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翰福音第十二章拾穗

 

【约十二1~8本文如同一幅画一样描写了马利亚拿着极贵的香膏抹耶稣脚的情景。同样的事也记载在太26:6-13;14:3-9里面。这事件与路7:36-50所介绍的关于罪恶深重女人的奉献不是同一事件。耶稣周围有相当多的,没有公开姓名的妇女(9:20-22;26:7-13;1:31;13:11-13)。这些人主要是被耶稣医治过的妇女。名字被公开的妇女有马利亚和马大以外还有抹大拉马利亚、雅各与约瑟之母马利亚、西庇太两个儿子的母亲(27:56)、西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和苏撒拿及“那个马利亚”(27:61;28:1)等人。这些女人用自己的财物尽心供给了耶稣和门徒(8:3),而且他们在耶稣去加利利的时候和他被钉在十字架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过他的身边(27:55;23:27)。安息日后的第一天首先到坟墓看耶稣的不是门徒,而是那些妇女们(20:1,2;28:1-10;16:1-11;24:1-10)。而且这些妇女和门徒一起在马可的母亲马利亚的家中(徒十二12)聚集祷告,并在五旬节体验了圣灵的降临(1:14;2:1-4)。相信耶稣,跟从基督耶稣的事工中不存在男女之别(3:28)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1~50本章记述了耶稣推翻许多犹太人的预测,来到耶路撒冷的故事。对于耶稣基督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耶路撒冷,很多犹太人表示狂热,然而执政者惊慌了。胜利入城这件事埋下了耶稣基督十字架之死的种子。在耶稣入城之前,当马利亚用香膏抹耶稣的脚时,耶稣就说这是预示他葬礼的行为(7)。而且他进入耶路撒冷之后,当许多希腊人为了见他而来到他那里时,耶稣也曾象征性地预告了自己的十字架之死(24,32)。其中耶稣强调人们要相信自己(36,44)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2「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

    马大是非常殷勤的姊妹,她伺候的事多(路十40),是教会生活中重要恩赐之一。我们的主来到地上的时候,祂说: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二十28)。祂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榜样。这样的一位主是我们的生命(西三4),所以我们应当活出这样的美德;在教会生活中,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十二11)。当然这样的殷勤,不是靠我们肉体的奋发,而是必须先和主有亲密的交通,享受圣灵的供应,然后才能随灵而行。──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那里”指的是大麻风患者西门的家(26:6;14:3)。拉撒路同耶稣一起被邀请参加了筵席,马大似乎是为筹备筵席而受到邀请。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 3马大在筵席上服侍耶稣,拉撒路陪耶稣同坐。这时,马利亚献香膏表示内心的感谢。其他三卷福音书都记载有这件事,只有约翰写出这女人就是马利亚。她这极其花费的举动为耶稣所接纳,因为是为祂的安葬而作(7节)。《路加》七章记有另一个“有罪的女人”献香膏,和这件事不相干。  ──《启导本圣经注释》

         马利亚的奉献产生三个结果:①提前纪念耶稣之死。②在耶稣脚上抹完香膏后,她用头发去擦,因而她的头发上也有了香味。③使香膏味充满了整个屋子。像这样,如果信徒们全心全意地努力去谦卑地奉献给基督,不仅可以将荣耀归与基督,对自己也有益,并且也能向邻舍散发香气(林后2:15)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3;太二十六6~7马太福音二十六章所载膏耶稣的女人,与约翰福音十二章所载是否同一女人?何以马太说她膏耶稣的头,约翰说她抹耶稣的脚?】

    这两处福音书所载的是同一女人,不过约翰说出她的名字是马利亚,马太则隐其名。

    马太福音描写主耶稣为犹太人的王,所以只记载马利亚膏耶稣的头,因为按照犹太人的规矩,古时君王就位时,是需要被膏的,而巳膏油要从头上浇下(诗一三三篇2节)。约翰福音因为描写耶稣为神,所以只记载马利亚用膏抹耶稣的脚,表示对神的谦卑崇拜,俯伏在神脚下。其实马利亚一定是膏耶稣的头也抹耶稣的脚。

    请注意这两处经文所记载女人膏耶稣的故事,和路加福音七章末段那个抹耶稣脚的另一女人,不是同一人,不可混为一谈(请看该处的难题)。――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约十二38我们在马利亚身上可以看见两个特点,一个是马利亚渴慕主,渴慕听祂的话。正常的基督徒,应该像马利亚一样,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信徒因此渐长,以致得着魂的救恩(彼前二2)。渴慕主的话,遵守祂的话,住在主的爱里(约十五10),是那上好的福分,是不可缺少,也是不能夺去的。

   马利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因为她住在主的爱里,被主的爱浸透,活出爱的生活,凡事为着主,更把自己所有的,都甘心乐意的献给主。据马可福音十四章3节的记载,她打破玉瓶(代表倒空整个人),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表明她爱主,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主。──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约十二4~6乍一听,加略人犹大的话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并且其他的门徒也同意他的话(26:8,9)。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急于满足自己的贪欲(6)。他因爱贪小便宜而经常犯罪,后来终于因此丧命(1:15)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5一斤香膏值三十两银子,约等于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二6耶稣和门徒共同生活,支持耶稣传道工作的奉献收入(参路八3),很可能由犹大管理,所以“带着钱囊”。从耶稣的话可以看出犹大生性贪婪,这弱点导致他后来卖主。──《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二7 马利亚留开这贵重的香膏不用,是为了耶稣安葬之日。这日子已近了,这香膏正用在耶稣身上。──《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二78这个表白直接了当的说出,主自己比一切的事物更重要。没有任何的人、事、物,也没有任何的理由可以夺去主的地位,因为只有主是配。人必须学会抓住机会,随时随地承认主是配。主在赞赏马利亚作得对。──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耶稣并没有驳斥加略人犹大所说的话语(5)。救济穷乏人是赋予使徒和基督教会的使命之一(2:45;4:32-35;6:1)。耶稣所赞美的只是:面对六天后即将来临的十字架的死,马利亚比其他的门徒显示出更敏感的事奉精神。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9~11在伯大尼为耶稣举行筵席,几乎在同一时间谋杀耶稣的阴谋在耶路撒冷更加具体化了。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1011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见证,是何等大的神迹;但是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的福音光照着他们(林后四4)。他们虽然懂律法,但是因为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所以有一个像拉撒路这样,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路十六31)。──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约十二11~12犹太人信主甚众。── 倪柝声

 

【约十二12~19终于耶稣荣耀地进入了耶路撒冷(21:1-11;11:1-11;19:29-44)。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庄严的入城仪式中耶稣却使用了驴驹。犹太人清楚地记得,B.C.165年犹大马加比骑着战马凯旋进入被叙利亚长期蹂躏的耶路撒冷,再次把圣殿奉献给神的历史性事件。因此,骑着驴驹进城的耶稣的形象,足以让他们兴奋。特别是当犹太人确认了拉撒路复活的事件之后,更加热烈地欢迎耶稣入城(17,18;21:6-11)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13棕树枝:象征着胜利和繁荣。犹大人在马加比家族的将军们夺回耶路撒冷时,或将士们击退外邦人时,都挥舞过棕树枝。奉主名来的:指弥赛亚,这里的“主”指圣父,耶稣是奉圣父之名而来的,即耶稣享有圣父的权威(5:43),而且作为是以色列百姓之王的名义而来。但是自己的百姓却不接待他(1:11;5:43)。现在也有很多人声称是神的百姓,却不把耶稣基督奉为自己的“主”或“王”。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14耶稣骑着进耶路撒冷的是一只小驴。群众如此盛大欢迎的耶稣,为甚么骑的却是一只驴驹,在这里得到了解释。这节经文的下半见旧约《撒迦利亚书》九9(上半最接近的经文见《西番雅书》三16,可作亚九9的好注释),描写神如果在人中间作王,是一种恩典,应该大大欢喜。

群众向耶稣欢呼,是把祂当作民族的救星,想用行动来拥祂为王(参太二十一69);但耶稣来不是要作世上的王(十八36)。祂骑的不是战马,而是谦卑、驯良的驴驹,因为祂是和平的君。──《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二1416骑着驴驹的王是卑微的,是隐藏了荣耀的,但神的应许却肯定了祂是王。主所以隐藏作王的荣耀,因为祂还没经过复活,祂必须经历复活而得国度,借着复活而显出荣耀。──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约十二15如路19:30所述,驴驹象征着柔弱和纯洁,骑驴驹这件事表明以色列的王——耶稣基督是谦卑柔和的。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16耶稣得了荣耀以后:指耶稣从十字架,复活以后。耶稣在升天之前亲自为门徒讲解圣经,使他们明白、领悟圣经(24:25-27,44-49),耶稣升天后由圣灵来教导、启示门徒(14:26)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19看哪……世人都随从他去了:但几天后全世界离弃了耶稣基督。甚至连他的门徒也弃他而逃(26:56)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20希利尼人泛指当日在希腊文化影响下的一切人,包括《使徒行传》所说的外邦人,但不包括说希腊话的犹大人。腓力是希腊名字,他可能会说希腊话,所以希利尼人找他引见耶稣。

     这些“外邦人“要求见耶稣,说明福音的 影响力已日渐扩大,人类对基督救恩的需要日益迫切。祂为世人的罪受死的日子已临近(23节),全人类将因此得到救赎的机会。──《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二20~21外邦人亦来敬拜。真的,世人都随从祂去了(19)。主在此时,很容易的用祂的教训和权能,引导他们相信祂自己。环境是何等的顺通!但是,父是叫祂死(27)。凡不是顺服父的,都不是从灵而出。虽然祂有才干──而这才干又是祂的神能足以引人;然而,祂不愿顺从魂的生命而行。祂拣选死。祂将祂的魂置于死地。这是结果子的道路。── 倪柝声

 

【约十二20~24这几个希利尼人是从远方来的,他们都很尊敬主耶稣,想要见祂。使得主耶稣关心到世上那么许多的人,更觉得祂的死是必要的。如果祂不死,这些人都不能够得着拯救,单单和他们见面谈谈,也帮不了他们甚么忙。―― 何晓东《新约圣经难题探讨》

 

【约十二20~36符类福音中没有记载希腊人在逾越节来到耶路撒冷的事迹。本书介绍了希腊人和耶稣的相遇,明确表明了本书的目的不仅为犹太人,而是为拯救全人类。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21~22希利尼人想见耶稣的意图并不十分明确。在作者看来,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基督对世界的拯救事工。如同莫里斯(Leon Morris)所说,虽然耶路撒冷排斥耶稣,但是全世界把耶稣当作救主来寻找。耶稣是万人的救主(2:38,39;1:16,3:22,29)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23“得荣耀的时候“指耶稣彰显祂荣耀的时候,也就是祂的受死与复活,是祂一生久候的重要时刻(二4;七68;八20)。 参二4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人子得荣耀的时候:耶稣把“弥赛亚的荣耀”,与自己的救赎事工及为此而付出的代赎——十字架的死结合在一起<7:6,救赎史的理解>。这个宣告与当时人们认为的弥赛亚将在荣耀中统治全地的想法有着很大的差异。不管怎样耶稣通过来访的希利尼人看到了将来圣父会把钉在十字架上的自己升为至高,并赐给他从世界万民中得到赞美的荣耀(2:6-11)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24「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主耶稣的道成肉身成为人子所要成就的最主要的部分,不是羔羊所表征的赎罪,也不是铜蛇所表征的代死与同钉死而是麦子所表征的释放生命与繁殖生命。赎罪与解决旧造是因人的堕落而附加的。但是为着释放生命、繁殖生命,即使人类没有堕落,没有罪的问题,神的儿子为了释放生命,成为赐人生命之灵,祂还是必须成为人子,经过死而复活的过程才得以完成。这是神圣奥秘,超乎人所能测度的智慧结晶。

    当父怀里的独生子,经过道成肉身,来到地上,成为奥秘的人子时,祂虽然借着祂的神性,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但始终无法释放生命,进到人里面作生命。所以祂说: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被捆紧呢(路十二50)。虽然圣灵在人子里面,是耶稣的神圣本质,但是还没有经过十字架,尚未得荣耀之前,那时还没有能成为赐生命的圣灵(约七39)。当祂走完这个过程之后人子”——末后的亚当——就成了赐人生命之灵(林前十五45),能向门徒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约二十22)。这就是从灵生重生的开始(约三38)。──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能牺牲自己生命的,必能得到生命;一粒种子落在地里若不死去,不能长出生命来。在神国里的人,必须放下自己,明白生命乃神所有,不属自己,才能得到与神 相连的充实的真生命 ──《启导本圣经注释》

         应当落在地上死的 “一粒麦子”直接指基督本人,“许多粒”指相信基督并得到拯救的许多灵魂(16:5;林前16:15)。这节也是说明基督徒的奉献牺牲及其结果。25-26节的文脉支援这一解释。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25「生命」──魂;「永生」──灵。主耶稣一生,以此时最为顺通。── 倪柝声

 

127 耶稣为何要人恨恶自己的生命?(约十二25)】

答:耶稣说:「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申明,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这句话,主曾经说过两次(太十39,路十七33,参十六25,可八35,路九24),其意思请看廿六题的解释便会明白,这里所提到的「恨」字,是一个特别的字眼,使我们很容易照字面的意思误解了主的话,世人从来没有恨恶自己的生命(参弗五29),这个「恨」字,乃是一种加强句中语气,就是胜过的意思(创廿九3130,路十26,参玛一23,太六24,十37,罗九13,诗七三2526),请再看九十一题的解释,则我们对于主所说的话,就不至于发生误会了。——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十二25~26符类福音中出现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旅行中类似的内容(16:24,25;8:34,35;9:23,24)。关于“生命”或“永生”的意义请看1:4的注解。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26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里: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即耶稣与事奉耶稣的人同在。以马内利降临与懒惰的人无份。耶稣与以他的名祷告的人同在(18:19,20),并且他以以马内利的身份与那些传扬福音的工人同在(28:18-20)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27耶稣内心的痛苦与忧伤,本节表露无遗 ;但祂没有在受死的苦痛前退缩,反而勇敢地顺服在神的旨意下,让自己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来,完成祂救赎人类的使命。2728所记耶稣说的话,叫我们想起祂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可十四36)。──《启导本圣经注释》

         本节使人想起耶稣基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26:36-39)。在这里拒绝死亡的人性和顺从圣父旨意的圣子的意志相互矛盾。但最终取得胜利的是圣子顺从神的意志。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28耶稣知道自己的死将会荣耀神,所以献上了这样的祷告。我已经荣耀了你的名:因基督的整个人生,即他的教导和他所行的神迹,以及他所表现的圣洁而良善的行为,都使神的名得到了荣耀。还要再荣耀: 这表明基督的十字架之死必定同时满足神的爱和公义,而且归荣耀于神。我们也应该像基督那样,借着我们全部的生和死,将荣耀归与神(14:8;林前10:31)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30天上发出的声音蕴含着耶稣基督的代赎性之死将荣耀神。但耶稣受死是为了人类,因此耶稣说,“这声音……是为你们来的”。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31对拒绝基督的人来说,基督替他们受死牺牲的十字架,成了他们罪的证据,也可说是一种审判;但主基督在这审判(十字架上的牺牲)中承担了信徒的罪,信徒因此不再被定罪(五24;罗五9;八1;林后五21;加三13)。

“世界的王“指撒但。撒但在审判的日子 ,失去控制人的权力(来二14),将被赶了出去。──《启导本圣经注释》

         (16:11)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31这世界的王是指谁?圣经论审判有哪几种?】

答:耶稣说:「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乃是指着魔鬼说的(约十六11,八44),它是世界的魔王,被称为撒旦,吼叫如狮子,遍地游行,陷害人,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林前五8,林后十一14)要被主赶出去,除灭败坏它的一切作为(约壹三8,来二14,参十五题)。关于圣经上论到审判的事,是很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可分为七种审判,列述如下:

①信徒的罪已经受了审判(加二20)——就是信徒将所以的罪,已经与主同在十字架上受了审判(加五24,六14),因基督替信徒成为罪,以祂的义代替信徒不义,使信徒在罪上死,得在义上活(林后五21,彼前三18,罗八10),好今在基督里不再作罪的奴仆,是已经出死入生,得着拯救,就不再定罪了(罗六6,约五24,来九28,彼前二24,罗八1)。

②信徒自己的审判(林前十一31)——就是信徒因有了基督的生命存在里面,所以应当自审,自己分辨自己,知道自己的旧人与主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站在十字架的地位上,是一个舍己跟从主的为主而活的(罗六6,加二20,太十六24,林后五15),这样的审判自己,那就不致被主惩治,免得和世人一同定罪了(林前十一32)。

③信徒的工作受审判(林前三10-15)——就是当主再来的时候,信徒要被提到空中与主相会(帖前五15-17)。此时信徒的工作要受审判(林后五10),一种是金银宝石的工作,一种是草木禾秸的工作,信徒各人的工作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他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人若在以基督为根基所建造的工程上存得住,就要得赏赐(太神42,林前九2425,提后五78,启二10,廿二12),若人的工程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一样。

④万民聚集受审判(太廿五31-46)——就是当主再来时,要审判那些在大灾难时怎样对待犹太人的外邦万民,主将他们之中的义人和恶人实行审判,分别出来,定下永生和永死两种不同的结局(参四六题)。

⑤以色列人受审判(结廿33-44)——就是预言讲到以色列人,将来要从列国中被召回来时所受主的审判,在这个审判的结果,是定规以色列人谁要被禁止入他们的本地,谁要进入以色列本地享受国度的福气(参赛一24-28,玛三2-18,四12)。

⑥天使受审(犹6)——就是不守本位堕落的天使,主用锁链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等候主的日子实行审判,撒旦最后的审判是在千禧年之后,按时间说,其余之堕落的天使要与他一同受审判(彼后二4,启廿10),以便结束,那时圣徒与基督要一同执行这个审判的任务(林前六3)。

⑦死了的人受审判(启廿12)——就是一切不信耶稣在罪中死了的人,都要站在主的白色大宝座前,凭着生命册这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最后的审判,此时死亡和阴间也要被仍在火湖里,若有人在生命册上没有记载名字的,他就要被仍在火湖里,那是一种何等可怕的光景(启廿11-15,约十二48,来九27)。

以上其中审判的事,是全由父神交在耶稣的手中,祂是审判活人和死人的主(约五22,十二48,提后四1),并且圣徒要与主一同来作审判这个世界的工作(林前六1-3),这样看来,我们认识圣徒在基督台前占了同样审判的地位,其责任该是何等的重大啊!——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十二31~32主的死就是撒但的被逐。── 倪柝声

 

【约十二32~33耶稣说自己将钉在十字架上,而且宣告“要吸引万人来归我”。基督的十字架仿佛是把罪人拉(draw)到神那里的牵引车。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34“律法“指旧约。旧约中没有一句直接这样说的经文,可能是根据《诗篇》八十九45,36;一一〇4;《以赛亚书》九7;《以西结书》三十七25;《但以理书》七1314等预言所作的综合解释。众人的问题是:”我们只知道弥赛亚是永存的,你却说祂要被钉,你所说的这位神子弥赛亚到底是谁呢?” ──《启导本圣经注释》

         犹太人只接受了关于弥赛亚统治全地的预言(110:1-5;7:13,14),却忽略了他在之前要受苦难的预言(52:13-53:12),<10:35-45,弥赛亚预言的两大潮流>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35耶稣没有直接回答,只说了这个比喻,要他们相信祂。这个比喻是说──《启导本圣经注释》夕阳西沉中的一个赶路客,必须趁黑夜来临前完毕旅程,免得迷失。耶稣是那光,应趁祂还在世人当中,快快信从祂,因为距离祂上十字架只有“不多的时候”了。──《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二35~36众人的提问(34)包含着“你果然是弥赛亚?”之意(10:24)。对此耶稣省略了直接的回答,他把自己喻为光,然后邀请众人“信从这光”(1:4,5;8:12)。成为光明之子: 信从基督耶稣的人会成为神的子女(1:12)。同样的道理,信从作光的基督的人,会成为光明之子(27:1)。关于作为“光的儿子”或“光的子女”当做的事情请看弗5:8-14;帖前5:4-8。就离开他们隐藏了:可能去了伯大尼(11:11)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3741这段经文的意思,不是说神豫定好有一部分的人是不信的,乃是说即使有人不信,神仍能借着他的不信来成就他永恒的目的。这些犹太人不信主耶稣;这不是神的错,错要怪他们自己;不过他们即使不信,在神的计划里,他们还是有他们特殊的地位。“若是神赐福,不幸的事也能对人有益。” 神是伟大的,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甚至连罪在内,是在神大能之外的。──《每日研经丛书》

 

【约十二37~42谁之天然才能更多于主耶稣呢?然祂天才的结果亦不过如此!如果祂应当死,则我们呢!── 倪柝声

 

【约十二37~43在这里作者定犹太人不信的罪。这是成就以赛亚(6:10;53:1)的预言。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38这句话出自《以赛亚书》五十三1,根据的是《七十士译本》,在《罗马书》十16又再加引用。40节的经文则引自《以赛亚书》六10──《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二39~40他们所以不能信:犹太人不信是因为:①他们没有在神的永恒计划当中(15:16);②抗拒基督恩典的堕落本性所致(10:16)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4243约翰用一句很生动的话来形容他们:他们宁愿和人站在一边,也不愿意和神站在一边。无疑的,他们自认这样做是很聪明、很谨慎的;然而他们忽略的是:人的意见只不过是影响我们活在地上短暂的几十年生活,神的审判却是影响到永恒。真正的智慧和真实的谨慎,乃是得到神的赞许而不是得到人的恭维;在永恒的事上做对了,总比活在世上的时间内被认为对更好。──《每日研经丛书》

         公会官员中除尼哥底母或亚利马太约瑟以外,还有相当多的人对耶稣持有好感(7:50,51;9:16)。但他们因害怕被赶出会堂,而隐藏了自己的信仰。相比之下瞎子乞丐是一个持有坚定信仰的人。我们应该以相信基督和传扬福音而感到自豪(6:14;3:3)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44耶稣大声说: 面对十字架,耶稣怜悯那些顽梗不化的犹太人。他的这种心情化为恳切的呐喊。信我的……信那差我来的:5:19下作一下比较。耶稣就是神(2:6),信他就等于信神。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4450耶稣说,人借着他和 神相遇。信他的,就是信 神;看见他的,就是看见 神。 神借着耶稣和人相遇,人也和 神相遇。此种相遇产生两种结果,各有不同的审判。

    耶稣重新提到约翰福音再三强调的:他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 神差遣耶稣到人间来,不是为了生气,乃是为了爱;不过耶稣既然来了,就牵涉到审判。这话怎么说呢?一个人对耶稣的态度,显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就因此审判了自己。假使他觉得耶稣对他很有吸引力,即使在生活上不懂得照所当行的去做,但他已感觉到 神对他的心产生抗力,因此就很平安。自另一方面说,假使他觉得耶稣一点也不可爱,看见他,心里也毫不受感动或改变,那就是说他不为 神所动,因此就审判了自己。这是约翰福音经常强调的道理:由于爱,耶稣到世上来,但他来却牵涉到审判。正如我们前面说过,我们若以完全的、无私的爱,对待一个人,而他却不领情,那么我们的爱,对他来说就成为了审判。耶稣是 神的试金石,一个人对耶稣抱甚么样的态度,就怎样审判了自己。

    耶稣说他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那听见的人。这是人生的真理之一。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是不会被定罪的。假使他知道甚么是对,却反而去做那错的,那么罪就更重了。所以,我们所听到的每一件智慧的事,每一个能够认识真理的机会,后来都要成为审判我们的见证人。

十八世纪一位老牧师为信徒撰写教理问答,在最后一道问题问:一个人若忽视基督教的信息,会有甚么结果?答案是:会被定罪,凡读过这书的人,罪会更重。我们已经知道却不去做的事,后来要成为审判我们的见证人。──《每日研经丛书》

         在这儿更具体说明了“信从光”(35,36)。在这儿反复出现从序论(1:1-18)一直使用的“信者”、“光”、“黑暗”、“审判”、“拯救”、“永生”等词,从而再次集中强调了本书的主题。这部分是耶稣向众人进行的最后的讲道,所以比平常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仿佛耶稣基督面临死亡的人拼命呼吁、呐喊。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45耶稣基督是那看不见的神的形象(西1:15),因此见他的人等于见了圣父。今天的门徒不能见耶稣,但他们依然爱耶稣,相信耶稣,因耶稣而喜乐(彼前1:8)耶稣说“没有看见而信的人更有福了”(20:29)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46耶稣作为光来到世上,这句话意味着他来是为了除灭黑暗世界的主管者,除灭魔鬼的作为(6:12;约壹3:8)。所以可以将接受耶稣基督作生命之主的人称为“从黑暗中来到光里,从撒但的权势中回到神那里的人”(26:18)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47(3:18-21)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48我所讲的道……审判他:排斥“相信而得到拯救”人,必因那句话而受审判。如果法律具有审判那些不遵守者的职能(2:12;3:19,20),福音的道也一样。使徒约翰看到了耶稣讲出来的道,从他口中出来,如同两刃的利剑审判万国的异像(1:16;19:15)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49我没有凭着自己讲:耶稣所讲的道和教训不是出于人意。他的道完全是按照圣父之命宣讲的。圣父的命令就是赐给人类永生(50),耶稣必须为他们死去(彼前2:24)。如果耶稣顺从人意,那么他肯定会拒绝受死(27;26:39),并且他所教导的内容将会不同。但他绝对顺从了圣父的旨意(2:8),而且根据圣父之意讲道,而不是因着人意(17:8,14)。从这种意义上讲耶稣是先知(21:11;24:19) ──《圣经精读本》

 

【约十二50神的命令借着耶稣的话语传达到世人中,凡信祂说的话的就有永生。耶稣所说的话都是照着神的话说的。──《启导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