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十七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太十七1在暗中下工夫】「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 在屬靈的跟從和追求上,能對主有些超然的認識經歷,都是在暗中得到的。那些只在吵吵嚷嚷的群眾中,擁擁擠擠的跟隨著的人中,是永不可能對主有更深、更超然的認識的。非在暗中下工夫,就登不上屬靈的高山,爬靈峰是不大有結伴而行的,也都不是容易被俗人或平常人所能理解的。 主也喜歡把我們帶到暗處,向我們顯明一點深奧的真理,即他自己。但有多少時候我們是不肯跟從的,總喜歡留戀群眾。結果只能活在浮淺的地步,只能認識一些初步的真理,離不開道理的開端,這樣的靈性程度,也就很容易受迷惑,走差路。 我們必須學習,被主帶到暗處去教導、注意主在暗中對我們所指示所顯明的真理。要登屬靈的高山,就得被帶到暗中。主為了人的祈禱,也是在暗中下工夫。 主在世上的時候,很注重上山的工夫,他每次上山都給人帶來屬靈的信息和祝福。 一、太五─七章 山上的寶訓,又稱天國憲法,是在山上宣佈出來的。 二、太十五19─31節 醫治了各樣的疾病。 三、可三13─14節 揀選設立十二使徒。 四、約六3─13節 行神蹟分餅給五千人吃飽的神蹟。 五、太十四23─32節 主在山上為門徒禱告,並搭救門徒脫離風浪。 六、太十七1─8節 在山上變像顯明律法的先知與神子的關係。 七、太廿七33;可十五22;路廿三33;約十九17 在各各他山上,主被釘死,十架高懸,成就了永遠的救恩。 八、太廿四13─14節 在橄欖山上指明末世的景像。 主啊!你也把我們帶到山上,好領受你對我們的一切教訓,明白當走的道路,阿們!!——
李慕聖《晨光》 【太十七3】「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 路加特別提到摩西與以利亞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即是在耶路撒冷將作成的事。摩西代表律法,使祂知道神的羔羊必須受死,為贖對人的罪;以利亞代表預言的先知,著重在父神的榮耀,這些思想早為主所熟悉,但現在從別人口中說出來,就更增強祂的信心與喜樂。這在主復活的早晨,脫離死亡,就更有榮耀的光輝。 主奇妙的受死與榮耀的復活,實在是最偉大的主題,神的性格已在這些事上表現得最和諧最具體了。人的罪與神的救恩也在這裡相遇而得以解決,創造的勤勞也有了關鍵性的答案。這裡有新天新地的胚種,且有公義與和平在其中。所有的時間、年代、世界及人類都得以合而為一。人與天使能合在一起,還有離世的生靈以及靈界的一切,包括彼得、雅各、約翰以及摩西、以利亞。他們都與偉大的神一切,神的聲音從敞開的天上發出祝福的話語。 我們也應登變樣的高山,我們越走近十字架,越多默想耶路撒冷城成就的事,我們必更接近一切事物的中心,也更融合自己與別人在神的生命之中。——邁爾《珍貴的片刻》 【太十七5聽天上的聲音──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如果你我能聽到天上的聲音,該是多麼美好的經驗! 祂從父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從極大榮光之中,有聲音出來,向祂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我們同祂在聖山的時候,親自聽見這聲音從天上出來。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彼後一:17-19) 彼得的見證,當然比誰都有價值,是不容置疑的。他的見證特別值得我們注意。 你們總要謹慎,不可棄絕那向你們說話的;因為那些棄絕在地上警戒他們的,尚且不能逃罪,何況我們違背那從天上警戒我們的呢?(來一二:25) 律法的功用,原是為基督耶穌作見證,使人就祂得生命。正如希伯來書所說的:“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來一:1-2)可見主耶穌不僅是更清楚的啟示,更是神本體的真像,將神自己和祂的心意向世人顯明出來。主耶穌的聲音,是天上的聲音,祂的羊必然聽從。主耶穌的信息,是天上的信息,我們必須接受。願主住在我們心裏,作我們心中的王。── 于中旻《聖經研究》 【太十七8單單看見夫子 】“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太17:8) 當列奧多·達芬奇的那幅傑作“最後的晚餐”成功之後,引起了眾人的喝采。大家對這幅畫進行仔細的評論:有的說 這個地方最精彩,有的說那個地方最美麗,最後,大家對於所畫的那塊臺布都一致認為最細緻,色彩奪目。但達芬奇聽了這 些稱讚以後,心中極其難過,因為他畫的目的,是要使夫子的臉能描摹得最吸引人,最能感動人。但是他們卻在誇獎臺布。因為臺布的美卻把夫子的愛臉給遮住了,於是拿起畫刷將那幅畫中的台佈線紋,全部刷掉,好使夫子的臉能得著人的崇敬。 惟願我們所作的一切工都能使人看見夫子,並單單地看見夫子。每一次講道,都能刷去那些臺布的花紋,叫人能容易看見基督。── 佚名《喻道小品》 【太十七8畫家與傑作】經文: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裡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神的奧秘。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林前2:1—2) 【太十七8只見耶穌「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 我們活在人群之中,看見的人太多了,聽見人的聲音太多了。這一切占滿了我們的心,即或不是那麼多,可能是少數人,會成為崇敬的對象,心的所愛,將盼望寄托在他們身上,這是我們的錯誤,不但會失去唯一的目標,那一切也不會使我們得到滿足。 在這裡我們看見主曾將三個門徒領到高山上,離開了人群、繁雜、紛亂,可是仍顯出另幾個目標,遂令他們不再願意失去,而願意和他們同在了。因為覺得他們可以和耶穌同列,而這另兩個目標不但不是反對主的,更是和主站在一起,為主作見證的。他們是摩西和以利亞,是屬神的人,所談的是屬靈的事,難道這還不可以嗎?有什麼不對呢? 可是正當他們要搭三座棚的時候,卻出現了雲彩,將別的都遮蓋了。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別的任何人,連屬靈的人,神的僕人們都不是要聽從的對象。最後他們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這也是主要帶他們上山的目的,有一天主也要帶我們到這個地步,不止離開人群,也要叫我們放下其他所敬愛,倚靠,親近的對象,直到我們不見一人,只見耶穌,才專一的聽祂、仰望祂、親近祂。──《每日天糧》 【太十七 8】「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彼得把主耶穌與摩西、以利亞並列一起,要為他們搭三座棚,每人一座,神卻把主耶穌分別出來,對他們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5節)。彼得看摩西、以利亞可以與主耶穌並列,神卻說,只有主耶穌是祂的愛子,是我們所當聽從的。神不喜歡人把祂的兒子與甚麼人並列。就是為神所大用、最忠心的人,如摩西、以利亞,神也不喜歡人把他們與祂的兒子並列。神叫我們尊崇、高舉的,只有祂的兒子。在祂兒子以外,神不叫我們有所高舉,有所尊崇。神不許我們把祂的兒子與人並列,與人同榮。所以,當彼得把摩西、以利亞擺在主耶穌同等的地位上時,神就立時把摩西、以利亞取去,使他們「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把主耶穌與人並列,是人常犯的一個通病。摩西、以利亞固然有他們的榮耀,但他們不過是神的僕人,惟有主耶穌是神的兒子。摩西在神的家中是盡忠的,以利亞在神的國裏也是忠心的。歷世歷代,有不少忠心、為神所大用的人,就是今日也有。神叫我們尊敬他們。但是,不只我們高舉他們過於主耶穌,是神所禁止的,就是我們把他們擺在與主耶穌同等的地位上,也是神所不許的。不只神不許人這樣作,就是那些向神真是忠心、為神所大用的人,他們也決不喜歡人高舉他們過於基督,或者把他們擺在與神的兒子同等的地位上。 在跟從主的道路上,神叫我們「只見耶穌」。如果我們看人,我們就要跌倒,就要灰心。因為人總是人,總有軟弱、總有灰心的時候。如果我們一直看摩西,我們就要像米利暗和亞倫一樣跌倒了(民十二章)。如果我們一直看以利亞,我們就要像他那樣灰心了(王上十九章)。如果我們一直「不見一人,只見耶穌」,我們就不會跌倒,也不會灰心。因為主耶穌是沒有軟弱的,是不會灰心的。「祂不灰心,也不喪膽」(賽四十二4)。所以,神叫我們在跟從主的道路上「只見耶穌」。雖然希伯來書第十一章告訴我們許多有信心的人,但神沒有叫我們仰望他們,思想他們。那許多有信心的人,對我們不過是見證。神叫我們仰望的,思想的,只有主耶穌(來十二1~3)。如果我們仰望祂,我們就不會跌倒;如果我們思想祂,我們就不會疲倦、灰心。如果我們仰望甚麼人,思想甚麼人,我們就要跌倒,就要灰心。但願我們在跟從主的道路上,「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選 【太十七8叫人只看見耶穌】「……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 在我們給人講道或談道時,不應該叫人對我們有一個感覺說:這人的口才真不錯;也不當叫人認為,我們的知識很豐富;甚至也不需叫人覺得我們對經文很熟悉。或是為道很熱心等等。 那麼叫人應該有什麼感覺呢?應當是叫人聽了我們所談論的以後,即感覺到的確有位神,並且更能感覺到這位神與他有不可解說的關係。對信的人要叫他們深切的感到主藉著我們的見證已經活生生的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把我們已經忘了,但主卻活畫在他們心中,躲避不開、推卻不掉,讓他們更能背著沉重包袱說:我該如何迎見神呢?這時,我們的見證、講論,才算達到了,真正的明白了。 若是不能叫人在我們傳揚的工作中看見主、遇見主,那我們的一切講論都是失敗的,都是失去目標,毫無意義的。 我們只要把主介紹給人,他們遇見主,就會看見道路,自會有真理,自會得生命。否則,只是一點道理,這對人一點也沒有價值,不能救人,不能造就人,所以必須記住我們是為主作見證,看見了主就應當證明這是基督。 經上記著說:“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8)。—— 李慕聖《晨光》
【太十七20芥菜子】亞力山大東征,他預期一個下午的鏖戰,就可以把波斯的主力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