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馬太福音第三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施洗約翰傳道】

   一、約翰的職事(1~3)

    二、約翰的生活(4)

    三、人的接受(5~6)

    四、論真實的悔改(7~10)

    五、引到基督(11~12)

 

【王的受浸】

   一、主的降卑(13)

    二、約翰的見證(14~15)

    三、父神的見證(16~17)

 

貳、靈訓要義

 

【先鋒的職事】

   一、「天國近了」(2)──宣告天的權柄

    二、「那在我以後來的」(11)──向人指明基督

    三、「豫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3)──為主豫備人心

 

【認識悔改】

    一、悔改的理由──因為「天國近了」(2)

    二、悔改的表現──認罪並受浸(6)

    三、悔改的好處──「逃避將來的忿怒」(7)

    四、悔改的功效──結出相稱的果子(8)

    五、悔改的目的──相信那以後來的,就是耶穌基督(11)

 

【先鋒的生活見證】

   一、「在曠野」(3)──站在超脫的立場

    二、「身穿駱駝毛的衣服」(4)──沒有華麗的外表

    三、「腰束皮帶」(4)──行為受約束

    四、「吃的是蝗蟲野蜜」(4)──不受人為的供給

 

【先鋒的靈】

   一、不為自己求榮耀,只作『聲音』(3)

    二、「喊著說」(3)──裏面滿了負擔

    三、對人沒有避諱──直言定罪(7)

    四、指引正路(8)

    五、為主作見證(11~12)

    六、謙卑,守住身份(1114)

 

【如何才能有分於天國】

   一、應當悔改(2)

    二、要豫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3)

    三、認罪、受浸(6)

    四、要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子(8)

 

【天國的性質】

    一、是一種情況,能使人逃避將來的忿怒(7)

    二、是一種生命,能使人結出聖潔、公義的行為(8)

    三、是一種屬天的關係,它和人肉體的出身無關(9)

    四、是一種分別,凡未和天國發生關係者,要被丟在火裏(10)

    五、是一種導向,引人認識基督(11)

    六、是一種歸宿,凡屬祂的人要永遠與祂同在(12)

    七、是一種境界,帶下屬天的祝福(16~17)

 

【三種的浸(11)

   一、約翰的水浸──叫人悔改認罪

    二、主的靈浸──叫人得著靈生命

    三、主的火浸──審判,燒掉神之外的一切

 

【兩種的人(12)

    一、「麥子」──具有生命的內涵──要被「收在倉裏」

    二、「糠」──虛有其表──要被「不滅的火燒盡了」

 

【主耶穌受浸所表明的教訓(15)

   一、人天然的生命(舊人)都須要被了結和埋葬

    二、每個人都有當盡的義,沒有人可以不理會作人的本份

 

【主耶穌受浸所得的結果(16~17)

   一、天為祂開了

    二、神的靈像鴿子降在祂身上

    三、從天上有父神讚賞的聲音,為祂作見證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馬太福音註解》

 

叁、其他綱目

 

【馬太福音第三章:君王的見證】

一、施洗約翰為君王所作的見證

1、見證祂是那要來的王

1)「天國近了」(2)——天國就是屬天的國度,是尊主為大,讓神掌權和管治的範圍。施洗約翰的工作是向人推介,見證基督;當基督要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他宣告說天國近了,這話的含意乃是向人指出,基督就是帶來屬天的國度,要來在人的心中到登寶座的君王。

2)「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祂提鞋,也不配」(11)——這說出基督為王,乃是帶著屬天、超越的權能。

2、見證祂要用聖靈與火施洗

1)「祂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11)——聖靈的洗和火說出君王兩面的工作;前者是對於真實悔改相信主耶穌的人,祂要用聖靈給他們施洗,就是把他們浸到聖靈裡(林前十二13),使他們得著神的生命;後者是對與那些不肯悔改相信主的人,以及有名無實的基督徒,祂要用火給他們施洗,就是經過審判台的審判之後,把他們仍在火湖裡,永遠沉淪(啟二十15)。

2)「祂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祂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盡的火燒盡了」(12)——當祂再來的時候,不只要在萬民中分別綿羊山羊(太二十五31~32),並且也要在名義上是屬祂的人中間,分別麥子稗子(太十三30)。我們若是真實悔改相信主,像麥子般有生命的分量,就會被收在天上的倉裡;否則,若是像糠一般虛有其表而無實際內容,就要被仍到火湖裡燒掉。

二、君王自己所作的見證

1、見證祂是那在復活裡作王的

1)「當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13)——約旦河是象徵埋葬和復活的地方;約翰的水洗象徵將舊人置於死地,也就是我們的天然生命被了結並埋葬,如此才能在復活裡得著新的生命。主耶穌率先到約旦河裡受約翰的洗,就是以行動見證祂是那在復活裡來作王的。

2)我們若是接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在祂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我們也要在祂復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羅六4~5),也就是與祂一同在生命中作王(羅五17)。

2、見證祂是那盡諸般的義的

1)「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15)——義乃是對神和對兒女都合理合法;盡諸般的義就是履行神對人在律法上所有的要求。主說,我來不是要廢掉律法上所有的要求,乃是要成全(太五17)。主藉著受洗,也就是藉著十字架的死,來成全律法的要求。

2)主既在十字架上受死,就使律法的義,也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靈的人身上(羅八4原文)。所以我們若要像祂一樣盡諸般的義,就必須不隨從舊人,只隨從新人而生活行動。

三、父神為君王所作的見證

1、見證祂是那「受膏者」

1)「神的靈仿佛鴿子降下,落在祂身上」(16)——神的靈將落在祂身上象徵祂是神用聖靈所膏的基督(基督意即受膏者)。聖靈的澆灌乃是一個見證,藉此顯明神已經立祂為基督了(徒二36)。

2)聖靈澆灌在人身上,也是為著使人得著神的能力來為主作共(徒二18~21)。所以,我們也當求主用聖靈厚厚的澆灌在我們身上(多三6),好叫我們從祂得力,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徒一8)。

3)「神的靈仿佛鴿子」(16)——鴿子既溫柔且純一,牠的眼睛在同一時間內只能看見一件東西,所以這話的含意是,聖靈降臨在人身上,能使人一面對人溫柔,一面對神專一的顧到祂的旨意。這兩樣特長,也是跟隨主的人所該有的光景。

2、見證祂是父神所喜悅的愛子

1)「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17)——兒子是父親的表明和彰顯。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約一18)。我們惟有藉著主耶穌,才能看見並認識神。

2)在變化山上,當彼得把主耶穌和摩西、以利亞相提並論,要為他們搭三座棚時,父神就來攔阻,並且說了同樣的一句話: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又說:你們要聽祂(太十七5)。父神的意思是說,只有祂的愛子主耶穌配得獨一尊貴的地位;我們若要叫神心滿意足,便須單單地聽從主耶穌。

四、我們對於君王的見證該有的反應

1、應當悔改

1)「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2)——悔改這詞的原文意思是心思的轉變。從前我們在這世界裡,心思遠離神、背向神,如今為著進入屬天的國度,我們應當從心裡歸向神。

2)真實悔改不只是指從罪惡轉為良善,從黑暗轉入光明,並且也指從一切在神之外的事物轉向神自己。我們的心若只顧到宗教、道理、儀文、事奉,而忽略了神,那麼我們也應當悔改。

2、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

1)「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3)——注意這裡是指主的道和祂的路,並不是指我們信了主耶穌之後所要走的義路(詩二十三3)。

2)我們的心不只要轉向主,並且也要讓主在我們的心裡有通達的道路,好叫祂佔有我們心中的每一部分。

3、認罪受洗

1)「那時,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並約旦河一帶地方的人,都出去至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裡受他的洗」(5~6)——認罪就是看見我們的舊人一無是處,我們以往的一切滿了罪惡;受洗就是把舊人置之於死地,將他埋葬,同時也把以往的一切作個結束,使之了結。藉著認罪和受洗,叫我們從此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羅六4)。

2)我們既受洗與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祂一同復活(西二12)。我們身上若常帶著耶穌的死,耶穌的生也必顯明在我們身上(林後四10)。

4、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

1)「毒蛇的種類」(7)——要認識我們原來都是毒蛇的種類。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我們的嘴唇裡有虺蛇的毒氣(羅三10~13)。

2)「不要自己心裡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9)——亞伯拉罕是信心的祖宗(加三7)。我們不要以為相信主耶穌,作個基督徒就夠了。

3)「要結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8)——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雅二26),我們應當在生活行為上活出救恩來(腓二12)。

4)「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10)——結好果子就是結出靈的果子,亦即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22~23)。我們若在生活行為上,不能為這作榮耀的見證兒女,當主再來的時候,就有可能被丟在外面黑暗il,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太二十五30;林後五10)。但這不是指永遠的滅亡,我們仍要得救(林前三15)。

五、我們如何才能作君王的美好見證人?

1、獻上自己,為主而活

1)「那時,有施洗的約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傳道」(1)——曠野象徵與世俗有分別;基督徒乃是主從世人中間分別出來,歸給祂自己的一班人(林後六17~18)。我們若要作個君王的美好見證人,首先就要像施洗約翰一樣,將自己分別為聖歸給主,單單為主而活。

2)「這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4)——衣服象徵行事為人。駱駝的特點是能在野地裡載重跋涉;每次承接或卸下負擔時,總是跪在主人面前。一個為主而活的見證人,該時常跪在主耶穌面前,禱告仰望主的旨意,從主接受負擔(西一9~10)。

3)「腰束皮帶」(4)——腰束皮帶象徵行事為人受約束,如此才有力量伺候眾人主人(路十二35,十七8)。我們在人面前,也應當以謙卑束腰(彼前五5)。

4)「吃的是蝗蟲野蜜」(4)——蝗蟲野蜜都是天然的產物,都不是人為的供應。這裡象徵主的僕人的生活,應當不依靠人而仰賴神,因為我們需要用的一切東西,我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太六32~33)。

2、謙卑,不為自己求榮耀

1)「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3)——約翰只叫人注意到聲音。聲音轉瞬即逝,並不為自己留下什麼。我們為主作見證,只不過是作個主的「出口」。

2)「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必我更大」(11)——約翰的見證乃是向人指明那更大基督,使人們的注意力從他轉向主。我們也該把人引向基督(林前三5),而不該為自己來聚集跟從者。

3)「我就是給祂提鞋,也不配」(11)——我們的心應當尊主為大(路一46)。同時,也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羅十二3)。

4)「約翰想要攔阻祂,說,我當受你的洗」(14)——這是自己卑微,存心順服(腓二8)。

3、滿了負擔,並且直言無諱

1)「喊著說「(3)——喊字說出他裡面真是滿了負擔,使他不能不喊。

2)「約翰看見許多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也來受洗,就對他們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7)——法利賽人預表基督教裡的保守派,他們強調遵守律法、儀文,但往往流與形式,而無實際(太二十三327~28);撒督該人預表基督教裡的自由派,他們強調頭腦、理智,以致往往否認主耶穌和聖經的神聖地位,並且也忽略了聖靈的工作(太二十二2329)。對於這兩種人,約翰當面抵擋,直言定罪,目的是要摸他們的良心,引導他們真正的悔改轉向主。

── 黃迦勒《查經輯要》

 

【傳道者施洗約翰】

經文:太3:1-12

  一、他的人生生活 1-4

         1.住在曠野——操煉的功課 1    “曠野是:

               (1)是苦煉之地:(申8:2;徒14:22

               (2)是寄居之地:(王上17:3-5

               (3)是超世之地:(加1:16-17;林後6:14-17

               (4)是靈修之地:(可6:31;太14:23

               (5)是成功之地:(歌3:68:5

         2.講道信息——應當悔改 1-2 

         3.事奉工作——預備主的道 3

         4.生活樸素——有吃有穿就當知足 4,(提前6:8

  二、他的事奉生活 5-7

  三、他的傳道生活 7-11

         1.對罪惡加以責備 7

         2.對眾人加以教訓 8-10

               (1)教導: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

               (2)警告:凡不結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

         3.對自己加以謙卑 11

         4.對基督加以高舉 11-12

── 毛南春陽

 

【耶穌所盡的義與受洗】

經文:太13-17

  一、約翰證明耶穌是王子 13-15

  二、聖靈證明耶穌是神子 16

(約1:23,35-36;提前6:15-16;啟17:1419:16;路4:18-19

  三、天父證明耶穌是愛子 17

(太17:5

── 毛南春陽

 

【耶穌受了洗】

經文:太3

   一.受洗的意義

      1.表示自身有污穢罪惡。

      2.表示悔改回轉。

      3.表示需要道的潔淨。

      4.表示承認道的能力。

      5.表示接受道的拯救。

      6.表示歸入道的裡面。

      7.表示接受道的生命。

   二.耶穌為何要受洗

      1.證明祂是要替人擔負罪惡的。

      2.挽回人心歸向神,就是成就和睦之道。

      3.表示人需要寶血潔淨的救恩。

      4.表示寶血赦罪的能力。

      5.表示寶血是唯一的救法。

      6.表示在寶血裡罪得赦免。

      7.表示在血裡可得新的生命。

   三.我們應受哪種洗禮

      1.水的洗:在人面前的承認。

      2.道的洗:生活生命的改變—耶穌的生命,生活。

      3.靈的洗:思想意志的改變—明白神的旨意,行主所喜歡的事。

      4.火的洗:完全奉獻自己,任主使用。

結論:

  呼召接受水的洗,道的洗,靈的洗和火的洗。

── 黃彼得

 

【當悔改】

經文:太3:1-12

引言:

  簡述這件事蹟。

   一.甚麼叫作悔改?

      1.不是改革。

      2.不是改良。

      3.不是修改。

      4.是生命的更換。

      5.是心意的更新。

      6.是思想的更新。

      7.是生活的更改。

   二.為何要悔改?

      1.人原有的心充滿了罪惡。

      2.人無力行善。

      3.人不能免受罪的審判。

      4.人不能蒙神的悅納。

      5.人不能得永生。

      6.人不能解決罪和死的問題。

      7.人不能得到滿足的人生。

   三.如何悔改?

      1.聽從主的道,聽從主的話,接受赦罪之恩。

      2.為罪自責。為所知的罪懊悔,不與罪為友。

      3.恨惡罪惡。

      4.離棄罪惡。

      5.喜愛主的道,誦讀聖經。

      6.喜愛主的旨意,走在主的道中,作神的兒女。

      7.喜愛聖潔,不再犯罪。

  以上這一切都是要在聖靈的感動下進行;千萬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四.何時悔改?

  及時,就在今日(林後6:2)

結論:

  當及時悔改。

── 黃彼得

 

【水的洗禮】

經文:太3:1-12

引言:

  水的洗禮即悔改的洗禮。

  簡述約翰施洗的事蹟。

   一.受洗的需要(或悔改的需要)

      1.有罪惡,不論在心思或在行為上。

      2.偏離正路,要回頭走正路(代下7:14)

      3.離棄神,背逆神的旨意(2:13,19)

      4.天國近了,主的日子近了。悔改是自省,主的日子即審判那些不肯自省的人,主還沒有來就是要等候人自省。

  未信主的人要一次大大的悔改。信主的也要常常悔改,常常洗乾淨(13:10,14)

   二.受洗的工具(用什麼洗?)

      1.用主的道,神的話(15:3)。讀經時發現自己的罪就悔改。如:貪心,淫亂,污穢(5:5),浪費時間(5:15-21)

      2.當信主耶穌就必得救(16:31)。如未信主的就當信主。

      3.聽主的道。敬拜時聽道,如說到自己的罪,就要悔改(1:18-24)。如:約翰講道,法利賽人聽道悔改的事。

      4.兄弟間彼此用愛心勸勉。二三人指出錯誤(18:15-17),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帖前5:14),這就是彼此洗腳。用愛心不是指摘,譏笑…

   三.受洗的表現(悔改的正意)

      1.認識自己所行,所想,所作的不對。

      2.恨惡自己在無知中所行的罪惡。

      3.離開那已知的罪惡。

      4.歸向真神,行在神的光中,即按聖經的真理去行。

      5.凡事求討神的旨意和神的歡喜,而不求自己的意思和歡喜。

   四.受洗的福分(悔改的福分)

      1.自己免受更大的審判。

      2.自己得早日離開罪惡。

      3.自己得早日進入正路。

      4.神的心得歡喜快樂。

      5.天使和眾信徒都快樂。

      6.自己恢復神兒子的地位和榮耀。

結論:

  以路加福音第15章浪子悔改的比喻為結束。

── 黃彼得

 

【耶穌受洗的榜樣】

經文:太3:1-17

引言:

  洗禮與聖餐,是基督留給教會的兩大聖禮。凡真心作基督徒的,都要遵照基督的命令而受洗(28:19),受洗成為作基督徒的標誌。但受洗的本意是什麼?耶穌為什麼要受洗?受洗者有什麼責任?今日要從耶穌受洗的榜樣來思想這真理。

   一.受洗的本意

      1.受洗是歸入名下(28:19; 林前10:1-2)

  藉洗禮表明自己歸服于新的領導者名下。

      2.受洗是公開悔改認罪(3:6; 2:38)

  在眾人前承認自己的罪並接受神赦免的救恩。

      3.受洗是父神所喜悅的事(3:15-17)

  按神的旨意歸向祂,是神所喜悅的事,就蒙稱義。

      4.受洗是與基督聯合的象徵(6:3-6)

  接受基督在歷史所成就的救恩,成為我的救恩。

   二.耶穌受洗的意義

      1.公開宣告祂是歸在天父名下(3:17)

  父比祂大,天父差祂來作救人的工作(3:17-18; 14:28)

      2.祂站在人子的地位承擔人類的罪(23:34)

  祂親身擔當人類的罪(彼前2:22-24),背負和除去人的罪孽(1:29; 約壹2:2)

      3.祂代替人死,叫人能與神和好(5:6-11)

  基督的死顯明神的愛,叫信的人靠祂的寶血得與神和好,蒙喜悅稱義(5:8-9; 林後5:14-15,19)

      4.祂的捨身是叫全人類在祂裡面成為一家(2:13-19)

  受洗即洗除一切阻隔和冤仇,成為潔淨,叫人與神與人都和好(2:15-16,19)

   三.信徒受洗的責任

      1.宣告從今歸入主耶穌的名下,與舊主人罪惡脫離關係。

      2.見證耶穌寶血的能力,赦免以往一切的罪惡。

      3.表明從今要遵行天父在聖經中所教訓的真理。

      4.要負責除去人對神的阻隔冤仇,叫人與神和好。

      5.要盡心與耶穌合一,活著可作基督的見證。

      6.要忠心執行傳福音給萬民的使命。

      7.要靠聖靈的幫助以聖經真理造就自己和信徒。

結論:

  洗禮是件神聖而意義深遠的事,所以應當信服祂的命令,悔改離罪,歸向真神,接受救恩與神和好。因信耶穌的救恩而進入神家中成為神的兒女。

── 黃彼得

 

【耶穌的先鋒  馬太福音3章】

   一丶天囯近了應當悔改3:1-3

   二丶只重禮儀卻不悔改3:4-6

   三丶責備百姓必須悔改3:7-8

   四丶因人自義藐視悔改3:9-10

   五丶受洗目的是要悔改3:11-12

   六丶神子無罪不用悔改3:13-14

   七丶耶穌受洗不為悔改3:15

   八丶主得聖靈不因悔改3:16-17

──作者不詳

 

【施洗約翰】

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

   一、施洗約翰的事工

         1.約翰的工作

         2.約翰的生活

         3.約翰的信息

   二、三種洗禮

         1.用水施洗──潔淨

         2.用聖靈施洗──應驗

         3.用火施洗──審判

   三、耶穌降卑自己來受約翰的洗

         1.約翰的見證

         2.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

         3.神的喜悅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耶穌公開傳道前的準備(117

一、施洗約翰的傳道工作(三112

二、耶穌受洗(三1317

──《丁道爾聖經注釋》

 

【馬太福音第三章大綱】

一、施洗約翰的出現(三16

二、約翰的信息──威嚇(三712

   1.約翰的信息──應許

   2.約翰的信息──應許與威嚇

   3.約翰的信息──要求

三、耶穌與祂的洗禮(三1317

──《每日研經叢書》

 

【準備彌賽亞的傳道工作和祂職事的展開(三117)】

一、施洗約翰預備主的道(三112

二、約翰為耶穌施洗(三1317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先鋒約翰(三110)】

一、宣揚悔改(16

二、指摘罪惡(710

──《新舊約輔讀》

 

【耶穌受洗(三1117)】

一、聖靈與火的洗禮(1112

二、盡諸般的義(1317

──《新舊約輔讀》

 

【君王使命的準備(三117)】

一、施洗約翰的傳道(三112
   1、施洗約翰在曠野傳道,主題是「天國近了,當悔改」(三12
   2、施洗約翰的身份是以賽亞書四十章3節中的「聲音」(三3

   3、施洗約翰的衣著特殊、食物簡單,吸引了眾人到約但河內認罪受洗。(三46

   4、施洗約翰教訓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不要以上帝選民的身份自誇,要活出真實悔改的生活來。(三79
 5、施洗約翰認為時間緊迫,審判將至,自己的施洗只是要人悔改,但在他後面來的那一位是更尊貴、更有能力的,要用聖靈與火來施洗,且要施行審判。 (三1012

 二、耶穌受洗(三1317

   1、耶穌由加利立到約但河,要受約翰的洗。 (三13

   2、約翰攔住耶穌,而耶穌以「理當盡諸般的義」來回應約翰。 (三1415

   3、耶穌受洗由水裡上來時,天開了,神的靈降下,天上有聲音認定耶穌是上帝的愛子,上帝喜悅的。(三1617

── 蔡哲民等《馬太福音查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