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拾穗与灵感集锦

 

【约十一1在耶稣受难的巨幅图画展开前,本章记下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耶稣叫死了的拉撒路复活。生命与复活的权柄都在祂手中(25节),祂能赐人生命,叫人复活;祂自己当然可以战胜死亡,从死里复活,成为荣耀的主。

伯大尼在橄榄山东侧,距耶路撒冷约三公里。──《启导本圣经注释》

         伯大尼:位于耶路撒冷东南侧约三公里的村子,不同于比利亚的伯大尼。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13告诉主就是祷告、祈求,这是很正常的举动。我们应该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我们所要的告诉神(腓四6)。生病了,需要医治,所以告诉主。──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约十一1~44本文中出现的拉撒路的复活是本书所记载的七个神迹<绪论,只记录在本书中的事件>当中的最后一个神迹,同时也是最大记号。这件事除了让相当部分的、曾经背叛过耶稣的犹太人重新回到了耶稣身边,而且它还显示了耶稣是生命的主宰,预示了基督的十字架之死和复活。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2马利亚就是十二18所记用香膏抹主的女人。她是马大的妹妹,拉撒路是她们的兄弟。──《启导本圣经注释》

         为了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先介绍了后边发生的事情(12:1-8)。──《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3「她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

    形容耶稣对拉撒路的爱之希腊文的动词是phileo,用以表达一个人充满了爱与热情。──《摩根解经丛书》

         从“你所爱的 ”一语可以看出耶稣与这一家人相交甚深。参十一5──《启导本圣经注释》

         所爱的人:耶稣极为关怀拉撒路和他的家人(5:35,36)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

    人只关心自己的病得医治,并不关心神的旨意及神的荣耀。不错,神是怜悯,慈爱的神;祂怜悯人,乐意医治人,拯救人脱离苦境。但神要借着蒙拯救的人,叫祂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弗一12)。仅仅使病得医治,并不是神的主要目的;病得蒙医治以后,人必须好好经历主,把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二16),叫世人看见信徒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他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6),这才是神拯救人的真正目的。在拉撒路之前,曾经有十个长大痲疯的人,蒙医治得洁净了。内中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祂。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么?那九个在那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么(路十七1518)?主一定会听见我们的祷告、祈求的。但除了求病得医治外,我们更该求神因此得荣耀(参照太六913)。──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有主此语,虽死不死。主是看到最终结局。所以,主引导我们经过非死之死(如拉撒路)时,我们当信主话:「不至死。」── 倪柝声

         拉撒路因病致死,但死亡不能捆绑他,因为生命在神手中。叫拉撒路复活,证明耶稣为神子。──《启导本圣经注释》

         这病不至于死:拉撒路的病不是以死而告终的病,而是终极地使神得到荣耀。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12~14拉撒路患病时,他两个妹妹打发人去求耶酥为医治他,主耶稣说他“这病不至于死”,可是拉撒路以后死了,主耶稣的话如何解释?】

    马太与马利亚为拉撒路的重病,心急如焚,唯恐他会死去,所以打发人去请耶稣医治,主耶稣所说“这病不至于死”,意指拉撒路的病不是“到死为止”。一般看来“死,,便完结了一切。

    但主耶稣预知拉撒路死后还会“还魂”,再从坟墓中出来。所以说,他的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即因他的从死还魂再活而得荣耀,使许多人因他相信耶稣(十二章911节)。请仔细研究下列的两种看法:

    人的看法:

    拉撒路病了,病重,埋葬,臭了,没有希望了。

    神的看法:

    拉撒路病了,病重,死了,埋葬,臭了,以后从死中活过来。

    拉撒路由病至死,人以为“到了死”,什么都结束了,但主耶稣说拉撒路的病“不是至于死”便完,乃是死后还会“复活”,这一步是人们所看不见与不能预知的。――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约十一5「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

两个姊妺用来说到耶稣对拉撒路的爱所用的那个字,就是Phielo,这个字是说到情感上的爱。这是她们所认为耶稣对她们兄弟的爱。但是当约翰写到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时,他用的动词agapao这个字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虽然这个字的意思也是爱,但是这种爱是理智,判断和思考的爱。在英文里面很难在这两个希腊字之间划定界限,我较认为古次比德(Dr. Goodspeed)的说法最靠近原文agapao的意思,他用献身(或挚爱)devotion来代表这字的意思。献身的爱比情感的爱含义更多,因此我就用献身这个字──耶稣把自己献身于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摩根解经丛书》

         似乎马大是长女,拉撒路是她的弟弟,马利亚为最小的。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6门徒也许在他们心中责怪祂,因为耶稣听见之后,没有立刻随报信的人赶去。却未想到人的时候常是方便的,但是祂的时候还没有到(约七6)。祂的时候就是父神要祂作的时候,是叫神因此得荣耀的时候。──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三者皆其所爱(3),然而,仍停留二日。主知道如何管理其魂。── 倪柝声

         仍住了两天:有人认为耶稣为了显明自己的能力故意等到拉撒路死亡,但这是由于他们无视基督的爱心的观点。从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大尼到比利亚的伯大尼大概要有一天的路程,所以报信人到耶稣所在地需要一天时间,耶稣在那儿仍呆两天,耶稣再去找拉撒路需要一天,这样共需要四天。但在十七节中说拉撒路在坟墓已经四天了,因此可以肯定耶稣在报信人到他那儿之前,已经知道了拉撒路的死亡。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7死亡的威胁也不能阻挡耶稣要拯救自己所爱的人。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8~10对于把自己的一切都交托于神而生活的人,神会给他们特别的保护和关怀。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9当日计时,白天从日出到日落分为十二个小时,夜晚则分为四更。耶稣指出,人必须趁着有光的时候行动,黑暗来,光一消失,看不见便会跌倒。耶稣不惧犹太地的危险,因为自己就是世上的光,祂会很安全。世上黑暗的力量不能胜过祂。

不过祂肉体的生命,就象白天十二小时一样,很快要过去,祂应该早向人显明祂是能给人生命的神。──《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一11“睡了”(koimasthai)在希腊文中常常用来指“死了”。耶稣去“叫醒”睡着了的拉撒路,黑夜过去、黎明重临,让他可以再见白日的光。──《启导本圣经注释》

         我们的朋友拉撒路:这种称呼可以证明撒拉路一家为耶稣和他的门徒尽了最大的服侍。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1114对于世人而言,是人生的结束。了还有医好的一线希望;但死了,就是了了,是绝望,是结束。但是对于神,生命的主而言,死祇不过是睡了。主曾经说过: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约五25)。──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约十一12~14耶稣在管会堂人睚鲁的女儿死的时候也用了“睡”这种表现形式(5:39)。对于信徒,死亡如同睡觉(帖前4:15)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1415耶稣是神,知道拉撒路已死,但要借着叫他复活来建立门徒的信心,有勇气迎接就要临到耶稣自己身上的死与复活。──《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一15欢喜,这是为你们:拉撒路之死并不是可喜之事,耶稣在这里高兴是因为有了可以加强门徒们信心的机会。往他那儿去吧:耶稣的这番话语,是考验门徒的信心和胆略。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16多马是个希腊名字,在亚兰语相当于低土马,有“孪生子”的意思,但用作名字时不含此义。此处记下多马的亚兰名,可能耶稣的门徒多用此名称呼他,实际上不是说他真为孪生子。

多马为人多疑,不信复活(二十2429),在他看来,回到犹太地,命运会和拉撒路一样,也是一死。他的话有同说:“要是拉撒路的死只是睡了,那末大家都去一起死吧。” ──《启导本圣经注释》

         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虽然也有人把这句话当作人的血气而嘲笑,但却也表现了门徒与耶稣共命运的决心。基督徒应该能为主死,也能为主活<21:19,现代圣徒和殉道>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17犹太人相信,人死了四天后,灵魂才离开人体,然后身体开始腐烂,难以辨认。拉撒路放进坟墓已经过了四天,决无复生的希望。今天我们知道,人死后几个小时,身体就开始变化,不能复原。──《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一18~19有好些犹大人来看……安慰他们:可以推测平时拉撒路一家在邻舍中所行的好作为。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19这里的“犹太人”指耶路撒冷的居民。拉撒路一家人住的地方,照传统是在耶路撒冷来伯大尼老路的陡坡尾,近今拜赞庭教堂,也就是为朝圣的人而造的一间礼拜堂。──《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一20马大因为是长女所以只好充当丧家主人的角色。马利亚坐在家里是因为丧家惯例的缘故。按照当时的习俗丧家要把所有的椅子倒放、并坐在地上哀哭。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20~27这里出现耶稣基督和马大之间意味深长的对话。特别是“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25)”和“我是……”的宣言作为本章主题十分重要。马大对这个宣言的回答,即她的信仰告白(27)突出了基督的神性。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21马大的话与其说是埋怨,不如说是对耶稣能力的赞美。她并没说“你若早来……”之类的话。这是因为报信的人一走,拉撒路就死了(6)。我兄弟:希腊语意指兄弟,在这里可解释为“弟弟”(5)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2123马大知道耶稣能医好病人,却未尽窥神给祂的权能的全貌;但她相信,只要耶稣肯向神求,神会听祂的祷告。她还不知道耶稣握有复活的大能。她听了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的话以后,所能想到的只是一般犹太人所相信的末日的复活。──《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一22马大似乎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这句话。但她在后来对耶稣的能力表示过否定(39)。所以本节中出现的信仰告白是超越人智慧的神的启示(16:17)或是圣灵的引导(14:25)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23必然复活:这句话适用于相信耶稣的一切圣徒。让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到永生是神的旨意,也是耶稣的事工(6:39,40)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24「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

    主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是指着拉撒路今生肉身的复活说的。但马大在自己宗教的知识、观念和自以为是的判断里,回答说:我也知道,到了末日,死人都要复活。──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约十一25「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我是”用的是永远的现在式。我无论在那里,那里就是复活;不止如此,虽然“我是复活”是很伟大的一句话,但还有更伟大的一句话,更伟大的是“我是生命”。──《摩根解经丛书》

         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十一25)。信祂的人,就是接受祂作生命的人,接受永生,接受圣灵的人。圣灵就是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而这个灵在信徒的里面,因此神就借着住在信徒里面的圣灵,使他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罗八11)。所以主说,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因为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耶稣告诉马大,人借着祂可以复活,得到永远的生命。要是现在就信祂,就能和祂建立永远的关系,也就有了永远的生命。不错,人的肉体要过去(“虽然死了”),但这与神相连的生命却永远不死(26节)。拉撒路恢复了原有的生命,若不在灵性上与神建立这永远的关系,仍未解决死的问题。

耶稣要马大相信的是这个教训。马大对耶稣的信心是她完全相信耶稣所说的话。“信”是接受耶稣一切的教训,相信祂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又是那么再来的主(27节)。──《启导本圣经注释》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世人都犯了罪(3:23),因此死就作了他们的王(5:12,14)。但只有一位,耶稣基督不能被死拘禁(2:24)。他虽然为我们的罪交付了(4:25),但没有朽坏(2:27),靠神的能力从死里复活了(3:15)。他废除了死亡,借着福音彰显生命和永生(提后1:10,11)。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即使肉体死去,灵魂也会得到永生,而且到最后,肉体也复活为属灵的身体(林前15:44)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26信基督的人没有死亡,只有永生(3:16)。圣徒们把凡人所说的“死亡”,称为“睡”(11,林前15:20)。因此,即使死亡捆绑了我们的身体(18:4),我们也可以大胆地呐喊“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林前15:55)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27主啊,是的……我信:彼得的信仰告白(16:16),这次是从马大的口中说出来了。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你是虔诚的基督徒,那么应该在任何地方都能说出这样的告白。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28夫子:把这话的希腊语直译过来就是“那夫子”。耶稣对马利亚来说是特别的教师,马利亚对耶稣而言也是特别的学生。我们与耶稣之间也该有如此亲密的关系。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29~30耶稣并没有进入丧家。他的关心在于借着使拉撒路复活,彰显神的荣耀(4)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31~33按照犹太人的风俗,进行丧事以后要在一个星期内常到坟墓去哭。马利亚为了迎接耶稣而急急忙忙出去,犹太人根据上述风俗跟在马利亚后面。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32俯伏在他脚前:在兄弟死去极其悲痛的情况下,马利亚所采取的行为明显地表现出她在耶稣面前的谦卑,这种行为是对耶稣的尊敬和爱的表现。现今的信徒们没有在神面前虔诚下跪的习惯。我们应当像马利亚那样,谦卑地倾听神的道,祷告,“敬虔度日的基督徒”。若你早在这里:与马大的告白(21)一样,马利亚也确信耶稣的能力,但从这两姐妹的告白中我们也能窥探到她们的不足之处。耶稣不是用一句话治好了离他甚远的重病患者吗(4:46-54;8:5-13;7:1-10)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33 耶稣分担人的痛苦与忧伤,祂目睹人间疾病、痛苦与死亡,也难免悲叹,甚至伤感不泪(35节)。祂也曾为耶路撒冷城面临被毁的命运哀哭(路十九41)。──《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一333533节的话,“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注意,马利亚在哭,犹太人也在哭,第35节说,“耶稣哭了。”两个地方的哭用的字不一样。用来形容耶稣哭的字和用来形容马利亚与犹太人哭的字眼不同。我们应当把用在马利亚和犹太人身上的字翻为哀泣(wailing),那是悲哀所发出的呻吟与饮泣。但对耶稣用的字不是这样。被翻作祂哭的那个字的意思应该是说泪水从祂脸上流下来。马利亚在祂脚前哀泣,她是来到祂的脚前。──《摩根解经丛书》

 

【约十一34他们回答说:“请主来看”:原文中这句话的主语是复数。这句话大概是马大和马利亚为了引导耶稣,到达拉撒路的坟墓而所说的话。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35主耶稣虽知其死友必复活,然而,祂竟哭了:与人表同情。祂是何等的柔细!── 倪柝声

         耶稣哭了:这短短的语句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基督的人性。新约中包括这节共有三处记载关于耶稣哭的记录。耶稣在他过的最后一个逾越节的约一个星期前,为耶路撒冷哀哭(19:41),在客西马尼大声哀哭流泪地祷告(5:7)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35】『耶稣哭了,』这乃是全本圣经中最短的一节。有人会问耶稣,既然能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为甚么祂还要哭呢?因为耶稣也是个人,人是有感情的。耶稣看见人死了,埋在坟墓里,就想到人是多么地可怜,一死甚么都完了,被埋葬在坟墓里面,是如何地虚空。拉撒路是耶稣所爱的人,如今死了,虽然主能叫他复活,但也究竟是死国了,死是一件可悲伤的事情。就如一个信徒死了,他的亲戚朋友们虽然都相信将来他要复活,可是却仍然会哭。―― 何晓东《新约圣经难题探讨》

 

【约十一36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耶稣所流下的泪是他爱拉撒路的凭据,真实的爱伴随着眼泪。使徒保罗就因为爱以弗所教会,所以他流泪做事工(20:19,31);又因他对哥林多教会充满了爱,所以流着眼泪写信给圣徒(林后2:4)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37一些吊唁的人看见耶稣流泪的场面,以为耶稣不再行神迹了,在失望之余说出了这种话。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38犹太人的坟墓有两种,一种墓穴在地上,上覆石板;一种墓穴凿在石中,洞口里用巨石挡住。耶稣与拉撒路的坟墓显然都属后者。拉撒路复活后可以走出来(44节)。──《启导本圣经注释》

         又心里悲叹:33节不同,37节中耶稣对他们没有信心的言词感到恼火。我们应铭记,怀疑耶稣的能力是何等的罪恶。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39「耶稣说:“你们把石头挪开!”那死人的姐姐马大对他说:“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

         看「第四日」的人,都要绝望忧愁,悲哭;我们感谢主,因为第五日拉撒路是活的。── 倪柝声

         把石头挪开: 耶稣不是为了哭泣而来到坟前,而是为了显明自己具有能够打破死亡权势的能力而来到这里,但是马大却激烈反驳。主啊……必是臭了:她的话也有道理。若打开石门,肉体散发腐朽的臭味,拉撒路的恐怖的样子就会显露出来。马大觉得这对耶稣是种失礼,对他人也没有益处。但“你们把石头挪开”这句话不是提议,而是命令。对于耶稣基督的命令,我们只要完全顺从(17:10)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0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不明确。或许是通过报信人传达下来的(4),或者是26节已包含了这句话。不管怎样,这句话适用于所有基督徒(2:7-11;4:50-53;9:7;8:5-13;17:12-19)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1我们未祷告,神已知道我们的所需(诗六十五24);我们未说出,神已经听了。耶稣祷告不是求神给祂能力行神迹。这是一个感恩的祈祷,是为周围的人而作的,让他们不只看见神迹,也可以亲眼见到耶稣与神的契合,让人可以完完全全信靠祂。──《启导本圣经注释》

         圣子完全顺从圣父的旨意(26:39;2:5;5:8),而且圣父也完全听从了圣子的心愿。这件事给我们的信仰生活带来双重启迪:①我们也要像耶稣那样过顺从神旨意的生活(6:12-13)。②神会听从那些按照他的旨意生活之人的祷告(约壹5:14)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2我也知道你常听我:耶稣的祷告总是符合圣父之意,因此他的祷告总是得到应允。我们也要过符合神旨意的祷告生活(路十一1-13,正确的祷告生活),不应该为人间的情欲而妄求(4:3)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3大声呼叫:利用魔法迷惑世人的魔术师们用阴险的咒语行假奇迹(8:19),但耶稣以强有力的声音显明自己“复活在我,生命在于我”的权能。拉撒路出来:原文记录为“拉撒路现在到这前面”。到了彰显人子的荣耀的时候。虽然看似撒但取得了胜利,但实际上神利用撒但成就了自己的旨意。通过本书我们可以领悟到圣父、圣子、圣灵之间有互相归荣耀的亲密交通(12:28;14:13;16:13,14;17:1,4,5)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4死人用一块长布包着。包的方法是:先将尸体平放在长布的一端,然后将另一端从头覆盖过全身直到脚上,再用布带把身体缠裹,手脚扎实;又用头巾把头脸包住到下颚处。

这样缠裹住了的死人,现在从坟墓里复活出来了。拉撒路是活人,已能行走,死不再捆绑他。──《启导本圣经注释》

         手脚裹着布:以这个样子出来,我们确信他被一种超凡的能力所移动。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5~46那些看到拉撒路复活的神迹的人群出现了两种反应,一是确实相信(45)耶稣来自于神(42)。但另一些人变得更为顽固,把这个神迹告诉了法利赛人(46)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7“祭司长”包括大祭司和其他祭司家族的成员。这些人加上文士和耶路撒冷的其他长老,组成公会,处理犹太人的宗教和世俗事务。──《启导本圣经注释》

         公会:<14:55,西拿基立公会>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7~53拉撒路的复活事件把公会卷入极度的紧张。最终他们决定处死耶稣(53)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8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任由耶稣这样讲道、行神迹,百姓都会信奉祂为弥赛亚,岂不造成政治风暴?罗马人若来镇压,恐怕要灭我们的民族了。比较十八36

“地土”可指耶路撒冷城,更可指圣殿。“百姓”指犹太民族。圣殿若毁,犹太人的宗教中心没有了,民族失去了认同的中心,可以永杜叛乱。──《启导本圣经注释》

         公会当局,担心耶稣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患。如果犹太人看到耶稣所行的神迹,把他作为政治弥赛亚而接受,从而对抗罗马的话,那么巴勒斯坦全地必被罗马军队毁坏成废墟。我们的土地:可译为“我们的地位”。但是希腊语的意思是“场所”。因这句话常与“民族”连接在一起,所以翻译为“土地”也无妨。“我们”这个代名词具有限定的意义,即大祭司和法利赛人的“土地”指耶路撒冷城或圣殿。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9~50大祭司该亚法嘲笑其他公会会员,什么都不懂(49)。但他自己也根本察觉不到自己所说的话竟然成为具有拯救史意义的预言。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这句话在救赎史上体现了“代表的原理”。A.D.177年殉教的教父爱任纽(Irenaeus)把这个理解为“总括更新”(recapitulation)。其含意在“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这节经文中明确地表达出来了。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4952该亚法认为牺牲耶稣一人,可免罗马人毁灭整个犹太民族。他没料到这句话正吻合神所定的救赎计划,不知不觉把神的计划宣告了。但耶稣之死不是挽救犹太民族被灭于罗马,因为在主后70年,耶城终于被毁;而是让神的子民,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都能得赎、与神和好。耶稣这位伟大的牧人死后,羊群会四散;但四散是将羊群聚集归一的方法,门徒因此可向各方各国传扬福音,叫“另外的羊”归于一个牧人(十16)。──《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一5053主耶稣叫一个死了,埋葬在坟墓里已经四天的拉撒路,从死里复活,是何等大的神迹!但是那些宗教家,被魔鬼弄瞎了心眼的人,不但没有醒悟过来相信祂,反而更加积极的商议要杀害祂。他们所看见的只是他们既成的利益、地位和安全。

   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约十一50)。我信,该亚法的预言虽然含有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约十一5152)之意,也含有一个属灵的意义,就是借着耶稣这一粒生命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得着千千万万的重生信徒,为着教会的建造。但是他本人和那些文士、法利赛人所领会的,绝对不是属灵的正面。他们所领会的乃是属地的、政治的、现实的、消极的一面。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地位和安全,他们昧着良心,不顾真理,想要杀害生命的主。

   撒但以为煽动宗教家,牠的诡计得成了,那知反而为了成功神的旨意而效力。──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约十一51~52作者证明该亚法无意中说出来的这句话是被圣灵感动说出来的,而且他进一步详述耶稣之死不仅是为了犹太民族,也是为了拯救列族列邦。神失散的子民: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10:16),指外邦人。相信基督的代赎之功劳,得到拯救,这里不存在人种的差别(10:11-13)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54以法莲城在何处,有三种说法:一指耶城附近的伯利恒,一指以法莲地,一指撒玛利亚省边境距伯特利东北七、八公里的那个以法莲(参撒下十三23)。最后一说比较可靠。耶稣在这里暂避,直等到逾越节才让耶路撒冷,从容就义。──《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一54~57耶稣和门徒发现公会的阴谋之后,他们一起隐居在位于耶路撒冷东北方32公里的以法莲。耶稣大约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对他们进行特殊训练。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55洁净自己:关于洁净的规矩请参考(19:10-15;9:9-14;代下30:17-18)。逾越节前:大概是3月份。 ──《圣经精读本》

 

【约十一56他不来过节吗:这个问题中包含着“莫非他要冒着生命危险,在逾越节来到耶路撒冷不成?”的意思。耶稣以自己的性命作多人的赎价的立志(20:28)来到耶路撒冷(12:1,12-19) ──《圣经精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