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第四章拾穗 【林后四1】「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 “不丧胆”当然是不惧怕的意思。这和四12所说到的“大胆讲说”意思类似。在消极方面是不轻看自己的地位,不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从神受了托付,而且主所交托给我们的真理,是属天的启示,不是人间的哲理,我们不该把它看作是卑下的。这“不丧胆”也是指保罗在传说真理受到逼迫反对的时候不丧胆。――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本章用的“我们”与三 18的“我们众人”不同,指的是“我们使徒”(参林前四9),特别指保罗自己。交托给保罗的使命十分尊贵,因执行这职分而受到 的苦难便算不得什么 。他因此一点也不害怕,知道神的大能必能帮助他取得最终的胜利。他接上讲这职分的苦与乐、羞辱与尊荣;到16节时再回到“丧胆”的题目上。──《启导本圣经注释》 既然: 意为“借着基督而来的义的职分是荣耀的”(3:12-18)。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保罗坚定的信仰态度和果断的性格。他视使徒职分为极其宝贵,因此在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逼迫和诬陷中,都将所有心血和精力献给福音事工。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1~2】真正受托付的人,(1)会有胆量──『不丧胆』,而刚强作见证。(2)弃绝『暗昧可耻的事』,就是在工作上,用政治的手腕──『行诡诈』,在信息上,讲不准确的道──『谬讲神的道理』;而将神的真理──基督,正直而准确的释放出来。(3)能荐与人的良心,叫人口服心服。──《读经指引》 【林后四1~6】内容上本文承接前一章信息,论及新约执事使徒职分的神圣和保罗传福音的态度。保罗特别指出福音的内容不是自己或人,而是耶稣基督;证明了光对于黑暗势力,福音对不信和律法的优越性。在这里我们明白:①只有福音才是拯救人类的唯一道路;②福音有能力引领相信的人行在光和真理中(约1四6)。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2】「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不行诡诈”是特别指传讲神的道那一方面说的,在传讲真理的时候,不投机取巧,不一味迎合人的欢喜。不行诡诈跟弃绝“暗昧可耻”的事有关连。“暗昧可耻”的事就是卑贱的事,自私而含有罪的成分。“不谬讲”包括了两面的错:第一种错是因讲的人没有把真理认识清楚,所以讲错。第二种错是虽然清楚明白真理,可是不想按他所认识的来讲,故意牵强附会,迎合人的喜欢,以致谬讲神的道,这种人更是不可原谅。“只将真理表明”这意思就是没有在真理以外擅自增加或者减少什么。“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注意保罗不是说把自己荐与各人,而是说“荐与各人的良心”。那就是说,就算别人在情感上反对我们,或在畏惧恶势力之下表面上拒绝我们,但在他们良心里,还是接受我们的。使徒并不在乎人在外表上怎样恶待他,却要人在良心上承认他是神的忠心仆人。――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诡诈』是狡猾的心思,『谬讲』是掺假,『将真理表明出来』原文是『只在真理的表彰』,人情手段可以买服人的感情,只有真理才能说服人的良心。── 牛述光 保罗说他不象那些假教师“为利混乱”真道(而17),他决不谬讲神所交付的信息,而是敞开自己,口是张开的(六11),坦白放胆传讲(三12)。他忠心诚恳,毫不隐讳,他敢诉诸信徒的良心,知道他是诚实传讲真理的人;也可诉诸神 ,见证他的真诚。──《启导本圣经注释》 保罗在神面前怀着无亏的良心,只传真理的基督,他的这种传道心志,对当今的传道人给予一些教训:①福音不应成为谋求自己利益的手段;②只要为真理的基督作见证;③恒常在神面前见证福音;④传道人的真正权柄不是受世界的认可或在形式上的评判,而应受神的呼召和良心的判断。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3】强调福音的两面性,即救赎和审判,神对救赎事工的绝对主权。对于相信的人,福音是神赐救恩的大能,对于拒绝接受的人,福音成为永罚的宣告。拣选和遗弃人类的权柄在于神,神拣选当拣选的人,遗弃当遗弃的人。福音的能力是借着圣灵的工作显明给蒙拣选的人。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3~4】有人指责保罗蒙蔽真理。他回答说,对某些人这真理确是蒙蔽的,因为他们心上的帕子没有除去(三15),以致看不见,也不能欣赏。这些人是不信者,心眼给撒但弄瞎了。 “这世界的神”又称为“这世界的王”(约十二31),也就是管辖这罪恶世代(加一4)的撒但。 基督是神的像,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创一26),凡看见主荣光的人,会逐渐改变,成为新人,取得造他主的形像(三18;西三10)。──《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四4】「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这些不信的人所以不信,是因他们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所谓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也就是被世界的各种物欲、主义、虚伪的宗教、学说、各种的偏见……弄得不会分辨福音真理的宝贵,也不明白救恩原理的奇妙。他们留恋这世界的罪恶,醉心于各种物欲的引诱,听从魔鬼的试探,以致他们心灵的眼睛瞎了,看不见福音的真光。 “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不是基督福音的光不照着他们,而是他们不开启自己的心门,以致于福音的光没有法子照到他们。 “基督本是神的像”本句似乎跟这里的论题不连贯,其实本句的意思还是紧接上文的。许多不信的人说他们不能够认识神,因为他们看不见神;但使徒指出耶稣基督就是神的像,祂就是让人可以看见、可以认识的神。可是他们却故意不接受基督,也不接受祂在世上所说所行的一切。――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弄瞎』是起烟蒙蔽,藉以昏昧人们的心思。『心眼』乃心地,即心思。── 牛述光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按着常理,福音对人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人听了福音之后却不相信,其原因乃是魔鬼弄瞎人的心眼,所以在传福音之先,必须好好祷告,求主败坏魔鬼在人心里的工作,使人里面得见福因之光,就能即刻归主。──《读经指引》 这世界的神: 指撒但的势力。撒但是这世界的王(约12:31),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是属灵气的恶魔(弗6:12)。撒但最大的诡计是妨碍基督的事工,歪曲福音真理,使信徒走向死亡(太四1-11)。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4世界的神是指什么?】 答:保罗曾对哥林多教会指着那些灭亡的人说:「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关照着他们。」这世界的神,就是指着管辖这幽暗世界的王撒旦魔鬼说的。圣经把造成现世制度的责任归于撒旦,它是蒙蔽人心的,引人犯罪,其工作的目的,乃是使人不来就光,离弃基督,走向不信之路。但牠的败坏最后结局,是要遭受神的审判而终归灭亡(参十五题)。——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后四4,6】神吩咐光从黑暗中照出来,照在基督的面上,反映在我们的心里(6)。换言之,神是光,基督是像(4节末句),我们犹如照像机。所以若非神的光照,无人能看见荣耀基督;而神光照的积极意义,乃在把基督的荣耀,映入我们心里,使我们得见祂的荣形。而撒但也正是要打岔这件事,因此牠千方百计要弄瞎人的心眼,不教『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入他们。人拒绝福音的基本原因,就在于此。可见看见荣耀基督,乃是神鬼在人心上争执的焦点。我们已否眼睛得开,看见基督呢?──《读经指引》 【林后四5】「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新约圣经没有一卷像哥林多后书,是保罗讲自己。在哥林多后书中的话是被逼出来的,假使徒毁谤他,哥林多教会又误会他;更可恶的是这神圣使徒的职分受了谤渎,主的福音受了蒙蔽,信徒受了迷惑,保罗为着神与福音和教会,就不能不把自己向众人摆出来;可是保罗讲却不是传自己,乃正是传扬基督──传扬基督耶稣为主。保罗不只用言语传扬,也用行为、生活来传扬;他的谦卑、劳碌、遭难、遭险,都是传扬基督耶稣为主。── 谢模善 职事的中心,『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至位主』(5节另译)。这话何等简明,何等确定!我们传甚么呢?──《读经指引》 主基督是福音信息的主体。传的人传的是基督,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制作出来的信息 。使徒只是听福音之人的仆人,把基督的福音传达。──《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四6】「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本节保罗说他和他的同工已经得着神的光照了。他们所以不传自己,不丧胆,不行诡诈……,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得了光照,知道他们自己算不得甚么。并且知道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惟有忠心传扬耶稣基督,才能够把神荣耀的光照在人面前。如果传扬他们自己,就不能够把神荣耀的光反照出去了。――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那创造天地的主,叫光照耀黑暗的神,现在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在信的人心里,可以驱走罪的黑暗,让信者成为新造的人(五17)。保罗心中有神荣耀的光照耀,这是从神那里来的主基督脸上所显现的荣光,也是当日在大马色的路上叫他眼睛不能看见的长存的光。保罗指出信徒不只象镜子反映主的形状;主且住在人的心里,让人被这光照亮。──《启导本圣经注释》 在这里保罗把自然光的创造作为比喻,说明真光基督的救赎事工。在第一次创造中,神造光把世界分隔为光和暗,在第二次创造中,神则借着把真光基督照进我们心里,分隔属光的人和属暗的人,并救赎凡属光的人(彼前2:9)。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6神“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与神“创造光”有何分别呢?到底在创世纪一章所说,神是否曾“创造”光?】 神创造宇宙时,是否也包括“光”在内,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首先,创世纪一章所记,只是说:“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一章3节)。并不像下文所说的“神造出空气”,“神造了两个大光”,“神造出大鱼”,“神造出野兽”及“神造男造女”等,均有“造”字。只是对于“光”,并不说“造光”,乃是用“吩咐”的方式,使光出现。
保罗深明此中奥秘,所以不说“神创造光”,乃是说“神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关于这里的“光”,科学解经家在过去数十年曾寻求多种方法去解释它:
一、有人说这是“北极光”(AURORA),即在地球北部(北半球)晚上能看见的奇妙光辉(附图是北极光之一)。又有科学家称之为,“宇宙光”。该种光并非出自太阳,乃是存在于宇宙的另一种光辉。神在创造的第一天,即吩咐这种宇宙光从黑暗中(即空虚混饨与黑暗的状态中)照耀到地面上,以作神造物的准备。这种光,神在创世纪一章1节的创造时期已造好云。
二、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其实在创世纪一章1节的创造时期中,神已造好了太阳,但在一章2节的“秘密转变为空虚混饨”之后,地球一度为黑暗所笼罩,神在第3节开始“复造”一切时,便首先吩咐太阳透过黑暗,照耀大地,作神“复造”万物的准备。但在第四天 才整顿日月星三光的运转程序。
三、我认为除我们所熟悉的太阳之外,宇宙中当然还有许多种不同的光,如月光、星光、彗星光、流星光、极光(第一说的AURO-RA)和裙形的宇宙光(这种裙形宇宙光绝对不是从太阳来的,但北极光是否与太阳有关,科学家仍在研究及争论中)。裙形的宇宙光,在北欧各国时常可以看得见,有时在深夜看来,颇为可怕。但是否这种光,就是“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的光,无人可以知悉。或者当时另有一种光出现,以后等到太阳光出现后,这种光才消失,亦未可料。
雅各书有神为“众光之父”一语(一章17节),表示光有许多种,神则为“一切的光源”。显然地,太阳光并不是世上唯一的光源。
约翰也说:“神就是光”(约壹一章5节),表示“光来自神”,神把他的光“分”一些出来,便成为世上各种不同的光,正如神把他的“能力”分出来一些,便成为各种的“能”一般。
我们有理由相信,创世纪一章3节所说“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并非用“创造”的方法,乃是用“吩咐”的方法,他把自己的光“赐”与世界,世界便有了光明,而且与黑暗有别。
神所吩咐“从黑暗照出来的光”未必是太阳的光,可能是神所“预备”的另一种光,正如神在埃及降十大灾难时,“预备”一种黑暗,使全埃及地均黑暗,“这黑暗似乎摸得着”(出十章2l节),但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地,则有亮光一般。
当时神所预备的光,照耀混饨黑暗的大地,配合着圣灵的运行,使万物有了新的秩序。今日这种光,在属灵方面,也照耀人心,使人们获得新生。――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林后四7】『我们有着宝贝放在瓦器里。』这宝贝就是主耶稣,这瓦器就是我们。瓦器是卑贱的,脆弱的;宝贝却是贵重的,永存的。所以我们基督徒的价值,完全在于里面的基督。──《读经指引》 “这宝贝”就是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瓦器”指使徒。在哥林多的市场上 ,用陶土制的瓦灯十分便宜,也容易打破,但只要能透光便用得着。是那光让卑微的器皿成为有用;是福音改变人的能力,使无用的使徒成为有用。神的能力在软弱的人身上显得完全。──《启导本圣经注释》 宝贝: 指福音,借着耶稣基督而来的得救的福音。瓦器: 指人软弱的肉体,或蒙神呼召传福音的人(伯10:9;赛30:14)。这一表达虽表明人肉身的局限性和软弱,但并非是单纯地看贬人的身体或完全无视人格。而是表现了与福音无限荣耀和美好相对比的人相对的无价值。这种强调表现手法的目的在于:①福音的能力唯独来自神;②通过人的软弱,显明神完全的能力;③为了防止人的骄傲和自夸。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7宝贝放在瓦器里有何意义?】 答:瓦器本是用泥土造的,当初神造人时也是用地上的尘土造的(创二7)。诗人大卫说:「祂知道我们的本相,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诗一O三14),可知我们人的身体是这样卑贱,如同尘土瓦器,没有什么多大价值和用途。但神原来眷爱我们这些如同瓦器的人,我们在祂的手中,如同瓦器在窑匠的手中,祂任意造成怎样的器皿,就成为什么样的器皿,我们自己没有能力足以自豪的地方(参耶十八1-4),只有神的手放在我们的身上才有能力,祂造我们才有用处。所以使徒保罗说:「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宝贝乃是指着基督,祂是住在我们里面掌管我们,使我们身上有祂生命之光,而借着我们将神莫大的能力和荣耀显明出来,这是神的宝贝基督放在瓦器——信徒身上所能发生的效验,是完全出于神所成就的。保罗原知自己已是一个罪魁,然而他是蒙了怜悯(提后一15),在此他以瓦器卑微自居,被神拣选,神的宝贝便在他身上,因此基督是在他里面活着,他活着就是基督,他是成了一个为主而活的人,作了信徒的榜样(加二20;腓一21;罗十四8)。——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后四7~10】以有力而感人的文笔记录了福音事工的苦难和荣耀,保罗克服传道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的信仰依据。本文内容可分为:①使徒职分所受的试炼及克服(四7-15);②通过苦难而来的荣耀(四16-18);③来世的盼望(5:1-10)等三个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白只有通过克服苦难,才能得到真荣耀,信徒得享的所有荣耀唯独来自神的恩典。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7~12】保罗在林前十二章7~11节列举许多圣灵的恩赐,话语与表现是保罗所同时强调的。但在这里(林后四章)只讲表现。因此,有两种方式来建造教会。最能建造或最给人帮助的,并不是恩赐或有那些恩赐者的话语,乃是一些被十字架对付过,从里面认识十字架而天天背负的人所流露出的生命。恩赐常隐含着极大的危险,就是属灵的骄傲。神等候已久且正在进行的大工,就是要得着一些器皿,借着圣灵将祂的话语透过十字架的工作,组织躲们的最深处,直至成为我们的生命;然后我们所有的就成为一个生命的职事,这生命是因死在我们里头不段作工而涌流出来的。所以任何过份相信恩赐的人是愚昧的,因为恩赐不能改变里面的人。一个教会想要用恩赐来建造,迟早会落成属肉体的教会,这不是神主要建造的方法,只是在幼稚、婴儿的阶段中才使用的。恩赐只能应付当时的需要。然而我们必须长大。── 倪柝声 人的东西若不被拒绝、破碎,神的东西就没有法子彰显在人身上。你这样的人若没有了结,你求神帮忙,神不能答应。神从来不帮忙人。你自己在那里作,神就不动手。有一天神要给你看见,凡出乎『我』的都是祂的仇敌,『我』若不除去,祂的生命就没有出路。这光照就叫你没有法子活出自己的生命来。十字架一作杀死的工作,复活就来了。死在那里,复活就在那里。在你里面有死的工作,就在你里面有复活基督的灵显出来。这样,你就叫人碰着基督。── 倪柝声 【林后四7~15】这一部分突出显明了保罗卓越的文学洞察力和强调手法。以瓦器和宝贝的比喻,对比了荣耀的福音之光和软弱、脆弱的人性。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8~9】本文举四种具体例子,对比了在福音事工中,人的软弱和神保守人生命的大能。在这里保罗告白自己的信仰:人虽软弱,但因着在里面动工的福音能力,人最终会得胜。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8~10】这里给我们看见保罗的环境和他的生命。他外面有顶多的压迫,他里面也有顶大的能力。他外面的压迫不过是显出他里面的能力而已。我们各人的环境,都是神为我们安排的。无论你的环境或顺或逆,记得,神是要你彰显基督的复活生命。每个基督人能否长进,只要看他如何对付他的环境,所有压迫我们的事,都是要训练我们,叫我们来得复活的能力。── 倪柝声 『四面压迫的,却不被挤窄的』;『心中无路的,却不是至终无路的』;『被追逼的,却不是被丢弃的』;『被打倒的,却不是沉沦的』(新译)。── 牛述光 【林后四8~11】职事供应惟一的道路,就是『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杀死』(原文),『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10~11)。但我们之所以进入死而不致消灭,反而供应生命,乃因我们里面有复活的基督这『宝贝』。因此我们能『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致死亡。』这四个『却』字,正说出死而复活的奥秘!──《读经指引》 本段一再强调器皿的无用和脆弱,使徒的软弱和卑微,来证明神福音的大能不受人的软弱影响,一样能贯彻。保罗在这里将自己作使徒所受的苦难和他得到的神大能的保守作比较;许多在人眼中看来不幸的遭际,靠着神的怜悯,一一变为胜利的欢呼。虽然天天为基督的缘故生活在危险与死亡边缘(一5,罗八17;腓三10;西一24),但靠着住在人里头赐生命光照的灵,这脆弱和必朽坏的身体,却能在今生就经验到耶稣从死里复活的大能。──《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四10】「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 “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怎么带着耶稣的死呢?就是站在像主耶稣被人钉死的那一种光景。也就是常常带着耶稣十字架仆人的记号。被世人看作是“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林前4:11-13)。但就在这样软弱、卑微的情形下,使徒保罗把福音传遍了小亚细亚和东欧,以致影响整个世界的历史,拯救了无数的灵魂,实在显明了他的工作是出于基督的能力。 “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由于使徒们那样甘心为基督站在被人轻贱,被世界丢弃的地位上,却还勇敢、忠心地传福音,基督荣美的生命,就借着他们,在这看得见摸得着的肉身之生命上显明出来了。――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耶稣的死』或译『耶稣被治死的光景』,这意思是终日为主被杀,背着十字架跟随主;不是死了,乃是受死、去死、有死的情形、死在身上发动、被交死地、像将被杀之羊的人生。这样背十字架的人生,也就有了十字架的效果,叫别人得生命,是有希望的,就是复活。── 牛述光 【林后四10~11】耶稣的死: 以耶稣基督的代赎之死、信徒和基督的合一为前题,有“为主天天交于死地”之意。即信徒通过为主受苦难,与主基督合一,并在末世基督再临时,永远得胜(罗8:36;西1:24)。在这里我们认识到基督徒的苦难不是失败的表现,而是参与基督的苦难,也是能得到基督生命的证据(弗3:13)。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10~12】哥林多后书是书信中经历苦痛最多的一卷,我们看见神的仆人──祂拣选的器皿──如何经过可怕,如烈火般的试炼与苦难,似乎别的使徒或主仆们都不曾这样经历过。苦难的经历贯穿了全书,有些是身体上的,有些是心绪上的,有些是达到灵的深处;有些是暂时的,但也有许多是长期的。他却透过下面的话解释这许多苦痛的原因︰『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身上。』这就是所有生命职事的根基。若要让基督的生命显大,患难与痛苦是必须的,十字架是不可或缺的,『这样死是在我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搭动。』今日的职事普遍地贫穷和肤浅究为何因?乃是由于传道人亲身的经历太少了,每当神把十字架量给他们,他们常是设法逃避。── 倪柝声 【林后四11】「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 所谓“带着耶稣的死”就是常被人看为是该死的,常处于几乎被处死的地位上。本节下半“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是解释第10节下半“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这二节的下半节意思很接近。而11节下半特别加上“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只是强调这肉身的生命是必死的而已。基督曾在肉身显明了神的大爱与大能,现在祂却要用我们这些还在肉身活着的人,显出祂的大爱和祂的荣美生命。――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主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这是复活的事实。但复活也应当在我们身上得着证明,这个就是复活的原则。复活的原则就是根据于复活的事实的。复活的原则,就是经过死,而依然生存。死的捆绑在他身上没有权力。在他里面有了一个比死更有能力的东西,就是经过死了,依然是活着,不为死所摸着的。一切出乎天然的是不能经过死而依然存在的。一切属神的经过了死,反而活着。── 倪柝声 【林后四12】「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本节的“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这“发动”原文energeo,在中文圣经中多半翻成“运行”,如林前十二6,11;弗一20;但在罗七5则译作“发动”;林后一6译作“能叫……”,雅五16译作“发”(所发的力量)。 “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就是说当死在我们身上作工运行的时候,生就在别人身上作工运行。 英文N.A.S.B.译本,本节译作So deathworks in us but life in you.(即:这样,死在我们里面工作,生命却在你们里面工作)。――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凡是在自己身上寻求生命的,反而得不着生命。是死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命就在别人身上发动。照样,我们不要在自己身上寻求能力,我们只要问自己有没有膏油。膏油在我们身上,能力就显在别人身上。── 倪柝声 受苦的经历是信徒都会有的,但保罗为基督的缘故受的分外多。他宁可天天面对死亡,因为越肯为基督受苦,福音工作便越兴旺,教会和信徒也越蒙福昌盛(参一6及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以讽刺的手法表明哥林多信徒得救是借着保罗冒着危及生命的各种逼迫和敌对者所传的福音,指出他们因知识而来的骄傲和分裂,并对保罗错误的责难。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13】『但我们既有信心』,按原文可译为『我们既得信心』。我们的信心,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二8)。── 倪柝声 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 引用诗116:10,强调信心的重要性。即,如同信心给患难中的诗篇作者带来得救的确信一样,同样现今信心不仅给我们得救的确信,也成为传道事工的依据。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13~14】保罗援引《诗篇》的话来证明他也是凭着信心说这些话。神既能叫耶稣从死里复活,那复活的大能在今生能叫我们不惧苦难,在末日也可叫他和众信徒一同复活。是这信心令他能始终不懈,舍生忘死传福音。──《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四14】保罗能够大胆传讲福音的另一理由是他对复活的盼望。复活的基督成为信徒的第一个果子,不仅向我们提供复活的根据,并且使信徒确信复活的盼望是真实的(林前15:23;帖前四14)。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15】使徒甘愿受苦传扬福音,是为了教会和信徒的益处,好让神临到保罗身上的恩典能临到越来越多的人;他们的感谢随之增加,叫神因此得荣耀。──《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四16】外体: 指拥有死后只能归为土的有限之肉体的人。内心: 指因信基督重生的属灵实体(5:17;弗2:5;西3:9,10;彼前1:3)。重生的灵魂借着神的话语,更新知识,最终能达到基督长成的身量(弗四15)。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16~17】借着死而复活的经历,『外面的人』逐渐『毁坏』,『里面的人』却逐日更新。在时间里一份短暂的『苦楚』,都能换来永世里一份长存的『荣耀』。(在今生受苦,原是为永世的荣耀作『储蓄』阿!)所以我们若顾念所见的苦楚,就会『丧胆』;我们若顾念所不见的荣耀,就能欢唱说,『我坚持古老的十字架,等有天,我将它换冠冕』!──《读经指引》 保罗回到本章1节的话题。他为福音受苦难,外体日坏,但赐生命的圣灵却让他内在的我日日更新。这个内在的我是新造的人,到复活的日子,会成为那永不朽坏的(五1,17),既有这极大的盼望,何用为眼前短暂的苦楚担心丧胆。将来的荣耀是今天受苦的成就;今天付出的极少,将来的收获却大得无法比较 。──《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四16~18】本文讲述了信徒通过苦难将参与的永远的荣耀。为此保罗比较了外体和内心,苦楚的渺小和荣耀的宝贵,所见的暂时性和所不见的永恒性。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四17】「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这些“至暂至轻”的苦楚,会使我们的属灵生命得到“极重无比”,又是“永远”的荣耀。所以,保罗不丧胆,不懊悔,不因所受的苦难发怨言。他有属灵的眼光,已经看到这样为基督受苦是合算的,因为所受的是“至暂至轻的苦楚”,所得着的却是“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是有重量的,是持久的,是不会浮起来的,是不会消失的。这一种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惟独神有。不够重的,不能持久的荣耀,都是『虚浮的荣耀』(腓二3)。虚浮的荣耀,人还不一定能得着,不过心里贪图而已。── 倪柝声 【林后四18】「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所见的地上财利,今生福乐,均是暂时的;人纵然得着,也是转眼成空,成为泡影。惟有主自己,虽是肉眼看不见,却有永远的价值。我们应当以主为追求的目标。──《读经指引》 人在世间所受的苦难和日渐毁坏的外体,都是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物质界的事物。若把眼光放在这些东西上面,难保不失望、丧胆。若能注视内在的我所属的永远且不能毁坏的属天的居所,今生的苦楚便算不得甚么(五1;西三1~4)。──《启导本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