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使徒行傳第十一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彼得以見證勝過奉割禮者的控告】

    一、奉割禮者控告彼得和未受割禮的人一同吃飯(1~3)

    二、彼得以見證回應他們的控告:

          1.在約帕看見從天上來的異象(4~10)

          2.遵從聖靈的吩咐與弟兄同去該撒利亞(11~12)

          3.得知那人係奉天使的吩咐差人邀請(13~14)

          4.既見聖靈也降在他們身上,故不敢攔阻神(15~17)

    三、眾人就不言語,只歸榮耀與神(18)

 

【安提阿教會的建立與蒙恩】

    一、門徒在安提阿得著很多希利尼人信而歸主(19~21)

    二、耶路撒冷教會打發巴拿巴去安提阿幫助教會:

          1.巴拿巴來到安提阿勸勉眾人(22~23)

          2.巴拿巴使許多人歸服主(24)

          3.巴拿巴從大數帶掃羅到安提阿一同教訓門徒(25~26)

    三、安提阿教會捐錢幫助住在猶太的弟兄:

          1.先知亞迦布預言將有大飢荒,果然應驗(27~28)

          2.門徒捐錢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到眾長老那裏(29~30)

 

貳、靈訓要義

 

【教會歷史上的轉機】

    一、耶路撒冷教會的衰退――內部有抵擋救恩真理的暗流(1~18)

    二、安提阿教會的興起:

          1.有真理的紮實根基(19~26)

          2.有屬靈合一的實行(27~30)

 

【如何證實一件事是出於神的旨意】

    一、有異象的顯明(1~10)

    二、有聖靈的引導(11~12)

    三、有環境的印證(13~14)

    四、有聖靈的降臨(15)

    五、有主應時的話語(16)

    六、有裏面的感動(17)

    七、有信徒的阿們(18)

 

【突破各種的藩籬是教會增長的關鍵】

    一、突破猶太傳統的藩籬,承認神也賜恩給外邦人(1~18)

    二、突破種族的藩籬,向希利尼人傳講主耶穌(19~21)

    三、突破地域的藩籬,打發巴拿巴到安提阿(22)

    四、突破『自我得失』的藩籬,歡喜別人蒙神所賜的恩(23~24)

    五、突破『領袖慾』的藩籬,成全掃羅的事工(25~26)

    六、突破錢財的藩籬,關懷別地飢饉的聖徒(27~30)

 

【安提阿教會被建立的幾個步驟】

    一、傳福音得人的階段――傳講主耶穌(21)

    二、初信造就的階段――勸勉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23)

    三、教導成全的階段――教訓人認識真理,靈命長進(26)

    四、服事建造的階段――進入『服事』(『供給』的原文),各盡其職(29~30)

 

【從巴拿巴看『好人』的特色】

    一、『巴拿巴』(22)字義是『勸慰子』――他是個會鼓勵安慰別人的人

    二、看見神所賜的恩就歡喜(23)――他喜歡和別人分享神的恩典

    三、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23)――他善於勸勉別人

    四、被聖靈充滿(24)――他的裏面有豐盛的屬靈生命

    五、大有信心(24)――他憑信心行事為人

    六、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24)――他善於帶領別人歸主

    七、往大數去找掃羅,帶他到安提阿(25~26)――他知人善任,樂於提攜後輩同工

    八、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26)――他注重教會生活

    九、教訓了許多人(26)――他能訓練造就屬靈的人才

    十、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26)――他能帶同聖徒,一起有基督徒敬虔生活的表現

    十一、門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29)――他不只自己樂意與別人分享他的財物(參徒四37),並且也能感動別人同有此心

    十二、把捐項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到眾長老那裏(30)――他深受眾人的信任

 

【傳道人的榜樣】

    一、看見神所賜的恩救歡喜(23)――能欣賞別人的工作表現

二、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23)――有話語的教導

    三、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24)――能以身作則

    四、被聖靈充滿(24)――有屬靈的份量

    五、大有信心(24)――有信心的行為表現

    六、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25)――有寬大的心胸,肯為主發掘人才

    七、帶他到安提阿去(26)――栽培人才

    八、他們…教訓了許多人(26)――起用人才,與之同工配搭

    九、把捐項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去(30)――在錢財上有信用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使徒行傳註解》

 

叁、其他綱目

 

【開拓教會的工作之三:處理問題】

經文:徒11:1-18

引言:教會建立起來了,隨著問題也增多了。教會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樣去處理而又糊亂處理,這樣問題就會越來越有問題。

         一、問題:有關外邦人的割禮問題 1-3

               1.聽說外邦人也領受了神的道 1

“領受”一詞,原文意指人自願、樂意地接受或學習一些事,並將之緊握、保存;“神的道”即神的話(logos)。

在服事主的事工上,不管別人的用心如何,只要基督被傳開了,只要祂得著高舉,我們就應當歡喜快樂(腓1:18)。

               2.有人與彼得爭辯 2

“割禮”的屬靈意義乃在於脫去肉體的情欲(西2:11),或者說是除去肉體犯罪的意念和能力;因此,凡只在肉身上有割禮的記號,但在生活行為上沒有表現出割禮的實際功效的人,聖經認為他們並未受割禮(利26:41;耶6:10)。

                        (1)每一個基督徒身上都應當有割禮的記號,但這記號不是在肉身上的,而是基督借著聖靈所作的屬靈記號。

                     (2)真割禮是心裡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羅2:29)。

                     (3)人總是喜歡一些表面的、看得見的、觸摸得到的東西和儀式,但結果往往失去了儀式所代表的真正意義。

                     (4)任何一種正統的聖經教訓,若把它當作規條來遵行,就會失去屬靈的價值,並且也會在神的兒女中間造成不必要的難處。

在新人裡,並不分希利尼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西3:10-11)。

         二、處理:有關外邦人的救恩問題  4-18

               1.彼得用聖靈的異象說明 4-10

                     (1)以異象引導 4-6

主的工人最大的考驗是從人來的批評,但要作主的工,就難免會遭遇到各種的批評。要緊的是,我們能否像彼得一樣,留心聽取別人的話,並溫和而不發怒地向對方解釋自己所領受的異象呢?

                     (2)以聲音激發 7-10

當主要託付我們去作一件我們從來沒有作過的事時,我們是否也像彼得一樣說“這是不可的”呢?我們已過的經歷,若不小心,也有可能成為我們服事主的攔阻。

               2.彼得用聖靈的帶領證明  11-14

                     (1)有三人的差見 11

我們看見了主觀的異象以後,往往需要有客觀的環境(三個人來訪)來加以印證,證實我們所見的異象確實是從神來的。

                     (2)有聖靈的同在 12

這“六位弟兄”和彼得同去,目的不是為分擔“講道”的責任,乃是要為神的作為作“見證人”。為主作見證,並不一定要我們開口講道,要緊的是必須我們“在場”親身目睹。

                     (3)有天使的說話 13-14   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

                        1)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

                        2)在聖經裡,“全家得救”乃是一個大事實。這是說,神喜悅人全家得救;神拯救人,常是一個家、一個家的拯救

               3.彼得用聖靈的降臨解明  15-18

                     (1)聖靈降在聽的人身上 15

當彼得還正在講道的時候,聖靈就插入把他的話打斷了,親自擔當起指揮之責。當神直接作工在聽眾身上時,講員的工作就該結束了,此刻正是我們該安靜退後的時候。

                     (2)彼得想起主所說的話  16-17

                        1)有一件事我們一直寶貴的,就是主在今天仍然說話。主不只在聖經裡說話,主也不只對彼得說話,主今天也對我們說話。主的話沒有停止過。

                        2)今天教會裡的難處,就是沒有活的話語,只有死的道理;缺少叫人直接從主聽到“應時的話”,而只有人的講道。

                        3)作主的工作的人,每一次站在講臺上,是盼望有主“應時的話”。如果不是主今天對我們說話,我們就失敗了。許多時候,我們講了一篇道,但是主並沒有說話。

                        4)水洗是舊生命的結束,靈洗是新生命的開始;前者需要悔改(可1:4),後者需要悔改且相信福音(可1:15)。

                        5)人若不肯悔改、接受水洗,將來就要受到火洗(太3:11-12);凡肯悔改且相信、又接受水洗的人,今天也就同時領受靈洗(林前1:13)。

(3)眾人只歸榮耀與天父 18

── 毛南春陽

 

【聖靈更新的生命】

經文:徒11:1-18

引言:使徒行傳其實是聖靈行傳,整卷書都充滿了聖靈的運行與工作。這卷書記載聖靈在每一個人心中的充滿,在每一間教會中的作為。

         一、弟兄所存的偏見  1-3

               1.受傳統思想的捆綁 1,(約4:19-24

               2.因傳統思想的偏見 2-3,(約8:47,52-53

         二、彼得所見的異象  4-10

               1.彼得靈眼見神的異象 4-6,(太13:10-16

               2.彼得靈耳聽神的聲音 7-10,(太17:5,“你們要聽祂,聽祂的,沒錯!”(詩91:13-16

         三、聖靈所行的更新  11-18

               1.聖靈的吩咐——要順從  11-12,(徒10:19-26,28-29;約14:23-27

               2.聖靈的意思——要明白  13-14,(徒10:30-33

               3.聖靈的降臨——要接受  15-18

                     (1)聖靈的洗禮 15-16,(徒1:8

                     (2)聖靈的恩賜 17,(來2:3-4)。事奉要:1)負責任,2)守時間,3)要甘心。

                     (3)聖靈的更新 18,(羅12:1-2;西3:8-10

── 毛南春陽

 

【開拓教會的工作之四:建立教會】

經文:徒11:19-30

引言:開拓、建立教會是初使徒們的首要事工。他們付上一切的代價,花上一切的精力,盡上一切的本分,用上一切的辦法,目的就是為要把教會建立起來。

         一、向未得之民傳福音  19-21

               1.對內培養——講道 19

                     (1)這些受逼迫的信徒,其中沒有一個使徒(徒8:1)。福音的廣傳,不能單靠專職的傳道人,也要靠所有的信徒,否則福音就會受限制。

                     (2)一個真基督徒,必定是一個真傳道人;無論遭受什麼患難,無論身在什麼地方,心中所念念不忘的,乃是要傳福音。

               2.向外宣教——傳道 20-21

                     (1)向外邦人傳講福音,這是一個劃時代的作為。這些人勇敢所踏出的“一小步”,在教會宣教史上乃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大步”。

                     (2)“主與他們同在。”原文作“主的手與他們同在”,表明主親自參與向外邦人傳揚福音的工作。“主的手”至少在兩方面作工:(1)用神跡隨著,證實所傳的道(可16:20);(2)打開人的心竅,使人明白神的話(路24:45)。

         二、對初立教會要牧養  22-30

               1.差派好的工人去牧養 22-24

                     (1)看見神賜的恩他就歡喜快樂(對神) 22-23

                     (2)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對人) 23

                     (3)是個好人聖靈充滿大有信心(對己) 24

本節對巴拿巴的描述,顯明他的三大特點:(1)是個好人——表現在與人的關係上,待人有恩。(2)被聖靈充滿——表現在靈命追求上,虔誠敬畏。(3)大有信心——表現在行為工作上,一心倚靠主。

               2.尋找好的工人做同工 25-28

                     (1)找掃羅一起牧養教會 25-26

                     (2)有亞迦布來受感說話 27-28

               3.託付好的工人送捐項 29-30

“照各人的力量捐錢。”財物奉獻應當照著自己的力量而為;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9:7)。

為什麼教會要設立“長老”?

根據聖經,長老們不只負責照管教會的事務,並且也負責牧養並教導神的群羊(徒20:28;多1:9;彼前5:2)。不過,並非每一位長老都有話語的恩賜,所以長老們的主要職分,仍為“管理”、“照管”神的教會。教會裡面的一切行政、事務、人物、如何主張、如何進行、如何注意,都是由長老們負責照管的。

長老的產生,是主的工人在各地的教會裡設立的(多1:5)。我們所要注意的是,工人設立長老,並不是設立他們所喜悅的,乃是設立聖靈所已經設立的(徒20:28)。一個作長老的人,必須是蒙聖靈隨己意將治理教會的恩賜分給他(林前12:4-11),使他在靈性上顯出“長”進和“老”練的光景,在當地教會中顯明了領導的地位,然後主的工人經觀察而明白聖靈的意思,就設立他作長老。

── 毛南春陽

 

【誰是基督徒】

經文:徒11:1-26

引言:
  許多人以為作禮拜,聽道,領聖餐就是基督徒。一個信徒當然要作這些事,但作這些事的不一定是信徒。

   一.基督徒是個得救的人(11:14)
  是從罪惡,死亡,魔鬼手中被救出來的;他同時也願全家得救,別人得救。

   二.是被聖靈充滿的人(11:15-16)
  就是得屬靈的生命和智慧。這生命可與神交通,明白聖靈的事。聖靈為印記,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三.得生命(11:18)
  這是神的生命。是擁有聖潔,公義,愛人,和平,溫柔等等的生命。而且是會長大的,越來越豐盛,能分別是非等。這生命是永遠的,就是永生。

   四.是主的門徒(11:19)
  基督徒就是學習耶穌基督的人。不再效法世人(12:2),而是效法主(彼前2:21)。以主耶穌為我們學習的標準,物件,目標。

   五.是歸服耶穌的人(11:21,24)
  是屬於耶穌名下的人。歸是歸順,服是服從,就是順服主的旨意,聽從主的命令。主要我們作甚麼,都要去作。不再歸服自己或魔鬼。

   六.恒久靠主的人(11:23)
  是跟主到底的,不是一時或幾年;是一直靠主的,不是靠教會或某人。一直與主同住,一直站在主的旁邊,直到見主面時為止。不離開主,且與主有親密的相交。

   七.是基督徒(11:26)
  就是基督人,像基督的人。有基督的生命,生活,言語和工作的人;叫人從他們身上可以認出主基督來(4:13)

結論:
  你是不是一個基督徒?屬於基督的生命是永遠的,而且是最有價值的。如果你還沒有這生命,就當悔改接受主,作個真實的基督徒。

── 黃彼得

 

【基督徒是甚麼?】

經文:徒11:19-26

引言:
  簡述本段經文的事件背景。

   一.世人對基督徒的誤解
  世人一般以為有以下表現的就是基督徒:
      1.作禮拜,有宗教,信神的。
      2.禱告讀經的。
      3.奉獻。
      4.受洗領聖餐。
      5.家人有人信主的。
  以上這些雖然是基督徒應有的表現,但有這些不等於就是基督徒。正如人類有四肢五官,但不能說有四肢五官的就是人類,許多動物也有四肢五官。人之所以為人,是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別的東西,如靈,德行等。基督徒也是這樣,除了上述的表現以外,還有其他。

   二.怎樣才能算為基督徒
      1.相信接受傳道人所傳講的主耶穌。有三要點:
         (1) 主耶穌是神的兒子,完全聖潔無罪(20:31)
         (2) 主耶穌是人類罪惡的替死者。人接受祂的替死,罪必得赦免(4:25)
         (3) 主耶穌從死裡復活勝過死亡,叫人稱義,叫相信的人得神的生命。

      2.歸入基督耶穌(11:21)。即與耶穌建立關係。
         (1) 接受耶穌為主,管理自己的一生,生活,思想,行為。
         (2) 順服主耶穌的一切命令旨意(11:24),歸服祂。成為耶穌的一分子,在祂的工作,聖潔,公義,智慧上有分(林前1:30;西2:9-10)

      3.是耶穌的門徒(11:26)。即耶穌的學生。
         (1) 學習耶穌的愛心。愛神,愛人(13:34-35)
         (2) 學習耶穌的聖潔。不沾罪,在神面前能坦然無懼(帖前4:3,7)
         (3) 學習耶穌的謙卑柔和(11:28-29)。不高抬自己,只高舉主,並忍受罪人的頂撞。

   三.基督徒的真義
      1.就是跟從基督的人。基督到哪裡,我們也去那裡。
      2.就是有基督的人。基督常在我們的心裡,我們也在祂裡面,有主同在。
      3.是基督的代表。有基督的樣式,到處作基督的見證,引人歸向基督,例如使徒行傳3章瘸子信主的經過。

── 黃彼得

 

【基督徒是誰】

經文:徒11:19-26

引言:

  基督徒是誰?從不同的時代,文化,宗教和社會背景有不同的觀點和定義。

  一些敵對教會的人認為基督徒是一班不孝敬父母,忘宗背祖,與世迥異,悲觀厭世,逃避現實的人。一些比較友善的人,認為基督徒是西方宗教哲學的信從者,好心腸行善事的人。

  雖然眾說紛紜,但身為基督徒的我們當有清楚正確的認識。茲從聖經真理來看基督徒是誰。

   一.是信服耶穌而有永生的人

      1.相信耶穌替死贖罪的救恩(20:28; 林後5:21)

      2.相信耶穌復活勝罪的大能(4:24-25; 林前15:54-57)

      3.相信耶穌賞賜永生的權柄(1:12; 5:24)

   二.是遵從耶穌生活原則而生活的人

      1.遵從耶穌處世的原則而生活(14:25-35)

      2.遵從耶穌愛人的原則而愛人(13:34-35)

      3.遵從耶穌順服的原則而愛神(2:7-8; 14:31)

   三.是為耶穌的真理作見證的人

      1.見證耶穌話語的真實(4:28-29,41-42)

      2.見證耶穌救贖的真實(5:29-32)

      3.見證耶穌復活的真實(林前15:14-19)

      4.見證耶穌再來的真實(1:11; 22:20)

   四.是代表耶穌進入世界的人

      1.如羔羊背負世人的罪孽(10:16; 1:29)

      2.如使者勸人與神和好(林後5:20)

      3.如王子宣告赦罪的福音(16:19; 20:21-23)

      4.如耶穌治理混亂的社會(提後2:11-12; 20:4-6)

結論:

  從上面的真理中,我們是到達哪一階段的基督徒?

  如果尚未成為基督徒,是否願意在今日以謙卑的心接受祂的救恩?

  如果是基督徒,但未達到最高階段,是否願意靠主的恩典與聖靈的幫助,努力追求,使自己成為真基督徒?

── 黃彼得

 

【徒11:教會建立在安提阿】

   一丶教會擴展引起爭論11:1-3

   二丶教會成立是神美意11:4-10

   三丶教會建立需人作工11:11-14

   四丶教會得救是神作成11:15-18

   五丶教會復興是神恩典11:19-21

   六丶教會工人領人歸主11:22-24

   七丶教會生命需要訓練11:25-26

   八丶教會肢體應有愛心11:27-30

── 作者不詳

 

【傳講和教訓】

立定心志,恆切靠主

   一、勝過傳統的見證

         1.批評和爭辯

         2.彼得的見證

         3.眾人就不言語了

   二、安提阿教會

         1.傳講主耶穌

         2.主與他們同在

         3.信而歸主的人很多

   三、巴拿巴找著保羅

         1.尋找同工

         2.稱為基督徒

         3.在愛裏捐錢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使徒行傳第十一章】

一、彼得的辯白(十一110

二、使人信服的閱歷(十一1118

三、安提阿的大事(十一1921

四、巴拿巴的智慧(十一2226

五、災難中的援助(十一2730

──《每日研經叢書》

 

【使徒行傳第十一章】

一、彼得的傳道報告 十一118

二、安提阿的教會 十一1930

──《中文聖經注釋》

 

跨越障礙(十一118

一、門徒指控彼得(13

二、彼得重述經歷(417

三、門徒歸榮耀與神(18

──《新舊約輔讀》

 

【模範教會(十一1930)】

一、佈道事工(1921

二、勸勉事工(2224

三、教導事工(2526

四、慈惠事工(2730

──《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