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使徒行傳第十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見證擴展到外邦人哥尼流的家】

    一、出於異象的引導:

          1.哥尼流的異象(1~8)

          2.彼得的異象(9~16)

    二、彼得往訪哥尼流家:

          1.哥尼流所差的人尋見彼得(17~23)

          2.彼得隨同去哥尼流家(24~27)

          3.彼得詢問被邀請的緣由(28~29)

          4.哥尼流述說緣由(30~33)

    三、彼得的信息:

          1.神是公義的,祂不偏待外邦人(34~35)

          2.耶穌基督是萬有的主(36~39)

          3.祂被釘十字架,死後第三日復活(39~41)

          4.見證祂是審判的主,信祂的人必蒙赦罪(42~43)

    四、哥尼流家的得救:

          1.聖靈先降在聽道的眾人身上(44~46)――靈浸

          2.彼得吩咐給眾人施浸(47~48)――水浸

 

貳、靈訓要義

 

【神在哥尼流(福音對象)身上的預備工作】

    一、遠從義大利,調駐該撒利亞(1)――使之得以接觸到福音

    二、敬畏神(2)――相信宇宙間有一位真神

    三、常常禱告神(2)――有一顆尋求神的心

    四、看見異象(3~6)――蒙神特別的引導

    五、打發人去請彼得(7~8)――聽從神的引導

 

【哥尼流的榜樣】

    一、他是個虔誠人,敬畏神(2)――對神有敬虔的心

    二、全家都敬畏神(2)――對家人有影響力

    三、多多賙濟百姓(2)――對人有憐憫心

    四、常常禱告神(2)――有實際的靈性生活

    五、常伺候他的一個虔誠兵(7)――對部下有好表率

    六、哥尼流已經請了他的親屬密友(24)――關心身邊的親戚朋友

    七、俯伏在他腳前(25)――尊敬神的僕人(雖然不該拜人)

    八、我們都在神面前,要聽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話(33)――聽道的態度正確

 

【哥尼流的禱告】

    一、常常禱告神(2)

    二、守著申初的禱告(330)――定時禱告

    三、他在異象中明明看見(330)――看見異象的禱告

    四、你的禱告以蒙垂聽,達到神面前已蒙紀念了(431)――有功效的禱告

    五、立時打發人去(7~833)――順服的禱告

 

【彼得的禱告】

    一、上房頂去禱告(9)――隱密處的禱告,超越的禱告

    二、魂遊象外(10)――靈裏的禱告

    三、看見天開了(11)――通天的禱告

    四、看見異象的禱告(11~18)

    五、因不明神旨而有所掙扎的禱告(13~15)

    六、仰望尋求的禱告(17~19節上)

    七、得著聖靈指示的禱告(19節下~20)

    八、順服的禱告(21~23)

 

【神在彼得(傳道人)身上的預備工作】

    一、約在午正(9)――預備合適的時間

    二、上房頂去禱告(9)――預備合適的地點

    三、覺得餓了想要吃(10)――預備合適的心境

    四、在異象中叫他吃俗物和不潔淨的物(11~16)――教以合適的例證

    五、正在思想異象之際,恰有合乎異象的三個人來訪(17~20)――導以合適的境遇

    六、彼得與他們同去(21~23)――顯出合適的順服

 

【傳道人的榜樣】

    一、有禱告生活的人(9)

    二、有異象的人(11~17)

    三、有神聲音的人(1315)

    四、有聖靈印證的人(19~20)

    五、有環境印證的人(21~23)

    六、有弟兄同行並同工的人(23)

    七、謙卑不驕傲的人(26)

    八、沒有偏見的人(2834)

 

【彼得所見異象的含意】

    一、從天上降下(11)――是出於神的

    二、有聲音叫彼得宰了吃(13)――給人新的帶領

    三、神所潔淨的,不可當作俗物(15)――神所接受的,人也應當接受

    四、收回天上去(16)――是神所寶貴的

 

【聚會的榜樣】

    一、與會的人都聚集等候(2427)――熱心的期待

    二、俯伏在彼得的腳前(25)――尊敬主的僕人

    三、彼得自稱也是人(26)――主僕人的自守本分

    四、現今我們都(33)――完全的合一

    五、在神面前(33)――懇切的盼望

    六、要聽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話(33)――受教的耳

    七、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44)――滿得屬靈的祝福

 

【彼得所傳信息的重點】

    一、神不偏待人(34~35)――祂是超種族、超地域性的

    二、神藉耶穌基督先傳福音給以色列人(36~37)

    三、聖靈也印證了這福音(38)

    四、見證基督死而復活,作審判活人死人的主(39~43)

 

【不可偏待人】

    一、神不偏待人(34)

    二、耶穌基督是萬有的主(36)――主不偏待人

    三、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44)――聖靈不偏待人

    四、這些人與我們一樣(47)――使徒不偏待人

    五、誰能禁止(47)――信徒不可偏待人

 

【為主作見證的模範】

    一、見證祂是萬有的主(36)――祂是信徒的萬有

    二、見證祂是憐憫人的主(37~38)――祂是信徒的倚靠

    三、見證祂是被殺的羔羊(3943)――祂是信徒的救主

    四、見證祂是復活的主(40~41)――祂是信徒的生命

    五、見證祂是審判的主(42)――祂是信徒的盼望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使徒行傳註解》

 

叁、其他綱目

 

【總題:開拓教會的工作之二:搶救靈魂】

分題一:蒙神紀念的哥尼流

經文:徒10:1-8

         一、他虔誠:生命品格 1-2,(詩4:332:6;來12:28-19

               1.全家都敬畏神。

                     (1)他是個“百夫長”。根據史料,當時羅馬軍隊的百夫長,必須具備如下的資格:“不可有血氣之勇,不可鹵莽,要有良好的領導能力,有穩定而又謹慎的心理,不輕易採取攻勢,不隨便發令開火,當面臨挫敗和艱難之時,能夠堅定不移地站在他們的崗位上。”

                     (2)“他是個虔誠人”。“虔誠”是指在生活上有美好的宗教信仰表現。

                     (3)“他和全家都敬畏神”。“敬畏神”是指對 神持有尊敬和懼怕的態度;這詞常用來形容一個外邦人,相信猶太人的 神是獨一的真神,平素勤研聖經,也遵守一些儀文規條,但尚未完全皈依猶太教。哥尼流不只他自己一個人敬畏 神,並且他的“全家”人也敬畏 神。

               2.多多賙濟百姓。

對人樂善好施。箴言:“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3:27

               3.常常禱告 神。

對 神按時祈禱,這是虔誠人的正常表現。

         二、他追求:心裡靈明 3-6,(出35:34;箴8:12

               1.禱告和賙濟蒙紀念了。

哥尼流的虔誠表現,已經在 神面前得著悅納,要更進一步引導他,使他成為 神的兒女。

               2. 神指示哥尼流去請彼得來。

“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意即神要借著彼得來教導他,使他認識神的道(參33節),(徒11:14)。這證明人雖虔誠敬畏神,又樂於賙濟窮人(參2,4節),仍不足以使他得救。

                     (1)天使雖向哥尼流顯現,卻不直接向他傳福音。許多時候,神不親自說話,也不借著天使傳話,而把傳福音和教導人的責任託付給祂的僕人,可見“人”在神的事工上,地位相當重要。

                     (2)能夠在話語上事奉神,乃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提前5:17)。

         三、他渴慕:饑渴慕義 7-8,(太5:6;詩107:9

               1.具有影響力的哥尼流

                     (1)伺候:指伺候哥尼流的兵也是虔誠敬畏神的,這表示哥尼流對自己周遭的人有影響力。

                     (2)虔誠:一個敬虔的人,在他的生活中必定會影響到與他在一起的人。

               2.把事情交待清楚。

分題二:改變自己的習慣

經文:徒10:9-16

引言:每個人都有自己本性的一種模式和習慣,這種模式和習慣要改變是不容易的,也是很改的,除非 有神的能力介入。

         一、要抓住機會禱告 9-10

               1.禱告的時間——約在午正 9

敬虔的猶太人每天有三次定時的禱告:第三時、第六時和第九時,即早上(巳初,上午九點鐘),晌午(午正,中午十二點鐘)和晚祭時(申初,下午三點鐘)。

               2.禱告的地點——在房頂上 9

“上房頂去禱告,”古時巴勒斯坦地方的房頂是平的,從屋外沿牆築有土梯可以登上去。這個房頂上的平臺周圍築有矮牆,砌成一小閣樓的形狀,適於休憩或獨處之用。

                     (1)“上房頂去禱告,”許多神的僕人喜歡在人中間作工,卻不願與主交往。哦,我們何等需要從人群中退避,從發達的事業中出來,藏在孤寂的環境中,仰望聖靈的引領。

                     (2)哥尼流在禱告中看見異象(參2-3節),這裡彼得也在禱告中看見異象(參10-16節);禱告乃是為神鋪路,使神得以推展祂的行動。若沒有人的禱告來與祂配合,神往往寧可不作任何事。

                     (3)事奉神的人如果不常禱告,他就在神的工作上一無用處,因為神無法向他啟

                     (4)馬丁路德說:我有這許多的事情要作,所以我每天必須花三個小時禱告。

               3.禱告的進深——魂遊象外 10

“魂遊象外”指心靈處於一種不尋常的狀況,恍如在作夢,卻又不是睡著。它本身並不就是“異象”,而是心靈被提升到一種境界中,使之能夠看見“異象”。

         二、要進入靈裡禱告 11-12

(猶1:21-22)。

               1.看見天開了。表明彼得所看見的異象,乃是從天上來的啟示。

               2.像一塊大布。象徵福音的網,大到可以網羅普天之下所有的人。

               3.系著四角,縋在地上。象徵福音的網擴展到居人之地的四方。

               4.裡面有各樣動物。走獸、昆蟲和飛鳥,象徵各族、各方、各民、各國的人(參28節)。

         三、要聆聽聖言禱告  13-16

               1. 起來,宰了吃。“宰”象徵得著他們;“吃”象徵接納他們,與他們有交通來往。

                     (1)神的心意是要借著福音來得一切的人(羅1:16),因為主耶穌乃是“為人人嘗了死味”(來2:9),並不單是為某一族類的人。

                     (2)在教會中,不能排斥那些與你看法、意見不同的人;特別是那些信心軟弱的人,仍然要接納他們(羅14:1

               2. 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象徵原來遠離神、有罪的外邦人。

                     (1)人的主觀、成見和傳統作法等,是何等的頑固;特別是與信仰有關的傳統觀念,更是牢不可破,不僅聽不進別人的話,連神自己開口說話了,還是不聽。

                     (2)人們也常常以“我從來沒有”為藉口,來拒絕主嶄新的帶領;傳統和習慣的作法,常會攔阻我們順服主的旨意。但願主也用屬天的異象,來粉碎我們深處的傳統觀念,帶領我們活在聖靈那無限量的更新裡。

               3.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1)神所潔淨的。象徵神借著耶穌基督救贖的血(啟1:5)並聖靈的更新(多3:5;15:9)所潔淨的外邦人。

                     (2)你不可當作俗物。原來在禮儀上不潔淨的外邦人,神已經將他們潔淨了,所以猶太人不應當再歧視他們(參28節)。

人常常受屬地習俗的束縛,以致因噎廢食,拒絕屬天的啟示。

的分別,只在於已否被神潔淨過;無論是人、事、物,都適用這個原則。

               4.一連三次。

神一連三次把異象顯給彼得看,就是要向他啟示神在新約時代的旨意,要他改變新的觀念。

人很容易將神從前所使用過的方法,來限制神在今天所要作的工作。所以神每逢要作一見大事,常是先在人的思想觀念上預作準備的工作。

我們的思想一旦受到宗教傳統的影響,就很難改變,甚至神“一連三次”的顯出異象給彼得看,他還是堅持己見。

分題三:抓住傳道的機會

經文:徒10:17-48

引言:傳福音是要抓住機會的,耶穌一直都是吩咐我們要到人群中間“去”,而不是在家裡“等”。傳福音要尋找機會、抓住機會,不要在等待機會。如果等待機會,那就永遠等不到機會,也沒有任何機會給我們等。

         一、順從聖靈引導  17-24

               1.去見哥尼流的差人 17-22

                     (1)彼得心裡正在猜疑之間。表示彼得此刻甚覺困惑,內心正在起伏不定的狀態中。

                     (2)不要疑惑;因為是我差他們來的。他們原是哥尼流所差的(參7-8節),但神說是祂所差的;這表示人順從異象中的吩咐,就是順從神的旨意,因此神就以人的行動為祂的行動。

               2.去到哥尼流的家中 23-24

                     (1)與同工一起去。彼得在此事件中並沒有單獨行動,而和幾位猶太弟兄同去,他們後來成了這事的見證人(徒11:12,18),使猶太信徒無話可駁;主的工人最好不要單獨,而要在基督身體的原則裡行動。

                     (2)他的親屬密友,等候他們。

哥尼流不但自己敬畏神,也關心別人的靈魂,所以把他的“親屬密友”邀請到家中來聽彼得講道,這是家庭聚會的好榜樣。

我們信徒也當常打開自己的家,邀請親戚、朋友來聽福音。

         二、明白聖靈指示  25-33

               1.哥尼流迎接彼得 25-29  很有禮貌。

                     (1)“迎接”、“俯伏”、“拜”。哥尼流是一個羅馬的軍官(1節)。一個平素耀武揚威的軍人,竟肯向一個外族的平民下拜,若非因他敬畏神,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2)你起來,我也是人。這話說出:

                        1)人只可拜神,不可拜任何人(啟22:8-9

                        2)一個人無論如何屬靈,仍舊是與我們一樣性情的人(雅5:17),絕不可能變成神。

                        3)我們尊敬神的僕人,不可過於聖經所記(林前4:6),以免惹動神的忌恨(出34:14)。

                     (3)彼得說明原因。27-29

               2.哥尼流解明異象 30-33

                     (1)守著申初的禱告。  30  可見哥尼流是個敬虔的人,並追求靈命的成長,常常定時禱告。

                     (2)天使的顯現。  30  天使是服役的靈。(來1:14

                     (3)禱告蒙垂聽,賙濟蒙紀念。 31

                     (4)要聽主所吩咐的一切話。 32-33

哥尼流所說本節的話,表明人聽道時所該有的存心與態度:

                        1)要存著聆聽“主的話”的心來參加聚會。

                        2)專心注意傾聽,務求能夠聽取主“一切”的話。

                        3)要如同“在神面前”來聽主一切的話。

                        4)“現今”就要在神面前聽主一切的話,不要等到將來方便的時候才聽(徒24:25)。

                        5)衷心感到現今就能在神面前聽主一切的話是“很好”的一件事。

         三、按著聖靈傳道  34-43

               1.神是不偏待人的  34-35

                     (1)信徒應當小心觀察環境事物,藉以“看出”神的心意和作為。

                     (2)我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主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度我們在世寄居的日子(彼前1:17)。

                     (3)我們所信的神既是不按外貌待人的神,我們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雅2:1)。

               2.神藉著耶穌傳和平的福音 36-37

                     (1)“祂是萬有的主”有兩個意思:

                        1)祂是萬有的主宰,萬有都在祂的手中(羅11:36),人有了祂就有了萬有。

                        2)祂是萬人的主,不只是猶太人的主,也是外邦人的主(羅10:12),不只是信徒的主,也是世人的主(提前4:10)。

                     (2)“和平的福音”具有多重的功效:

                        1)叫萬有與神和好(西1:20-22)。

                        2)叫猶太人與外邦人和好,兩下合而為一(弗2:11-18)。

                        3)叫人的內心有平安,有安息(腓4:7;太11:29)。

                     (3)約翰宣傳洗禮悔改的道。

               3.神聖靈和能力膏耶穌 38  ——即傳福音有聖靈的工作與能力。

神在這裡所塗抹的是聖靈和能力。聖靈和能力是二而一的,聖靈顯在人身上,就是能力。主耶穌原是從聖靈生的(太1:18;路1:35),祂的裡面早已滿有聖靈,但是為著工作與使命,仍須接受聖靈的塗抹――聖靈降臨在祂身上(太3:16;可1:10;路3:22;約1:33),這就是神用膏膏祂(路4:18),使祂得著能力,在地上作神的工。

               4.耶穌的傳道、受死、復活與顯現  39-41

               5.祂吩咐我們傳道給眾人  42-43

         四、讚美聖靈行事  44-48

               1.聖靈降臨 44

                     (1)聖靈所起的頭,聖靈自己會來加以印證。

                     (2)基督教的範圍,包括全世界所有重生得救的人。在教會裡面,絕對不能有分門別類的思想。

                     (3)哥尼流家裡所有的人,都得著了聖靈。在聖經裡,這也是一個大事實。就是說,神拯救人,不只是以個人為單位,乃是以一個家為單位。

               2.聖靈充滿 45-46

               3.聖靈施洗 47-48  

注意:受洗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人若是真心悔改相信主,就應該受洗(可16:16);並且越早受洗越好。受洗不是教會生活的終點,乃是教會生活的起點。

── 毛南春陽

 

【哥尼流需要救恩】

經文:徒10:1-8,34-48

引言:
  這件事的背景有雙重意義:第一,外邦的好人要不要信耶穌?第二,教會要不要向外邦人傳道?
  一般宗教認為行善可以上天堂。另些有民族性的宗教(如猶太教),他們不向外邦人(別的民族)傳道。如果有人要信猶太教,他們就要來耶路撒冷,或猶太會堂,例如使徒行傳8章的太監;但能來的不多。所以本章經文啟示兩件事:

   一.外邦的好人是要信耶穌的救恩
      1.哥尼流的好處:
         (1)是有地位有權柄的人(10:1)
         (2)是敬虔的人,全家敬畏主(10:2)
         (3)常賙濟人(10:2)
         (4)常禱告神(10:2)
         (5)他的善行蒙神紀念(10:4)
  但他仍需要耶穌的救恩。
      2.他需要耶穌的原因:
         (1)行善是為人的責任,但未解決他生命赦罪的問題。
         (2)耶穌的替死才能解決人犯罪的問題,叫人的罪得赦(10:43)
         (3)耶穌復活才解決死亡的問題(10:41-42)
         (4)聖靈的澆灌和降臨,是神人和好的憑據(10:44,47)。聖靈降臨作主的代表。
  所以每個人非信耶穌不可(4:12),耶穌是唯一的救主,道路(14:6)

   二.教會一定要向外族人傳福音
      1.脫離民族宗教的範圍。
  猶太教是一民族宗教。但自他們到迦南地後,有了律法,約櫃,聖殿,他們就以獨得天恩自居,而將許多別人難當的條文加在人身上,這就叫外邦人很少能信了。當十二使徒信主後,還是有這樣的觀念,所以他們一直留在耶路撒冷。雖然使徒行傳4章及8章有記載逼迫叫他們分散傳道,使徒行傳9章也記載神興起保羅到外邦去傳道(9:15),但教會的主要人物還不能接受向外邦人傳道。
      2.福音是關乎萬民的,救恩是為全人類的,所以要去傳。是去,而不是等著人來。
      3.要去,必須除掉民族的成見,以及文化和風俗習慣的隔離。要叫人知道救恩的中心是耶穌而信靠。
      4.要說明信福音的方法,並糾正靠行善上天堂的錯誤觀念。彼得講道提及耶穌行善,但那不是叫人得救;祂要死,流寶血,並從死裡復活,才能叫人得赦罪的救恩,並且得勝死亡,與神和好。
  所以耶穌所成就的福音是:
         (1)能叫人得赦罪。
         (2)以死打敗掌死權的魔鬼。
         (3)以復活叫人得生命。
         (4)升天叫人得聖靈,與神和好。
         (5)再來審判全人類,作死人活人(即全人類)的主,彰顯神的公義。

結論:
  善行是義務,不能叫人得永生。我們要去傳福音使人得永生。這是急務,當及時去作。

── 黃彼得

 

【哥尼流的禱告和得救】

經文:徒10

引言:

  這件事是教會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福音從猶太人傳到外邦的開始,從民族的觀念變成各族的觀念。

   一.哥尼流其人

      1.他是個義大利的官;但他的心不是自己享受作官得利益,他的心是想到自己和族民靈魂的需要。

      2.他是個敬虔人,也要求別人作個敬虔人;不但全家敬虔,也要全族敬虔。

      3.他是個財主,卻常紀念別人的需要,賙濟別人,不是單顧自己。

      4.他常禱告。為自己也為別人禱告。他為靈魂的需要而禱告,故蒙神垂聽。

   二.神的答應

      1.神是活的神,是無所不在的。

  所以聽信徒的禱告,也聽非信徒的禱告,只要他們是敬虔的。

      2.神是聽合祂心意的禱告,不是看什麼人,而是看那禱告的內容合不合祂的心意。

  即使是彼得的禱告,如不合祂的心意,也不蒙垂聽。

      3.神不用行動來答應。

  祂感動哥尼流打發人去請彼得,也給彼得看見異象並以順服的心來傳福音。

      4.神用事實來成就合祂心意的禱告。

  彼得傳福音時,他們信了—是神使他們願意相信。

      5.彼得的順服。

         (1)彼得作工是一直在尋求神的指示的。

    他雖在耶路撒冷有不少的工作,但他仍求神指示當作什麼工作。因他有這個心,所以神的指示就來了。

         (2)彼得除去成見,接受神的指示。

    彼得除去民族的觀念去向外邦傳福音。神看萬民一樣需要福音,靈魂一樣寶貴。我們有否除去這樣的成見呢?

         (3)彼得甘心去傳一樣的福音,沒有減少任何份量,一樣傳生命之道。

         (4)彼得一樣將最寶貴的聖靈給他們,叫他們得聖靈的充滿。

結論:

  今日仍有不少的哥尼流在禱告,叫我們去傳福音。他們向神禱告,神也接納這合祂心意的人的禱告。但祂要行動,卻等不到甘心順服的人。誰肯為今日的哥尼流去呢?

── 黃彼得

 

【兩個異象】

經文:徒10

引言:
  異像是神在當時用來傳達祂的心意和旨意的工具之一。但不是絕對的工具。但在異象中所啟示的真理原則,則是我們今日當學習和思想的。

   一.哥尼流所見的異象
      1.敬畏神的外邦人在等候福音。
      2.敬畏神的人不一定是得耶穌生命救恩的人。
      3.善行並不能叫罪得赦得生命。
      4.神沒有忘記外邦人得救的事。

   二.彼得所見的異象
      1.當破除種族的分歧觀念,所有的人都是神所愛所要救贖的(15)
      2.禱告尋求主旨,要放下自己的計畫和成見,這樣才能明白神的旨意。
      3.渴慕神的引導,比肉身的需要為重。神的清楚引導才是工作的力量。
         (1) 神異象的引導(10)
         (2) 神話語的引導(13,15)
         (3) 人的訪問的引導(17)
         (4) 聖靈的證實(19)
         (5) 弟兄的見證(23節下)
         (6) 外邦人的接納(25-33)
      4.立刻完全的順服(23-34)。清楚引導後,就順服神而行。

   三.差傳的信息
      1.神的公義,不偏待人(34)
      2.宣告神悅納人的心意(35)
      3.基督是和平的福音(36)。神人之間的和平,並人與人之間的和平。
      4.三位一體神的工作(38),靈魂體的救贖(38)
      5.十字架的救贖(39)
      6.基督復活得勝死亡和罪惡,有權柄赦罪,成為生命的主(40-43)
      7.聖靈的工作。降臨在眾人身上,為聖靈的洗,給他們生命恩賜。
      8.奉主名受洗,歸入基督。

結論:
      1.要擴大眼光,看見更多靈魂的需要。
      2.要存心順服聖靈的引導,去到祂要我們去事奉的工廠。
      3.忠心傳揚基督的福音。
      4.全心倚靠聖靈的能力和恩膏。

── 黃彼得

 

【彼得在哥尼流家講道的長處】

讀經:徒十19~43

   一、隨著聖靈的感動(19~20)

   二、適合聽眾的需要(34~35)

   三、高舉救世的基督(36~38)

   四、解釋福音的要義(37~40)

   五、見證自己的經驗(41)

   六、提及將來的審判(42)

   七、根據經上的教訓(43)

   八、著罪人的救法(43)

── 宋信樂《你也能講道》

 

【先知論世人得救(徒十43)

   一、靠誰得救──祂,就是主耶穌(徒四12)

   二、誰可得救──凡信祂的人(約三16注意「一切」;羅一16)

   三、得救條件──信(弗二8~9)

   四、得救成效──得蒙識罪(徒十三38~39;西一14;弗一7)

── 丁良才《經題模範》

 

【徒10章教會擴展外邦得救徒】

   一丶被神稱讚無主救恩10:1-4

   二丶被神光照需主救恩10:5-8

   三丶被神指示傳主救恩10:9-16

   四丶被神啟示找主救恩10:17-23

   五丶被神引導講主救恩10:24-29

   六丶被神揀選渴主救恩10:30-33

   七丶被神使用論主救恩10:34-43

   八丶被神得著得主救恩10:44-48

── 作者不詳

 

【除去隔絕】

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一、百夫長哥尼流

         1.虔誠人,敬畏神

         2.多多賙濟百姓

         3.看見異象

   二、彼得的異象

         1.上房頂去禱告

         2.一塊大布

         3.起來,下去

   三、聖靈見證一切

         1.都在神面前

         2.祂是萬有的主

         3.聖靈澆在身上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使徒行傳第十章】

一、一個虔誠的軍人(十18

二、彼得學了一個教訓(十916

三、彼得與哥尼流的會面(十1733

四、福音的中心(十3443

五、外邦人的加入(十4448

──《每日研經叢書》

 

【使徒行傳第十章】

一、在該撒利亞的哥尼流 十18

二、在約帕的彼得 十933

三、彼得在哥尼流家的演講 十3443

   1.神以平等待世人 十3435

   2.拿撒勒人耶穌基督 十3638

   3.耶穌的見證人 十3942

   4.邀請人悔改 十43

四、外邦人接受聖靈 十4448

──《中文聖經注釋》

 

【向外邦人傳道的異象(十123)】

一、哥尼流見異象(18

二、彼得見異象(916

三、順服聖靈(1723

──《新舊約輔讀》

 

【給萬民的救恩(十2448)】

一、對哥尼流的描述(十2433

二、彼得傳講的信息(3443

三、彼得講道完畢,聖靈便降臨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4448

──《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