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十七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國度的豫顯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一、變化山上的異象(1~8節)──在山上經歷國度的豫顯 二、吩付與教導(9~13節)──不要將所見告訴人,因人們不認識 三、山下趕鬼治癒癲癇病(14~21節)──須憑信心運用國度的權柄 四、豫告死而復活(22~23節)──進入神國,須經歷苦難與十字架 五、釣魚得錢付稅(24~27節)──國度子民須一面聽從主,一面不觸犯屬地的權柄 貳、靈訓要義 【屬天國度的異象和應用】 一、屬天國度的異象: 1.屬天國度的小影: (1)新約的得勝者要與主一同顯現在榮耀裏(1節) (2)主的所是明亮如日頭,所作潔白如光(2節) (3)舊約的得勝者亦有分於國度(3節) 2.在屬天國度裏,惟主獨尊: (1)彼得誤把主與律法和先知列於相等地位(4節) (2)父神打斷彼得的話,指示『要聽祂』(5節) (3)經歷神的嚴厲和恩慈(6~7節) (4)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8節) 二、屬天國度異象的見證和道路: 1.異象的見證: (1)不可將異象隨便告訴別人(9節) (2)人們因不認識異象的見證人(施洗約翰)和中心人物(基督),而任意苦待他們(10~13節) 2.異象的道路: (1)在榮耀的異象完滿實現之前,必須先經歷十字架 (22~23節上) (2)只知死而不知復活的人,害怕十字架(23節下) 三、屬天國度異象在生活上的應用: 1.必須憑信取用國度的權柄: (1)在山下現實的生活裏,有黑暗權勢的困擾(14~15節) (2)門徒因憑著自己,趕鬼遭遇失敗(16~18節) (3)主說失敗的原因乃在他們的『不信』(19~20節) (4)若不禱告禁食(信心的行為),就不能趕出(21節) 2.必須凡事聽祂: (1)彼得沒有問主,就回答收丁稅的人說『納』(24~25節上) (2)主問彼得『君王是否向自己的兒子徵稅』(25節下) (3)兒子當然可以免稅 (26節) (4)主命彼得釣魚得一塊錢以繳稅,讓他學習凡事要問主,按祂的話而行(27節) 【千年國度的啟示(1~8節)】 一、基督得榮耀作王(參啟十一15) 二、彼得、雅各、約翰表徵以色列家(參羅十一26) 三、摩西表徵死而復活的信徒(參林前十五52;帖前四16) 四、以利亞表徵活著被提的信徒(參帖前四17) 五、留在山下的人表徵列國(參賽十一10~12) 【主耶穌的帶領】 一、主帶領門徒上山靈修: 1.在山上看見主的榮耀(1~4節) 2.在山上聽見神的聲音(5節) 3.在山上經歷主的撫慰(6~7節) 4.在山上靈修的總結──『不見一人,只見耶穌』(8節) 二、主帶領門徒下山實習: 1.與世人交往──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因會遭世人不認識而任意對待(9~13節) 2.鬼附問題──要藉禱告禁食,以信心的行為支用屬天的權能(14~21節) 3.豫告將遭遇十字架的苦難(22~23節) 4.丁稅問題──凡事先向主求問,憑信遵行主的話(24~27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馬太福音註解》 叁、其他綱目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君王的異象和其應用】 一、君王在祂國度裡榮耀的異象 1、天國的實現 (1)「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沒嘗死味之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裡」(十六28)——主耶穌這話,是要藉著變化山上所發生的事,來預表當祂得國降臨時(路二十三42)的榮耀情景。 (2)「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1節)——舊造是用六天造成的(創一章),所以「過了六天」,意即在新造裡;「彼得、雅各、約翰」代表新約信徒中的得勝者;「暗暗的上了高山」,預表主再來時隱密的一面;那時,祂要和得勝者從天上神寶座那裡(啟十二5),降臨到空中雲裡(帖前四17)。 (3)「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象,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2節)——本節是指當主再來時,祂那榮耀的形狀(參林後三18),要從祂隱藏、卑微的肉身完全彰顯出來;祂的所是(臉面)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來一3),祂的所作(衣裳)光明潔白。 (4)「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3節)——「摩西、以利亞」代表舊約時代的得勝者;在千年國度裡,舊約時代的聖徒亦得有分於其中。 2、在天國裡惟主獨尊 (1)「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4節)——彼得在這裡代表一般信徒,他這話是把主耶穌和摩西、以利亞同列為平等的地位上。此處之摩西代表律法,就是神寫下來的話;以利亞代表先知,就是為神說話的人。律法和先知都是為引導人認識基督,雖然都非常重要,但卻不能和基督並列,因為它們不過是那要來之事的影兒,實體卻是基督(西二17)。 (2)「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5節)——「光明的雲彩」即神的榮耀(出二十四16);這裡顯明是神親自來打斷彼得的話,糾正他錯誤的觀念。在神的國度裡面,任何禮儀和屬靈的偉人,都不能和基督相比。今天的問題不是外面的規條和遺傳如何,也不是別的聖徒怎麼說,而是住在我們裡面的主怎麼講。只有主是父懷裡的獨生子(約一18),惟祂深知父的心意,故我們要聽祂。信徒常喜歡講論祂,卻不常「聽」祂。 (3)「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6~7節)——這裡我們看見神的嚴厲和恩慈(參羅十一22)。我們信徒一聽見神的話,首先,我們原有的天然觀念會被打倒在地,因而有所恐懼戰兢,但接著而來的,卻有屬天的安慰、喜樂和加力。 (4)「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8節)——一切屬靈的人事物,只不過幫助我們尋見基督,它們本身並無永存的價值。真正有屬靈眼光的人,乃是「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二、異象的見證和道路 1、異象的見證 (1)「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9節)——山上的異象,在山下(即今世)不要隨便告訴人,因為:第一,時候還沒有到;第二,必須是得著主那死而復活之生命的人,才能明白、講說並進入異象的實際(參林前二10~15)。 (2)「門徒問耶穌說,文士為什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耶穌回答說,以利亞固然先來,並要復興萬事」(10~11節)——文士是熟悉舊約聖經的人,他們是根據瑪拉基屬四章五節說,在將來世界末日未到之前,以利亞必須先來。主的答話證明這個見解是對的(參啟十一3~4)。 (3)「只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門徒這才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著施洗的約翰」(12~13節)——主耶穌這話是說,在舊約這個預言尚未完滿的應驗之前,施洗約翰的所作所為,跟以利亞將來所要作的一模一樣,所以就這方面的意義來看,以利亞已經來了,施洗約翰就是他(參太十一14;路一17)。可惜天然的人因為不認識這位元屬天異象的見證人,竟任意待他,故此對主耶穌——異象的中心,也完全無知,橫施迫害。 2、異象的道路 (1)「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22節)——這位在異象中顯出無比榮耀的君王,居然必須「被交在人手裡」,這是表明得榮之前必先受苦(彼前五1);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羅八17)。 (2)「他們要殺害祂,第三日祂要復活」(23節)——這裡指出,在榮耀的異象萬民實現之前,必須先經過十字架的道路;惟有經歷十字架的人,才能有分于榮耀異象的實際。十字架就是被交於死地,但並不停留於死地,第三日要復活。有可信的話說,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祂同活(提後二11;參林後四10~14)。 (3)「門徒就大大的憂愁」(23節)——門徒之所以憂愁,是因為他們只聽進主要受死的話,卻沒有把主要復活的話聽進去。不懂得復活的人怕死,他們不能歡喜快樂的接受十字架。 三、異象在生活上的應用 1、必須憑信取用國度的權柄 (1)「耶穌和門徒到了眾人那裡,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跪下,說,主啊,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屢次跌在火裡,屢次跌在水裡」(14~15節)——這孩子的癲癇病是出於鬼的(見18節);鬼的作為總是叫人忽好忽壞,忽冷忽熱,並且自己殘害自己。主耶穌和門徒在山上時,是在天國的實際裡;但在山下現實的生活環境中,卻有黑暗權勢的問題。 (2)「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裡,他們卻不能醫治他」(16節)——門徒代表我們信徒。信徒原有屬天的權柄,可以趕鬼(可十六17)。但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卻常有失敗的經歷。 (3)「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癒了」(17~18節)——從主耶穌感歎的話可見,門徒所以不能醫治,是因為當主沒有在肉身裡u他們同在時,忘了在靈裡取用主的同在(參林前五3),而單憑自己去趕鬼,因此招致失敗。「不信」是對於主;「悖謬」是對於自己。又不信又悖謬,故不能享受主同在的好處。但若仍肯謙卑(跪下)來到主面前(帶到我這裡來),終必得醫。 (4)「門徒暗暗的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鬼呢?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不信」(19~20節原文)——中文把「不信」翻譯成「信心小」這事錯誤的。信心並無大小的問題,乃是信活不信的問題。不信,故不能與主聯合為一,支取祂的權柄。 (5)「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20節)——「芥菜種」比喻極小(太十三32);「山」比喻極大且堅頑的難處。我們的信心雖小,卻能調動國度的權能,因此就沒有一件事是不能作,沒有一個難處是不能勝過的。 (6)「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就不能趕牠出來」(21節小字)——「禱告」是信靠神;「禁食」是捨棄自己合理合法的權利。禱告禁食是信心的行為(雅二26),信徒常藉此取得信心的功效。 2、必須凡事聽祂 (1)「到了迦百農,有收丁稅的人來見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嗎?彼得說,納」(24~25節)——丁稅即猶太人古時之赦罪銀(出三十12~16)。彼得說「納」,他忘了剛剛在山上異象中所學的兩件事:第一,主也是父神的「愛子」,因此祂不須為祂自己贖罪;第二,父神囑咐他們「要聽祂」,不可聽從道理知識。 (2)「他進了屋子,耶穌先向他說,西門,你的意思如何?」(25節)——「進來屋子」象徵回到靈裡,主就住在我們的靈裡;「耶穌先向他說」,這話的含意是說,現在是你「聽」話的時候,而不是你「說」話的時候;「你的意思如何」,這話暗示彼得剛才是憑著自己回答。 (3)「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丁稅,是向自己的兒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說,是向外人;耶穌說,既然如此,兒子就可以免稅了」(25~26節)——主這話乃是提醒彼得,祂乃是父神的兒子,因此可以免給神納稅。 (4)「但恐怕觸犯他們」(27節)——主有權利不納丁稅,但祂為免絆倒別人,就寧可捨棄自己的權利(參林前八13,九12)。 (5)「你且住海邊去釣魚,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牠的口,必得一塊錢」(27節)——這裡表明祂真是萬有的主,榮耀的君王,連魚和錢都聽祂的話;並且祂所說的話絕不落空,祂實在是活的先知,今日的以利亞。 (6)「可以拿去給他們,作我和你的稅銀」(27節原文)——說不該納丁稅的是祂,說拿去作稅銀的也是祂;主乃是活的律法,今日的摩西。主說不作,我們就不作;主說作,我們就作;一切都在於「聽」祂。並且當我們聽話而行時,祂總是顧念到我們的需要(作我和「你」的稅銀)。 ── 黃迦勒《查經輯要》 【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 經文:太17:1-13,參(可9:2-8;路9:28-36) 一、經歷榮耀的形像,真好!1-2 1.上了高山——地位提升 1 (1)彼得:從新得力的人
(路22:32) (2)雅各:為義受苦的人
(徒12:2;太5:10) (3)約翰:跟主到底的人
(約19:26) 2.變了形像——榮耀彰顯 2 (1)臉面明亮如日 (2)衣裳潔白如光 耶穌變像是基督徒變像的代表: (1)卑賤的變為尊貴的
(啟1:16;太13:43) (2)羞辱的變為榮耀的
(太25:31;西3:4) (3)血肉的變為靈體的
(林前15:50) 二、看見天國的團契,真好!3-4 1.在天上與耶穌團契 3 (1)摩西曾死過,故他代表死而復活的得勝者 (2)以利亞未曾死過,代表活著被提的得勝者 2.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4 “搭棚”是天國聖城的預表: (1)一座為耶穌:有耶穌的寶座
(啟4:1-4) (2)一座為摩西:有死而復活者的家鄉
(來11:14-16) (3)一座為以利亞:有活著被提者的住處
(約14:1-4) 三、聽到天父的聲音,真好!5 (太3:16-17;約12:28-30) 四、得到耶穌的安慰,真好!6-8 1.耶穌進前來“摸”——“摸”是心裡的安慰 2.耶穌在那裡“笑”——“笑”是靈裡的喜樂 五、明白約翰的身份,真好!10-13 1.他來了,要復興萬事 10-11 2.他來了,要受到惡待 12-13 ── 毛南春陽 【耶穌啟示祂的門徒】 經文:太17:14-27,參(可9:14-29;路9:37-43) 一、啟示他們趕鬼的方法 14-21 1.趕鬼必須要有信心 14-20 (1)門徒卻不能醫治 14-16 (2)耶穌讓孩子痊癒 17-18 (3)趕鬼須要有信心 19-20 2.趕鬼必須要有禱告 21 二、啟示他們自己的遇難 22-23 1.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 22 2.人子將要被害三天復活 23 三、啟示他們納稅的意義 24-27 1.納丁稅向外人納稅 24-26 2.納丁稅是免得觸犯 27 ── 毛南春陽 【教會真理(二)教會的樣式】 經文:太17章 一.教會的品格(17:1) 1.盼望—彼得。 2.信心—雅各。 3.愛心—約翰。 二.教會的樣式(17:1-2) 1.是心靈的。暗暗地上了高山。變了形像,實為顯明形像。 2.是光明的。是光明的生命如光照耀。 3.是聖潔的。潔白。 三.教會的職事 1.祭司—禱告者。摩西,有屬靈的智慧,叫人認識神和自己。 2.先知—傳道者(17:9-13)。火熱的。以利亞有屬靈的能力叫人悔改。 3.行神跡(17:14-21)。即替神行事者,即用信心與神同行。 四.教會的本體 永遠不變而存在的耶穌,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彼得在這裡替主出主意(17:4),叫主受虧損。 1.主在教會中為首。凡事必須求主的旨意。 2.主在門徒身上為首。叫人只見主不見人。 3.主在萬有上為首。故祂不必納稅,但為人的緣故仍繳納(17:24-27)。 ── 黃彼得 【耶穌的榮耀】 經文:太17:1-8; 可9:2-8; 路9:28-36 引言: 耶穌的榮耀即神的榮耀。從來沒有人看見耶穌的榮耀,結果人都不相信祂。耶穌這次特別顯現祂的榮耀形像,為要滿足人的心。 一.天堂裡的情形 1.有新舊約的信徒。 2.彼此認識有交通。 3.看見主的榮耀形像。 二.怎樣才能看見主的榮耀? 1.有盼望。 2.有信心。 3.有愛心。 4.有安靜的靈。 5.在復活的日子。 三.耶穌的榮耀 1.如日頭的明亮:代表公義,慈愛,生命,永恆,能力,威嚴雄壯,人所不能缺少的。 2.衣裳潔白如光:代表聖潔,完全,得勝,無限,良善,和平,喜樂。 3.“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表明地位的崇高,身分的尊貴,恩寵的偉大,產業的豐富,權柄的無比,使命的重要,工作的美滿。 四.基督的無比 1.律法不能與之比較。比摩西更美。 2.先知不能與之比較。比以利亞更美。 3.宇宙萬有不能與之比較。 因為以上一切都要過去,都有限,都不完美。所以不要以人為標準。要“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五.只見耶穌的好處 1.永不改變。因主永不改變。 2.永不灰心。因主永遠信實。 3.永不失敗。因主永遠扶持。 4.永有盼望。因主是復活,祂必再來。 5.永有倚靠。因主是磐石。 6.永有能力。因主是能力。 7.永有生命。因主是生命。 結論: 願我們永遠都只見主,有主的眼光,思想,榮美。要在任何環境中都愛主,永遠不離開主! ── 黃彼得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經文:太17:1-8 引言: 重溫馬太福音16:13-28的事。彼得承認耶穌為基督,之後,卻以自己的意思攔阻主。主就教訓門徒當舍己從主,就是要按神的旨意事奉主。耶穌要他們明白怎樣才是按主的旨意事奉主,所以在六日後親自帶他們進高等的神學(路加福音9:28-36為“約有八天”,即一星期之久)。 一.進這神學的三個學生 1.彼得—盼望的學生。仰望主。 2.雅各—信心的學生。相信主。 3.約翰—愛心的學生。敬愛主。 這也是進神學的三個條件。 二.如何進這神學? 1.要耶穌帶領。就是要有耶穌的揀選和呼召,不是別人,也不是自己。 2.要暗暗地。原文作“負”上,有指債務由人負擔之意;有負責任,擔保之意。就是要耶穌擔保進入神學。 3.要上高山。要進入至聖所,在那最深的地方,與主面對面的受教。也指最安靜的地方。 三.神學的課程是甚麼 1.學習真理,真實,更真切的認識主。明亮如日頭,也可是光明的生命,心中所藏的就顯明(17:2)。 2.學習聖潔,衣裳潔白如光。光明的生活(17:2)。 3.學習禱告,靈交。摩西與以利亞與主說話(17:3)。 4.學習鎮靜,或不受環境(外界)的影響(17:4)。彼得的論點似乎不錯,但這是受外界的影響。一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就會隨便說話,結果說錯話。 5.學習聽父神的啟示,聲音(17:5)。摩西以利亞可能對主有很好的解釋,但人的解釋可能不完全。只有父對兒子的講解最完全。天父說甚麼呢?“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6.學習認識主的手。摸他們(17:6-7)。安慰的手,扶持的手。你喪膽祂會安慰,你跌倒祂會復興。 7.學習只見耶穌(17:8)。仰望主。人雖偉大,但會過去,改變。主永不改變,永與我們同在! ── 黃彼得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經文:太17:1-8; 可9:1-8 引言: 一.為何不見一人? 二.為何只見耶穌? 三.如何能只見耶穌不見一人? 結論: ── 黃彼得 【只見耶穌】 經文:太17:1-8 引言: 一.基督比一切光明 二.基督比一切慈愛 結論: ── 黃彼得 【耶穌是神子 馬太福音17章】 一丶主與門徒上山變象17:1-2 二丶主與先知山上說話17:3-4 三丶主是愛子必須聽衪17:5-8 四丶主叫門徒下山隱藏17:9-13 五丶主歎世代不信悖逆17:14-17 六丶主說趕鬼禁食禱告17:18-21 七丶主早預言自己受死17:22-23 八丶主是神子不用納稅17:24-27 ──作者不詳 【高山上的變像】 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能夠移山 一、基督在榮耀裏顯現 1.變了形像 2.搭三座棚 3.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二、醫治害癲癇的孩子 1.跌在火裏,跌在水裏 2.斥責那鬼 3.禱告禁食 三、從魚口得納稅的錢 1.且往海邊去釣魚 2.開了牠的口 3.必得一塊錢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 一、耶穌登山變像(十七1~13) 二、信心的能力(十七14~20) 三、第二次宣佈耶穌將受難(十七22~23) 四、聖殿稅的問題(十七24~27) ──《丁道爾聖經注釋》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 一、登山易容(十七1-8) 二、教導十字架的道路(十七13,22-23) 三、基本的信心(十七14-20) 四、聖殿的稅(十七24-27) ──《每日研經叢書》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 一、顯出榮耀訓練門徒:改變形象(一七1~8) 二、關於先驅者的講論(一七9~13) 三、以禱告和禁食訓練事奉(一七14~21) 四、為將要被出賣而訓練門徒(一七22,23) 五、彼得和他的主人納稅(一七24~27)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 一、登山變像(十七1~13) 二、責備小信(十七14~23) 1.門徒的失敗(14~21) 2.再預言受難(22~23) 三、繳納殿稅(十七24~27) ──《新舊約輔讀》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 一、登山變貌和醫好害癲癇病的人(十七1~21) 二、第二次預言受難(十七22~23) 三、納殿稅事件(十七24~27) ──《中文聖經注釋》 【人卻不認識祂(太十七1~13)】 一、上高山
1、經歷與高峰的經歷
2、同在與榮耀的同在 二、變形象
1、榮耀的見證
2、律法的見證
3、先知的見證
4、父神的見證
5、雲彩的見證
6、門徒的見證 三、有顯現 四、三座棚 1、只有一座 2、只聽耶穌 3、只見耶穌 五、神發聲
1、為耶穌作見證
2、命門徒聽耶穌 六、不要怕 1、要謹守口 2、要認識主 真理反思: 我們對主認識嗎?我們聽祂的聲音嗎?我們願意與主同走十字架道路嗎? ── 王永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