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八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可八2~4】有一次我出席一个会议碰到一人,大家在谈论当中提及,刚才途中有一段弯曲路是十分危险的。那个人说:『是啊,这段路真是十分危险,今天我驶车赴会时,途中便看见了一宗交通意外了。』我问他说:『你有没有停下来去救助?』他说:『当然不会是我啊!我不会让这些事耽搁我的赴会时间。』真的,人性往往是不想因帮助人而自己找来麻烦;但神性的伟大却不同,上帝的爱,使爱祂的人受感动而有怜悯和同情,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每日研经丛书》 【可八12】「耶稣心里深深的叹息。」 马可曾两次提起主的叹息,此处之外尚有七章三十四节。叹息是过分悲哀最动人的表露!在心灵有太深的感受,似乎无法表达,只以深深的呼吸,而发出叹息,这就是心灵深深叹息的经验。 祂望天叹息——当一个声哑的人站在祂面前,那是象征无法接受无法表达的人,当中包含着人们一切的罪与忧虑。耶稣敏感的心只以深深的叹息来反应。但是祂同时向天仰望,表明祂带着无限的盼望。叹息表明祂温和的同情;仰望是祂与神紧密的联合,神是可以来解决这需要的。什么时候你抬起头仰望,天上的光必将你的眼泪化为珍珠。 祂深深叹息——法利赛人的硬心,他们误会祂的话语与工作,他们的骄傲与偏见,都使耶稣伤心地转离。他们既没有真心需要与相信,就不可能从主得到帮助。也许祂的叹息也对所有的人。祂尽量要将一切忧苦都除掉,祂担当了他们的痛苦。 神子望天叹息之后,就伸手施展能力。我们也不应只是为了同情与懊伤而叹息。——迈尔《珍贵的片刻》 【可八15】有些犹太人视『酵素』的败坏作用,犹如我们神学名词中的原罪一样可怕──这是人类天然的邪恶力量。亚力山大(Rabbi Alexander)说:『我们每人在上帝面前所得的启示,是要跟随上帝的旨意去行事,但甚么东西会阻止我们呢?原来「酵素」在这个世界中奴役了我们,求神把我们从它们的手中拯救出来。』──《每日研经丛书》 【可八31,35】祂自己若不准备去做成要面对的事,决不会叫别人去尝试的。这种精神往往也是一些伟大的领袖所具有的。 当亚力山大帝追讨大利乌(Darius,波斯王)时,在长征的历史上创下了一个纪录,在短短的十一天内,他的军队竟然推进了四百余哩。他们差不多要放弃了这次长征,因为沿途缺水,而又找不到水源。历史家蒲鲁他克(Plutarch)把这个事迹记述下来:『正当他们处于窘境之际,有些马其顿人从老远的小河把皮袋装满了水,赶着他们的驴子驮来。约在正午的时候,他们走到亚力山大歇息之处,看见他的口渴情形,立即把水盛在头盔而递给他饮;他问这些水是准备带给谁的。那些人回答说:「带给家里的孩子们。」但他们却愿意,献上让他先饮。亚力山大用手拿着头盔,定睛望着里面的水,当时围绕着的士兵希望分尝一口。但亚力山大次把水递回给他们,随着说:「若果我自己饮了这些水,而士兵们没有的话我是过意不去的。」那些士兵大受感动,不约而同高声呼喊,要继续踏上征途,亚力山大的坚忍和美德激发起他们的雄心──把疲劳和口渴都征服过来;再上马麾鞭,勇往直前。他们所表现的精神,几乎与不朽之神媲美。』我们若有一位领袖,自己做不来的事决不推卸给手下去做,我们真的甘心效忠和跟从他啊!──《每日研经丛书》 【可八33撒但退去「耶稣……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每一个信徒都知道撒但,就是魔鬼,是我们最大的属灵仇敌,对我们不怀好意,一直设法害我们,可是对于撒但在那里,常用什么方法害我们,却知道不多,不加提防,抵挡。因此受害很大,我们平常都知道撒但如同吼叫的狮子,威吓人(彼前5:8)叫人害怕、屈服、作他的奴仆、被他吞吃,但少知道他也常装作光明的天使(林后11:14),来引诱人、迷惑人,叫人觉得他并不可怕,且有好意似的。当他引诱夏娃的时候,就曾用花言巧语,似乎出于善意,站在人的一面,替人着想,求人的利益。(创3:1~5) 他曾借着耶稣亲爱的门徒来劝祂,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受苦,似乎站在耶稣的一面,替祂着想,求祂的好处。但主耶稣立刻察觉撒但的诡计,加以斥责、拒绝。因为他只体贴人的意思,而不体贴神的意思。这就很清楚地指示我们,凡叫我们体贴人的意思,自己的意思,而不体贴神的意思的,都是从撒但来的思想和提议。撒但不是在远处,而是常在我们的里面给一种思想、意念、感觉、冲动,叫我们不考虑,遵行神的旨意,而只求自己的意思,愿望,利益,得到成就和满足。(约13:2;徒5:3) 为此,我们要谨慎抵挡,拒绝出于撒但的一切提议。凡不合神旨意的,无论对自己怎么好,也不该听从,因为来源不对,后果必然严重。──《每日天粮》 【可八34】祂告诉人若要跟从祂,必须背负十字架,这句话就是叫人考虑预备过着囚犯式的生活,甚至要肯为祂而死。 诚恳的态度可以说是伟大领袖人物的特质,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执政,掌管国家大权,他向英国同胞说:『我带给你们流血、劳动、泪水和汗珠。』此外意大利的伟大民族领袖加里波的(Garibaldi)呼吁人民前来入伍时,说:『我不会给你们薪俸,住宿或日常所需;我会使你们饥饿、口渴、强迫行军、而战死沙场。凡真心爱国的不是口说爱国的人,起来跟从我吧!』这些说话却能深深打动了人的心,而人竟然肯不顾生命安危,来献身报国。──《每日研经丛书》
【可八34舍己从主「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世人走自己的路,是一条灭亡的路,只有跟从主才是一条永生的路,进入荣耀的路。这须要人作出最好的拣选,不借着主是绝对不能到神那里去的,因为祂是那条唯一的道路(约14:6),得救是如此,得到神一切的应许和福分也是如此。人在自己里面没有任何可蒙神悦纳的成分,神差遣主耶稣来,就是让祂作我们的一切,祂不但是我们的救主,也是我们的道路,真理,生命。只有在基督里才能蒙神悦纳,我们一切的好处都在乎与基督的关系。 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跟从主,这不是一次一时就能完成的,是需要不断地跟从祂,所以有中途停止、转离、退后、不跟从的可能。也真有人转去不跟从主了(约6:66),这是什么缘故呢?他们不是不知道跟从主将来有极好的结果,但只是像主耶稣所说的,不肯舍己背十字架的缘故,以至不能跟从到底。因为主所走的路是一条舍己的路,十字架的路,我们要跟从主也必须如此,不肯舍己是没有法子走主的路。两者是合不来的,不背十字架也不行,否则不能遵行神的旨意,必须舍去自己的愿望、喜好、意志、利益。并要甘心为主受苦,忍受一切的艰难。──《每日天粮》 【可八34信徒和门徒】 基督徒可以分成二类:信徒和门徒。门徒当然都是信徒,但信徒则不一定都是门徒。信徒是指一个人来到基督的面前白白的接受主的救恩,他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但作为一个门徒,他必须付上代价!我们只要信,到基督跟前来领受救恩就是一个信徒——我们却要跟随主,把服事带到他的面前,才算是一个门徒。 耶稣在世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因信得救,但被选上当使徒的,才只有七十人,他们跟随基督做服事的工作。希望承受救恩的人,在每一个时代都很多,但心甘情愿做服事的工作的人,在比率上正像凤毛麟角! 彼得蒙召是双重的:第一,他蒙召到主面前(约一41、42)。这救恩是白白得来的,但稍后,基督呼召他跟随他做服事的工作(可一17),这个呼召是要求他牺牲。我们光是得救相信这还不够,我们还须背负十架为主做工。 在主的审判台前,有些信徒经过火烧后得救(林前三15),有些信徒却被唾弃(约壹二28),因为有人接受了十字架上的基督,却拒绝了基督的十字架。——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可八34道路上的几种人】「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在耶稣后面和周围的人很多,总的可分为以下几种: 1、拥挤主的人:为了赶热闹、打哄哄,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跟在主后面,主与他没有一点关系,主不知道他,他也不正确认识主,仅仅是外表上的一点仰慕、风闻。由于好奇,赶潮流,没有一点目标,得不着主的真实救恩,一遇风浪就动摇了、退后了、四散了(可五24,31)。 2、跟随主的人:有一些需要,是在主以外得不着,目的得不到解决,所以才来就近主、听主道,目的是要主解决他的问题。所谓问题也不过是肉体的、属世的、属物质的,并没有摸着里面的灵魂需要。这些也可以为主作见证,但对主的认识还不够;因此当他们内心受到主对付时,或说看到教会内部的败坏,受到同工对付时,他们也会软弱,虽不致完全跌倒,但也会停滞不前。要叫他们从心里舍己背十字架,真的对付老肉体就不太容易了,因他在蒙恩、对主的认识上,只不过是在肉体上,而没有达到生命上(太十四13─21)。 跟随主的人往往是有需要压在心头上,其实他是叫主随着他走,照他意愿成就,而不是照主旨而行(路二28;约二4─5)。 3、跟从主的人,与跟随主的人是有些不同的。一个是走在后面,远近不同,且是许多人一起跟着跑,多半是凭高兴、凭兴趣;但另一个则不然,而是紧跟在主的旁边,不是照自己的兴趣,而是要跟上主的脚步,一步步都要听从主的引导,主如何领,我们就如何从。这样的人是要舍弃自己,放掉自己,照主旨而行的。 这里的“从”是带有服事的,是服事主,讨主喜欢;主在那里,这样的人也要在那里,他不再看人,不再照自己的意愿行。是照主的旨意服事,是长大成人的信徒了;这样的人不但有生命,且是有长成的生命,体贴主心,讨主喜欢。这样的人才配为主作工,才能为主作工,作成得人的渔夫。主对他选召的人都是这样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 所以真的跟从主,乃是舍弃自己服事主;主在那里,我们也要在那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作神的工,才能荣耀神。主往耶路撒冷去,门徒也得去;多马好疑,从的慢,就发怨言,发怨言也不行,也得走,因为是跟从,要照主的旨意而行。 在今天的信徒中,愿意在主的工作上有份的,还可找到几个;但是真诚跟从主走向各各他道路去的人,却极其少啊! 拥挤、跟随主的人不算少,求恩赐能为主作工的也有之,但求生命忠诚跟从主的人,的确愈来愈少了,何等可叹!! 诗曰:众人涌进主的国度十架少人负,众人争夺主的赏赐,世界有谁辞……但那诚心爱主的人,祸福都不问,就是他那宝贵心血,也愿为主舍。—— 李慕圣《晨光》 【可八34对付魂生命】「……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神的心意、神的计划、神的真理要达到人们,是通过属地之人的魂所用的潜能──人的身体发表出来(特别是话语部分),然后圣灵就跟在这些话语后面(或里面)作工感动人、光照人,使人得益处、受造就、蒙拯救。这是神在人心中作工的原则,这也是神用人去为他作工的途径或说规律。 至于圣灵在人话语的后面(或里面)作工的成分、功效的大小,乃是看人魂生命对付的多少,灵生命的能力有多少。“体”则是完全服于灵或魂的使用之下的工具而已。因此,我们一个事奉神的人,及在话语上作神传言(作神见证)的人,应当注意这个问题。 你要想叫圣灵与你同工,多在你话语的后面印证,那就必须得注意制服、对付、胜过、治死魂的生命,让灵生命在你们心中强健、成长,并强大起来,使身体所有的活动(特别话语方面),都要降服于灵生命。 总之,你灵生命的成分有多少,你所传出神话语的能力就有多少(能力者,就是圣灵同工的明证)。 这完全不在乎属世的知识、学问和口才。有人尽管在世上有渊博的知识、能力、学问,但对传说属灵的奥秘,天上的事、神的心意、神的计划、属天的事物上,都是毫无感触的。有人肉体口才虽好,但对传达神的心意上却是最愚拙、最无知、最软弱、最外行,一点也不通窍。 所以我们要想让圣灵多来印证我们为神所传的话语时,就决不能只在知识上(指属魂的知识上)去寻求、去准备、去研究等等,必须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学习顺从圣灵,顺从灵生命的律而行事、说话、思想感觉、志定、判定等等。 换句话说,就是借着十字架对付、舍弃、拒绝、否认,直到治死属魂的生命,这才能使我们的灵生命健壮起来,这就使我们的生活渐渐更新变化,脱离了魂生命的律,然后圣灵就渐渐借着这灵生命(即新生命)来感动引导、启迪我们属灵的奥秘及神的各种旨意。我们在人面前将这些表达出去时,圣灵即刻在后面替我们印证,能力权柄就住在人心中。 这样的话,就会使我们得着造就或悔改,或向神决志,或倾向神、爱神,使人的心有转变、有谦卑、有承认、有接受。这决不是在头脑里“懂得”一些道理,而是达到人的生命里、人的灵魂深处,叫人的心倾向神、顺从神、爱慕神,渐渐就被神得着他的全人;神也可通过他表达属灵的奥秘,或发挥他的真理,使所见的人蒙恩、受益。再从那人身上也作同样的工作,就这样,人们一层层的把神的生命传递或影响出去。 这些被影响的人,渐渐在灵的联合下都同心爱主,一同付出一种属天的、善美的、荣耀的生活,共同见证主耶稣的恩典,这就是教会的生活,这就是基督的身体在地上的活动与表现。 所以,凡是我们羡慕善工的人,都应当回到里面去追求认识神,顺从灵生命的律而活,要切实的借着圣灵的运行及圣经中话语的照耀,靠着十字架,治死魂生命,舍弃魂生命,然后才有指望让圣灵与我们同工,肯在我们话语后面加上印证,在人心中作工。 这才是事奉神(或说学习事奉神)的正确途径。否则,我们凭自己的热心,凭着我们知识、经历、口才所作的工都不会有生命的果效,最多不过给人一点激动、一点知识,却毫无能力改变人的生命,没有力量把人引到神的面前,使人真诚的向神悔改、向罪、向世俗、向自己下决心离弃,因为没有圣灵的印证,是不能攻破撒但在人心中的营垒。 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 李慕圣《晨光》 【可八34~38得不偿失】 圣经上记载,许多罪人的行为都是得不偿失的。以扫为一时的小利(参阅创二十五33)出卖长子的名分;先知巴兰贪爱「不义的钱财」胜于爱上帝(彼后二15)因而受了谴责。犹大为了贪爱三十个银币,竟出卖救主给祭司长和长老(太二十七3~5)。今日犯同样错误的仍不乏其人。主耶稣再三的提醒我们不要做了错误的选择。人若为了今世的享受而丧失了他的灵魂,人生的悲剧莫此为甚,这真是得不偿失的事。 一个弟兄向一个有钱人传救恩的信息,希望他接受救主。那人回答:「我很愿意得救,可是目前我的事业更重要,我放不开手。」很遗憾的是,那人却因心脏病逝于英年。后来又有人问起那个弟兄说,那个有钱人究竟有多少家产?那个弟兄答说:「我不知道他有多少家产,但我知道他失去了多少,他连自己的灵魂都赔上了!」 朋友,你的情况如何呢?你正朝向天堂前行或者是还没有真正得救重生呢?你若还流连在罪中,撒但会叫你做出得不偿失的判断,除非你悔改认罪,否则你连永恒的生命都赔上了。—H.G.B.——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可八35失去与得着──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主耶稣要跟随祂的人,先计算要付的代价;但所用的计算法,是另一种数学,是要衡量生命的意义。这不是作生意计算赔或赚的方式,是福音的数学。 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可八:35-36) 人在世界上,只能把生命作一次的投资,如何运用生命,在于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后决定如何运用。 【怀恩早祷】 11 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 12 耶稣心里深深的叹息说,这世代为甚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 31 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 32 耶稣明明的说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 33 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罢.因为你不体贴 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34 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35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36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 37 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38 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感谢永远祝福施恩惠,荣耀慈爱的大主宰,我们在天上的父上帝,我们清早起来,环绕在祢宝座前,将身、心、灵呈献在祢面前。祢是万福的泉源,是永乐之主,在祢的光照下,愁雾、疑云、罪恶、忧惊都完全消除尽。 祢坐在至高之处,仍能细察我们内心的苦涩、思想的闭塞,和身体的饥饿,并赐下日用所需及养命的天粮。 主耶稣祢是生命的粮,到祢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祢的永远不渴。面对黑暗的疫情,祢是我们生命的光。面对困境和绝望之时,祢是我们的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借着祢,我们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我们不再体贴自己的意思,真心放下自我,我们诚心的舍己,背起我们各自的十字架,来跟从祢。能为祢和福音的原故,付上生命,总比为赚得全世界而赔上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圣灵请来唤醒我们醉生梦死的态度,不再被邪恶、腐败和负能量的酵所影响,只追求敬虔的外貌,失去敬虔的实意。求祢为我们打开属灵的眼睛,望穿假冒为善,除去错谬的思想。 帮助我们建立以基督的心为心,存怜悯谦卑的心,去体察困苦软弱的人,播下和平的种子,叫社会重建安宁。 祷告乃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诚心所愿!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