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哥林多后书第四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林后四1】「我们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

我们从哪一方面来辨别神最高的目的——是恩赐的事奉,或是生命的事奉呢?为着使教会获致短暂时间的造就,有些人就借着神奇的恩赐来服事。但在这段经文里,保罗向我们指出,那最有价值的,不是恩赐的服事,乃是从基督死而复活之生命来的服事。问题不在乎恩赐,乃在乎十字架的工作——这是对一个人属灵身量的测量方法。

为着造就年幼的教会和拯救灵魂,属灵恩赐有时会有特别显著的作用,但它们不是成熟的标记,更不是一些值得夸耀的东西。只有愚昧人才会因神所赐给他的话语而骄傲。事实上神岂不是已经显示,如果有需要的话,祂可以借着一只驴来说话么?——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林后四17瓦器】

在哥林多后书第四章,保罗为我们作了一个比较。他提到宝物,也提到瓦器。这宝物恐怕不只是价值连城而已,但瓦器却很卑贱,因它不是金、银、雕花玻璃作的,亦非锡铝合金制品——而只是泥土!瓦器不美观,也不结实,容易破碎。保罗用瓦器来形容我们的身体,在没有完全得救的情况之下,极易犯罪、腐败。而宝物乃是神的灵,上帝的话是无价的——「用光照亮我们内心的上帝;他使我们认识了他那照耀在基督脸上的光辉。」我们领受了这伟大的光,也应当去照耀别人。人生的试探于忧虑,生活上的挫折与烦躁,都能锉去我们的傲气,使我们尝到失败的滋味,其实这正是天父无上的赐福。因为瓦器容易打破,才能使里面的荣光完全照耀别人——基甸带二百人打破了瓶子,让火把照耀黑暗,使敌军抱头鼠窜。(士七1621)。

瓦器只是用来装宝物的一个工具,因此不在乎其本身的价值。一只垂死的手也可以签署价值极伟大的文件,一个牧童也能为有学问的哲人指点路的方向,一个乞丐也能代为运送贵重的礼物。「主知道我们的形体;他也记得我们不过是尘土。」(诗一〇三14)但主却将具有永恒价值的宝物装在这个瓦器里,我们若能尽装载之责,上帝的荣光自然就显露出来了。——H.G.B.——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林后四110忧虑,却未尝绝望】

我们读哥林多后书四章,从字里行间就能够察知使徒保罗在遭遇苦难和软弱时,他需要圣灵多方的恩典使他得以屹立不倒。由于逼迫,他时常受到打击,但未尝绝望。同样,当我们面临不可能的境况时,上帝也希望我们抬起头来仰望他慈爱的面容。在旧约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这一类的例子。比方说,以色列民抵达红海时,前有大海后有埃及兵,两边都有高山,真像是四面受敌,除了抬头仰望上帝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因此,我们在困境中也必须运用这个方式来追寻从上面来的支持。我们要浮要沉,均决定在我们的态度是否向神求援。有一位牧师对一位陷于绝望中的姊妹说:「姊妹啊,现在是上帝的时刻!如果你起来迎见上帝,你将会把你的苦难化为机会,试想在迦南地所发生的饥荒,使年迈的雅各失去了地面上一切的物质享受,迫使他到了歌珊,在那里他发现荣耀的约瑟。因此你不要在这一个时刻被绝望所胜,让失望毁灭了你,你必须仰脸去看那位得胜的主基督!」

不错,我们必须像保罗一样说:我们常常遭遇困难,却没有被压倒;常常忧虑,却未尝绝望;有许多仇敌,但总有朋友;常被打倒,却没有丧亡,我们必朽的身体时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命也同时显明在我们身上。——H.G.B.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林后四3~4我曾听过一故事,一人现已作神学院院长,他父亲在苏联作传道。一次带他离家探望朋友。当地的门窗很粗笨,费却一番工夫,才把所有门窗弄妥。那儿子向来顽劣,此次访问,父亲得到许多关于他劣迹的投诉。归家时,父亲把儿子召到跟前教训他。室内本悬一十字架,是能在黑暗里发光的。父亲吩咐把灯熄灭,十字架却不发光。原来因为多关闭门窗,无阳光照射入来这十字架就不能再在黑暗里发光。许多时候我们也把生命关闭着,不使耶稣福音真光照进心门。──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

 

【林后四6】「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什么是救恩?救恩就是神的光照射进来。那光如被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但神的光已照进我们这些罪人的心里,只要看见这光,这就是救恩!当我们眼见救主面上的荣光时,我们就在那一霎时得救了。如果我们仅是明白和赞成一些道理,那是毫无果效的,因我们尚未看见这位真理的主。但我们必须如照相机快门一开就摄取影像一样,在见到主是救主的一剎那,里面就会立刻开始改变。而那对于我们是「天上之异象」的,便成为「祂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徒26:19,加1:16)。对于这种活生生的经历,我们无须花力气去提醒自己,因为这件事是我们永不会忘记的。——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林后四7「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

            古时常用瓦器炼金,金炼好后就打碎瓦器拿出金子。东方也有富人因社会不安,就把宝贝放在瓦器内埋藏在地里。这宝贝就是基督,就是光,是我们患难中的能力。── 牛述光

 

【林后四7『宝贝放在瓦器里』︰没有一个基督徒,他的瓦器太瓦了,瓦到一个地步,主的宝贝在他身上不能显露。神的宝贝如果没有瓦器还不好看。人带着眼泪的笑容顶好看。有时我们的眼睛一直看人家的瓦器。但是认识神的人,能看见在这瓦器里头的宝贝。我们用不着装假去修理瓦器,弄出一种样子来。一切出乎神的,从你这瓦器里能够彰显出来。今天有许多基督徒的生活、行为都是人作的,不是宝贝的显现。人所有的一切,不过作神盛宝贝的瓦器,从来没有一样能够埋藏神的宝贝。人的软弱不能限制神的能力。注意消极的人,是愚昧的人。── 倪柝声

 

【林后四8】「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自从我悔改得救之日起,我衷诚的抱负,是要做一个真实的基督徒。当然我对基督徒的标准有自己的概念,而我是竭尽所能的去达到那个标准。我认为一个真实的基督徒一定从早到晚都是笑容可掬的!只要他流一滴眼泪,那他就不是活出得胜了。此外,他随时随地必须是勇气百倍,只要他稍有丝毫畏怯,那他在信靠主这件事上已经大大的失败了。这样的人,事实上离我的标准很远了。

不过,我不久发觉,基督徒的生活与我所料想的,却迥然不同。原来基督徒的生活是在软弱中刚强,在痛苦中喜乐,在疑惑跟前表现出信心的胜利,是一个矛盾的统一。当一个基督徒在主里面最刚强的时候,他自己往往大感无能,当他最勇敢之际,他可能深知自己内在的畏惧,当他最喜乐的时辰,一种愁困的感觉又再向他回袭了。只有神那「何等浩大的能力」(弗1:19-20),才能把他提升到高处。——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林后四11】「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

上面的经文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很简单的说明,只有当我倚靠主时,我才能有所行动。我会发现自己的残缺不逮。我不敢因着已有的一点力量而擅自举步。亚当因着吃了禁果,他就有了天然的能力去行动做事,但这不过是落在撒但权势里的一种能力。当你认识主,你就会失掉这个能力。你现在是借着「另一个」生命而生活,并且从祂那里支取了一切。

哦,朋友们!我想我们都有几分认识自己,但许多时候,我们并不实实在在的对自己感到恐惧。我们也许会在礼貌上对神说:「主若不愿意,我是不能做的。」可是实际上,我们却相当肯定自己能够做得不错!我们常会被人、事、物所牵引而去做决定、去行动、或去运用祂以外的能力。因为「己」在我们里面长得太大了,以致基督在我们身上显得太小了。愿神赦免我们。——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林后四12】「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基督的十字架是多么的宝贵!它存在于每一个基督的肢体里,并能引起基督整个身体的生命高潮,只要基督徒肯让十字架在他里面严厉地对付那天然的生命。你们问我:如何才能让神使用,将生命供应给别人。我的回答是:不是借着在外多工作,也不是借着退修而不做工,乃是让基督的死和复活之大能,运行在你与神同行的整个生活中。那些只是借着话语和工作而事奉的人,当环境把他们陷于缄默和停顿的时候,他们的事奉就止息了。他们只能在工作和说话时,才显出他们的用处,这是不应该和不正常的。只要让「耶稣的死」在你里面工作,生命就必在别人身上显明出来。因为这是基督身体的一个不变原则:「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林后四12死的发动「这样看来,死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我们所能给人的印象和影响是从生命里发出的,这不可能有假冒和勉强。凡想要为主作见证,为主作工,对人有帮助和益处,必须从这里下手。只想凭智慧、口才、行为或其它任何形式来使人受感动,得真正造就的都是幻想,结果是毫无价值。

耶稣基督使人有最大的感受和改变,不是祂的教训和神迹,乃是祂生命的流露和彰显,才使人认识神,愿意亲近神,爱神。这是今天每个信徒,特别是为主作工的人,所当追求的,那就是能显明基督的生命。

怎样才能呢?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先有死。才有生。只有在我们身上带着主的死,向罪,向世界,向自己,向别的一切都死了,因为这是必定的结局。我们接受祂的死,与祂同死,也就向那一切死了,而单独向神活着,主复活的生命,在我们死的基础上,就要显明出来,同时带着属天生命的能力,在别人身上发动。──《每日天粮》

 

【林后四16~17珍珠的形成】经文: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8:28)
  现在全球最大一颗珍珠名叫亚洲之珠。形如水滴,三寸长,差不多两寸厚。一六二八年波斯潜水员采到这颗珠子。印度的蒙兀儿皇帝雅汗把它买来,送给皇后蒙塔斯,这位皇帝还给皇后造过泰妃陵和珍珠寺。一个世纪以后,这颗宝珠为中国清朝皇帝乾隆所有。一七九九年乾隆死后,成为陪葬物。一九零零年盗墓人偷了这颗珍珠。过了十八年,这颗珍珠运到香港当作向天主教外方传教会理事会借款的抵押品,但借款人赖债不还,这颗珍珠现落在谁手,至今尚未公开。二次大战后,这颗珍珠约值五万美元。时至今日又不知高出多少倍。
  珍珠晶莹发光,洁白透沏,深引人喜爱它似乎象征着一种无瑕疵的品德。是的,珍珠的洁白,晶莹,是基督徒的象征,但形成珍珠所经过不平凡的痛苦经历,更能确切说明基督徒成功的秘决。
湖海里的珠蚌,当开启蚌壳,因砂石的侵入,使它感到非常痛苦,它的腺液受刺激,分泌出一种炭酸钙的化合物。一层一层薄纱似的珠母层,包围着砂粒,全身机能调动起来对付这颗不如意的砂粒,经过三五年或者更长些,这层胶汁层越来越厚,珍珠越来也就越大。这造成痛苦的砂粒却使它在体内形成了可爱的珍珠,痛苦的时间越长,珍珠的价值越大。
  我们翻开圣经读到约瑟的一生历史真是可歌可泣,他的生平包含着不知多少血泪的事迹。他从小敬畏神,嫉恶如仇,常将他哥哥的恶行禀告父亲,因此遭到了亲弟兄亲骨肉的嫉妒和怨恨,以至于下毒手陷害出卖为奴。他虽然落难在异乡卑贱中,但仍洁身自爱,时刻警惕,惟恐作恶得罪神。因此对主母的再三引诱,能加以坚决的拒绝。结果无辜被投入埃及监狱。后来总算出了狱,被提升为埃及宰相。
  约瑟在这漫长十三年岁月中,饱尝了人间多少辛酸苦辣,遭到多少患难和痛苦,但他并不怨天尤人,也不对他的弟兄不怨。这是因为他心中有神的灵( 41:38),他知道万事临到他身上,都通过神的许可,凡是出于他的,都是美好的。因此他能逆来顺受,如同河蚌一样,无声无息地把一颗砂粒,包容又包容,直至成为价值连城人人可爱的珍珠。
  应该记住:宝贵的生命是由痛苦创造出来,价值大小与痛苦久暂成正比例。
  保罗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的荣耀”(林后416-17)。──《为甚么要用比喻》

【林后17】「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要为我们成就」,请注意这句话。许多人常一再问说:「为甚么人生需要流血、流泪?」回答在这里:「『要为我们成就』──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苦难不单教导我们得胜的方法,更教导我们得胜的定律。」

            古谚有云:「纵使为十字架所举起,你却更靠近神了。」

            有时喜乐是需要痛苦来产生的。芬妮克劳斯贝是一个瞎子,她从未看到过绿色的田野、傍晚的日落,和她母亲眼里的慈爱光芒,若不是这个痛苦的事实,她绝对写不出那首美丽的颂赞 ─《我将和祂见面》。因为她丧失了视觉,才使她获得了优异的灵感。

            饱受磨折的树,才有坚实而细致的木材。

            可以安慰的是,悲伤逗留的时间并不长,不久就要离去。大雷雨的时间,和整个长夜相比,是非常短促的。「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三十5)——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长夜之歌》

 

【林后四18】「原来我们……乃是顾念所听不见的。」

我们在看得见的事物上要看得透澈,好似透过玻璃窗望过去。你看见一些稀有的珠宝摆设着,不必浪费时间来羡慕,只要看得澈底,就从这物质与短暂的,看到神永远的目的。神的心意是在深的低处。

那些看见的只是象征,因为看得见的价值不在那里。物质的存在有属灵的涵义,代表一些意义,是外表不足表达的。有一件谚语说:一切事物都有双重的涵义,足见其中的真理。

你要在一切的事上寻求神的心意,在环境中及日常生活的经验里,不要只停留在外面,要看到内在与永在的,在肉身的痛楚底下有神的恩典。在试炼困苦的境域中有天上的经历,在甜蜜的家庭关系下,有友情的温馨,永远不会陈旧与消逝,在圣经的字句定下有精意;在礼仪之下有合一;在文化世界之下有神永远的作为。

我们内心的态度就是这样,苦楚衡量起来实在沉重,但实际是轻省的,年月拖拽得冗长,实际只是片刻而已,在所有的经历中,品德必有更深永远的荣耀。——迈尔《珍贵的片刻》

 

【林后四18顾念不见「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保罗将所有的事分为两类,一是所见的,一是所不见的。一般人当然是顾念追求所见的了,因为这是现实,能得到的,有用的,而所不见的,则似属渺茫,遥远,不知其究竟能否解决现实的需要,所以漠然置之,甚至不屑一想。

但是保罗说,我们却是顾念所不见的,那些属灵,属天,在主里面的事,因为所见的无论多好,多实际,多有用都是暂时的,是转眼之间即行消逝的,为之费心费力,思考,追求是太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有的人还没有得到就已经去世了,即或得到,也很快地就变为无影无踪。世人因为不知道有更美长存的,所以只求些暂时虚空的了。

然而信徒已经相信有看不见的,是实在的东西,虽然肉眼看不见,信心却知道。神为爱祂的人已经预备了,人眼未曾见到的更美的事(林前29;来111340)。那在天上的是永远长存的。我们有了永远的事可以盼望和追求,岂能再注意追求那些暂时之事呢?一个是真的,另一个是假的;一个是实在的,另一个是虚空的;一个是重愈高山,一个是轻过羽毛;一个是无价之宝,一个是贱如粪土。人的时间和精力应用在那方面呢?──《每日天粮》

 

【林后18短暂或永恒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古代的七大奇观确实是非常神奇!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类英才之创作,包括建于公元前350年的摩索拉斯皇陵、以弗所的亚特密丝神庙、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托勒密国王在亚历山卓附近所建之灯塔、高达100尺,被称为罗得斯岛巨像的阿波罗雕像、奥林匹亚城中40尺高的宙斯雕像,以及埃及的金字塔。
这些不寻常的成就中有六个已经被摧毁了——托勒密国王灯塔被地震所毁,其他五个被掠夺者所破坏,只剩下金字塔叫我们叹为观止。
我们也许会对这七大奇观发出赞叹,但从它们的兴衰我们也不能忘记在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短暂的。我记起站在渡轮的船尾望着纽约市的高楼大厦时,我想起了一首诗歌中的歌词:石上之石,这些都将会毁坏,但你的国度与宝座永垂不朽。
希伯来书的作者说: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用虔诚、敬畏的心侍奉神。1228)这经文和诗篇102篇帮助我们能正确洞察短暂与永恒。
渺小浮生,飘向无涯尽处,
世情欢乐,转瞬都成过去;
四周所见,都是风残变故,
恳求不变之神与我同住。
紧紧抓住永恒的事物,轻握那些短暂之物。
──《生命语》

 

【怀恩早祷】

1 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

2 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3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

4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

5 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6 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7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

8 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9 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15 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

16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17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18 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赞美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主,我们在天上的父上帝。我们不能靠自己兴起发光,乃是祢的荣耀升起照耀我们,叫黑暗不能遮盖大地,幽暗不能遮盖万民,因为祢的光己经来到,祢丰盛的恩惠如满载的货船到来。

感谢天父容许我们早晨起来,先带着生命的瓦器来到祢跟前,迎接祢荣耀的光照进我们的内心,帮助我们今日能心意更新而变化,察验天父祢的善良、纯全、并可喜悦的美意。叫我们不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去达成每一件事,乃是全然依靠祢的宝贝在我们这瓦器中,显出莫大的能力,得胜我们的生活。

 

感谢主耶稣,祢就是那宝贝安放在我们良心的瓦器里,叫我们不是依仗自己的能力刚强。祢是我们的主、我们心中的王,惟有从祢支取的恩惠和能力,叫我们能站立得住。特别在疫情的暴风中,天灾人祸的冲蚀中,在我们感到一无所有、一无所依的时刻,求祢坐在我们的船中,领我们渡过这人生的风浪。

愿主耶稣再次赦免我们的罪,用祢的宝血洗刷我们的心和嘴唇,因为我们纵容残余的诡诈、嫉妒、纷争、自恃、自大、偏见、自私和假冒为善在心中发芽,生出恶根,使我们无法长出健康的顺服、谦和、温良、柔顺、并恩慈和怜悯。

 

感谢更新人心灵的圣灵,愿祢的恩膏涂抹我们,不为至暂至轻的苦楚而气馁,不丧胆丧志,外体虽然渐渐毁坏,内心却在祢的同在中一天新似一天,坚守祢指派的职份。

恳求圣灵复兴的灵火燃点我们冰冷的心志,带领我们聚在一起,弟兄姊妹、父母与子女、教会与教会都能放下歧见,同心合意筑起祷告的祭坛,重修属灵的城墙,效法基督在社群中作罪人的朋友、病人的看护、穷乏人的帮助、迷路人的明灯。求圣灵教导我们为属灵的家防堵,让教会能为愁苦者带来安慰、失意者重获生机、危难人得保障、饥饿的群羊得喂养。我们恭候祢的灵风来吹入每一个细小的祷告楼房。

祷告乃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诚心所愿!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