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马可福音第十四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仆人救主被弃】

    一、杀害祂的诡计(1~2)

    二、为安葬而豫先膏祂(3~9)

    三、犹大卖主(10~11)

    四、逾越节的筵席──被弃的表记(12~25)

    五、豫言门徒将要四散并否认祂(27~31)

    六、在客西马尼园的煎熬(32~42)

    七、被捉拿(43~52)

    八、被公会审问(53~65)

    九、被彼得三次否认(66~72)

 

贰、灵训要义

 

【人们对于同一位即将钉十字架的基督不同的反应】

    一、祭司长和文士──要以诡计捉拿并杀害耶稣(1~2)

    二、马利亚──抓住机会在主身上作一件美事(3~9)

    三、犹大──寻思如何把耶稣交给祭司长(10~11)

    四、一个不知名的家主人──为主豫备了逾越节的筵席(12~16)

 

【仆人救主的受难】

    一、主耶稣显为逾越节的羊羔──人豫谋要杀祂(1~2)

    二、人对逾越节羊羔的估价:

          1.配得着值三十两银子香膏的浇奠(3~9)

          2.为三十块钱而出卖主(10~11;参太廿六14~16)

    三、仆人救主受难的表记:

          1.逾越节的筵席(12~21)

          2.主的桌子(22~26)

    四、主耶稣独自承当苦难:

          1.羊因牧人遭击打而分散(27~31)

          2.在客西马尼园里受煎熬(32~42)

    五、逾越节的羊羔被祭司察验:

          1.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43~51)

          2.被察验显为无残疾的羊羔(52~65)

    六、苦难的极度──被亲近的门徒否认(66~72)

 

【一件美事】

    一、趁着耶稣坐席的时候(3)──抓住机会爱主

    二、将至贵的香膏浇在主的头上(3)──认识主的宝贵

    三、招致别人的批评指责(4~5)──不顾别人的看法如何

    四、是作在主的身上(6)──只讨主的喜悦

    五、蒙主称赞是一件美事(6)──认识主的旨意

    六、宝爱主自己过于记念穷人(7)──爱主过于一切

    七、为主的安葬而作(8)──认识十字架的意义,联于主的死

    八、每逢传福音也要述说她所行的(9)──这样的美事乃是传福音所要达致的目标

 

【马利亚膏主】

    一、是在长大痲疯的西门家里作的(3)

    二、是一种对主爱心和信心的举动(3)

    三、是一种近乎『枉费』且超乎常理的奉献(4~5)

    四、是一件抓住机会的美事(6~7)

    五、是为着安葬主而作的(8)

    六、是值得举世永远记念的事(9)

 

【马利亚和犹大的对比(3~11)

    一、一个为主花了三十两银子,一个卖主得了三十块银钱

    二、一个被人误会、生气,一个讨人欢喜

    三、一个作了一件美事,一个作了一件恶事

    四、一个到处被人传诵、记念,一个到处被人引为鉴戒

 

【主的桌子(即所谓『圣餐』)

    一、狭义的豫表:

          1.饼──主的身体为我们裂开(22)

          2.杯──主的血为我们流出(23~24)

    二、广义的豫表(参林前十16~17)

          1.饼──众信徒借着『吃』它而成为基督的身体

          2.杯──众信徒借着『喝』它而有分于基督的福分

 

【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32~42)

    一、主耶稣独自忧伤──门徒根本不能领会十字架的苦难(这杯)

    二、主耶稣独自祷告──门徒都因软弱,不能同祂儆醒祷告

    三、主耶稣寻问这杯与父神旨意的关系──只求父旨意的成全

    四、主耶稣三次祷告──直到清楚明白父神的旨意

    五、主耶稣坦然面对即将来临的事──因为清楚明白父神的旨意

 

【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彼得的失败】

   一、彼得自以为刚强──心灵固然愿意:

          1.彼得说,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29)

          2.彼得极力的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31)

          3.彼得拔出刀来,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47节;参约十八10)

   二、彼得终于认识自己──肉体却软弱了:

          1.睡着了,不能儆醒片时(37)

          2.眼睛甚是困倦(40)

          3.先是离开主逃走了(50)

          4.后来远远的跟着主(54)

          5.三次否认主(66~72)

   三、补救的途径:

          1.主的榜样──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36)

          2.主的教训──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38)

 

【主耶稣和彼得的对比】

    一、大祭司问祂:『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耶稣说:『我是』(61~62)

    二、人对彼得说:『你素来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却不承认(66~71)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马可福音注解》

 

叁、其他纲目

 

【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读经:可十四27~52

   一、人有心灵和肉体之分

         1.『心灵』:在原文只有『灵』没有『心』

         2.『肉体』:狭义只『身体』,广义指『外面的人』(林后四16)

   二、一幅『心灵愿意,肉体软弱』的图画

         1.彼得『极力的说…』,众门徒都是这样说(31)

         2.结果门徒(包括彼得)都离开祂逃走了(50)

   三、肉体都是软弱的

         1.凡是『人』都会软弱,没有一个例外(林后十一29)

         2.连主耶稣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来五27)

   四、肉体软弱的情形

         1.惊恐起来,极其难过(33)

         2.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34)

         3.说着了,因为眼睛甚是困倦(40)

   五、人的血气之永不足恃

         1.彼得拔刀,只能削掉人的耳朵(47)

         2.少年人(血气旺盛),想要跟随,结果赤身逃走了(51~52)

   六、如何在软弱中仍归神所用?

         1.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36)

         2.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37)

── 黄迦勒

 

【膏主与卖主】

经文:可14:1-11

引言:用贵重的膏油膏主耶稣是一件属灵的美事,而为了金钱卖主卖朋友却是一件极大的恶事,且是伤天害理的事。这两件事却偏偏发生在耶稣的身上。

   一、膏主是一件美事 1-9

         1.因是在主的受死前做的 1-2 耶稣被称为“逾越节的羔羊”(林前5:7)。

         2.因是在主的坐席时做的 3  表示趁着(抓住)机会服侍主(太26:6-16

         3.因是在主的头上浇做的 3-5 

               (1)女人所做的:贵、真、破、浇。注意这几个字的意义。

               (2)门徒所做的:不喜悦、说“爱心”话、生气。

         4.因是在主的安葬先做的 6-8

               (1)她所做的是一件美事 6-7  先事主后事人的属灵原则(太6:33-34)。

               (2)她是为主安葬的事而做  8 

         5.因是在主的恩典中做的  9 

主所赐给的恩典,要赶快趁着有生之日用在主的身上,会得到永远的纪念(林前15:10,58)。

   二、卖主是一件恶事 10-11,(太26:14-16;路22:3-6

         1.他的身份——门徒  10

圣经将马利亚和犹大所作的事放在一起叙述(311节),表明他们两个人是一个很大的对比:

一个是真爱祂,爱主更深;一个是出卖祂,不生才好。

一个是小女人,恩及万代;一个是大男人,祸及天地。

一个是普通人,受人敬重;一个是主门徒,被人藐视。

一个是因奉献,打破玉瓶;一个是贪金钱,上树吊死。

一个是被纪念,名扬千古;一个是被弃绝,名臭万年。

         2.他的为人——勾结 10

他自己一个人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3.他的品格——贪财 11

犹大是为三十块钱而出卖了主;但实际上,他是为三十块钱出卖了他自己的灵魂(太27:3-5;徒1:18)。犹大是以基督当作买卖;凡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6:5),以基督的恩典来换取自己利益的,便是落入犹大的原则了。

         4.他的思想——诡诈 11

他想寻找一个群众不在场的机会,通知他们来捉拿耶稣,以免生乱。

── 毛南春阳

 

【向罪人发出呼吁】

经文:可14:12-31

引言:这是在最后晚餐中所发生的事,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并提醒门徒中间有人要卖祂。

   一、吩咐门徒预备筵席  12-16

         1.逾越节的意义——宰羊羔 12

除酵节预表基督是那诚实真正的无酵饼,使信祂的人成为新团,能过圣洁的生活(林前5:7-8)。

逾越节的筵席预表基督是我们生命的享受,使我们有力量走属天的道路(出12:8-11)。

         2.逾越节的预备——要圣洁 13-15

一方面,我们必须洁净自己(“除酵节的第一天”),才能来到主面前(来12:14),享受祂作我们生命的供应。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享受主作我们生命的供应(“逾越节的筵席”),才能在神面前过圣洁的生活(“除酵节”共有七天之久)。

         3.逾越节的供应——主耶稣 16

               (1)“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主的话信实可靠,祂总没有是而又非的(林后1:19-20)。

               (2)我们只要听从主的“吩咐”,就能享受祂作“逾越节的筵席”──属灵生命的供应。

   二、警告门徒有人卖主  17-21

         1.是与主一同坐席的人要卖主  17-19

主和门徒“坐席”,象征主和门徒相交,并将祂自己给门徒分享(林前10:16-22)。“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吃的人要卖我了,”主说这话的用意,是盼望犹大能够悬崖勒马,不愿见他灭亡。其实,没有犹大的帮助,公会的人并非不可能捉拿耶稣,只是想找个群众不在场的“机会”而已。

         2.是与主一同蘸手的人要卖主  20-21

               (1)主明知犹大将要出卖祂,却仍与他同“蘸手在盘子里”,显出祂是何等的慈爱和包容。

               (2)今天在教会中,与我们最亲近、最有交通的人,将来亦可能变成是最反对我们的。

   三、提醒门徒吃饼喝杯  22-26

         1.吃饼——主的身体为我们擘开  22,(林前10:16-17

借着吃饼,使我们成为基督的身体(约3:2)。我们既都是分受这一个饼,同领基督的身体(林前10:16-17),因此,也都彼此相关相连,总要彼此相顾(林前12:12-27)。

         2.喝杯——主的宝血为我们流出  23-24

借着喝杯,我们有分于基督的福分。信徒分享这救恩的杯,表明同领基督的血(林前10:16),亦即有分于基督之血的交通。

               (1)“咒诅祂受,祝福我享”。祂为我们承担罪的刑罚,使我们得享那上好的福分。

               (2)“又拿起杯来,祝谢了,”主是以感谢的态度来接受十字架,不像我们一有难处就发怨言。

         3.唱诗——主的日子为我们而来  25-26

               (1)主虽不再在肉身里与我们同喝,但仍要在永世里与我们同享那无限丰满的祝福,所以我们今日擘饼、喝杯,只不过是“喝新的那日子”的豫尝;我们所享受的福分(杯),乃是永世不辍的。

               (2)我们擘饼、喝杯的指望,乃是要在父神的国里与主一同喝新;信徒今日时常交通于基督十字架的死,乃是进入国度享受永世福分的途径──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14:22)。

               (3)更新:喝新的那日子(诗100:1-5;赛61:1-3;弗5:19-21)。内心更新(林后4:16)。

   四、预言门徒都要跌倒  27-31

         1.门徒要如羊分散了 27-28,(亚13:7

基督若被击打,教会必定分裂;我们若要教会有真实的合一,便须高举基督,让祂得着所有的地位。主是信徒合一的因素,教会中若高举人,叫主的地位受亏损,就必引起分裂。

         2.彼得要三次不认主 29-31

               (1)不认识自己的人,常会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刚强、更爱主,结果跌倒得最厉害的,往往是那些自以为刚强的人。

               (2)我们各人总要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

               (3)凡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 毛南春阳

 

【一次不可思议的祷告会】

经文:可14:32-42

引言: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可算是一次不可思议、不同寻常的祷告会。这次的祷告会有人撕裂肺腑心肠、汗血同流,有人沉睡无法儆醒、软弱到了极点。

   一、祷告的地点:客西马尼园 32

“客西马尼”榨油之处,榨橄榄油。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的祷告,预表祂在那里独自被压榨、受煎熬,流出油(预表圣灵)来,作我们的保惠师(约7:3916:7)。

   二、祷告的同伴:耶稣与门徒 33-34

         1.主耶稣带着门徒一同去祷告 33

“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主耶稣是神也是人,祂在人性里,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雅5:17),所以祂也会哭,也会忧伤难过(约11:3335)。不过,主在此所忧伤难过的,并不是怕死,而是怕因担罪而被父神离弃(可15:34)。

         2.主耶稣提醒门徒一同要儆醒 34

“你们在这里,等候儆醒,”这话说出连主耶稣也需要别人的扶持,更何况我们信徒之间,当然须要彼此相顾(林前12:25;来10:24)。

   三、祷告的内容:寻求父旨意 35-36

         1.“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

“那时候”指钉十字架的时候。

         2.“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祢的意思。”

“求你将这杯撤去,”“杯”含有受难与死之意(可10:38)。“这杯”乃是神忿怒的杯(启14:10),它原是我们该得的分,但神差遣主耶稣来到地上,就是要祂代替我们喝这杯,也就是要祂在十字架上担罪受死,故这杯也指十字架的死。

主是在那里藉祷告摸父神的心意,以确定除了“十字架的死”之外,是否还有其它的办法,能够成就神的旨意。

完全顺从父的旨意,这是主耶稣得胜的秘诀。

   四、祷告的气氛:软弱双困倦 37-42

         1.门徒心灵软弱 37-40 

               (1)祷告中没有儆醒,就会软弱,无法得胜。

               (2)祷告一定要够,要透,要通,直到得着神的答复为止。

               (3)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是:1)祷告的内室(太6:6)。2)灵界的战场(弗6:12)。3)苦难的深处(罗7:23-24;路5:4)。4)考验的环境(彼前4:12-14)。

         2.耶稣心灵刚强 41-42

耶稣三次祷告,直到明白父的旨意,祂坦然面对即将来临的事是什么。

               (1)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

               (2)起来!我们走吧。

── 毛南春阳

 

【有谁体贴主的心?】

经文:可14:43-52

引言:在这里让我想到有一首诗歌的副歌歌词是:谁体贴主的心?谁体贴主的心?谁合乎主使用?谁是使主心欢欣?到这个时候,主最需要有一个人的来体贴祂,却找不到一个……

   一、犹大以亲嘴卖主 43-46

犹大看似体贴主,其实他心里却是出卖主。

         1.领军兵 43  

正当教会听见主的声音,得到了复兴,愿意与主同工的时候,仇敌就来了,要拦阻教会,不让我们往前。

         2.作暗号 44

“亲嘴”本来是亲密和尊敬的表示,这时候竟被作为出卖主的“暗号”;许多亲密的表示,甜美的话语,都是非常可怕的,甚至会把我们“出卖”了。

         3.亲亲嘴 45-46

由此更凸显犹大的虚伪做作。

   二、有人以拔刀护主  47-49

此人看似体贴主,其实他却凭着血气做事,不蒙悦纳。

         1.有人保护主 47

               (1)不认识十字架意义的人,常会伸出肉体的“手”,拔出血气的“刀”,来试图保护主和属主的事物,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有害。

               (2)血气的兵器,顶多只能削掉人的“耳朵”,反而叫人听不见神的话。

         2.有人捉拿主 48-49

               (1)显出他们是一帮强盗,而不是领袖。

               (2)显出耶稣被捉拿是要应验经上的话(赛53:7-12)。

   三、门徒以逃走离主  50-52

门徒看似体贴主,其实遇到苦难时,却远离逃走了。

               (1)当试验临到时,门徒都失败了;但信徒一切属灵的美德,都要经过试验,才会显得宝贵(彼前1:7;林前3:13)。

               (2)我们若想靠自己所行的义(麻布),来跟从钉十字架的基督,必然经不起考验;一遭受压力,这块“麻布”就披不住了,不但露出自己羞耻的原形,还会从十字架的道路中“逃走”。

── 毛南春阳

 

【大祭司审问耶稣】

经文:可14:53-65

引言:耶稣被军兵们带到大祭司那里,被污告、被吐唾沫、被拳头打脸……。开始走上十架苦路。

   一、作假见证控告耶稣  53-59

         1.祭司开会办耶稣 53

主耶稣原是无罪的,却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

         2.彼得远远跟耶稣 54

               (1)凡凭自己天然的力量跟随主的人,都是“远远的跟着”,最终必要被环境所逼,显出真相。

               (2)今天也有很多信徒,表面看好像是在跟随主,但实际却是“远远的跟着耶稣”,保持距离,观看情势,随时准备弃主而逃。

         3.众人假证告耶稣 55-59

               (1)祭司长找假证——各不相合  55-56

宗教徒用尽一切的虚谎(“作假见证”),仍不能定主的罪;主这羔羊实在是无瑕疵、无玷污(彼前1:19;来9:14)。

               (2)有些人作假证——也不相合  57-59

   二、抓住把柄定罪耶稣 60-64

         1.大祭司审问耶稣 60-62

               (1)冷静的主,在人前默然不语,在神前有确据得安稳。

               (2)刚强的主,宣称自己是弥赛亚,并且要驾云降临。

         2.大祭司定罪耶稣 63-64

               (1)大祭司就撕开衣服。

“大祭司就撕开衣服,”‘撕开衣服’原系犹太人在哀恸或悲愤时的一种表示,惟大祭司连死了家人也不可撕开衣服(利10:621:10),仅在听到僭妄的话时可算例外。

               (2)他们都定祂该死的罪。

大祭司等人定主耶稣的罪,不是因为祂“是”神的儿子,而是因为祂“见证”祂是神的儿子。他们根本就不想去证明祂究竟是不是神的儿子,只不过要找一个定罪的借口而已。

最先定主死罪的,不是外邦政权,却是犹太教人士──神的子民;信徒若没有神的启示,即使是最热心事奉主的人,也可能作出最为害主的事!

   三、吐唾沫又拳打耶稣  65

         1.吐唾放祂——该被弃绝的人。

         2.用布蒙祂——看不起人的人。

         3.拳头打祂——头脑不清的人。

         4.手掌搧祂——是不赏脸的人

这些宗教徒的言行,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卑鄙、下贱、无理、邪恶的本性,同时也给我们看见,主耶稣为了拯救我们,竟然甘受如此的羞辱,我们的心岂不应当受感,出到营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来13:13)。

── 毛南春阳

 

【论失败,学功课】

经文:可14:66-72

引言:这是彼得一生当中最失败之一。原来可以发咒、誓死跟耶稣到底(太26:35;可14:31),现在却在一个小女孩面前都不敢承认自己是耶稣的门徒。

   一、失败的原因  66 

至少有四个原因:(林后6:17-18)。

         1.他误解神的话语。

         2.他处慌乱的心情。

         3.他陷于大的恐惧。

         4.他有软弱的信心。

   二、失败的装假  67-68

         1.假装安然的样子——烤火。

“彼得烤火,”象征彼得因受不了环境和心境两面的黑暗和寒冷,就来寻求属世和属人的温暖;但结果人间的火并未温暖他的心灵,火光也未曾照亮他的良知。

         2.假装胡涂的样子——不明白。

参(彼前3:15)。神借着鸡叫来提醒彼得。圣经记载神藉由动物来说话提醒人的还有驴提醒巴兰(民22:21-34)。

   三、失败的恐惧  69-70,参(太10:13;提后1:8;申31:6

         1.主是真的事,却毫不争辩;彼得是假的事,却再三申辩。真的事,不辩也必清楚;假的事,越辩越显出加利利的“口音”来。

         2.一个人多年累积的习惯和言行,会很自然地把他里面真实的光景显明出来,难以装假。

         3.神安排我们的环境,叫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受试验,且越过越厉害,直到我们完全认识自己的软弱,而不再信靠自己为止。

   四、失败的发咒  71

         1.“发咒起誓”原文是两个字,表明他坚决地起誓为自己申辩,若所言不真,甘愿领受咒诅的后果。

         2.我们是否能像主那样肯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而刚强为基督作见证呢?

   五、失败的出路  72

主藉鸡叫,提醒彼得对主的亏欠;我们也当注意,主是否已经借着我们的遭遇和四围的环境,向我们说话,提醒我们对祂的不忠和亏欠。

1)他越哭越厉害。2)他越哭越心碎。3)他越哭越心痛。(约壹1:9;徒8:22;箴28:13;耶3:13

主的话乃是祂洁净和更新我们的工具;我们只要有祂的话,而让它作工,虽然我们可能会失败,但我们不致长久活在黑暗中而不自知。

── 毛南春阳

 

【被破碎而叫人蒙福】

经文:可14:22-25

引言:
  我们如何能使别人从我们身上得福呢?我们要看那一直使人得福的主。我们的主一直叫人得福,有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擘开。擘开原文就是破碎。

   一.破碎前的形状
      1.饼是经过人手制造的。有人下工夫制造,烤火,或蒸煮而形成的。我们人也是这样受过陶造。
      2. 饼有原来的样子。完美的格式,完满的理想;但这一切不过是为饼自身的美丽。
      3. 饼有它的香味可夸口的地方,也可能有美丽的外观,可供人欣赏。但饼的目的不是作花让供人欣赏,我们作主的门徒,也不是作花供人欣赏,乃是作饼供人吃饱得生命。所以必须要破碎。

   二.如何破碎
      1.要放在主人的手中及使用的人手中。先在主的手中,后在人的手中。这就是将我们一切的主权交给主,后让主将我们放在祂要我们去的地方,放在那些人的手中。
      2.要经过主的手擘开。这就是破碎,十架的对付。这个破碎就是将我们自以为美好的,或原来的一切体态(原状)完全破碎。
      3.破碎是痛苦,丑陋,难堪,受打击。一切可夸的,可依靠的都完了,带到绝望之地(15:29-34)

   三.破碎如何能叫人得福
      1.破碎后才能适合人用。饼破碎后人才能吃,整个的饼人不能吞,就是能吞也叫那人痛苦,消化艰难。
      2.破碎后才能发出功能,好像原子能原理。自己被消灭时,神的大能就彰显出来了(林后4:7)
      3.破碎后,就不是再成就自己的意思,乃是成全父神的美旨。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就是这样。我们的生命就是要达到这个地步,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蒙主使用的人,得福的人。

结论:
  擘开递给他们!

── 黄彼得

 

【被递交而叫人蒙福】

经文:可14:22-25

引言:
  一个真要叫别人从自己身上得福的人,必须成为一个递给他们的人。就是说,将自己破碎后交在人的手里。

   一.交在谁的手里
      1.主被交给:犯罪的,出卖祂的,不忠心的,愚昧的,不洁净的。主是将自己的生命破碎后,交在这样的人手中。这真是如羊进入狼群。
      2.这些手也是粗暴的,有刀棒的,凶杀的,是罪人的手(14:41)
      3.但这些手,也是需要生命供应的手,需要圣洁宝血洁净他们罪恶的手。只有破碎的生命才能给他们生命;只有圣洁的宝血,才能洁净他们手中的罪。主将自己递给他们,是要给他们生命并洁净他们的罪。
      4.这些手等候救赎的手救他们,叫他们能不再犯罪,去作有益的事,作圣工。今日有许多这样的手,伸在我们面前,我们将甚么递给他们?

   二.递给他们以后
  不是留在他们手中当宝贝来欣赏,乃是叫他们拿着吃。这表明:
      1.是甘愿在他们手里受苦(10:18),被他们吃掉。
      2.我们要成为人的帮助,必须让他们吞吃我们。
      3.要让人来破碎我们,让自己受一切的对付而使他人得益处。
      4.要让我们的生命,被人消化和吸收,成为他身上的帮助。

   三.被吃以后
      1.主的身体被许多人吃了,所以许多人的身体有主的成分或生命。
      2.我们有形的身体不存在,但我们生命的能力却在许多人的心中生命里发挥。主那不犯罪背十架的身体被人吃了,祂那不犯罪和背十架的能力,却在人的生命中发挥能力。
      3.祂自己被人吃,也叫吃祂的人被别人吃,这样一直作传递生命的工作,传递主圣洁的生命。

结论:
  我自己领受了主的生命没有?是否肯传递生命?求主帮助我们叫别人真的能从我们身上得益。

── 黄彼得

 

【喝主杯而叫人蒙福】

经文:可14:22-25

引言:
  当我们思想主的杯的时候,最要紧的不在乎杯,乃在乎杯里的东西。主的杯里是血,是葡萄汁。

   一.主的杯是怎样的?
      1.是生命的牺牲,爱的牺牲,将生命献给人。主是为了爱主,遵行父旨;我们也不是为了任何价值,乃是为了主的爱,而将生命和爱给别人。
      2.是有力量的。人犯罪失败,是因没有得胜的力量。主将血给他们,是补他们的力量,能胜过罪恶。主治血漏病的女人,是给她力量(参路8:46)。在我们爱的生命中,是有力量的,我们给人的是力量。
      3.是永恒的。主的爱是永恒的,祂所给的是永远的。祂给永生,永爱,永远的饶恕和赦免。
      4.是和平的(西1:20)。除去一切的仇恨,遮盖一切的亏欠。我们要借着自己的牺牲,使仇恨除去,使误会消尽,使大家归于和好。
      5.是事奉的(9:14)。主的血叫人能亲近神,站在神面前,蒙神悦纳。我们今日的牺牲,能否叫人在神前站立得住,亲近神?

   二.这个能给多人带来福分的杯本身是苦的
      1.是极痛苦的。
         (1) 是肉身的痛苦。被鞭打,捆绑,钉十架的苦。
         (2) 是魂的痛苦。在敌人方面:受凌辱,非难,讥笑,毁谤,审问。在朋友方面:被出卖,否认,离弃,孤单。在家人方面:不能再尽儿子的本分,家人为祂忧伤。
         (3) 是灵的痛苦。要尝死的味道,即父神的离弃。罪的权势,撒但似乎要得胜(2:14,9)。罪在身上的痛苦(32:3-4)
      2.是不能避免的(18:11)我父所给我的杯岂可不喝呢?明知灵魂体三方面受苦,还是要受。
      3.是有目的的(12:27)。如不喝此杯,主到世上来就完全失去意义,也达不到目的。主就是单为喝这杯而到世上来,先知蒙召也是为此(3:4-9; 2:3-7)
  这杯虽苦,但主仍乐意喝了,为了要成就那叫多人蒙福的救恩。我们今日也要喝这杯,要效法主遵行父的命令(20:22-23; 彼前2:18-25)

   三.我们今日如何喝这杯呢?
      1.乐意。为爱主爱人而喝。
      2.体会主的爱。没有喝这杯,就不能清楚知道主如何爱我们,正如未作父母就不明白父母的心。
      3.要造就教会与信徒。以生命的见证造就别人的灵命,就是喝这杯的意思。

结论:
  今日主需要这样的门徒。你是否愿意听从主的命令喝这杯呢?

── 黄彼得

 

【香飘普世的奉献(可十四3~9)】

一、  难得的机会 3v

1、           最后一个逾越节1v

2、           最后一次见耶稣

二、  难得的举动 3v

1、           给主至贵的

2、           完全打破的

3、           膏浇彻底的

4、           香气满屋的

三、  难为的妄论 4v

1、           有人不喜悦

2、           有人乱猜测

3、           有人在生气

四、  难得的称赞6-9v

1、       一件美事

2、       尽所能的

3、       述说纪念

——王永悦

 

【一件美事(可十四3~9)】

一、  最美的举动

1、           拿出贵的——祂配

2、           拿出真的——祂配

3、           拿出香的——祂配

二、  最好的预备

1、           为所爱的预备——认定主

2、           为安葬之预备——纪念主

三、  最佳的时机

1、           主快离世时

2、           最后见面时

四、  最重的批评

1、           常有穷人——和人关系近

2、           不常有主——和主关系远

五、  最久的纪念

1、           普天之下——最广的

2、           任何地方——最大的

3、           传这福音——最美的

4、           述说所行——最真的

5、           以为纪念——最久的

——王永悦

 

【与主相遇客西马尼(可十四32~42)】

那一次的祷告感动天地,那一次的祷告汗如血滴,那一次的顺服完成父的旨意,那一次与主相遇客西马尼··· ··· 

一、  一个压榨的地方 (生命的考验)32v

客西马尼= ""榨油坊"", 即榨橄榄成油的地方,橄榄山脚下的一个花园或果园, 是耶稣常喜欢去的一个地方.在汲沦溪附近 ( 26:36; 14:32; 22:39; 18:1)

  1、苦难的压榨

  2、心灵的压榨

  3、身体的压榨 6次审问5次挨打)赛53

一、一个争战的地方 (仇敌的猖狂)33-34v

  1、叫人惊恐——大黑暗

  2、及其难过——大痛苦

  3、心甚忧伤——大煎熬

  4、几乎要死——大试炼

二、一个警醒的地方

  1、等候——陪伴耶稣

  2、警醒——安慰耶稣

三、一个祷告的地方(迫切的寻求)

 1、俯伏的祷告

 2、顺服的祷告

 3、多次的祷告

 4、代价的祷告

 5、汗如血祷告

四、一个困倦的地方(人的软弱)

  1、门徒睡着了——一次又一次

  2、眼睛困倦了——一觉又一觉

五、一个受教的地方(主的劝勉)

  1、主耶稣作榜样学顺服——得胜

  1)不照我的意思

  2)只照主的意思

  2、主门徒受教导学警醒——困倦

   祷告要警醒——认识争战的重要

   免得入迷惑——认清撒旦的伎俩

   心固然愿意——认识自己的光景

  肉体软弱了——认识自己的有限

结语:客西马尼,主耶稣交于死地,甘愿牺牲,顺服到底,十架大爱,感动天地,为我舍命,主爱不息···   ···  

——王永悦

 

【耶稣受人苦难  马可福音14章】

   一丶主有危机被人陷害14:1-2

   二丶主受香膏女人所献14:3-9

   三丶主的门徒出卖耶稣14:10-11

   四丶主设晚餐知人卖衪14:12-21

   五丶主流宝血立了新约14:22-26

   六丶主预彼得三次否认14:27-31

   七丶主在祷告门徒沉睡14:32-42

   八丶主已被捕门徒全跑14:43-52

   九丶主受人审一句不答14:53-65

   十丶主被否认连续三次14:66-72

──作者不详

 

【浇香膏和立约】

花费;枉费

   一、浇至贵的香膏

         1.打破玉瓶

         2.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

         3.一件美事

   二、逾越节的筵席

         1.为主预备

         2.设立饼杯

         3.客西马尼园

   三、耶稣被捉拿和受审

         1.犹大出卖耶稣

         2.耶稣却不言语,一句也不回答

         3.彼得三次不认主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马可福音第十四章】

一、最后晚餐(十四125

   1.决定要杀死耶稣(十四12

   2.在伯大尼受膏(十四39

   3.被犹大出卖(十四1011

   4.楼房的主人(十四1216

   5.被卖的预言(十四1721

   6.主的晚餐(十四2225

二、在客西马尼的伤痛(十四2642

   1.往客西马尼的路(十四2631

   2.园中的伤痛(十四3242

三、耶稣被捉拿(十四4352

四、彼得跌倒(十四5372

──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四章】

一、最后一幕开始了(十四12

二、爱的浪费(十四39

三、出卖主的人(十四1011

四、预备筵席(十四1216

五、爱的最后呼吁(十四1721

六、救赎的象征(十四2226

七、朋友使祂失望(十四2731

八、愿你的旨意成就(十四3242

九、捉拿耶稣(十四4350

十、有一个少年人(十四5152

十一、审讯(十四535565

十二、勇敢和懦弱(十四546672

——《每日研经丛书》

 

【马可福音第十四章】

一、杀耶稣的计谋(一四12

二、耶稣在伯大尼受膏(一四39

三、犹大卖主(一四1011

四、预备过逾越节(一四1216

五、耶稣预言被卖(一四1721

六、第一次主餐(一四2226

七、彼得的自信(一四2731

八、客西马尼园的痛苦(一四3242

九、耶稣被卖和捉拿(一四4352

十、耶稣在大祭司面前(一四5354

十一、耶稣在全公会前(一四5565

十二、彼得不认主而痛哭(一四6672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四章】

一、为主而作(十四19

   1.“至贵的3

   2.被人难为(46

   3.主看为美的事(46

   4.尽上所能(8

二、卖主的逆贼(十四1016

   1.在最后坐席的时候,犹大也参与在其中(18

   2.人的愚昧和诡诈显而易见,在全能者之前,犹大居然还在伪装及撒谎(19

   3.不但出卖耶稣,而且居然胆敢与主一同吃晚餐(20

   4.主的饼喻身体,葡萄汁喻血,以此来设立圣餐(2225

三、最后的晚餐(十四1725

四、警醒的祷告(十四2642

   1.彼得和众门徒誓死效忠(31

   2.门徒在客西马尼园睡着了(374041

   3.门徒心有余而力不足(38

   4.虽然他们不想如此,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做(40

   5.主给他们一个提醒,也是给我们设立榜样,就是伏地祷告(3539

五、三种行动(十四4352

   1.笑里藏刀(4445

   2.意气用事(4748

   3.不知羞耻(5152

六、坚定不移(十四5365

   1.他们急于要治死耶稣,宁愿触犯律法──作假见证陷害耶稣(参5556

   2.他们引用主耶稣曾说过的话来控告祂(58),但也是互不吻合(59

   3.大祭司出言质询,主也不回答,因为他们没有一句话是具真实性的(6061

   4.当大祭司重申耶稣是神的儿子这一问题时,耶稣便直言回答及毫不避讳地见证自己(6162

七、信心动摇(十四6672

   1.为了应付一时的问题,彼得居然发咒起誓(71

  2.幸而彼得想起耶稣的话而去痛哭(72

──《新旧约辅读》

 

【马可福音第十四章】

一、祭司长和文士的阴谋 十四12

二、耶稣在伯大尼被膏 十四39

三、犹大出卖了耶稣 十四1011

四、逾越节筵席的预备 十四1216

五、谁是出卖者 十四1721

六、圣餐的设立 十四2225

七、预言彼得不认主 十四2631

八、在客西马尼园的心灵交战 十四3242

九、耶稣被拿 十四4352

十、耶稣在公会前受审 十四5365

十一、彼得三次不认主 十四6672

——《中文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