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一章拾穗 【太一1】 「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後裔”、“子孫”原文都作“兒子”。下同):」 「基督」是一個希臘字,意是受膏,同樣的希伯來字就是「彌賽亞」。古時君王、祭司、先知受職時,都先受膏,以從眾人中分別出來(參利四3,六20;出廿八41;撒上九16;撒下廿三1;王上十九16)。所以「基督」稱耶穌,意即祂是特別分別出來,以歸於神,作我們的完全先知、祭司與君王。受膏尚有一意,就是滿有聖靈知識的意思。聖經記說,神沒限量的以聖靈賜祂(參約三34)。祂的名就是「神的受膏者。」 「耶穌基督」的意思是卑下者已升為高。此名是新約的頭一個,也是新約的末了一個(啟廿二21施約瑟本譯)。 「家譜」在原文裡,這字只見於創世記五章一節一次。在創世記是說到「第一個亞當」,在馬太福音則是說到「末後的亞當」,二者遙遙相對。猶太人對於家譜是頂重的,因為家譜指明一個人的由來。主耶穌是不是王。應看祂是不是從大衛一支傳下來的。所以本書最先就用家譜來把祂證明了。 「兒子」在猶太人有許多的意思:兒子;孫子;後裔;養子;門徒;心愛者。這裡的意思是指主耶穌是此二人的後裔。 「大衛的兒子,亞伯拉罕的兒子」聖靈默示聖經,只提起此二人的名,祂的意思是把此二人──大衛、亞伯拉罕──當作中心點,因為彌賽亞的大應許,是對此二人立的。這就是主耶穌在第一節,不被稱為其他眾人的兒子,而獨稱為大衛、亞伯拉罕的兒子的緣故。注意:這裡是把「大衛的兒子」放在前頭,「亞伯拉罕的兒子」放在後頭。一個未受默示的人,必會把「亞伯拉罕的兒子」放在前頭。但是本書是要表明主耶穌,是先來作猶太人的王,而後施恩與外邦人,故先說「大衛的兒子」,以表明祂是合法的承繼人,後說「亞伯拉罕的兒子」,以表明神將來從祂而施恩與萬民。──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耶穌基督。“耶穌”是希伯來文“耶書亞”(約書亞)的希臘文(和拉丁文)翻譯,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基督”是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希臘文翻譯,意思是“受膏者”。“大衛的子孫”是當時對彌賽亞一個十分流行的稱謂。這家譜從耶穌合法的(雖然不是親生的)父親約瑟的家系來追索,確立耶穌坐在大衛寶座上的權利(6節)。路加福音三章23至38節的家譜明顯是馬利亞的家系,雖然有人認為路加記載的也是約瑟的家譜,推測馬但(15節)與瑪塔(路三24)是同一人,雅各(16節)與希裡(路三23)是兄弟(一個是約瑟的父親,另一個是他的叔伯)。參看路加福音三章23節的腳註。──《馬太福音雷氏研讀本》 新約聖經從一個嬰兒的家譜開始。《馬太》第一節不只是一個家譜的開端,也是一個新時代到來的勝利宣告。舊的、滿了仇恨的黑暗世界和有罪的人類的絕望都告過去;光明的、充滿愛和希望的新時代,隨著嬰兒耶穌的降生來到地球。創造宇宙和全人類的父神所曾應許亞伯拉罕和大衛的,眾先知所不斷預告的“為我們而生”的嬰兒(賽九6),現在已經來到世間。這一節短短十九個字,把舊約和新約連成一體,把生活在舊的世界裡的人引領到陽光燦爛的新天地裡。一個可以自由呼吸到愛與救恩的新時代展現在我們眼前。 新約中,有耶穌的兩個家譜,一在此處,一在《路加》三23~38。此處的家譜從以色列民族的始祖亞伯拉罕開始,終於馬利亞的丈夫約瑟。《路加》則以約瑟始,上溯到人類的始祖亞當。兩個家譜的比較,看《路加福音》簡介中的<參考資料>。 此處所記家譜分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包括十四代。這種安排極可能與大衛的希伯來文名字有關。希伯來文字母也可以表示數位,大衛名字中的三個子音d,w,d,(d等於4,w等於6)加起來是14。這種分法,除了便於記憶,也從一開始便突出了耶穌是自亞伯拉罕經大衛王一脈相傳的王族後裔。指出耶穌的降生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早在神的預備中,在祂預定的時刻,為歷史開始新時代。──《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太一1亞伯拉罕的兒子】第一節之下有幾個小字,表示原文的原意。中文譯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乃是中國文人咬文嚼字的美麗譯筆。原文『後裔』、『子孫』二詞都是『兒子』huios,即『合法之子』,與父同享權利者。 亞伯拉罕的兒子是誰呢?是以撒。以撒是獨生子,是順服之子,亞伯拉罕曾帶他到摩利亞山去當作祭物獻給神,雖然後來有公羊代替了他,但在神眼中,以撒已經成了奉獻之子。 以撒預表主耶穌,是父神獨生之子,是順服至死之子,也是被獻為祭、作了神的羔羊,背負世人罪孽的。 大衛的兒子是誰呢?是所羅門。所羅門意即『平安』或『和平』。他承接大衛王權,坐上寶座,以和平治國。所羅門預表主耶穌將來要再來為『和平之君』,用和平統治萬國,也作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因此,原文這一節可以這樣解釋: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預表耶穌為人,為人而死。大衛的兒子,所羅門,預表基督為王,為和平之君。所以,第一句所說亞伯拉罕的兒子,可說是指著主耶穌首次來世,是卑微的,為人的救主。第二句所說大衛的兒子,可說是指著基督再臨,是榮耀的,為萬王之王。 主耶穌也是童女所生,是聖潔之主,是神人同在的象徵。―― 蘇佐揚《原文解經》 【太一1~17馬太與路加兩福音所記基督家譜有何不同?】 答①考這兩卷福音所記基督家譜,照一般而論,因馬太福音旨在論基督為彌賽亞,乃注重其有王者的身份,路加福音旨在論基督為人子的地位,故有其不同之處,馬太所記的是由上而下,從亞伯拉罕起到約瑟為止,是約瑟祖宗的家譜,為猶太國王的世系,路加所記的是由下而上,較為甚詳,從約瑟上溯,照猶太人的規矩,是用她丈夫的名字,約瑟是希裡的兒子(路三23),實際上就是希裡的女婿,因猶太人習俗,常有稱女婿作兒子(參撒上廿四16),而約瑟生身之父是雅各也(太一16)。 ②馬太所記的是簡略的譜系,有些名字未被列入,他所記的其中分為三段,每段分為十四代,頭一段經歷一千年,第二段四百年,第三段六百年,計有四十二代,共曆二千年,如此分段系列,大概是為了便於記憶之故,路加所記的由亞伯拉罕到大衛,與馬太所記的是完全相同(路三32-34,太一2-6),其他皆不相同,從大衛的兒子起,分為兩個支系,一支是所羅門下傳(太一7),一支是由拿單後敘(路三31),直至接上撒拉鐵和所羅巴伯(太一12,路三27),在馬太所記的譜系中,更列入四位外邦女子,即他瑪,喇合,路得,以及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太一3,5,6,參創卅八16,29,30,書六17,得一4,四13,21,撒下十一3,5,十二24),其中除了路得以外,另外三人皆非清白正經婦女,她們之所以能被列在基督的家譜裡,乃是要暗示基督的救恩和外邦以及世上罪人有關也。——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太一1~25】記載了萬王之王耶穌基督的出現,耶穌的家譜和耶穌的降生。──《聖經精讀本》 【太一2】「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 以撒有兄以實瑪利,雅各有兄以掃,猶大有弟兄十一人。在這一節裡,只提到猶大和他的兄弟,卻不說到以撒的兄和雅各的兄。為甚麼呢?原來神對彌賽亞將來賜福的應許,只對雅各子孫,就是以色列全家而言,並不指以撒及其兄、雅各及其兄而發。並且以實瑪利是從婢女循人道而生,以撒從主婦(撒拉)因應許而生。循人道而生的,逼迫依神道而生的;所以逐出以實瑪利,把嗣業歸以撒(路四22-31)。神不管別的,祂只顧祂的應許。祂既應許,祂就施行。祂的應許,是對主婦發的,所以凡非從主婦生的,祂不肯勉強拉在祂應許之內,這是主應許的道。至於雅各的兄弟所以沒有名的原因,乃是因為經上說;我愛雅各,我惡以掃(羅九13)。這是神揀選的妙道。羅馬書九章十六節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據此看來,這(神揀選人的旨意,參11節)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在發憐憫的神。但是,雖然如此,神的揀選,不是隨便的,乃是按祂的「先見」,因為祂先知道誰是肯受恩的,而且是可蒙恩的,祂就揀選「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彼前一12)。先「先見」後「揀選」。因為神愛雅各的緣故,他的兒子們就成了以色列的十二支派。 「猶大和他的弟兄」按肉身說,流便是長子,在這裡應當說「流便和他的弟兄」。按承繼說,約瑟是最大(創四九24-26),在這裡應當說「約瑟和他的弟兄」。但是聖靈默示聖經時,卻不這樣寫,這是因為猶大是以色列全家政治的元首,彌賽亞是從他出的(創四九10)。這本就是論到他的後裔細羅(賜平安者)的事,所以把他提高了。──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太一2~16】二至十六節的「生」字原文作Gennao,此字用在男性,就作「生」,或「使生產」用;用在女性就作「生育入世」解。──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太一2~6,16,23;五位蒙恩的婦女】在馬太福音第一章的許多列祖名字中,卻有五位婦女出現,她們都是特別蒙恩的。 第一位是他瑪氏,從公公而獲得一對雙生兒子。 第二位是喇合氏,是外邦的妓女,但竟成了大衛的先祖,由撒門而生波阿斯。 第三位是再醮寡婦路得氏,她也是外邦女子,但竟然蒙恩,再嫁與一位被眾人尊敬的波阿斯。 第四位是拔示巴,烏利亞的妻子,竟然成了大衛的妻子,成為所羅門王的母親。 以人的眼光看來,上述這四位婦女,都不值得人們重視的,但有神豐盛的憐憫與恩惠,她們竟然比別的大家閨秀更蒙恩。 最蒙恩的乃是馬利亞,我們不曉得為甚麼她會被神看中,揀選她作主耶穌的生母,當然她有許多長處是當時的女子所無。她是童女,原文是pathenos,不是少婦,是應驗先知以賽亞七章十四節的話。 今天,神也不斷地揀選、興起及使用許多愛主的婦女來完成阿的計畫。我們應該為我們家中的女兒祈禱,求主使用她們來榮耀天父。―― 蘇佐揚《原文解經》 【太一3】「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侖,希斯侖生亞蘭;」 「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二子是孿生的,二子之名並舉,或者是為記想猶大生他們的來由。 「他瑪氏」是本家譜裡四個有名婦人的頭一個,其他三婦人,就是喇合氏(5節)、路得氏(5節)和烏利亞的妻(6節)。這四個婦人,大概都是外邦人。他瑪氏或者是迦南人,喇合氏或者也是,路得氏是摩押人,烏利亞的妻,大概是赫人。 「希斯侖」(代上二4-5)。 「亞蘭」(路四19;代上二11)。──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馬太》家譜的一個特色是一再提到女性。除馬利亞外,這個家譜記有四個女子的名字:1,他瑪——猶大的兒媳,可能是土生的迦南人。2,喇合(一5)——迦南土著,耶利哥城的妓女(書二1;參來十一31)。3,路得(一5)——摩押女子(得一章),大衛王的曾祖母。4,拔示巴(一6)——大衛王的妻子。家譜中未直接記拔示巴的名字,只稱她是“烏利亞的妻子”。赫人烏利亞是拔示巴的前夫(撒下十一2~5)。──《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太一3~16】這家譜包括四位舊約的婦女(再加上“馬利亞”,16節):“他瑪”(3節)、“喇合”(5節)、“路得”(5節)和所羅門的母親拔示巴(6節)。──《馬太福音雷氏研讀本》 【太一3,5,6,16太一章中的五個女人】她們的特點是都有信心;任何樣的罪人,只要有信,就能與基督連合。── 謝模善《新約全書釋義補編》 【太一4】「亞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 【太一5】「撒門從喇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 「喇合氏」大概就是妓女喇合(書二1,六25)。她嫁與撒門,撒門是拿順的兒子。若以喇合氏與妓女喇合為一人,在時期上是無舛誤的。若她不是妓女喇合,在這裡大可以直說其姓氏。其他的三婦人都是人所熟知的,除拔示巴外,皆直說其名。可見喇合氏必定是與別的二婦(他瑪氏、路得氏)同等聞名,故聖經不為之作小引。聞名的喇合,除妓女喇合外,恐無他人。──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太一6】「耶西生大衛王。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 「大衛王」本家譜裡作王者不只大他一人,然而聖靈只把王的頭銜加於大衛,而不稱其他諸人為王。由此可知神是特別注重大衛的王位。馬太福音是說到耶穌為王承糧大衛。在此特別如此提起,以標明本書的大目的(路一32)。 「烏利亞的妻子」就是拔示巴(撒下十一3)。──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太一6;路三31馬太福音第一章記載耶穌的族譜,根據一6,他的遠祖是所羅門;但路加福音三31卻追溯耶穌的遠祖是拿單(所羅門的兄弟)。究竟耶穌是大衛那一個兒子的後裔?】 馬太福音一1-16記載耶穌父親約瑟的族譜,約瑟是大衛王的後裔。若從繼承的角度來看,耶穌既然是約瑟的過繼子,那麼,耶穌就是約瑟的嗣子。請讀者留意一16的字眼,「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同是記載約瑟家的族譜,但第十六節的字眼與上文迥異,例如「亞伯拉罕生(egennesen)以撒,以撒生雅各……」但經文沒有記載「約瑟生耶穌」,卻說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至於路加福音三23-28,似乎是記載馬利亞自己的族譜,不只追溯至亞伯拉罕,卻溯源至人類的始祖——亞當。上述推論,是根據第二十三節,該處記載:「依人看來,他是約瑟的兒子」。這句「依人來看」,顯示了耶穌的生父並非約瑟,只不過眾人皆以為約瑟生耶穌罷了。路加福音將注意力放在耶穌的母親馬利亞身上,因為耶穌是由她而生的,追溯族譜,亦應由馬利亞方面入手。因此,路加福音所記,是馬利亞的族譜,由希裡開始。希裡是約瑟的岳父,約瑟自己的父親是雅各(太一16)。馬利亞的先祖是拿單,他是大衛由拔示巴所生的(根據代上三5,又名拔書亞)。因此,在血緣方面看來,耶穌是大衛之子拿單的後裔。── 艾基斯《新約聖經難題彙編》 【太一7】「所羅門生羅波安,羅波安生亞比雅,亞比雅生亞撒;」 「羅波安」(王上十一43)。 「亞比雅」就是亞比央(王上十四31;代下十二16)。──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太一8】「亞撒生約沙法;約沙法生約蘭;約蘭生烏西亞;」 【太一9】「烏西亞生約坦;約坦生亞哈斯;亞哈斯生希西家;」 【太一9記載鳥西亞是約坦的父親;這節經文是否出錯了?】 馬太福音第一章是記載約瑟——耶穌名義上的父親——的家譜。—9記載「烏西亞生約坦」這節經文的烏西亞及約坦這兩名字,都是用希臘文寫的。指約坦之父為烏西亞,令讀者生疑;因為根據王下十五1-7及代上三12,約坦之父是亞撒利雅。但參看其他經文,可知約坦的父親是烏西亞;這類經文有王下十五32、34;代下二十六1-23,二十七;賽一1,六1,七1 。名字雖不同,卻指同一個王帝。‘azaryah(亞撒利雅)意即「耶和華曾幫助」,至於'uzzi-yahu(烏西亞)意即「耶和華是我的力量。聖經沒有記載起這兩個名字的原因,但事實上,烏西亞與亞撒利雅是同一人(可能是前期稱為亞撒利雅,後來改稱烏西亞),這是無可置疑的。 回溯以色列歷代以來的領導者,改名的例子,屢見不鮮,而原因亦有所不同。當基甸拆毀俄弗拉的巴力祭壇後,得名「耶路巴力」(參士六3,七 1,八29等)。羅波安之子亞比央又名亞比雅(參王上十四31,十五1、7-8稱羅波安之子亞比央;代上三10;代下十二16則稱為亞比雅)。約西亞之子約哈斯,又名沙龍(王下二十三22;代上三15,耶二十二11)。約西亞的長子本名為約雅敬,根據王下二十三34,法老尼哥將約雅敬改名為以利亞敬(即「耶和華將建立」,取代了「神將建立」)。此外,約雅敬之子約雅斤,亦名耶哥尼雅,而西底家原本名叫瑪探雅。── 艾基斯《新約聖經難題彙編》 【太一10】「希西家生瑪拿西;瑪拿西生亞們;亞們生約西亞;」 【太一11】「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 「百姓被遷到巴比倫」是始於約雅敬(代下卅六5-6) 「續於約雅斤」(10節),而終於西底家(17-20節)。 「耶哥尼雅」即約雅斤(代下卅六9;王下廿四8),又名哥尼雅(耶廿二28)。──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耶哥尼雅”即約雅斤,猶大王,於主前597年被尼布甲尼撒擄去。在希伯來文裏,耶利米把“耶哥尼雅”縮短為“哥尼雅”(耶二二24,28;三七1)。有一個咒詛曾臨到哥尼雅說:他的後裔沒有一人會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我們的主若是約瑟的親生兒子,祂便會因這個咒詛而不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了。但由於祂出自馬利亞的家系,所以不受這咒詛的影響。──《馬太福音雷氏研讀本》 耶哥尼雅在《耶利米書》二十二24~30叫做哥尼雅,曾被咒詛在他的後裔中無人能坐大衛的寶座。約瑟為哥尼雅之後。耶穌若是約瑟肉身所生的兒子,因這咒詛的緣故,不能掌王權;但耶穌出自馬利亞一脈,約瑟不是祂生身的父親,所以不受咒詛的影響。──《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太一12】「遷到巴比倫之後,耶哥尼雅生撒拉鐵,撒拉鐵生所羅巴伯;」 「耶哥尼雅生撒拉鐵」可知耶哥尼雅,並非沒有兒子的。然而耶利米說:「耶和華說,猶太王約雅敬的兒子哥尼雅(又名耶哥尼雅)雖是我右手上帶印的戒指,我憑我的永生起誓,也必將你從其上摘下來。……地阿,地阿,當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如此說,要寫明這人算為無子,是平生不得亨通的。因為他後裔中再無一人得亨通,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猶大。」(耶廿二24、29-30)「要寫明這人算為無子」一語,好像他是無子,但為何在這裡又有撒拉鐵呢?原來所說的無子,不是指他沒有生子而言,乃是指「他的後裔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猶太」而說的。換言之,耶哥尼雅無子在國位上。從耶利米書這幾節經文看來,耶穌基督必定是童貞女馬利亞生的。何故神對耶哥尼雅發言說,他的後裔不得登大衛的寶座?神不是曾以大衛的寶座賜給基督嗎(路一32-33)?約瑟是耶哥尼雅的後裔,主耶穌如果是約瑟從肉身生的,則主耶穌也是耶哥尼雅的後裔。如果祂是耶哥尼雅的後裔,則祂必不得登大衛的寶座,神亦必不以大衛的寶座賜祂。神既以大衛的寶座相賜,則祂就不是耶哥尼雅的後裔,約瑟的生子了。──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這“撒拉鐵”不是尼利的兒子(路三27)。──《馬太福音雷氏研讀本》 【太一13】「所羅巴伯生亞比玉;亞比玉生以利亞敬;以利亞敬生亞所;」 【太一14】「亞所生撒督;撒督生亞金;亞金生以律;」 【太一15】「以律生以利亞撒;以利亞撒生馬但;馬但生雅各;」 【太一16】「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全篇家譜,至此文法一變。上頭都是說某生某,某生某,以男性為中心。這裡並不說「雅各生約瑟,約瑟生稱為基督的耶穌。」而說「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顯然以女性為中心。這裡明明不以耶穌與約瑟有直接的關係。祂與約瑟的關係,是從馬利亞而來。聖靈記載聖經,真是謹慎,不錯用一字,以表明主是由童貞女而生,並非像今人所設想,祂是約瑟的私生子。「馬利亞生的」可以解決一切疑惑。「生」請看(太一2註解)。馬利亞除「生育」主耶穌「入世」,並無其他舉動。──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是從……生的”。原文用詞是陰性單數詞,清楚指出耶穌單從馬利亞而生,不是從馬利亞和約瑟而生。這是耶穌由童女所生的最強力證據之一。──《馬太福音雷氏研讀本》 家譜敘述到耶穌時和以前不同,不用某人“生”某人,而用“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指出耶穌的降生與一般不同。 “基督”是耶穌的尊稱,原字Christos是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希臘文寫法。耶穌是肉身的名字(路一31;二21)。稱祂為“基督”,把祂和舊約預告要來的那位先知(申十八15~19)、祭司(詩一一〇4)和君王(撒下七12~13)貫連為一。──《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太一17】「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這樣」不是說「實在如此」;「這樣」乃是說「如果這樣──如果照上文的演算法」,就有十四代。 「十四代」這裡雖三次說「十四代」,然而卻不說加起來是四十二代。十四是七(完全之數)乘二(見證之數);三次說「十四代」,就又成王(顯明之數)。意思就是全家譜各代都是完全見證當有一個耶穌(耶和華救主)。全家譜都是顯明這事。三個時代中,沒有一個是成功的,故當有一位救主降生。──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家譜不需要把每一代都列出來,這個家譜正是這樣。為什麼這裏分成十四人一組的三個部分呢?可能因為大衛(家譜的焦點所在)這名字的希伯來字母數值相等於十四。第12節把“耶哥尼雅”重複計算,使最後一組保持十四個名字(十四代)。──《馬太福音雷氏研讀本》 這三個“十四代”各以大衛王的統治、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和救世主耶穌基督的降生三大以色列民族的重要時代來結束。這個家譜象舊約的家譜一樣(創五章;代上1~9章),有若干代沒有寫出。例如一8的“約蘭生烏西亞”,在烏西亞與約蘭之間隔有亞哈謝、約阿施、亞瑪謝數代。烏西亞應該是約蘭的第三代孫(王下八25;十三1~十五38;代下22~25章)。“生”這個字在原文不單指從父親生,也可以指出自很遠的祖先。家譜說某人生某人,其間有一些隔有若干代。──《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太一18】「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 「記在下面」:原文(outos en,意即「是這樣」,而帶有「記在下面」的意思。 「迎娶」:原文作「相近」。──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從本節到25節是耶穌降生的記載,一個舊約一再預告的救主現在來到人間。馬利亞是從聖靈懷孕(20節),那參與天地創造工作的聖靈(創一1~2),現在要把彌賽亞的新時代引進到人類的歷史中。天父創造的大能通過耶穌的成孕與降生,重建祂的新國度與新子民。──《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按猶太法律,訂婚與正式結婚具有同等拘束力。一個已婚或定了婚的女子要是不貞,丈夫可用石頭打死她(申二十二23~24)。馬利亞已經許配,即是定了婚;約瑟宅心仁厚,只想暗暗把婚約解除,等於說,“她不再是我的妻室。”──《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已經許配了: 猶太男女在訂婚期間不可發生性關係。這種許配關係遠比現代的訂婚更嚴肅,除非有不貞潔的行為,是不能解除婚約的<歌 緒論,希伯來人的結婚程式及風俗>。在申22:23,24將已許配給人的女子稱為“妻”。馬太也把還未正式結婚的約瑟和馬利亞稱為“丈夫”、“妻子”(19,20節)。 ──《聖經精讀本》 【太一18~25】記載了耶穌的降生: 對耶穌的降生,本卷書與路一26-35的記載有所不同。這是因為兩卷福音書各自從不同的角度記述了耶穌的降生。路加是從馬利亞的角度展開敘述,而馬太則從約瑟的角度記述耶穌的降生。與注重描寫細節的路加相比,馬太則注重辯證性傳記的記述。
──《聖經精讀本》 【太一18~25馬利亞能從聖靈懷孕生子麼?】 答:自古老的猶太人,以至歷代以來一般不信派的人,或所謂新神學派者(Modernism),認為耶穌是一個私生子,這樣的說法,是對聖潔的神存著一種最惡毒的譭謗和羞辱,他們論到童女馬利亞從聖靈懷孕生子,認為那是違背了自然律,是一件絕不可能的怪事,請看下列各點,給予充分的回答: ①從舊約諸先知書中的啟示,早在主前七八世紀以前就曾預言告訴我們,必有童女懷孕生子(賽七14),祂將生於猶太的伯利恒(彌五2),後又寄居埃及被召出來(何十一1),是稱為大衛王家的後嗣者(耶廿三5,6,賽九7),這些驚人的預言事蹟,以後均已一一完全應驗在耶穌基督身上了。(太一23,二6,15,一1,路一31-33,羅一3)該是何等的奇妙,豈能不信麼? ②從馬太福音記載看,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就從聖靈懷了孕,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的羞辱她,想要暗暗的把她休了,意思是不願遵照律法明明把她治死(申廿四1,廿二22-24,約八8),但在夢中得到主的使者顯現和啟示,便遵著使者的吩咐,就把她娶過來了,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頭胎的兒子,給他起名叫耶穌。由此看來,約瑟不但是個義人,而且是一個極為聖潔的人,讓人清楚明白馬利亞在沒有出嫁和她完婚同房之前就從聖靈懷孕了。這是一種由超然的方式而成孕,乃為神的全能恩典和神跡,如果不信者仍要說她是生了私生子,試問世上私生子成千累萬,因從淫亂而生,只有受人鄙視,不為人所尊敬,而何以唯獨耶穌,古往今來,上自君王領袖,下至庶民俗子,無不對祂屈膝崇拜,歌頌讚美呢? ③從路加福音記載看,馬利亞是拿撒勒城的一個童女,是一位蒙大恩的女子,主和她同在,聖靈要臨到她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她,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上帝的兒子。當初馬利亞聽到天使這一番預言她要懷孕生子的事,很是驚慌,曾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路一34)然幾經天使的啟示,她就順服下來,願這事成就在她身上,並且尊主為大。由此可知馬利亞不僅是一位貞潔的童女,而且存心順服,深知出於神的能力,聖靈的感孕,不過是藉著她的母親懷胎生子,所以她是反要尊主為大了。因此基督的降生,是與世人父母,交合生子,有天壤之別,截然不同的,怎能混為一談! ④從新約四福音所記各等人的見證說,耶穌被門徒們稱為永生神的兒子(約一34,太十四33,十六15,16),被夫人、官長稱祂為義人(太廿七19,路廿三47),被仇敵們見證祂是無辜的義者,無罪的基督(太廿七4,24,路廿三4,14,15,22,41),甚至也被汙鬼附著的人呼叫祂是神的聖者,是至高上帝的兒子(可一24,三11,五7),試想基督若不是由聖靈感孕而生,怎能會被這些人見證為神的兒子,義人,聖者,無罪的基督呢?凡天下之人都是憑著肉體血氣生,出於情欲來的,都是罪性,所以沒有義人(羅三10),唯獨耶穌祂是即無原罪,又無本罪(參一八三題),因祂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人間來的,乃是從上頭而來者的救世主基督(約八46,23,十六28,路二11)。——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太一19】「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 「義」:原文dikalos,意即「善」。 「丈夫」:在原文並無已婚的意思。──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她丈夫”。雖然約瑟和馬利亞仍未結婚,但訂婚或婚約是神聖的,所以按猶太人的習俗,他們已經是夫婦(比較創二九21;申二二23~30)。因此,約瑟惟一可以做的似乎是“休了她”,即給她一紙休書,聲明“這個女人不是我的妻子;我不是她的丈夫”(參何二2)。──《馬太福音雷氏研讀本》 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 約瑟雖然可以按律法將此事公開,並對馬利亞加以刑罰,但謹慎溫和的他要採取更穩妥的方法,例如找一些微小的理由來休馬利亞,使兩個人都不至受更大的傷害(申22:23,24)。 ──《聖經精讀本》 【太一20】「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 「因他」:原文作「因他自己」。 「思念」意即考慮。──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太一21】「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 耶穌的意思,就是神救主,耶和華救主。 這裡的「祂」字是重的,在原文底下當加「自己」或「親身」。意思就是祂親身要救人離罪,不是別人;因為別人不能,惟有祂,惟有祂能,惟有祂是耶穌。──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耶穌”是希臘名字,等於希伯來文的Jehoshua,意為“耶和華是拯救”。──《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太一21,23】若合看二十一節的「名」字,和二十三節的「名」字,是有何等的意味。我們的主,祂是耶穌,祂又是以馬內利;二者都是指一位說的。不過在舊約裡,神雖已經說出以馬內利,但祂並未將祂兒子的另一個名字,耶穌說出來;神喜悅這個名字,暫從以色列人面前隱藏起來。在馬太福音裡,祂卻先表明祂的兒子是耶穌,然後才說祂也是以馬內利。因為從罪惡裡救出來,必定應當在神與我們同在之前;罪的問題先解決之後,才有神聖同在的可能。──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太一22】「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 「應驗」:原文ina plerothe,意即「最終完滿的成全」。──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 這是本卷書中反復出現的表達方式(2:15,17,23;四14;5:18;8:17;12:17;13:35;2一4;26:56;27:9,35等)。新約成就舊約的預言強有力地證明了聖經的作者是神,與符類福音的其他作者相比,馬太更多採用了這種形式(直接或間接地使用100次以上),我們可看出作者把舊約彌賽亞和新約的耶穌基督聯繫起來。 ──《聖經精讀本》 【太一23】「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 「童女」:原文\cs16e parthenos,就是希伯來文的almah主意即「深閨之女」完全童貞的。── 倪柝聲《馬太福音拾遺》 “以馬內利”不是稱謂。按希伯來文用法,此字只表示性格或特質,說明耶穌生活在人當中,施行拯救與審判;耶穌實際上沒有用這個名字。──《啟導本聖經馬太福音註釋》 【太一24】「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 【太一24~25】至此婚姻正式完成,但在耶穌出世之前尚不圓滿。希臘文的表現法「直等……才……」表示這個階段結束之後,夫妻確實進行過房事,所以耶穌的弟弟們(十二46等處)才作為約瑟和馬利亞正常的孩子陸續出世。馬利亞是「終身童女」的傳說,在聖經裡找不到任何根據。──《丁道爾聖經注釋》 【太一25】「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兒子(有古卷:等她生了頭胎的兒子),就給祂起名叫耶穌。」 耶穌的兄弟姊妹(一三55,56)只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因為馬利亞在耶穌出生後才與約瑟發生性關係。──《馬太福音雷氏研讀本》 沒有和她同房: 此經文與路一34一同成為天主教所謂馬利亞終身為處女之說的參考經文(路一26-38,童女所生)。但正如本經文所說,約瑟直到耶穌降生,並沒有與馬利亞同房,是為了證明耶穌生於童女,並不意味約瑟與馬利亞至死都不是夫妻。若縱覽全部符類福音,就明白耶穌有親弟兄(13:55,56;可6:3;路2:7)。 ──《聖經精讀本》 |