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第三章拾穗 【林后三1】「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岂像别人,用人的荐信给你们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吗?」 从本节看来,大概有些假师传带着“荐信”到哥林多工作,反而在哥林多信徒跟前毁谤保罗没有荐信,而哥林多人竟糊胡涂涂地相信这等人的毁谤,对保罗的职分起了疑心,所以保罗才会这样解释。――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林后三1~2】因为保罗说的话常有被假教师歪曲用以煽动信徒对他不信任的危险,他担心二14~17的话会被这些人利用,诬陷他替自己吹嘘。他指出假使徒、假教师太多,以致各地教会需要其他教会派出来的人带备推荐信,证明持信人的身分。保罗说,他的牧羊工作本身就是他使徒权柄的证明;哥林多教会是他建立的,可作保罗使徒资格的活证明。福音令信徒内心产生改变,活在行为上,人人可以看见。──《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三1~3】混进哥林多教会的保罗的敌对者,以没有推荐书为借口毁谤保罗是福音的障碍和骗子。在初期教会,推荐书,即介绍信是当时普遍通用的,是对一个人职分和职权的委任书,或信任书(徒9:2;18:27;林前16:3,10)。另外保罗的敌对者所持的推荐书,不是出自使徒,而是出自耶路撒冷教会内主张得救的根本是遵守律法(徒15:5)的犹太主义者手中。对他们的毁谤,保罗阐明哥林多信徒本身就是证明他的事工和使徒职分之真实性的推荐书,强调自己的使徒职分不是出于人,而是圣灵的工作<提前 绪论,书信的问候语和使徒权柄的主张>。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1~18】前部分讲到宣教行程更改的原因,这里开始讲述使徒职分的荣耀(三1-4:6)。保罗在本章阐明自己的使徒职分是神的呼召,因此不需要大家推荐,阐明这是荣耀的职责,因为这职分是因新约而成就的:因此它超越旧约,即超越因律法而来的职分<徒6:6,关于使徒职分>。本文特别指出犹太主义者因自身的顽硬不能摆脱律法主义框架的错误信仰,强调真正的救赎唯独来自信靠基督<加 绪论,有关因信称义的理解>。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2】「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写在我们的心里,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 “你们”指哥林多人,就是使徒保罗最好的荐信了。哥林多教会既是保罗建立的,怎么还需要荐信呢?别人到哥林多教会可能有这样的需要,保罗却当然不用荐信。哥林多信徒竟然分不清这样简单的道理,而受人摆弄。所以保罗说“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有哥林多教会的存在,有哥林多人信主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证明保罗是神的工人。他们竟然忽略了保罗工作的实际表现,而去追查他有甚么证明资历方面的文件证据! 另一方面,不但使徒保罗,就是一切事奉主的人,也都要有这样的认识,我们不是靠资格,衔头,有名望的大教会,或是甚么名人的支持,来取信于教会;而是凭着实际生活工作的表现,使众教会自然产生信任的心,才是我们最有用的荐信。――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林后三3】「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借着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 保罗说他修成这封荐信,“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注意这下半节表示使徒们向信徒所作的工作,不是单注重字句和外表,像用墨写字,仅仅是一种知识上的教导而已;他们乃是与神的灵同工,在信徒身上工作,使信徒得着基督的生命,并且生命长大,有基督的样式。所以说“乃是写在心版上”,使他们心灵深处受到神真理的感动,将这真理深深刻在他们的心意里面。神所要求于每一个信徒的,不只是外表的改变,理论上的赞同,而是整个心思观念的更新。不论思想或情感方面,都绝对降服神,从内心深处甘心遵从祂的旨意。这正是使徒带领信徒时在灵命上所注重的。――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神要工作,都是预先拣选器皿,然后在这器皿上彰显出祂的作为来。在旧约神所拣选的器皿是以色列人,新约是教会;在旧约的时代我们想认识神就必须先认识以色列人,因为神的作为都是通过以色列人显明出来的;在新约时代神所藉用的却是教会;『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人认识基督,或认识基督的程度的多少,乃全在认识我们;因我们是基督的信,是神彰显祂本身的媒介,是人认识基督必须凭借的器皿;我们既然是神、人中间的媒介,我们就需要神的灵先在我们身上工作,圣灵是为主作见证的,祂要把神的儿子荣上加荣的彰显在我们里面;我们是纸,圣灵是笔,写出来的是基督,我们在没有彰显基督之先是一张空白的纸,因此在我们的身上需要圣灵动工,不是人在上面写,乃是圣灵在上面写,不是圣灵一次的写,乃是时时写,把这纸写满了,也就是圣灵充满了我们,使我们身上满了圣灵的工作,如此我们身上也就满了基督。教会在今天是何等需要圣灵的工作!是何等需要圣灵的掌权!不然我们就不能见证基督,因为『圣灵降在你们身上…作我的见证』(徒一8)。我们能够变成主的形像,得以荣上加荣,乃是从主的灵才能变成的(18)。愿圣灵在我们身上作工,直到把信完全地写成。── 谢模善 圣灵住在我们心灵里,把我们写成『基督的信』,叫人看见了我们就能明白基督的心意,这是何等奇妙!我们肯让圣灵在里面自由的写吗?我们能向人表达基督的心意吗?──《读经指引》 保罗进一步把哥林多教会比作基督写的信,他只是送信人或者抄写人。这信不象旧约的十诫,刻在石版上,或者用墨写在羊皮纸上;而是用永生神的灵写在人的心版上,也就是用信徒得赎的生命和新样式的生活写成。墨写的会褪色,也可以抹去,但是人从神所得到的生命是永远且完美无暇的。──《启导本圣经注释》 心版: 与摩西在西乃山得到的十诫(出31:18)成对比,指借着圣灵印在信徒心灵上的得救的福音(耶31:33;结11:19;36:26)。保罗通过石版和心版的比喻,对比摩西的约和新约,强调新约职分的优越性和荣耀。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3~6】(1)使徒承当这职分是由于灵(精意原文是圣灵);(2)用永生神的灵写;(3)灵赐人生命叫人活,人就重生了;(4)身上满了圣灵的写作,人就得以借着我们认识基督。── 谢模善 【林后三3~18】真假使徒的比较︰(1)一是用永生神的灵,一是用墨。(2)一是心版,一是石版。(3)一是凭圣灵(原文),一是凭字句(律法)。(4)一是叫人活,一是叫人死。(5)一是属灵的职事,一是属死的职事。(6)一是称义的职事,一是定罪的职事。(7)一是永存的荣光,一是废掉的荣光。(8)一是敞着,一是蒙着。── 牛述光 灵在我们心里写基督(3),灵也使我们变成基督的形像,并且荣上加荣(18)。── 谢模善 【林后三4】「我们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 所谓“因基督”,就是因基督的拯救,使他们成为神的儿女,成为有君尊的祭司(约一12;彼前二9),成为基督的使者的意思。“信心”原文pepoitheesis是用于对人的信任,或对己的自信或对事的深信方面。全新约共享过六次: 一、林后一15译作“深信”。 二、林后三4译作“信心” 三、林后八22译作“深信”。 四、林后十2(末句)译作“勇敢”。 五、弗三12译作“笃信不疑”。 六、腓三4译作“靠”(靠肉体)。 以上六次英文钦定本除林后三4译作trust(信托)外,其余都译作confidence。美国新标准译本N.A.S.B.全译作confidence(自信,信任)。――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保罗的使徒身分和使命,因哥林多教会的建立和成长得到证明,他所以有这末大的信心。──《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三4~5】我们所能承担乃是出于神: 指信基督和传福音事工中所得的满足感,并非来自个人的计划和能力,唯独因着神的恩典。因此,真正的满足唯独来自仰望主基督的时候,世上的财物和知识尽管可以带来一时的快乐,但最终会蒙蔽我们灵魂的眼睛(来1三5)。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5】「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 旧约的“执事”却可以靠肉身的宗族关系,凭着他们是利未支派的后代,而在会幕里事奉。在会幕任职(民三5-13)作祭司的,也是凭着肉身为亚伦子孙的关系而任职。若按这种家族和支派的关系,保罗和他的同工们全都不合条件,因保罗既不是亚伦的子孙又不是利未人。但若按神的恩召,他们就能承担了。――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并不是我们自己能承担甚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一点不错,若凭我们自己,甚么都承担不了︰我们不能胜过魔鬼,我们不能脱离罪恶,我们读不懂圣经,我们不明白属灵的事;但靠着神的恩典,我们就都能了!──《读经指引》 【林后三5~6】两节里的『能』同字,原文是『资格、能力、才干』等义。不是保罗的才干,乃在圣灵。── 牛述光 「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注:“精意”或作“圣灵”)。」 “精意”原文pneuma就是“灵”。但这灵是否普通用法,还是特别指圣灵,不能肯定。英文K.J.V.译作spirit,但N.A.S.B., R.S.V., Williams等都用大写的Spirit,指圣灵。其实两种译法对解释并没有很严重的影响,如果是普通用法的“灵”,连上句的意思就是:我们能承当新约的执事,不是凭字句,而是凭字句的“灵”,也就是和合本所译的“精意”(应为精义)的意思;而律法字句的精义,也是指基督与圣灵的工作。若按英译N.A.S.B.等译作Spirit,就是指圣灵,那解释就是:我们能承当新约的执事,不是凭律法的字句,而是凭圣灵的选立和呼召。 “新约的执事”,执事原文diakonos在福音书中都译作“用人”、“仆人”或同类语(太二十26;二十二13;二十三11;可九35;十43;约二5,9或约十二26)。在书信中只有腓一1,提三8,12英文译作deacon。其余八次英文都译作minister即牧师或圣职人员(如罗十三4〔二次〕;十五8;林前三5;林后三6;六4;十一15〔二次〕;十一23;加二17“叫人……的”,弗三7;六21;西一7,23,25;四7;帖前三2;提前四6)。另一次译作servant(罗十六1)。和合本除腓一1;提三8,12;罗十六1用以指教会选立的“执事”之外,其余大多数用于指使徒和他的同工们,从神所领受属灵职责之“执事”(如罗十五8;林前三5;林后三6;弗三7;西一23,25;四7;帖前三2;提后四6等)。所以“新约的执事”,“福音的执事”,或“基督的执事”都是保罗的惯用语。 “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这意思就是:只注重文字表面的意思,死守着律法的条规,却忽略了律法字句的精意,忘了律法各种规条的真正目的乃是叫人活在基督的恩典下(罗十4)。像这样一味拘守字句表面意思的结果,徒然扼死了律法的正意,叫人的事奉、工作、属灵的职事都陷于死呆的情境,全无应有的生气。――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这使徒的承担是出于神,使他和他的同工能成为新约的仆人。这福音立的新约所根据的不是旧约的律法条文,而是圣灵的能力。律法的要求无人能完全做到,因为律法的字句不能给人去做的力量,只能判违反的人死刑。所以在旧约律法下的人都受了死的宣判。但神的灵是赐生命的灵,凡“不按着仪文的旧样”而“按着心灵的新样”服侍主的人(罗七6),都能脱离罪和死的律(罗八2)。基督为我们牺牲所立的新约,把新生命赐给一切相信祂的人(林前十一25)。 “精义”直译为“灵“,指圣灵。保罗将靠人的力量求称义的犹太律法主义和靠圣灵能力去生活的新约福音对照,让我们看清福音的超越性。在当日,律法主义为福音广传的主要阻力。──《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三6】这里的『字句』,是指着律法说的。律法没有圣灵那一分叫人活的能力。不止旧约有它的『字句』叫人死,就是新约也有它的『字句』。虽然圣经里有许多的真理、命令、劝诲和教训,是出乎神的,是圣洁,也是属灵的,会支配人的行为的,会影响人的道德的,但它们如果离了圣灵的能力,就不过也变成叫人死的字句了。── 倪柝声 『圣灵是叫人活』,主耶稣说︰『叫人活的乃是灵』。除了圣灵以外,没有别的能叫人活。就是神的生命,也是在圣灵里的。就是我们物质的世界,当初也是因着圣灵的覆育而有的。就是主耶稣降生,以神来成人,也是靠着圣灵的。凡有生命的,叫人活的,都是在乎圣灵。换句话说,一切的工作、行为、祷告、追求真理,如果不是圣灵在我们里面运行的结果,不是靠着圣灵的能力而产生的,就都是死的。── 倪柝声 新约的执事: 直接指保罗的使徒职分,但一般指福音工人的统称(林前三5;提前三8,12)。本节说明福音事工是因神的呼召和恩典,传道人要在生活中蒙圣灵引领(徒1:8)。字句: 指神通过摩西赐下的一切律法。这律法的功能是:①把人捆绑在死亡的律法之下;②使人明白自己的罪恶和无能;③把人领到基督面前(加三24)。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6~11】本文把福音的荣耀与摩西的律法进行比较,强调使徒职分的优越性。关于摩西的约和新约的不同点请参考加拉太书绪论,律法和福音的比较。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7】「那用字刻在石头上属死的职事,尚且有荣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荣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脸;这荣光原是渐渐退去的,」 『荣光原是渐渐退去的』,旧约是渐旧渐衰,快归无有的(来八13)。── 谢模善 【林后三7~9】摩西颁律法的荣光虽大,但传扬福音的事工所得荣光更大。当日摩西手捧写有律法的石版从西奈山下来,脸上映着神的荣光,极其耀眼,人目不能正视。可是摩西颁的律法只是定罪的叫人死的字句(参5节注),他脸上的荣光也是逐渐退去的,终会消失(看出三十四29~35)。但今天赋予使徒的属灵的职事,是让人得生命、得称义的侍奉;相形之下,岂不有更大的长存的荣光?因为福音救赎的功效 永不消失。 保罗并非否定律法的功用。律法本是神所设立,是“圣洁、公义、良善的“;但人性软弱且顽固,不能完全遵行,达不到神所定的标准,反而成了取死定罪的律。参《罗马书》七7至16节各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在这里保罗把带来死亡和定罪的律法的职事与给人带来义和救赎的福音的职事作比较,论证新约对摩西的律法、使徒职分比旧约职事荣耀、更优越。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9】「若是定罪的职事有荣光,那称义的职事,荣光就越发大了。」 所谓“定罪的职事”不是指职事本身有罪,而是指在律法底下事奉神的职事,是定人罪的职事,因为律法本是定人罪的。但我们今天在新约的恩典底下所领受的职事,是根据基督的救恩,使一切接受的人得赦罪,得称义。所以这样的职事比那叫人定罪的职事更有荣光。――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摩西所颁律法是“定罪的职事“,因为它定犯法者的罪。福音是”称义的职事“,因为它宣布神能叫一切信靠主基督的人脱罪称义(罗三22)。──《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三10】那从前有荣光的……就算不得有荣光了: 在旧约时代因律法而来的摩西的职分是荣耀的,但因着主基督的降临,摩西的荣耀算不得什么。在这里我们认识到字句的律法再也不能约束我们,圣徒现在是在恩典的律法之下(来8:7-13)。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10~11】 这是个小结论,说明我们这职事是“长存”的,不是“废掉”的。“那从前有荣光的”,是指旧约律法底下的职事。他的荣光跟属灵的职事比较,就算不得荣光了。旧约的职事已经废掉了,过去了。现在圣殿已经毁坏,没有人照着旧约的律法来事奉神。但是在新约底下凭着圣灵的恩召和旨意事奉神的人,这种荣光是长存的,是永久的。――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那从前有荣光的”和“那废掉的”,皆指以色列人与神所立的圣约。“这极大的荣光”,和“这长存的”,则指基督的福音的新约。──《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三12】「我们既有这样的盼望,就大胆讲说,」 “我们既有这样的盼望”,此处是指使徒们这些在新约下蒙召而事奉神的人,他们所领受的职分既然像上文所说,是那样有荣光而又长存的,因为有着这样的盼望,所以就大胆的讲说。这“大胆”是针对哥林多人说的。他们既然以世界的学问为夸口,轻看这些传道人的身分和地位;保罗却在这里表明,他很清楚地认识自己所领受的是怎样的职分。这职分虽然被人看为卑微,却比那些在旧约下按着律法供职的祭司,或是犹太教的领袖们更有荣光。所以保罗和他的同工并不自暴自弃,反而“大胆讲说”他们所该讲的。――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这样的盼望: 指对新约的永恒性和唯一性、绝对超越性的不变的盼望。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12~13】“这盼望”来自保罗和他的同工奉派 传扬的福音,因这福音可以保证一切相信的人得到那永不退去的荣光。他们不用遮住脸,可以放胆、坦白传讲。 “将废者”指那短暂而会消逝的荣光。摩西从西奈山下来,脸上反映着神的荣光,他用帕子遮住脸,才和以色列人讲话(出三十四33)。保罗解释说,摩西这样做是不让以色列人看见那荣光的消失(13节)。 但是,摩西单独进入会幕时,是揭去帕子的(出三十四34~35)。今天新约的基督徒,也能够象他一样,毫无阻隔,坦然来到神面前。──《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三12~16】无论何时我们的心在主之外另有注意(不管是世界的,或是宗教的),这就成为遮蔽我们的帕子,叫我们看不见荣耀的主。所以看见主的荣耀,在于除去帕子;而除去帕子,乃在于心专一归向主,并不在外面的对付。正如使徒所说,我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读经指引》 【林后三13】「不像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 『那将废者的结局』,律法是被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律法是引人来到基督面前的训蒙师傅,基督是律法的总结。── 谢模善 【林后三13为何摩西要将帕子蒙在脸上?】
这事的背景在出埃及记三十四章29一35节。当时摩西上西乃山去接受神所颁布的十诫,四十昼夜蒙神光照,等到他下山时,面皮发光,自己也不晓得,可是以色列人连亚伦在内,看见摩西面皮发光便害怕。摩西和以色列人说话,传递神的信息之时,是敞着脸的,等到说完话之时,才把帕子蒙上脸,回到神那里去。当他与神说话之时,揭去帕子,再蒙神光照,脸皮再度发光。 摩西大概已经知道他自己脸上发光,但这光是由神的光反照而来,并非由他脸上自发。这些反照的光是不耐久的,不久当会消失。摩西在他脸上的光消失以前,把帕子蒙上脸,不让以色列人看见摩西脸上的荣光消失在人前,目的是要维持以色列人对摩西脸上的荣光有良好的印象。 保罗在这里用神学思想来发挥“帕子蒙脸”的涵意,认为荣光在摩西脸上是代表“律法效力的存在”,乃是短暂的。以色列人在开始接受神所颁布的律法之时,并不能明白神颁布律法的目的,也不能看出律法将来会消失而为“恩典”所代替。保罗称摩西的律法为“将废者”,意即将来不再需要这种律法。原文“将废者”一词乃是“在消失中”、“逐渐消失”之意(参7节)。保罗跟着又把“帕子”代表以色列人传统的盲目,但这种律法中的盲目已在基督恩典中被废去(14节)。――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林后三13~16】摩西领悟了救赎奥秘,为了不让人被律法一时的荣耀所迷惑,他在脸上带上了帕子(出34:29-35)。但犹太人因他们的顽固,错误地认为只有摩西的律法是永恒的,因此他们排斥耶稣基督,也拒绝了福音。保罗强调只有犹太人除去律法的帕子,接受基督时,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赎和荣耀的自由(太5:17)。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13~19保罗论到摩西用帕子蒙脸的事有何涵意?】 答:关于摩西用帕子蒙脸的事,是记在出埃及记中(出卅四33-35),笔者曾已列出问题加以解答(注),使徒保罗在此说到「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这里所谓「将废者」其原文字是(),意思乃是「在消失中,或渐渐消逝。」(参7节及吕振中译本),就是指着摩西律法的消失而说的。以色列人当初接受这律法时,是不明白这律法的目的,也不能看出律法将来会消失,而为基督的恩典所代替,直到他们将来几时归主,其心中的帕子就除去了,就是在基督的恩典中被废去的(林后三14,15)。因此他们是正如摩西除去帕子一样,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则与我们现今信徒无异,在主的恩典中,不再被律法定罪受辖制,得以自由在祂面前敞着脸,与祂面对面直接交通来往了。 注:参拙著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五十二题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后三14】「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 『心地刚硬』,心地是心思,是人思悟的部分。『刚硬』是昏昧、老花眼。── 牛述光 保罗将摩西用帕子蒙脸不让以色列民看见荣光消逝的事,来比喻他们的子孙因这帕子的遮蔽,今天既看不见摩西律法下旧秩序的过渡性质,也见不到永不消失的福音新世纪的荣光。他们从当年旷野流浪一直到今天,总是心地刚硬,虽读圣经(旧约),却不认识主基督。──《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三14~15】帕子: 这象征:①犹太人的无知和误解;②拒绝耶稣基督的错误信仰;③丧失爱而导致的偏执和法利赛主义的严重伪善行为。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14~16】14节说:“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16节说:“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这几节经文里的帕子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以色列人对于基督的成见,或因看重律法而有的成见,这成见正如以上所说的,使他们不能够认识救恩。另外一个意思是指神跟人中间的阻隔,这个阻隔就是律法。律法公义的要求若没有得着满足,神人之间的阻隔就还没有除去。――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林后三14~18】(1)这帕子(律法)在基督里已经废弃;(2)但犹太人(也是一些所谓的基督徒)在心理上还未除去成见(就是律法的成见)(15);(3)必须等到他们的心归向基督,帕子才除去(经历上的除去);(4)因为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得以自由,使我们脱离仪文旧样,随从圣灵的新样敬拜、事奉;(5)圣灵在我们心中彰显荣耀的基督;(6)我们也就变成主的形像,并且荣上加荣。── 谢模善 【林后三15】“摩西书”是犹太人会堂里诵读的摩西五经, 又称“律法书”。 ──《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三16】「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 先归向,后除帕子。人要先除帕子,后归向!―― 倪柝声 『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甚么叫作帕子呢?帕子是遮盖了叫你不能看见的。甚么时候你的心对准着主,甚么时候你的心是摆正了,那么你里头的帕子必定除去了,你里头必定有亮光。── 倪柝声 生命的长大,是有新陈代谢作用的。在基督里的东西,虽是永存的,但一停留,就要拦阻新的看见,所以人不可停留在第三层天的经历里;若是停留的话,这一个由神来的美好的启示,就要变作使你看不见的帕子,拦阻你『往前进』,得着更多、更深的启示。── 俞成华 『帕子』是因律法而有的成见。十三至十五节的『帕子』是律法的本身。── 牛述光 遮在摩西脸上的“帕子”现在遮在犹太人的心田上,看不到真理。人若靠着基督,揭去“帕子”,就能认识神 (14节)。──《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后三16~18】(1)心归向主;(2)帕子掉了;(3)自由了(圣灵引导脱离律法仪文),脸敞开了就全心向主;(4)看见主的荣光,被光照;(5)基督在心中成了有荣耀的盼望。── 牛述光 【林后三17】「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主就是那灵”,甚么灵呢?就是那感动摩西,启示摩西叫他把律法写下来的灵。也就是为我们死而复活的那一位。所以我们有这一位主住在我们心里,就不需要再靠那看得见的字句,作为我们生活的标准了。我们是顺从那住在我们里面的主的管理和感动,我们这样顺从祂的灵的管理,就在祂里面得以自由了。――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主』是指主耶稣,『那灵』是指圣灵。我们的主就是圣灵。换句话说,那在我们里面的圣灵,就是那死而复活,来住在我们里面的主。 律法对罪人所宣布的刑罚和死亡,只有回归转向主基督才能脱离,并可从祂那里得到新而自由的生命(罗八2)。主基督的灵与圣灵是不可分的(徒十六6~7)。保罗书信中常将“神的灵”、“圣灵”、“基督的灵”、“基督”互用(参罗八9~10)。圣灵本是来自圣父与圣子,天父与圣子基督的旨意借着圣灵来完成。──《启导本圣经注释》 主就是那灵: 指耶稣基督和圣灵本质上是一位。与约束人的律法的字句不同,圣灵带领信徒从一切约束中得自由(约8:32;加5:1)。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后三18】「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 “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证明我们没有帕子蒙在脸上,我们用不着怕见主的荣光。在旧约的时候,只有摩西一个人可以敞着脸去见神,以色列人不但不敢敞着脸见神,甚至见摩西也不敢;但是今天在基督里的任何人,可以敞着脸到神面前。我们虽不是看见那眼睛能见的荣光,却看见主救赎的奇妙作为,主本身的圣洁和美好。我们常到神的面前接受祂的光照,就像人常从镜子里看见自己有需要修饰的地方那样,叫我们的灵性生命渐渐变成主那样荣美的形状。――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基督徒最终的盼望,就是『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所以我们当常常敞开心灵中的脸去亲近主,让主的荣光常常照亮我们,我们就能藉主的灵越过越变得像主了。──《读经指引》 『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的路,乃在于『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我们更多看见主,就更多被主荣光所照射,也就能更多显出主的荣形。──《读经指引》 “我们众人”指连使徒在内的一切基督徒。帕子既已除去,就可以“敞着脸”,坦然无惧与主面对面 。当日摩西的脸可以映照神的荣光,今天的基督徒也能享有主基督的荣光,就象镜子照出实物,逐渐能有主的形状。基督徒应象基督,在这种成圣的过程须靠天天与主面对面,与祂亲密相交。──《启导本圣经注释》 荣上加荣: 指借着新约参与救赎荣耀的信徒,将得到与复活的基督相同的荣耀的形状(腓三21)。圣徒们的这种终极变化和荣耀将在基督再临时实现,成为所有信徒盼望的依据(提前4:15,16)。 ──《圣经精读本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