这样帽子我们不应该戴它作恶事,人虽然看不见我们,但是神却看得一请二楚,一切的一切都逃不出他的视野。
  "这就对了。老师说:许多人不作恶事是勉强的,他们怕被人看见,怕受刑罚。我们不应该在暗地里作坏事,应当作一个光明正大的人。
  这个童话故事虽然讲给小学生听,可是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是值得深思。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如若有隐身术的话,我们究竟属于那一类型?是损人利己,还是荣神益人?当时法利赛人的为人!主曾斥责他们是假冒为善,因为他们的行善施舍等在人前吹号,故意叫人看见,故意要得人的称赞和荣耀。所以主教导我们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6:4)
  基督徒的行事为人应该是光明磊落,正如保罗所说: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林后 8:21)
  "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
  我们不健忘的话,还能记起大卫王一生有一次行了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就是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大卫所作所为以为非常巧妙,认为神不知鬼不觉。但事实上神早已鉴察了。因此祂对大卫说: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撒下 12:12) ──《为甚么要用比喻》

 

【怀恩早祷】

1 弟兄们,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

2 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

7 你们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识、热心,和待我们的爱心上,都格外显出满足来,就当在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显出满足来。

9 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

12 因为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

13 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

14 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

21 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

22 我们又打发一位兄弟同去.这人的热心,我们在许多事上,屡次试验过,现在他因为深信你们,就更加热心了。

23 论到提多,他是我的同伴,一同为你们劳碌的.论到那两位弟兄,他们是众教会的使者,是基督的荣耀。

24 所以你们务要在众教会面前,显明你们爱心的凭据,并我所夸奖你们的凭据。

 

称颂赞美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的主,我们在天上的父上帝。感谢祢叫我们在祢眼前蒙恩。感谢祢丰富的恩慈、宽容和忍耐,求祢提醒我们懂得恩惠越多,更应努强制反馈,与人分享祢的福佑。特别在这疫情、艰辛和忧患中受试炼的时候,祢仍赐我们外面有平稳顺畅,里面有平安和满足的喜乐。

感谢祢叫我们清早起来,用祷告承载天上的甘霖,滋润我们干涸的身、心、灵,叫我们在这疫情、逆境和压力下,仍显出里面的生命不凡,生机重现。并且有足够的能力互相扶持,用祢所赐的量器,尽力量给人,因为我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祢也必用相同的量器量给我们,并且连摇带按、上尖下流的,倒在我们怀里,使我们经历乐捐的福气。

 

感谢赞美宽宏的主耶稣,祢没有留下一样好处不赐给我们。叫我们有入有出,成为活水江河的一部份,不是一池死水。叫我们今日活着能不断倒空,清出内心的污秽,除去思想的恶念,使我们的灵充满基督祢的爱,叫我们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们的老我,乃是基督祢在我们里面活着。

主耶稣我们热爱祢的身体教会,帮助我们以祢的心为心,无论教会或大或小,弟兄姊妹都同心合意活在祢里面,彼此劝勉、无论爱心有甚么安慰、圣灵有甚么交通、心中有甚么慈悲怜悯,都能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叫教会活出满足的喜乐。各人不会单顾自己的事,也经常顾念别人的事。

 

愿圣灵的灵光光照我们昏花的眼睛,叫我们眼睛的灯重新瞭亮起来,全身都光明,能分辨善与恶,不再一个心却事奉两个主,一方面知道生命岂不胜于饮食,身体岂不胜于衣裳,另一方面却常常为生命而忧虑,吃甚么!喝甚么!为身体忧虑穿甚么!

圣灵求祢来感化我们,叫我们能活出廉洁、知识、恒忍和恩慈,建立无伪的爱心、持守真实的道理、经历上帝的大能.能以仁义为兵器在这邪恶的世代为主争战,努力作光明的事。从个人的生命见证,到教会整体的见证,都能站立得稳,作时代洪流的中流砥柱,甘心为主劳碌、彼此勉励、互相扶持,竖立基督的见证。

祷告乃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诚心所愿!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