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馬太福音全書綜合拾穗

 

本卷書的中心本卷書原為猶太信徒所寫的,證明基督按着舊約預言為“彌賽亞”。書中滿有猶太的色彩。它給基督所繪的圖畫,是君王的圖畫。開頭便說:祂是承嗣大衛王位的;後來更說:祂是屬靈永遠國度的創始者。

  書中引舊約的經節,有六十五次;並且在許多地方明明說:這些預言已應驗在救主的身上;像這樣把舊約的話一字一句完全寫出的,有四十三次,這可為四福音中引用舊約最多的福音;路加福音次之,但路加引用舊約的話尚不及二十次。主耶穌被稱為“大衛的兒子”,在本卷書中見八次;“天國”兩字在本卷書中,見有三十三次。

  四卷福音書曾經用基路伯的四獸像表明,馬太福音可用“獅子”的像來代表。這可說是全卷書結構的中心。我們將持定這個中心來解釋這一卷福音,並書中說的天國,與大衛兒子的榮耀。-- 宣信《馬太福音靈訓》

 

【耶穌時代的希臘、羅馬世界】

看過了有關本書作者的一些資料,也許我們還想知道一些耶穌時代的情形。

主前七世紀,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巴比倫帝國亡于波斯後,部分以色列人民在寬大的波斯政權下,得以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家園。

主前四世紀,位於今天歐洲希臘以北的馬其頓國興起,推翻波斯王朝,在主前334年建立了歷史上有名的希臘帝國。在亞歷山大大帝統率下,希臘軍隊南征北討,遠及印度邊境。亞歷山大在主前323年去世,死時只有三十三歲。

他雖早逝,希臘文明卻在帝國境內廣泛傳佈,影響深遠,直到羅馬時代仍未衰微。希臘的哲學、語文和生活方式,深入到巴勒斯坦及以外地區的猶太文化中。

這時,希臘文成為帝國內普遍使用的語言,有點象英語在今天世界上所取得的國際語言的地位,使用範圍超越了它的國界。在埃及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人,將希伯來文舊約聖經翻譯成希臘文,稱為《七十士譯本》。這個譯本,在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中普遍使用;耶穌和新約聖經的作者,引用舊約時,大都使用這個譯本。新約聖經,絕大部分的原文都是用希臘文寫成。希臘文在猶太社會中所發生的影響力,可見一斑。有關詳細資料,可參看附錄專文:<兩約之間——舊約與新約中間的四百年“沉默時代”>──《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耶穌時代的巴勒斯坦人的生活】

希臘文明的影響力也滲透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日常生活中。加利利海東南面的低加波利(大約有十個城鎮),是耶穌和門徒常到的地方。這是一個受希臘文明影響的典型地區;外邦人集居,廟宇林立。甚至在耶穌故鄉拿撒勒城附近,今天也發現有希臘文明的遺跡。看見了希臘文明在巴勒斯坦的影響,我們不難想像耶穌傳道時面對的問題是多麼複雜而微妙。耶穌教導門徒出去傳道時,須“靈巧象蛇,馴良象鴿子”,是針對現實而說的。

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不只面對文化上的外來衝激,也經歷了政治上的轉變。

兩約中間時期,在主前一世紀,馬加比家族革命失敗後,羅馬政府為了防止同樣事件發生,派軍隊駐紮巴勒斯坦各重要城鎮。在福音書中,我們看見羅馬兵丁、軍官(百夫長、千夫長等)、官員等出入民間,和猶太百姓往來;而且與猶太人一起聽施洗約翰和耶穌講道。更有不少棄罪悔改,歸向了真神。

地中海一帶地方屬羅馬帝國版圖。當時羅馬政府雖管轄猶太地,但給予猶太人一定程度的自治權力。羅馬皇帝為猶太人立了一個半屬猶太血統的王,就是以東人(以土買人)希律大王。他就是耶穌降生時屠殺伯利恒城嬰孩的暴君。他效忠羅馬,管治猶太人。又大興土木,為他們建造聲帶呢,以牢籠猶太愛國分子。他在主前4年去世(耶穌降生年分的計算方法,參看二1注),他的眾子分別承受了他的封地。

一般百姓心中,並不接受羅馬政權,也不尊敬希律。在民間發生真正影響力的反倒是聖殿裡的祭司。大祭司是人民的精神領袖。羅馬政府需要他們的支援,否則便難管治百姓。──《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耶穌時代的猶太人的信仰】

在上層,猶太人有公會管理宗教和民間事務。公會的成員是祭司和民間的長老,大部分是撒都該人。他們信仰僵化,墨守儀文,不信天使、復活、鬼魂等事。當時另有一個宗教派別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分庭抗禮,在信仰解釋上走不同道路;可是他們拘泥傳統,死守儀文,缺乏生氣。這些人都常與耶穌接觸,和耶穌辯論真理。當中且有一些人暗暗作了耶穌的門徒。參看附錄專文:<新約時代的猶太教派>

猶太人流行一個觀念,在舊約聖經中,神曾應許的彌賽亞,會在他們那個時代來臨;所以敬虔的猶太人對這位民族的救星都存著熱切的盼望。但是,猶太人因為長期受著外族壓迫,所以在宗教上,彌賽亞觀念多少帶有政治性。他們想望中的彌賽亞是個大英雄;會帶領猶太民族推翻羅馬政府,建立猶太本色的大衛王朝。當然,這些都不是神所定的計畫。基督耶穌這位真正的彌賽亞,降生在寧靜小城伯利恒的卑微馬槽裡,如果不是東方的博士前來朝拜,報告大喜訊,熱鬧京城耶路撒冷的權貴和領袖,根本不會知道這件劃時代的歷史大事已經在靜寂之中發生了。而本書,正是這位要在人世間建立屬靈國度的耶穌基督的一生行述。──《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馬太福音】

《馬太》和以後三本福音書所寫的,是發生在中東一塊長不到二百四十公里的土地上的故事,但影響到今天廣大世界的每個角落;在時間上所占不過西元紀元前後三十多年,卻深入到人類歷史的今天和明天。

這個故事不只創造也改變了歷史,為人類歷史重定方向。

這是一個關乎今天每一個人的生活和生命的故事,因為所講的是耶穌基督的一生。

馬太寫這本福音書,要我們知道神拯救世界的一個大計畫,神希望用這個計畫把地球這顆叛逆的行星從死亡的邊緣挽救回來。耶穌是神應許賜給全人類的拯救者,祂的一言一行處處應驗舊約聖經的預言。祂的教訓在精神上與神指導人行為的律法是一貫的。

謙沖的人子耶穌降生在馬槽中,長大于木匠家,在約但河裡受洗,在曠野受試探。祂生活在窮人與罪人當中,是一位偉大的教師,把天國的道理教導人。祂後來被釘在十字架上,葬在借來的墳墓中,最後戰勝了死亡,成為世人復活的主。

《馬太福音》講耶穌的一生雖以《馬可福音》為參考,但作者提供了許多《馬可》沒有的材料,諸如耶穌的降生,關於教會的教訓,以及耶穌的家譜等等。

全書用的是傳記體,但作者沒有嚴格依時間的先後來寫,而是用主題為經,材料為緯,編織在一道作報導。耶穌五篇相當長的講道就是用這方法寫的,其中一篇是著名的“登山寶訓”。

本書鄭重地介紹了天國,這是神要在人間建立的國度,主基督會親自來治理;世界那時會有真正的公正與和平。──《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