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十一章譯文對照 【太十一1】 〔和合本〕「耶穌吩咐完了十二個門徒,就離開那裏,往各城去傳道、教訓人。」 〔李廣譯本〕「當耶穌吩咐完了祂的十二個門徒,就離開那裡,在他們的諸城中傳道並施教。」 〔呂振中譯本〕「耶穌吩咐完了他的十二門徒,就離開那裏,他們的市鎮裏教訓人,並且宣傳。」 〔新譯本〕「耶穌吩咐完了十二門徒,就離開那裡,在各城裡教導傳道。」 〔現代譯本〕「耶穌指示十二個門徒的話說完了,就離開那地方,繼續到附近各村鎮教導人和傳福音。」 〔當代譯本〕「耶穌囑咐完了十二個門徒,自己就離開那裡,到附近的城鎮傳道和教訓人。」 〔朱寶惠譯本〕「耶穌吩咐完了十二個門徒,就離開那裡,又往各城裡傳道教訓人。」 〔文理本〕「耶穌既命十二門徒、乃去彼、往諸邑、施教宣道、」 〔新漢語譯本〕「耶穌吩咐完了十二個門徒,就離開那裏,到猶太人(猶太人直譯作“他們”。文中沒有說明“他們” 指誰。馬太福音常用 “他們” 來指稱反對耶穌基督的猶太人。為清晰起見,這裏譯作 “猶太人” 。) 的各城去教導,去宣講。 」 〔思高譯本〕「耶穌囑咐完了衪的十二門徒,就從那裏走了, 為在他們的城裡施教宣講。 」 〔牧靈譯本〕「耶穌囑咐完了十二個門徒後,就動身往他們的城鎮去傳道施教了。」 【太十一2】 〔和合本〕「約翰在監裏聽見基督所做的事,就打發兩個門徒去,」 〔李廣譯本〕「但約翰在監裡,聽見基督的事工,就打發他的門徒,」 〔呂振中譯本〕「約翰在監獄裏聽見基督的事工,就打發門徒,」 〔新譯本〕「約翰在監獄裡聽見基督所作的,就派門徒去問他:」 〔現代譯本〕「施洗者約翰在監獄裏聽見了關於基督的工作,就派他的門徒去見耶穌,問他:」 〔當代譯本〕「當時耶穌所行的事,傳到監裡施洗的約翰耳中,約翰就差兩個門徒去問耶穌:」 〔朱寶惠譯本〕「約翰在監裡,聽說基督所做的,就打發門徒去,」 〔文理本〕「約翰在獄、聞基督所行、則遣其徒問之、」 〔新漢語譯本〕「約翰在獄中聽見基督所做的事,就派自己的門徒(自己的門徒:有一些次要的古抄本作“他的兩個門徒”。)去,」 〔思高譯本〕「若翰在獄中聽到了基督所行的,就派遣他的門徒去, 」 〔牧靈譯本〕「在獄裡的若翰,聽說了耶穌的所作所為,就派他的門徒來問:」 【太十一3】 〔和合本〕「問他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李廣譯本〕「問祂說:『那要來的是祢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呂振中譯本〕「去問耶穌說:『你是那將要來的麼?還是我們須期待着別人呢?』」 〔新譯本〕「“你就是那位要來的,還是我們要等別人呢?”」 〔現代譯本〕「『你就是約翰所說將要來臨的那一位,或是我們還得等待另一位呢?』」 〔當代譯本〕「“你是我們所等候的那一位救主嗎?還是我們要等別人呢?”」 〔朱寶惠譯本〕「問他說:『那位將要來的,還是你呢?還是我們要等候別人呢?』」 〔文理本〕「曰、當來者爾乎、抑他人是望乎、」 〔新漢語譯本〕「對他說:“你就是將要來的那一位嗎?還是我們要等待另一位呢?”」 〔思高譯本〕「對衪說:『你就是要來的那一位,或是我們還要等候另一位。』 」 〔牧靈譯本〕「“你是不是應來的那位?還是我們該等另一位?”」 【太十一4】 〔和合本〕「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 〔李廣譯本〕「耶穌就回答他們說:『你們去,把所見和所聞告訴約翰。」 〔呂振中譯本〕「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報告約翰;」 〔新譯本〕「耶穌回答他們:“你們回去,把聽見和看見的都告訴約翰,」 〔現代譯本〕「耶穌回答:『你們回去,把你們所聽到、所看到的,報告約翰,」 〔當代譯本〕「耶穌回答說:“你們回去把所見所聞的告訴約翰──」 〔朱寶惠譯本〕「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告訴約翰。」 〔文理本〕「耶穌曰、以爾所聞所見、往告約翰、」 〔新漢語譯本〕「耶穌回答說:“回去把你們所聽見的、所看見的告訴約翰:」 〔思高譯本〕「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去,把你們所見所聞的報告給若翰: 」 〔牧靈譯本〕「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回去告訴若翰,你們耳聞目睹的這些事:」 【太十一5】 〔和合本〕「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李廣譯本〕「就是瞎的復明,瘸的行走,患痲瘋的潔淨,並且聾的聽見,和死的起來,以及窮的被福音化。」 〔呂振中譯本〕「就是瞎子能看見,瘸子能走路,患痲瘋屬之病的得潔淨,聾子能聽見,死人得甦活起來,窮人有好消息傳給他們;」 〔新譯本〕「就是瞎的可以看見,瘸的可以走路,患痲風的得到潔淨,聾的可以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聽。」 〔現代譯本〕「就是:瞎眼的看見,跛腳的行走,痲瘋的潔淨,耳聾的聽見,死人復活,窮人聽到福音。」 〔當代譯本〕「瞎眼的復明,耳聾的復聰,跛子可以走路,痲瘋的得到痊愈,死了的復活過來,而且窮人有聽聞福音的機會。」 〔朱寶惠譯本〕「就如瞎子看見,瘸子行走,大痳瘋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福音傳給窮人。」 〔文理本〕「如瞽者明、跛者行、癩者潔、聾者聽、死者蘇、貧者聞福音、」 〔新漢語譯本〕「瞎眼的看見,瘸腿的行走,患痲瘋病的得到潔淨,耳聾的聽見,死人復活,窮人聽到福音。(瞎眼的看見⋯⋯聽到福音:耶穌用以賽亞書(35:5-6,61:1,26:19,29:18-19等經文)的字眼,來描述自己的工作。)」 〔思高譯本〕「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得了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苦人得了喜訊, 」 〔牧靈譯本〕「瞎子重見光明,瘸子能走路,麻瘋病人得潔淨,聾子能聽見,死人復活了,窮苦的人聽見了喜訊。」 【太十一6】 〔和合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李廣譯本〕「無論誰不因我跌倒的,就是有福的!』」 〔呂振中譯本〕「凡不因我而絆跌的,就有福了。』」 〔新譯本〕「那不被我絆倒的,就有福了。”」 〔現代譯本〕「那對我不疑惑的人多麼有福啊!』」 〔當代譯本〕「同時還要告訴他:‘凡不向我失去信心的人就有福了。’”」 〔朱寶惠譯本〕「凡不懷疑我的就有福了。」 〔文理本〕「凡不我棄者福矣、」 〔新漢語譯本〕「無論是誰,不因我絆倒,就有福了。”」 〔思高譯本〕「凡不因我而絆倒的,是有福的!』 」 〔牧靈譯本〕「那不因我而失足的是多麼有福!”」 【太十一7】 〔和合本〕「他們走的時候,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甚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 〔李廣譯本〕「當這些人離去時,耶穌便對群眾講論約翰:『你們從前出到曠野, 要注目看甚麼呢?要看被風吹動的蘆葦麼?」 〔呂振中譯本〕「他們走了,耶穌就對群眾講論約翰說:『你們出去到野地裏要看甚麼呢?被風搖動的蘆葦麼?」 〔新譯本〕「他們走了之後,耶穌對群眾講起約翰來,說:“你們到曠野去,是要看甚麼?被風吹動的蘆葦嗎?」 〔現代譯本〕「約翰的門徒走了以後,耶穌向群眾談起約翰說:『你們從前到曠野去找約翰的時候,想看的是甚麼呢?是看被風吹動的蘆葦嗎?」 〔當代譯本〕「他們離開了,耶穌就對眾人稱讚施洗的約翰說:你們從前趕到荒野要看甚麼呢?是看隨風搖曳的蘆葦嗎?」 〔朱寶惠譯本〕「約翰的門徒臨走,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曾出去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要看那風吹的蘆葦麼?」 〔文理本〕「其人歸、耶穌舉約翰語眾曰、爾曩出野何觀耶、風動之葦乎、」 〔新漢語譯本〕「約翰的門徒走了,耶穌對羣眾談起約翰來:“你們從前到荒野去看甚麼?是看隨風擺動的蘆葦嗎?」 〔思高譯本〕「他們走後,耶穌對群眾論若翰說:『你們出去到荒野裏,是為看什麼呢﹖是為看風搖曳的蘆葦嗎﹖ 」 〔牧靈譯本〕「若翰的門徒們走了以後,耶穌跟群眾說起若翰:“你們從前去曠野裡,想看什麼呢?去看蘆葦隨風搖曳嗎?」 【太十一8】 〔和合本〕「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裏。」 〔李廣譯本〕「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要看穿著細軟之人麼?看哪!那穿佩細軟的,是在王宮裡。」 〔呂振中譯本〕「你們出去,到底要看甚麼?穿着細軟的人麼?看哪,那披着細軟的人是在王宮裏呢。」 〔新譯本〕「你們出去到底要看甚麼?身穿華麗衣裳的人嗎?那些穿著華麗衣裳的人,是在王宮裡的。」 〔現代譯本〕「你們究竟出去做甚麼呢?是看衣著華麗的人嗎?穿這種衣服的人是住在王宮裏!」 〔當代譯本〕「如果不是,到底要看甚麼?是看穿華美衣服的貴族嗎?這些人生活在王宮裡,又怎會在荒野出現呢?」 〔朱寶惠譯本〕「不然,你們出去究竟要看什麼呢?是要看那穿細軟衣服的人麼?那穿細軟衣服的,住在王宮裡。」 〔文理本〕「抑爾出何觀耶、衣毳衣者乎、衣毳衣者、在王宮也、」 〔新漢語譯本〕「你們出去究竟要看甚麼呢?是看穿細軟錦衣(細軟錦衣:原文所用的字眼是 “柔軟” ,除了指名貴的衣服外,這裏也跟約翰所穿粗糙的駱駝毛衣服(3:4)相對比。) 的人嗎?看啊,那些穿細軟錦衣的人是在王宮裏。」 〔思高譯本〕「你們出去到底是為看什麼﹖為看一位穿細軟衣服的人嗎﹖啊! 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裏。 」 〔牧靈譯本〕「你們到底去看什麼呢?去看一位身著華服的貴人嗎?身穿華服的人在王宮裡。」 【太十一9】 〔和合本〕「你們出去究竟是為甚麼?是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李廣譯本〕「你們出去,究竟為甚麼?看先知麼?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呂振中譯本〕「你們出去,到底是為了甚麼?要看神言人麼?是的,我告訴你們;而且還是比神言人大多的呢!」 〔新譯本〕「那麼,你們出去要看甚麼?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重要得多了。」 〔現代譯本〕「那麼,你們出去看甚麼呢?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可是他比先知還大。」 〔當代譯本〕「你們究竟想看甚麼?看神的先知嗎?對了,我告訴你們,他正是先知,而且比先知還要偉大。」 〔朱寶惠譯本〕「不然,你們出去是為什麼呢?是要看一位先知麼?是的,我告訴你們:他還是比先知更大的一位呢!」 〔文理本〕「然則爾出何為也、觀先知乎、是也、我語汝、且卓越于先知也、」 〔新漢語譯本〕「那麼,你們究竟出去看甚麼呢?是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不僅是先知,(他不僅是先知:他也是先知所預言的人物。)」 〔思高譯本〕「你們究竟為什麼出去﹖為看一位先知嗎﹖是的,我給你們說:而且他比先知還大。 」 〔牧靈譯本〕「你們究竟為什麼到荒野去?去看一位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而且他比先知還大,」 【太十一10】 〔和合本〕「經上記著說:“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 〔李廣譯本〕「經上記著說:『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祢面前,在祢前面預備 祢的道路』,所講論的就是這個人。」 〔呂振中譯本〕「這個人就是經上所記到的,說:『看哪,我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他要在你前面準備你的道路。」 〔新譯本〕「經上所記: ‘看哪,我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 他必在你前頭預備你的道路。’ 這句話是指著他說的。」 〔現代譯本〕「他就是聖經上所提到的那一位。神說:『看吧!我要差遣我的使者作你的前驅;他要為你開路。』」 〔當代譯本〕「聖經這樣說:‘我要差遣使者,在你面前預備道路’,這裡所指的正是施洗的約翰。」 〔朱寶惠譯本〕「正如聖經上說:『我差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你前頭的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 〔文理本〕「此即經所謂、我遣我使先爾、以備爾路者也、」 〔新漢語譯本〕「他就是經上所說的那人:‘看啊,我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頭,在你前面預備你的路。’ 」 〔思高譯本〕「關於這人,經上記載說:『看,我派我的使者在你面前,他要在你前面預備你的道路。』 」 〔牧靈譯本〕「他正是經上記載的那一位元:‘在你之前,我要派遣一位使者,他要在你前為你準備道路。’」 【太十一11】 〔和合本〕「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 〔李廣譯本〕「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婦人裡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浸約翰的; 然而那在諸天之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 〔呂振中譯本〕「我實在告訴你們,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比施洗者約翰更大的;然而在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 〔新譯本〕「我實在告訴你們,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比施洗的約翰更大;然而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 〔現代譯本〕「我實在告訴你們,在人間沒有比約翰更偉大的人,但是在天國裏,最微小的一個都要比約翰偉大呢!」 〔當代譯本〕「我確實地告訴你們,從母腹生的人,沒有一個比施洗的約翰更偉大;然而在天國裡,就是最微小的一個,還比他大。」 〔朱寶惠譯本〕「我切實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比施洗的約翰再大的:然而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 〔文理本〕「我誠語汝、婦之所生、未有大於施洗約翰者、然在天國之微者、猶大於彼也、」 〔新漢語譯本〕「“我實在告訴你們,在世人當中(在世人當中直譯作“在女人所生的當中”,是閃語語法(見伯14:1,15:14),泛指世上的人。)沒有出現過一位比施洗的約翰更大的,但是天國裏最小的也比他大。」 〔思高譯本〕「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婦女所生者中,沒有興起一位比洗者若翰更大的,但在天國裏最小的,也比他大。 」 〔牧靈譯本〕「誠懇地告訴你們,在人間,沒有哪一位比若翰更大,但在天國裡最微小的也比他還大!”」 【太十一12】 〔和合本〕「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李廣譯本〕「但從施浸約翰之日到如今,諸天之國是強暴奪取的,強取的人就得著了它。」 〔呂振中譯本〕「從施洗者約翰到現在,天國連用着權力,用力的人〔或譯:天國是被強取的,強取的人〕攫取了它。」 〔新譯本〕「從施洗的約翰的時候直到現在,天國不斷遭受猛烈的攻擊,強暴的人企圖把它奪去。」 〔現代譯本〕「從約翰開始傳道到今天,天國遭受到猛烈的攻擊〔或譯:天國一直猛進着〕,強暴的人企圖奪取它。」 〔當代譯本〕「從施洗的約翰到現在,進天國是要努力爭取的,努力的人就進得去。」 〔朱寶惠譯本〕「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現在,人要努力進天國;努力的,才得進去。」 〔文理本〕「自施洗約翰迄今、天國被攻、而攻者奮力得之、」 〔新漢語譯本〕「從施洗的約翰的日子到現在,天國遭受到暴力侵擾(遭到暴力侵擾是翻譯βιάζεται一詞。此動詞要麼是中動語態(middle
voice),要麼是被動語態(passive voice)。如果是中動語態,意思為“有力地前進”;若是被動語態,意思則如我們的翻譯。有譯本譯作“天國是努力進入的”,這可能是受了路加福音16:16的影響。“暴徒”的原文為βιασταί(單數詞:βιαστής),該詞的含意是負面的,應解作“暴徒”,而不是“努力的人”。加上本章25-28節指出人不是靠自己的 “努力” 進入天國的,而本句動詞“奪去”的意思,也是負面的,故譯如上。),暴徒企圖(企圖:原文動詞“奪去”是現在時,為意動(conative)的用法。)把它奪去。」 〔思高譯本〕「由洗者若翰的日子直到如今,天國是以猛力奪取的,以猛力奪取的人,就攫取了它, 」 〔牧靈譯本〕「“從若翰授洗的日子直到現在,天國是經艱辛努力才能獲得的,異常堅定的人才能達到。”」 【太十一13】 〔和合本〕「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 〔李廣譯本〕「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 〔呂振中譯本〕「因為眾神言人和律法書傳了神言〔或譯:說了豫言〕,到約翰為止。」 〔新譯本〕「所有的先知和律法,直到約翰為止,都說了預言。」 〔現代譯本〕「到約翰為止,所有先知的書和摩西的法律都講論到天國的事;」 〔當代譯本〕「到約翰的時候止,先知書和律法書一直預言天國的事,」 〔朱寶惠譯本〕「因為眾先知和律法的教訓,到約翰為止。」 〔文理本〕「蓋諸先知及律法、豫言至約翰而止、」 〔新漢語譯本〕「所有的先知和律法,直到約翰為止,都說了預言。」 〔思高譯本〕「因為眾先知和法律講說預言,直到若翰為止。 」 〔牧靈譯本〕「“先知預言和法律的時代,止於若翰。」 【太十一14】 〔和合本〕「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 〔李廣譯本〕「你們若肯領受,他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 〔呂振中譯本〕「你們若肯接受,這人就是那將要來的以利亞。」 〔新譯本〕「如果你們肯接受,約翰就是那要來的以利亞。」 〔現代譯本〕「如果你們願意接受他們所說的預言,約翰就是那要來的以利亞了。」 〔當代譯本〕「如果你們願意相信,就該明白約翰是‘那要來的以利亞’。」 〔朱寶惠譯本〕「你們若有領受這話,這人就是那將要來的以利亞。」 〔文理本〕「爾願承之、此即當來之以利亞也、」 〔新漢語譯本〕「如果你們願意接受,他就是那要來的以利亞。 」 〔思高譯本〕「若是你們願意接受,他就是那位要來的厄里亞。 」 〔牧靈譯本〕「如果你們願意相信,現在正是曾預言過的時辰,那位要來的厄裡亞,就是若翰。」 【太十一15】 〔和合本〕「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李廣譯本〕「那有耳的,聽吧!」 〔呂振中譯本〕「有耳〔有古卷加:可聽〕的應當聽。」 〔新譯本〕「有耳的,就應當聽。」 〔現代譯本〕「有耳朵可聽的,都聽吧!」 〔當代譯本〕「這一切的話,有耳可聽的就應該留心。」 〔朱寶惠譯本〕「有耳的,都當聽。」 〔文理本〕「有耳以聽者、宜聽焉、」 〔新漢語譯本〕「有耳朵的,就好好聽吧!」 〔思高譯本〕「有耳的,聽吧! 』 」 〔牧靈譯本〕「有耳的,聽罷!”」 【太十一16】 〔和合本〕「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 〔李廣譯本〕「然而這個世代好比甚麼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別的人,說:」 〔呂振中譯本〕「至於世代、我要用甚麼來比擬它呢?那就像小孩子坐在市場上呼叫別的小孩說〔有古卷:呼叫同伴〕:」 〔新譯本〕「“我要把這世代比作甚麼呢?它好像一些小孩子坐在市中心,呼叫別的小孩子,」 〔現代譯本〕「『至於這世代的人,我要拿甚麼來比擬呢?他們正像在街頭上玩耍的孩子,其中的一群向另一群喊說:」 〔當代譯本〕「當代的人好像甚麼呢?他們好像一群在街上玩耍的兒童,對別的孩子說:」 〔朱寶惠譯本〕「我可用什麼形容這世代呢?可比孩童坐在街上,招呼他們的同伴,說:」 〔文理本〕「斯世將何以喻之、譬童子坐于市、呼其侶曰、」 〔新漢語譯本〕「“我該把這個世代比作甚麼呢?它就像孩子坐在集市上,向別的孩子叫喊,」 〔思高譯本〕「『我可把這一代比作什麼呢﹖它像坐在大街上的兒童, 向其他的孩子喊叫,說: 」 〔牧靈譯本〕「“我將怎樣描述這一世代呢?這個世代的人像坐在街上的一群孩子,互相抱怨著說:」 【太十一17】 〔和合本〕「“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 〔李廣譯本〕「我們向你們吹笛,而你們不自舞;舉哀,而你們不捶胸。」 〔呂振中譯本〕「『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也不跳舞;我們向你們哀號,你們也不捶胸。」 〔新譯本〕「說:‘我們給你們吹笛子,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也不捶胸。’」 〔現代譯本〕「『我們為你們奏婚禮樂曲,你們不跳舞!我們唱喪禮哀歌,你們也不哭泣!』」 〔當代譯本〕「‘我們玩“娶親”,你們不跳舞;我們玩“送殯”,你們不哭喪!’」 〔朱寶惠譯本〕「『我們對你們吹笛,你們既不跳舞;我們哀哭,你們又不捶胸。』」 〔文理本〕「我吹龠、爾不踴、我舉哀、爾不擗、」 〔新漢語譯本〕「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輓歌,你們也不捶胸(捶胸這動作表示悲哀和痛悔。)!’」 〔思高譯本〕「我給你們吹了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了哀歌,你們卻不捶胸。 」 〔牧靈譯本〕「我們吹笛子,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奏哀樂,你們卻不痛哭。」 【太十一18】 〔和合本〕「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 〔李廣譯本〕「因為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而他們說:他有鬼!」 〔呂振中譯本〕「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有鬼附着』」 〔新譯本〕「約翰來了,不吃也不喝,人說他是鬼附的;」 〔現代譯本〕「約翰來了,不吃不喝,大家說:『他是瘋子!』」 〔當代譯本〕「施洗的約翰禁戒食物,你們就說有鬼迷著他;」 〔朱寶惠譯本〕「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說他是鬼附的。」 〔文理本〕「蓋約翰至、不食不飲、人言其患鬼、」 〔新漢語譯本〕「因為約翰來了,不吃不喝,人就說:‘他被鬼附身了。」 〔思高譯本〕「若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他們便說:他附了魔; 」 〔牧靈譯本〕「若翰來了,他不吃也不喝,人們就說他附了魔。」 【太十一19】 〔和合本〕「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註(有古卷:但智慧在行為上就顯為是) 。” 』」 〔李廣譯本〕「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他們說:看哪!祂是貪食而好酒的人, 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從祂的事工,得稱為義。』」 〔呂振中譯本〕「人子來了,也吃也暍,人就說:「看哪,一個貪喫的人和酒徒!收稅人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總是從智慧的行為〔有古卷:兒女〕得證為對的。』」 〔新譯本〕「人子來了,又吃又喝,人卻說:‘你看,這人貪食好酒,與稅吏和罪人為友。’但智慧藉著它所作的,就證實是公義的了。”」 〔現代譯本〕「人子來了,也吃也喝,大家卻說:『他是酒肉之徒,是稅棍和壞人的朋友!』但是,神的智慧是從他智慧的果子顯明出來的。』」 〔當代譯本〕「我沒有禁戒食物,你們就說我是貪吃好酒之徒,整天跟貪官和罪人為伍;然而智慧人的行動,會證實自己是智慧的。”」 〔朱寶惠譯本〕「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說他是貪食好酒的,是稅吏和下等人的朋友:但智慧人的行為,總以智慧為是。」 〔文理本〕「人子至、式食式飲、人言其嗜食甘酒、稅吏罪人之友也、夫智也、因其行而善之、」 〔新漢語譯本〕「人子來了,又吃又喝,人卻說:‘看啊,這個人貪吃好酒,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以自己的行為(以自己的行為:有古抄本作“從智慧之子身上”。)顯為義了。”( 但智慧⋯⋯顯為義了或譯作“而智慧是以自己的行為來證實的”。)」 〔思高譯本〕「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他們卻說:看哪! 一個貪吃嗜酒的人,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但智慧必藉自己的工程彰顯自己的正義。』」 〔牧靈譯本〕「人子來了,他既吃也喝,人們就說:看!他是酒肉之徒,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是人們會看到智慧通過自己的工程,證明自己是義的。” 」 【太十一20】 〔和合本〕「耶穌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就在那時候責備他們,說:」 〔李廣譯本〕「祂在諸城中,顯出了祂許多的能力,只因他們不悔改,就在那時責備他們:」 〔呂振中譯本〕「於是耶穌開始責備那些城:他大多數的異能是在它們中間行的,它們還不悔改。」 〔新譯本〕「那時,耶穌開始責備那些他曾在那裡行過許多神蹟的城,因為它們不肯悔改:」 〔現代譯本〕「那時,耶穌譴責那些曾經看見他行過許多神蹟的城市,因為那些地方的人沒有離棄他們的罪惡。」 〔當代譯本〕「耶穌在幾個城裡行了許多神蹟,但那裡的居民卻仍執迷不悟,不肯悔改。」 〔朱寶惠譯本〕「耶穌在那些城裡,多行異能,那些城裡的人終不悔改,就責備他們說:」 〔文理本〕「時、耶穌以其多行異能之諸邑、不改悔、而責之曰、」 〔新漢語譯本〕「接著,耶穌譴責那些他曾在其中行了很多神蹟的城,因為那裏的人不肯悔改: 」 〔思高譯本〕「那時,耶穌就開始譴責那曾看過衪許多異能的城邑,因為她們沒有悔改: 」 〔牧靈譯本〕「那時,耶穌斥責他曾顯過很多奇跡的城鎮,因為那些城邦的人沒有悔改。」 【太十一21】 〔和合本〕「『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啊,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泰爾、西頓,他們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李廣譯本〕「『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啊,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中間成就的那些異能,若成就在推羅和西頓,他們早已在麻衣與灰塵中悔改了。」 〔呂振中譯本〕「他說『哥拉汛哪,你有禍阿!伯賽大阿,你有禍阿!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過的異能,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就披麻撒灰悔改了。」 〔新譯本〕「“哥拉遜啊,你有禍了! 伯賽大啊,你有禍了! 在你們那裡行過的神蹟,如果行在推羅和西頓,它們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 〔現代譯本〕「他說:『哥拉汛哪,你要遭殃了!伯賽大啊,你要遭殃了!我在你們當中行過的神蹟要是行在泰爾和西頓,那裏的人早就披麻蒙灰,表示他們已棄邪歸正了。」 〔當代譯本〕「祂就責備他們說:“哥拉汛城和伯賽大城啊,你們有禍了!如果推羅和西頓的人看見我在你們當中所行的神蹟,他們早就披麻蒙灰悔改了。」 〔朱寶惠譯本〕「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啊!你有禍了。因為我在你們裡頭所行過的異能,若行在推羅和西頓,他們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文理本〕「禍哉、哥拉汛乎、禍哉、伯賽大乎、蓋在爾中所行之異能、若行于推羅西頓、則早衣麻蒙灰而改悔矣、」 〔新漢語譯本〕「哥拉汛啊,你有禍了!伯賽大啊,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神蹟,要是行在推羅和西頓,他們早就披麻蒙灰悔改了。 」 〔思高譯本〕「『苛辣匝因,你是有禍的! 貝特賽達,你是有禍的! 因為在你們那裏所行的異能,如果行在提洛和漆冬,她們早己身披苦衣,頭上撒灰做補贖了。 」 〔牧靈譯本〕「“可悲啊!苛拉匝因、貝特塞達,假如相同的奇跡發生在提洛和漆冬,他們早就披麻抹灰來作苦行補贖。」 【太十一22】 〔和合本〕「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泰爾、西頓所受的,比你們還容易受呢!」 〔李廣譯本〕「只是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推羅和西頓,比你們還容易受呢!」 〔呂振中譯本〕「然而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推羅西頓所受的,必比你們還容易受呢!」 〔新譯本〕「但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推羅和西頓所受的,比你們還輕呢。」 〔現代譯本〕「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泰爾和西頓所遭受的懲罰比你們所受的要輕些呢!」 〔當代譯本〕「我告訴你們,到了審判世人那天,你們要比推羅和西頓二城受更大的刑罰呢!」 〔朱寶惠譯本〕「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推羅和西頓所受的,比你們所受的還輕呢!」 〔文理本〕「我語汝、當鞫日、推羅西頓之刑、較爾猶易受也、」 〔新漢語譯本〕「但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推羅和西頓所受的要比你們還容易受呢!」 〔思高譯本〕「但是我給你們說:在審判的日子,提洛和漆冬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的容易忍受。 」 〔牧靈譯本〕「我再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到來時,提洛和漆冬要比你們好過得多。」 【太十一23】 〔和合本〕「迦百農啊,你已經升到天上註(或譯:你將要升到天上嗎), 將來必墜落陰間;因為在你那裏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所多瑪,它還可以存到今日。」 〔李廣譯本〕「而迦百農啊,你不是已高升到天麼?你將要墜落到陰間;因為在你那裡成就的異能,若成就在所多瑪,他還會存到今日。」 〔呂振中譯本〕「你呢、迦伯農阿!難道你要被高舉到天上麼?你必被降下到陰間哪!因為在你中間所行過的異能,若行在所多瑪,它還可以存到今日。」 〔新譯本〕「迦百農啊!你會被高舉到天上嗎?你必降到陰間。在你那裡行過的神蹟,如果行在所多瑪,那城還會存留到今天。」 〔現代譯本〕「至於你,迦百農啊,你要把自己捧上天嗎?你會給摔下地獄去呀!我在你們那裏行過的神蹟要是行在所多瑪,它今天一定還存在着!」 〔當代譯本〕「迦百農城啊,你會提到天上嗎?不!你只會落在陰間。因為在你那裡所行的神蹟,若行在所多瑪城,它準可以存到今天。」 〔朱寶惠譯本〕「迦百農啊!你將要升到天上麼?你要下陰間:因為我在你們那裡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所多瑪,他還能存到今日。」 〔文理本〕「迦百農歟、爾將升於天乎、必下陰府耳、蓋在爾中所行異能、若行於所多瑪、則今日猶存、」 〔新漢語譯本〕「“至於你,迦百農啊,你要被提升到天上去嗎?不,你要下到陰間去!因為在你中間所行的神蹟,要是行在所多瑪,它還可以存留到今天。」 〔思高譯本〕「還有你,葛法翁! 莫非你要被高舉到天上嗎? 將來你必降到陰府裏;因為在你那裏所行的異能,如果行在索多瑪,她必會存留到今天。 」 〔牧靈譯本〕「而你,葛法翁,你要抬高自己上天嗎?不,你會跌落至地獄的。假如我在你們那裡行的奇跡,能發生在索多瑪,那城邑一定至今尚存。」 【太十一24】 〔和合本〕「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你還容易受呢!』」 〔李廣譯本〕「只是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地比你還容易受呢!』」 〔呂振中譯本〕「然而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地方所受的、必比你還容易受呢!』」 〔新譯本〕「但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那地方所受的,比你還輕呢。”」 〔現代譯本〕「所以,我再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將遭受的懲罰比你們所受的要輕些呢!』」 〔當代譯本〕「所以我告訴你們,所多瑪城在審判的那天所受的刑罰,比你們所受的還容易受呢!」 〔朱寶惠譯本〕「但我告訴你: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你所受的還輕呢!」 〔文理本〕「我語汝、當鞫日、所多瑪之刑、較爾猶易受也、」 〔新漢語譯本〕「但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地(原文的所多瑪地代表所多瑪附近一帶地方,當時受到審判的不單所多瑪一城。)所受的要比你們還容易受呢!”」 〔思高譯本〕「但是我給你們說:在審判的日子,索多瑪地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容易忍受。 」 〔牧靈譯本〕「我再說一遍:在審判的日子,索多瑪會比你好過多了。”」 【太十一25】 〔和合本〕「那時,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 〔李廣譯本〕「正當那時,耶穌回答說:「父啊,天和地的主,我感謝祢! 因為這些事,祢向聰明通達的,就藏起來,向嬰孩卻啟示他們。」 〔呂振中譯本〕「當那些時候,耶穌應時地說:『父阿,天地的主阿,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智慧通達的人隱藏起來,向嬰孩卻啟示了。」 〔新譯本〕「就在那時候,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我讚美你,因為你把這些事向智慧和聰明的人隱藏起來,卻向嬰孩顯明。」 〔現代譯本〕「那時候,耶穌說:『天父,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向聰明、有學問的人所隱藏的事,卻向那些沒有學問的人啟示出來。」 〔當代譯本〕「那時,耶穌說:“父親,天地的主啊,我感謝你,因為你把真理向自以為聰明的人隱藏,卻向純真的孩童顯明。」 〔朱寶惠譯本〕「那時候,耶穌祝告說:「父阿!天地的主宰,我感謝你:因為你把這些事,瞞了聰明通達的人,卻顯明給小孩子們:」 〔文理本〕「耶穌又曰、父乎、天地主也、我稱謝爾、以此事、于智者達者則隱之、於赤子則顯之、」 〔新漢語譯本〕「那時,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我讚美(讚美:原文的基本意思是“宣告、承認”;當用在 神身上,是指宣告或承認 神的美善、 神的屬性,也就是“讚美”,而不是“感謝”。)你!因為你把這些事向有智慧和聰明的人隱藏,卻向嬰孩(原文的嬰孩(或指年紀很小的孩子)用在一般人身上時,指簡單純樸。)顯明瞭。 」 〔思高譯本〕「就在那時侯,耶穌發言說:『父啊! 天地的主宰! 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給小孩子。 」 〔牧靈譯本〕「在這時,耶穌高聲說:“父呀!天地之主,我讚美你的偉大,對賢明和智者隱藏的事,你卻都啟示給了卑微弱小的。」 【太十一26】 〔和合本〕「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李廣譯本〕「父啊,是的,因為在祢面前的美意,本是如此。」 〔呂振中譯本〕「是的,父阿,在你面前,你的美意就是如此。」 〔新譯本〕「父啊,是的,這就是你的美意。」 〔現代譯本〕「是的,天父啊,這樣的安排都是出於你的美意。」 〔當代譯本〕「父啊,是的,這正是你的美意。」 〔朱寶惠譯本〕「父阿!是的,你所願意的,就是這樣。」 〔文理本〕「父乎、然也、此乃爾所悅者也、」 〔新漢語譯本〕「是的,父啊,這正是你的美意。」 〔思高譯本〕「是的, 父啊! 你原來喜歡這樣。 」 〔牧靈譯本〕「父呀!你原來喜歡這樣!”」 【太十一27】 〔和合本〕「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 〔李廣譯本〕「我父已將一切交付在我之下;除了父,並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他的,也沒有任何人知道父。」 〔呂振中譯本〕「一切都由我父交付了我;除了父,沒有一個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也沒有一個認識父。」 〔新譯本〕「我父已經把一切交給我;除了父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沒有人認識父。」 〔現代譯本〕「『我父親已經把一切都給我了。除了我父親,沒有人認識兒子;除了兒子和兒子所願意啟示的人,也沒有人認識父親。」 〔當代譯本〕「我的一切都是父交給我的,只有父才認識我,也只有我和那些我願意指示的人,才認識父。」 〔朱寶惠譯本〕「萬事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定意指示的,沒有人認識父。」 〔文理本〕「萬有由父賜我、父之外無識子者、子及子所欲示者之外、無識父者、」 〔新漢語譯本〕「“我父已經把一切交託給我。除了父以外,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啓示的人,也沒有人認識父。 」 〔思高譯本〕「我父將一切交給了我;除了父外,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外,也沒有人認識父。 」 〔牧靈譯本〕「我父把一切都給了我,除了父外,沒人能認識子;除了子和子願啟示的人,沒人能認得父。”」 【太十一28】 〔和合本〕「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李廣譯本〕「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從上來的安息。」 〔呂振中譯本〕「一切勞苦背重擔的人哪,來找我吧,我便給你們安歇。」 〔新譯本〕「你們所有勞苦擔重擔的人哪,到我這裡來吧!我必使你們得安息。」 〔現代譯本〕「『來吧!所有勞苦、背負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裏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 〔當代譯本〕「奔波勞碌、心靈沉重的人啊,到我這裡來吧!我要賜你們安息。」 〔朱寶惠譯本〕「你們這些勞苦挑重擔的人,請到我這裡來,我要叫你們休息。」 〔文理本〕「凡勞苦負重者就我、我賜爾安、」 〔新漢語譯本〕「“凡是勞苦、擔負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裏來吧,我要讓你們得到安息(得到安息:原文所用的詞並非指不再需要工作,而是指可以讓人重新得力的休息。)。」 〔思高譯本〕「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 」 〔牧靈譯本〕「“來吧,所有受苦和背負重擔的人,到我這裡來吧!我將使你們安息。」 【太十一29】 〔和合本〕「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李廣譯本〕「因為在我心裡是柔和與謙卑的,你們當負我的軛,並從我學習;這樣,你們魂裡就必得上面的安息。」 〔呂振中譯本〕「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要負我的軛來跟我學,你們心裏就可得安歇。」 〔新譯本〕「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應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你們就必得著心靈的安息;」 〔現代譯本〕「你們要負起我的軛,跟我學習,因為我的心柔和謙卑。這樣,你們就可以得到安息。」 〔當代譯本〕「你們要背我的軛,學習我心裡的柔和謙卑,這樣,你們的心靈就一定享安息。」 〔朱寶惠譯本〕「我心裡柔和謙卑,當負我的軛在你們身上,也要從我學習,這樣你們的心靈,可得休息。」 〔文理本〕「我心溫柔謙遜、宜負我軛而學我、則爾心獲安、」 〔新漢語譯本〕「你們要負起我的軛(軛原指一塊木條,放在牛頸上,讓牛可以拉車或拉其他東西;在當時的文化,多用來比喻臣服和被人奴役。),向我學習,(向我學習:從第27節所說“子向人啓示父”的意思來看,這裏的“向我學習”,不僅是指“學我的樣式”,而是跟耶穌學習他所啓示的。)因為我內心溫和謙卑;這樣你們就可給自己(自己:原文ψυχαῖς(即ψυχή)一詞,可指整個人的生命或生命的本質。)找到安息。 」 〔思高譯本〕「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 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 這樣你們必要找到你們靈魂的安息, 」 〔牧靈譯本〕「背上我的軛,跟著我學,因我是良善心謙的;這樣,你們會得到心靈的安寧。」 【太十一30】 〔和合本〕「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李廣譯本〕「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也是輕省的。』」 〔呂振中譯本〕「因為我的軛是好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新譯本〕「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現代譯本〕「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的。』」 〔當代譯本〕「因為我的軛並不難負,我的擔子也是輕省的。”」 〔朱寶惠譯本〕「因為負我的軛,是容易的;挑我的擔,是輕快的。」 〔文理本〕「蓋我軛易、我負輕也、」 〔新漢語譯本〕「因為我的軛是合適的(合適的:原文χρηστός的基本意思是指某些東西是有用的、適當的、好的,可達成某個目的;也許譯為“適當”、“合適”會更符合原意。譯作“容易” ,容易使人誤解。) ,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思高譯本〕「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 〔牧靈譯本〕「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