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十五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约十五1~2多结果子荣耀神】「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 一筐是极好的无花果,好象是初熟的;一筐是极坏的无花果,坏得不可吃。(耶二四2) 圣经中以无花果树和葡萄树比喻神的选民,这是什么意思? 这两种树都不是乔木,一个是灌木,一个是丛类,它们的干都没有用处;它们唯一的功用就是结果子,若是这两种树不能结果子时,则成为废物了。可见神所拣选的人,神对他唯一的要求,所指望的就是要结果子,否则就是毫无用处的人。 结果子是什么意思呢? 在旧约中是指以色列人遵行神的律法,改变自己的行为,在外面的世界中把神见证出来,就是说要他们用实际的生活行动来证实耶和华为神,并显明神与人的关系。这在当时的外邦人中是没有的,他们除了对神求福、求寿、求利、求荣以外,对人就没有关系了。唯有以色列人的神,是要与人的实际生活发生关系的,并且严格要求人要改变:改正自己的生活,否定从人性而来的生活方式,要完全照着神的旨意来规律自己及国家。由此而显出神对人类的愿望与要求,神要他们如此行;若能如此而行,就是为神结果子了。 在新约中,主耶稣来,他叫门徒也要结果子。结出什么果子呢?结果子在新约信徒(教会)身上的意义是什么?细查起来就可以知道是包括两层意义。 一、是指引导人信主、归向主,这也是主最后的吩咐,叫门徒到普天下去传福音,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因此领人归主愈多的人,是为主结果子的枝子。为了引人归主,自己就得多追求属灵的长进,多与主联合、交通,以从主得着能力引人归主。 二、是指信徒生活的改变。完全否认从前的生活方式,要按照主的教训来量度自己的生活,连思想、意念,都要彻底改变。一个人越属乎主,他的生活也要越有改变,这种变化的现象,完全是照着圣灵的启示。在新约中的各种标准,这也就是属天的标准,只有按照这标准来度量自己的人,才是算为主结果子的人,这种新标准也就是义行、善果。改变得越多的人,就是结果子越丰富的人。生活上改变越多,则对主的见证也就越多越大。用这种生命、生活的新变化来见证主的名字,使人因此受感化归向主,这就是主所要求于每一个新约信徒的人生目标,一切生活都是要见证主,一切人生的目标,一切的功用都是要领人归主,这就是新约信徒结果的正意。 一棵无花果树,一棵葡萄树;一种是以色列人,一种是教会,其功用都是要见证主,都是要吸引人归向神,并也因认识神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李慕圣《晨光》 【约十五1~8】内地会的创始人戴德生,在中国的工作作得很好,但他曾经有几个罪不能胜过,他不能和主有不断的交通。有一天他读到约翰福音十五章说,主是葡萄树,我们是枝子,常住在主里面,就能多结果子。他想到他没有常住在主里面,于是一天到晚求作一个枝子。他写信给他的姊妹说,「我几个月之久,一直求作一个枝子,还没有得凓。我很难过,请你也为我祈求。」以后他又写一封信给他姊妹说,「我眼睛上的鳞片掉下了,我看见主的话明说,我『是』枝子,我居然还一直求要作枝子,我真傻。」他看见他「是」枝子了,他就不用再苦苦求作枝子了。他的眼睛一旦得开,就知道主乃是葡萄树,是枝子、水、汁浆、土、根、日光,以及果子,主乃是葡萄树的一切。他只要留在葡萄树上就行了。从看见这事的那天起,他的灵性有了一次大转机。 这只玻璃杯,不必求作玻璃杯。你陈某某也不必求作陈某某。一个人能够在半路上拾到救恩,但得胜不是半路拾得的。当你盼望作一个圣洁的人,作一个得胜的人时,你就会努力寻求主。然而一旦你的眼睛得开,你就能看见,你在基督里已经有了这一切。你就会像戴德生兴奋的对麦卡赐(Mc Carthy)大跳说,「我从今以后是一个新的人了。」―― 倪柝声《真理》 【约十五1~14三个宝贵的原则】 「呼喊」杂志曾经报导,大布道家桑戴(Billy Sunday)得救加入教会后,有一个人告诉他:「如果你能履行三个简单的原则,保证你的信仰不衰。这三个原则是:每天读经一刻钟,让神对你说话;每天祈祷一刻钟,向神倾诉、祈求、和赞美;每天用一刻钟向人传讲救主。」年轻的桑戴觉得这个忠告很好,决心一生实践这三个原则。 从那时起,每天早晨他都拨出一些实践单独和上帝交通,研读并默想祂的话语,接着他又花一些时间恳切祷告。他同时在每一天中把握适当的机会向罪人见证主的救恩。因此他终于成为美国杰出的布道家。每天有大批重要的函件及电报送到他家;但他总要在灵修过后才拆阅这些信件他把他在事奉上的成果归功于早年所承受的那三个原则。 如果你在事奉的工作上功效不彰、信心冷淡,也许是因为你忽略犹大书的劝勉:要常在神的爱中。那位弟兄所给桑戴的建议或许正是解决你的问题的答案。你若想加深与主之间的关系,最好的途径就是也去履行这三个宝贵的原则。——H.G.B.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约十五2】「凡结果子的,祂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 今日世上所有学科训练的目的,都是为着发展人天然的魂,使他更加独立、骄傲、机智和自信。这世代喜欢那些能够「胜人一筹」的人,这就更适于被撒但所利用,而为它所奴役。 神在你我身上所从事的,是葡萄园丁那样的修理工作。凡在我们魂里那些不合宜的长大,都必须加以制止和对付,神一定要把它剪除。一方面祂既借重生把祂儿子的生命栽种在我们里头,就一直竭力要把我们带到一个倚靠这生命而活的地步。另一方面,祂在我们心里不断的直接做工,要消灭我们天然生命的资源,就是当初那引起亚当犯罪的。每日我们都在学习这两个功课,其一是让属灵生命兴盛高升,其二是把天然的生命加以制裁并把它带到死地。因此,在世人眼中,我们是又软弱又无知的人,且要承认说「我不知道——但祂知道,那就够了。」愿神救我们脱离今日魂里的骄妄!——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约十五4】「你们要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住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住在我里面,也是这样。」 上面所引那些很熟悉的话提醒我们,叫我们记得,是神将我们放在基督里。我们是在基督里了,神又告诉我们要居留在祂里面!这是神自己的法令,又是我们该履行的。「你们要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你们里面。」这是双关语——是一个带着应许的命令。换句话说,这是神工作的两方面,那主观的经历,是根据着那客观的事实。「我也住在你们里面,」是「你们住在我里面」的结果。我们要预防太过牵挂主观方面的经历,正如葡萄树的枝子,努力去凭着自己结出某种大小、或某种颜色的果子。我们只需要注意客观这一方面——「住在主里面」——而让神负其结果的责任就够了,因祂已经保证这件事。至于果子的质量,乃是常常决定于葡萄树的本身,而不是枝子可以自行取决的。——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约十五4】「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 主与门徒的合一,在这精细的比喻中将信息很美的讬出,好似在傍晚微风摇撼中的葡萄树,带来的信息在小楼到花园的途中由主讲述。在某些花房可有许多美丽的树枝,蔓延在屋顶与墙上。虽有距离,却有一个生命在整棵树上,从粗糙的根至弯曲的枝以及叶子。这样有一个圣洁的生命,蔓延在一切属主的生命中。他们活着,因为祂活着,祂的生命是他们的。 我们靠着主的恩典,得以在祂里面,我们需要以祷告与默想来认识这合一的经验,我们以代求与行动来等候祂,我们要缄默,让祂说话,我们常有信心,好似呼吸那样自然,我们不看到的,只有祂的引导,求祂指导我们的言行。我们密切地与祂联合,祂必在我们里面,也借着我们结出果子,使人得益,让神得荣耀。 我们永远在基督里,这是我们的地位,事奉的机会也许会挪开,我们多时失败,祂仍赐以事奉的福分。在基督里,不是我们抓住祂,而是祂抓住我们。所以我们期望父的修剪,你不必怕刀,这是祂的话,由父神的手来作我们顺从话语的金剪刀,就不会感到痛苦难当。——迈尔《珍贵的片刻》 【约十五4】潦倒的人往往被送去和纯良健全的人同住,只要他住在那人的家里,时常见那人的面,这个潦倒的人便很平安。如果他溜出去,依然我行我素,便会跌倒。人必须常常接触美善的事,始能胜过邪恶的念头。白莱登(Brighton)的罗勃生(Robertson)是一位杰出的传道人。据说有一个商人开了一间小店;在后面的房间悬挂了一张罗勃生的照片,把它当作效法的对象。每逢他想在生意上动一点歪脑筋,立刻就跑到后面的房间去看那张照片,因此得胜试探。有人请教金斯莱(Kingsley)问他的生活秘诀,他说这是因为他「有一个朋友」,他是指摩利斯(F. D. Maurice)说的。经常与可爱的人物接触,因此遂使他也变得可爱了。 住在基督里正是这个意思。耶稣得胜生活的秘诀,乃在于他与上帝接触;他常常退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和上帝交谈。我们必须常常与耶稣接触。――《每日研经丛书》 【约十五5】「我是真葡萄树,你们是枝子。」 与主联合是极宝贵的真理,这是事实,不是感觉。一个人娶了妻子以后,无论他是睡或醒,在家还是外游,他仍然是个有妇之夫。这个关系并不在乎人怎样看待这个事实,虽然人会意识到这关系的存在,或从中得到乐趣,但这些都不能改变二人结合这个事实。人若意识到与主联合的真谛,他就会渴求活在主里面。所以让我们不要翘首等待,四处寻觅,让我们凭信心接受主的话。基督不但在「我是真葡萄树」这句话里用现在时态,在「你们是枝子」中也一样。祂并没叫我们去寻找,去争取,只是叫我们依靠祂和现在我们与祂的关系。─《戴德生嘉言录》 【约十五5连于基督】"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弗四:15-16) 老高自小生长在穷乡僻壤,生性纯朴勤劳,后来为了谋生把家从乡下搬进城市,租到一所小房,既无电灯又无自来水,他看到邻居墙上装有自来水龙头,一扭开就有水哗啦啦的直流出来,心想我家要能有这东西就太方便了,于是问邻居到什么店里可以买到这水龙头,然后就上街买回来,在墙上凿一个窟窿,立刻装上水龙头,高兴地拿大木盘接水,可是等了半天没有一滴水。他以为买来的水龙头有毛病,于是去店里换一个,但还是不出水,他就去责问老阁:“喂!为什么卖给我的自来水龙头个个都是坏的?”老阁检查却没有毛病,就问他:“你把它装在什么地方”他说:“我把它装在墙上。”原来他没有接在自来水管上,难怪不出水。同样基督徒若不连于基督,生命就枯干,人生就乏味,也就不能见证荣耀主名。 【约十五5生命的联络】「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 主是葡萄树,我们是枝子;主是元首,我们是他的身体;主是我们的家主,我们是他家里的人。这一切都说明我们与主的关系是生命的,不是团体的。即是生命的,就不能用人工的组织法,安排法来建立他的教会。 若有人说,我们来组织个教会,我们来办一个教会吧!这话不但是属灵的外行话,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人算什么,有多大智能来组织永生神的家,万主之主,万王之王的身体呢?细想这样狂妄的心思,在神的荣耀圣洁前是何等危险啊。 生命的身体,完全是出于圣灵的自然 ,要建造神的家,就必须回到生命里去认识神。首先要认识自己在神生命的身体里,是站在何种地位上;然后要照着自己肢体的地位,进到深处,去尽自己肢体的本分,这才能在建造教会,建造主的身体上发挥作用,并作更大更多的事工,尽自己当尽的分本。 但有些事工却是当一同作的,这是工人之间的问题。—— 李慕圣《晨光》 【约十五6常在主里「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 信徒与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保持这种密切的关系就不能作基督徒,虽然在名义和地位上仍是,实际上却失去基督徒的基本特点和真正的意义。信徒与主的关系在圣经上讲的很多,也用各种比喻来说明,如主仆,父子,夫妻,朋友,牧人与羊,根基与房屋等。最密切的就是葡萄树与枝子所表明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合一的关系。 别的东西都可以分开,惟独像这里所说的,葡萄树的枝子却不可离开葡萄树,一离开就要枯干而死,不能独立存在,枝子的生命,滋养,维持完全在于树干,要不断地与树联合,交通,才能得到从树干来的供应。照样,信徒的属灵生命也完全在乎不断地与主联合,交通,就是这里所说的常在主里面。 我们一刻也不能离开主,每天要借着祷告,读经与主交通,更要时刻按着圣灵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约壹2:27),不住地仰望祂,听祂的话,信靠顺服祂,为祂而活;犯罪、贪爱世界、体贴肉体,都会叫我们与主失去交通,不积极保持在主里面和主有密切的交通,就要像枝子长在外面枯干一样,结果是可悲的。──《每日天粮》 【约十五6不是形式、教仪】「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 一九八一年一开始,我切切想找一个单独僻静的地方,作个更深的学习(其实是闭门造车)。在祷告上,读经上(都只能形式的)再查考一些真理(指教仪方面),以及在文字言语上,都能有些深挖的工夫(不过是有些外壳,摸不着灵的),然后再出去作些有实效的工作。 可是主没有成全我的愿望,僻静是有了,但却不能有长的时间(还有事务缠累)去学习;相反的,在实际生活中却满了对付、造就、破碎,甚至剥夺。 走到今天才明白了,真是感谢主,幸亏他没有照我的意思给我成就,没有听我的祈求,因为若果真是那样,我要完全落到外面去了。 因为我所以要那样,愿望的实质,不过是想作一个伟大的传道人,想在工作上有所大成就,想在教会中起一鸣惊人的效用,这岂不是完全属乎肉体了吗?有了工作的雄心,有雄勇如愿,岂不就要失去主吗?那样慢慢的不就落在撒但网罗里吗?这是多么可怕啊!多危险啊! 真正的事奉完全是里面的,里面被对付、受造就,生命才有所经历,才摸着主的旨意,才能把人领到主面前,走在生命的道路上,不然,只有外面的一些东西,对人有何用呢? 生命之道是要拿生命去走的,只有受了生命的对付,才能得着或说认识生命之道。知识只不过是知识,他与生命是迥然不同的。 人总是喜欢抓住外面的一种形式,来作为自己事奉的凭借。可是神喜欢人脱去外表的,能以活在他里面,因为凡外表的事,一来容易变成偶像,二来也容易限制人活在浮浅地步,而失去神的脚踪。 由此神常用各样方法,把人造就、拆毁、洁净,使人不得不专诚的、单独的寻求他。在人真的专一归向神,绝对跟从主时,不知不觉,主就从他身上显出来了,这显明的部分就成了当时代的、新的、生命的信息,这种信息也就是当代的道路。借着这个信息,叫各个时代的信徒都被复兴(提醒)起来去追求神、去爱神,这就是神工作的方法,也是神的心意。可是,人总是有个软弱,常喜欢行在外面,又去抓外表,不久就又堕落了,又需要复兴。 所以,我们应当有这样一个认识,时刻活在神面前,一点不要叫人去靠形式,更不该建造形式,要人绝对的向着主自己才对。—— 李慕圣《晨光》 【约十五9】「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 生命的交通叫我们吸取主的丰富,爱的跟随叫我们要发表主的心意,作出主所要作的。
【约十五14~15】作上帝的朋友,也有一段历史背景。亚伯拉罕是上帝的朋友(赛四十一8)。在智慧书七章廿七节说,智慧使人成为上帝的朋友。或许我们能从罗马皇帝或东方君王的宫廷之传说,进一步了解朋友的意义。在这些王宫都有一批经过特别挑选出来的人,叫作君王之友或皇帝之友。这些人在任何时间都可接近君王,甚至在黎明之际也能走进帝王之卧室。君王在接见文武百官和政要之前,先与这些朋友谈论。因此,君王之友乃是最亲近帝王的人。――《每日研经丛书》
【约十五18~19】世界对异己者表示怀疑。在任何方面如果有人表现不同,就受到猜忌。今天雨伞是最寻常的东西,然而杭威(Jonas Hanway)最初把雨伞介绍给英国时,他走在街上被人投掷石头和秽物。最初童子军成立时,小孩子穿着制服在街上走,也遭受路人的攻击。任何人只要表现不同,衣着不同,观念不同,就受人猜忌。别人把他视为行径古怪的人、疯汉、或危险人物;必叫他吃尽苦头而后已。――《每日研经丛书》 【约十五18~19】世界很讨厌责难世界的人。作好人事实上是很危险的。古代的例子是誉为义人的雅里斯底德(Aristides);最后却被雅典人放逐。有人问一个市民为甚么投票主张放逐他时,答称:「我讨厌人一直叫他做义人。」苏格拉底被杀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他被视为讨人厌的人物,因为他常常要求人们省察自己,结果遭人厌弃而把他杀害。表现出高于世界水平的生活是危险的。今天也是一样,若有人做得比人认真,工作时数越长也会受到迫害。――《每日研经丛书》 【约十五18~19】更广泛地说,世界往往对与众不同者表示怀疑。世界就像一种模式,每个人都可以贴上标签,装进文件格子里。任何人若与众不同,就会招致麻烦。据说,若将一只母鸡身上的羽毛染上与众不同的颜色,迟早牠会彼其他母鸡啄毙。 对基督徒的基本要求,就是有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与众不同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一个人不敢冒这个危险,就不能够成为基督徒。属于世界的人与属基督的人必然是不同的。――《每日研经丛书》
【怀恩早祷】 1 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 2 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 5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甚么。 7 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8 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 10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 12 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 14 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 16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甚么,他就赐给你们。 17 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 26 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27 你们也要作见证,因为你们从起头就与我同在。 感谢赞美那坐在宝座上的主耶和华,我们在天上的父上帝,祢是一切的源头。感谢祢赐下无限的恩惠、怜悯和平安,感谢祢让整夜的狂风,为我们带来雨雪,并不返回,且滋润地土,使地上发芽结实,使撒种的有种,使要吃的有粮。感谢祢又把雨雪送到山森之间,为我们预备未来要用的食水,也让恩雨降在城中,叫植物得到甘雨的供应,长出各种的花卉,迎接春天的来临。 上帝祢就是爱,愿我们用清洁的心、无愧的良心、并无伪的信心来爱祢,并以遵行祢的话语来回应祢的爱,不但见证祢赐我们丰富,且赐我们能力去分享祢的丰富。 赞美何等恩友慈仁的救主耶稣,借着祢十架的爱包裹,把我们这野葡萄枝能接上真葡萄榭,能进入蒙爱顾的葡萄园中,展开新生命。求祢保守我们常在祢里面,祢的话语也常在我们心里面,帮助我们矫枉过正,叫我们能多结果子,叫天父多得荣耀,我们也就是祢真正的门徒了。 感谢主耶稣,是祢拣选了我们,并且分派我们去结果子,叫我们的果子常存,并使我们能奉祢的名,无论向天父求些甚么,天父就毫犹豫地赐给我们。 真理的圣灵,请祢大刀阔斧来修理我们,叫我们全然更新干净,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叫我们不再属于世界,不再与世俗为友,能一心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和温柔,能为真道打美好的仗,持定永生。 感谢圣灵借着今次的疫情和苦难,修剪了我们身、心、灵里不少的枯枝。感谢祢在我们面对的试探中,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打开出路,叫我们能忍受得住。虽然疫情和困难仍紧随我们不舍,但我们坚信靠着祢加给我们的力量,凡事都能仍。叫我们忘记背后,努力当下,向着标竿直跑,提醒我们也常与身边的人,彼此扶持,直跑完这当跑的路,完成当作的工,荣归天父。 祷告乃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诚心所愿!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