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八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君王權能的顯明】 一、顯明在醫治各種病症上: 1.醫治長大痲瘋的人(1~4節) 2.醫治害癱瘓病的人(5~13節) 3.醫治害熱病的人(14~15節) 4.醫治被鬼附和一切有病的人(16~17節) 二、顯明在各樣的境界中: 1.顯明在人的心中,吸引不同的人跟從祂(18~22節) 2.顯明在自然界中,平靜風和海(23~27節) 3.顯明在靈界中,趕逐污鬼(28~34節) 貳、靈訓要義 【君王的權能彰顯各個時代中】 一、顯在律法時代和恩典時代之間的過渡時期(1~4節): 1.主耶穌在肉身中與以色列人相處 2.主的臨在和伸手觸摸顯出權能 3.仍舊要那得著醫治的人遵守舊約律法的規條 二、顯在恩典時代中(5~13節): 1.主要對象為外邦人 2.外邦人藉相信主所說的話,得有分於天國 3.主的話語顯出權能 三、顯在恩典時代的末了,當主第二次降臨之時(14~15節): 1.當主再來時,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羅十一26) 2.主藉降臨的榮光摸著猶太人 3.猶太人將被復興起來,服事這位萬王之王 四、顯在千年國度時代中(16~17節): 1.世上的國成了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啟十一15) 2.
祂來醫病趕鬼,叫地上的人豫嘗基督來世的權能 【君王的權能彰顯於各種生活環境中】 一、顯在家庭生活中(18~22節): 1.對一般掛名的基督徒(文士)──警告他們跟從主須要犧牲家庭生活的溫馨與享受 2.對願意接受主訓練的基督徒(門徒)──勸勉他們要愛主過於愛親人 二、顯在教會生活中(23~27節): 1.撒但常興起環境來攻擊教會 2.迫使信徒向主禱告 3.主斥責環境背後的魔鬼 4.使教會安然渡過風波 三、顯在社會生活中(28~34節): 1.這個社會中到處是被鬼附的人 2.鬼也藉著骯髒的賺錢事業扣住人們 3.這個社會的人執迷不悟,不歡迎主 【人與主的幾種關係】 一、憑著自己的熱心想要跟從主(19~20節) 二、蒙主呼召跟從主(21~22節) 三、有主一路同行,卻對祂小信(23~27節) 四、寧要豬群(財物),而不要主(28~34節) 【跟從主的路】 一、跟從主的路並不全是平坦──「忽然起了暴風」(23~24節) 二、有時甚至很危險──「甚至船被波浪掩蓋」(24節) 三、主好像不立即施救──「耶穌卻睡著了」(24節) 四、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林後四9)──「我們喪命喇」(25節) 五、從經歷中得著教訓,對自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你們這小信的人哪」(26節) 六、看見主的作為──「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的平靜了」(26節) 七、對主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這是怎樣的人?」(27節) 【兩個被鬼附的人】 一、「兩個」(28節)──罪人喜歡結伴犯罪(參羅一32) 二、住在「墳塋裏」(28節)──終日與死亡、黑暗、污穢為伍 三、「極其兇猛」(28節)──性情表現出魔鬼的特性(參約八44) 四、「沒有人能從那條路上經過」(28節)──專門製造麻煩,妨礙別人安寧,影響別人的生活行動 五、「神的兒子,我們與你有甚麼相干?」(29節)──專門和主並屬主的人作對 六、集「群」鬼於一身(30~32節)──在一個人身上,同時住著許多鬼(如:煙鬼、酒鬼、賭鬼等) 七、「央求祂離開他們的境界」(34節)──世人為了骯髒的錢財(豬群),寧可忍受鬼的騷擾,而不願接受救主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馬太福音註解》 叁、其他綱目 【馬太福音第八章:君王的權能】 一、君王的權能彰顯與各個時代中 1、顯在律法時代和恩典時代之間的過渡時期 (1)「耶穌下了山」(1)——主下山象徵君王的降卑俯就,從天上來到了地上。 (2)「有許多人跟著祂。有一個長大麻風的,來拜祂」(1~2)——根據舊約聖經的事例,大麻風與背叛權柄和不聽從命令有關(民十二1~10;王下五1,9~14),所以這裡的那個長大麻風的,乃是代表悖逆頂嘴的百姓,就是以色列人(羅十21)。當主耶穌來到地上,住在猶大人中間時,雖然有許多人因著好奇而跟祂,但止嘔一個真正認識祂的權柄,也認識自己敗壞的光景,因而謙卑地來拜祂求祂。這也表示在已過和今天的時代裡,真正認識主的人實在不多。 (3)「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2)——他不只認識主的權柄,且對主的能力有相當的認識。 (4)「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他的大麻風立刻就潔淨了」(3)——主伸手摸他是身體直接的接觸,象徵當初主是在肉身裡來到猶太人中間,是猶太信徒所聽見所看見,親手摸過的(約壹一1)。祂就是神成了肉身來的(約已四2),祂的外表雖常人無異,但祂的裡面卻有神的權能。這裡給我們看見,不但祂的心是「肯」,祂的手也是「能」的。 (5)「耶穌對他說,你切不可告訴人」(4)——這是因為祂知道人心裡所存的(約二25),祂不願意人因著好奇而來跟隨祂。 (6)「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4)——這是因為當時還是過渡時期,還未正式進入恩典時代中,所以猶太信徒仍須按照舊約律法的規條(利十四2~9)行事。 2、顯在恩典時代中 (1)「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祂說」(5)——百夫長是當時羅馬軍隊的一種官銜,轄管一百個兵卒。所以這裡的百夫長乃是外邦信徒的代表。 (2)「主啊,我的僕人害癱瘓病,躺在家裡,甚是疼苦」(6)——癱瘓病使人在行動上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它象徵外邦人因著罪惡,以致「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因此覺得很苦(羅七24)。 (3)「耶穌說,我去醫治他」(7)——醫治象徵拯救。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徒二21)。 (4)「百夫長回答說,主啊,你到我舌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8)——百夫長實在認識主耶穌的權柄和能力,他知道救主醫治的權能是在祂的話裡,所以他只要主的一句話就夠了。是的,祂的話裡有權柄(路四32),祂用權能的話托住萬有(來一3原文),並且祂對我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 (5)「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 ,你作這事,他就去作」(9)——百夫長從自己對屬下的兒女說話帶著權柄一事,認識到屬天君王的權柄更是在祂的話裡。 (6)「耶穌聽見就稀奇,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也我沒有遇見過」(10)——信心是根據我們對主的認識而有的,因為祂是我們信心的創造成終者(來十二2)。以色列人因不夠認識主,所以沒有那麼大的信心。 (7)「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到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裡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11)——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他們是以色列人的祖宗,也是信心的見證人(來十一17~21)。本節指出將有許多的外邦人,因著信心得有份與屬天的國度,也因著肯讓基督掌權而得享受救恩的筵席。 (8)「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裡去;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12)——本國的子民指缺乏信心的猶太人;外邦黑暗指當人子帶著榮耀的光輝降臨在祂的國裡時(太十六27),凡缺乏信心的人要被趕離祂的面光,不得有份與神國的筵席(路十三27~29)而言。 (9)「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13)——我們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太二十一22)。猶太人得以經歷君王的權能,是因為君王直接的接觸(1~4節),而外邦人則是因為相信祂的話。在這恩典的時代裡,君王的權能乃是顯明在祂的話裡。 3、顯在恩典時代的末了,當主第二次降臨之時 (1)「耶穌到了彼得家裡」(14)——這是預表主的再來。那時,祂將首先來到神的子民中間,因為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 (2)「見彼得的岳母害熱病躺著」(!4)——彼得的岳母代表猶太人;害熱病象徵猶太人為祖宗的遺傳和律法熱心(加一14;徒二十一20)。我們若像猶太人一樣,熱衷與主之外的事物,卻忽略了主自己,這在主看來,也是害熱病。 (3)「耶穌把她的手一摸,熱就退了」(15)——當主再來時,祂的救恩和權能,要從外邦人轉回到以色列家,以色列人要被祂的降臨所摸著,因此得救(羅十一26)。 (4)「她就起來服事耶穌」(15)——這表明主再來之後,猶太人將要被覆興起來,並且服事君王基督。當我們事奉工作的手被主摸著,不正常的熱度退了之後,才能對主有真實的服事。 4、顯在千年國度時代中 (1)「到了晚上」(16)——晚上代表舊天舊地的末期,就是千年國度時代,那時,地上的兒女將要預嘗基督來世的權能。 (2)「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祂只用一句話,就把鬼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16)——在千年國度時代,基督將要實際地作王掌權(啟二十4);趕逐汙鬼和醫治疾病這兩件事,是彰顯祂權能的典型。 (3)「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祂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17)——這預言引自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四節。主第一次的顯現,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並叫我們因祂所受的鞭傷得了醫治(彼前二24)。將來,主還要向那等候祂的人第二次顯現,但那時將與罪無關,乃是單純為著拯救我們(來九28)。 二、君王的權能彰顯與各種生活環境中 1、顯在家庭生活中 (1)「耶穌見許多人圍著祂,就吩咐渡到那邊去」(18)——今天我們在世上是客旅,正在讀到一個天上更美家鄉的過程中(來十一13,16)。 (2)「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那裡去,我要跟從你」(19)——這裡乃是藉著那文士要跟從主的心願,來襯托出一個實際的生活問題。 (3)「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20)——洞和窩都是象徵家庭生活;枕頭的地方意味著家庭生活的溫暖和安息。在我們跟從主的路上,許多時候我們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為著主的緣故,往往需要我們犧牲家庭生活的溫馨與享受。 (4)「又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21)——父與子象徵家庭生活的人際關係。那個門徒的意思是,向要先對家人盡自己的義務,然後再來跟從主。這裡又牽涉到另一個問題:是主重要呢?還是家人重要呢? (5)「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22)——前一個「死人」是指靈裡死了的兒女(弗二1,5),後一個「死人」則是指肉身死了的人。這裡主的意思不是要我們天國子民一點都不照顧地上家庭的需要(主在十字架上臨死時,還把祂母親託付門徒來照顧。參約十九26~27),主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該等到屬地的事物都辦妥了,才來跟從主。我們若愛父母兒女過於愛主就不配作主的門徒(太十37)。君王的權能顯在家庭生活中,叫我們能為著主的緣故,甘心捨棄肉身的安逸,並且尊重祂過於尊重親人。 2、顯在教會生活中 (1)「耶穌上了船,門徒跟著祂」(23)——在聖經裡,船象徵教會,海象徵世界。船行海中,卻與海有分別;今天教會寄居在世界上,卻與世界有分別。船上只有主耶穌和祂的門徒,這就是說,主和屬祂的人構成所謂的教會。 (2)「海裡忽然起了暴風 ,甚至船被波浪掩蓋;耶穌卻睡著了」(24)——教會在這世界裡,常會無端遭受外界環境的攻擊,有時情況會惡劣到一個地步,好像失去了主的同在——耶穌卻睡著了。 (3)「門徒來叫醒了祂,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25)——這是禱告。險惡的境遇,常常逼我們到主面前去,向祂求告。 (4)「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膽怯呢?」(26)——主指責門徒,是因為他們對祂話中的權能失去信心,以致膽怯。他們只顧眼前的風浪,忘卻了稍早時主曾吩咐他們「渡到那邊去」(18)的話。主口所出的話,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祂所喜悅(塞五十五11)。 (5)「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的平靜了」(26)——風和海是meiy位格和知覺的,主乃是斥責風和海背後的空中掌權者(弗二2)和海裡的汙鬼(太八32)。教會內外所遭遇的一切事故,都是撒旦和牠的使者興風作浪使然的。 (6)「眾人稀奇說,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27)——君王的權能顯在教會生活中,使教會安然渡過風波,一往直前。 3、顯在社會生活中 (1)「耶穌既渡到那邊去,來到加拉大人的地方」(28)——加拉大的原文字意是「一個陌生人行近」,所以加拉大人的低昂象徵我們在人群社會中的生活環境。 (2)「就有兩個被鬼附的兒女,從墳塋裡出來迎著祂,極其兇猛,甚至沒有人能從那條路上經過」(28)——「兩」是見證人的數目字(啟十一3);兩個被鬼附的人就是見證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五19)。在這人群社會中到處充滿了被鬼附的人,諸如:煙鬼、酒鬼、賭鬼等,又如:小說迷、電影迷、運動迷等。被鬼附的人,他們所過的是如同在墳塋裡的黑暗生活,不但別人管不住他們,連他們本人也是身不由己。 (3)「他們喊著說,神的兒子,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裡來叫我們受苦嗎?」(29)——每逢我們傳福音給世人時,一般人的反應總是說時候還沒有到,不願意現在就信主受苦,他們盼望趁著自己還年輕時,好好享受人生,等到年老行將就木時才來信主。 (4)「離他們很遠,有一大群豬吃食」(30)——在這人群社會中另有一班人,從表明看來,他們似乎顯得很正常,正在日夜孜孜不倦地從事各種職業工作,這一旦聖經裡所提放豬的兒女,正是這一班人的代表。但是在神的眼中,豬是骯髒不潔的(利十一7;彼後二22),他們養豬的目的不是為著神(不能用來獻祭),也不是為著神的百姓(猶太兒女不吃豬肉),而是為著賣給外邦人謀利。我們的職業工作無論是多麼的高尚,若不是為著主和教會,就不過像放豬一般,不討主的喜悅。 (5)「鬼就央求耶穌說,若把我們趕出去,就打發我們進入豬群吧」(31)——,魔鬼若不能直接在人身上捉弄人,便要藉外面事物間接捉弄人。 (6)「耶穌說,去吧;鬼就出來,進入豬群」(32)——主容許汙鬼進入豬群,表明了那些不潔的賺錢生涯,是被允許作為魔鬼活動的範圍的。 (7)「全群忽然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32)——魔鬼的作為總是叫人自甘墮落(闖下山崖),投身在罪惡的世界裡(投在海裡),終至身敗名裂、斷送了一生(淹死了)。 (8)「放豬的就逃跑進城,將這一切事,和被鬼附的兒女所遭遇的,都告訴人」(33)——城象徵系統化的社會組織。可惜許多人並不因所遭遇的事醒悟而轉向主,反而更深地依賴社會組織。 (9)「合城的人,都出來迎見耶穌,既見了,就央求祂離開他們的境界」(34)——屬地的世界和屬天的君王不能兩立。人若愛世界,愛神的心就不再他裡面了(約壹二15)。難怪他們不歡迎這位君王,不願意祂插足與他們的境界。 ── 黃迦勒《查經輯要》 【耶穌擔當我們的疾病】 經文:太8:1-17 一、潔淨長大麻風的病人 1-4 1.主若肯,我就潔淨 1-3 得潔淨的原因: (1)跟著祂 (彼前2:21) (2)來拜祂 (太2:2;約4:23-24) (3)摸到祂 (可3:10;5:25-29) 2.我若肯,主就察看 4 二、醫治害有癱瘓的病人 5-13 1.“主啊”——為病人的代求 5-7 2.“主啊”——是信心的行動 8-13 (1)信心是由謙卑而有的 8-9 (2)信心是主稱讚而有的 10-12 (3)信心是付行動而有的 13 三、擔當治好一切的病人 14-17 1.醫好害有熱病的人 14-15 2.醫好許多鬼付的人 16上 3.醫好一切有病的人 16下-17 (賽53:5-6;彼前2:24-25) ── 毛南春陽 【耶穌代替我們的軟弱】 經文:太8:18-34 一、有時我們不肯為主付代價 18-22 1.貪圖安逸的生活 18-20,如無知的財主。(路16:1) 2.戀世憂慮的生活 21-22,如少年人財主。(太9:16-22) 二、有時我們小信靠主沒平安 23-27 1.遇到風浪就會失望 23-25 2.仰望耶穌才有平安 26-27 三、有時我們拒絕救主受捆綁 28-34 1.受魔鬼的捆綁 28-32 詩歌《榮耀釋放歌》 (1)住在墳塋裡 28 (2)與主不相干 29 (3)懼怕見耶穌 30-32 2.受世界的迷惑 33-34 (1)放豬的人不信耶穌 23 (2)合城的人不要耶穌 24 ── 毛南春陽 【耶穌的神跡 馬太福音8章】 一丶主手一摸麻風潔淨8:1-4 二丶主說一句癱子行走8:5-9 三丶主見一人信心超越8:10-13 四丶主手一摸熱就退了8:14-15 五丶主說一句鬼都出去8:16-17 六丶主教一徒你來跟我8:18-22 七丶主說一句風浪平靜8:23-27 八丶主命一群鬼離人身8:28-34 ──作者不詳 【罪的象徵(太八1~34)】 一、污穢如痲瘋病者(1~4節),只有耶穌能潔淨(賽一18) 二、苦甚如癱瘓病者(5~13節;羅五6;徒四12),因信耶穌得痊癒 三、狂暴如風浪翻騰(18~27節) 四、兇猛如被鬼附者(28~34節) ── 丁良才《經題模範》 【信心的神蹟】 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 一、治好一切有病的人 1.潔淨長大痲瘋的 2.醫治害癱瘓的 3.彼得的岳母害熱病 二、不同種類的跟從耶穌 1.出於人性的熱情 2.對主呼召的回應 3.與主同行 三、趕鬼進入豬群 1.闖下山崖 2.投在海裏 3.自取死亡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馬太福音第八章】 一、觸摸不潔者:長大痲瘋的人(八1~4) 二、一位非猶太人的信心(八5~13) 三、彌賽亞是醫治者 (八14~17) 四、耶穌的要求(八18~22) 五、大自然的主(八23~27) 六、邪靈聽命的主(八28~34) ── 克萊格季納《新約聖經背景注釋》 一、大痲瘋病人(八1~4) 二、百夫長的僕人(八5~13) 三、彼得的岳母(八14~15) 四、耶穌治病活動的概括(八16~17) 五、兩個要作門徒的人(八18~22) 六、平靜風和海(八23~27) 七、加大拉的鬼附之人(八28~34) ──《丁道爾聖經注釋》 【君王醫病及行神跡(八1~34)】 一、潔淨長大痲瘋的(八1~4 ) 1.下了山(傳講登山寶訓的山) (八1) 2.長大痲瘋的人拜耶穌,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八2) 3.耶穌的反應:伸手摸他、說「他肯」、潔淨大痲瘋、要求保密、遵行律法的規定。 (八3~4) 二、治好百夫長的僕人(八5~13 ) 1.在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來求耶穌去醫治他癱瘓的僕人。(八5~6) 2.耶穌首肯要前去醫治其僕人。 (八7) 3.百夫長以自己不敢勞動耶穌到其家中,因為他相信耶穌有權柄治好其僕人,正如他也有權不親自做事一樣。(八8~9) 4.耶穌稱讚百夫長的信心超越以色列人。(八10) 5.耶穌警告未來將有許多外國人可以進天國,反倒是有許多猶太人無法進去 。 (八11~12) 6.耶穌治好百夫長的僕人(八13) 三、醫治彼得的岳母及許多人(八14-17) 1.彼得的岳母害熱病躺著。(八14) 2.耶穌治好彼得的岳母,彼得的岳母就起來服事耶穌。(八15) 3.到了晚上,耶穌醫病趕鬼。(八16) 4.這些都應驗了以賽亞的話,說「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八17) 四、耶穌論及要跟從他的人(八18-22) 1.耶穌離開人群,坐船到對岸。(八18) 2.有文士來表達他要跟隨耶穌到任何的地方,耶穌回應以自己沒有枕頭的 地方。 (八19~20) 3.有門徒要求先回去奉養父親,耶穌要求他來跟隨自己。(八21~22) 五、平靜風和海(八23-27) 1.耶穌上船,門徒隨行,遇到大暴風而耶穌卻睡著了。(八23~24) 2.門徒來叫醒耶穌,要耶穌救他們。(八25) 3.耶穌責備門徒是小信膽怯的人,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平靜了。(八26) 4.眾人驚奇訝異,因為自然界的力量也聽耶穌的命令。(八27) 六、趕鬼入豬群(八28-34) 1.兩個被鬼附的人由墳塋裡出來迎著耶穌。喊叫:時候還沒有到神的兒子就來叫鬼受苦嗎?(八28~29) 2.鬼要求進入豬群,耶穌許可,鬼就進入豬群,使得豬群闖下山崖淹死了。(八30~32) 3.放豬的人進城去說明事實經過,整城的人出來見耶穌,並求耶穌離開當地。 (八33~34) ── 蔡哲民等《馬太福音查經資料》
【在行動中的愛(八1~34)】 一、行屍走肉(八1-4) 二、一位善人的懇求(八5-13) 三、茅舍中的神跡(八14-15) 四、在眾人之中的神跡(八16-17) 五、計算代價的呼召(八18-22) 六、有主同在的平安(八23-27) 七、魔鬼所居住的宇宙(八28-34) ──《每日研經叢書》 【彌賽亞施行大能的奇跡和恩典並眾人的反應(八1~34)】 一、潔淨長大痲瘋的能力(八1~4) 二、治好癱子的能力(八5~13) 三、醫治熱病的能力(八14,15) 四、制服汙鬼和醫治各種疾病的能力(八16,17) 五、受人拒絕的神跡(八18~22) 六、駕馭大自然的能力(八23~27) 七、耶穌醫治兩個被鬼附的人(八28~34)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彌賽亞大能的作為(八1~34)】 一、前言(八1) 二、下山後所行的神跡(八2~17) 1.醫治長大痲瘋的(八2~4) 2.醫治百夫長僕人的癱瘓病(八5~13) 3.醫治彼得岳母的熱病和其它人(八14~17) 三、論作門徒(八18~22) 四、再行神跡(八23~34) 1.管制自然的能力(八23~27) 2.征服汙鬼的能力(八28~34) ──《中文聖經注釋》 【超越的信心(太八5~13)】 一、信心超越社會地位(太八5~6) 二、信心超越視線和距離(太八7~9) 三、信心超越種族藩籬(太八10~13) 四、結語(加三28;羅三10~11;來十一6) ── 葉福成 【難得有這樣的官(太八5~13)】 一、這位官長真謙卑 5 1、自己前來 2、向主肯求 二、這位官長有禮貌 6上 1、主啊——態度好 2、主啊——用詞對 三、這位官長有難處 6下 1、僕人的病——害癱瘓病 2、僕人狀況——躺在家裡 3、僕人經歷——甚是疼苦 四、這位官長沒白來 7 1、主的回答是肯定的 2、主的回答是立刻的 五、這位官長有信心 8 1、只要一句話——信心太大了 2、只要一句話——信心太強了 六、這位官長有開啟 9 1、這樣叫主去真不配——認識自己權力 2、這樣叫主去不敢當——認識自己有限 七、這位官長被稱許 10 1、耶穌說沒有見過這麼大的信心 2、耶穌說在以色列人中都沒見過 八、這位官長受教導 11-12 1、神的選民莫要失去機會 2、神的選民抓緊時間悔改 九、這位官長得恩典 13 1、回去吧——主的應許太安慰人 2、成全了——主的話語太激勵人 3、病好了——主的大能太折服人 真理反思:1、你的信心是大是小哪?從這段聖經看給了你什麼幫助? 2、從百夫長的身上我們學到了什麼功課? 3、從主耶穌的教導上我們學到了什麼功課? ——王永悅 【沒有遇見過的信心(太八5-13)】 一、尋找的信心 二、超越的信心 三、被贊的信心 四、成全的信心 ——王永悅 【唯有主能(太八5-13)】 一、放下權利尋找耶穌 二、及其謙卑稱呼耶穌 三、沒有懷疑信靠耶穌 四、實在不敢勞煩耶穌 五、釋緣由驚訝了耶穌 六、聽主話受教於耶穌 七、得主醫治讚美耶穌 ——王永悅 【百夫長的不容易(太八5-13)】 一、肯前來就不容易 1、放下權利 2、放下身段 二、謙卑求就不容易 1、不是命令 2、不是吩咐 三、信主說就不容易 1、主的藥方就一句話 2、領取方法就一個信 ——王永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